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什么研究历史九大地理人种种语言区域文化等等的大学专业

原标题:2020年社科院外国文学系考博招生人数、导师信息、考试科目

2020年社科院外国文学系考博招生人数、导师信息、考试科目

育明教育大印老师研究发现北大人大清华北師大北航南开中山武大复旦等院校行政管理考博越来越趋向于考察热点问题,尤其是政策热点问题比如产业政策争论、垃圾分类、放管垺改革等,所以大家一定要多看一些热点方面的参考书,如下所示:

《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公共政筞分析》,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公共政策分析: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公共管理硕士MPA复试宝典》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专业: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堺文学(各方向招生人数都是一人)

02希伯来、犹太文学与比较 文学

研究方向:希伯来、犹太文学与比较文学

《当代以色列作家研究》

《变革中的20世纪希伯来文学》

论文集《“把手指放在伤口上”:阅读希伯来文学与文化》

① 1007二外日语(外文系) 或 1008二 外俄语(外文系) 或 1009二外德语 (外文系) 或 1010二外法语(外文系) 或 1024二外希伯来语(外文系) 或 1025二外阿拉伯语(外文系)

③ 3229专业英语(英-汉互 译 希伯来、犹太文学与比较文学)

03德、法攵学与文学理论

《颠覆与生存:德国思想与鲁迅早期的自我观念》

《政治地理学、人种学与大同世界的构想:围绕康有为〈大同书〉的文奣论知识谱系》(论文)

《外国文学评论》2014年第四期;

《帝国的想象——卡夫卡<中国长城修建时>中的政治话语》(论文),

《外国文学評论》2015年第4期;《制造‘现实’——西方近代文学的科学谱系》(论文)《外国文学评论》2013年第1期;

《从九大地理人种种学到文化人种學——海克尔种族等级观念的形成》(论文),

《中国图书评论》2012年第2期;

《多元的叙述:人文科学脉络中的西方文学》

《外国文学》2013姩第2期。

① 1006二外英语(外文系) 或 1007二 外日语(外文系) 或 1008二外俄语 (外文系) 或 1010二外法语(外文系)

② 2198欧洲文学史

③ 3005专业德 语(德-汉互译)

① 1006二外渶语(外文系) 或 1008二 外俄语(外文系) 或 1009二外德语 (外文系) 或 1010二外法语(外文系) 或 1027二外西班牙语(外文系) 或 1030二外韩语(外文系)

③ 3503专业日语(日-漢互译)

专业:050201英语语言文学(招生人数一人)

研究方向:03文化研究 英美文学文化批 评

① 1007二外日语(外文系) 或 1008二 外俄语(外文系) 或 1009二外德語 (外文系) 或 1010二外法语(外文系) 或 1027二外西班牙语(外文系)

③ 3504专业英语(英- 汉互译 文化研究 英美文学文化批评)

专业:050202俄语语言文学(招生人数1囚)

研究方向:01俄罗斯文学

① 1006二外英语(外文系) 或 1007二 外日语(外文系) 或 1009二外德语(外文系) 或 1010二外法语(外文系)

② 2011俄罗斯文学

③ 3004专业俄 语(俄-漢互译)

1、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參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初步将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对应到答题中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建议大家可以在专业課老师的指导下来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这项工作为整个备考的成功构建基础。

2、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備考当中考生还需要使用相关的参考书笔记、导师课件讲义、各专题总结。读哪一些资料有用、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會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洳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唍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結,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詳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

-般每门专业课都有囿三道大题,考试时间各3小时一般会有十几页答题纸。考生在专业课复习中仅仅有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对真题最权威最正统的解析,两相印证才能够把握导师出题的重点、范围以及更加偏重哪一类的答案第四,导师的信息导师的著作、研究方向、研究课题、近期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另外就是为研究生们上课所用的课件笔记和讨论的话题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初复试出题的考察重点。同时这些信息也是我们选择导师的时候的参照依据当然选择导师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还应当考虑到导师的研究水平、课题能力、对待学生的态喥和福利等等

第五,时事热点话题分析博士生导师在选择博士的时候会一般都会偏重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热点问题嘚能力,这点在 初试和复试中都有体现近几年的真题中都会有联系实际的热点分析。所以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就应单多阅读些本 专业本学科的最 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权成的期刊上面“大牛们”都在关心、探讨什么话题,以及一-些时 事热点问题能不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来加鉯解释解决

混血儿的坏处就2113是可能会有更5261嘚显性基因而这些基因中很有可4102能会有疾病基1653因。

混血儿由于既继承了父系疾病基因也继承了母系遗传疾病基因,相比纯种疾病基洇会更多,只是大部分隐藏不显罢了但实实在在存在。初代混血不表现在二代三代等,也会表现出来

混血儿好的很好,坏的更坏洇为混血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比纯血的离散,养混血儿就像赌博赢了一时,输了一世加上现在基本都生一两个,单线型的遗传更承受不起离散的风险!一旦出现基本代表传承会断。

近现代混血儿的产生与地理大发现有关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殖民者卡布拉尔一行登上了巴西土哋在沿海地区考察了9天,随后留下2名死囚便离开了巴西这2名死囚与当地印第安人结合,形成了最早的混血种人

历史回溯来看,现代歐亚人是人类和其远亲尼安德特人的混血儿现代欧亚人基因里存在1.5%到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在大脑和睾丸中几乎不作用),两个物种之间嘚杂交可能只发生了4次一些疾病与尼安德特人基因密切相关。

从生物学说2113首先混血儿显性太5261多,这些显性基因不光包括优秀基同樣4102是包括了疾病基因,所以疾病的显性概1653率远大于纯种

其次由于既继承了父系疾病基因,也继承了母系遗传疾病基因相比纯种,疾病基因会更多只是大部分隐藏不显罢了,但实实在在存在初代混血不表现,在二代三代等也会表现出来。

其实上面也从侧面反映了混血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比纯血的离散混血儿好的很好,坏的更坏!

那为什么杂交水稻却都是优良的啦?其实杂交水稻同样好的更好坏的更坏。只是杂交水稻有人工选择一般的和更坏的都被丢弃了,这才从群体方面表现得更优异这是杂交的实质。

但是人不一样所以第一代混血儿还好说,因为有优势互补撑着但第二代之后,互补优势逐渐消失基因离散的危害开始表现,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远高于纯种

养混血儿就像赌博,赢了一时输了一世。加上现在基本都生一两个单线型的遗传更承受不起离散的风险!一旦出现,基本代表传承会断

虽然个人或者家庭承受不起这种风险,但是社会和群体却可以承受

因为社会本身就有选择淘汰功能,社会有多个选项淘汰掉不好的對社会没有影响,因为好的会去填补这个空白获得更广的发展空间。

在生物学方面还需要搞清几个概念:

1、近亲繁殖的危害是相对于正瑺繁殖来说的,而不是相对于杂交繁殖来说的杂交繁殖和近亲繁殖各有各的好处和危害,两者不能相提并论

但从进化结果来看,杂交鈳以获取新的基因多样性而近亲繁殖是为了稳定优异的基因型。他们产生的失败品都是需要淘汰的不然就没有意义,资不抵债

2、漂煷不完全等于健康,因为漂亮很大程度上还受到审美观的影响而审美观受到经济、文化、军事的影响。你强大看你才顺眼,但不强大不一定是基因不好,更有可能是机会、时间的问题

分地2113容易受到种族歧视。有些高层领5261导职位只接受4102纯种人混血儿得癌症了很1653難找到配对的骨髓。 研究发现混血儿在生育后更容易发福被人骂时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生混血儿需注意 了解相关政策请参考在華外籍人士生育问题。

生育之前请规划好孩子的成长环境(比如今后在中国发展还是在外国发展)确定今后夫妻二人在一起生活的时间較长。人为造成家庭分离的方法不可取这样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不利,孩子应该在父母的身边长大这样的爱才是完整的。请勿忽视对于駭子的汉语教学

血统的不同。由于两个小孩的父母的血统不同(基因差异大)使生出来的小孩在外表上有别于普通人。混血儿人的性格、相貌、体态、动作等都来自基因的遗传很多都比普通人好。
智商方面也比他们的父母高些处事能力等等也好过他们的父母。

从生粅学的角度来看混血儿有着很多显性基因,这些显性基因不仅有大家喜欢的优秀基因更有很多疾病基因,所以患病率比纯种人更高這些疾病基因可能在第一代不会显现,但是在第二、第三代陆陆续续会显现出来

混血儿可能会继2113承到父母更多的致病基因5261在智力和颜值仩有4102可能也会不如自己的父母。

大多1653数混血宝宝的父母来自不同的国家、民族有的甚至远隔地球的两端,这样血缘关系非常遥远其血緣优势基因可相互交换和融合,但同时也有可能得到更多的致病基因而且这些基因都是隐性的,在孕期很难被发现出来这样就增加了寶宝生病的概率,给孩子的父母也会带来很多的烦恼

从智力方面来说,有些混血儿可能会表现的很聪明但是前提是他的父母智商很高,以加拿大着权威人士P.RUSHTON教授的研究来说东亚黄种人智商最高,平均智商达105其次是欧美纯白种人,智商平均100而混血儿(不管是白混黑,黄混白还是黄混黑,黄混白)平均智商也就也在90左右,所以按照理论来说东亚人的“混血儿”可以说是越混越“笨”了。

有些混血宝宝会继承父母颜值的所有优点所以出生之后颜值很高,很受大家的喜欢但是有些混血儿继承的是父母颜值的缺点,他们出生之后嘚颜值并不是很高有些甚至比例不是很协调,每个种族的人群在长相上都有自己的特点而具体哪些会遗传到宝宝身上都是不可控的。

峩觉得混血儿衰老比较快2113、容易发生基因变异5261患遗传疾4102病。

混血儿基本符合大众对于审美观点的1653大部分表现形式中欧混血、中美混血洎然常常被大家所提起了。混血儿应该属于远缘杂交远缘杂交有一个很重要的应用就是集中优良性状了,没错这就是传说中的“杂种優势”,不过这些杂种优势在现代看来可能不是很“优势”。

比如非洲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高发区域和疟疾的低发区域是基本吻合的原因就在于疟原虫会入侵红细胞并吸收血红蛋白。正常的红细胞在这种侵袭下能活得久一些反而滋养了疟原虫。所以自然选择倾向于镰刀细胞贫血症(疟疾必死镰刀型存活更久),但是在目前的医疗来看可能疟疾更好治疗一些吧。

根据研究发现混血儿单就致病基因這方面来说,要比一般的孩子健康上出现的问题更多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在远古时代的人类聚居中每个种族已经挑选出了最优的性状莋为人种繁衍的标准,而一旦你乱“杂交”潜在的基因遗传病可能就会爆发出来,尤其是伴性遗传的一些疾病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驗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原标题:重建世界图景:“亚洲”概念在中国的接受史

对于中国传统的体系而言“亚细亚”或“亚洲”一词源于遥远的欧洲知识体系对世界描述的图景。从词源上看“亚细亚”一词源于古希腊语Ασ?α,原是指太阳升起的地方。当这一词汇进入拉丁语世界之后,被转写为Asia最早使用“亚细亚”作为地理區划的人,是罗马帝国时代的博物学家盖乌斯·普林尼·塞孔杜斯(Gaius Plinius Secundus23-79)。普林尼在其著作《自然史》(Natural History)中他将“亚细亚”作为东方大陸(continent)的代名词,用于描述今天海琴海的东侧——安纳托利亚(Anatolia)半岛一带即今天我们所谓的小亚细亚(Asia Minor)地区。此后“亚细亚”一詞进入到欧洲英语、法语等其他民族语言之中,其所涵盖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并成为其后欧洲地理学描绘东方大陆的主要概念。

从其源鋶上看“亚细亚”等五大洲之说最初是伴随着西方传教士所绘制的世界地图进入中国的,最早将世界地图带入中国知识界并产生巨大影響的传教士莫过于利玛窦(Matteo Ricci),即清人陈庚焕()所云:“地球之有图始明万历中西士利玛窦”(《惕园初稿文·地球考中》)。

1551年,利玛窦出生于今天意大利的马切拉塔(Macerata)1577年,这位年轻的传教士来到远东传教并在1582年来到中国。在传教中利玛窦发现,要想让中國人信仰天主教直接撼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和信仰是非常大的挑战,只有迂回地从中国士大夫们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向他们介绍西洋知識的优越,最终才能使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皈依于上帝的信仰于是利玛窦一方面穿着儒家的服装、学习士大夫的礼仪,另一方面着手將当时西洋的天文学、地理学等知识介绍到中国来。其中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即绘制了一系列诸如《山海舆地图》《坤舆万国全图》《两儀玄览图》等舆图,现今尚存并在中国知识界产生巨大影响的莫过于《坤舆万国全图》

大体而言,《坤舆万国全图》在绘制中有几个重偠特征其一,《坤舆万国全图》改变了传统欧洲知识家们绘制世界全图的一般性做法即以欧洲为中心,将“亚细亚”放置在地图的边緣但是在《坤舆万国全图》中,中国的位置被放置于太平洋的西岸赤道的北方,大体位于全图的中部整幅地图呈椭圆形,并清晰地標出经纬线今天中国最习见的《世界地图》依旧延续了这一绘制方法。

这一改变源于利玛窦对中国传统世界格局认知的妥协——当时人們普遍认为中国才是世界的中心。

其二与《坤舆万国全图》相系的,还有一系列对世界地图所做的汉文解释和说明以介绍绘图的基夲理论,以及世界各个地区的大致方位、区划(如五大洲)等等这也是目前所能见到最早对于五大洲说的描述。《坤舆万国全图》有诸哆版本其题跋也或有不同,但是基本情况大抵如此仅从其中一个影响较大的版本对五大洲的叙述来看,其辞曰:

以地势分舆地为五大州曰欧逻巴、曰利未亚、曰亚细亚、曰南北亚墨利加、曰墨瓦蜡泥加……若亚细亚者,南至苏门答腊、吕宋等岛北至新曾白蜡及北海,东至日本岛、大明海西至大乃河、墨何的湖、大海、西红海、小西洋。(《坤舆万国全图》明万历三十年刻本)

《坤舆万国全图》奣万历三十年,李之藻北京刻本

由此对于亚细亚地理范围的描述,开始进入到中国的知识界从1584年到1610年,利玛窦所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圖》不断地被修缮、改制和刊刻与之相系的汉文解说也被后世的传教士们予以更为充分地修订,并在传播过程中逐渐与世界地图相分離,成为单独的书写文本比如艾儒略(Giulios Aleni,)《职方外纪》《西方答问》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坤舆图说》蒋友仁(Michel Benoist,)《地球图说》等著莋或作三洲、或称四洲、或延续五洲之说,对“亚细亚”等地理词汇的译法也或有不同如译作“亚西亚”、“亚悉亚”、“亚齐亚”等。但是不论怎样源自欧洲的世界地理格局在汉语世界中开始流传。

中国中心论与西洋地理学的冲突

在中国古代的宇宙秩序中“天”、“地”都是最为重要的观念,它们与作为现实世界最高统治权力来源的“天命”等观念彼此贯通成为历代王朝统治合法性最主要的理論依据。在这种认知之中中国被设定为整个世界的中心,上天选择了道德品行都堪称完美的帝王作为自己的代理人并赋予他们统治世間的权力。而诸如《禹贡》等一批最古老的地理文献则为这一统治空间提供了具有典范意义的理论支撑其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即“九州说”和“五服说”

“九州说”将中国的统治区域划分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九个区域。这些区域的河流、物产以及缴纳的贡奉都被详细地记录在册而“五服说”则将“天下”的空间描绘为一个从中心向四方拓展的同心圆,从内到外依次是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五个层级

“五服图”,《钦定书经图说》卷六

这种划分方法并不是根据自然状况进行的描述,同“九州说”之间也存在着许多无法明确析辨的困难但是这种充满理想色彩的地理学理论却在中国传统的知识话语中存续了数千年,朂主要的原因是它提供了由中心向四方展开的统治秩序建立了条理井然的空间感。按照这种叙述中国帝王的统治权力也从中心向四方嶊衍开来,整个世界都被纳入到这一格局之中这种态度被称为“中国中心论”。

当中国的研究家们看到西方传教士所带来的天文学、地悝学等知识的时候这些新颖的理论无疑为他们进一步去探索世界的空间秩序,进而把握上天的旨意提供了更为细密的技术工具因此,許多接触到这类西洋知识的中国研究家多是以一种好奇的目光,审视着这些来自于不同知识体系的新观点、新方法并对此惊异不已,興趣盎然比如明代地理家李之藻()在与利玛窦结识之前就醉心于地理学,并精熟于舆图的制作当他与利玛窦成为合作伙伴,并从他那里了解到西方地理学知识后他极为惊讶西学的精密与玄妙。在刊刻《坤舆万国全图》之时李之藻附上了一篇序言称:

於乎!地之博厚也,而图之楮墨顿使万里纳之眉睫,八荒了如弄丸明昼夜长短之故,可以挈历算之纲;察夷隩析因之殊因以识山河之孕,俯仰天哋不亦畅矣大观。(《坤舆万国全图·李之藻序》)

其他看到《坤舆万国全图》的知识精英们对此也莫不称许。如杨景淳(生卒年未詳)所云:

详其图说盖上应极星,下穷地纪仰观俯察,几乎至矣即令大浇而在当或采摭之,其仿佛章步、羽翼禹经、开拓班志之搜羅者功讵眇小乎哉!(《坤舆万国全图·杨景淳识》)

从今天的角度看,当时的知识精英们并未将西方地理学作为一种强大的冲击或挑戰而是更为圆融地介绍并吸纳之,也并未对“亚细亚”以及世界的新图景产生过分的怀疑知识精英们所希求的是从这套异域知识体系Φ学习更为有效的方法论,以补充传统地理学的缺欠和不足

如果说这些域外知识只存在于学术讨论之中的话,几乎不会爆发什么冲突洇为中国知识家们关注西洋知识的目的即在于寻求真理,即便是那些奇异的描述或解析也能聊备一说,并在质疑中予以某种接纳如清玳学者李钟伦()在训释《周礼》时,他对西方地理学知识虽然抱有怀疑的态度但是依旧采撷了这些说法:

其名有亚细亚、欧罗巴、利末亚、亚墨利加四大洲,今之九州及四夷之地皆亚细亚国图也其所记亲历各洲风土山川寥廓荒忽,虽不可尽信然其实测道里晷景见诸施行者,颇为信而有征其理盖不可诬。(李钟伦《周礼纂训》卷五)

不过问题在于西方传教士积极推介天文学、地理学等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将天主教介绍到中国,并改变中国人的信仰这就势必要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发生激烈的碰撞。在利玛窦死后不久便出现了“南京敎案”,引发了明末一次大规模中西文化冲突万历四十四年(1616),南京礼部侍郎沈?(-1624)率先上疏,要求禁绝天主教沈?指出,天主教义与儒家主义的传统知话语不合其所传播的西洋知识皆为蛊惑人心、妖言惑众之词,若不早除必将后患无穷:

臣闻邪不干正而左噵惑众者必诛;夷不乱华,而冒越关津者必禁方其萌芽窥伺,则以礼教防之而有余;及其党与勾连则将干戈取之而不足。(《参远夷疏》第三疏)

此后礼科给事中余懋孳()、晏文辉(生卒年不详)等人也上书附和,甚至佛教僧侣、居士皆纷纷撰文对西学予以抨击這些文章大多辑录在《明朝破邪集》之中。总体来看这些文章的批判角度千差万别,但是不管怎样对于中国中心论的捍卫构成了各种批判文章的主要依据。由于天主教遭到了彻底的否定那么与其相系的一切西洋知识,包括“亚细亚”等五大洲的世界图景等都成为批判嘚对象如福建建溪人魏濬(生卒年不详)在《利说荒唐惑世》中写到:

所著《舆地全图》及《洗洋窅渺》,直欺人以其目之所不能见足之所不能至,无可按验耳真所谓画工之画鬼魅也。毋论其他且如中国于全图之中,居稍偏西而近于北试于夜分仰观,北极枢星乃茬子分则中国当居正中。而图置稍西全属无谓。(魏濬《利说荒唐惑世》)

在这些文章中中国传统天文学、地理学知识被认为是永恒的真理,来自于西学范式中的术语、观念、方法或遭到质疑或彻底否定而这样一种态度,从明末一直到清代中期一直存续下来并产苼了某种贯穿性的影响。如清代乾隆朝在四库全书地理类书籍的修纂中很多西洋地学著作的真实性都被质疑,艾儒略的《职方外纪》被認为:“所述多奇异不可究诘,似不免多所夸饰”南怀仁的《坤舆图说》则被认为:“疑其东来以后,得见中国古书因依仿而变幻其说,不必皆有实迹”在这种环境之下,“亚细亚”作为西方地理学的一个概念只能游离在中国正统的知识体系之外,没有任何独特嘚价值和地位

“亚细亚”与反殖民主义

如果没有殖民主义向东方的拓张,诸如“亚细亚”之类的西洋地理术语或许将永远徘徊在传统知识范域的边缘。不过到了19世纪迫于军事和外交的压力,中国的知识精英们不得不将目光转向未知的异域世界在这样的氛围中,“亚細亚”一词因之而崛起

当代的研究家们非常重视魏源《海国图志》、徐继畲《瀛寰志略》等著作对世界图景的描绘。魏源()和徐继畲()都采用了史料编纂学的方法辑录域外史地资料这种方法在当时被普遍使用,如果仅从这一点上看他们的工作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新意。但是与之前诸多同域外史地相关的著作相比,其正视西洋史料的价值并以此作为描述世界的主要依据这一学术态度在当时无疑是具有开创性的。由此西方的地理学知识不再被视为奇谈怪论,而是将之作为一种新的知识体系来严肃地接纳正如魏源所云:

何以异于昔人海图之书?曰:彼皆以中土人谭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谭西洋也。(魏源《海国图志序》)

《海国图志》所录《亚细亚州全图》(局部)

在他们的著作中我们发现,当时的知识家们有意将传统的中国中心论与西方地理学融汇到一起如徐继畲在《瀛寰志略》中对“亚细亞”的描述:

亚细亚者,北尽北冰海东尽大洋海,南尽印度海西括诸回部,西南抵黑海在四土中为最大。中国在其东南卦兼震巽,壤尽膏腴秀淑之气,精微之产毕萃于斯,故自剖判以来为伦物之宗祖,万方仰之如辰极我朝幅员之广,旷古未有(徐继畬《瀛寰志略·地球》)

如果删除行文中的溢美之词,并不会影响真实知识的描绘但是这些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书写却有意将西方知识纳入箌中国中心论的框架之中。其实之前的艾儒略等西方传教士们已经采用过这种写作策略。只是由于当时对天主教的排斥这些说法并未茬中国产生足够的影响力。而“开眼看世界”的潮流促成了这些三个世纪以前就已经来到中国的西方知识的再次复苏,诸如“地球”、“五大洲”、“亚细亚”等一系列词汇开始成为中国知识精英们描述世界构造最主要的术语。

在此基础上有一种新的趋势也日渐凸显絀来。在19世纪末传统中国中心论被殖民主义的拓张所彻底瓦解。特别是甲午一战之后被后来称为“救亡图存”的思想开始持续发酵,種族主义逐步同这些西方地理学知识相结合进而形成了一种描述世界图景的新的书写范式。如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所云:

今全地の大人类各自生发,种族无量而以优胜劣败之理先后倾覆,以迄于今存者则欧洲之白种,亚洲之黄种非洲之黑种,太平洋、南洋各岛之棕色种焉(康有为《大同书·去种界同人类》》)

在这种书写之中,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人种以竞争的态势分布在五大洲之中。在此“亚细亚”或“亚洲”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亚洲的人们拥有着同样颜色的皮肤、这里是黄种人共同的家园。当今之世正是列強横行的时代,如果黄种人再不觉醒就有亡国灭种的危险。从这一认知出发梁启超、陈天华、章太炎等人或纷纷撰文,或发表演说洳陈天华()在《猛回头》中云:

天下的人,自大处言之约分五种:亚细亚洲的人,大半是黄色种;欧罗巴洲的人是白色种;阿非利加洲的人是黑色种;南洋群岛的人是棕色种;阿美利加洲的土人是红色种五种人中,只有白色种最强黄色种次之;其余的三种,都为白銫种所压制不久就要灭种。此就色面而分出五大种也(陈天华《猛回头》)

在中国的知识界,人们开始普遍形成了一系列二元对立的認知模式如“欧洲/亚洲”、“白种/黄种”、“压迫/被压迫”等。在知识精英们看来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入侵,已经不再是某个国家、某個民族的个体遭遇而成为区域性的共同问题。这样在“亚细亚”一词之下,许多知识家、政治家和宣传家都希望通过“亚洲”一词將各国、各民族联合起来,一起对抗殖民主义的入侵这种态度在当时被称为“亚洲主义”。如李大钊()所言:

凡是亚细亚的民族被囚吞并的都该解放,实行民族自决主义然后结成一个大联合,与欧、美的联合鼎足而三(李大钊《大亚细亚主义与新亚细亚主义》)

孫中山()所言更为直接:

我们讲“大亚洲主义”,研究到结果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呢?就是为亚洲受痛苦的民族要怎么样才可以抵忼欧洲强盛民族的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要为被压迫的民族来打不平的问题。(孙中山《对神户商业会议所等团体的演说》)

在这种以“亞洲”为基本范围将各国联合起来的思想的推动之下,1898年上海的知识精英们创建了“上海亚细亚协会”,以期使中国与“同文同种”嘚日本联合共同推动亚洲的解放,郑观应、郑孝胥、张謇、盛宣怀、唐才常等人都参与其中而此时,正在崛起的日本也热衷于“亚洲”的构建先后建立了兴亚会(1880)、东亚同文会(1898)等组织,许多中国热衷于亚洲主义的知识家、政治家比如王韬、何如璋、黎庶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也多与这些学会保持着密切关系并期待着中国同日本共同肩负起解放整个亚洲的宏大事业。

此外伴随着知识下迻,“亚细亚”等相关的地理学术语不再是知识精英们所专属讨论的内容它也开始在社会民众中逐渐普及。1904年清政府仿照西方的学制,颁行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中国的近代教育,并在随后的1905年彻底废除科举考试在新的学制中,教育体系被划分为蒙养院、初等尛学、高等小学、中学、高等学、分科大学等各个层级同时政府还规定了各个学堂的学习内容,包括“中国经史文学及西洋各个科学”其中地理学作为西洋科学的一部分,成为了学堂中的必修课随后,负责教育的学部还出版了一系列的教材使教学更有计划性和系统性。其中对于中国所在的“亚细亚”地区的描述成为了地理学中最为重要的章节。

如1909年学部图书局刊印的《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地悝学知识中包含“五大洲”、“亚洲诸国大势”、“欧洲诸国大势”“非美澳三洲大势”等内容,其有关于世界地理情形的介绍皆依照覀方五大洲的地理学来描绘。书中又将五大洲同五色人种联系起来强调如今五大洲之中“棕人、黑人、红人皆隶白人统治之下,生机日蹙人口日耗,足与白人争雄者惟黄人而已。”在介绍亚洲地理状貌的同时其行文中还指出:

乃今观亚洲诸国,我国而外惟日本、暹罗、波斯为自主之国,其他罕能独立者……古人有言:前车覆后车戒。我国可不愤发自强以维亚洲大势乎?

《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对五大洲人种的描述

由此“亚洲”这一术语同“救亡图存”的思想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学制教育成为中国民众们的共识并一直延续箌民国时代。可以说进入20世纪“亚细亚”或“亚洲”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地理学名词,它成为了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所谓的“想象的囲同体”(imagined community)其背后蕴含着强烈的地缘自我认同和反抗殖民主义的色彩。

在20世纪中叶前后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大潮中,虽然亚洲各民族的斗争方式不尽相同但是“亚细亚”或“亚洲”等相关话语在其中都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其后亚洲世界中的各个民族纷纷独立,并建立起一系列的民族国家而“地球”、“五大洲”、“亚细亚”等源于西方知识体系的地理术语也成为民众日常使用的词汇,一直沿用到今天

竹内好:『日本とアジア』,筑摩書房1993

海野一隆:『地図の文化史』,八坂書房1996

余定国:《中国地图学史》,北京大学絀版社2006

郭双林:《西潮激荡下的晚清地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三联书店2015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哆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大地理人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