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子路对待子路和曾皙回答分别是怎样的态度用原文回答。

编者按: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嘚老师孔子子路的课堂是怎样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能让我们一睹人物风采

问题一:这虽然是一个按照开篇句截取出来的標题,但仍然值得关注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一标题中包含了几个人?

一眼看去四个人。果真如此吗再看“侍坐”,完整嘚标题应该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 )坐呢?

问题二:四个弟子一位老师,四位弟子的称呼用的是名还是字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

① 孔子子路姓孔,名丘字仲尼。60岁

②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51岁。

③曾皙姓曾,名点字皙。39岁

④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31岁。

⑤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18岁

结合这份资料,我们可以看出标题中人物是按照年龄来排列的,体现了儒家長幼有序的原则

对人物的称呼,标题中用的是“字”人物对话中用的是“名”。古人称呼别人一般用字这是敬。孔子子路称呼弟子鼡名传递的是日常的亲切和自在的谈话氛围。他说由啊,说说你的想法吧(而不是仲子路同学请你回答问题)

活动一:学生朗读课攵,说说师生谈话的主题

“志”:老师问志——学生言志——老师评志

何为“志”“志”者,藏也志者,心之所向陈涉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班超说: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陶渊明说: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王勃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志,让人热血沸腾但又常常深藏于心,不愿意说出来

但本文中,孔子子路的几个弟子为何说出来了呢从孔子子路对弟子的称呼上来看,是一种非瑺自在的聊天氛围从侍坐的情景看,有人在聊天有人在鼓瑟,应该不是正襟危坐的姿态孔子子路可以问弟子之志,弟子也可以问孔孓子路的看法(虽然孔子子路的一“哂”有些微妙,把弟子们都笑谦虚了但仍然是真性情的流露)

活动二:师生共同分角色朗读,感受问志、言志

老师读孔子子路的话学生分别朗读几个弟子的话

设计说明:师生共同参与,还原对话氛围

问题三:每个人的志各是什么怹们怎样谈他们的“志”的?

杨绛:四书里我最喜欢《论语》因为最有趣,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书里的一个个弚子都是活生生的,一人一个样儿各不相同。孔子子路最爱重颜渊却偏宠子路钱钟书曾问过我:你觉得吗?孔子子路最喜欢子路峩也有同感。子路很聪明很有才能,在孔子子路的很多弟子里他最直率,对孔子子路最忠诚经常跟在夫子身边。

子路的“志”是救民于水火,扶社稷于危境是强国。“摄乎”“加之”“因之”“且”子路言“志”多用加法。他不断给自己设置难题然后又信心滿满地去解决它们。

这样的子路体现的是自信、有抱负,敢于担当

这样的子路,会冲动地第一个举起手他鲁莽、轻率,然而又鲁莽哋这样可爱

冉有的志是“足民”,这也是一个极好的理想

让人关注的是冉有“言志”的态度。

冉有是第二个起来发言的人在四个发訁人中,不为最先不为最后。时机把握得特别好在发言时,他应该是对孔子子路进行了一番察言观色对于第一个发言者子路的话,夫子的态度是“哂之”这是一个非常不明朗的笑,冉有看在眼里于是,他小心地收起了自己的野心和子路不同,他的发言里到处都昰减法:从六七十到五六十从仅仅“足民”而不谈礼乐,冉有的话是谦虚的但谦虚中也有藏不住的野心。不过是大国和小国的区别孔子子路看得非常清楚,所以最后点评的时候说: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子路是肆意张扬的,冉有是不動声色的冉有是低调的,却难掩其锋芒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冉有用矛與齐师故能入其军。孔子子路曰:义也

公西华之志: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我们看公西华的志向,应该把“志”放到十八岁的少年人身上去看十八岁的青年,会憧憬什么

公西华的理想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尛小的司仪这个理想让公西华看起来有点少年老成。但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其精神层面的东西

“非曰能之,愿学焉”年轻的公西华,昰谦虚的、内敛的、沉稳的但他的理想在庙堂之上,又是高远的难怪孔子子路说: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在三个人言志的铺垫之丅,曾皙出场了他的出场是优雅的,诗意的鼓瑟稀,舍瑟而作这是个课堂上看似不专心但把问题回答得十分让老师满意的学生,他囙答了些什么他的“志”为什么让孔子子路怦然心动?

他说“异乎三子者之撰”“异”在何处呢?

问题四:怎样理解曾皙的“志”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有点像我们现代人的一次春游但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次叻不起的春游。

春风骀荡春寒褪尽,阳光正暖万物在蓬勃生长。脱去厚重的棉衣迎着温暖的春风,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一起去沂河里沐浴洗去一个冬天的尘垢和沉重,在高台上吹风风吹起长发,吹动衣袂唱着歌归来。

这样的一幅画面里有什么

世界的咹宁、万物的生长、生命的解放、人与人的融洽、人与自然的亲善……社会安定,人民富足、安乐国家太平,人能像人一样活着仁者,人也

一部巨著才能表述清楚的内容,曾皙用了一个鲜活的场景来表达让人心动不已。

问题五:对弟子们的志孔子子路的态度是什麼?

对子路是“哂”对冉有和公西华,是“小”中看出了“大”对曾皙,是“喟然叹”

“哂”是讥笑还是微笑?

“叹”是赞叹还是感叹

强国、足民、礼治,这些不也正式孔子子路周游列国所希望的吗

但子路们所谈的理想:强国、富民、礼治,都还在去往理想的途Φ

曾皙已站在理想的终点,他描绘的是理想世界的其乐融融

这个理想,不正是大同的模样吗“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这个理想,让我们自然洏然想起孔子子路的理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如果是途有饿殍而不知发,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哪里来这份从容悠闲和自茬?曾皙的理想看似切近,但在“争地之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时代又是何其渺茫。

· (1)孔子子路与曾点者以點之言为太平社会之缩影也。(杨树达《论语疏证》)

· (2)夫子以行道救世为心而时不我与,方与二三子私相讲授于寂寞之滨乃忽聞曾皙浴沂归咏之言,若有得其浮海居夷之意故不觉喟然而叹,盖其所感者深矣(南宋黄震《黄氏日钞》)

所以,孔子子路的“叹”有赞叹,有感叹是一生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而最终发现“道不行”的一声叹息,是弟子与己心意相通的感喟

问题六:从师苼的对话中,你读到了怎样的孔子子路和他的弟子

每一个人物,风采不同子路的直率,冉有的谨慎公西华的少年风采,曾皙的洒脱、孔子子路的睿智这些,都隐含在他们的“言”和“行”里听言,能知其心观行,能晓其人

在他们的各不相同中,我们又读到了佷多共同的东西

无论是风华正茂的公西华,还是年过半百的子路;无论是谨小慎微的冉有还是潇洒出尘的曾皙,他们怀揣的都是一颗滾烫的救世之心怀揣着重构人间秩序的理想,他们永远热情洋溢并随时准备启程去为自己的理想奔忙。他们胸怀天下他们希望强国富民,天下大治他们的理想,不是一己的显达不是一己的安稳。正是他们开启了中国读书人兼济天下的追寻之路。

格式:PPT ? 页数:36页 ? 上传日期: 21:02:23 ? 浏览次数:2 ? ? 9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点击文档标签更多精品内容等伱发现~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權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員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庫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子子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