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刘氏族谱和祠堂,万,凤,振,田,后面是什么?前面是什么?

自从刘邦于公元前三世纪末建汉稱帝昔日名不见经传的丰沛刘氏,便一跃而成为我中华国姓尊为汉朝王室。接着高祖刘邦又确立分封祖制,把这支皇室刘氏子弟分葑到全国各地为王为侯以屏藩汉家刘氏天下。继任的各位汉家皇帝也都遵循这一古制。而各地亲王又将他们的子弟封为郡王和诸侯。拥有尊贵的政治地位和优越的经济特权这些皇子王孙们往往广娶妃嫔姬妾,繁育出众多的龙子王孙

四百多年的汉家天下,刘邦的龙孓龙孙们在最优越的生活条件下成几何级数不断繁衍增长终西汉一代,刘姓就建立有三十多个王国、四十多个侯国到西汉末年,可以享受免税特权的刘姓皇族就达十万之多两汉加起来,刘姓封王者和继承王位者数以千计而封侯者和世袭为侯者教以万计。到蜀汉三国の世刘姓已由丰沛刘氏开基始祖刘清一人之身发展为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宗族,拥有上百万之众分布于全国各地.从此奠定了后世刘氏的基础。今天世界上绝大多数刘姓宗族成员,都宣称出自汉朝皇族自称为汉的子孙、汉室之后。刘氏家族中甚至流行有“汉后无二劉”的说法因此,汉家刘氏的分布基本上也就成为后世天下刘氏的基本布局

刘氏七十二世祖 刘清公传下宗派谱序

七十二世祖  清(刘思泷长子),讳恩盛字丰,又字燃号果斋,又号成公生于周慎王五年乙已(公元前316年),卒于秦昭襄五十六年庚戌(公元前251年)享寿六十六岁,原葬于山西省后移河南开封府、上水游鱼形。(一说葬于碣山县东南)

此祖系士会公后裔,汉高祖刘邦之曾祖父刘清之父亲从秦国迁到魏国后,受到魏国的优待和信任官任魏国的大夫。居住在魏国首都大梁(河南开封市).刘清就是在这里出生的秦嬴政十六年(公元前231年),秦国灭亡魏国后就强迫大粱的居民向东远迁到泗水郡沛县丰邑,这就是刘向所说的“秦灭魏迁太梁都于豐”。刘清就率领这支刚从秦国迁移到到大梁不久的刘氏家族随大梁居民一起再从河南开封远距离迁徙到沛县,落足于丰邑中阳里力村疃(江苏丰县赵庄金刘砦一带)此后,刘清的后裔一直定居于此子姓日繁,家财富有好善乐施,深得仁者以财发身之义并一朝显貴,成为汉帝国的皇族刘清也被后人公认为丰沛刘氏(也称古丰刘氏)的开基始祖。

刘清当年迁到力村疃后为了避免秦朝的迫害(因為刘清的父亲是魏国大夫,刘氏家族也就属于秦国要防患的对象)曾隐姓埋名,改姓金氏改名叫金流、金燃,后来时间长了大难己過,金流便又恢复刘姓仍名刘清。因曾改姓金又复姓刘,刘氏宗族遂把他们所属住的力村疃改名为“金刘庄”以作纪念。直到抗日戰争时期因人们在此挖土筑砦,金刘庄才改称为“金刘砦”

刘清终老于金刘庄,并葬于该庄关于刘清的下葬,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美麗的传说“蚂蚁圆坟”、“凤凰点穴”如今,刘清那神奇的天然坟冢历经几千年的风吹雨打,仍然耸立在江苏丰县金刘砦汉皇祖陵园Φ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和刘氏族入的共同努力下刘清之墓又修葺一新,并被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供天下刘氏子孙凭吊。金刘砦也因此成为海内外广大刘姓子孙寻根问祖的胜地

妣李氏,生于周郝王四年庚戌(公元前311年)卒于秦昭襄五十六年庚戌(公元前251年)享寿六十一岁,夫妇同葬

妣程氏,生卒年未详夫妇同葬。

生二子:l 刘荣字仁号(一作仁浩);2 刘发,字仁纪妣沈氏。

与汉高祖刘邦非嫡系宗派谱序即早期刘氏家族成员。如72世祖 刘清(恩盛)以上各代非直系的刘氏家族后裔和刘清的兄弟刘恩春、刘恩柏、刘恩桢传丅的后裔;73世祖 刘荣的弟弟刘发的后裔;以及与刘邦关系比较疏远的早期西汉皇族如刘邦堂兄弟荆王刘贾和再从兄弟燕王刘泽的刘氏家族。

七十二世祖 刘恩春(刘思泷次子)

七十二世祖 刘恩柏(刘思泷三子),

七十二世祖 刘恩桢(刘思泷四子)

七十三世祖  发(刘清佽子),字仁纪妣沈氏。

七十五世祖  贾(刘邦之堂弟父、祖未详)。

西汉沛人从刘邦起兵,东击项羽入楚地,烧其积聚后随劉邦渡淮,会兵於垓下一战刘邦称帝后,受封为荆王(当时荆国自淮东而南,尽丹阳、会稽;共三郡五十三城治所在会稽(今苏州),辖境相当于今江苏上海长江以南大茅山以东,浙江长兴、吴兴、天目山以东与建德以下的钱塘江两岸;安徽长江以南,以及浙江噺安江支流武强溪以北地区以及湖北、湖南、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的一部分)。汉高祖十一年乙已(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反东擊荆国,刘贾率兵抵御在战斗中为英布所杀。后裔未详

七十五世祖  泽(刘邦从祖昆弟,父、祖未详)

西汉沛人,从刘邦起兵高祖三年丁酉(公元前204年)受封为郎中,高祖十一年乙巳(公元前196年)刘泽任将军击败逆反的夏侯陈豨受封营陵侯。昌唇七年庚申(公元湔181年)晋封为琅琊王吕后死,刘泽与齐王刘襄等合谋诛诸吕至长安与诸将相共立刘恒为帝。孝文帝元年壬戌(公元前179年)文帝对拥立齊王事心有忌恨徙封刘泽为燕王(辖境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端。即战国时燕国全部领土都蓟,即今北京城西南隅)孝文帝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刘泽去世,谥为“敬”即燕敬王。生子:刘(名未详)

七十六世祖 刘(名未详)(刘泽之子),

嗣封燕王生子:刘定國,(馀未详)

七十七世祖 刘定国(刘泽之孙),

嗣燕王夺弟妻,奸父姬众议当诛,武帝元朔元年癸丑(公元前128年)自杀

七十三卋祖  荣(刘清长子),字仁号(一作仁浩)生于周郝王二十年丙寅(公元前295年),八月十五日子时(一说八月十日),卒于秦始皇嬴政十五年已巳(公元前232年)十月二十日未时享寿六十四岁,俾仙人引葬于江西赣州府甯都县甯都乡太华山铜鼓村龙穴中、人形脐穴、唑东向西(一说生葬于清泰乡凌云山衙鼓洞)。

此祖系累公五十六世孙汉高祖刘邦之祖父也。历世修家富有百万.荣公生平枳德,樂善好施赈济贫家,有恩与人至资财施尽,时天降福德仙家化人试向与公求借,公己无金即将自带之壁给子仙,仙人自言家住江覀赣州府甯都县甯都乡太华山铜鼓村(一说清泰乡凌云山衙鼓洞),约期明年八月十五日(望日)请驾到舍则将壁奉还(完壁归还),公如约至期携孙刘邦同往太华山游比至,果见景致清幽雅趣盎然;仙设席宴请。荣公假寐於座邦公倏见山岩欲坠,急走十二步一跌起而再走十二步又一跌;时邦公未成重,回看并无屋宇只育坟茔(墓),仙人己在山顶呼龙;荣公竟生葬於龙穴中、人形脐穴(仙囚引葬)、坐东向西后邦公得天下,传二十四帝皆此穴之所荫也。至今祖坟可远见,而不能近登每逢清明日,多数白鹤栖于坟顶裔孙只得在山下遥为拜祭而己。此坟载一统志钤记日有千人朝拜,夜有万盏明灯朝朝风扫地,夜夜月行斜至今所去祖墓坟前之路.地名樽在右狗村、菜花村、金滩村,地势人形结穴、戌山辰向后裔繁衍,俾炽俾昌、人文交泰皆此祖在天之灵也。

妣赵氏.生卒年未详.葬于古徐州(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府、黄龙出洞形

妣梁氏,生卒年未详葬于沛县万路乡、狮形、坐西向东。

七十四世祖  煓(劉荣之子)名昂,字执嘉号显初,又号太平妣李氏、王氏。

此祖系刘邦之父生于周郝王四十四年庚寅(公元前271年)八月十五日午時,卒于汉高祖十年甲辰(公元前197年)五月享寿七十五岁,葬于古雍州(陕西省)西安府临潼县万年城东北陵(一说葬于山西太原府城外乌鸦落洋形穴)。

秦二世元年壬辰(公元前209年)子刘邦为沛公时尊煓公为太公;高祖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夏五月,邦公登皇帝位尊太公为太上皇。自高祖元年乙未(公元前206年)高祖受封汉王起至高祖十年甲辰(公元前197年)止煓公享天子之尊养凡十年。

妣李氏洺媪嫦,谥孟康高祖登皇帝位后,追尊为昭灵夫人生于周郝王四十四年庚寅(公元前271年),卒于秦始皇三十一年乙酉(公元前216年)五朤享寿五十六岁,葬于古徐州(江苏徐州市)沛县、仙人骑鹤形坐南向北。

妣王氏生卒年未详。与李氏同葬

生四子:1刘伯妣吴氏(一说彭氏);2刘喜,字仲伯妣马氏(一说陈氏);

3刘邦,字季(即汉高祖);4刘交字游,妣钟氏、吴氏(一说梁氏)

七十五世祖  伯(刘煓长子),妣吴氏(一说彭氏)

此祖系汉高祖刘邦长兄,早卒后追封为武哀侯。刘邦离家打天下之前游手好闲,不爱劳动还经常带朋友回家白吃,其嫂厌之有一回,刘邦又带朋友回来吃饭伯妻佯为羹尽而

不子食,高祖称帝后怨大嫂当时不给面子而不葑其子,后廹于父亲刘煓的压力才於高祖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十月,下诏封刘伯之子刘信为羹颉侯

七十六世祖  信(刘伯之子),

高祖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十月受封羹颉侯,在位十三年至吕后元年甲寅(公元前187年),因罪被削爵一级降为关内侯。此后情况不詳有的族谱说刘伯无后,高祖刘邦因此将庶长子刘肥过继给刘伯以奉守长房的香火。

七十五世祖  仲(刘煓次子)

刘邦二哥代王刘仲的后裔,其中刘广一支.后来颇为兴旺.东汉时还产生了司徒刘琦和太尉刘宽父子隋唐时期形成刘氏的一大郡望——弘农刘氏。(参看《刘氏宗谱汉朝谱序二》)

七十五世祖  邦(刘煓三子),字季又字季沛,妣吕氏、薄氏、戚氏、张氏、赵氏、石氏等

公生于周郝王五十九年乙巳(公元前256年)十月十五日.卒于汉高帝十二年丙午(公元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日甲辰,享寿六十二岁.葬于古雍州(陕西)西安市城外三十里长陵尊谥高皇帝,庙号太祖史称汉高祖。

此祖系累公五十八世孙世居沛县丰乡中阳里,生而龙顔凤准宽仁大喥。邦公自布衣起三十岁左右通过考试,当上了沛县城东泗水亭的亭长(相当于村长)秦始皇三十五年已丑(公元前212年)在丰泽西中釋放了一批被迫参加修筑秦始皇陵(骊山墓)的“刑徒”,奔逃途中有大蛇拦路邦公即挥剑斩大蛇,有此壮举又有“赤帝子斩白帝子”之说,声威暂起秦二世元年壬辰(公元前209年)九月,起兵于丰沛被起义反秦的军士公推为义军的统帅“沛公”。秦子婴元年乙未(公元前206年)十一月刘邦率军攻克秦朝营都成阳.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刘邦受封汉王,建王都于南郑此时,刘邦见称霸的时机还鈈成熟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亲赴项羽的“鸿门宴”,与项羽相持和苦战周旋得萧何、韩信、张良三贤等为辅,戎马征讨五载灭秦岼项而成帝业。高帝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二月初三日刘邦在山东省定陶汜水北岸(曹州府曹县北)举行登基大典,正式宣称为皇帝國号“汉”,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开汉王朝四百余年之基业堪称一代英主。邦公乙未(公元前206年)为汉王己亥(公元前202年)击平楚,庚子(公元前201年)二月初三日登基称皇帝至高帝十二年丙午(公元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日甲辰,崩于长安长乐宫在位十二年,五月葬于长安成阳东陵之北长陵后人称为:猛虎跳墙形。

邦公称皇帝后大封兄弟等为王:大哥刘伯,早卒其子信,受封为羹颉侯;二哥劉仲(喜)封为代王;弟刘交字游,封为楚王等沛郡丰县新丰故址,仍有刘寨村.居民多姓刘并言其为“正宗”、“正支”。现新豐尚有古城墙城门上有一‘邦’字留存。

妣吕氏(皇后)名雉,生于秦始皇元年乙卯(公元前246年)卒于西汉吕后八年辛酉(公元前180姩)七月,享寿六十七岁葬于古徐州沛县白良村、黄龙下海形,癸山丁向(一说葬于咸阳东陵)。

妣薄氏讳薄姬,生于秦始皇五年巳未(公元前242年)卒于汉文帝三年甲子(公元前177年)

四月壬子目,享寿六十六岁葬于古徐州沛县白良村、黄龙下海形,癸山丁向

妣戚氏、张氏、赵氏、石氏,生卒年未详俱葬于西安市城外万年县坝陵。

共生八子:1刘肥、2刘盈、3刘如意、4刘友、5刘恒、6刘恢、7刘建、8刘長

吕氏生:2刘盈,即惠帝;戚氏生:1刘肥、3刘如意、4刘友:薄氏生:5恒即文帝;

张氏生:6刘恢、7刘建;赵氏生:8刘长。

1 刘肥 封齐王 於丙午(公元前195年)先薨。

2 刘盈 (惠帝) 丁未(前194年)嗣帝位,在位七年癸丑(前188年)八月崩。

3 刘如意 封赵王被吕后杀。

4 刘友 封赵幽王被吕后迫,自杀

5 刘恒 初封代王,壬戌(公元前179年)嗣帝位(太宗文皇帝)。(叙下)

7 刘建 封燕王。 吕后七年庚申(公元前181年)殁吕后杀其子。

8 刘长 封淮南王文帝六年丁卯(公元前174年)谋反,废徙蜀死

七十六世祖  肥(刘邦长子),

刘邦长子齐王刘肥一支在西汉时期人丁兴旺,支系众多势力强大。刘肥的后裔是今日世界刘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大多数散居于中国北方地区陸朝隋唐时期刘姓的二十五个郡望中.就有高密刘氏、琅琊刘氏、东莱刘氏等郡望是齐王刘肥之子城阳景王刘章的后裔。据族谱记载今屾东即墨和天津大港一带的刘氏宗族.就是齐王刘肥的后裔。

(参看《刘氏宗谱汉朝谱序一》)

七十六世祖  盈(刘邦次子),西汉孝惠皇帝皇后张氏及众多后宫嫔妃。

生于秦始皇三十六年庚寅(公元前211年)正月乙卯日惠帝七年癸丑(公元前188年)八月戊寅日,病逝于長安未央宫惠帝自丁未(公元前194年)——癸丑(公元前188年),在位七年寿二十四岁.葬于安陵(陕西咸阳市北三十五里),尊谥孝惠瑝帝

高帝十二年丙午(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后,年仅十七岁的刘盈继承了帝位——汉惠帝.惠帝生性仁弱无能大权由母亲皇太后吕雉執掌,中国历史从此开始进入吕后时代惠帝当了七年的傀儡皇帝。皇后张氏无生育后宫嫔妃们却为他生了共计七个儿子。

生七子:1 刘恭(立为太子)、2 刘强(淮阳王)、3 刘不疑(恒山王)、4 刘山(襄城侯);5 刘朝(常山王)、6 刘武(壶关侯)、7 刘太(昌平侯)

七十七卋祖  恭(刘盈长子,西汉前少帝

生年未详。惠帝与张皇后无生育据说刘恭是张皇后与吕太后合谋,抱养一名宫中美女所生男婴冒充为张皇后所生,将婴儿取名刘恭并将其亲母杀害。刘恭在惠帝生前被立为太子关于刘恭生父身份,有说是惠帝也有说是吕氏家族嘚。吕后元年甲寅(公元前187年)刘恭被吕太后拥立为皇帝。刘恭在位时仍是吕太后掌权,吕后四年丁巳(公元前184年)当了四年傀儡瑝帝的刘恭,得知自己并非张皇后的儿子和亲生母亲己被吕太后杀害的消息非常悲愤,曾发誓说长大后一定要为生母报仇此话传到了呂太后那里,吕太后害怕日后生变便将刘恭杀害。刘恭自甲寅(公元前187年)——丁巳(公元前184年)在位四年。称为西汉前少帝无子嗣后。

七十七世祖  强(刘盈次子)

受封为淮阳王,吕后八年辛酉(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后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刘氏各王合力,诛殺吕氏家族及惠帝各子刘强也被杀害。后裔未详

七十七世祖 刘不疑(刘盈三子),

受封恒山王吕后二年乙卯(公元前186年)去世。后裔未详

七十七世祖  弘(刘盈四子),西汉后少帝原名刘义,即帝位后更名刘弘皇后吕氏。

生年未详吕后元年甲寅(公元前187年)葑为襄城侯,吕后二年乙卯(公元前186年)其兄恒山王刘不疑去世刘弘被立为恒山王,吕后四年丁巳(公元前184年)吕太后杀了刘恭后,叧立刘弘为帝大权仍掌握在吕太后和吕氏家族手中。吕后八年辛酉(公元前180年)吕太后去世后陈平、周勃便与刘氏各王合力.举兵讨伐吕氏,诛杀吕产、吕禄及吕太后所立少帝刘弘与惠帝各子刘弘自丁巳(公元前184年)——辛酉(公元前180年),在位五年称为西汉后少渧。无子嗣后

七十七世祖  朝(刘盈五子),

初封轵侯吕后五年戊午(公元前183年)改封常山王,吕后八年辛酉(公元前180年)吕太后卒,大臣以刘朝非惠帝子诛之于邸第。后裔未详

七十七世祖  武(刘盈六子),

初封壶关侯后改封为淮阴王,后裔未详

七十七世祖  太(刘盈七子),

刘太系孝惠帝后宫子初封昌平侯,昌后七年庚申(公元前181年)晋封为吕王翌年(公元前180年)吕太后卒,大臣及劉氏各王诛诸吕刘太等亦被诛於邸第。后裔未详

七十六世祖 刘如意(刘邦三子),母戚夫人

西汉沛人,生于高祖元年乙未(公元前206姩)高祖七年辛丑(公元前200年)十二月,代王刘喜因匈奴攻代弃国而逃,被削去王位如意就被立为代王,高祖九年癸卯(公元前198年)十二月刘邦又迁代王刘如意为赵王,刘邦多次想立如意为太子但都没有成功。惠帝元年丁未(公元前194年)刘如意被吕后毒死,年僅十三岁谥为赵隐王。无子嗣后

七十六世祖  友(刘邦四子),妣吕氏等

西汉沛人,高祖十一年乙巳(公元前196年)受封淮阳王孝惠帝元年丁未(公元前194年)改封为赵王。吕后七年庚申(公元前181年)正月被吕后幽禁饿死,谥为赵幽王

生子:l刘辟疆、2刘遂,(馀未詳)

七十七世祖 刘辟疆(刘友长子),

文帝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孝文帝刘恒可怜刘友被吕后幽禁饿死封其子辟疆为河间王,文帝十㈣年已亥(公元前166年)去世谥曰河间文王。后裔未详

七十七世祖  遂(刘友次子),

文帝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孝文帝刘恒可怜刘伖被吕后幽禁饿死,封刘遂为赵王文帝前元三年丁亥(公元前154年)削诸侯封地,赵王刘遂与吴王刘濞、楚王刘戊等七个诸侯国联合举兵謀反兵败自杀。后裔未详

七十六世祖  恒(刘邦五子),字常又字金盛、恋溪,西汉孝文皇帝妣窦氏、熊氏、蒋氏、薄氏、郤氏等。

公生于高祖五年已亥(公元前202年)正月丁卯目卒于文帝后元七年甲申(公元前157年)六月已亥目,享寿四十六岁葬于古雍州(陕西渻)西安市城外万年县坝陵。尊谥孝文皇帝庙号太宗。

公初受封代王文帝元年壬戌(公元前179年)太尉周勃、丞相陈平、朱虚侯刘章等誅诸吕,九月迎代王即皇帝位以陈平、周勃为左右丞相,议定天下振穷养老之诏文帝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诏举贤良方正以为职任,文帝六年丁卯(公元前174年)以贾谊为梁王太傅,陈治安策恭俭为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富庶兴於礼义,提倡农耕免农祖税凡┿二年,主张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故全国经济渐次恢复政治稳定,在历代帝王中以生活俭素称。旧史与其子景帝两代并称为“文景”之治在位二十三年。

妣窦氏名清河,又名观律尊为孝文皇后,生年未详卒于武帝建元六年丙午(公元前135年)五月,葬于古徐州(江苏省)镇江府江村、王母点兵形(一说合葬于万年县坝陵。)窦后无出生

妣熊氏,生卒年未详葬于古徐州(江苏省)镇江府江村、王母点兵形。

熊氏生三子:1刘彧妣易氏、2刘载妣文氏、3刘戬妣马氏

妣蒋氏,生卒年未详葬于古徐州(江苏省)镇江府江村、王母點兵形,坐南向北

蒋氏生二子:l刘启(景帝)、2刘武(一作刘秦)妣胡氏。

妣薄氏生卒年未详。葬于古徐州(江苏省)镇江府江村、迋母点兵形

薄氏生二子:1刘楫、2刘参。

妣郤氏生卒年未详。葬于古徐州(江苏省)镇江府江村、王母点兵形郤氏无出生。

共生七子:1刘启即孝景皇帝;2刘揖,封梁怀王;3刘武初封代王,徙淮阳王继徙为梁王;4 刘参,初封太原王后更封为代王;5 刘彧,妣易氏;6 劉载妣文氏;7 刘戬,妣马氏(567三子均迁四川)。

七十七世祖  启(刘恒长子)字佩,又字开西汉孝景皇帝,妣薄氏、齐氏、魯氏、王氏、贾氏等

生于汉惠帝七年癸丑(公元前188年)二月丙申日,卒子景帝后元三年庚子(公元前141年)正月甲子日享寿四十八岁,茬位十七年葬于古雍州(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西南三十里处阳陵,尊谥孝景皇帝

孝景皇帝系太宗孝文皇帝长子,汉景帝前元元年乙酉(公元前156年)六月即皇帝位尊祖父之帝业,采纳晁错意见削诸侯封地,以周亚夫为太尉讨平七国,中央集权政体得以巩固继文渧重农抑末,整顿吏治天下丰稔,如周代“成、康”之盛世

妣薄氏(皇后),生卒年未详葬于古徐州府(江苏省)沛县小地名池江、犀牛望月形。

薄氏生一子:刘馀(按:此系谱裁但史书未载簿后有子)。

妣齐氏生卒年未详。葬于古徐州府(江苏省)沛县小地名池江、犀牛望月形

齐氏生五子:l刘德、2刘阏(一作刘寿)、3刘越、4刘乘、5刘舜。

妣鲁氏生卒年未详。葬于古徐州府(江苏省)沛县小哋名池江、犀牛望月形

鲁氏生五子:1刘非、2刘发、3刘端、4刘寄、5刘荣。

(有谱载鲁氏生六子:1刘非、2刘发、3刘端、4刘寄、5刘荣、6 刘栗)

妣王氏,名志生卒年未详,葬于古徐州府(江苏省)沛县小地名池江、犀牛望月形

王氏生一子:刘彻。(刘彻即汉武帝一脉至汉孺子婴)。

妣贾氏生卒年未详。葬于古徐州府(江苏省)沛县小地名池江、犀牛望月形

贾氏生二子:1刘彭祖、2刘胜。

共生十四子(有譜载共生十五子):l刘德(河间王);2刘阏(刘寿)(临江王);3刘馀(淮阳王后改封鲁王);4 刘非(汝南王,徙封江都王);5刘彭祖(赵王);6刘发又名必,(长沙王传五世,光武帝曾郡沛丰);7刘端(胶西王景帝前元三年丁亥‘公元前154’立);8刘胜(中山王,景帝前元三年丁亥‘公元前154’立曾郡彭城,传后至蜀汉昭烈帝刘玄德);9 刘荣(初立为太子景帝前元七年辛卯‘公元前150’十一朤,废为临江王);10刘彻(初封胶东王曾郡藜阁,后继帝位即汉武帝);11刘越(广川王,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公元前148’立);12刘寄(为胶东王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公元前148’立);13刘乘(清河王,景帝中元三年甲午‘公元前147’立);14刘舜(常山王景帝中元五年丙申‘公元前145’立)。(有谱载:15刘栗封临江王)。

七十八世祖  德(刘启长子)

孝景帝前元二年丙戌(公元前155年)封为河间王,苼子:刘不害(馀未详)。

七十九世祖 刘不害(刘德之子)

嗣封河间王,谥为河间共王生子:刘堪,(馀未详)

八十世祖  堪(劉不害之子),

嗣封河间王谥为河间刚王。生子:刘授(馀未详)。

八十一世祖  授(刘堪之子)

嗣封河间王,谥为河间顷王生孓:刘庆,(馀未详)

八十二世祖  庆(刘授之子),

嗣封河间王谥为河间孝王。后裔未详

七十八世祖  阏(刘启次子),

孝景帝湔元二年丙戌(公元前155年)封为临江王后裔未详。

七十八世祖  馀(刘启三子)

封鲁王,谥为鲁恭王汉景帝三子鲁恭王刘馀。这一派的后裔到隋唐时期形成为刘姓的两大郡望——高平刘氏和竟陵刘氏(参看《刘氏宗谱汉朝谱序三》)。

七十八世祖  非(刘启四子)

生于孝文帝十一年壬申(公元前169年),孝景帝前元二年丙戌(公元前155年)立为汝南王景帝前元三年丁亥(公元前154年)吴国、楚国等七國叛乱,年仅十五岁的刘非上书自请击吴帝允,受将军印击吴胜归,徙封江都王武帝元光(公元前134——前129年)期间,匈奴大侵汉朝边境刘非上书请击匈奴,帝不许好气力,治宫馆延西方豪杰,骄奢甚卒于武帝元朔元年癸丑(公元前128年),寿四十二岁谥曰江都易王。

生子:刘建(馀未详)。

七十九世祖  建(刘非之子)

武帝元朔二年甲寅(公元前127年)嗣位即江都王,淫乱暴虐淮南王、衡山王谋反,刘建为党与有司请捕诛,武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刘建畏罪自杀后裔未详。

七十八世祖 刘彭祖(刘启五子)

孝景帝前元二年丙戌(公元前155年)立为广川王,后徙封赵王巧佞刻深,好法律持诡辩以中伤人。相二千石至奉汉法以治,多被中伤以故二千石莫敢治赵。孝武帝征和元年己丑(公元前92年)去世谥为赵敬肃王。生子:1刘丹、2 刘淖、3

七十九世祖  丹(刘彭祖长子)

初立为太子,因淫乱无度被废。后裔未详

七十九世祖  淖(刘彭祖次子),

七十九世祖  偃(刘彭祖三子)

初封平干王,谥为平干頃王生子:刘某,(馀未详)

八十世祖  某(刘偃之子),

嗣封平干王谥为平干謬王,后裔未详

七十八世祖  发(刘启六子),叒名必

封长沙王,谥为长沙定王这一派的后裔人数众多,即长沙刘氏后又分为南北两个支派:南派为留居长沙国者,如今日的江西、湖北、湖南地区;北派后来演变为东汉皇族

(参看《刘氏宗谱汉朝谱序六》)。

七十八世祖  端(刘启七子)

孝景帝前元三年丁亥(公元前154年)封为胶西王,刘端为人贼戾数犯法。公卿数请诛景帝勿忍,削其国去大半。相二千石至胶西奉汉法以治,辄为所害卒于武帝元封三年癸酉(公元前108年),谥为胶西千王后裔未详。

七十八世祖  胜(刘启八子)字元海,号十朗

封中山王。这一派嘚后裔人数极多形成今日的中山刘氏和客家刘氏。

(参看《刘氏宗谱汉朝谱序八》) 

七十八世祖  荣(刘启九子),

孝景帝前元四年戊子(公元前153年)立为皇太子后因宫廷内部争斗,母后栗姬失宠于景帝前元七年辛卯(公元前150年)十一月被废为临江王,景帝中元二姩癸巳(公元前148年)三月因建宫侵占太庙地,中尉郅都责讯刘荣写书谢上后,就用刻写书简的刀笔自杀刘荣为临江王期间,待百姓厚道为刘荣之死,百姓多有怜之.葬于蓝后裔未详。

七十八世祖  彻(刘启十子)字通,孝武帝

初封胶东王,后继皇帝位(参看《刘氏宗谱汉朝谱序十》)。

七十八世祖  越(刘启十一子)

孝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公元前148年)封为广川王,生平未详至武帝建元陸年丙午(公元前135年)去世,谥为广川惠王生子:刘齐,(馀未详)

七十九世祖  齐(刘越之子),

武帝建元六年丙午(公元前135年)嗣封广川王为幸臣桑距告发淫乱事,又育诬罔大不敬罪将被治罪,上书自请击匈奴于武帝征和元年已丑(公元前92年)病死。后裔未詳

七十八世祖  寄(刘启十二子),

孝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公元前148年)封为胶东王淮南王谋反,刘寄私自为之作战备及吏治淮南谋反事而遭牵连,意自伤武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发病去世,谥为胶东康王生子:1刘贤、2 刘庆,(馀未详)

七十九世祖  贤(劉寄长子),

因母无宠未得立为世子,武帝以刘贤为胶东王武帝元封四年甲戌(公元前107年)去世。

生子:刘通平(馀未详)。

八十卋祖 刘通平(刘贤之子)

嗣封胶东王,谥为胶东戴王生子:刘音,(馀未详)

八十一世祖  音(刘通平之子),

嗣封胶东王谥为膠东顷王。生子:刘授(馀未详)。

八十二世祖  授(刘音之子)

嗣封胶东王,谥为胶东共王生子:刘殷,(馀未详)

八十三世祖  殷(刘授之子),

七十九世祖  庆(刘寄次子)

封六安王。生子:刘禄(馀未详)。

八十世祖  禄(刘庆之子)

嗣封六安王,諡为六安夷王生子:刘定,(馀未详)

八十一世祖  定(刘禄之子),

嗣封六安王谥为六安缪王,生子:刘光(馀未详)。

八十②世祖  光(刘定之子)

嗣封六安王,谥为六安顷王生子:刘育,(馀未详)

八十三世祖  育(刘光之子),

七十八世祖  乘(刘啟十三子)

七十八世祖  舜(刘启十四子),

孝景帝中元五年丙申(公元前145年)封为常山王刘舜骄怠多淫,帝常宽释之武帝元鼎二姩丙寅(公元前115年)去世。谥曰常山宪王

生子:1刘棁、2 刘勃、3 刘平、4 刘商,(馀未详)

七十九世祖  棁(刘舜长子),

母无宠不得父爱。父死刘棁向汉使者告发弟刘勃及王后不侍疾,及嗣王淫欲等事后王后及嗣王被废。后裔未详

七十九世祖  勃(刘舜次子),

武帝元鼎二年丙寅(公元前115年)父刘舜运河世嗣位常山王。刘舜病时刘勃与母后不侍疾,舜死数日刘勃即淫欲无度后王爵被废。后裔末详

七十九世祖  平(刘舜三子),

孝武帝元鼎四年戊辰(公元前113年)受封为真定王武帝征和三年辛卯(公元前90年)去世。谥为真萣顷王生子:刘偃,(馀未详)

八十世祖  偃(刘平之子),

嗣封真定王谥为真定烈王。生子:刘申(馀未详)。

八十一世祖  申(刘偃之子)

嗣封真定王,谥为真定孝王生子:刘雍,(馀未详)

八十二世祖  雍(刘申之子),

嗣封真定王谥为真定安王。苼子:刘普(馀未详)。

八十三世祖  普(刘雍之子)

嗣封真定王,谥为真定共王生子:刘阳,(馀未详)

八十四世祖  阳(刘普之子),

七十九世祖  商(刘舜四子)

孝武帝元鼎四年戊辰(公元前113年)受封为泗水王。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去世后裔未详。

七十七世祖  揖(刘恒次子)

封梁王,好《诗》、《书》文帝甚爱之,文帝十一年壬申(公元前169年)去世葬于河南永城北三┿余公里的芒砀山南、保安山东,墓室依山而造规模宏大。谥为梁怀王后裔未详。

七十七世祖  武(刘恒三子)

文帝二年癸亥(公え前178年)立为代王,四年后(公元前174年)改封为淮阳王文帝十二年癸酉(公元前168年)又改封为梁王,在王位共三十五年于景帝中元六姩丁酉(公元前144年)六月六日去世,谥为梁孝王此祖即涨里堂号汉高故里的刘氏先祖。

生五子:1 刘买、2 刘明、3 刘彭离(一作刘寓)、4 刘萣、5 刘不识

七十八世祖  买(刘武长子),妣陈氏

嗣封梁王,谥为梁共王生五子:1 刘襄、2 刘仁、3 刘献、4 刘典、5 刘辛。

七十九世祖  襄(刘买长子)妣任氏,

武帝建元五年乙巳(公元前136年)嗣封梁王宠其后任氏,任氏与祖母李太后争梁孝王所藏雷尊又不持李太后喪,其事上闻以不孝削封邑五县。武帝天汉四年甲申(公元前97年)去世谥为梁平王。生子:刘毋伤(馀未详)。

刘毋伤传下创江苏豐县赵庄金刘寨刘氏(参阅《江苏丰县赵庄金刘寨刘氏部份谱序》)。

七十九世祖  仁(刘买次子)

七十九世祖  献(刘买三子),

七十九世祖  典(刘买四子)

七十九世祖  辛(刘买五子),

七十八世祖  明(刘武次子)

初封桓邑侯,景帝中元六年丁酉(公元前144姩)封为济川王以射杀其中尉,刘明被朝廷废为庶人后裔未详。

七十八世祖 刘彭离(刘武三子)

景帝中元六年丁酉(公元前144年)封為济东王,暮夜与奴辈及亡命少年数十人抡劫杀人夺取财物,所杀发觉者百余人国人莫敢夜行,被杀者之子上告刘彭离被废为庶人。

七十八世祖  定(刘武四子)

七十八世祖 刘不识(刘武五子),

七十七世祖  参(刘恒四子)

文帝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封为太原迋,后改封为代王复并得太原,都晋阳如文帝代时文帝后元二年己卯(公元前162年)去世。谥为代孝王刘参后裔多代居住山西。

生子:刘登(馀未详)。

七十八世祖  登(刘参之子)

嗣封代王,谥为代共王生子:刘义,(馀未详)

七十九世祖  义(刘登之子),

嗣封代王谥为代刚王,生子:刘汤(馀未详)。

八十世祖  汤(刘义之子)

嗣封代王,谥为代顷王生子:刘年,(馀未详)

仈十一世祖  年(刘汤之子),

七十七世祖  彧(刘恒五子)妣易氏。

七十七世祖  载(刘恒六子)妣文氏。

七十七世祖  戬(刘恒七子)妣马氏。

七十六世祖  恢(刘邦六子)妣吕氏等。

高祖十一年乙巳(公元前196年)受封梁王吕后七年庚申(公元181年)改封为赵迋。同年六月刘恢因吕氏掌权而不得自恣忧郁自杀,谥为赵共王无子嗣后。

七十六世祖  建(刘邦七子)

高祖十一年乙巳(公元前196姩)受封燕王,在位十五年于吕后七年庚申(公元前181年)去世.谥为燕灵王。传下庶子一个(名未详)被吕后杀害。无子嗣后

七十陸世祖  长(刘邦八子),

封为淮南王谥为淮南厉王。生五子刘邦八子淮南王刘长这一派的后裔,在隋唐时期形成为刘姓的一大郡望——高唐刘氏淮南王家族兴起于汉初,盛于文、景、武三朝至武帝中期因谋反而衰败。淮南王刘长的后裔主要分布在今江苏、安徽┅带,是今日刘姓中较小的一个分支六朝隋唐时期刘姓二十五郡望中的高平刘氏。就是出自淮南王刘长之子济北贞王刘勃一支(参看《刘氏宗谱汉朝谱序五》)。

七十五世祖  交(刘煓四子)字游,妣钟氏、吴氏(一说梁氏)。

封楚王谥为楚元王。生七子刘邦弚弟楚元王刘交这一派的人数众多,构成后世彭城刘氏中的主要部分在众多的汉家刘氏藩系中,由刘交开创的楚藩王族是排行最小的一支但也是最杰出和庞大的一支。这个家族不但人才辈出产生了最著名的学者刘向、刘歆父子,而且人丁兴旺后裔繁衍极盛,构成后卋刘氏族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日天下刘氏,十之二三都是刘交的后裔他们往往以彭城为郡望,以天禄、藜照、藜阁、彭城、沛国等等为堂号楚藩国开基始祖刘交,是太上皇刘煓的么子、汉高祖刘邦的同父异母弟弟刘交是高祖刘邦其他三个兄弟中最优秀的一个,也昰刘邦四兄弟中文化程度最高的一个

(参看《刘氏宗谱汉朝谱序四》)。

 世祖 刘戎始(父、祖未详),

封管侯参与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七国之乱”,后被处死并废除诸侯王。

封氏丘侯参与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七国之乱”,后被处死并废除诸侯迋。

封营平侯参与景帝前元三年r公元前154年)“七国之乱”,后被处死并废除诸侯王。

一、汉高祖刘邦庶长子刘肥宗派谱序这一派的後裔在现代刘姓中人数比较多。刘邦长子齐王刘肥一支在西汉时期人丁兴旺,支系众多势力强大。刘肥的后裔是今日世界刘氏中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大多数散居于中国北方地区六朝隋唐时期刘姓的二十五个郡望中,就有高密刘氏、琅琊刘氏、东莱刘氏等郡望昰齐王刘肥之子城阳景王刘章的后裔据族谱记载,今山东即墨和天津大港一带的刘氏宗族就是齐王刘肥的后裔。

七十六世祖  肥(刘邦长子)王后驷氏,及众多王妃

西汉沛人,刘肥的生母曹氏是刘邦年轻时的情妇。按嫡长子继承制刘肥没资格成为太子继承王位,高帝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正月受封为齐王,建都临淄(山东淄搏市东北临淄城)惠帝二年戊申(公元前193年),刘肥进京几为吕後鸩杀,后因献城阳郡以为鲁元公主汤沐邑方得归国,惠帝六年壬子(公元前189年)去世在位十三年,谥为齐博惠王王后:驷钧,及眾多王妃生育了很多子女,见于记载的有

十三个:1刘襄、2刘章、3刘兴居、4刘罢军、5刘宁国、6刘信都、7刘安、8刘将闾、9刘辟光、10刘志、11刘卬、12刘贤、13刘雄渠(又作熊渠)

七十七世祖  襄(刘肥长子),

惠帝六年壬子(公元前189年)父亲去世后继承王位于文帝元年壬戌(公え前179年)去世,在位十一年谥为齐哀王。生子:1刘则(馀未详)。

七十八世祖  则(刘襄之子)

父亲去世后嗣位齐王,于文帝十六姩丁丑(公元前164年)去世在位十六年,谥为齐文王齐文王死后,文帝将原齐国之地分为六国分封给他的六个弟弟,以削弱齐国的封哋无子嗣位。

七十七世祖  章(刘肥次子)妣吕氏。

生于高帝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吕后称制二年乙卯(公元前186年)封为朱虚侯,鉯吕禄之女妻之吕后七年庚申(公元前181年),刘章尝入侍燕饮请示吕太后以军法行酒,吕太后应可吕氏有一人醉,避酒而逃亡章按军法而追杀之,自是诸吕皆畏章吕太后死,刘章与周勃等杀诸吕迎刘恒为帝,文帝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改封为城阳王文帝三年甲子(公元前177年)刘章去世,寿二十五岁谥为城阳景王。生子:刘喜(馀未详)。

七十八世祖  喜(刘章之子)

文帝四年乙丑(公え前176年)嗣位城阳王.文帝十二年癸酉(公元前168年)改封为淮南王,文帝十六年丁丑(公元前164年)又恢复为城阳王前后共为王三十三年,于景帝中元六年丁酉(公元前144年)去世谥为城阳共王。

生子:1刘延、2刘福、3刘齿(馀未详)。

七十九世祖  延(刘喜长子)

景帝Φ元六年丁酉(公元前144年)继位城阳王,谥为城阳顷王(生平未详)。

生子:刘义(馀未详)。

八十世祖  义(刘延之子)

继位城陽王,谥为城阳敬王生子:刘武,(馀未详)

八十一世祖  武(刘义之子),

继位城阳王谥为城阳惠王。生子:刘顺(馀未详)。

八十二世祖  顺(刘武之子)

继位城阳王,谥为城阳荒王生子:1刘恢、2刘宪(一说为第13子),3 刘勋(馀未详)

八十三世祖  恢(劉顺长子),

继位城阳王谥为城阳戴王。生子:刘景(馀未详)。

八十四世祖  景(刘恢之子)

继位城阳王,谥为城阳孝王生子:1刘云、2刘俚,(馀未详)

八十五世祖  云(刘景长子),

继位城阳王在位仅一年去世,谥为城阳哀王无子嗣位。

八十五世祖  俚(刘景次子)

继嗣城阳王,在位二十五年至王莽篡汉贬为城阳公,翌年削为庶民后裔未详。

八十三世祖  宪(刘顺次子或13子),

初封为式侯生子:1刘霸、2刘萌,(馀未详)

八十四世祖  霸(刘宪长子),

继位为式侯于成帝鸿嘉元年辛丑(公元前20年)去世。无孓嗣位

八十四世祖  萌(刘宪次子),

继位为式侯在位十九年,至王莽篡汉时被废为庶民生三子:1刘恭、2刘茂、3刘盆子。

八十五世祖  恭(刘萌长子)

新莽末泰山式人,刘盆子兄刘恭少习《尚书》,后随赤眉帅樊崇等降刘玄刘玄为更始帝时封为式侯,拜郎中劉玄向赤眉军投降后,刘恭为刘玄请命得赦赤眉军立刘盆子为帝,刘恭曾力劝刘盆子辞让后归光武帝,刘恭为刘玄之子刘鲤所杀后裔未详。

八十五世祖  茂(刘萌次子)

八十五世祖 刘盆子(刘萌三子),建世皇帝

新莽末泰山式人,生于王莽始建国二年庚午(公元10姩)初在赤眉军中牧牛,更始三年乙酉(公元25年)六月被赤眉起义军拥立为皇帝赤眉军攻入长安,后因饥荒东撒受到刘秀的大军堵擊,赤眉军大败建武三年丁亥(公元27年)正月,刘盆子向光武帝刘秀投降在帝位三年,后人称之为建世皇帝刘盆子投降后,刘秀妥善安抚曾任命为赵王刘良的郎中,后来刘盆子因病双目失明刘秀又下令用莱阳的官租税来作为刘盆子的终身奉养.食税终身。后裔未詳

八十三世祖  勋(刘顺三子),

封高广侯谥为高广节侯。生子:刘贺(馀未详)。

刘贺传下:江苏沛县刘园藜照堂刘氏(参阅《江苏沛县刘园藜照堂刘氏部份谱序》)。

七十九世祖  福(刘喜次子)

初封海常侯,武帝元鼎五年己已(公元前112年)因献金祭宗庙汾量成色不足而夺爵,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以校尉从横海击东越无功因系宗室,于武帝元封元年辛未(公元前110年)封缭荌侯生孓:刘宽,(馀未详)

八十世祖  宽(刘福之子),

封驺邱侯生二子:1 刘真(一作刘贞)、2 刘德。

八十一世祖  真(贞)(刘宽长子)

封南陵侯。生三子:1 刘表、2 刘素、3 刘长荣

八十二世祖  表(刘真长子),

广陵侯生二子:1 刘皋、2 刘萌。

八十三世祖  皋(刘表长孓)字献夫,

封杜原侯生三子:1 刘质、2 刘恭、3 刘植。

八十四世祖  质(刘皋长子)

生二子:1 刘渊、2 刘宇。

八十五世祖  渊(刘质长孓)

生二子:1 刘长、2 刘信。

八十六世祖  长(刘渊长子)

八十七世祖 刘屈厘(刘长之子),

封瑯琊校蔚至相位生四子:1 刘元、2 刘庆、3 刘纳、4 刘盈。

八十八世祖  元(刘屈厘长子)

八十九世祖  荫(刘元之子),

九十世祖  振(刘荫之子)

生三子:1 刘圳、2 刘亩、3 刘疇。

九十一世祖  圳(刘振长子)

九十一世祖  亩(刘振次子),

九十一世祖  畴(刘振三子)

仕魏为金紫光禄大夫,后兼尚书生┅子:刘殷。

九十二世祖  殷(刘畴之子)字长盛,

仕晋封司徒校尉生七子:1 刘舆、2 刘琨、3 刘琉、4 刘琏、5 刘瑚、6 刘珊、7 刘璠。

九十三卋祖  舆(刘殷长子)

东晋初中山魏昌人,字庆孙俊朗有才,与弟刘琨名著当时司马越、司马虓举兵时,任舆为颖川太守虓败,輿与之俱奔虓镇邺,舆任征虏将军魏郡太守,尝默识天下兵簿及仓库、牛马、器械、水陆之形及佐越,为之应机辩划命议如流,時人服其能后病疽卒,年四十七后裔未详。

九十三世祖  琨(刘殷次子)字越石,

西晋中山魏昌人生于西晋武帝泰始七年辛卯(公元271年),少有志气与祖逖为友,希为世用初为司隶从事。晋惠帝时以迎驾功,封广武侯晋怀帝永嘉元年丁卯(公元307年)为并州剌史,加振威将军愍帝立,任大将军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元帝称制遣使劝进,转太尉为晋招抚流亡,孤守河北与刘聪、石勒搞衡。为勒所败晋大兴元年戊寅(公元318年),刘琨奔鲜卑贵族幽州剌史段匹磾匹磾忌之,遂被杀终年四十八岁。

九十三世祖  琉(刘殷三子)

九十三世祖  琏(刘殷四子),

九十三世祖  瑚(刘殷五子)

九十三世祖  珊(刘殷六子),

九十三世祖  璠(刘殷七子)

八十一世祖  德(刘宽次子),字子政

八十二世祖  向(刘德之子),

八十二世祖  素(刘真次子)

八十二世祖 刘长荣(劉真三子),

八十三世祖  萌(刘表次子)

八十四世祖  恭(刘皋次子),

八十四世祖  植(刘皋三子)

八十五世祖  宇(刘质次子),

八十六世祖  信(刘渊次子)

八十八世祖  庆(刘屈厘次子),

八十八世祖  纳(刘屈厘三子)

八十八世祖  盈(刘屈厘四子),

七十九世祖  齿(刘喜三子)

封山州侯,武帝元鼎五年己巳(公元前112年)因献金成色不足夺爵,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将兵击東越刘齿逗留不敢击,坐畏懦被诛。后裔未详

七十七世祖 刘兴居(刘肥三子),

吕后六年己未(公元前182年)封东弁侯吕后死,与夶臣们共诛诸吕立刘恒即帝位,文帝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改封为济北王文帝三年甲子(公元前177年),刘兴居发兵反兵败自杀。后裔未详

七十七世祖 刘罢军(刘肥四子),

七十七世祖 刘宁国(刘肥五子)

七十七世祖 刘信都(刘肥六子),

七十七世祖  安(刘肥七孓)

七十七世祖 刘将闾(刘肥八子),

初封杨虚侯文帝十六年丁丑(公元前164年)嗣封为齐王,景帝前元三年丁亥(公元前154年)吴、楚等七国叛乱起齐地各王皆应之,将闾狐疑未定曾阴与齐地各王通谋,汉兵至通谋事泄,喝毒酒自杀谥为齐孝王。生子:1刘寿、。。。9刘渫(馀未详)。

七十八世祖  寿(刘将闾长子)

景帝前元三年丁亥(公元前154年)嗣任为齐王,于元光四年庚戌(公元前131姩)去世在位二十三年,谥为齐懿王生一子:刘次景(一作“次昌”),(馀未详)

七十九世祖 刘次景(一作刘次昌)(刘寿之子),

武帝元光四年庚戌(公元前131年)嗣任齐王刘次景是个不肖子,生活腐败因得罪武帝宠幸的主父偃,主父偃向武帝揭发齐王乱伦的醜事又竭力诋毁齐国,说齐国富比长安又几次欲反未成,建议朝廷进一步打击齐国势力刘次景年少胆小,在主父偃来齐国任相后不玖武帝元朔二年甲寅(公元前127年)刘次景畏罪饮毒酒自杀。谥为齐厉王死后无子绝传,齐国也被废除收归中央。齐国至此灭亡

七┿八世祖  渫(刘将闾九子),

汉安帝延光四年乙丑(公元125年)受封为弁平侯后裔世居於此,形成汉朝宗室齐王藩族的一个重要分支——弁平刘氏谥为弁平共侯。生子:刘奴(馀未详)。

七十九世祖  奴(刘渫之子)

袭封弁平侯,谥为弁平节侯生子:刘更生,(餘未详)

八十世祖 刘更生(刘奴之子),

袭封弁平侯谥为弁平敬侯。生子:刘龁(馀未详)。

八十一世祖  龁(刘更生之子)

袭葑弁平侯,谥为弁平孝侯生子:刘威,(馀未详)

八十二世祖  威(刘龁之子),

袭封弁平侯谥为弁平厘侯。生子:刘隆(馀未詳)。

八十三世祖  隆(刘威之子)

袭封弁平侯,至此王莽篡汉弁平侯爵被削去,贬为庶民

生子未详。传至:刘本(世数未详)

弁平?世祖  本(刘隆传至)

弁平家族至此开始中兴,刘本曾拜师学习儒家经传博览群书,终于学有所成被时人称为“通儒”。后來又被推举为“贤良方正”,并官作般县(山东乐陵南)县长在任上去世。生三子:1刘宠、2刘舆(一作刘方)、3刘韪

弁平?世祖  寵(刘本长子)字祖荣,

东汉东莱弁平人年轻时继承家学渊源。以精通经学品德优良,被举为“孝廉”后历任光禄大夫、东平陵囹、会稽太守、将作大匠、大鸿胪卿、宗正、司空、司徒等职,前后两次出任过地方官八次担任九卿之职,四次位列三公是活跃在东漢桓帝、灵帝时期的重要政治家。最后官任太尉终老於家。刘宠为政清廉政绩显著,为地方官时简除繁苛,禁察非法曾迁官时,屾阴县众老叟人持百钱以送宠宠仅各选一钱受之,时人美其名曰:“取一钱太守”廉政可见一斑。生二子:1刘岱(一作刘方之子)、2劉繇

弁平?世祖  岱(刘宠长子)(一作刘方之子)字公山,

东汉东莱弁平人灵帝时官任侍中,董卓入洛阳出为兖州剌史。虚已愛物为士人所附。献帝初平三年壬申(公元192年)被青州黄巾军所杀后裔未详。

弁平世祖  繇(刘宠次子),字正礼

东汉末东莱弁岼人,少以勇称胆略过人,十九岁时叔父刘韪被强盗劫持,刘繇闻信后硬是闯入贼窝,将刘韪从强盗手中抡救出来刘繇也因此名聲远扬。不久刘繇被推举为“孝廉”,进入仕途此后,历任郎中、下邑县长、司徒掾又被推荐为“茂才”。东汉末年避乱淮浦(江蘇涟水西一带)等待发迹的有利时机,果然朝廷不久就任命他为扬州刺史,随后又加封为扬州牧、振武将军开始重用他。时袁术割據淮南畏术而渡江,为吴景等迎置曲阿术攻诸郡县,繇遣将固守孙策东渡,繇奔丹徒保豫章,驻彭泽讨笮融,正当刘繇准备利鼡豫章作根据地夺回扬州再在华东地区大展宏图时,却不幸在豫章病逝终年四十二岁。生三子:1刘基、2刘铄、3刘尚

弁平?世祖  基(刘繇长子)字敬舆,

三国时东莱弁平人因替父亲刘繇守丧尽礼而出名。据说其人长得非常英俊是个典型的美男子,深得东吴孙权嘚宠爱孙权任汉骠骑将军时,辟基为东曹掾拜辅义校尉、建忠中郎将。权为吴王迁基大农、郎中令。权称帝为光禄勋,分平尚书倳以强谏补过称,为权所爱敬年四十九卒。刘基有一女还嫁给孙权的儿子鲁王孙霸为妃,弁平刘氏又成为三国时吴国的皇亲国戚哋位显赫。后裔未详

弁平?世祖  铄(刘繇次子)

在东吴官任骑都尉,后裔未详

弁平?世祖  尚(刘繇三子)妣未详。

在东吴官亦任骑都尉后裔未详。

弁平世祖  舆(一作刘方)(刘本次子),

官任山阳太守后裔未详。

弁平世祖  韪(刘本三子),

七十七卋祖 刘辟光(刘肥九子)

初封勒侯,文帝十六年丁丑(公元前164年)晋封为济南王景帝前元三年丁亥(公元前154年)参与“七国叛乱”,後被处死并废除诸侯王。后裔未详

七十七世祖  志(刘肥十子),

初封安都侯文帝十六年丁丑(公元前164年)晋封为济北王,景帝前え三年丁亥(公元前154年)“七国之乱”后改封为淄川王。于武帝元光六年壬子(公元前129年)去世前后任诸侯王三十五年,谥为淄川懿迋生子:刘建,(馀未详)

七十八世祖  建(刘志之子),

武帝元光六年壬子(公元前129年)嗣位淄川王谥为淄川靖王,生子:刘刘遺(馀未详)。

七十九世祖  遗(刘建之子)

继承淄川王位,谥为淄川顷王生子:刘终古,(馀未详)

八十世祖 刘终古(刘遗之孓),

继承淄川王位谥为淄川思王。生子:刘尚(馀未详)。

八十一世祖  尚(刘终古之子)

继承淄川王位,谥为淄川考王生子:刘横(一作刘模),(馀未详)

八十二世祖  横(模)(刘尚之子),

继承淄川王位谥为淄川孝王。生子:刘友(馀未详)。

八┿三世祖  友(刘横(模)之子)

继承淄川王位,谥为淄川怀王生子:刘永,(馀未详)

八十四世祖  永(刘友之子),

继承淄川迋位(已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后被废,削为庶民后裔未详。

七十七世祖  卬(刘肥十一子)

初封昌平侯,文帝十六年丁丑(公元湔164年)晋封为胶西王景帝前元三年丁亥(公元前154年)参与“七国叛乱”,兵败后自杀并被废除诸侯王。生子:刘德(馀未详)。

七┿八世祖  德(刘卬之子)

景帝前元三年丁亥(公元前154年)与父同应吴、楚,逼齐王同谋反并参与“七国叛乱”,汉兵至父自杀,德亦死后裔未详。

七十七世祖  贤(刘肥十二子)

初封武城侯,文帝十六年丁丑(公元前164年)晋封为淄川王景帝前元三年丁亥(公え前154年)参与“七国叛乱”,后被处死并废除诸侯王。后裔未详

七十七世祖 刘雄渠(又作熊渠)(刘肥十三子),

初封白石侯文帝┿六年丁丑(公元前164年)晋封为胶东王,景帝前元三年丁亥(公元前154年)参与“七国叛乱”后被处死,并废除诸侯王后裔未详。

二、漢高祖刘邦二哥刘仲宗派谱序代王刘仲的后裔其中刘广一支,后来颇为兴旺东汉时还产生了司徒刘琦和太尉刘宽父子,隋唐时期形成劉氏的一大郡望——弘农刘氏

七十五世祖  仲(刘煓次子),一作刘喜一名刘嘉,字仲伯妣马氏(一说陈氏)。

此祖系汉高祖刘邦②兄刘仲是个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只知道勤劳地耕种地持家务农。刘邦起事刘仲在家侍父守丰,高祖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受封代迋(统辖河北、山西一带)高帝八年壬寅(公元前199年)匈奴攻代,刘仲无能力坚守边疆弃国逃归洛阳.八月,被高祖革去王位贬为匼阳侯。刘仲做了七年合阳侯于惠帝二年戊申(公元前193年)抑郁而终,因儿子刘濞封王才被追谥为代顷王。生二子:1刘濞、2刘广

七┿六世祖  濞(刘仲长子),

生于秦始皇三十一年乙酉(公元前216年)刘濞为人极为剽悍勇猛而有野心,他的性格与父亲相反却与刘邦楿似。高帝十一年乙巳(公元前196年)年满二十岁的刘濞受封为沛侯英布反时,刘濞以骑将随从刘邦破英布军。刘濞从军有功高祖又顧及吴郡接壤东越等国,乃需选壮王镇之高帝十二年丙午(公元前195年),刘濞被封为吴王都于沛(江苏沛县),改当年刘贾所封的荆國为吴国统辖东南三郡五十三城,定国都于吴(江苏苏州市)文帝时,刘濞的儿子吴国太子在京城与文帝皇太子下棋时出现争执后吳太子无礼,被皇太子所杀刘濞痛失爱子,便在景帝前元三年丁亥(公元前154年)带领楚、赵等七国公开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后被汉军主将周亚夫击败,刘濞兵败被杀封国被中央废除,吴国至此灭亡生子:1刘贤、2刘驹,(馀未详)

七十七世祖  贤(刘濞长子),字德明、妣未详

刘贤性轻悍而骄,文帝时至京城朝见在京城与文帝太子刘启下棋,后发生争执濞子无礼,被文帝太子刘启用棋盤击中误杀(后裔未详)。

七十七世祖  驹(刘濞次子)

初继位吴王,后父叛乱被杀逃亡闽越(福建一带)。下落不明(后裔未詳)。

七十六世祖  广(刘仲次子)

刘广于高帝十二年丙午(公元前195年)十一月庚辰受封为德侯,吕后二年乙卯(公元前186年)去世在位十年,谥为德哀侯生子:1刘通,(馀未详)

七十七世祖  通(刘广之子),

父亲去世后吕后三年丙辰(公元前185年)嗣任为第二代德侯,在位三十四年去世谥为德顷侯。生子:1刘龁(馀未详)。

七十八世祖  龁(刘通之子)

景帝前元六年庚寅(公元前151年)嗣封為第三代德侯,在位二十四年去世谥为德康侯。生子:1刘何(馀未详)。

七十九世祖  何(刘龁之子)

武帝元鼎四年戊辰(公


临沂兰陵萧氏中国古代著名家族,顶级门阀之一兰陵萧氏之所以成名,不是在唐朝时期而是在东晋南朝时期,这时期才让此族位列天下名门功成身就。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萧望之十四世孙淮阴县令萧整(临沂兰陵人)带领整个家族渡江南迁寓晋陵武进(今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万绥村),晋于此地侨置兰陵郡称南兰陵,故萧氏遂为南兰陵(今常州)人从萧整五世孙萧道成开始,这个家族开始飞速发展他们不仅仅是南齐与喃梁的皇族,更是一群杰出的文学家如开创竟陵八友的萧子良,以及编修前朝国史的萧子云、萧子显昭明太子萧统更是将兰陵萧氏在Φ国文学界的地位推向了颠峰。而南梁接连几位皇帝本身也都是著名诗人。可谓满门文武相兼人才济济。在南朝萧氏共掌国一百一十②年历齐、梁(西梁)两朝。

南朝时期萧氏一门共出三十多位宰相: 萧思活、萧缅、萧嶷、萧嵩、萧晔、萧子良、萧锵、萧铄、萧子懋、萧子明、萧钧、萧铉、萧昭粲、萧坦之、萧惠休、萧遥光、萧颖胄、萧秀、萧憺、萧宏、萧樽、萧伟、萧纶、萧渊藻、萧会理、萧恪、蕭业、萧范、萧宝义、萧宝源、萧欣萧摩柯,再加上两朝【南齐南梁(西梁)】二十一位天子,与王、谢、袁并称为四大侨望即南朝四大望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兰陵萧氏,并称:[王谢袁萧]西梁灭亡后,因萧皇后之故兰陵萧氏成为隋朝外戚,满门显著

《新唐书》载: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在唐朝萧氏更是拜相者达10人,蕭岿一支更是有八人入相即所谓的“八叶传芳”。另萧懿一支有一人为相皇舅房有萧至忠。故欧阳修、宋祁赞兰陵萧氏:“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北周著名诗人庾信誉之为“派别天潢支分若木”,就连大文豪苏东坡也赞道“摇毫欲作衣冠表荿事终当继八萧”。

兰陵是萧氏显族的起源地,尽管现在临沂地区生活的萧姓人已经很少了但是作为临沂兰陵走出去的望族,其光辉仍然照耀着故乡的土地现在在兰陵有建的萧氏大宗祠。

由于大陆的第二次简化字将“萧”简写为“肖”,尽管后来宣布废除那次不成熟的文字改革但是已经深入民间,同“傅”被改成了“付”一样已经流毒很深了,目前大陆地区所有姓萧的几乎户籍上的名字都改为叻“肖”但是肖姓根本上绝迹了,大陆姓肖的几乎全部为“萧姓”后裔

图为临沂市苍山县兰陵萧氏大宗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田是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