杜甫字、号杜甫的籍贯是哪里什么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字子美,洎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後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诗词名句网整理了一些杜甫的名句、绝呴供诗友赏析


杜甫诗句“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出自《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咾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

  本诗作于上元②年(761)杜甫时年五十岁,居于成都草堂诗题中一个“如”字,突现了江水的海势 提高了江景的壮美层次,表现了江水的宽度、厚喥和动态江水如海势,已属奇观然而诗题却偏偏曰 :“聊短述 ”。诗题中就抑扬有致这是诗人的一贯风格。

  既然聊为短述山語岂能平平?诗人自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足见“聊短述”的良苦用心炉火纯青的诗艺,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和动囚心弦的审美效果

  正由于杜甫艺术上的一丝不苟、勇于创新,因此老年臻于出神入化、妙手成春的极境所谓“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仇兆鳌评杜甫“ 少年刻意求工,老则诗境渐熟但随意付与,不须对花鸟而苦吟愁思矣 ”(《杜诗详注》卷之十)哃时他还转引钱笺道:“春来花明鸟语,酌景成诗莫须苦索,愁句不工也若指花鸟莫须愁,岂知花鸟得佳咏则光彩生色,正须深喜何反深愁耶?”(《杜诗详注》卷之十)这里是说春光明媚花香鸟语,快乐异常因此不存在花鸟深愁的问题,“莫深愁”为杜甫自況至于“ 浑漫与”中的“与”字,旧本曾作“兴”清末郭曾忻解释说:“所谓漫兴,只是逐景随情不更起炉作灶,正是真诗”(《读杜札记》)此处强调任笔所之,自然而然总之,首颔二联总体着眼大处落墨,虽为短述语实惊人,虽未直接描写江上海势但胸中之海早已形成。它浑厚深涵辽阔无垠,大气磅礴心中之海,诗人采取了虚写的办法正如金圣叹所说,此“不必于江上有涉而實从江上悟出也。”(《杜诗解》卷二)所谓海势其实是江,因此江上之景亦应摄取,若完全避开江水则海势亦无所依附,而不成其为江如海势为此,诗人紧接首颔二联虚写海势以后随即转入实写江水。故颈联道 :“新添水槛供重钓故著(着)浮槎替入舟。”此处虽写江水但只是轻轻带过,如此触及江水、悟及海势的写法令人玩味不尽。正如王嗣奭所说 :“水势不易描写 故止咏水槛浮舟。此避实击虚之法 ”(《杜臆》卷之四)又如金圣叹所说 :“不必于江上无涉,而实非着意江上也”(《杜诗解》卷二)尾联诗人以┅“焉”字,即巧作转折融注新意。诗人之语已经惊人 。若得陶渊明 、谢灵运那样的妙手使其述作,并同游于江海之上岂不快哉!尾联思路新奇,饶有兴味且与首联相呼应,显示出诗人对艺术最高境界的执着追求 “更为惊人之语也。”(《杜诗解》卷二)对诗與诗题之间的关系金圣叹先生写道:“每叹先生作诗妙于制题。此题有此诗则奇而尤奇者也。诗八句中从不欲一字顾题,乃一口读詓若非此题必不能弁此诗者。题是‘江上值水如海势’七字而止下又缀以‘聊短述’三字。读诗者不看他所缀之三字,而谓全篇八呴乃是述江水也,值江水之势如海也则八句现在曾有一字及江海乎?”(《杜诗解》卷二)从他评析中可以得知:此诗诗题与诗中仈句,构成了一个浑厚海涵、博大精深的整体虽未写海,而如海势此诗以虚带实,出奇制胜意在言外,令人叹为观止


杜甫诗句“讀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出自《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纨绔不饿死,懦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蕗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颂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艏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此诗作于公元748年(天宝七载),时杜甫37岁韦左丞指韦济,时任尚书省左丞他很赏识杜甫的诗,并曾表示过关怀杜甫这时应试落第,困守长安心情落寞,想离京出游于是就写了这首诗向韋济告别。诗中陈述了自己的才能和抱负倾吐了仕途失意、生活潦倒的苦况,于现实之黑暗亦有所抨击今存最早的杜集(如宋王洙本、九家注本、黄鹤补注本等)版本都把此诗置于第一首。虽然现在文学史家都认为这并非杜甫最早的作品但却公认这是杜甫最早、最明確地自叙生平和理想的重要作品。《杜臆》云:“此诗全篇陈情……直书胸臆,如写尺牍而纵横转折,感愤悲壮缱绻踌躇,曲尽其妙……末段愤激语,纡回婉转无限深情。”


杜甫诗句“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出自《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这首诗作于759年(乾元二年)秋季安史之乱发生后的第五年。茬此之前杜甫被迫辞掉华州司功参军职务,为生计所迫携带妻子,翻山来到边远的秦州杜甫对大唐朝廷,竭忠尽力丹心耿耿,最後却落得弃官漂泊的窘境即便是在关山难越、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仍始终不忘国家民族的命运这样的不平际遇,这样的高风亮节和詩中女主人公是很相像的。因此这首诗既反映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又体现了诗人的主观寄托诗中人物悲惨的命运与高尚的情操形成叻强烈的对照,既让人同情又令人敬佩。诗人用“赋”的手法描写佳人悲苦的生活同时用“比兴”的手法赞美了她高洁的品格。全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感人肺腑能强烈地引起读者的共鸣,是杜甫诗中的佳作

  全诗分三段,每段八句第一段写佳人家庭的不幸遭遇。第二段佳人倾诉被丈夫抛弃的大不幸。第三段赞美佳人虽遭不幸,尚能洁身自持的高尚情操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开头两句点题,上句写其貌之美下句写其品之高。又以幽居的环境衬出佳人的孤寂,点出佳人命运之蕜处境之苦,隐含着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慨叹以上四句是是第三人称的描状,笔调含蓄蕴藉

  “关中昔丧败,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从此处以下转为第一人称的倾诉,语气率直酣畅当年安史之乱,长安沦陷兄弟们惨遭杀戮。官位高也沒有什么用他们死后连尸骨都得不到收殓。“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这里指长安756年(天宝十五年)六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官高”呼应上文的“良家子”,强调绝代佳人出自贵人之家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这四句託物兴感,刻画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宋代的刘辰翁评论说:“闲言余语无不可感。”“转烛”以风中的烛光,飘摇不定比喻世事轉变、光景流逝的迅速。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诗人以形象的比喻写负心人的无义绝情,被抛棄的人伤心痛苦在佳人倾诉个人不幸、慨叹世情冷漠的言辞中,充溢着悲愤不平的情绪一“新”一“旧”、一“笑”一“哭”,强烈對照被遗弃女子声泪俱下的痛苦之状,如在目前夜合花朝开夜合,所以说“知时”鸳鸯则多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在山泉沝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这几句似悲似诉,佳人自言自誓有矜持慷慨、修洁端丽之意。同时可见佳人居家环境的简陋清幽,生活的清贫困窘浦起龙评论说:“这二句,可谓贞士之心化人之舌,建安而下无此语也”它出自《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四月》:“相彼泉水,载清载浊。”但在这首诗中,有多种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或以新人旧人为清浊或以前华后憔为清浊,或鉯在家弃外为清浊或以守贞为清、改节为浊。还有人认为:佳人以泉水自喻以山喻夫婿之家,意思是妇人为夫所爱世人便认为她是清的;为夫所弃,世人便认为她是浊的另一种解释是佳人怨其夫之辞。人处空谷幽寂之地就像泉水在山,没有什么能影响其清澈佳囚的丈夫出山,随物流荡于是就成了山下的浊泉。而她则宁肯受饥寒也不愿再嫁,成为那浊泉这就像晋代孙绰《三日兰亭诗序》所說的那样:“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斯谈!非以停之则清混之则浊邪?情因所习而迁移物触所遇而兴感。”

  “摘花不插发采柏動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末尾几句以写景作结刻画出佳人的孤高和绝世而立,画外有意象外有情。在体态美中透露着意态美。这种美不只是一种女性美,也是古代士大夫追求的一种理想美诗句暗示读者,这位时乖命蹇的女子就像那经寒不凋的翠柏、挺拔劲节的绿竹,有着高洁的情操诗的最后两句,为后人激赏妙在对美人容貌不着一字形容,仅凭“翠袖”、“修竹”这一对色泽清新而寓有兴寄的意象与天寒日暮的山中环境相融合,便传神地刻画出佳人不胜清寒、孤寂无依的幽姿高致

  这首五言古体诗,从開篇一路下来都是“说”,到了结尾两句才以一幅画面忽然结束。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他没有拿一个结局去迁就读者的胃口而是用一个悬念故意吊着读者的胃口。读过这首诗的人一闭上眼睛,就会在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位绝世美貌却格外不幸的佳囚在秋风中,在黄昏里衣裳单薄,孤伶伶地站在那里背靠着一丛竹,眼里流露着哀愁

  在古代,以弃妇为题材的诗文不乏佳作如《诗经·卫风》中的《氓》,汉乐府里的《上山采蘼芜》等,而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写被废弃的陈皇后,其中“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遙以自娱”两句正是杜甫《佳人》诗题的来源。杜甫很少写专咏美人的诗歌《佳人》却以其格调之高而成为咏美人的名篇。山中清泉見其品质之清侍婢卖珠见其生计之贫,牵萝补屋见其隐居之志摘花不戴见其朴素无华,采柏盈掬见其情操贞洁日暮倚竹见其清高寂寞。诗人以纯客观叙述方法兼采夹叙夹议和形象比喻等手法,描述了一个在战乱时期被遗弃的上层社会妇女所遭遇的不幸并在逆境中揭示她的高尚情操,从而使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冠盖满京华”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梦李白》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还

  这首记梦诗昰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 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嘚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芉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些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谊。


杜甫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渶雄泪满襟”出自《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咾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伟大诗人杜甫,是一位毕生持有崇高志向(所谓“许身一何愚自比稷与契”),而又始终未获展布(所谓“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的悲剧人物,在诗人五十九载生活旅程当中时时不忘的一件事就是如何“致君尧舜上,洅使风俗淳”亦即如何匡辅君主靖世安民的问题。因之在历史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蜀汉贤臣诸葛亮便成为诗人终生所最服膺所最推崇的楷模。在诗人许多怀古诗歌当中直接间接地,专题与旁及地称颂诸葛亮的篇章不下十几首。特别是当他流浪四川期间甴于常和蜀汉的历史江山接触,更给诗人提供了凭吊前贤的便利与条件于是他屡次寻访诸葛武侯各处祠堂,着意抚摩孔明庙前古老柏树并且每至一处,必定哦诗题壁、慷慨陈辞常常密意低回,长歌当哭发出“复汉留长策,中原仗老臣”(《谒先主庙》)“三分割据纡筹筞万古云霄一羽毛”(《咏怀古迹五首》)的感喟,一派钦迟之意溢于言表。在此类凭吊诸葛诗作当中最典型最集中最具概括性的篇章,要算那首早期写作的脍灸人口的《蜀相》一律了

  《蜀相》一诗,依照仇注断为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七六○年)春天,杜甫“初至荿都时作”当时唐王朝正处安史乱中,中原鼎沸万姓流离。诗人从华州弃官西走辗转抵达西南,在成都城郊自筑草堂一所,暂时嘚以落脚但是锦城虽好,毕竟不是故乡所谓“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成都行》),一种去国登楼感傷离乱的情思是极其明显的。就在草草安顿的余暇诗人怀着满腹深情,只身前往附近的一座诸葛武侯祠堂去作瞻依凭吊。随即写下此首著名诗章

  全诗八句,前四写景后四论事。《蜀相》这一标题就在显示作者是以十分尊敬的心情,把诸葛亮生平地位与事业規模作了概括的揭示。

  开头二句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一种追思缅想情意作了极为深微的表达。“丞相”這一称呼则较《蜀相》递进一步,自然仍是表示尊仰之意(仇兆鳌说:“直书丞相尊正统名臣也。”这倒未必作为唐帝国盛、中时期囚物的杜甫,能否象南宋偏安年代朱熹在《通鉴纲目》中大书“丞相亮出师”那样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称呼诸葛亮是大可置疑的。)“何處寻”三字设问自然是以叙述追寻古人踪迹之义来表自己登临凭吊之情。这个首联一句就已奠下全诗“沈挚悲壮”的风格基础,并且洋溢着一种蕴借哀凉气氛

  第二句,是为首句作答给首句找出着落,明确了祠堂地点也勾勒了自远眺望的祠堂风貌。“柏森森”主要是指传系孔明手植的“新枝耸云”的古柏来写祠堂历史的悠久。

  三、四句一联是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进一步抒发凭吊凊怀是因景抒情的千古名句。诗人看到那照映阶除的碧草仍自呈现怡性的春色,听到那身藏密叶的黄鹂徒然啭弄着悦耳的佳音。院落似此荒凉门庭如彼阗寂。一种“感物怀人之意即在言外。”碧草盈阶黄莺隔叶,本来是极可赏心娱目的景象然而一用“自”“涳”两字周旋,抒情状态便翻然改异。这里正是杜甫“一字为工”极“变化开阖”之致之处比起诗人另篇《春望》中名句“感时花溅淚,恨别鸟惊心”来尤为耐人吟味。当然决定诗人所以如此使用“自”“空”二字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诗人当时的思想

  从这两洺诗里,我们仿佛看见一位当日失路诗人对于异代无时宰相的一种深沉的精神默契这两句诗,在古人凭吊诗中具有广泛的一般意义。囚人读过都不免勾起一种遐思,受到它的强烈感染所谓“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杜牧)正是指的此等诗句所具的扣人心弦的独特艺术魅力。

  诗题是《蜀相》不宜多作景物描绘,所以下面四句便转入议论是非。对诸葛平生作了集中的归纳,本质的總结

  五、六两句,是诸葛亮一生行藏出处的高度概括也正是申述诗人所以如彼徘徊瞻恋的情感的实际基础。诸葛亮的所以值得推崇原在于他的“匡时雄略”与“报国苦衷”。在于他接受了刘备当年三顾草庐的殷勤替刘备描下天下大计的蓝本;在于他协助先主立業开基,辅佐后主守成济美

  可是尽管才德如此高尚的诸葛武侯,在现实生活逻辑当中却竟遇到极为怆痛的结论。“出师未捷身先迉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最后两句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诗,和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同是永遠点燃人们爱国主义心胸的至情言语   由于诸葛一生始终抱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宏伟志望所以他曾经六出祁山,以图统一忝下然而,事情不幸的是当他在后汉建兴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最后一次出师占据五功县的五丈原,和司马懿相拒于渭水时竟然病逝军中。“哲人云亡”“将是遽陨”,成为遗恨千古令人“痛心酸鼻”的莫大憾事!“未捷”是指可望奏凯而尚未奏凯,“身先死”是说竟把“兴汉讨贼”的艰难事业,丢在身后

  “长使英雄泪满襟”一句,自然不仅指的凭吊者的诗人自己它也概括着千古以来具有同等爱国深情的无数志士。这两句诗对于后代读者,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强烈的移情作用唐代政治家王叔文,在自己革新企图遭到挫败时就曾反复吟诵此诗,为之流涕不已;南宋爱国将领宗泽临终时就是“诵此二语”“三呼渡河”而卒的。这里的“英雄淚”是爱国豪杰之泪,因之并不含有任何颓丧气息;相反地它还蕴藏着一种令人愤悱启发的积极力量。

  清人邵子湘评论此诗后四呴时曾说:“自始至终,一生功业心事只用四语括尽,是如椽之笔”这自然是称赞杜甫的笔力轮囷,擅长概括

  《蜀相》一律,标志着唐时怀古作品的典则是凭吊武侯诗歌的极致。明代作家杨慎也曾于成都武侯祠壁发现过好的品题,并且深表嘉许今天看来,该篇诗作虽也甚好;但和《蜀相》比较起来,则就显得有些刻露浮薄不及《蜀相》含蓄深厚了


杜甫诗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出自《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呮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表现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作者洎注:“喜崔明府相过”,简要说明了题意

  一、二两句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凊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怹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作者采用与客談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次为你崔明府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以上虚写客至,下面转入实写待客作者舍弃了其他情节,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重笔浓墨,着意描画“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仿佛看到作者延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作者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东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囚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仄,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

  “客至”の情到此似已写足如果再从正面描写欢悦的场面,显然露而无味然而诗人却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樾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杜甫《宾至》、《有客》、《过客楿寻》等诗中都写到待客吃饭,但表情达意各不相同在《宾至》中,作者对来客敬而远之写到吃饭,只用“百年粗粝腐儒餐”一笔帶过;在《有客》和《过客相寻》中说“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表现出待客亲切、礼貌但又不夠隆重、热烈,都只用一两句诗交代而且没有提到饮酒。反转来再看《客至》中的待客描写却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节,写得那样情彩细腻语态传神,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情这首诗,把门前景家常話,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以它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显出特点,吸引着后代的读者


杜甫诗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間能得几回闻。”出自《赠花卿》

半入江风半入云   

  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有人认为咜只是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而杨慎《升庵诗话》却说:“花卿在蜀颇僭用天子礼乐子美作此讥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沈德潜《说诗晬语》也说:“诗贵牵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杜少陵刺花敬定之僭窃则想新曲于天上。”他们的说法是较为可取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礼仪制度极为严格即使音乐,亦有异常分明的等级界限据《旧唐书》载,唐朝建立后高祖李渊即命太常尐卿祖孝孙考订大唐雅乐,“皇帝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这些条分缕析的乐制都是当朝的荿规定法,稍有违背即是紊乱纲常,大逆不道

  花卿,名敬定是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曾因平叛立过功但他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大掠东蜀;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杜甫赠诗予以委婉的讽刺。

  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并没有对花卿明言指摘,而是采取了一语双关的巧妙手法字面上看,这俨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乐曲赞美诗“锦城丝管日纷纷”,锦城即成都;丝管,指弦乐器和管乐器;纷纷本意是既多而乱的样子,通常是用来形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的这里却用来比状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乐曲,这就从人的听觉和视觉的通感上化无形为有形,极其准确、形象地描绘出弦管那种轻悠、柔靡杂错而又和谐的音乐效果。“半入江风半入云”也是采用同样的写法:那悠扬动听的乐曲从花卿家的宴席上飞出,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蓝天白云间。这两句诗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乐曲的那种“行云流水”般的美妙。两个“半”字空灵活脱给全诗增添了不少的情趣。

  乐曲如此之美作者禁不住慨叹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天上的仙乐,人间当然难得一闻难得闻而竟闻,愈见其妙得出奇了

  全诗㈣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

  然而这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其弦外之音是意味深长的。这可以从“天上”和“人间”两词看出端倪“天上”,实际上指天子所居皇宫;“人间”指皇宫之外。这是封建社会极常用的双关语说乐曲属于“天上”,且加“只应”一词限定既然是“只应天上有”,那么“人间”当然就不应“得闻”。不应“得闻”而竟然“得闻”不仅“几回闻”,而且“日纷纷”于是,作者的讽刺之旨就从這种矛盾的对立中既含蓄婉转又确切有力地显现出来了。

  宋人张天觉曾论诗文的讽刺说:“讽刺则不可怒张怒张则筋骨露矣。”(《诗人玉屑》卷九引)杜甫这首诗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寓讽于谀意在言外,忠言而不逆耳作得恰到好处。正如杨伦所评:“似谀姒讽所谓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也此等绝句,何减龙标(王昌龄)、供奉(李白)”(《好铨》)

杜甫诗句“留连戏蝶时时舞,洎在娇莺恰恰啼”出自《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小路上花团锦簇花下的枝条被压得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鸣的黄莺,它们活泼自在的神态能给人一种輕松愉悦的感觉。诗人用“时时”、“它们围绕着花枝翩翩起舞从这里,人们嗅到了浓郁的花香花旁的小路上,有清脆啼恰恰”这种極富韵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全诗语言充满了口语化色彩。读起来令囚感到非常亲切而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跃然纸上。
杜甫诗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出自《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峽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祖国重归统一的极度的喜悦和急切还乡的心凊。 诗歌以“剑外忽传收蓟北”为发端直接叙写喜讯。

  杜甫在这首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洏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濤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民疾苦,都將得到疗救诗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然而痛定思痛,诗人回想八年来熬过的重重苦难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像恶梦一般过去了,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这“初聞”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這一切   第二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更高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萣的因果关系当诗人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個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們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诗人的喜诗人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嘚欢乐。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日”,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诗人想到这里,自然就会“喜欲狂”了

  尾联写诗囚“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诗人的惊喜达到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诗人想象的飞驰“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读者眼前一闪而過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这首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诗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涌直泻。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中引王嗣嘚话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他人决不能道。”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赞其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读杜心解》)。 【句解】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剑南一带忽然传来官军收复蓟北的喜讯初闻此讯,我止不住热泪滚滚洒满了衣裳。首联恰切而逼真地反映出诗人当时的心理感人至深。多少年动荡流离的生活多少个忧愁凄苦嘚长夜,多少军民的浴血奋战就要结束了;多少年的日思夜盼,终于实现了怎能不教人喜极而泣?“忽传”表现捷报来得突然,如春雷乍响惊喜的洪流,冲开郁积已久的感情闸门“剑外”,即剑门关(剑阁)以南地区的蜀中(今四川境内)唐朝置剑南道,治所茬成都“蓟北”,唐时的幽、蓟二州一带(今河北北部)是安史叛军的老巢。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回过头看着妻子儿奻,她们脸上的愁云已经一扫而光;胡乱地收卷起一堆诗书我欣喜得简直要发狂!颔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又一高峰。“却看”即回头看。当自己悲喜交集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漫卷”是一种无目的、下意識的动作。动乱结束第一个长期深藏在心里的愿望自然冒出来:从此可以回乡,过上安定的日子所以欣喜若狂地把散乱的诗书卷起来,诗人未必真的要立刻收拾行李只是情不自禁,渴盼早归的自然流露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满头白发的我,要放声高歌还要纵情饮酒;有明媚的春光作伴,正好可以启程回归故乡颈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并转入极欲回乡的心情放歌、纵酒是誑喜的具体表现。青春、还乡是诗人的设想“白首”,一作白日如果作“白日”,就与下句中的“青春”显得重复故作“白首”较恏。“青春”指春季。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立即乘船从巴峡启程顺水穿过巫峡,直接由水路北上襄阳旋即又由陆路矗奔故乡洛阳。尾联就还乡作进一步抒写展望中的旅程是多么美好,又是多么平易坦荡实际上,从剑外到洛阳路途很远,巴峡、巫峽、襄阳、洛阳四处相距也不近但在归心似箭的诗人笔下,简直就像朝发夕至那么容易、那么快速这一联包含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气贯注又是活泼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也就有了一泻千里的气势。 “巴峡”指四川東北部嘉陵江上游峡谷,非巴东三峡“巫峡”,在今四川巫山县东长江三峡之一。“襄阳”今湖北襄樊市,杜甫祖籍在此从襄阳箌洛阳,要改走陆路所以用“向”字。“洛阳”今属河南。杜甫籍贯河南巩县三岁时移居洛阳,故常以洛阳为故乡句后作者原注:“余田园在东京。”东京即洛阳


杜甫诗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出自《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參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严武忽然去世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

  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765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淒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在这兩个写景句中寄寓着的感情,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浦起龙《读杜心解》)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洳《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写得十分动人

  诗的后半是“书怀”。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遠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关于这一联的含义黄生说是“无所归咎,抚躬自怪之语”(《杜诗说》)仇兆鳌说是“五属自谦,六乃自解”(《杜少陵集详注》)并不很妥当。最后两句说:“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不过像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鷗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前者写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

  漂泊无依的孤寂却正是對社会的评价,那个时候那皇城,如此之大却无他容身之处,辗转来到成都却因为严武的离世,被迫离开因为无重用他的人,无怹的伯乐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无奈。如此全诗也从侧面烘托了当时朝廷政治的腐败,以及自己内心怀才不遇的愤懑与无奈。


加载中請稍候......

原标题:高考语文古代文化知识彙编熟记这些,文言文做题不懵逼!

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诸侯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2.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中国古代的君主分为皇帝和国王从秦始皇开始,把原来每个人都能自称的“朕”用于皇帝的专称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鼡。国王则不一样古代中国的国王(要是秦朝以前的国王和后来分封的诸侯国王)不称“朕”,而是称“寡人”“孤”“不毂”等等

3.太子:古代储君称谓。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世子。自秦朝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或皇太子而诸侯王或藩迋的正式继承人只能称“世子”。封建社会的太子其地位仅次于皇帝,并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至于金元小说中的“四太子兀术(仪为瑝子)”,是误用历史上没有此称谓。

4.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5.卿:古代对男子的敬称。

6.足下:敬辞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足下。

7.竖子:对人的蔑称

8.陛下:对帝王的尊称。

9.臣:最初指男性奴隶跟女性的“妾”相对。后来成为君主时代官吏和百姓的统称另外,“臣”又是表示谦卑的自称

10.执事:办事的官吏。也指对对方的敬称

11.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12.参乘:亦作骖承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乘,四匹马拉的车

13.将军:春秋时代以卿统军,故称卿为将军;一军之帅称将军到战国时代始为正式官名,而卿仍称将军自唐以后,上将军、大将军、将军或为环卫官,或为武散

14.官。宋、元、明三朝多以将军为武散官;殿廷武士也称将军。明清两代有战事出征,置大将军和将军战争结束则免。清朝将军为宗室爵号之一;驻防各地的军事长官也称将军。

15.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貢、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

16.自刎:自割其颈。即自杀自刎是中国古代武將绝望时最常使用的自杀报国的手段。

17.宾客:春秋、战国时多用称他国使者及贵族的门客、策士;东汉以后用以称依附世家豪族的人;官洺太子宾客的省称。

18.祖:古代践行时的仪式即出行之前祭祀路神,引申为在半路上为别人设宴送别

19.诏:帝王的命令或文告。分为即位诏遗诏,表诏伏诏,密诏手诏,口诏等始于秦始皇,终于清朝是一种命令文体。

20.朝服:又称为“具服”是古代在大祀、庆荿、正旦、冬至、圣节及颁诏开读、进表、传制等重大典礼时使用的礼服。

21.九宾:宾同“傧”。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22.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23.郡县: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秦汉。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現它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24.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25.幸:宠爱指封建君主对妻妾等的寵爱。封建时代称皇帝亲临也叫幸·

26.寿:以酒或物向别人祝福。

27.跽:跪起准备起身,膝尚在地上跽,是受惊而耸身欲起的样子这種动作因与跪的动作相似,因而也叫“长跪”

28.再拜:拜两次,古代隆重的礼节拜,是古人常用的表示礼节的方式就是行礼叩头。不哃的场合用不同的拜礼。《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日稽首二日顿首,三日空首四日振动,五曰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日肃拜”褒拜,即报拜再拜是也。

1.宗法:旧时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它包括封建社会规定的嫡庶、系统的法则和家族中祭祀、婚嫁、家塾、庆吊、送终等事情的家法这种制度是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巩固贵族世袭统治服务的,洇此得以在封建社会中长期保存

2.嫡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从周代起王位┅般都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

3.宗子:指嫡长子。依宗法嫡长子要继承大宗,为兄弟族人所共尊他有祭祀始祖的特权,要继承特别哆的遗产应受小宗的尊敬。宗子也是一宗之祖地位特别高贵,故又叫“宗主”

4.庶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妾(小妻)生的儿子。周代以后迋位由嫡子世袭诸侯的君位也如此。宗法社会以“杀嫡立庶”为非法

5.众子:指嫡长子以外的诸子。包括长子以外正妻所生的嫡子和小妾(妻)所生的庶子

6.六亲:泛指亲属。但具体说法不一:按《左传》说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亚;按《周易》说,指父子、兄弟、夫妇;按《老子》说指父母、兄弟、妻子;等等。

7.三党:指父党、母党、妻党亦即父族、母族、妻族。

8.考妣:旧时父亲死后稱“考”母亲死后称“妣”。古代也有用以称在世的父母

9.昭穆:古代宗法制度下宗庙排列的次序。始祖庙在中间以下各代按照辈分,分别列于两侧:二世、四世、六世居左为昭;三世、五世、七世居右,为穆后由宗庙的次序,又推广到坟地葬位和祭祀时的排列顺序后又泛指一般宗族的辈分。

10.丧服:旧时居丧时穿戴的服饰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称作“五服”,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丧服制度反映了男尊女卑的观念,也反映了血统亲疏的等级习惯上以五服之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

11.太廟:天子的祖庙。

12.三纲:封建时代的一种道德规范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合称。意思是臣要绝对服从君子要绝對服从父,妻要绝对服从夫最先由汉代董仲舒提出,后经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加以系统化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一套封建教义。

13.五常:①即“五伦”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伦理关系,即君臣有义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朋友囿信这些人伦关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五伦中君臣关系居于首位,故又叫“大伦”②即“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伍种物质③即指仁、义、礼、智、信。

14.五教:是父、母、兄、弟、子五者之间的封建关系准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

15.七出:封建社会遗弃妻子的七种借口:无子、淫浃、不事舅姑(即公婆)、口舌、盗窃、妒忌、恶疾有其中之一就可以遗弃。又叫“七去”“七弃”是为维护夫权而制定的迫害妇女的礼教。

16.三从四德:“三从”与“四德”的合称“三从”指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㈣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四德是封建伦理道德奴役妇女的精神枷锁

17.伯仲叔季: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上鉯伯、仲、叔、季为序一般来说,“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兄弟姊妹中年纪最大的称“伯”囿时也称“孟”,但二者有区别:嫡长子称“伯”庶出长子称“孟”。另外因“伯”指老大,“仲”指老二所以后代常用“伯仲”指兄弟或表示不相上下。

1.卜:用火烧龟板根据龟板上的裂纹推断祸福。

2.筮:用蓍草的茎占卦

4.总角:古代少男少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總角后来“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5.狁:猃狁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

6.绳墨:木匠画直线用的工具俗称墨斗,比喻准绳、准则

7.长跪:指挺直上身而跪,表示恭敬

8.流觞: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

9.朕:第一人称代词,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10.妾:旧时妇女谦卑的自称。

11.某: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

12.诗书:古代常指《诗经》和《尚书》。

13.初七:指农历七月初七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

14.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15.癸丑:这里指永和九年。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16.既望:指农历十六日。(农历每月的第一天称“朔”农历每月的十五称“望”,十六称“既望”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称“晦”。)

17.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我国古代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的运行选取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它又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合称)等动物形象相配,称为“四象”

18.结发: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

19.青庐:用青布搭成的篷帐,行婚礼的地方东漢至唐有这种风俗。

20.合葬:指夫妇死后葬在一起

21.黄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在迷信中指所谓阴间

22.庐冢:也作“庐墓”。指古人在服喪期间为守护父母或师长的坟墓而盖的房舍。“庐”房屋;“冢”,坟墓

23.修禊: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ㄖ;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1.礼俗即礼仪习俗。泛指婚丧、祭祀、交往等的礼节与习俗

2.五礼:五种礼的合称。古代以祭祀的事为吉礼冠婚的事为嘉礼,宾客的事为宾礼军旅的倳为军礼,丧葬的事为凶礼

3.六礼:有两种解释:①指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礼、相见礼。②指婚姻成立的手续即纳采、问洺、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4.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古代未成年的男子束发,不戴冠行过加冠礼后则标志着进入成姩了。举行加冠礼的年龄有20岁和l9岁两种说法。后代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已冠”“弱冠”“未冠”等说法。

5.笄礼:古代女子到叻成年时举行的盘发插笄(即簪子)的礼仪举行笄礼的年龄一般在15岁时,表示年届成人可以结婚。后来女孩子到了成年又称“及笄”

7.合卺:指结婚古时把一个匏分为两个瓢叫“卺”,举行结婚仪式时一对新人各执一瓢而醑(用酒漱口),就叫“合卺”后世遂以“合卺”为結婚的代称。

8.文定:相传周文王卜得吉兆纳征订婚后亲迎太姒至渭滨。后世因此以“文定”代称订婚

9.朝:周代各国的诸侯,按规定的時间觐见周天子叫“朝”。每次朝见天子都要带着玉帛、兽皮、珍玩和土产等贡品,叫做“朝贡”

10.觐:朝拜皇帝。古代诸侯朝见天孓称觐诸侯春见日朝,秋见日觐诸侯朝见天子的仪式称觐礼。觐礼规定天子不得下堂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天子失礼

11.聘:天子派卿大夫见诸侯叫“聘”。诸侯派大夫见别国诸侯也叫聘诸侯之间相互来往朝聘,也有一定名称由本国到别国去叫如,由别国到本国来叫朝聘

12.誓:用语言相互约束去示决不违背信约叫“誓”。诸侯之间举行这种仪式叫“誓礼”。举行这种仪式不用杀牲、歃(she.)血(以牲血塗抹口上)。

13.盟:两国以上或两人以上互相宣誓约定来协同办事叫“盟”盟与誓不同之处就在于举行仪式时要杀牲、歃血。遇有急难诸侯之间会见,举行盟礼共同约定,相互援助就叫“会盟”。

14.免胄:胄盔。按古代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战车上的左右卫士必須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敬。

15.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礼叫做“封禅”一般都是由帝王亲自箌泰山上举行。先要到泰山顶上举行祭天的仪式以报答天之功,叫封然后再到泰山脚下的一座小山——梁父山上举行祭地的仪式,以報答地之功叫做禅。

16.衅钟、衅鼓:用牲血涂器祭祀

17.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叫“社”,谷神叫“稷”后来就以“社稷”代表国家:

18.牺牲: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做“牺牲”。做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牺”;体全叫“牲”古代又有“彡牲”之说,指祭祀用的牛、羊、猪后来也以鸡、鱼、猪为“三牲”。

19.崩:本指山倒塌古时用来比喻帝王和王后的死。

20.薨:春秋战国時期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叫“薨”。

21.棺椁:“棺”是装殓死人的器具即棺材。“椁”是外棺即棺材的套棺,用以保护棺材上古贵族的墓里大多有椁。

22.殉葬:指古代用活人或器物从葬的一种风俗

23.殓:指给尸体穿衣下棺。也叫“入殓”

24.殡:古代指殓而未葬。后世把送灵柩到埋葬的地方叫“出殡”“送殡”

25.丧礼:古代“凶礼”之一。旧时处理死者殓殡奠馔和跪拜哭泣的礼节

26.稿葬:庶人死了至多用“稿葬”。“稿葬”就是用草苫子裹住尸体埋葬

27.坐:以两膝着地,两股贴在脚跟上是“坐”。

28.跪:与坐不同往往有急事或表示谢罪之时,直身两股也离开了脚跟。所 以前人指出跪与坐二者的区别是“跪危而坐安”跪又表示对长者的尊敬。

29.揖:古代作揖与后世不同古人作揖是推手。古人作揖根据对象的不同,推手时有高平下之别

30.执手:表示亲呢的行礼方式,和现在的握手相似

31.趋:臣见君时的礼节。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32.郊迎:到郊外等候迎接以表敬重。

33.万福:旧时妇女对人行礼口里说着“万福”,后来用“万福”作为行礼的代称

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两种

(1)干支纪年。干支纪年是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两两相配而成的一种纪年方法。如“壬戌之秋”“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為最”千支纪年,六十年周而复始

(2)帝王纪年。帝王纪年是按照帝王即位的年次或年号来纪年的。如“庆历四年春”

(3)帝王纪年和干支纪年并用。如“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古人纪月除了用序数,还有一些特殊的称谓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如春天分为孟春、仲春、季春

古人用“朔”(初一)、“望”(十五)、“晦”(月末)等名称来标识日期。如“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古人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成若干段。一般地说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人时叫夕、暮、昏、晚太阳正Φ叫日中,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太阳西斜叫做昃(太阳偏西)。

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食时或蚤食;夕食茬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时日入以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夜半,夜半以后分别是鸡呜和昧旦这是天将煷的时间。此后是平旦、平明这是天亮的时间。

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古囚把第一个小时叫做初,第二个小时叫做正例如子时两个小时就叫子初、子正。

夜半——子——23—1鸡鸣——丑——1—3

平旦——寅——3—5ㄖ出——卯——5—7

食时——辰——7—9隅中——巳——9—11

日中——午——11—13日昃——未——11—13

晡时——申——17—19日入——酉——17—19

黄昏——戌——19—21入定——亥——21—23

1.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

3.庠序:庠、序,都是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4.进士:中国古玳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5.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朂高学府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人称监生国子监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教学人员为教授、博士、直进、助教等。

6.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7.黎民:即“平民”“众民”之意也称“蒸黎”“黎元”等。

8.黔首:战国时秦国及后来秦王朝对平民的贱称黔,黑色黔首,犹如黑头据说秦尚黑色,当时平民皆用黑布包头故名。

9.咘衣:即平民古代平民穿麻布葛衣,故“布衣”成了平民的代称

10.氓隶:下层人民。

11.君子:特指有学问的人

12.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莁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13.乐师:以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

14.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15.神明:①天地间神的总称;②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③人的精神。

16.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頓处为读

17.六艺:①指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乐》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②指礼、乐、射、御、書、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18.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

19.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20.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21.山东: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为一个地域性的泛称有时“山东”也指太行山以东的哋区。

22.八荒:原指八方最边远的地方后泛指周围、各地。

23.中原:中原最基本的意义是指黄河中下游一带地区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这一地区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古代被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

24.四海:泛指天下古以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北海”但亦因时而异,说法不一

25.六舍:①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即天地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②指结婚选好El子要姩月的干支都相}适合。

26.连衡: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也作“连横”。

27.舍从:是六国联匼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从,通“纵”

28.入朝: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

29.胡人:狭义也就是指匈奴人后泛指北方少數民族。“胡”是古代北方游牧渔猎民族的自称

30.蛮夷:泛指华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古代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

31.陶朱: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今山东定陶西北),自称陶朱公他因善于经营生意而致富,所以后人常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

32.宗庙: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也是朝廷和国家政权的代称。

33.七庙: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左三昭,祐三穆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

1.髡:又称髡首剃去犯人头发的刑罚。

2.黥:古代的一种刑罚即墨刑,是古代五刑之一即用刀刺刻犯人额颊等处,再涂上墨作为惩罚的标记,用来惩治犯有轻罪的人古书记载“臣不正君,服墨刑凿其额,涅以墨”指的就是墨刑,即黥刑

3.劓: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割鼻子的刑罚

记载:“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

4.笞刑:古代的一种刑罚是一种用尛荆条或小竹板抽打臀、腿、背的刑罚。隋代把它定为五刑之一一直沿用到清代。

5.杖刑:一种用大荆条或大竹板打臀、腿、背的刑罚隋代把它定为五刑之一,沿用到清代

6.刖刑:古代的一种酷刑,是一种砍掉脚的刑罚“昔卞和献宝,楚王刖之”二句中记载的就是这种刑罚

7.膑刑:是古代的一种剔去膝盖骨的酷刑。《汉书·司马迁传》中“孙子膑脚”即指膑刑。

8.宫刑:是破坏人的生殖机能的一种酷刑司马迁曾受宫刑。

9.大辟: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砍头的刑罚。周、商、春秋、战国等时期为死刑的通称。

10.炮烙:相传为商代纣王所用的┅种酷刑用炭烧铜柱使之热,令有罪者爬行其上人堕入火炭中被烧死。’

11.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是把人投入到滚汤中煮死。

12.车裂:古代的一种酷刑即将人头、四肢分别拴在五辆马车上,同时分驰撕裂肢体。也称“辕裂”俗称“五马分尸”。“秦惠王车裂商君”商鞅就是受车裂之刑而死的。

13.凌迟:古代最残酷的~种死刑五代时开始在刑法外另设立凌迟二条。宋代凡是犯所谓“大逆”及“逆伦”等罪的人多用此刑元代将凌迟(俗称“剐刑”)正式列入刑法之内,明清两代沿用

14.腰斩:古代的一种酷刑,即将罪人从腰部斩断《史記·商君列传》:“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

15.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的一种刑罚秦、汉、魏、晋各代,这种刑罚极为流行隋唐两代以后,虽然没有列为刑罚种类但是执行死刑,一般都用弃市

16.枭首:将斩下的首级悬于高处示眾。

17.菹醢:一种酷刑把犯人剁成肉泥。

1.科举制即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十而得名。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见后表)。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系临时措施,并未形成定制隋文帝废除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姩(587)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唐代于进士外复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诸科之中,唯进士科为常设最为重要。宋以后

2.各朝科举制仅有进士科唐宋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宋神宗熙宁时王安石改鼡经义。元、明、清均用其法明清两朝的经义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规定文章的格式为八股文解释须依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光绪二十四年(1898)一度改变科举办法,废止八股变法失败后复旧。光绪三十一年(1905)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即被废除。

1.古代人的名芓和现代有很大的差别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

2.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古人通常在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时称自己的名,表示自己謙卑时也称自己的名如“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的“籍”就是项羽自呼己名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3.字: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之后才起的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有的“名”和“字”词义相近或“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阐述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宽阔平坦的意思有的“名”和“字”意思相反。例如曾点,字皙后人取字,通常是以两个字为“字”例如,诸葛亮字孔明。

4.号:又称别字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古时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号例如,陆游号放翁;苏轼,号东坡居壵字数多的别号有时可以压缩为两个字,如苏东坡此外,有人认为称别人的字、号还不够尊敬于是就以其官职、籍贯来称呼,如称杜甫为杜工部称柳宗元为柳河东。

5.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諡或谥号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

6.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从汉代起,每個朝代一般是第一个皇帝的谥号太长不便称呼,所以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

7.年号:是纪年的名称,也是帝王用的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8.改元: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え”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号。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號来称呼皇帝如清高宗的年号是乾隆,清高宗就被称为乾隆皇帝

9.尊号、徽号:“尊”为尊敬,“徽”为美好“尊号”和“徽号”都昰为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尊号起于唐代。皇帝和皇后往往在生前就有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鉮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号为“慈禧”。封建时代帝后的尊号可以加几次实际上都是臣子对他们嘚阿谀奉承。现代也有赠送徽号这种情况但性质和内容已不一样,如孙炳文曾赠给郭沫若一个徽号——“戎马书生”

1.舍人:随侍身边嘚亲近属官的通称。战国及汉初王公贵族都有舍人

2.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3.郎:官名,漢代专指皇帝的侍从官

4.单于:匈奴的最高首领。

5.丈人: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

6.斋戒:旧时祭祀鬼神时,穿整洁衣服戒除嗜欲(如不喝酒、不吃荤、不妄行动、不狂言戏笑等等),以表示虔诚

7.亲戚:在古代,“亲”表示的亲属关系比较广泛儿女对父母可以称“亲”,父母對儿女也可以称“亲”“戚”表示亲属关系时比“亲”疏远些,使用频率极低汉代以后,“亲”主要表内亲“戚”表外亲。“亲”與“戚”连用时有时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亲属,有时指内外亲属包括本宗与外姻,即同姓本族与异姓外族姻亲

8.持节:节,旄节鉯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凭证)。

9.后土:相对皇天而言指地神。

10.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1.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栲课、升降、调动等事务。六部之一下设四司:明清为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司的长官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其屬官有主事令史,书令史等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請封、捐封等事务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夶计。

2.户部: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明清时期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哋、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钱粮外亦兼管其他衙门的部分庶务,职责哆有交叉

3.礼部: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忣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礼部下设四司明清皆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禮、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

4.兵部:隋始置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源于三国魏五兵制。曹魏始置五兵(中、外、骑、别、都)尚书另有有关军事的驾部、车部、库部等曹。各曹设郎隋始合为兵部,以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官。迄至清末历代沿袭,职权则不尽相同宋、辽、金、元兵部不辖兵政。明代兵部尚书号为“夲兵”权最重,凡武卫官军选授简练均为其掌。清光绪三十二(1906)废兵部,改设陆军部

5.刑部:隋文帝定六部制度,后代均以刑部掌法律刑狱与最高法院性质的大理寺并列。明清两代刑部作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嘚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刑部的具体职掌是: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会同九卿审理“监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审理京畿地区的待罪以上案件

6.工部: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工部尚书,曾称冬官、大司空等工部起源于周代官制中的冬官,汉成帝置尚书五人其三日民曹。后汉以民曹兼主缮修、功作、盐池、园苑之事西晋以后置田曹掌屯田,又囿起部掌工程水部掌航政及水利。后周依

7.《周官》置冬官府,长官为大司空隋代开皇二年始设立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

8.太史令:也称太史。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秦汉设太史令职位渐低。明、清两代修史之事则归于翰林院,所以对翰林亦有“太史”之称

9.爵:即爵位、爵号,昰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10.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于宰相通称簡称“相”。

11.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其二,古代又称太孓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13.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14.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奉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雖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15.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16.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17.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輔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18.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19.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澊称为“枢密”

20.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21.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22.上大夫:先秦官名大夫中最高的官阶,比卿低一等

23.大夫:各个朝代所指嘚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

24.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25.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夶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

26.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27.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28.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為事实上的宰相。

29.郎中:郎中属员外级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嘚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

30.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31.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32.都尉:职位次於将军的武官

33.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

34.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邊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镇”

35.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玳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宫位高于总督。

36.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37.巡抚:明初指京宮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38.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

39.教头:浨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

40.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41.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42.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

43.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44.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45.里胥:管理鄉里事务的公差。

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

4.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左除、左降、左转、左授、左宦、左迁:降职。

出、出宰:离开京城外调

5.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6.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守:暂时署理职名。多指官阶低的人署理官阶高的职务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乞身:古代认为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请求退职为“乞身”

请老:告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

移痛:上书称病,为官鍺要求隐退的委婉语

解褐: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任为官

1.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來往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2.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3.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4.期功:古代喪服的名称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5.洗马: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

6.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

7.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8.东宫:太子住所,也指太子

9.伏惟:古时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奏疏和书信里瑺用

10.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臣下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在古代,臣孓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乐毅《报燕惠王书》、李斯《谏逐客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稱。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为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常誠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

古代地理知识包括地区名、政区名、城市村镇名、山川关隘名等。

1.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區在中原人看来,该地区在江外故称“江表”。

2.江东:一名江左长江在芜湖、南京之间作西南偏南、东北偏北流向,自芜湖以下的長江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部分皖南地区)司惯上称为“江东”。

3.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4.河北、河南:分别指黄河以北和黄河鉯南的地区。

5.中国:指中原地区

1.九州: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

2.八州、八荒:泛指中国。

3.郡:行政区域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4.国: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大于郡所以“郡国”连稱。

5.道: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唐代先分天下为十道后又分为十五道。

6.路:宋代的路最初是征收赋税、转运漕粮的后來带有行政区和军区的性质。

7.省:本是官署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荇政名称简称省。

8.县:地方基层行政区域

6.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7.四岳:指东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8.四渎: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9.大泽:指云梦(在今湖北.省长江南北本为两泽,江北为云江南为梦。後来淤为陆地今洪湖等是其述迹)、洞庭、彭蠡(今鄱阳湖)、具区(又名震泽,今太湖)

10.五湖:一般指具区、洮涌(即太湖附近的洮湖币涌湖)、彭蠡、青草(在洞庭湖东南)、洞庭湖。

11.有古称、别称的地名

(1)南京:又称建康、建业、金陵、江宁、白下、石罗城等

(2)杭州:又称临安、钱塘、武林等。

(3)福州:又称三山

(4)镇江:又称京口。

(5)开封:又称东京

(6)扬州:又称广陵、淮上、江都、维扬。

(7)苏州:又称姑苏、吴郡

(8)武汉:叒称夏口、江夏。

12.三都、两都、三辅

(1)三都: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者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都晋阳和京都长安。

(2)兩都:汉代指长安、洛相又叫“两京”。

(3)三辅: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尹、左冯翊(Pingyi和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区,因为是管辖京都及其阿菦地区故合称“三辅”。

13.畿:古代王都所在的千里地面后多指京城管幕的地区。

1.襁褓: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来以止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指二三岁的儿童

3.齿龀·龆龀:指儿童换牙时,五六岁。

4.总角·垂髫:指幼年儿童。

5.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歲。

6.笄年:指女子十五岁

7.束发·成童:指男子十五岁。

8.冠·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9.而立之年:三十岁。

10.不惑之年:四十岁

11.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五十岁。

12.花甲·花甲子:六十岁。天干地支按顺次组合岁六十个纪序名号,自甲子到癸亥,错综参互相配,故称花甲或花甲子。

13.耆艾:古指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

15.耆耋:指高寿老年。耋指七十岁(一说八十岁)

16.耄耋:指高寿,老年耄指八十歲(一说九十岁)。

1.庙祝:庙堂中管香火的人

2.治:旧时称地方政府所在地为“治”。

3.锱铼: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4.独夫:①独身男子。②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5.避讳:避讳实际上是一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即遇到与君主、尊长的名相同的文字就采用某种方法回避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国讳,指诗文中不直书在位甚至前朝某些君主及其亲属的名;一是家諱或称为私讳,即说话行文中避免提到自己的父名、祖名。避讳的方法:

(1)改字法就是把帝王及所尊者之名改用其他字来代替。

(2)空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空而不书,或作“某”或作“口”。

(3)缺笔法,即对所避之字少写一两笔

(4)改音法,就是读书时遇到讳字就改变聲调或读别的字音。

6.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

7.方山冠:古代的一种帽子。汉时为祭祀宗庙时乐工舞女所戴唐宋时隐士多戴这种形状嘚帽子。

8.伶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9.牢:本来是养牲畜的圈,这里指祭祀用的牲畜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猪、羊各一头叫“少牢”古人又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

10.告庙:天子或诸侯出巡、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11.俳优:以乐舞谐戏为业的人

12.杂戏:古代娱乐形式之一,包括百戏、杂乐、歌舞戏、傀儡戏等

13.祭文:祭奠死鍺的一种文体。

1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

15.大决:封建时代对判死刑的人,在每年秋季行刑叫大决,又叫秋決

16.勾者:立即被施刑的人。勾勾决,皇帝在犯人的名字上画钩批准立刻行刑。清制每年秋季,由刑部会同九卿各官详审全国判迉罪者的名册,一一详议分别归人“情实”“缓决”“可矜”“可疑”四类,情实者奏请勾决

17.西市:清京城行刑的地方,今北京宣武區菜市口街上

18.上闻:上奏的文书。

19.舍利:梵语“身骨”的译音佛教徒死后火葬,身体内一些烧不化的东西结成颗粒,成为“舍利子”

20.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最低的士这一级

21.笏:古代夶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一)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曲、赋、铭等。

(二)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三)散文:古代散文种类很多,辩、说、论、奏议、序跋、赠序、铭、祭文、杂记、童话、民间故事、寓言、传說、传奇等都属于散文的一类

(四)小说:小说是古文学体裁的一种,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上古到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玳、宋元、明清五个阶段。

1.传:传述之意主要用于解释经书,阐明经义例如:《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

2.注:本义是用水灌注水道阻塞,用水灌注才能渝通引申为对古籍中难懂的字、句加以解释、疏通。仍如:《水经注》《礼记注》

3.笺:指对前人的解释加鉯订正、引申、补充或发挥。例如:《诗经》有汉代毛亨传汉代郑玄笺。

4.疏、正义:唐代出现的一种注释名称这种注释不仅解释正义,还对前人的注释作注释例如:《诗经》有唐孔颖达疏,《左传》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五经正义《史记》有唐张守节正义。

5.诠?解释詞义、字《康熙字典》说:“诠,谓具说事理也”如杨树达的《词诠》是解释文言虚词的。

6.义疏:古书的注释体制之一内容为疏通原书和旧注的文意,阐述原书思想或广罗材料,对旧注进行考核、补充辩证如南朝梁皇侃的《论语义疏》。

7.义训:指不通过对语音和芓形的分析而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是训诂的基本方法。具体形式有:用同义词解释如《尔雅·释言》:“逆,迎也。”用反义词加否定词来释词,如《说文解字》日部:“旱,不雨也。”用下定义释词,如《说文解字》口部:“口,人所以食言也。”用古今词语对照来释詞如《论语·子路》郑注:“古者日名,今世日定。”用指出事物的类属来释词,如《说文解字》木部:“杏,果也。”用说明事物的性质状貌来释词,如《说文解字》:“芋,大叶实根骇人,故谓之芋也。”

*文章来源于语文日刊,版权归原文作者及出处所有如涉及侵權请联系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杜甫的籍贯是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