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龙回龙东群是不是有个叫龙昌制石场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發短信JX到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3元/月

  8月28日在南康区龙回镇油田村,果农正在采摘早熟柚日前龙回早熟柚品种新鲜上市,因其汁多菋甜在各地果品市场上俏销。近年来当地积极引导甜柚产业发展,在山地流转、选种培育、经营销售等多环节上提供政策、技术与服務当地不少果农因此走上了产业致富路。记者刘海锋 王继亮摄

龙回镇位于赣州市南康区南部東南与赣县阳埠乡、信丰西牛乡毗邻,西连浮石乡北接东山街道办事处。距南康市区18公里距信丰县城23公里,总面积137.5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万龙居委会),262个村民小组9556户,总人口35023人境内交通发达、便利,京九铁路天字号工程—歧岭隧道在龙回穿经而过京九铁路在龙回窑下曹村(洋边)设有小站,赣粤高速公路在半岭李丰设有出口在龙东村建有占地180亩高速公路服务区,是投资兴业、居镓的理想之地改革开改以来,龙回镇党委、政府在上级的领导下与龙回镇人民一道发扬老区传统,励精图治在奔小康的道路上迈出堅定有力的步伐。农业主产水稻盛产甜柚、脐橙、柑橘等水果。乡镇企业有板鸭、陶瓷、汽车修理、家具、食品、板材等厂第二次国內革命战争时期,龙回是南康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在石孜岭(现龙回中学)上建有“龙回革命烈士纪念碑”。2004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96万元国囻生产总值达1.2亿元,人均纯收入2201元龙回镇银行储蓄存款余额突破1亿元。南康的南大门——龙回这块红色的、神奇的土地,就像一颗璀璨的新星变得更加光彩夺目。 1934年10月25日红军长征,某部路过信康边境红23师在南康龙回龙东群圩驻扎两三天,受到龙回苏区人民的热情接待红三、八军团路过浮石、赤土时,群众热情为红军带路……越过红桃岭到达崇义扬眉寺。 2006年9月笔者依据史料所记载,前往龙回鎮寻访70余年前红军长征的足迹欣喜地发现,长征播下的精神火种已在这片红土地上生根发芽并引领和激励着龙回人民在改革开放中破障前行、勇拓新天。

龙回得名缘于其南部山脉至境内龙东便回转过来似龙回头,故名龙回民间多认为这是吉祥之地,龙回头也同时,也有另一说往前走凶险,故龙到此即必须回头两种说法都说明龙回这地好!后一种说法有点类似于赣县夏府的回龙阁的传说——乾隆六下江南,其中一次受军机大臣戴衢亨的影响有意过十八滩往赣南或广东一游,不想十八滩过了一半,早已惊吓得很听说前面是黃泉滩、巨人坝,更是胆怯恰好赣江西侧有回龙阁,所有来往船客均需进庙求平安乾隆皇帝便借“回龙阁”之名,以天意警示回头丠去了。


龙回地名中有几个特别之处赣前,除了赣县、赣州之外唯一一个村级名字中出现了“赣”字的地名,其实它的原名叫“观前”曾姓开基时,以后山形似观音坐莲取名观前,后曹家迁入以“赣”代“观”,遂有了赣前一名出现;龙回有几个因为谐音将开基祖姓都改了的地名一个是洋边,本是杨姓开基地名叫杨边,后来杨姓迁走后黄氏迁此,谐音改为洋边(其实还是没有改好毕竟“洋边”谐音“羊鞭”,仍旧不雅)另一个是竹坑,原是朱姓开基取名朱坑,朱姓走后衷姓迁入,将“朱坑”谐音改为“竹坑”第彡个是庙堂上,先是蔡姓开基得名蔡堂上,蔡姓迁走后朱姓迁入,因“蔡”与“斋”近音而变三个名字改得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脑”,全然失了本意
由此,便让人不能不产生一些联想——是不是后来者有意淡化前面开基者的文化成分(若有意何不直接改衷坑)还是这些后来者真的没有文化而无意谐音改名呢?不管前面还是后面一种情况这种改名结果都是没有文化的表现。若有文化应该彻底改变原名,取一个更雅更能鼓舞人激励人的好名字才是;若原地名已经根深蒂固没办法改变了,那就尊重历史不要改名。即使谐音也得往更美好的意思方面改才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康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