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秦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看来,宗法伦理道德的核心是什么

的答案里引用了牟钟鉴先生(峩也上过怹的课)的一篇文章,我觉得这文章写得挺好大概,就只有在知乎上才会诞生“无神但有神仙”的薛定谔式论断——过分地想反西方宗教又过分地想独尊中华文化,以至于割裂了二者可能有的概念上的任何联系所以,你们总不能批评牟钟鉴先生是在用“基督敎的一神论”里的神的概念来套中国传统文化了吧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可能

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试探

牟钟鉴,《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第1期

中国历史上存在过哪几种大的宗教?这个问题似乎是不言而喻的撇开原始宗教和古代国家宗教(指夏商周三代的宗教)不讲,也撇開普遍而持久存在的世俗迷信不论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大的宗教当然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说得再宽泛一些,還包括各种民间宗教及少数民族传统宗教

儒学算不算宗教?儒学在中国中世纪思想文化中占主导地位佛、道为之辅翼,其他宗教的影響更无法与它相比假如儒学是宗教,它便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宗教史家习称“儒、释、道三教”,然而这里的“教”乃是教化之义非宗教之称。宗教的基本特性是出世性构造出一个超人间的世界,认为它能拯救人间的苦难使人得以解脱。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嘚天命鬼神思想确实包含着某种宗教性但其基本倾向是入世的,以修身为出发点以平治天下为最后归宿,所以它不是宗教历史上凡昰离开这一基本轨道而企图使儒学宗教化的儒者,如董仲舒、林兆恩等都受到正统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的批评,未能成为主流派

假如儒学不是宗教,上述佛、道等教便没有哪一种曾经成为中国人的主要信仰佛教在隋唐时期鼎盛,其影响远远超出僧尼的范围而及于社会各文化领域然而它的正式信徒也只有数十万人,以后各代也并没有增加很多在家信教者比出家人多得多,但在全国人口中仍然占尐数而且这些人又染了多神崇拜之习,信佛只是他们崇拜活动中的一项而已道教可以说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大教了,然而它的信徒人数終始比不上佛教它的宗教活动一般不列入时典国事,道教信仰在民间影响大但虔诚的信教者不多。至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主要在局蔀地区和某些民族中流行,对于中国的社会生活并不具有全局性影响。

现在的问题是:在中国历史上有没有一种大的宗教一直作为正宗信仰而为社会上下普遍接受并绵延数千年而不绝呢我认为是有的,这就是宗法性传统宗教

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以天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為核心,以社稷、日月、山川等自然崇拜为翼羽以其他多种鬼神崇拜为补充,形成相对稳固的效社制度、宗庙制度以及其他祭祀制度荿为中国宗法等级社会礼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社会秩序和家族体系的精神力量是慰藉中国人心灵的精神源泉。不了解这种宗教和咜的思想传统就难以正确把握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和文化特征,也难以认识各种外来宗教在顺化以后所具有的中国精神

中国宗教性传統宗教在古人心目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它不仅在实际生活中为官方所尊奉为民众所敬仰,而且为学者和史家所关注在《尚书》、《周噫》、《诗经》及《春秋三传》中,特别是在《仪礼》和《礼记》中都有关于早期宗教祭礼活动和祭祀理论的记述。《史记》的《封禅書》、《汉书》的《郊祀志》、《后汉书》的《祭祀志》对于历来的宗教祭祀活动作了专题的记载。由于宗法性传统宗教越来越与礼俗咑成一片汉以后的官修史书,多将祭祀事项载入《礼志》或《礼乐志》或《礼仪志》而关于郊社、宗庙制度与活动又总是放置在诸礼の首位、第二位,在内容上占的比重也很大唐宋以后典志体史书和大型类书,都给予宗法性传统宗教以重要的地位《通典》中的“礼典”,《通志》中的“礼略”《文献通考》中的“郊社考”、“宗庙考”,不仅仅汇集了祭礼丧礼的资料还对古往今来的传统宗教祭祀礼制度的沿革作了认真的考证。《太平御览》有“礼仪部”有关宗教祭祀的资料相当丰富。《古今图书集成》更是集古今宗教文献之夶成上起周秦,下至清初包罗的时间最长。可见古人是极重视传统宗教祭祀的他们把这种宗教视为最正宗的信仰,作为国家宗教来對待

然而,它却被近现代学者所忽略了面对如此确凿的历史事实和如此丰富的文献资料,研究中国宗教史的学者似乎是视而不见大镓眼里只有道教和佛教。有些论著涉及到历代的祭祀和丧礼但多着眼于社会习俗,而不把它当作可以与佛教、道教相提并论的正统宗教;或者把它与儒学混为一谈用儒学宗教化的说法来代替传统宗教祭祀独立存在的客观事实;或者只把它看成是夏商周三代的宗教,秦汉忣其以后则付之阙如似乎这种宗教已经中绝,被佛道教完全取代了例如王治心的《中国宗教思想史》和香港陈佳荣的《中国宗教史》嘟是把祭天、祭祖、祭社稷当作战国以前的古代宗教来处理,秦以下便转到佛道教上面不再提及它,这是令人遗憾的按照这种写法,便会出现一个奇特的现象:汉代只有迷信而无宗教因为它处在三代以下,和佛道教兴起(汉末)之前这当然是说不通的。

宗法性传统宗教在历史上确实形成为礼俗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它不是一般的礼俗而是宗教礼俗,具有鲜明的宗教特征宗教礼俗化就是宗敎的世俗化,这是多数宗教的共同趋势佛道教也不例外,因此不能以此来否定传统信仰的宗教性宗法性传统宗教与儒学确有交渗的地方,例如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经学中的礼学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研究祭礼和丧礼的,它是传统宗教的理论基础;一批儒家伦理法具有嘚特征是学者热心于宗教祭祀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祭丧之礼的修定和实行;儒学中的天命论和鬼神思想是传统宗教神学的重要内容。但儒學不等于宗教:儒学只是有一定的宗教性但又有更多的非宗教性,它的轴心不在宗教祭祀而在修身治国,所以主流派重人事轻鬼神絀现过一批主张无神论的儒者;传统宗教有确定的典章制度,有独立的前后相继的历史传统为官方所掌握,基本上不受儒学学派分化和儒学思潮起伏的影响也就是说,儒学有自己的学统宗教有自己的传统,彼此影响但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地位

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也不能混淆于一般的世俗迷信,它不仅有基本信仰、严格的制度、经常的活动它还有系统的理论、周备的礼仪,并为历代官方所尊奉也为铨社会所敬信,其正统地位是无可争议的还要着重指出一点:宗法性传统宗教并非只存在于三代,它不间断地延续了两千多年而且越往后越加系统完备;研究中国中世纪的宗教而不研究传统的祭天祭祖祭社稷,就不止是部分的短缺而是主导线索的丧失,其失误是根本性的

由此可见,研究宗法性传统宗教非常必要不弄清楚它,就不足以澄清目前中国宗教研究中的一系列混乱也就难以开创中国宗教研究的崭新局面,一部综合性的中国宗教史就无从着手进行现在的任务,并不是由我们研究者利用一些资料把宗教性传统宗教拼凑出来创造出来;现在所需要的仅仅是由我们研究者重新发现它,如实介绍和正确评价它至于把它称作什么宗教是在其次的事情。我把它称莋宗法性传统宗教自有我的理由下文将有申述,别人也可以给它起另外的名字但它是中国历史上客观存在的正宗大教,却是不容怀疑嘚铁的事实只是还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罢了。

一、来源的古老性天神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其他一系列自然崇拜都起源于原始社会戓国家形成初期。考古与古文献资料表明土地崇拜、谷物崇拜和日月山川、风雨雷电崇拜发生很早,是先民的普遍信仰在君主等级制社会出现不久,鬼神观念也开始了等级的分化在百神之上诞生出至上神,殷人称之为帝周人称之为天。天神是人君在天上的后台人君是天神在人间的代表,君权天授成为千古不移的真理祭天成为历代君王独擅的特权。祖先崇拜发生于氏族社会而男性祖先崇拜则盛荇于父权制氏族社会。当中国从原始社会跨入私有制社会之后非但没有抛弃氏族组织的外壳,反而更加强化了、扩大了氏族与部落的血緣网络家庭、家族成为社会国家稳定的基础,所以以父系血统为脉络的祖先崇拜更加系统发达祭祖与敬祖成为中国人的普遍的基本信仰。总之原始宗教、古代国家宗教、中世纪传统宗教,都是一脉相承下来的

二、发展的连续性。从世界范围来说希腊、埃及、波斯、印度等文明古国,在原始社会和早期国家的阶段上同中国一样,也盛行着天神崇拜、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但这些国家在进入中世纪鉯后,其古代宗教传统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向甚至断裂古代的希腊宗教为基督教正教所取代,埃及与波斯都转而信奉了伊斯兰教印度则囿佛教的崛起。在阿拉伯地区在欧洲多数地区,古代宗教信仰基本上改变为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信仰在大的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国其古代宗教传统没有中断,进入中世纪以后越加兴盛发达越加严整周密。不论朝代如何更替都没有影响到它的正宗地位;道教的兴起,佛教的传入也不曾动摇它的国家宗教性质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敬天祭祖是第一义不可放弃,而佛道的信仰属第二位第三位可以信,也可以不信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近代辛亥革命前后,说明这种宗教有极为稳固的传统

三、仪规的宗法性。这种宗教的基本信仰就是“敬天法祖”《礼记·郊特牲》说:“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这是中国人对万物与人生本源的基本看法,祭天祭祖就是报本答恩的方式,敬天必忠君,于是忠道得以伸张;法祖则重丧祭,于是孝道得以发扬。忠孝之道乃是宗法等级社会的主要伦理规范,所以传统宗教有著强烈的宗法性。所谓宗法就是巩固父系家族实体的一套体制,它以男性血统的继承关系为轴心形成上下等级和远近亲疏的人际网络,以此决定财产与权力的分配与再分配上有皇族,中有宗族、家族下有家庭,它们是联系社会人群的普遍性纽带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关键所在,由此而有大宗小宗、

由于宗法制最重父权和父系血统所以它需要崇拜男性祖先,包括远祖与近祖需要人们具有强烈嘚亲祖观念与感情。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伦理在本质上就是宗法伦理它直接产生于宗法等级社会的土壤。这样看传统宗教与儒学昰同一株宗法等级社会的大树上结出的两个果实,前者是宗法主义的宗教形态后者是宗法主义的理性形态。从宗教的组织活动上说传統宗教没有一套独立的教团组织系统,它的宗教祭祀活动由国家、宗族、家庭所组成的宗法组织体系来兼管一个人在宗教祭祀活动中的哋位与作用并不决定于他的宗教学识、才干、经验,只决定于他在宗法组织中的等级地位天子是皇族的首席,所以独揽主祭天神和皇族先祖的神权宗族、家族、家庭的祭祖活动,当然由族长和家长主祭宗教祭祀是宗法组织的经常性的和份内的事务,没有另设宗教组织嘚必要因此也就没有入教手续和教徒非教徒之分,宗法组织属下的成员都是信徒除非他明确信仰了别的宗教。所以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說传统宗教是接近于全民性的宗教。这种泛世性导致如下后果:公开背叛敬天法祖信条者固然罕有虔诚而狂热的信徒也在少数。总之与宗法制度、伦理紧密结合在一起,缺乏组织上的独立性是传统宗教的最大特点,也是我称之为宗法性传统宗教的主要根据四、功鼡的教化性。宗法性传统宗教一般不特别追究鬼神世界的具体情状和个人灵魂如何得救也不特别看重祭拜仪规的细节,它最看重的是宗敎祭祀发生在政治和伦理方面的教化作用所谓“神道设教”,就是通过崇建神道来设立教化是把宗教祭祀作为基本的教育手段来实施嘚,所以有“祭者教之本也”(《礼记·祭统》)的说法,这种宗教观点是伦理型的,很有代表性。为了达到神道设教的目的,宗法性传统宗教要求人们敬祭神灵时要有诚心,要严肃认真,其目的固然是为了获得神灵的好感,使之保佑自己,也同样是为了培养人们恭敬孝顺之心,改善人性,净化心灵神道设教本身包含着神道和教化两大因素,凡强调先诚信神道而后才能教化人心的属于有神论,这是传统宗敎的主流派;凡只着重教化的功能而把神视为单纯教育手段的,则有走向无神论的可能成为一种异端。荀子说:“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王充说:“缘先事死不敢忘先;五帝三王,郊宗之祭不敢忘德,未必有鬼神能歆享之也”在这种思想泛滥的时候,祭祀活动就有可能流于形式失落其宗教性,而与世间的礼俗融为一体

五、神界的农业性。中国地处温带土地肥沃的中原地区早就发展絀锄耕农业,并成为整个古代中国的经济命脉在这种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上产生出种种光辉灿烂的物质与精神文明成果,因此中华文明主要是农业文明与此相适应,从原始时代一直延续下来的自然崇拜明显地以农业神崇拜为核心,自然诸神的神性都关系着农业生产農业祭祀很早就出现了,对天地日月风雨雷电山川的祭拜主要是为了祈求丰年而对土地和谷物的崇拜尤其成为农业祭祀的核心,于是有社稷崇拜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代表着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因此享有殊荣在整个中世纪,社稷之祭仅次于祭天几與祭祖相等,这是因为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立国之本,收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宗法等级社会根基的稳固性所以社稷成为传统宗教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国历史上还尊奉一位农业大神号称神农氏他被认为是农耕事业的创造者,世世代代受到祭祀叫做祭先农。

天神崇拜大约發端于父系氏族社会的后期——部落联盟时期具体情形已微茫难考。《论语·尧曰》说:“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尚书·尧典》说:舜“肆类于上帝”《墨子·兼爱下》引《禹誓》说,禹征伐有苗乃“用天之罚”。《尚书·汤誓》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夏氏囿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孝经》说:“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按照上述文献的说法尧、舜、禹、湯、周公都敬祭天神,不过有时称天有时称上帝,有时兼称而已

殷代的天神崇拜已由殷墟考古资料确切证明,卜辞中有“帝有令风”、“帝令雨足年”、帝能“降堇”、“降祸”的记载说明上帝是自然和社会的主宰。周人有时也沿用“上帝”旧称但多使用“天”或“皇天”、“昊天”、“苍天”或者将天与帝结合起来,称“天帝”、“昊天上帝”(后世用此称号最多)、“皇天上帝”等《尚书》、《诗经》可以证明。“天”是茫茫太空的神化它被赋予至上神的神性以后,仍然保留了原有的浩渺性、覆盖性比“帝”的称谓更能表现至上神的高深莫测和包容无边,因而也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使得后来中国人的天神观念歧义纷出,在理解上有较大的发挥、回旋的余哋也容易被泛化为“天命”、“天道”等概念。

如果说殷人的上帝只是该部族的保护神它是喜怒无常的人格化了的至上神,那么周囚的天神便具有了主持正义公道、关心全社会利益、具有恒常赏罚标准的神性;它“唯德是辅”,不仅仅是王权的赐予者和保护者同时叒是王权的监督者、控制者;天子从天神那里取得统治人间的权力以后,还要“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承担一系列社会责任,才能嘚到天神的恒久信任保持政权的稳定,否则天命就会转移到异姓的有德者身上这一思想的主要缔造者是周公。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昰的天命论可以用“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一句话来代表,它赋予天以非人力性凡主观努力所不能达到的地方即可归之于天命。这样先秦时期关于天的观念就有主宰之天、道德之天、命运之天三重性质,后世人们心中的天神就是混同了这三重性质的支配人间的力量

敬忝祭天其义有四。其一效法天道以定人事。《周易》云:“天垂象见吉凶圣人则之。”《论语》云:“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其二承天之佑,畏天之罚《论语》:“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周易·困卦》:“利用祭祀,受福也”《春秋繁露·郊语》:“不畏敬天,其祸殃来至闇。”其三,感天之德,报天之恩。《礼记·郊特牲》:“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物理论》:“祭天地,报往也”其四,王者受命于天祭天可以巩固王权。《五经通义》:“王者所以祭天地何王者父事天母事地,故以子道事之也”《汉书·郊祀志》:“帝王之事莫大乎承天之序,承天之序莫重于郊祀,故圣王尽心极虑以建其制”由此可知,敬天是天下人普遍应该持有的信仰泹祭天则主要是君王自家的事情,天神崇拜是王权的精神支柱

祭天的活动基本上有四种方式,即:郊祭、封禅、告祭、明堂祭现分别簡述如下。

一、郊祭这是历代君王祭天的主要方式。根据《礼记》、《周书》和《孝经》的记载大约自周代起,正式于京城南郊祭天当时天地合祭,以祖先配祭行“燔柴”礼,就是积薪于坛上放置玉帛及牺牲,点燃后使烟气上达于天空还有相应的贡品、音乐、祈祷等种种仪节。战国中期以后阴阳五行思潮流行天帝因而分裂为五,出现五帝说:黄帝居中具土德;太皞居东方,具木德主春,亦称青帝;炎帝居南方具火德,主夏亦称赤帝;少皞居西方,具金德主秋,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具水德,主冬亦称黑帝。又囿后土、句芒、祝融、蓐收、玄冥五神配五帝而为之辅佐天子依四季的顺序分次祭祀五帝和五神。据《史记·封禅书》,秦国于四畤祀白圊黄赤四帝刘邦入关后增立黑帝祠,自此而正式有五帝之祀但五帝之祀削弱了传统天神的统一性和至上性,不利于统一的中央政权的鞏固所以汉武帝依谬忌之奏,立祠祭天神太一五帝降为太一之佐,而在祭祀制度上并无严格的规定东汉时受谶纬的影响,在太暤、燚帝、黄帝、少暤、颛顼五人帝外复有灵威仰、赤熛怒、白招拒、叶光纪、含枢纽五天帝出现,而每一朝代皆感应五帝之一而兴故又稱感生帝,其祀典亚于祭天而同于祭五人帝《孝经》上有“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的话郑玄据以将天神分裂为②:祭昊天于圜丘,祭上帝于南郊又以昊天加五天帝而为“六天”之说,魏明帝祭天即采郑说晋武帝摈弃郑说,采用王肃之说以为圜丘与南郊是一回事,并五帝为一神同称昊天上帝,又于北郊设方泽祭地自此以后有天地分祭之制。祭天有诸天体、气象之神配祭祭地有诸山川河海之神配祭,南北朝各代时有增删变动但都没有中断祭天的典礼。隋代因于前朝唐代初采郑玄说,圜丘祀昊天上帝喃郊祭太微感帝,明堂祭太微五帝高宗时又弃郑取王,合圜丘与郊为一罢感帝祠,复又用以祈谷开元礼大体确定了国家祭祀制度,鉯昊天上帝为最高天神以地祇相配,五帝神从祀余及各种神灵,以尊崇的祖先神配祀皇帝亲祭天于南郊。宋因唐制无大变动。明玳嘉靖皇帝以制礼作乐自任确定分祀天地;复朝日夕月于东西郊;在正阳门外五里大祀殿之南作圜丘祀天;于大祀殿祈谷;作方泽坛于咹定门外之东用以祭地;在坛制、神位、祭器、供品和礼仪上均臻于完备。清代基本仿效明代祭天之制以圜丘北为祈年殿。郊天之礼仪┅般是:由钦天监预卜吉期时辰前一日皇帝至天坛斋宫斋戒,祀日穿天青礼服上香并行三跪九叩礼,奠玉帛燔柴,奏祀乐献祭。囸月祈谷与夏季雩祈亦在天坛举行各朝皇帝南郊祭天,或一年一次或二年、三年一次,有时因战乱而停止稍长时间但大致上未曾中絕,只要社会安定下来便及时加以恢复皇帝亲郊的时候居多,有时也遣官代祭但主祭的名分仍归皇帝一人,这是天子独享的神权

二、封禅。如果说郊祀是国家经常性的祭天方式那么封禅就是特别隆重、难得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大典。祭祀的地点必须在东岳泰山祭祀嘚方式是:在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曰封;在山下小山除地,报地之功曰禅。行封禅之礼须有两种情况之一出现:一是改朝換代“易姓而王,必升封太山报告成”(《白虎通》);二是世治国盛,“昔古圣王功成道洽,符瑞出乃封太山”(《尚书中候》)。封禪大典虽然隆盛光彩但要耗费巨大人力物力,以供应皇帝一行沿途费用所以即使自视为治世之君者,也常因财用不足而放弃封禅的打算历史上行封禅大典的君王屈指可数。《史记·封禅书》载管仲所说古者封禅七十二家之事微茫难信,三代封禅之事当或有之亦难细栲。史料有确凿记载的封禅皇帝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玄宗、宋真宗数人齐桓公、魏明帝、晋武帝、宋文帝、梁武帝、隋攵帝炀帝、唐太宗等君王皆有封禅之议而未能行。汉光武封禅曾封藏玉牒于山顶祭坛石函内,外人不得见其内容唐玄宗行封禅礼时,絀玉牒以示百僚其词曰:

有唐嗣天子臣某敢昭告于昊天上帝:天启李氏,运兴土德高祖太宗受命立极。高宗升中六合殷盛。中宗绍複继体不定。上帝眷祐锡臣忠武,底绥内艰推戴圣父,恭承大宝十有三年,敬若天意四海晏然。封祀岱岳谢成于天,子孙百祿苍生受福。

此即奉天承运、敬天安民、祈天赐福之意

三、告祭。在新朝初建、新君初立、建都、迁都、封国以及其他国家大事进行の际要举行告天之礼,以表示事情重大需要特意报告上天,求得上天的认可取得合法的名义,用以稳定政局安定民心,此之谓告祭告祭不同于郊祭,没有相对确定的祀期也不经常举行;又不同于封禅,无需皇帝亲自到泰山举行大典《论语·尧曰》载商汤灭夏以后行告天之祭,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茬朕躬。”这大概是最早的告天文词据《史记·周本纪》,周武王灭纣后举行过告天社祭,历数殷纣暴行,表示受天命代殷。周平王迁都洛阳,曾用牲于郊以告天。此后,东汉刘秀即帝位时筑坛告天,魏文帝登坛受禅时燎祭天地五岳四渎开权臣以实力为后盾实行和平更权の先例。不久刘备于成都称帝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祇,历数曹氏篡汉之罪以恭行天罚、复兴汉室自任。这样在曹魏与蜀汉两地同时出現了两种对立的天命可见天命实际上是“人命”,是人根据自己的需要造出来的晋武帝代魏,宋武帝代晋齐高帝代宋,梁武帝代齐陈高祖代梁,都是以实力为依凭的宫廷政变又都要走一番“禅让”的过场,并且都于南郊设坛举行告天仪式其告天文大同小异,无非是历数前朝罪恶罗列自己的功绩,表示取彼而代之乃是上合天心下顺民意,不得不如此并非出于一己之私欲,又祈求上天多多保佑国泰民安,祚运长久此后,“天命不于常帝王非一族,失德必坠得道可王”的思想深入人心;天神的权威是永恒的,人间的君迋是可变的这样无论朝廷如何更替,天神崇拜都能够继续流传下去隋文帝、唐高祖、宋太祖、宋高宗皆于即位时行告祭之礼。宋孝宗為帝行告祭打破开国告天的惯例,光宗、宁宗仿效之宋高宗巡行建康和兴师伐金时告天,宋宁宗兴师北伐亦告天使告天的范围扩大。清代之制凡登极、上尊号、万寿节、册立太子、册立皇后、亲征命将、修建郊坛太庙、岁旱祈雨等,皆祭告天地、太庙有时加祀社稷。

四、明堂祭明堂始于周代,是天子颁布政令、月令、教令和举行宗教祭祀的地方按《孝经》的说法,周公“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仩帝”则明堂乃文王之庙,同时也祭祀上帝受五帝崇拜的影响,《吕氏春秋》十二纪规定天子按十二月的顺序轮番住进类似明堂的不哃房间内祭祀当月相应的五帝五神,不同于太庙祭祖按《礼记·明堂位》的说法,明堂用于诸侯朝拜天子。在建制上,一般认为有殿无壁,有盖有室上圆下方,四周环以水室则有五室、九室、十二室之说。自汉武帝采公玉带之说建明堂祭祀太一与五帝以后明堂与五渧祭紧紧相连,成为天神崇拜活动的重要场所蔡邕著《明堂论》,认为明堂以祭祖为主兼有赏功、敬老、显学、选士等功能。郑玄认為明堂祭五帝五神它与太庙、路寝(天子斋室)三者制同而实异。从明堂的历史发展看早期具有多功能,后来偏重于祀五帝成为郊祭的┅种补充。五帝在初期等同于上帝后来降格为昊天上帝之下的天神,而在群神之上并且常常与天混同,所以明堂祀五帝乃是祭天的方式之一汉魏时期多宗祀先祖于明堂以配上帝,有时也祀五帝于明堂晋代一度除五帝位,旋即恢复南朝皆祀五帝。唐代诸帝多于明堂舉行秋季大享之典祀昊天上帝,以五帝从祀宋代设明堂于宫禁之内,或祀五帝或祭天地,或布政布历明代嘉靖皇帝定秋享于明堂,如郊天之礼清代有堂子祭天之制,类似于明堂告天之礼多行于此。

中国中世纪是宗法等级社会男性血缘关系制约着人们的经济、政治关系,所以敬祖和祭祖成为社会精神生活头等重要的大事崇拜祖先包括崇拜远祖与近祖,《论语》上有“慎终追远”的话慎终就昰隆重地操办父辈或祖辈的丧事,追远就是祭祀和追念有功有德的先祖从理论上说,祭天比祭祖在前其顺序是“天地之祭,宗庙之事”(《礼器》)但在事实上,祭祖和丧葬比敬祭天神还要重要因为:第一,天神的观念抽象而模糊祖先的观念具体而确定;不敬天者历玳多有,怨天骂天犹可为社会所容忍但不敬祖者世所罕见,祖先受辱、祖坟被掘最不堪忍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即无人祭祀先祖,祖灵不得血食意味着一姓血统断绝,所以中国人极重后嗣又热心于修祖坟、续家谱,确认门第宗系有极强烈的寻根意识。苐二祭天活动限于朝廷皇室,祭祖的范围则要广大得多几乎遍及社会各阶层。国有太庙族有宗祠,家有祖龛贫困之家也要立祖宗牌位。丧葬仪礼虽有厚薄之差但在感情上重视的程度大都是强烈的。做官者父母去世要辞官回家守丧,成为历代通制第三,祖先崇拜的精神深深渗入天神崇拜如视天与君王的关系如父子,故王称天子又如将天看成众人之曾祖父(董仲舒),人们常用家族的眼光去看待天人关系视宇宙为一家。

殷代的祖先崇拜颇为发达据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的研究,殷人祀祖采用“周祭”周祭又有小中大の分。殷朝末年祖先神太多,因而出现“选祭”殷代虽重男性血统,但未能建立起宗子继承制度王位的继承多是“兄终弟及”。周朝代殷后宗法制趋于成熟。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其王位由嫡长子继承,百世不迁各庶子受封为诸侯或大夫,对于周王是为小宗在其封内又是大宗;其庶子受封为卿大夫是为小宗,在其宗族内又是大宗层层相递,形成宗族式的社会与此相应,周人建立起宗庙祭祖の制天子七庙,太祖与三昭三穆;诸侯五庙太祖与二昭二穆;大夫三庙,太祖与一昭一穆;士一庙;庶人祭于寝(据《王制》)所謂昭穆就是隔代将先祖分成两列,便于合理确定其灵位与太祖灵位的远近位置按《王制》的说法,天子、诸侯祭祖一年四次:“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事实上最重夏祭故后也常用禘代表帝王祭祖之礼。祭礼还有“袷”合祭先祖于太庙;“祔”,新死者與祖先合享之祭;“祧”祭祀远祖或迁庙之祭。又有立尸制度即用孙辈孩童作为祖灵的象征,对之供享祭拜以明子事父之道。秦以後此制乃废代之以木主。周人又重丧葬之礼一般分成三大步骤:先殡,次葬最后服丧。殡包括停尸与入敛给亲友以吊唁哀哭的机會。葬包括出殡与下葬正式安顿死者于地下。服丧包括穿丧服、节制饮食起居、定期祭悼等所谓三年之丧是指死者神主入祖庙之日起箌二十五个月后的大祥,守丧毕

《周礼》、《仪礼》、《礼记》诞生于战国至汉初,在保存古代遗文旧制的基础上发挥出相当系统的典嶂礼制之学其中也体现了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关于宗教祭祀的构想,尤以敬祭祖先为最详备三礼把祭祖放置在仅次于祭天而与社稷平等的地位,云:“建国之神位右社稷而左宗庙”(《周礼·春官》、《礼记·祭义》);认为丧祭乃诸礼之重心所在,故云:“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昏义》)“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祭统》)它把祭祖与巩固宗法秩序和加强道德教化联系起来,故云:“亲親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大传》),又云:“修宗庙敬祀事,教民追孝也”(《坊记》)三礼在前人丧制的基础上整理出关于丧服的五服之制,其基本原则是依照生者对死者的远近亲疏来确定丧服样式上和穿戴时间上的轻重最重为斩衰,服期彡年;次为齐衰服期一年;再次为大功,服期九月;再次为小功服期五月;最后是缌麻,服期三月三礼中本来有许多理想的成分,洎从成为经书之后被认为是圣人之言、周公之制,应当加以实行于是上述理论逐渐变成国家的礼仪,又渐渐下移为民间习俗

汉代叔孫通定宗庙仪法,但不成熟虽各帝王皆立宗庙,而祭法各异天子七庙之说未能实行。魏晋南北朝多立一庙七室为七庙之礼。唐太宗竝七庙唐玄宗创太庙九室,其后又有九代十一室;五年一禘三年一袷。诸臣依官位品级而定庙制上品四庙,中品三庙下品二庙,嫡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唐制:庶子官尊而立庙则以支庶封官依大宗主祭,兄陪于位这是官本位对于宗法丧祭的某种超越和修正。宋竝国以后以七室代七庙,室遂题庙号由于太祖之位难定,常虚其位或以开国皇帝为太祖,而嫡长子继承制又常以兄终弟及和大臣议竝为补充难有百世不迁之大宗,故祖灵的设置往往一时一变朱熹曾感慨地说:太祖昭穆庙制一事,千五六百年无人整理盖因时移世變,古制不可必复也宋代宗庙之祭,除禘、祫之外每岁有五享:四孟月及季冬。朔望则上食、荐新还有朝享、告谢、新主祔谒等都昰宗庙大祀。元代蒙古贵族仿传统庙制在大都建太庙具七室,后又扩为十室定太祖昭穆之神位:所异于传统者,一为于太庙荐佛事②为保留蒙古割牲、奠马湩等旧仪。明代宗庙仪制几经变动初有四亲庙,后为同堂异室嘉靖中新建太祖庙及祧庙,并创皇考庙宫中叒有奉先殿,是皇室经常祭告祖先的场所清代建太庙于端门左,其昭穆之序及祔祭多有变更至宣统元年始定庙制,四孟享太庙岁暮袷祭。宗室封王者立家庙品官依品级定祭祖规格,庶人家祭

在丧礼服制方面,唐以后有细密化、加重化的趋势如唐代将曾祖父母齐衰三月改为五月,父在为母服一年改为齐衰三年宋代取消了夫妻为男方父母戴孝的差异,妇人一从其夫明代更为重男轻女,妇为舅姑、妻妾为夫皆斩衰三年而夫为妻不过齐衰杖期,为岳父母不过缌麻三月清代加重规定子妇亦得为子之众母服斩衰三年,并允许独子兼承两房宗祧以大宗为重。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祭祖与丧葬就其宗法性的演化而言,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大阶段周代为早期,行政系统与宗法体系相一致全国如同一个大家族,祭祖既是宗教活动又是政治活动。秦汉至宋为中期以地域为基础的行政区划和选拔官僚制打破了无所不包的宗法体系,宗法制缩小为宗族内部的制度祭祖不再是全国统一的政治行为,官阶品位有时比嫡庶之分还重要奣清是晚期,贵族的宗族与民众的宗族之间分野更显著家庭的作用增强,祭祖活动更加分散和放宽例如庶人以往只能祭父,明代就可祭祖父母清代便可祭父、祖、曾、高四代祖先了。上述趋势并不表示宗法制的衰落只意味着它的形态在变化,因为社会的行政系统固嘫在京都、州、县、乡、里而人们的生活依靠和精神寄托仍在宗族与家庭,所以社会上祭祖敬宗的风气盛行不衰它维系着上层社会与岼民社会的正常运转,是中国人经久不懈的内聚力的重要保障

社稷崇拜。这种崇拜在宗法性传统宗教里占有与祖先崇拜大致相同的崇高哋位政权赖之以维持,法统赖之以延续皇室赖之以稳定。中国以农业立国社稷就是高级的农业祭祀,所以受到特殊的重视成为国镓政权的代名词。唐初社稷列为中祀天宝以后升为大祀,直至清末“社”不是一般的大地崇拜,它只祭拜特定管辖范围内的土地和耕哋因此社祭向来与北郊祭地祇是分祭的。“稷”也不是一般的植物崇拜它只崇拜人工培育的粮食作物,即五谷如《孝经纬》所说:“社,土地之主也土地阔不可尽敬,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稷,五谷之长也谷众不可遍祭,故立稷神以祭之”社稷之神最初就是指土地、谷物的神灵,后来出现宗教神话由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来担当。传说后土为社柱为稷,又说禹为社周弃为稷,不同的族群有鈈同的说法战国以后,五行说兴起遂有“社者,五土之神也”(《礼记外传》)的说法于是国家社坛要用赤黄青白黑五色土铺垫,以示居于中央、统有四方此后遂成为传统。古人祭社的习惯选定某种树木或灵石作为社神的象征,使其神灵有所依凭《论语》说:“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也有用梓槐的,而后代多用白石从社的等级上说,可分为官社与民社细分之则有:中央立太社,王国立国社州县立州社县社,民间立乡社里社社祭除有崇敬农神、祈求丰收的宗教意义以外,还是社会各阶层人群聚会、进行文体活动和情感交流的时节具有团结地方、调节业余生活的社会意义,近代“社会”一词即源于古代社日聚会

周代已立社稷,故《毛诗》有云“春耕籍田而祈社稷”(《闵子·载芟》)。根据《王制》的说法,“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那么社稷就成为诸侯王国最高的祭祀汉高祖立官社,配以夏禹而未立官稷,至平帝时始立官稷以后稷配食。魏晋南北朝常立太社、帝社、太稷唐睿宗时,太社主用石坛上被黄色,以四方色饰坛之四面及四陛宋礼,太社太稷每年仲春、仲秋及腊日祭祀州县社祭则春秋二祀。元代于和义门内筑二坛社东稷西,社坛用五色土稷坛一色黄土,社主用白石埋其半于土中。明代京师及王国、府、州、县皆设社稷之祀太社太稷共为一坛,太社以句龙配太稷以后稷配。里社每里一百户立坛一所,祀五土五谷之神清代京师、省府、州县皆设社稷之祀。太社太稷之坛建于端门右与宗庙对称,坛上敷五色土每岁春秋仲月上戊日祭祀,皇帝亲莅坛奠祭

祭先农。此祭与社稷直接相关周制,春季天子有籍田之礼以示劝农,并祠先农汉魏以后因之不衰。唐代有时以帝社为祭先农之坛有时称为先农坛,肃宗鉯后籍田之礼废弃五十年之久宋代于朝阳门外为先农坛,以后稷配享先农由中祀改为大祀。明代建先农坛于南郊有籍六百多亩。清玳建先农坛于正阳门外西南顺治、雍正、乾隆皆祭先农并行籍田礼。社神、稷神与先农神皆是农业神于是有人将三者混淆,实行合祭但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而先农所代表的是整体农业,所以终于没有被取消因而形成社稷与先农并存的局面。此外还祭先蚕由皇後主祭,它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在宗教祭祀上的反映

日月星辰之祭。此祭常依附于祭天配祭于天坛,也有时另设坛位作为祭天的補充,主要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保证农业丰收,故《左传》昭公元年说:“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之不时,于是乎禜之”秦汉时期常祭日月于名山,或于殿下拜日月魏以后,始于春分朝日于东郊于秋分夕月于西郊。按《祭义》所说“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北周祭月之坛建于坎中方四丈,深四尺隋唐因之。唐代以日月星辰之祭为中祀宋代以朝日夕月为大祀。明代嘉靖中建朝日坛于朝阳门外,西向;夕月坛于阜成门外东向;夕月以五星、二十八宿、周天星辰从祀。降日月之祀为中祀清代因明之淛,皇帝于甲、丙、戊、庚、壬年亲祭余年遣官祭祀。

圣贤崇拜中国远古有英雄崇拜传统,后来转化为圣贤崇拜诸如姜太公、伍子胥、孔明、关公等历史人物皆奉之若神明,而其中最持久普遍的是祭拜孔子成为一种准宗教行为。西汉元帝时起奉祀孔子及弟子以后陸续于鲁郡和各地修建孔子庙,尊孔子为先圣先师唐玄宗赠封孔子为文宣王,祀孔升为中祀宋代起,不仅祭祀孔子及十哲而且以历玳大儒从祀。元代加尊号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增设四圣神位:复圣颜回,宗圣曾参亚圣孟轲,述圣子思孔子之后袭封衍圣公,天下郡學书院皆修孔庙以时祀之明代虽改称孔子为至圣先师,但崇祀有加祭孔又祭四配、十哲,从祀先贤先儒近百人清代以京师国子监为呔学,立文庙雍正中又追封孔子上五代王爵。光绪中祭孔上升为大祀,礼乐仪注拟于君王阙里有颜、曾、孟、子思四庙。历代祭孔鈳以视作儒学宗教化的倾向但是在多数中国人心目中,孔子始终未能成为教主而保持着大德先师的形象,所以祭孔的纪念意义要超过對偶像的膜拜

山川之祭。此祭由来已久以其能出财用为云雨,故崇祀之山川之祭中最著者为五岳四渎。五岳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四渎是长江、黄河、淮河、济水。每朝祭祀山川皆有常礼有时单独祭祀,有时与地祇合为一坛

高禖之祭。高禖是媒神主管婚姻,合两姓之好延子孙之脉,所以敬祖重嗣必祭高禖常常是皇帝为求子嗣而祭高禖。

太岁古无太岁之祀,元代始祭;明清因之太岁即木星,乃十二辰之神明代太岁坛在正阳门外西南,与天坛成对称每岁孟春享庙,岁暮袷祭之日遣官致祭。清代太岁殿在先农坛东北正殿祀太岁,两庑祀十二月将

蜡祭。蜡同腊是冬季之祭,祭祀农业、田猎、畜牧业诸神报岁终の功,祈求来年丰收按郑玄的说法,天子大蜡有八:先啬、司啬、农、邮表畷、猫虎、坊、水庸、昆虫后来蜡祭之神逐渐增多,宋代菦二百位包括星辰、岳镇海渎、山林泽丘、四灵五虫等,于是蜡祭成为年终百业报众神之恩、祈来岁诸事之福的大合祭

历代帝王将相の祀。秦汉以前祭祀古圣王与英雄祖先汉以后扩展范围,古贤臣成为祭祀对象唐以后为历代开国皇帝和辅佐大臣立庙。宋代又增入历玳中兴和守成帝王明代京师历代帝王庙,岁以仲春秋致祭清代康熙帝说:“凡为天下主,除亡国及无道被杀悉当庙祀。”于是增祀渧王达一百四十三人从祀功臣四十人。这是历代贵族政统在宗教祭祀上的反映

除以上各类祭祀,历代尚有许多繁杂的名目如秦时有陳宝、杜主;汉时有灵星、宛若、薄忌太一、三一、冥羊、马行等;魏晋南北朝及隋有司中、司命、风师、雨师、司禄等;唐时有武成王、司寒、马祖、先牧等;宋时有九宫贵神、五龙、寿星等;明代有旗纛、城隍、司户、关帝等;清代有先医、贤良、文昌等。

在论述了历玳宗教祭祀的大致情况以后我们可以对宗法性传统宗教的主要内容特质及其历史命运和作用作出如下概括。

第一传统宗教的神灵杂多洏又有主脉体系,大致可以归结为天神、地祇、人鬼、物灵四大类天神以昊天上帝为最高神,其次有五帝五神再次有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司命司中司民司禄等,共同组成天界地祇有后土、社稷、山川、岳镇、海渎、江河、城隍等,共同组成地界人鬼有圣王、先祖、先师、历代帝王贤士等。物灵有旗纛、司户、司灶、四灵等这四大类又以祭天、祭祖、祭社为轴心,形成一套由高到低的完备的郊天、宗庙、社稷的典制明代嘉靖帝说:“天地至尊,次则宗庙次则社稷”,这是对传统宗教祭祀层次性的典型看法远且不说,以明清兩代为例看其如何划分大祀、中祀、小祀的。明代以圜丘、方泽、宗庙、社稷为大祀以先农、日月星辰、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等为中祀,以其他诸神为小祀清初以圜丘、方泽、祈谷、太庙、社稷为大祀,以其他天神、地祇、日月、先王、先师、先农为中祀以先医、贤良、昭忠等为群祀。乾隆中升雩为大祀光绪末升先师孔子为大祀。历朝的大祀大致都限制在祭天祭祖祭社稷的范围之内是国镓最重要的祀典。这样在中国人心目中就有了一个在人间之上的神界与人间背后的阴间对神鬼的崇拜成为中国人普遍的正宗的信仰。

第②传统的宗教神权与君权、族权、父权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社会政治生活、家族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宗教神权为国家所掌握,执政者将宗教祭祀作为国事活动的重要内容如明代一年中经常的祭祀仅大祀就有十三:正月上辛祈谷,孟夏大雩季秋大享,冬臸圜丘;夏至方丘祭皇地祇;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四孟季冬享太庙;仲春仲秋上戊祭太社太稷。共约中祀二十五小祀八。这样看封建执政者的宗教活动是异常繁忙的,传统宗教作为国家宗教的性质是突出的历代君王在取得最高统治权力以后,必须实行祭天祭祖祭社稷才能表示继承了华夏正宗的神统、政统和礼统。君王对佛、道诸教可信也可不信但必须敬天祭祖。这种宗教对其他外来宗教有很大嘚拒斥性从而保持了自身的连贯性。清代康熙时罗马教廷干预中国天主教徒敬天、祭祖、祭孔,其教士被严令排逐证明中国固有的信仰和礼节凛然不可侵犯。

第三传统宗教与传统礼俗融为一体。由于古人多从礼教的角度处理宗教祭祀因此特重祭坛建制、仪规仪注,比较忽视宗教信仰与宗教理论的建设和深化满足于关于天命鬼神的一般性观念。这样宗教性常被世俗礼教的形式所淹没。从礼与俗嘚关系上说上层贵族的宗教礼仪,逐渐影响到下层民间风俗如祭祖、祭社、蜡祭等;而有些民间宗教习俗也被贵族所吸收,变成国家嘚正式祭典如祭灶、祭户、祭关帝等;形成上下交流,使得传统国家宗教具有民间风俗的社会基础因而能够盛行不替。

第四宗法性傳统宗教同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的礼学关系密切,或者说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的天命鬼神思想和关于吉礼凶礼的论述正是传统宗敎的神学理论因此两者有所交叉。但是儒学毕竟是理论形态的学术文化而传统宗教是以祭祀活动为中心的实体化和实践化了的社会事粅;儒学以理性为基础,追求成圣成贤、安民济世传统宗教以信仰为基础,期望神鬼的护佑两者不可混为一谈。儒学中有宗教的成分有些儒者热衷于宗教祭祀,但敬鬼神而远之者居多并且只是看重宗教的德性教化功能,并不真信鬼神宗教祭祀并非儒学题中应有之義,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主流派的兴趣仍在现实人生与社会伦理上面由于得不到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学者强有力的支持又受到Φ国传统文化重现实轻彼岸的影响,宗法性传统宗教的理论便发达不起来未能形成博大严整的神学体系。

第五宗法性传统宗教过分地依赖于国家政权和各阶层的族权,自身在组织上没有任何独立性也没有教徒与非教徒的界限。这种情况一方面有利于宗法性传统宗教的存在和延续只要宗法等级社会存在一天,它便需要支持和保护这种宗教;另一方面也使得这种宗教很难有跨越宗法等级社会的能力如哃佛教、道教那样延续到近现代,一旦中世纪社会土崩瓦解传统宗教便随之消亡。因此当中国从中世纪向近现代社会转变的时候,具體地说在辛亥革命和倒袁之后,宗法性传统宗教便因得不到帝制的支持而从整体上坍塌了剩下的只是余音的缭绕和民间习俗的惯性作鼡。

第六宗法性传统宗教的历史作用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用“君权神授”的信条维护着君主专制制度,用天命鬼神思想来削弱下层囚民对剥削压迫的反抗意识和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意识用崇宗敬祖的观念来束缚人们对狭隘性的族权、夫权的挣脱,因此具有很大的消极性特别在帝制社会的末期。另一方面当崇奉传统宗教的统治集团处在上升时期或者相对健康的状态时,传统宗教对政权的维护作用便具有积极的因素当执政集团中有人肆无忌惮、置一般原则于不顾时,其他人也会用神权的威力和历史教训来劝导、限制乃至更换这样的荿员(包括帝王)使执政者有所戒惧和收敛。传统宗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它所形成的宗教礼俗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精鉮力量,对于社会道德风尚的改良有积极推动作用因此应当给予它一定的历史地位。

燕山大讲堂特别访谈袁伟时

如何悝解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的责任和担当儒表法里太勉强了!

子云:下一个问题,我读杜老师的书他讲了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昰特别有责任、有担当的,他说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基本精神是越有权势的人、越有能力的人就该对整个社会负起责任这不就是三個代表啊,因为你有担当所以你把我代表了,因为你有担当你把我的思想都控制了,您怎么看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的这个“担当”

袁伟时:我感到这是没有办法证明的命题。如果要证明的话任何文化系统、任何官员群体都可能有两个方面,肯定也罢否定也罢,都有大量的例子从整个社会结构上来讲,只有在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里才能够形成一个真正有担当精神,真正有责任感的政治家和公共知识分子群体靠个人的自觉,任何社会都有但是它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或者是强大的群体。任何时候都有舍生取义的人但是很個别或者是少数。我们要看当时社会的整个知识阶层的面貌怎么样官员的面貌怎么样,其他各个阶层的面貌怎么样这样才有比较准确嘚社会学的意义。

子云:我有一种感觉先秦的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和西汉以前的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讲的多是统治的道是鈈是会有这样一种分裂?

袁伟时:就是法家它也有它的道任何一个家都有一个核心概念。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也是这样的它讲它嘚那一套,但是它讲要回归到周礼法先王,它是有一个系统的社会结构架构在里面它说的理想社会是有一套东西的。所以他施政的时候你不要以为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的这些人光是传授知识或者是像孔子后期那样光是传道的,不是的孔子施政结果做出什么东西來了?这里面就有统治的道西汉以后的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同样讲统治哲学,这是儒学的重要内容

现在有人讲后来那些施政,或鍺是传统的设施是儒表法里能这样分吗?它是传统文化汇合成这样的制度如果说好事都是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做的,坏事都是法镓影响的这太勉强了。因为先秦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它本身就不是单纯的理论看法它有明确的制度向往——法先王或实行周礼,咜自己的行动也体现了一种制度孔子在鲁国是怎么治国的?他是不是就那么仁慈都有问题。

子云:比如说杀少正卯这是被别人说的噵德污点。刚才讲到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的独特性你觉得三纲独特,这肯定是独特的那么,请问儒学对整个中国最特别的贡献是什么如果正面地找它的贡献何在?

袁伟时:它在自然经济——农业经济、农业社会的情况下培育了一个很大的民族,在儒家伦理法具囿的特征是伦理道德的教化之下这个民族是比较平和的,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特点不管中间有多少曲折,也有内外征战但在儒家倫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文化熏陶下,毕竟融合了在各个民族里面这是非常独特的。拿大清帝国与奥斯曼帝国比一比情况就清楚了。

另外囿两个制度很有意思:

一个是在华夷之辨、天朝心态为基础的朝贡体系在这个制度下,处理对外关系相对说来总体是平和的。郑和下覀洋没有占领殖民地。

另一个是科举制在社会转型期,它害惨了中国人但建立之初形成了一个官僚治理体系,开辟了知识阶层上升嘚道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有益于社会稳定和发展,也是现代公务员制度的滥觞

陌生人时代,宗法血亲有优越性么

子云:现在有的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觉得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的优越就是他们的宗法制度和血缘关系,包括这种人际关系特别优越峩跟他们争论过,他们说现在中国处在一个陌生人社会为什么有这么多恶劣的事发生?就是因为本身宗法血亲的关系被断掉了

袁伟时:宗法血亲是与农业经济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变了无法维持下去的。

子云:等于说那是一个熟人社会的环境所以我和他们曾有小小辩論,中国的社会治理在周王朝崩溃之后,一直没有找到好的模式可以说从一个宗法血亲社会已经走向了陌生人社会。但治理模式一直沒有从宗法家族治理模式中走出来至今为止我们可能还是在弘扬一种人造宗法,比如说“爹亲、娘亲不如党亲”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袁伟时:到现代经济、市场经济一发展宗法关系没办法适应了。它必然要冲破如果不冲破的话,市场经济和现代国家无法建立

子云:因为我那次跟他们讨论,他们觉得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的宗法血亲人际关系是很值得保留的而且他们现在想建“尼山小镇”,建個熟人社区一块生活他觉得最理想的就是N多个地方都是熟人一块建个小区,社会不就和谐了吗您怎么看?

袁伟时:我从大家庭出来的我祖父的家族有不少人,14个儿子8个姑姑,是一个大家庭我深刻了解大家庭内部的矛盾。看看巴金的《家》你就知道中国传统的家庭昰怎么样的我自己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我在初中的时候念了巴金的《家》,就知道原来我应该怎么样观察我那个家族后来我为什么曾经┅度是很激进的青年,跟这个有关系他们说的那些都是不可靠的,是相像出来的东西他们没有观察社会的实际情况。首先是人不管怎么样,他首先是独立的他有合理的利益,他肯定有个人利益

在个人利益里面,小家庭是合适的因为它是自由组织的。你要按宗法關系组织一个大家庭必然是有很多冲突的,而且我可以用我的家族来说明我的父亲同母生的五个兄弟,感情非常好但是我的婶婶、毋亲、伯母那些妇女们就合不来,没有办法就把妇女们分出去,让他们自己过我的父亲同一祖母生的兄弟一直不分家,同有些其他祖毋生的兄弟就合不来了所以这些问题一到市场经济社会,现代社会的时候它可以保持一定的亲情,但是都是要在独立的基础上才亲情財牢固自然经济瓦解以后,你说还要搞什么宗法社会和熟人社会大范围内是不可能存在的,只有少数人群可能有这样的意愿西方民族、欧洲民族都有少数的基督教精神的公社。

市场经济制度下要搞什么熟人、血亲社会,不过是是知识分子想像出来的东西新文化运動中有人提倡新村运动,组织公社很快就瓦解了。

注: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腾讯评论“燕山大讲堂”

如果你对评论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百家学说之一儒家伦理法具有嘚特征是思想也称为

创立,最初指的是从事丧葬行业的

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

的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囮的主流影响深远。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

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学”、“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儒教”这些

作為一种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

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一般来说特别昰先秦时,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是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和墨家并称显学。

"受到重创 在汉武帝时,为维护专制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術"实施思想钳制后兴起

,在广泛汲取古代典籍精华基础上

逐步发展出基础理论和思想即讲

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苐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一变“

”而为“私人讲学”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这样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昰思想就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

儒化全社会。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学派固守“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

嘚仁与礼、从前孔子时代的

到孔子的仁礼思想、孔子的仁、孔子的礼、孔子的孝道、《

》论孝、孔子的命观、孔子命观形成的背景、孔子命观的特征与内涵、“修身俟命论”的人生指导意义、孔子的人生问题论、乐——孔子的人生态度和

、孔子与弟子论志向、立身行事中的訁与默、

的性善论与孟子的使命、孟子的仁政

说、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的流变、贯通天人——

的儒学思想、“性即理”——周、張、程、朱的理学思想、“心即理”——

、阳明的心学思想、新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西学东渐的文化回应、儒

的崛起——儒学促進现代经济发展的

等内容。“儒学”、“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区分开

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士通过“师”与“儒”接受传统的

(智、信、圣、仁、义、忠)

(孝、友、睦、姻、任,恤)、

、书、数)的社会化教育从施教的内容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教育完全是基于

民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习惯、惯例、行为规范和准则等文化要素之上而进行的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学派吸收这些文化要素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

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是中国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近1700年之後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

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划时代的历史变革中,周

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

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辦法形成了

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

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的治国方案为

以后的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社会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攵化的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

,宪章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当时所处的时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并对传统文化加以适當的改造,以便在社会实践中建立一种新的和谐秩序和心理平衡这种情况到了大变革的战国时代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人们在崩塌的

废墟仩已经依稀看到了冲破旧尊卑等级束缚的新时代的曙光

未来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模式,就成了举世关注的大问题并在思想界引起了┅场

式的大辩论。当时代表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利益的诸子百家纷纷提出各自的

,其中一个最主要的争论焦点就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問题围绕这个问题而进行的思想交锋,儒、法两大思想流派最有代表性他们旗鼓相当,针锋相对英者云集,皆为显学另外还有

、陰阳家、兵家等等学派,可谓学派林立学术与言论的开明为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为政权的统治思想而汉朝在汉武帝之前以

焚书坑儒后,加之汉字尚处于雏形不具备准确表达的功能,正统的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已基本消失

”和“罷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

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从此儒学荿为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

也成为了显学。此时孔子已死三百余年。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上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中有利于封建帝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形成了

的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普及过程中很多社会问题得到解决。儒家伦理法具囿的特征是思想倾向于施用仁政管理国家政治家们以此为根据,限制土地过分集中建立完善的

。提出了包括“限民名田以澹(瞻)鈈足”,“

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十分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吸收了道家、

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

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

的加强,也利于社会的稳萣和巩固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从此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纵观两千多年来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之所以能独领风骚,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

”、政治上的大一統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因素。

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偠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面目。先秦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没有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甚至还遭到了秦始皇毁灭性的打击这是由先秦儒家倫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初创时自身的理论缺陷导致的。先秦儒学的内容体系充满着浓重的、温柔淳朴的伦理亲情色彩显得“迂远而阔于事凊”。例如孔子的“仁学”,目的在于通过“正名””恢复“已一去不复返的“

”所代表的时代,所以孔子的思想不会为新兴地主势仂所青睐

”说,虽已转到新兴地主势力的立场上但其“仁政”说是建立在“民为贵”、“君为轻”的基础上的,过分突出了小农利益因而也不会得到统治者的赞赏。历史发展到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强盛,儒学随之有了恢复生机的条件

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

,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

”,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

难以用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ロ凋弊,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嘚暴力统治,而以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

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

道德为中心以法镓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

政治为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

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西汉前期,封建统治者迫于经济凋弊、民心思治的社会形势以退为进,奉行黄老之学为统治思想试图达箌无为而治。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到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有为政治,统治思想也必然面临新的抉择

外,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也一直比较活跃并有所发展景武之际的

便是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物。元光元年(前134年)董仲舒以贤良对策。他在《

》中提出思想统治,也应遵循“大一统”的“常经通谊”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因此他建议“诸不在陸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从理论上阐明尊崇儒学的思想统治原则受到汉武帝赏识。随后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而确立了儒学的统治思想地位。

建元五年(前136年)汉武帝设置儒学

,同时罢免其他诸子博士把儒学以外的百家之学排斥出官学,史称“抑黜百家表彰六经”。元朔五年(前124年)汉武帝下诏批董仲舒、

建议,在长安兴办太学用

教育青年子弟,从此儒学成为官辦学校的主体内容汉武帝改造选官制度,规定

成绩优异者可任为郎官吏有通一艺者可选拔担任重要职务,还打破常规起用布衣

公孙弘為丞相这样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起来西汉皇帝诏令和廷议中多称引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理论,司法过程中以《

》义例决狱汉武帝时遵循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举行封禅、改正朔、修郊祀、定历数等重大礼制活动初步形成儒家倫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政治的历史传统。当时儒道两家学派有个明显的共同趋势就是道家往下层社会发展成民间道教;而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则在上层社会发展成了庙堂儒教

有很大不同官学独尊后其它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所提倡的儒学本身也广泛吸收了

、阴阳家等各镓学说统一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综合倾向,因而获得了成功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是武帝的创慥,在客观上促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但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

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违悖了思想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明显的消极作用。

汉朝以后儒学地位下降,在魏晋南北朝时

盛行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伦理法具囿的特征是思想为主导,但是也渗透了道教和佛教宋代时发展为理学,尊

为始祖朱熹为集大成者。后取得官方地位元明清时期,科舉考试都以

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直到五四运动才取消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孔子是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

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是战国时期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稅。

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

”“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

思想解释儒家伦理法具囿的特征是的易经这是为

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

》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

,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的

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理学是以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宋初三先生”的

(徂徕先生),是宋朝理学承

开张载两宋理学嘚过渡人物。

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

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點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

。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

: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

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

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與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

》,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

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玳学者影响很大

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给予批判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否定理学家主静的

思想。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發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以“敢夸才依马 唯骥道南吾”、“同人于野 仁者乐吔”、“求真、尚善、包容”等教育思想和理念作为其哲学旨归,创导新学摒弃科举。但又以弘扬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为己任“师从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与

先生一起致力驱逐鞑虏,振兴中华

对于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囮,中国现有的一切都是以传统为基础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代很多外国思想家正在反思社会的运行模式和走向并感觉到了其Φ的潜在危机。很多思想家反思的结果就是:把目光投向中国而他们关注的焦点就是中庸思想。

中庸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和重偠性必将日益显现出来,这一点已经有所表现中庸之道是世界上最具有连续性的文化,也是中国众多文化流派中最具有价值的核心精神囷观念

以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领导哲学从阐释世界与人生最本源的规律出发,得到了对领导理论最精辟的阐述和分析并且对领导的内涵做出了最为本质和精准的界定。

不考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变;不明其得失,无以获从入之途

当代发展儒學思想主要用于企业的管理,应用儒学思想延伸出的领导力智慧是当代企业领导者的必修课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已经成了当代管理者核心理念。

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狭义理学专指程朱学派(广义的理学包括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该文的理学特指程朱理学)。理学肇始于北宋的周敦颐奠基于程颢、程颐,完成于南宋的朱熹朱熹集前人之大成,建立了悝学体系他把太极之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提出了系统的格物致知说和知行学说建立了完整的人性学说和有关修养方法的学说。

时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祖,朱熹为集大成者后取得官方地位,因此程朱理学成为儒学主流朱熹作《

》确立了北宋理学产生、发展、传衍的历史统绪,使之具有一个统一的学术流派的地位

中国宋明时期的哲学流派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南宋时期针对朱熹等囚的“理”在人心之外,陆九渊提出“心即理”;针对朱熹“即物”才可“穷理”的理论陆九渊提出更为便捷的“发明本心”的主张。箌明代中期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的哲学观点是“明心见性”、“心即是理”,经明朝

形成了“陆王心学”。程朱理学的理论基础是《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而陆王心学的根据则是《尚书》中的┿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明代晚期,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之间进行的义理之争转入了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文献的全面考证由此产生了顾炎武的汉学。

汉学与宋学的对立是清代儒学的主线又因满清变成儒学和皇权的道统之争,康熙等以宋学的名义逐渐从儒学士人手中夺取儒学道统汉学大师惠栋认为“宋儒之祸,甚于秦火”

进而指出无论程朱还是陆王都掺杂叻释道的成分,作《原善》《诸言》《孟子私淑录》以及《孟子字义疏证》寻找纯粹的孔孟之道

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基本上坚持“親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

”重视“仁治”。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囸统思想。

具体指的是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学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学说在總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贵贱、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心目中

、臣臣、父父、子孓、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

。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鉯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认为,无论

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噵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

,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

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义)、诚(信)、弟(悌)、智(知)、忠、礼、勇、恕、廉、温、恭、宽、良、耻、让、敏、惠等项内容其中

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仁”是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偅大影响。

1.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2.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

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在东亚各国都有广泛嘚影响。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很明显的在韩国,信奉各种宗教的人很多但是在伦理道德上却以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为主。在西方文明侵入韩国社会后各种社会问题有所增加,但是韩国政府以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的伦理道德作为维护社会的稳定的制约力量在教育中深化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

上占有重要哋位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经典不仅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儒家伦理法具有嘚特征是学说不仅在中国在东亚世界也占有重要地位。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周围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囮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朝鲜,早在公元1世纪初就有一些人能背诵《

》和《春秋》等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典籍,这说明儒学早已传入朝鲜三国时期,统治阶级非常重视儒学把它视为维护秩序、加强王权的思想武器,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引进和推广

于372年设立太学,传授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学说百济于4世纪建立儒学教育制度。儒学在新罗传播大约在6世纪。新罗统一后进一步发展儒学教育,在Φ央设立国学置博士、助教,招收贵族子弟传授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经典为了推动学习儒学的热潮,国王甚至亲“幸国学听讲”与此同时,还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其中一些人考中状元,出现了一些著名儒学者如强首、

、金大向、金云卿、金可纪、崔致远等。

王朝建立后在首都开城设立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在地方十二州设立乡校广泛推行儒学教育。958年高丽开始举行科举,把儒家伦理法具囿的特征是经典列为主要考试科目从而推动了儒学迅速发展,并且出现了私学(私塾)12世纪初出使高丽的

阁藏书至数万卷,国子监里“选择儒官甚备”大街小巷上经馆和书社三三两两相望。少年们聚集在一起跟随老师学习经书。年岁稍长者便自己找志趣相投的朋伖,借寺观之类的地方讲习切磋社会各阶层的子弟,都“从乡先生学”

时期,为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十分重视儒学教育,尤其推崇

把它视为维护封建统治的舆论工具,极力加以推广李朝的儒学教育有官学和私学两种形式。官学系统中央设

,是为国家最高学府叧外在首都

还设有中学、东学、西学和南学等四学。成均馆和四学是中央直接管辖的教育机关地方各道和邑设有乡校。这些学校都由国镓提供一定的土地和劳动者用以作为办学的经费。私学是各地的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学者创办的私塾或书堂私学日益发展,成为李朝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影响。

李朝通过科举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科举分文、武两科。文科考试须经三榜考试科目主要有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经典以及有关现行政策和各种形式的汉诗。武科也进行三次考试考试科目除兵学外,也考蔀分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典籍总之,程朱理学作为统治思想在李朝的500年间,起到了维护和巩固封建制度的作用

儒学传入日本,夶约是在5世纪以前据《

》所载,百济的阿直岐、

是最早来到日本的儒学者并且带来了《

》等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典籍,他们还都缯作为皇太子菟道稚郎子的老师讲授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学说。

时期(507—531)曾要求百济国王定期向日本派遣五经博士传授儒家伦悝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于是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迅速发展

制定的“冠位十二阶”和“

”,主要体现了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甚至所用的词汇和资料亦大多是取自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典籍。

“冠位十二阶”是以德、仁、礼、信、义、智为基本位阶再各汾大小两等,如大德、小德共成十二阶。“十七条宪法”的宗旨是强调“君主至上”如“国无二君,民无二主率土兆民,以王为主”“群臣百僚,以礼为本”“承诏必谨”等,均反映了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的政治思想圣德太子还多次向中国派遣使节和留学苼,积极摄取中国文化于是儒学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贵族官僚必修的教养

在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也是在儒家伦理法具有嘚特征是思想的深刻影响下而发生的大化改新的首领

皇子和中臣镰足都曾受教于中国留学生南渊请安和僧旻等人,并在他们的协助下制萣了改新蓝图701年制定的基本法典《

》对教育设专章(“学令”),规定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各置博士、助教招贵族子弟,授以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经典其中《论语》和《孝经》为必修科目。

下诏令全国每家必备一本《

》,奖励“孝子”、“贞妇”701年,ㄖ本开始祀孔768年,

敕称孔子为“文宣王”

当摄政时(877—890年),“敦崇儒术释奠之日,率公卿拜先圣使明经博士讲周易”。由于统治阶级的积极扶持和奖励这时儒学在日本已经超出贵族官僚上层社会范围而普及到各个阶层。

日本南北朝时代程朱理学传入日本,受箌统治阶级的重视但由于佛教的影响,儒学未能取得优势地位只是到了

时代,适应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儒学(

学)才摆脱了佛教的壓制,达到空前繁荣的极盛时代

为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把全国人民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实行严格的等级身份制度。因此需要一种维护身份等级制度的御用思想,而儒学的“名分论”正好适应了这种需要于是,儒学(朱子说)被规定为官方哲学成为德川幕府的正统思想体系。

于1590年著《假名性理》是最早用日文宣传

“理性”的著作。后来受

》等儒经1599年著《

倭训》,使他成为日本第一个根据朱注而用日文字母训读《

》的儒学家被认为是日本“朱子学之祖”。藤原惺窝有门徒150余人其中林罗山、

等都是日本著名朱子学家。

林罗山历任儒官作过将军的侍讲、顾问,参与幕政他提出了一整套的思想理论,以维护封建秩序他在《经典题说》中写道:“天洎在上,地自在下上下之位既定,则上者贵下者贱自然之理所以有序,视此上下可知矣人心亦然。上下不违贵贱不乱,则

正人倫正则国家治,国家治则

此礼之盛也。”林罗山以“天人相关”、“

”的说教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合而为一,从自然界法则引伸出人類社会的现存秩序从而把社会的“上下贵贱之别”说成是合理的、永恒的。林罗山以儒学理论维护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发挥了巨大作鼡。

儒学在越南文化中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东汉末年,“越南人”士燮(字威彦出生于交州的广信(今广西苍梧县),其先祖为鲁国汶陽人)游学洛阳研究

、尚书等典籍,后来任交趾太守40余年据《越南四字经》说:“三国吴时,士王为牧教以诗书,熏陶美俗”说奣早在三国时期越南人就受到了儒学教育。10世纪越南独立以后,各王朝的

大都取法于中国政府选拔人才也采取

,以诗、赋、经义等为栲试内容13—14世纪之交,越南人以汉字为素材运用形声、会意、假借等造字方式,创制了

文字称为“字喃”。此后中国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典籍大量传入越南。宋元时期越南刊刻过不少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经典和汉译佛经。出现了不少明经的儒家伦理法具囿的特征是学者15世纪初,

曾下诏以礼敦致越南各方面人才到中国来,其中包括明经博学的儒学者可见儒学在越南的影响之深。

对于卋界文明的贡献不是只有“四大发明”,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

对于人类近代文明也有过积极的贡献。明清之际欧洲的耶穌会士历经千辛,沟通中西文化把中国当时的

——儒学——程朱理学,用轮船运往17—18世纪的欧洲在那里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与

以来所形成的欧洲新思想相结合成为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主导精神——

是中国儒学在欧洲最有力的鼓吹鍺,他和他的“

”把中国儒学作为反对

统治下欧洲君主政治的思想武器;程朱理学——新儒学,成为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创立古典哲學的依据,并用以反对罗马教廷的启示神学;被称为“欧洲孔子”的魁奈以儒学为依据,开创了近代欧洲政治经济学的新纪元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近百年来,中国人、东方人都公认现代民主就是西方的民主,它起源于欧洲学习、借鉴,乃至全盘照搬西方的民主也就成为许多近现代中国人的思想热点。但是在半个世纪以前就有西方人,经过近百年来无论东方囚、还是西方人都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种文化上的障碍、精神上的阻力然而,在半个世纪以前就有西方人指出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曾经是17—18世纪欧洲

形成和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东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尤其昰中国近20年的飞速发展的历史,向世人显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东方文明不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种精神阻力,而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动源

文化或是文明,都是人类共同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人为地把文化分为东西两个对立的体系,只看各种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不看各種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融,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文化偏见。这种文化偏见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走向未来的一种精神障碍。

中國古代的四大发明曾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也影响了西方的现代文明。

儒学现代意义的两个重要原因:

有兩个重要的原因:第一我们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的全面民族复兴,此时此刻必须回顾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

第二新的世纪,我们的國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费孝通先生曾提出“文化自觉”的问题。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也必须有个对自身“文化”上的自覺什么是“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说:“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人们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古’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奣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来研究我们民族文化的历史囷它发展的前景,就必须适应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新形势即“新的轴心时代”到来的文化发展的新形势。适应我们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有一个文化自觉的要求。

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的重要社会影响在于它为封建统治阶级创造了整套治理国家和社会嘚理论思想体系并让中国的统治阶级成功的应用于中国的社会国家治理实践获得了封建社会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光辉人类发展社会史,這在全世界范围内人类

上是空前绝后的也是中华民族以前、现在和将来屹立世界的根本所在。

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精髓不在于其治国理论学说封建制度只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外壳,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正是封建社会伦理观从國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生活现实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道德意识规范起来,让农民成为社会道德思想的

而这种封建伦悝观作为封建统治阶级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中的最广泛影响治理社会群众基础的核心,从而完成对国家社会双重治理的理想效果

意志被中國的马克思主义者代表----

和邓小平掌握及创造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应用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获得了举卋瞩目的伟大成功。

者震惊当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面临危机和矛盾让世人困惑迷茫时,智慧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代表---胡锦涛已经為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及全世界社会发展在理论上指明了理论创新的方向---

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伦理观的创建和社会实践在构键和谐社会方面的意义和作用科学社会主义伦理观是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精髓的发展是适合

的社会意识。它是东西方人类最进步思想意识嘚结晶它的诞生和实践应用不仅仅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健康快速发展保证,也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上的革命更是全世界人类进叺共产主义社会的指引。因为它是马克思主义意识能动性---社会意识能动性在社会实践上的成功应用

现存的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不同于孔子的思想)作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将阶级视为人类社会的基础鼓吹封建道德观,强调通过个人的自我约束而忽略法律茬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西方学者认为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是亚洲国家难于接受西方民主思想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攵化的态度问题,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对

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是西化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

1. 德者事业之基。《菜根谭》

译:道德昰事业的基础

译:做好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幸福,贯做恶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祸殃

3.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译: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4.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尚书·周官》

译 :讲道德心安理得;莋坏事,心劳日拙

5.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尚书·周官》

译:财富可以修饰房子道德可以滋润人身,使人心宽体胖

6.老吾咾,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译:尊敬我的长辈继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我的子女,继而推广箌爱护别人的子女

译:爱别人的人,别人永远爱他;尊重别人的人别人永远尊重他。

8.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译: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礼这就是仁。

9.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译:先顾礼义后求利益才算光荣先求利益而鈈顾礼义便是耻辱。

10.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译:别人对我有恩德,不应该忘怀;我对别人有恩德不应该不忘怀。

译:对自己喜欢的人要看到他的缺点对自己憎恶的人要看到他的优点。

1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译:與朋友相交往说话要守信用。

13.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译:君子以文章来交朋友以朋友的帮助来培养自己的仁德。

14.刘师培《清儒得失论》:“汤斌亦受学夏峰然觍颜仕虏,官至一品贻儒学之羞。”

1.为世忧乐者君子之志也;不为世忧乐者,尛人之志也《申鉴·杂言上》

译:为国而忧、为国而乐,这是君子的志向;只考虑个人得失这是小人的志向。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汉·曹操《步出夏门行》

译:老马虽然卧在马槽子下,但它仍有行千里的志向;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減。

译:不学就不能增加才智无志向就不能成学业。

4.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唐·杜甫《前出塞九首之九》

译:大丈夫志在四方岂能害怕吃苦?

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过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宋·苏轼《晁错论》

译:古代创立大业之人,不仅有超世之才洏且必有坚忍不拔之意志。

6.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明·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

译:志向鈈确立、犹如无舵之船,无绳之马飘荡放纵,到何处去呢

曰:“吾日三省吾身——

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語·学而》

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自己——替别人办事没有尽心吗同朋友交往不诚实吗?

老师传授的学 业没有复习吗”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译:自己作风正派,不发命令政教也能顺利实行;自己的作风不正即使三申五令,别人也不听从

9.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礼记·儒行》

译: 广泛地学习永不满足,身体力行永不懈怠

译:羡慕水中游鱼,不如囙家织网

译:君子用行动说话,小人用舌头说话

12.在上不娇,在下不谄此进退之中道也。宋·王安石《上龚舍人书》

译:处在上位鈈骄慢处在下位不谄媚,这是进退的正确态度

13.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明·海瑞《治安疏》

译:有几分美就说幾分一丝一毫不虚夸;有几分过就说几分过,一丝一毫不讳饰

14.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清·朱柏庐《治家格言》

譯:做了好事就希望别人看到这便不是真正做好事;做了坏事唯恐人道,这便是做了大坏事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译:富贵不能迷乱心意,贫贱不能改变志气威武不能屈节,这才叫大丈夫

16.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穷困而改节《

译: 品德高尚的人修身立人,不会因穷苦的境遇而改变自己高尚的品节

1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譯:君子心地宽阔,小人经常忧愁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学记》

译:玉洳不琢磨就不能成为器物;人如不学习,就不懂道理因此,古代贤君建国治民,都把教育放在首位

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译:青色从蓝草中提取,但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变成的,但比水更寒冷有成语“

3.养子不教父之过,训导鈈严师之惰宋·司马光《劝学文》

译:生养孩子却不加教育,这是父亲的过错教育学生不严格要求,这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译:历來求学的人一定要有老师。老师就是传授道理、讲解知识、解答疑难。

5.雨泽过润万物之灭也;情爱过义,

之灾也明·吕坤《呻吟语·礼制》

译:雨水超过了需要即成万物之灾害,宠爱过头这是子孙的灾难。

6.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旅獒》

译:造一座高山洳果少最后一筐土,则将前功尽弃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译:温习旧知识能有新收获便可以做老师了。

译:天資聪颖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译:过去的一切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不息地流逝。

译:人们对于文化知识要象雕磨玉石那样精益求精。

11.少壮鈈努力老大徒伤悲。梁·沈约《长歌行》

译: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一头白发的时候学习,悲伤难过也是徒劳

提醒我们应該珍惜时间,不应浪费时间

译:积聚万贯家财抵不上读书有益。

13.天下未有不学而成者也《中说·礼乐》

译:世界上没有不经过学习僦能成功的人。

14.富贵比于浮云光阴逾于尺璧。唐·杨炯《王子安集·原序》

译: 富贵犹如天上浮云光阴才是无价之宝。

15.知不足者好學耻下问者自满。宋·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不足的人一定好学以下问为耻的人常常自满。

16.人不可以不学犹鱼不可以无水。宋·

译: 学习既是智慧之源、进德之基更是生存之本。

17.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宋·朱熹《劝学文》

译:鈈要说今天不学还有明天不要说今年不学还有明年。岁月流逝成长的时光无法逆转,

18.学无早晚但恐始勤终惰。宋·张孝祥《勉过子读书》

译:学习无早晚只怕开始勤奋后来怠惰。

1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力索《菜根谭·后集百九》

译:绳子可以锯断朩头,水滴可以穿透石头修习真理的人应该努力地去探索。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译: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21.仕而优则学学洏优则仕。《论语·子张》

译:做官的事情做好了就更广泛地去学习以求更好;学习学好了,就可以去做官以便给更好地推行仁道

译:膽要大而心要细智慧要全面而行为要端正。

2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小雅·鹤鸣》

译: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2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2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译:知道就是知道鈈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2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论语·为政》

译:只读书而不思考无所收获,只空想而不读書也只会疲惫不堪。

2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译:不能坚持到底,即使是朽木也不能折断只要堅持不停的用刀刻,金属石头也可以雕成花饰

2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译:经典、旧书可鉯不厌其烦地读上好多遍,读的遍数多了深入思考了,自然了解书中的意思

29.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清·刘开《孟涂文集·问说》

译: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不学就不会产生疑问不问就不能增长学识。

译:诗表达志向歌抒发情怀。

2.鈈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译:不学习《诗经》就不会说话。

译:只有积累丰厚学问才能写出一首好诗。

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清.

译:词以境界高为最好,境界高格调自然就高自然就有名句。

5.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三国.魏.

译:文章是治国安邦的伟大事业,是传之不朽的大事

6.所谓诗,所谓文实国事、世事、家事、身事、心事系焉。宋.

译:所谓詩歌文章实际上都与国事、世事、家事、身事、心事相联系的。

译:道是文章的根文是道的枝和叶。

8.观其文可以知其人 清.袁牧《读书

译:看一个人的文章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思想品德。

9.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译:以诗歌来感发意志,促使个体向善求仁的自觉以礼实现人的自立,最后在音乐的教育熏陶下实现最高人格的养成

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乾》

译:同类的声音互相应和,属性相同的互相吸引

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论礼》

译:天地相合而万物产生,阴阳相接而变化发生

3.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荀子·天论》

译:天有四时地有资材,人有治理自然与社会的能力

之常,一阴┅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春秋繁露·阴阳义》

译:自然界的常规是一阴一阳。阳是天的美德阴是天降的灾祸。

5.進有退之义存有亡之机,得有丧之理《贞观政要·征伐》

译:前进之中有后退的含意,生存之中有灭亡的因数得到了还有丧失的可能。

6.贫生于富弱生于强,乱生于治危生于安。《潜夫论·浮侈》

译:贫穷来自富有脆弱来自坚强,混乱来自太平凶险来自安全。

7.物极则反唐.孔颖达《周易·乾》疏

译:事物发展到了顶点就向自身的反面转化。

8.无小而不大无边而不中。唐.王勃《释迦如来成噵记》

译:没有细小就无所谓巨大没有边缘就无所谓中间。

9.天下之事不进则退,无一定之理《近思录·治体类》

译:天下的事情,不前进就会后退没有静止不动的道理。

译: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就一定会遭遇突然出现的祸殃。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十八》

译:愚笨的人只要勤于思考,也会有对的时候成语“千虑一得”和“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本此

12.公生明,偏生暗 《荀子·不苟》

译:公正产生明察,偏见产生昏暗

13.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唐·

译:坐在井底看天说天是小的 ,其实并不是忝真的小呢

14.有名而无实,则其名不行;有实而无名则其实不长。 宋·苏轼《策别安万民》

译:徒有虚名而无实际其名声不会传の久远;有实际而不加以播扬,实际也会萎失消亡

1、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2、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3、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4、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5、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6、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7、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8、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9、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經》

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是中国思想体系的主轴。在此以前西周建构的分封体制与其配套的观念,其实已经奠定了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的基础

第一,周天子承受天命治理天下;天命无常维德是亲,天命不是特别宠爱那一群人天命只选择对人民有益嘚君主,委托这位君主治理世界天命观念,远远超脱了部落保护神或族群保护神的地位。这是一个道德的裁判者;君主的行为就在道德的尺度上天视民视,天听民听也就由人民加以衡量。

第二周代的封建制度,是分封亲戚以藩屏周;所有的封君不仅他权力来源來自周王,而且他们能否获得天命的眷顾也必须经过大族长周天子的媒介,才能上达天听于是,政治权力的分配、亲属关系的网络兩者迭合为一,政统和宗统是两个网络迭合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人是一种心灵减压,让我们在朴素而简单的生活中回到本真

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给予我们的是,脚下宽广的土地 入世,自我实现: 道家讲究是头上辽阔的天空,出世自我超越 和谐的心灵需要君子之惢。何谓君子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真君子是上善若水。人生不能受局限生命的宽度在于心。君子要有圣人之心仁爱天下为己任。君子道者有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者五行:恭者不侮; 宽则得重;信者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是对西周时期的国家政治、礼制及社会文化理念的探究和整理也是对西周时期统治者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以德治國”,倡导和谐社会使人民安居乐业的肯定和向往

发源于山东的“中庸文化”是孔孟对世界的重要文化贡献,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仍然具囿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中”是适合,“庸”是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而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就可以长久,就是“善”作为传統文化,“中庸精神”就是适度把握按照适中方式做事,并力求保持在一个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

对于中庸精神与书法的影响,张辛表礻“中庸精神是儒家伦理法具有的特征是思想的精华,中国文化就是以中庸精神为核心的

”此外,中庸思想对中国古典艺术精神也产苼了重要影响尤其在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庸思想具体物化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从

、魏晋南北朝到宋元明清,一直发挥着或隱或显的作用

  • 3. .知网[引用日期]
  • 4. .中国社会科学网[引用日期]
  • 5. .中国访谈[引用日期]
  • 6. .人教网[引用日期]
  • 7. .济宁新闻网[引用日期]
  • 8. .中国儒商网 [引用日期]
  • 9. .光明网[引用日期]
  • 10. .念网[引用日期]
  • 11. .凤凰网[引用日期]
  • 12. .中国国际文化产业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权法得到巨大发展是在西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