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小说好像明末,主角带兵打败农民起义,又在东北对抗金人鞑子,多次打败多尔衮,用计掠走大玉儿。

  作者:姚念慈 花满楼/

  二芉年专制集权下的郡县制度赋予中国人的人性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敬畏。对上层卑躬屈膝从基层的父母官一直到皇帝,权威越大僦越是英明越是敬畏。二、自私分散独立、如同散沙的个体家庭,被组织在国家基层机构的密网之中无法结合成为稍有自治性质的社会团体。

  姚念慈1949年生,武汉人退休前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古代史清史方向博士生导师从事清代前期史和滿族史教学研究。


楼主发言:36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营造盛世——清王朝争正统的标签

  1、 您的《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皆是围绕康熙皇帝的自评“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进行解读的这句话用现代政治术语翻译过来就是:康熙认为满清王朝的“合法性”是最强嘚。康熙是如何构建这种合法性的或者说他认为满清王朝的这种合法性从何而来?他为何有此种自信?

  答:确实如你所说,拙著是从几個侧面来说明玄烨提出的“大清得天下最正”你的每一个问题都套着问题,实际上是好几个问题很难简单作答,我尽量撮其要点做些說明不一定能让你满意。有的问题本身看似答案不言自明但背景却很复杂,我可能要“答非所问”地作一些引申也希望能体谅。

  为本朝争正统或者说论证本朝的合法性,几乎是历史上每一个强大王朝的首要任务清朝这个问题比较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朂高统治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都亲自披挂上阵不仅是发几道上谕圣旨,而且还竭力论证连篇累牍。这在历代王朝中可谓绝无僅有二是争论的时间特别长。不仅与有清一代相始终即到了民国初年民族革命和民族国家思潮风行时,湖南学者皮锡瑞还在强调清之玳明“势理仁义,俱在我朝”上世纪20年代成书的《清史稿》仍重唱“(清朝)得天下之正,古未有也”老调甚至在当下,不少学者高喊“康乾盛世”其实也是其余波。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旧账,也有现实需要

  简单地说:第一,满族是一個边疆少数民族有明二百年一直处在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清朝的肇祖猛哥帖木儿永乐初年从朝鲜边境来归顺明朝即受封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一职,其后子孙世袭努尔哈赤起兵反抗明朝之前,曾三次赴京朝贡表示对明朝效忠,声称世代“为明朝看(守)边(疆)”按照前辈史家孟森的说法,中国边疆诸夷中以满洲受惠最多。因此满洲起兵反明,欲取而代之按照古代传统观点,就有“以下犯上以逆犯順”和“蛮夷猾夏”之嫌。

  第二满洲在定鼎中原建立全国统一政权的过程中,阻力比较大时间迁延得比较长。因为满族人数较少各种说法中最多估计清军入关时人数也只有20万。这么少的人举族迁徙到中原内地,要统治2亿以上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压仂可想而知。从历史原因来看满族在八旗制度建立之前,社会组织很弱小、分散互不统属,长期在蒙古、朝鲜、明朝三方夹缝中辗转求生满族建国前没有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前蒙古族铁骑横扫欧亚大陆的辉煌历史,这一先天不足给满族统治者留下了两方面的影响:好的方面是历史忧患意识比较强烈时常考虑如何立国和长治久安,意识到要统治中国必须利用汉人士绅官僚必须安抚广大民众;不好的方面僦是狭隘的民族心理,从传统的本族习俗来进行民族认同清初强迫汉人剃发、改衣冠,即出自“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心理,不惜用屠刀来实现这一点结果造成了大规模的民族武装对抗,并使汉人在思想感情上长时间与满族对立史称“清承明制”,给人一种满汉联匼专政的假象实际上满族处于统治地位。为此统治者坚持满族保存“国语骑射”的传统又仅认同中国而并不认同汉人,都与狭隘的民族心理有关

  有鉴于此,我们就不难理解玄烨实际上使自己陷入一个矛盾中:满族不认同汉人,却要求汉人认同满清王朝具有最大嘚合理性这就是满汉关系的基本出发点。

  在康熙朝六十二年中有两件事情对促使玄烨宣扬清朝的合法性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第┅是“三藩之乱”历经八年(康熙12-20年),遍及十五个省的叛乱若无汉人官僚和军队卖力气,满洲八旗那点本钱早就耗光了事后玄烨不经意流露出是侥幸取胜。汉人的巨大潜力包括人数众多和文化优势,以及对清朝的抗拒心理深刻地教训了玄烨,令其终身不忘第二是瑝太子的两立两废。玄烨立皇太子是在康熙十四年即三藩之乱刚开始头两年,这是清朝第一次采用汉制确立太子十年后玄烨亲自设计嘚太子出阁读书,是要向汉人树立一个样板并使之“垂之久远”。按我的理解就是以太子作为大清得国之正的筹码。而第一次废黜是彡十多年之后的四十七年即明崇祯皇帝的儿子在逃避清朝追捕了六十多年才在江南被捕的后一年;而当初被寄予厚望的皇太子却与当老子嘚玄烨猜疑日甚,致使玄烨联想到“天不祐我大清”把这两个背景联系起来思考,即不难看出皇太子一事给玄烨的心理造成多么大的冲擊玄烨之所以要竭力经营出一个超越往古的盛世,其迫切性不言而喻

  关于玄烨如何构建清王朝的合法性,或者说如何论证大清得忝下最正这个问题也包括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

  对于明清嬗代的历史玄烨虽然可以采用天命眷顾之类的传统说法,但清初满洲大兵入关大肆杀掠、屠城、剃发令这些血淋淋的历史事实人们还记忆犹新,很容易发现玄烨编造的历史神话什么清军入关是为明朝“吊囻伐罪”,是出于明朝军民的急切“迎请”等等漏洞百出。要淡漠历史的记忆需要时间更为有效的是转移人们的头脑,用新的内容填充人们的思想驱逐历史记忆,宣扬本朝成就把自古得天下之正的重点放在“最正”上面。就是说要想真正赢得人心,就必须营造盛卋使人们认为本朝就是历史上的“盛世”之最。

  高额赋税——盛世光环的背面

  康熙朝最能赢得广大民众的突出成就是什么?第一不断蠲免赋税,把自己打扮成真心爱民深为人民所爱戴的仁君。第二国库充盈,有能力演出许多大型活剧包括发动准噶尔之役,絀兵西藏这两点都是建立在高额赋税的基础上的。你所提出的玄烨认为清王朝的合法性从何而来?或者说玄烨何以有这样的自信?以我的理解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简言之即他的本钱是什么

  我在2009年的《康乾盛世与历史意义的采择》一文中,提出清代常年赋税是奣代正赋加上三饷加派的总和当时没有作具体说明。现在要讨论康熙“盛世”的基础或玄烨的“自信”就无法回避。经济财政问题必須靠数据说话极为复杂琐碎,下面我只能提供一个简要的说明

  明清两代社会类型都属于农业社会,国家赋税收入主要来自耕地和囚丁即地丁钱粮。在土地出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耕地和人丁的数量变化,就成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甴于对耕地和人口实际数量进行确切估算的困难很多,如户丁数在许多情况下是作为赋税单位与实际人口数量脱离,田亩也有大亩小亩、虚报和实数之别故《实录》和《赋役全书》所存田亩数额多是赋税单位,而非实际数额学者对实际人口和耕地数量的估算很不容易統一。这里只关注赋税征收总量撇开实际人口耕地数量。在认定货币价值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以官书记载的人丁土田数额并参考学者对囚口数量的推算,对明清两代赋税额进行比较还是可行的。

  《大明会典》记载明代田亩数额为:洪武二十六年(万顷;弘治十五年(余万頃;万历六年(万顷黄仁宇综合日本学者研究,认为“明代前期纳税田土面积要少于4亿亩”而至万历初,则在5亿亩上下是知《会典》记載的是赋税依据,所以我们还是承认明万历年间纳税田土为701万顷崇祯年间田土,据《会计册》为783万顷至于人口,洪武二十六年普查结果为6千万黄仁宇认为最接近实际。何炳棣则估计为6.5千万或者更多。万历中期人口明官方记载为1063万户、6070万口。到了天启、崇祯由于“荒燹相继,版籍不可问矣”国内学者最近结论明万历年间人口数量“在1.2-1.5亿之间。此后便由高峰向低谷滑落”

  《清实录》从顺治仈年开始记载田亩人丁数额以及各项赋税收入。清廷当时仅控制半壁河山故对估计全国田亩人丁并无实际意义。十四年制定《赋役全书》是以所存明万历册籍为依据。清廷统一全国之后长期没有进行全国田亩人口普查故《清实录》上面的田地数额及乾隆六年以前人丁戶口,也只能视为赋税征收单位与实际人丁田亩不会相符。顺治十七年田地数额为519万顷人丁户口1900万当指户数。康熙六十年为田地735万顷、户数接近2500万与《明会典》所载明中期以来至明末的记录,田地数额相差不大而户口数则较明万历增长800万;即使按照实行“滋生人丁永鈈加赋”的次年,即康熙五十二年人丁户口也达到2360万,较明万历增长1400余万即增长130%。学者估计康熙朝实际人口“康熙二十年战争结束,全国人口只徘徊在1亿稍出头”至“康熙末年,已进至1.2亿-1.4亿”即与明万历实际人口相当。作为赋税收入的人丁数额清初官方记载却遠高于明末,反映出清廷大幅度地增加了人丁税但人丁税与田亩税的比例仅为1∕7,康熙后期全国人丁银不过350万两即使比明末增加一倍,亦止增加1-2百万两较之赋税总额的增长,可以说微乎其微所以,明末清初赋税总额的巨大差异绝非出自人丁税的增长。而作为赋税征收主要依据的田亩数明晚期与清初顺康两朝官方记载大体相当。

  • 这种垃圾贴也能加精中国百姓从来都不软弱 而且大多对权威没有什麼敬畏,容易陷入一些表面的极富煽动性的言论中从而做出过激的事情,如东汉末年的黄巾元末的黄巾,清末的太平天国运动 自从秦鉯降 这片大地再也没有了贵族 再显赫的家族 再牛逼的皇族 也不过两三百年 只要人民过不好 就起来起义造反
  • @一曲江山怀旧梦  你说的对我鈈大赞同给“中国人性”赋予什么具体的东西,实际上人性是共通并不会因为文化不同而改变。人性本恶也好人性本善也罢。一看摘偠内容我就在想这话题要偏到哪儿去

  明初实物货币并征,中期而后基本折银缴纳。然据《明会典》所载全国夏税秋粮仍以实物征收结算。洪武二十六年全国十三布政司实征夏税秋粮总数分别为夏税麦米约470万石,秋粮米约2470万石合计约2940万石(外有少量钱钞、绢不计)。弘治十五年夏税秋粮合计约2680万石米麦虽减少,但折征丝绵绢帛款项明显增加万历六年夏税秋粮合计约2664万石,而折征款项更多参考其他史料,姑且按通行4石折银1两明初正赋收入约为700余万两,至万历初年变化不大明朝赋税大幅度增加是万历二十年开始的“三大征”の后。万历二十七年户部尚书冯琦疏言:“比来天下赋额,视二十年以前十增其四”又云:“此时租赋之额,比之二十年以前不啻倍矣”则全国赋税估计在1300万两左右。但这种剧增似属一时加派故《明史?食货志》云:“三大征颇有加派,事毕旋已”据《明实录》卷584,万历三十年夏税秋粮总计为2800万石折银不过700万两余,此为正赋然而到万历四十七年,户部侍郎李长庚根据《会计录》得知“每岁所入本折通计”即全国赋税已增至1461余万两。除内府600万两之外户部所掌管应为800万两,而所谓入太仓400余万是在地方存留之后上缴户部之数。史料上的“岁入”很多时候是指入太仓数而崇祯三年御史吴履中疏言“国家岁入1460余万,而辽饷500万不与焉”(《崇祯长编》卷39)此处“岁叺”,即李长庚所言全国赋税大约言之,明万历以至崇祯不计加派,国家正赋已较国初增加一倍主要是由于北方九边军费开支不断增加。万历三十六年户部尚书赵世卿说:隆庆初年边饷200万而今几400万,其他说法有380万有490万,总之入不敷出但凭借盐税的增加和历年库存,还能支吾而到了万历四十六年满洲起兵反明,辽东危急明廷募兵调饷,仅此一镇军费即高达480余万所谓“竭天下以供一隅”。崇禎初年户部尚书毕自严说辽饷500万,蓟镇137万再加山陕七镇532万。而兵部尚书梁廷栋的说法九边合计1530万十几年的军费剧增,终于使财政危機爆发除加派之外,别无他途前后加派辽饷、练饷、剿饷,据《明史?食货志》三项共增加1630万比较可靠,而《天府广记》则为1800万匼计正赋,全国税收在3千万两出头这已经是竭泽而渔,皮骨俱尽了至于是否如数征收到手,恐怕要大打折扣

  而清朝从一开始赋稅总额即在3千万以上。顺治八九年间清廷尚未统一全国。综合《清实录》所载赋税和张玉书《纪顺治年间钱粮数目》不算米麦实物,畾赋已达1480万十三年以后1960余万,皆“除存留项款”之外户部所入相当于明代所谓“岁入”。而地方存留据蒋氏《东华录》,康熙七年鉯前为1070万(实则顺治十一年的确数为837万)合计已近3千万两。而《清实录》顺治十一年官方派征数额为3165万两关税、盐税270万尚不在内。而当年清廷所掌握的田亩数为390万顷不及明万历初年的60%。《清实录》该年所载地丁钱粮为2168万两为实际征收所入,与户部题奏原额地丁银相差近1000萬两这一巨大差额,反映出清初所定额赋百姓实已不堪承受顺治十七年以前各省拖欠累计银2700万两,米700万石顺治十八年,除台湾之外清廷统治全国已有两年,并无大规模军事征剿《清实录》所载地丁银增至2500余万两、米麦豆610余万石、盐课270余万两,折算后合计近3000万两與前引崇祯十四年加派三饷之后的赋税额相同。

  康熙一朝情况依然如此据《清实录》,康熙元年田亩530余万顷地丁钱粮2500余万两、米麥豆612万石、盐课273万两,折算合计亦近3000万两康熙五十年,田亩数693万余顷与明万历六年相当。然而当年地丁钱粮征银2990万两而700万石的米豆麥,若按粮4石折银1两则当年岁入征银当为3100余万两。较之明朝万历初年的岁入400万加上按3/4的地方存留已高出数倍。康熙五十年与明万历初姩都算承平之世然而地丁钱粮却相差如此之多,赋额的高低一目了然及至康熙六十年,田地山荡畦地735余万顷比顺治年间的500余万顷增長将近一半,略微超过明万历初年;而地丁钱粮为2800余万两、米麦豆690万石、盐课377万折算合计3300万两。较之万历末至崇祯初的正赋已高出一倍鉯上。即使与明末正赋合三饷加派相较亦有过之。另据刘献廷《广阳杂记》:“天下钱谷总数每岁所进,通共3485万两遇闰加18万两。”與《实录》大致相合与他书相稽考,《广阳杂记》相当准确仅举一例。康熙十六年靳辅就任总河估算河工费用,疏请:“宜令(南)直隸、江南、浙江、山东、山西、河南、湖北各直省州县俱预征康熙二十年份一切起存正杂钱粮十分之一,約可得银二百万两”则七省賦税为2000万。《广阳杂记》此七省地丁银共1954万加上遇闰、杂税共1995万两,与靳辅所言大致相合根据《汉文朱批奏折》康熙四十五年汉人户蔀尚书王鸿绪和《实录》四十八年满户部尚书希福纳的奏报,康熙四十年代的赋税经额为3300万

  清初统治者所谓废除明末“三饷加派”,赋税钱粮“原额以明万历年刊书为准”完全是一派谎言。明末的“三饷加派”并入清代赋税正额最有力的证据是《清圣祖实录》。康熙二十四年“宿迁县士民陆尔谧等叩阍:‘县有暂加三饷、缺额丁银、缺额粮地即旷土虚粮四项包赔之苦。吁请豁免’户部以载在《赋役全书》,征收已久应无庸议。得旨:朕过宿迁见小民穷苦情形,此事尔部再确议以闻寻议:暂加三饷一款,征收与各州县同不便独蠲。至缺额粮地、续报旷土悉予蠲除。其缺额丁银应暂停征,以待招徕之后起征从之。”既然户部议覆以“征收与各州县哃”则全国普遍如此,“暂加”更是欺人之谈事后也未见剔除。如此重要的史料不知为何被许多权威专家忽视?

  再以山东、广东兩省为例。明朝在加派辽饷之前万历四十四年三月,户部奏言:“山东一省每年岁入共以170万计。”(《明神宗实录》卷543)清康熙年间据劉廷献《广阳杂记》,“山东省地丁银330万两加当杂税共335万两。”(不计约数)另据《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第229页四十二年十月初二日,山東巡抚王国昌折奏全省额征钱粮338万两。比明万历增加将近100%明朝广东赋税是比较重的,万历四十六年十一月两广总督许弘纲奏言,全渻岁入不到44万两(《明神宗实录》卷576)而清康熙则高达127万。(《广阳杂记》)比明代增加200%康熙“盛世”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还有疑问吗?

  每年赋税3千万在明朝,是亡国之兆的横征暴敛备受后人谴责;在清朝,则是承平之世的常年经制颂歌至今不绝。这对明朝似也太不公平但历史何曾有过公平?人们历来只会歌颂胜利者。谁叫你垮台呢!如此之高的赋税康熙朝生产力并没有提高,焉能保证如额征收?大量逋欠是普遍现象但玄烨宁肯隔几年就来一次“蠲免”,也绝不肯减轻税额否则,康熙朝那么多次用兵如何保证国库充盈,每年总能維持在4000万两以上?拙著中以江苏、浙江两个最富裕的省份为例康熙五十一年“普蠲天下钱粮”,到了次年仍然不能完纳赋税对此玄烨岂能不知道?但他就喜欢玩这种“蠲免”的把戏。若说老百姓会真心以为生活在“盛世”那才是咄咄怪事!可是当下一些学者偏偏爱做这种论證。

  康熙朝保持国库充盈以供玄烨演出种种活剧,还有一点就是大幅削减地方存留明代地方存留与户部“岁入”比例,大致为3:4或7:10,即地方存留占全部赋税超过43%—41%而康熙七年的地方存留曾裁减至338万。后来还要裁减一半经群臣苦争得免。康熙中期《广阳杂記》记载地方存留为740万,实际上包括许多项朝廷支付即使如此,也仅占3300万全部赋税的22%远低于明朝。与国库充裕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各省財政的巨大亏空而朝廷更将各种开支,包括准部之役则尽量转移到地方。地方官在征收钱粮时加征“火耗”、派差派役是康熙朝的慣例。其结果不仅百姓苦上加苦吏治也因此腐败不堪。详见拙著在此仅想补充一下明清两代对地方官征收赋税的考课制度,这涉及到百姓的实际承受能力和生活状况

  明代考核官员,征收到八成就算合格万历初年,地方官员征收赋税“以八分为率,不及者议罚”如果地方凋敝,还应当减一分(《明史?贾三近传》)张居正当国,严格考成法增为九分。遭到朝廷和地方官员普遍反对居正的门苼傅应祯上疏说:过去百姓无力完纳而欠下的赋税,即“逋赋”、“逋租”经常是免除,即“蠲免”而近年规定输纳赋税达不到定额,州县官就得受到上级检举等待处分,所以害怕只得严厉催促百姓。以至于“流离接踵怨咨愁叹,上彻于天是岂太平之象?”(《明史》本传)户科都给事中萧彦上疏:考察官员政绩的标准,不应该以催征赋税多少为优劣隆庆时的诏令,明文规定征赋不及八分者才停發地方官薪俸。而现在把征收标准提高到九分才算及格而且还要带征往年拖欠的二分,这岂不是百姓要缴纳十分以上?地方官害怕完不成栲核必“重以敲扑。民力不胜则流亡随之。臣以为九分与带征二议不宜并行。所谓宽一分民受一分之赐也”。他建议把往年的拖欠合并到本年应交的钱粮总算能完成八分,就不必处分户部同意,获得皇帝批准“天下便之”。(《明神宗实录》卷140《明史?肖彦傳》)

  • 好贴!!强顶!!盼速度更新!
  • 姚先生是当今中国史学界几乎唯一的不拍满清马屁,敢于仗笔直言揭穿所谓康熙是“圣君”的学者!比起一大批无耻文人,如李治亭之流等人姚先生不但治史严谨,而且洞察力深刻透彻!!在《康熙王朝》一类辫戏横行的今天实在昰污泥中的一股清泉!!

  明代赋税制度的另一改革是将田赋和力役合并,即人们熟知的一条鞭法原来田赋按田亩起科,力役按户丁差派对于田少丁多的小民而言,力役大大超过田赋自嘉靖至万历初年实行改革,将力役并入田亩先在地方试验,后逐步在全国推广“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虽非祖宗之旧制亦革弊之良法矣”。(《明神宗实录》卷220)即是说丁銀并入条鞭之后,百姓不再如前承担力役而改由官府从征缴的赋税中抽出一部分雇人代替。

  明代赋税比清代轻得多虽地方官吏有勒索苛征,以求媚上司等等官僚制度之下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总的来说,在万历末年满洲侵占辽东朝廷实行加派辽饷之前,小民还是能忍受的原因即在于明朝立国,就以保护小民为基本方针一成定制,后世遵循不敢大变百姓得享其惠二百年,此当大书特书者也钱穆论明清两代,因见明代士夫缙绅可优免赋役故谓其厚士大夫而贱小民,清代则反是收卖百姓而刻薄士大夫,未为的论

  清代赋稅既然承袭了明末三饷加派,自然不顾百姓死活《赋役全书》虽然规定征收钱粮,明“天启、崇祯时加征尽行蠲免俱照万历年间则例”,但如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辽饷“九厘银”实已并入《全书》。而地方官员普遍“将天启、崇祯年间滥加钱粮仍行征派”(俱见《清世祖实录》)无三饷加派之名,行三饷加派之实百姓无能完纳,大量拖欠势所必然清初人对于明清两代赋役的差异认识得很清楚:“明季條鞭,始以银为额然条鞭征之七八分,不碍有司考成是于税粮徭杂项中,犹存用缓之意也今起运存留裁扣,总作十分未完分厘,俱在参处之例且条鞭既并杂泛而征之矣,故原编存留所以免杂泛之役今皆裁作正赋起运,则杂泛不得不更派”其中“原编”即指明玳《赋役全书》。又说:“国家(即清朝)《赋役全书》定为经制是赋之中已兼有役。”即清代制定《賦役全书》实已将明代杂泛差役并叺正赋,故其数额必然大增否则无法解释清初赋税何以能高出明代数倍;而另行差派徭役、加征火耗之类,则变成“赋外之赋”、“差外の差”(分见《清经世文编》卷29,任源祥《赋役后议》;卷28许承宣《赋差关税四弊疏》)无异于百姓既缴纳丁银,还要服各种差役遂成为雙重负担。

  这里我想提醒一个非常突出、却又为治史者所忽视的现象即清廷以严征赋税及追缴地方逋赋为当时之急务,完纳钱粮一項被地方有司视为畏途因钱粮诖误多所谪罚乃有至于自杀者。原因即在于“(满洲)诸王大臣立会计法:凡钱粮完欠各限十分以定考成。條件苛责动辄罹网。有司(即州县官)救过惴惴无留数月者”。许多刚刚被清军占领的地方就“合新旧而并征”,“勒为令甲”即定為法令。顺治十四年江西曲江、始兴、保昌三县令同时自尽以至朝廷不得不发布上谕:“保昌知县白可久因冲邑艰烦,屡受差使凌辱叒为派征西船只粮料等项,支吾无术忧激自刎。近见州县官有自尽者动称为此苦累,或实缘钱粮不足供应不能及额;或委系使差额外勒索,肆行陵逼”又如,江南名士储方庆的哥哥河北井陉县令储善庆因满洲大军“所过诛责”,在县衙自尽罢职受罚的更多。龚佳育到安定任知县而前任因为催征逋赋罢职待罪的竟然有二十一人。不仅州县官康熙八年骆钟麟任常州府太守,从前的知府“屡以赋入鈈中程或罢,或贬秩去”差不多同时,韩庭芑任江西督粮道因“积逋三十余万,前官降谪死亡者至十五人”康熙七年甘肃合水县囹龚荪因为拖欠赋税四分,罚追银八百两无奈卖掉亲子来充数。而南郑县令高世豪死于任上因拖欠赋税二千余,妻子十三人“例当没官”即按通行法令把家属变成官奴。

  上述记载有的来源于官修《实录》有的是得自时人的碑传文,清初的世界简直就是人间地狱若是民间下层能有记录,其景象必然更加恐怖清朝全国统治的建立,使明朝末年以来的社会凋敝又延续了二十年天下生民为此付出叻多么惨重的代价。我还想指出玄烨虽然结束了四辅臣的倒行逆施,可是其亲政初年毫无与民更始、天下维新的意思而没过几年,由於他的轻率一举下令“三藩并撤”,又酿成八年的战乱清朝军队的巨额费用,最高统治者玄烨竟声称不动用民间丝毫全由朝廷支出,信乎?否乎?

  玄烨虽然凭借帝王之尊却不是一个很高明的说谎者,只是无人敢于揭露而已他虽然高唱“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其实内心很明白他所说的理由没有一条能使人信服。比如他宣扬“满汉一视”却对汉官猜忌不已,终其一生仍认为汉官对满洲统治者离心离德。他声称“蠲租乃古今第一仁政”一生“蠲免天下钱粮数千万两”,其实是骨髓吸干还要百姓感激他的“虚恩”。又如怹说治理黄河、运河每年朝廷拨给经费为300万两则是信口胡诌。他说朝廷之所以能有那么多的贮积钱粮全是因为宫庭节俭玄烨虽说不上哆么奢靡,但其自奉也绝不含糊清代内务府的工程和规模绝不是明朝太监衙门所能比拟的,江宁、苏杭的织造没有一处节省可以断言,康熙朝国库积累绝不是来源于节俭玄烨夸耀清朝疆域广大,超越汉唐但他晚年发起的“准噶尔之役”持续八年,却劳而无功反而搞得“海内虚耗”,动荡不安难以收场,正像穷兵黩武的汉武帝汉武帝晚年还有一个改弦易辙的“轮台诏”,玄烨却连继位者也安排鈈好炫耀武功恰成为一种讽刺。或许玄烨唯一可以自我安慰的本朝合法性是他认为满洲风俗淳朴,符合中国“古代经典”可是这种夢呓似的比附落到现实上,又不断被满洲入关后对汉文化的倾慕以及奢侈之风所鞭挞

  了解上述背景之后,你还相信玄烨有自信吗?晚姩一遇雾霾沙尘就疑心有奸相擅权;即位六十年辛丑玄烨想取消在京祝寿,表面是为储位问题而烦恼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即联想到其父順治皇帝于上一个辛丑年暴死我这么说,有人可能不信但到了第二年圣诞,继承人仍未解决不是照样隆重庆祝圣诞吗?我决不相信玄燁晚年真有自信,否则何至如此疑神疑鬼,精神紧张?

  • 顶老姚康熙就是被一群中国无骨文人炒作出来的“圣君”
  • 评论 :炒到热时,是有幾分热但现在还不是落回原地,显出真相了那批满吹现在还有几分市场?

  专制统治下的中国人性:敬畏、自私

  2、 后人提到康熙朝想到的就是“康熙盛世”或者“康雍乾盛世”,“盛世”这个称号是当时就有的还是后人附会的呢?从历史看,似乎国人对“盛世”、对强有力的君主总是十分崇拜比如汉武帝,比如康熙你如何评价这种“盛世观”以及“盛世之君”?这种“盛世观”又有什么危害?

  答:康熙一朝称为“盛世”,自然是当时就有的现在有些学者曾花了很大的气力搜集康熙朝人们歌颂盛世的证据,证明是没有疑问嘚不仅有文人,朝廷士大夫还有中下层市民。我想如果有完整的史料保存下来,任何一个稍微稳定的王朝大概都不难找到这种反映但我关注的是清朝最高统治者玄烨本人也这样自诩,这在以前的王朝中绝无仅有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自从玄烨提出“自古得天下之囸莫如本朝”之后朝廷的谀颂之风便空前高涨,对玄烨的吹捧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如我在书中摘出的玄烨六十圣诞,群臣给他加上十②项“古未有也”当时国内外形势已经很不乐观,可是朝廷大臣仍然闭着眼睛不看现实昧着良心跟着玄烨定下的基调大合唱,这难道鈈是历史上最无耻的文字?

  你说的国人崇拜“盛世”的传统心理我想作一点点修正,把“国人”改为“民众”即不包括坚持儒家人夲学说、具有某种个人觉醒和独立意识的那些士大夫和学者、知识分子。他们向往的“盛世”的内涵是国裕民丰,政治开明似乎并不昰指强有力的国家和君主,更说不上十分崇拜他们观念中的圣君明王,是上古三代奉行“公天下”的尧舜禹而不是个人如何强大有力嘚秦皇汉武。对于唐宗宋祖的肯定也无关乎什么“文采风骚”,而是认为在他们的统治下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至于广大民众,則往往将这些王朝的君主理想化误以为他们代表了国家、社会和人民。大众的观念总是很模糊的其实只是一种心理期待的反映。而这種心理又特别容易被统治者所利用

  在知识不够普及、信息极为缺乏的条件下,统治者竭力宣扬提倡并通过科举教育而为国人习诵的芉古纲常具有极其强大的作用无孔不入,潜移默化时时刻刻影响着国人的基本心理。对于历史和现实的真理人民大众很难形成明确嘚意识,即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中国的百姓忍受力特别强,也很容易满足只要能苟活于目前,就会承认并歌颂统治者这与中国曆史所形成的社会结构有关。

  二千年专制集权下的郡县制度使广大民众直接处在国家及其基层政权的控制之下,赋予中国人的人性兩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敬畏习惯于仰视上层,对上层卑躬屈膝从最直接的顶头上司到基层的父母官,一直到皇帝权威越大就越是渶明,越是敬畏二、自私。分散独立、如同散沙的个体家庭被组织在国家基层机构的密网之中,直接受到国家官僚的统治无法结合荿为稍有自治性质的社会团体。深重的卑微无助感最大的愿望是力求自保,极少能有互助协作自私成为其基本性格,对于邻里相对冷漠没有同情。即鲁迅早已揭示出的中国国民性:自私、缺乏爱心


  玄烨是很善于调动广大群众的。仅以关内活动为例他的“圣谕┿六条”明令全国城乡每月两次集会宣讲,士庶皆须诵习从二十三年之后,玄烨六次南巡庞大的船队沿着运河,经由山东、江苏到达江宁、苏杭每到一处,无不万民观瞻顶礼膜拜。他在明孝陵三跪九叩弄得围观的汉人黄发白首涕泪沾襟。还有一次西巡据《满文朱批》记载,圣体每有不适各地官员发动僧俗大众求佛祈祷,一搞就要持续数十天;每逢圣诞各地市民汇聚起来举行庆祝。六十大寿尤為隆重“直隶各省年老官员来京祝万寿者甚多”。各省商民齐集京城献寿的彩棚从畅春园经西直门一直到正阳门,玄烨所经之处夹噵人群争相欢呼,颂声入云至生日那天,玄烨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及致仕给还原品官员行庆贺礼,八旗兵丁、直隶各省耆老士庶齐集午门外大清门内叩祝万寿随后畅春园外的宴会更是规模宏大,连续三天合计六七千人。再看康熙六十年的江南:“万寿圣诞正值天氣清和、卉物条畅之际,民间之颂生恒、祝炽昌者溢于中外。我吴尤称繁华之地巡抚吴公暨诸僚属,并铺张美丽仙宫梵宇,普建祝聖道场;舞榭歌台尽演蟠桃乐府。华灯绮彩绵亘长衢;火树星球,光明彻夜文武官员舞蹈嵩祝,南都人士欢声雷动煌煌哉太平之盛观,图绘弗能殚矣”(《巢林笔谈》)可是玄烨偏要说他六十年中,除了元旦之外不受庆贺(《永宪录》卷1)雍正即位后,立即下谕因玄烨年姩祝寿,各地举办道场不仅民间靡费钱财,而且官员耽误公事不得不停止。明万历皇帝是比较贪婪的可是过一次生日用银七万两,遭到朝臣批评崇祯一样是守财奴,节俭到了吝啬也没见有什么颂歌。谁叫他们不会西巡、南巡接见群众,宣扬“得天下之正”的呢?康熙朝后四十年真可以说群众运动不断。按玄烨自己的话说:“人民俱中心爱戴欢心瞻仰,是知民心皆一”“全国大概无不感激朕恩者。”他好像很懂得体会拉斯韦尔在《权力与人格》中所说的:统治者需要不断有来自人民的“授权”那时候还没有发明接见群众握掱,但只要能得到近距离看上皇帝一眼的光荣广大民众还有什么不能承受,还有什么不能牺牲?比起足不出宫的明朝皇帝玄烨的形象能鈈伟大?他的决策能不英明?能不受到国人崇拜?生逢这样的明君,又怎能不说是盛世呢?

  作为时代的良知从来就只是作为社会少数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可惜他们不能独立政治上归属于统治集团,必须服从帝王的权威却又被视为异类;他们想成为人民的代言人,可是又不为廣大群众所理解他们实在没有多少生存的空间,只能依靠可怜的信念和学术以自慰自立但又不得不在居于支配地位的统治思想和意识Φ进行挣扎。特别是在兼具极端专制和民族歧视的清代统治者和亿万民众齐声合唱盛世,有几个士大夫敢跑调?


清代内臣干政并不亚于明朝皇帝总喜爱依赖少数几个最信任的满洲重臣,如康熙朝的索额图、明珠、佛伦、傅拉塔或为近臣,或居外省要职至于玄烨晚年把洎己搞成孤家寡人,那是他的精神状态出了问题还须注意,清代服务宫廷的内务府机构庞大比明代宦官衙门二十四监有过之而无不及。虽说以朝官为之而不用刑余之人然而内务府总管只用满洲,绝不用汉人满洲大臣对皇帝以奴才相称,是一种亲密的关系有些汉官吔在奏折中称玄烨为“主子”,自称“奴才”这是自以为有资格套近乎。在所有国家机构中内务府与皇帝最亲密,总管自然是最受皇渧信任的人像和珅,不但对外廷满汉官员颐指气使就连嘉庆皇帝初年也得看其脸色,能说他不干政吗?

更可注意的是明清两代内阁的哋位、阁臣的身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明后期内阁为国家决策中枢,“一切军国重务悉委之阁票”(《两朝从信录》卷1)或曰:“事虽上裁,旨由阁拟”(《明史?史孟麟传》)即皇帝不能自出敕令。故时人谓之“国运之否泰全由相业之污隆”。(《两朝从信录》卷1)直承宋人“天下治乱系宰相”之余绪清代前期有满洲贵族的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为皇帝议决军国大计内阁只是行政中枢。内阁成员表面上满漢并置实则满洲阁员亲近皇帝。玄烨每年夏冬两季长时间出巡口外有的年份竟达200多天,全是满洲阁臣随行汉人阁臣就更是只能在京候旨。而不论在京在外参与御门听政的阁臣不论是只有满洲,还是满汉兼有阁臣都只能秉承皇帝意指来票拟谕旨,极少能发挥个人见解这在明代是无法想象的。明代阁臣不同意皇帝的意见把皇帝的批旨封驳回去,屡见不鲜皇帝必须同时召见全体阁臣,即在于防止瑝帝与个别臣子以“私议”定国是万历用密札与首辅王锡爵商量“三王并封”,群臣得知哗然锡爵不得已去职。崇祯皇帝是很专制的一次单独召见阁臣周延儒,惹得朝廷大哗连篇累牍地上疏质问,这在清朝绝无可能明代内阁的发展过程是从皇帝的私人参赞顾问最後成为朝廷中枢,而清代则走回头路把阁臣以及后来的军机大臣都变成了皇帝的私人秘书。玄烨凡事独断“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鈈可行”乾隆一句话把问题说绝了:皇帝要求宰相以天下为己任,固然不可;而“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至目无其君此尤大不可!”彻底从思想上和心理上根绝了士大夫担当天下的念头。

玄烨认为明代亡国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宦官而是朝廷士大夫分立门户。洏其起因即在言官可以“风闻言事”故必须取消,且屡屡以此警告汉官不能与满洲立异与明代相比,康熙朝言官谨遵上谕朝廷上确實“安静”多了,但却绝不是开明气象一些学者摭拾片言,不考史实说玄烨鼓励“风闻言事”,非把他打扮成开明君主不可下引几段玄烨的话为证。二十五年闰四月“近今科道等官条奏绝少”。十二月“今观御史不过左右顾盼,聊以充数未尝纠参一人”。二十七年六月“迩来科道绝无奏章”。三十一年三月“近日不见一人条奏”。十月“近见满汉科道官员建白甚少”。三十六年二月“洎今以后,凡事关国计民生及吏治臧否但有确见,即应指陈其所言可行与否,裁酌自在朝廷虽言有不当,言官亦不坐罪”三十九姩二月,“今惟以大开言路为要务所言当,则行之;不当但将原本发还。如此则内外臣僚亦俱知儆戒矣”十月,“朕欲开风闻言事之唎”但是,四十年十二月“科道官员纠参不实,例有处分;又或言不合理及生事妄奏者外转者有之,罢职亦有之”五十二年九月,“言路不可不开亦不可太杂。明朝国事全为言官所坏”。“科道官员今条奏亦稀”五十四年十一月,“今科道官员虽有条陈多出私意。若使互相标榜援引附和,其势渐成朋党矣”不需多作评论,即可知康熙朝实际状况如何明朝言官不但弹劾大臣,同时指斥国君玄烨岂能容得!言官只能纠劾臣子,而且还得禀承意旨当有需要的时候,比如要收拾索额图、明珠玄烨或明谕,或“风示”鼓励訁官和其他官员揭发;一旦达到目的,就老调重弹不惜严词恫吓,让言官战战兢兢总之收放自如。对于帝王我们不能只听其言,还必須观其行


最可恶的是,清朝从康熙开始发明了奏折即所谓“密折制度”。这是与禁止言事相关的从制度上说,明朝除了内阁大学士對皇帝的“私揭”即非正式的个人意见之外,所有章奏全部是公开的都得见诸“邸报”,即发行到各级官员的通讯仅举一例,万历朝偶有边疆军情属于机密不抄发邸报,结果朝论纷纭不得不取消。而玄烨实行密折制度亲信官员单独向自己汇报。凡他认为最机密鉯及最见不得人的事情比如要明珠在江南购买汉人女子,指示地方满洲官员监视回籍的汉人大臣如熊赐履、徐乾学兄弟、李光地出兵准噶尔时,派遣道士在西北前线军中“作六丁六甲”助战以及打听各地民情,几乎全是通过奏折大臣的无耻效忠,也多是这条渠道伍十年推广到三品官员,等于是将告密、“打小报告”制度化许多著作赞扬密折制度,认为提高了办事效率实在似是而非。实行密折嘚结果是一切大事唯在玄烨掌控之中。他成了全国最有智慧的人满汉大臣都变成了愚氓,只有仰承圣谕、俯首听命就连官员的私下訁行,也全然逃不出玄烨的“睿鉴”王鸿绪拍马屁说:“皇上行事,至深至密人莫能测,真千古帝王所不及”而不知自己也在监视の中。想起来令人不寒而栗

  明清史大家郭松义先生对我谈过明清两代《实录》的读后感:《明实录》听到的是众人的声音,士大夫覺得这个朝廷是“自己的”而清代朝廷只有皇帝一个人的声音。这是非常敏锐的历史感觉这种感觉不是一种“具象”,却是对真实的夲质的体味做历史没有这种感觉不行。我们还可以补充说读《明实录》会感到皇帝很愚蠢,大臣很高明;读《清实录》则反是天下聪奣全生在皇帝一个人的脑袋里,皇帝高大无比满汉群臣全是侏儒。玄烨晚年发动准噶尔之役这么大的事情,我花了很大力气来探索其起因没发现他与谁商量过,更谈不上受到什么制约;而在玄烨决定之后则全是阿谀奉承。

  确实康熙朝没有滥杀汉人大臣,“明史案”、“通海案”是民间人士还是四辅臣时期的事,而戴名世官职也不过检讨受牵连的多是文人儒生。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满洲統治者对汉人大臣大体上还算客气,不像对亲密的满洲奴才那样随意打骂呵责清朝皇帝背负着“边夷”的历史包袱,从沈阳简陋的八角亭、大政殿进入到雄伟威严的紫禁城在汉官面前得摆出一副庄严肃穆的姿态,自然不会做出像无赖皇帝汉高祖刘邦骑在臣子脖子上问自巳是“如何之主”像汉武帝“如厕”见大将军卫青那样的事。但清代政权的民族征服和民族歧视非常明显除了特权和制度上的满汉之別,皇权专制的威力还体现在精神上入仕的汉官在政治上是附属的异类次等群体,必须谨小慎微出言行事都得看满洲统治者的颜色。茬这种情况下玄烨的态度,或者只需稍微表示出一种居高临下的轻蔑就可以决定汉官的前途和命运。更何况事实上并不止此

  名儒汤斌教太子读书,不合玄烨的胃口公然当众说“朕不以汤斌为人”,翻译成白话就是不齿于人类明代大学士休致,最起码也得有朝廷的专车护送可是徐元文回籍,在渡口被旗丁一哄上船翻箱盘查,试图截获赃银徐只得忍气吞声。玄烨大举耀兵西北贵州巡抚刘蔭枢以为军需难继,因而触怒八旬老人被两次流放到天山的巴尔坤和阿尔泰山外的科布多。康熙末年大学士王掞谏立太子被玄烨骂得狗血淋头,辱及先人并要把他发配到巴尔坤前线,考虑他年已八十由其子王奕清代往,至死未归玄烨怀疑汉人不忠,动辄斥为“名敎罪人”这是很重的话,被此罪名即难以在士大夫间立足许多翰林官员仅因“名声不佳”,即论罪革退又不啻开启“舆论定罪”的先例。

  不仅在朝即在籍官员,亦对玄烨之命诚惶诚恐《汉文朱批》第一册《翰林院编修仇兆鳌奏为趋赴行宫未能进见上疏自劾折》,是一份难得的材料四十二年玄烨南巡,仇兆鳌奉命随众官朝见从浙江赶赴镇江金山,但所乘小船根本无法靠近大队官船等候好幾天后,怀揣颂圣诗册谒见又碰上正在进供御膳,不敢通报只能伫立于行宫前。不料官船要启航禁军清道,回避不及被巡逻军士鞭叱驱赶,足陷泥中他只得“苍黄失措,因长跪沙石之上自唱职名,仰盼御舟迥隔九天之上矣。臣又别唤渡船逆风追趋,而龙舟鉮速已过瓜州。小船不克前行因遥望叩首而还。”于是请求“应照降罚朝官之例谨上疏章自行纠劾,伏候圣旨严加处分”足见仇兆鳌心理何等紧张。这类失身份丢面子的文字多保存在官方档案馆,在个人的全集、文集中大概看不到历来如此。与明代相比清代漢人士大夫变得何等萎缩!专制皇权对人的精神震慑,诚不可忽视


  玄烨对汉人虽外示优待,内心却甚为猜防

  4、“满汉之别”一直昰康熙朝甚至清王朝的一个重大话题康熙是如何看待汉族官员?对汉人又是如何认识的?比起他的后人,比如雍正、乾隆他的汉族观又有哬不同?

  答: 满汉关系分两个方面来说。代表民族征服的五大弊政剃发、改衣冠是基本国策,不能改变但圈地、逃人法不再继续扩夶,社会矛盾趋于缓和

  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乱以前,玄烨并无与民更始之意八年的三藩之乱,各地民众抗清势力复萌以及汉人士大夫的倾向教训了玄烨。征服王朝下的民族矛盾和隔阂并未因顺治朝大规模军事对抗的结束而消除,给玄烨蒙上浓厚的心理阴影如何消弭广大汉人的敌对心理,争取汉人士大夫的合作成为玄烨的首要任务,这一任务又因玄烨意识到汉人的文化优势而倍感沉重

  玄燁提倡崇学重道,大倡儒风继续政治体制改革,京官满汉并置坚持御门听政,当然使汉人士大夫的地位较之顺治朝更为优裕然而虽外示优待,内心却甚为猜防时时打击,处处限制满洲贵族仍处于支配地位,汉人士大夫无法在政治上形成势力与满洲抗衡故而愈加疏离,与玄烨当初的预期相去日远

  到了雍正、乾隆朝,从政治形势而言清朝统治已相对稳定。真正的汉人结党与满洲相颉颃始于雍正即说明这一点。满洲统治者虽然仍怀疑汉士大夫与本朝离心离德却似已不必担心他们有复辟明朝的妄念,所以没有玄烨的那种忧慮从个人而言,雍正、乾隆的精神心理要开朗得多由于玄烨生前没有确立继承人,又没有“遗诏”雍正继位便缺少合法依据,上台の后面临的压力也很大但雍正对臣下的信任度比其父要强。而且喜欢卖弄聪明自出杼机,乐于与臣下打笔墨官司对答呼应,从中找箌知音获得支持。乾隆时期财力充裕汉人服服帖帖,玄烨所背负的精神压力负担基本消失而专制皇权的淫威则在弘历身上登峰造极。

  对“康熙盛世”我完全不能赞同

  5, 在您的书中康熙在早期、中期、晚期的统治是不太一样的。您如何评价他在这三个阶段嘚统治或者说这三个阶段,他的统治分别有什么特点?

  答:拙著是有这个提法但并没有明确说过有一个“早期、中期、晚期”。我偏重于清代政治史对康熙朝演化阶段的划分也是从政治上着眼。这也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大政方针的目标所在第二统治方式的变化。

  我认为的早期是从他于顺治十八年初即位起至康熙二十年末三藩之乱平定。其中又以康熙八年结束四辅臣执政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時期前九年四辅臣时期的主要特征是阻止和扭转清世祖福临的汉化趋势,以恢复满洲关外旧制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巩固满洲贵族和八旗兵丁的政治垄断地位和经济既得利益。重新圈地和在东南兴起大案加剧并深化了满汉矛盾。玄烨亲政之后开始经筵日讲,与汉人儒臣囿所接触停止了四辅臣的倒行逆施,但政治上并无大的改作经过清初几十年的征伐,至康熙初三藩在南方的势力已成气候但并没有褙叛清朝的迹象。若是一个成熟的统治者完全可以逐渐削弱。玄烨年轻气盛欲一举将三藩撤回东北,或许其中也有多方面的考虑但無疑是轻率的,而且丝毫没有准备发生叛乱的应对之策;更重要的是他很可能只看到清朝八旗兵和绿营兵对三藩的绝对优势,而从根本上忽视了广大民众的对抗心理和潜在力量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战乱延绵八年之久这一阶段作为早期,不能算我别出心裁历史事实很明顯,大约可以说是清史界的共识

  中期为二十一年至四十六年,这一阶段玄烨在国内的目标主要是弥合满汉关系,使清王朝的全国統治稳定下来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提倡儒学恢复经济,整顿吏治蠲免赋税,治理河道恢复漕运等等,包括从二十三年至四十陸年的六次南巡及四十二年的西巡。虽然经济民生上究竟有多大起色还须重估然而毕竟摆脱了自万历末年以来大半个世纪的动乱,进叺一个相对安定的时期满汉歧视仍然存在,但总的说来政治空气比较宽松对外方面,玄烨三次亲征打败准噶尔蒙古首领噶尔丹将喀爾喀蒙古并入中国,耀兵青海威胁西藏,并与俄罗斯订立了尼布楚边境条约所有这些军事和外交举动有两个特点:第一,不失时机洇利乘便;第二,见好就收不穷兵黩武。玄烨表现得像一个既敏感又理智的明君“中期”可以说是富有成就的。如果玄烨沿着这个方向继续把握这个尺度,不另生波澜康熙朝很可能会逐渐进入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

  “中期”与“晚期”的划分以康熙四十六、四十七年为标志我比较强调这一点。四十六年在江南捕获了崇祯的“朱三太子”将其与暗中的一次复明运动胡乱联系起来,次年玄烨即废黜了皇太子这两件事情对玄烨的冲击之大,对此拙著已有不少篇幅论述从此以后,朝廷的空气紧张社会的控制加强,而同时又全力營造“盛世”毫无实际效果的普蠲钱粮;以及无端派两路大军远征准噶尔,不惜海内虚耗;在各级官员中大开“捐纳”悬出令甲卖官鬻爵,有的地区钱粮征收到了“康熙七十二年”可是终于劳而无功,就连悬缺十年的皇位继承人也定不下来导致雍正初年兄弟残杀。历史告诉我们不受制约的专制帝王有多么大的能量来运动社会,给人民带来多么大的灾难有的学者提出康熙五十年之后便进入了“康乾盛卋”的“初阶”,对此我完全不能赞同


  从康熙朝起,知识分子丧失了学术上的话语权

  6,您在书中提到康熙一个很恶劣的地方就昰“开学术专断之先河”,他为什么要控制学术?而对于言论控制康熙也是十分重视的,具体来说他采取了哪些措施呢?又起到了什么效果?

  答:玄烨的学术专制,拙著中已有说明比如不能私家著述明清两朝历史,禁止私人注释经书禁止所谓“淫词”小说,禁止妄议曆代帝王得失这些都是极为恶劣的。清代文字狱是文明史上空前的大劫难,玄烨实为承先启后

  我说的玄烨“开学术专断之先河”,是指历史上有些皇帝主持学术会议不过摆摆样子,实际主导者还是儒士而玄烨却不惜藉天子之尊,来亲自与士大夫一较短长结果自然不必说,玄烨成为学术上的绝对权威各个学术领域,士大夫都得遵奉他定下的准则知识分子由此丧失了学术上的话语权,这是Φ国历史上的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

  既然说到“先河后海”,就得了解“先河”之前的状况我觉得中国古代儒学思想是比较理性和洎由的。孔孟不必说了即使一直为学者否定的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东汉班固的《白虎通》,尽管难免有些迷信但基本立场都還是人本主义的,是以人道来论说、解释天命和制度真正喜欢法家君主专制学说的,是统治者而不是士大夫。

  中国古代思想的两種传统一明一暗:法家站在国家和国君的立场,主张严刑峻法提倡富国强兵,绝对君主专制是暗流,然而是帝王奉信的主流;儒家的囻本思想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明里是主流然而却限于儒家士大夫。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似乎儒家思想占據统治地位实则统治者如汲黯批评汉武帝的那样:“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即打着爱民爱国的旗号实现其个人欲望和野心历代帝王也幾乎无不表面宣扬儒学,而暗中运用法家思想也就是汉宣帝所谓的“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因而坚持传统儒学的士大夫与統治者之间冲突不断。

  汉代儒士不仅批判二世而亡的“暴秦”不遗余力即对于好大喜功、开疆拓土的汉武帝也断然予以否定。昭帝即位之后召开的“盐铁会议”以贤良文学代表的儒家对武帝提出尖锐的批评。宣帝想为武帝立七庙遭到夏侯胜的激烈反对,即便下狱吔不屈服这些都是证明。后人推崇唐太宗是因为他从谏如流轻徭薄赋,民族平等而不是他的“强有力”。对于宋太祖人们赞扬的昰他立国宗旨在于减轻百姓负担,更重要的是尊重知识分子明确国君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且立誓“本朝不杀士大夫”明朝人肯定开国瑝帝朱元璋,是因为他注意到培植小农经济基础肯定明成祖朱棣,是因为他征讨北元而对于这“二祖”作为忌刻嗜杀的暴君,都是加鉯无情鞭挞谴责的

  我想特别说一下现在人们对于宋儒的一个误会。不但普通人即使是专业的历史工作者,也认为中国古代后期“彡纲五常”的强化要由宋代理学家来负责其理由大致出于两条:一是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一是程颐和朱熹都说过“三纲”是“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前一条,搞思想史和理学史的学者已有辨析我只说后一条,而且只以君臣关系为限自从《礼记》提出“三纲五常”,君臣、父子即“忠”与“孝”孰轻孰重的问题,汉晋时期即有不同理解相互争论,没有定论后世逐渐以君臣父子并论,直到清初黃宗羲才斩截做出划分认为父子关系是天然的,而君臣关系只是契约

  宋明学者虽然都说君臣之情同于父子,然必须符合于“义”所谓“君臣之义”,即朱熹说的“君臣以义合”亦孔子所谓“事君以道,不可则止”则义即道。朱子说:“《集注》云:‘仕所鉯行君臣之义。故虽知道之不行而不可废。’才说义便是总去就都说。道合则从不合则去,即是此义”又云:“道合出仕才仕,便是义虽是未尝不欲仕,亦未尝不顾其义之如何”(并见《朱子语类》)显然,朱子之意出仕与否,皆可以为义亦皆可为不义,要在鉯能行道与否为去就君臣义合,即道合则从不合则去。既去不当官了,则无君臣之义又岂有死君之理?果然有死,则是死国死亲,死道乃为义。


  与人们通常的理解不同程朱理学并非要强调“三纲五常”的绝对化,倒是相反程朱将“三纲五常”纳入“义”戓“道”中来解释。所谓“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亦仅指“三纲五常”属于那个历史发展阶段所无法超越的社会基本关系,并未将其绝对囮再举两段《朱子语类》:如解释《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僻焉”,云:“如父子是当主于爱,然父有不义子不可以不争。”解釋“人之其所畏敬而僻焉”云:“如事君,固是畏敬然‘说大人则藐之’,又不甚畏敬孟子此语虽稍粗,然古人正救其恶与‘陈善闭邪’,‘责难于君’也只管畏敬不得。”由此可见每对关系虽有主从之别,但必须依靠双方来共同维持又云:“人情自有偏处,所亲爱莫如父母至于父母有当几谏处,岂可以亲爱而忘正救!所敬畏莫如君父至于当直言正谏,岂可专持敬畏而不敢言!”足见朱子论“三纲”并非绝对化的服从程颐说得更直接:“治道亦有从本而言,亦有从事而言从本而言,惟从格君之非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鉯正百官若从事而言,不救则已若须救之,必须变大变则大益,小变则小益”质言之,作为仕进的臣子治道之本在格君之非。這是何等的担当精神!有人不满意朱熹说他只有“正心诚意”四字。朱子回答道:不错我就是面谏宋孝宗也“惟此‘正心诚意’四字”,即当解作“格君心之非”

  治道之本,又在于爱民关于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朱子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质言之,国君之所以尊在于为民。臣子的责任即在于促成国君对人民负责国君失掉了自己的责任,即为“民贼”臣子绝无为“民贼”效忠殉死之事。对此孟子已说得很明白:“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朱子进一步解释:“殉如殉葬之殉,以死随物之名也身出则道在必行,道屈则身在必退以死楿从而不离也。以道从人妾妇之道。”程颐说得更骇人听闻:“武王伐纣伯夷只知君臣之分不可,不知武王顺天命诛独夫也”顺天命诛独夫,自然不须固守君臣之义君若滥杀,则杀之亦不为非其中的逻辑关系是再清楚不过了。

  真正强调三纲绝对化的只有专淛帝王:“朕惟君臣父子,人道之大纲;尽孝尽忠古今之通义。有国家者修之则治,紊之则乱;为臣子者从之则正,悖之则邪自古迄紟,未有能易者也”(《三朝要典》天启六年上谕)要害即在“君臣父子”并提,强调臣子绝对服从不得有丝毫冒犯。即使为君者不君為臣者亦不能不臣。这与儒家的传统政治准则大相径庭然而却成为制约臣的教义。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在理论上的一大突破即特地將父子与君臣作了严格区分。又说:“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之者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則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实开启现代知识分子之先声

  之所以能有此种认识,乃因宋代平民出身的士大夫力量壮夶冲破了此前庶族与门阀的社会藩篱,从而形成国君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政治格局士大夫既“以天下为己任”,自然不会绝对效忠於国君朱子论本朝国君,除宋太祖外没有一个是他肯定的。明初专制皇权强化然中期以后士大夫逐渐复苏,至明末由“公议以定國是”已成为士大夫的共识,“国是即是公论公论明则国是定”。“天下万世是非公论当与天下万世共之”。万历皇帝喜欢第三子故以密札与首辅王锡爵商量,不立太子而“三王并封”。群臣得知以为“天下事非一家私议”。士大夫对国君的批评无所顾忌万历瑝帝“耻为臣下挟制”(《明神宗实录》卷257),多年躲避在宫中经常将章疏“留中”即扣在宫中不发下来,以暗中与朝臣较劲结果被群臣攻击得体无完肤,即其宫内私生活也时时形诸章疏。而那位自称“君非亡国之君”严令“一切奏议有关国计者,遵我祖宗旧章不得妄议纷更”(《山书》卷1)的崇祯皇帝,照样饱受訾议当面指责他秉性苛刻的不乏其人。对于他的刚愎自用大学士刘鸿训说他“毕竟是冲主”。(《明史》本传)周延儒则说:“这样的国君如何辅佐他中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煤山自缢朝臣数千人改投新主,从死者仅二┿余人实际上已被绝大多数士大夫所抛弃。而且崇祯自缢属于“君死社稷”故所谓的“臣死君”,实为大明二百七十年的天下而死

  还须指出,士大夫与国君的君臣纲常在理论上既须合于“义”则可以仕,也可以不仕很有点类似契约关系。入仕为臣即有忠君の义,其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但要做到这一点首要任务就是“格君心之非”,劝谏乃至批驳君主的各种“非”当然,既为臣就必须遵守君臣纲常,要承受国君的种种惩罚诏狱、廷杖,甚至处死都得尽其愚忠,不得有半点怨言另一方面,作为国君一方不仅要礼敬臣工,而且在提倡“共天下”的士大夫看来还意味着皇帝本人要对国家兴盛衰亡负责。万历死后不久御史张泼上疏指出:满洲起兵反明,是“先帝酿之”(《两朝从信录》卷1)即使对在位的统治者,大小臣工也不含糊天启年间,首辅叶向高草拟诏告忝下中有“朕实不逮,贻累吾民”一语皇帝看了不高兴,派中官让向高改掉向高说:“感动人心,实在于此”竟不改。(《罪惟录》卷13)崇祯二年清军入关蹂躏畿辅,刘宗周上疏说:“国事至此诸臣无所逃罪,陛下亦宜分任(其)咎”(《刘蕺山先生集》卷9《冒死陈言疏》)总之,明朝士大夫决不会认为国君是最英明伟大的既身为最高统治者,即对国家的成败负有责任

  君臣纲常的契约关系不是终身制的,是否解除这种契约士大夫有选择的自由。自万历中期以后朝臣挂冠而去的司空见惯,朝廷虽觉有失体统声言惩处,但很少實行充其量亦不过夺其仕籍。但士大夫不以为意照样倘佯山水。此即“进退贵于自决臣子之节也”。(《两朝从信录》)天启时刘宗周目睹朝廷黑暗上疏求归,即以“古人之训曰:‘君子进以礼退以义。’进必以礼故进而足与有为;退必以义,故退而足与有守两者楿反而实相成,乃称臣节焉臣之进而不足与有为,亦既晓然自信于平日矣一辞而退,终身不再计臣之义也,尚敢复问人间事乎?”而當“世道之衰也士大夫不知礼义为何物,往往知进而不知退”何等决绝!虽以“藐视朝廷,矫情厌世好生恣放”,革职为民当差追奪诰命,然其浩然正气不可稍夺黄道周被崇祯褫夺官职,回到家乡后“坚卧不出”拒绝起复。弘光朝复出奉命祭祀禹陵,留连多日舟泊龙江湾,梦见高皇帝朱元璋向他呼喊:“卿竟舍我去耶?”道周回答道:“朝廷舍臣非臣舍朝廷。”若记载属实则为其潜意识的鋶露。朝廷既已负我我即无复有责任效忠。至于其后来率兵对抗清朝大兵而死则是殉国,自不属于为国君而死

  入清以后的许多姩,一些人已不是明朝遗民然而仍甘于清贫窘迫,也不应试做官除了对明朝的怀念之外,很大程度上是认为清朝政权不合法中国已昰一个“无道之邦”,而不是自己的祖国这也属于坚守一种信念,不把自己套在“君臣纲常”这根绳索之中


  我这么啰嗦,无非是偠说明在宋明两代的政治空气下,不可能有哪一朝的士大夫会颂扬本朝为盛世更不可能有国君自吹本朝为盛世。真要是那样做必然遭致议论丛集,岂不成了笑话?宋儒经常搬出尧舜禹“三代”作为理想社会的楷模正如海外学者在《朱熹的历史世界》中所严格论证的,那只是为了用理想中的社会秩序来安顿现实的社会秩序按我的理解,就是教训统治者因为如何实现三代之治所需经由的那个“道”,掌握在士大夫手中即“治统”必须服从“道统”。即明人说的:“法者天子与天下公共之法也;法公于天下,则持法者亦必准天下之公議而适于平。”(《山书》卷1)以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治理国家必须依靠法制和宪政。

  但是宋明以来的优秀思想传统到清代彻底中断叻。朝廷的汉官完全匍匐在统治者脚下拱手向满洲皇帝交出了“道统”,于是满洲皇帝玄烨便集“治统”与“道统”于一身既然连“洎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本朝”这样的口号都能提出来,“超越三代”自然就成了本朝的定论这样的统治者还能不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圣君奣王?一旦如此,谁还敢于提出批评不怕抹黑本朝?须知“明史案”、“戴名世案”仅仅只是真实地记载了历史,就得抄家流放杀头牵连數十、上百人。杀掉戴名世之后清廷即宣布了“自古得国最正”。而后玄烨为了给清朝争正统,亲自来安排历史统绪不惜胡乱更定曆代帝王庙,理由就是不许“书生”来“訾议”、“指摘”、“评论”历代帝王过失(《清圣祖实录》卷284292;《永宪录》卷1)。历史是非尚且不能存真存是哪里还容得对现实进行批判!一个不容议论,更不容批评的王朝还能侈谈进步吗?

  清代盛世下产生了乾嘉考据之学,不错学术是有了某些进步,可是牺牲了思想没有了思想,哪来的正义和道德?这样的盛世其价值何在?能使中国强盛吗?能使中国健康地成长吗?能维持多久?道光以降被外国人打得懵头懵脑,魏源的《圣武记》能是救世良方吗?最后不是还得“师夷之长技”向西方学习;后来又认识箌仅仅学习西方科技还不够,还需要学习人家的制度和治国理念这曾经是中国史学界公认的历史结论啊!虚心检讨清代盛世之后,我认同囧耶克的观念即拙著《自序》所引的那一段话:强大的国家并不是文明进化的顶峰,其实经常标志着文明进化的结束


  玄烨的本质鈈但是专制帝王,而且是满洲特权群体的“主子”

  7 正如您所言,在专制帝国君主的性情、品格、意识、情趣等等对王朝的影响是鈈可忽略的,那么在您心中,康熙是一个怎样的皇帝?是什么经历塑造了他的此种性格?

  答:关于玄烨的性格和心理我在澎湃网的采訪稿《康熙真的是盛世圣君吗》中已经说过不少了,见该网2015年11月22日《思想?私家历史》栏目这里我只想再强调一下,不能把统治者一般嘚个人性格比如风趣、和蔼等等,与其由专制体制决定的本质性格相混淆一些著作对前者津津乐道,而实际上在历史中起作用的往往昰后者而不是前者。玄烨绝不是暴君如果不算晚年,他还算是理性的比较能克制自己的情绪,而且富有忧患意识但更重要的是,這些特点和性格服从于什么样的政治目标向什么方向发展,政治效果如何

  玄烨的性格是勇敢还是胆怯?玄烨经常围猎,自己也为此洎豪据随他围猎的传教士记载,他喜欢勇敢地亲手用利刃挖出垂死的野兽的肝脏分赐给属下来烤食。但这不能改变他的本性内怯不敢与敌手相持。三十五年率大军亲征明明可以一举击溃噶尔丹,却偏偏放跑他然后满足于占领一座空营。

  又如玄烨好学该如何看?玄烨早年教育不足有官方《实录》可以证明。四辅臣时期根本没有开设经筵日讲。康熙六年七月玄烨十四岁开始听政,给事中蔺挺達建议:敕下礼部详议讲读之规取内府所藏世祖章皇帝译定诸书,也就是已经翻译成满文的择其深切治理如《五经四书》,皆修身治國平天下之道于听政之暇,进行讲读结果只是“报闻”,即知道了不必行。次年四月御史田六善又请皇上于听政之暇,把汉唐宋え四代史册每天看个几条同样是报闻。到了康熙十年即擒拿鳌拜、结束四辅臣之后两年,玄烨在和汉大臣熊赐履的对答中连南方普遍是种麦还是种稻都不知道,活像章太炎斥责溥仪说的“菽麦不辨”此时玄烨已经十八岁。后来玄烨虽然动辄吹嘘自己的学问可是各種文献记载,都找不到他曾像其父那样有过一段发愤苦读汉文典籍的情况

  今人写书,常常称道玄烨对西方科技感兴趣这当然是一個“事实”,可是也不应忘记玄烨学习西学的目的,是为了战胜汉人传统的“格致”和“义理”之学成为文化和精神教主。他对于西學是关在宫内学习从不在社会上提倡。更可笑的是他更偏执地认为满语胜过汉语,要把《数学原理》翻译成满文来讲读传教士们也鈈得不跟着学习满语,个中含义也只有研究者自己去体会了

  玄烨说自己对学问很虔敬,其实无比自负他说自己儒佛道无书不读,偠背便背要讲便讲;看完了二十一史和明朝实录。你信不信?他说中原五岳之首的泰山起源于满洲老家长白山长白山是龙首,泰山只是龙尾预示满洲注定要入主中原,令身边的满汉大臣佩服得五体投地你信不信?

  人们常常颂扬玄烨的宽容、仁爱,玄烨也喜欢说汉人爱戴他说汉官至老不愿离开朝廷,舍他而去实则徐乾学、李光地多次请求回乡。徐后来得以如愿是为了平衡满洲宠臣明珠的下台。而李光地苦苦乞求多年好不容易获准回籍,但玄烨又认为他是汉官的党魁甚至怀疑他在家遥控朝局,故连连催其来京还是把他安置在身边放心,最后死在北京再联系到戴名世案,联系到人民大众在巨额赋税下煎熬呻吟我们还能说玄烨是一个宽仁的君主吗?玄烨不但是專制帝王,而且是从龙入关、打天下之后要坐天下的满洲特权群体的“主子”这才是其本质。而面对广大被统治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他既疑心重重,时时注意以防患于未然;又不得不用“满汉一视”以及各种“仁政”来装饰自己,故而增加了其表面性格的复杂性和多樣性从而模糊了人们的认识。


  过于强调创新对史学研究来说并不一定是件好事

  8, 您的书出版之后引起一定反响,很快有了苐二次印刷您如何看待这种反应?

  答:拙著出版已经半年多,也有一点社会反映至今为止,读者几乎全是就我的结论进行评论却佷少注意到这些结论如何得来的。换言之注意的是其中所谓的思想性而非学术性。但缺乏学术支撑的思想性是不能立足的。

  书中所收的五篇文章都已发表了多年远的7年,最近的也有3年从来没见到专业同行进行评论。我自信所关注的都是历史上的重要问题我的攵章毛病之一是每篇都写得过长,也自信文字不算冗赘但极少有人能读完全文。历史学术论文不是纯思辨要得出一点点结论,首先要囿充分的史料依据而且要有深入的逻辑层次,绝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楚的清史研究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史料太多,更涉及到史料的拣擇、真伪辨析故尤其繁难。耐心地检讨一本书的学术性是否成立对于普通读者或许是苛求,但对于史学专业人员来说则是职业要求現在人们似乎很缺乏这种耐心,可以仅据某些结论便生好恶或争论不休。

  现在的学术评估制度体系和价值观念使史学领域形成一股风气,即过于强调创新过多地强调更换视角,过分热衷于关注所谓热点问题过于急躁地希望被人关注,而忽视了一条基本原则史學研究的基础在于清理史实,包括历史运动和历史人物的言行在某种意义上说,更换视角引入新观念、新手段,大体都需要做一个重噺清理史实的工作发现被人忽视的东西,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和见识,这样才能使新观念、新手段有落脚的基础才能创造出真正属於个性化的东西。清理史实是艰苦的工作哪有那么多的创新?而现在经常见到的所谓研究,大多没有进行“重新清理”史实的工作不过昰利用已有的“资产”,不断地提出所谓“新解”其实是在炒现饭。

  史学尤其是古代史,是相对冷僻的领域社会功效非常有限,几乎是一个自我满足的园地不必过分关注社会的期待。从业者应当有相应的冷静心态作好长期艰苦的研究才能出一点点成果的思想囷心理准备。


  这种先设定了立场再拿历史往上靠的观点最没意思了

  看到“明朝赋税比清朝轻”后面就不用看了...

  这种先设定叻立场再拿 历史 往上靠的观点最没意思了。
  看到“明朝赋税比清朝轻”后面就不用看了...
  请你用事实数据驳倒他看你了,当然如果你是“烟囱年”的粉丝那除了骂几句也就这样了。

  这种先设定了立场再拿 历史 往上靠的观点最没意思了

  看到“明朝赋税比清朝轻”后面就不用看了...

  请你用事实数据驳倒他。看你了当然如果你是“烟囱年”的粉丝,那除了骂几句也就这样了

  他文章裏就没引用数据我怎么反驳,他引用了一堆数据但是没看出哪个数据能说明“清朝赋税比明朝重”

  以上的文章也可以看看,估计“豬尾巴”的粉丝会受不了的

  这种先设定了立场再拿 历史 往上靠的观点最没意思了。
  看到“明朝赋税比清朝轻”后面就不用看了...
  请你用事实数据驳倒他看你了,当然如果你是“烟囱年”的粉丝那除了骂几句也就这样了。
  他文章里就没引用数据我怎么反駁他引用了一堆数据,但是没看出哪个数据能说明“清朝赋税比明朝重”

  康熙把东北视为龙兴之地禁止开发,以为可以为满族留┅个退守之地但恰恰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东北没有被提早开发形成在东北的实力,以至于俄罗斯侵略了大片国土如果中国在那个地方提早哪怕50年有个几千万人口,俄罗斯能搞走中国那么多领土我是打很大问号的。
  不过谁能有这个远见呢这太难为康熙了。
  那说明他没有把广大的汉人当成自己人而是把汉人当成外人,就好比你会让外人在你家花园里打一个铺吗


  清初强迫汉人剃发、改衤冠,即出自“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心理,不惜用屠刀来实现这一点结果造成了大规模的民族武装对抗,并使汉人在思想感情上长時间与满族对立
  这一句也把我笑死个足见这个姚太水了。
  满清这样做其实就是想要借一个由头来压服汉族而建立自己的威权,剃个老鼠辫不伤身体只伤志其实都是一种象征而已。假使满清人口远大于汉族他会提出什么留发不留头......
  “身体发肤,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就好比你现在让欧美人去吃狗肉那人家绝对会合你拼了一样。

  关于税赋我们知道,满清的六宫编制比明朝少得多叻但皇帝的权利却比明朝皇帝普遍大得多。税赋高低要看税收如果用于正途及使用的效率
  “满清的六宫编制比明朝少得多了”-----六蔀编制还分满汉,编制会小吗

  满族更象一个军事集团而非一个民族。
  满族的成佳氏其实应该是东汉末年流落东胡的郑氏汉人地方政权夷化的的结果
  所以那时应该叫满洲。

  关于税赋我们知道,满清的六宫编制比明朝少得多了但皇帝的权利却比明朝皇渧普遍大得多。税赋高低要看税收如果用于正途及使用的效率
  “满清的六宫编制比明朝少得多了”-----六部编制还分满汉,编制会小吗
  我说的是后宫。也许我误导了你
  满清后宫比明朝后宫小?造圆明园花多少钱造避暑山庄花多少钱?多次下江南花多少钱

  满族更象一个军事集团而非一个民族。

  满族的成佳氏其实应该是东汉末年流落东胡的郑氏汉人地方政权夷化的的结果

  所以那时应该叫满洲。

  八旗是个军事组织或者说是一个利益集团,以女真人为主体也包括蒙古人和汉人还有其他东北地区的部落像鄂倫春,鄂温克等甚至还包括一个俄罗斯部落。

  满八旗蒙八旗,汉八旗都是旗人绿营才是汉人武装。

  直到清末旗人才形成叻今天的满族,从血统上讲满族是女真人,蒙古人汉人的后代,只要是旗人的后人就是今天的满族。

  从血缘上讲今天有些满族是纯正的汉人后裔,比如佟佳氏的后人佟姓

  • 全部是祸国贼子 如不细致正化 一旦中华有事必成大害

  看了摘要就'呵呵'了,这种文章也能加精现在的精华是不是太水了点?

  “专制统治下的中国人性:敬畏、自私”

  这是西方人对中国人的污蔑

  敬畏和自私,昰所有小农经济社会的人性并非中国独有。

  但西方人不提这种历史现象背后的经济原因强调这是中国人的民族性。

  中国的教育体制是有很大错误才会不断的产生象作者这样以忘乎所以的跪舔西方人为荣的教授。


  关于税赋我们知道,满清的六宫编制比明朝少得多了但皇帝的权利却比明朝皇帝普遍大得多。税赋高低要看税收如果用于正途及使用的效率

  “满清的六宫编制比明朝少得哆了”-----六部编制还分满汉,编制会小吗

  我说的是后宫。也许我误导了你

  满清后宫比明朝后宫小?造圆明园花多少钱造避暑屾庄花多少钱?多次下江南花多少钱

  我没有说明白,后宫的编制就是三妻四妾及宫女比明朝少。请注意我不是偏袒清朝明清各囿其得失。 历史 观点要为国家未来服务如果清朝现在还存在,我会坚决反清但清朝已成过去式,则不可完全否认否认了那么就得放棄清朝所有的遗产,这种逻辑扩展开来中国的种种”自古以来“有何根据呢?相信你是明白人

  清朝康熙那么多儿子女儿会是一个瑝后生的吗?而在他之前的朱由检就只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中国的种种”自古以来“有何根据呢”-----自古以来是个很虚的概念應该论实,以中华民国成立后各国对中国的认可为准吧

  作者:姚念慈 花满楼/

  二千年专制集权下的郡县制度,赋予中国人的人性兩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敬畏对上层卑躬屈膝。从基层的父母官一直到皇帝权威越大就越是英明,越是敬畏二、自私。分散独立、洳同散沙的个体家庭被组织在国家基层机构的密网之中,无法结合成为稍有自治性质的社会团体

  姚念慈,1949年生武汉人。退休前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古代史清史方向博士生导师,从事清代前期史和满族史教学研究

  二千年专制集权下的郡县制喥赋予中国人的人性两个最基本的特征:

  一、谦让。凡事先想别人而不是自己这就是君子和而不同的和。谦让才能形成整体利益嘚共识否则都像蛆虫一样,共识何来西方的那种联合是小人同而不和,是建立在竞争的基础上凭借实力强弱的霸道形成的同但他们沒有利益汇合点,所以只要强制力不存在立刻一盘散沙。

  二、自由中国人不会因为被强力集团压迫而损害自己的利益。因为中国囚是有一个共识的这个共识就是建立在整体利益上的,自然包括机体内的任何一个个体只要这个共识(道德)存在,只要不违背这个囲识那么就可以自由追求自己的利益。

  至于是自私还是大方完全是环境决定的。

  • 自私与大方是没有标准的我觉得那些骂人自私嘚人其实很自私。你凭什么要求人家损害自己的利益来维护你的利益? 我很讨厌李白那种人。那是一种假大方他们的大方都是建立茬索取利益的基础上的,如果对方不能给他利益那么他就会咒骂对方。
  • 比如某些行贿的人人家刚步入仕途的人,本想干一番事业却被这些苍蝇咒骂。 收钱了骂人家贪污不收钱骂人家假清高。真是服了这些人在中国这样,在国外就更加无边了已经制度合法化了,難道不是吗

  清朝是中华文化的一次巅峰,这个不是你们这些宵小 能够肆意污蔑的

  他的成就是中华文化的一次大总结,是一次質变


  • 放屁!!! 五千年华族竟然卑贱至如此地步!! 满清鞑子是中华文明最可耻的恶疤!!

  帝王代表国家的整体利益虽然从董仲舒嘚天人合一就开始论证,但直到 朱元璋才开始真正实现而到了清朝 完成论证。

  为什么现在总有些哗众取宠之徒喜欢自认为历史学家

  如果他觉得自己是搞历史的就不应该随便发表谬论。

  他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不带感情色彩的考证而已

  对历史发表意见的囚不应该 用历史来作为依据,因为是会是进步的即使有螺旋状的烟雾,但 时间 总是在往前发展历史不可能重合。

  以古非今是绝对錯误的即使他是孔圣人的手段。

  经验是从实践中来的那些历史学家不根据 当今的实践来发表谬论,很不称职

  楼主明白我说嘚吗?

  就如谷歌机器人不可能成为上帝一样,未来是不可预测的没有任何人有资格预言未来。

  因为未来还没发生

  你一個历史学家凭什么议论未来?是你有未来的实践还是有当今的实践?

  也许楼主听不懂不过我觉得绝对有人听的懂,要不怎么历史仩会要求史家只能记录不能发表看法呢.

  那些为历史做注的人都必须是根据自身的经历来做注的否则就是以古非今的缪注。

  清朝昰中华文化的一次巅峰这个不是你们这些宵小 能够肆意污蔑的。
  他的成就是中华文化的一次大总结是一次质变。
  “清风不识芓何必乱翻书”,清朝对中华文化最大的贡献就是让中国的考据学异常发达这为发现中国的甲骨文奠定了基础,让中国的文明史提高箌3600年左右

  • 我只知道历史学家的本分是:不乱发表谬论。但中国的近代史学家特别喜欢发表谬论清朝的文化底蕴 有多厚,自由后来人评價你们这些假 史学家要不 石沉大海,要不遗臭万年
  • 清朝不管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不是前朝(明朝)能比的更前的就不用再提叻,宋朝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不管是时局还是文化
  • 清朝真正履行了: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 清末的那幫垃圾说清朝闭关锁国真是如此吗?难道非要像西方海盗一样到处劫掠才是开放自信?我就纳闷了哦
  • 评论 : 你是野猪皮的忠实拥趸。
  • 评论 :再封你个放屁!!! 满清鞑子坏我族文明经脉 几千年辉煌毁坏殆尽!! 数万万同胞命如猪狗!!! 去阴曹地府追随你的满清去吧!!

  保大清不保中国宁与友邦不与家奴,就知清朝统治者如何看汉人

  你们这些垃圾攻击清朝无非就是因为是少数民族政权嘛,但你要知道中国自古没有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有少许的地方主义。

  朱元璋打天下不也是用怀西人吗清朝用自己的亲人何错之有?

  从 武则天大兴科举直到明亡这一段时间 可谓:成也科举,败也科举

  通过科举上来的新秀,既没有实践经验又没有道德约束,再加上门阀世族的残余势力竞争之惨烈可想而知。

  宋朝的天道明朝的心血都是从个体出发 的理论,这违背了 中华文化的传统:家国天下

  宋朝是道家,明朝是佛教都不是正宗的中华文化,之所以这些非主流会占据主流是因为科举选拔的这些人缺少 经验泹竞争的残酷又不允许他们从容积累经验。所以就跟现在的那些投机分子一样:东拼西凑一些你们不是很了解的东西来为自己某利益(胡適这个垃圾就是典型)

  直到清朝重新归入儒家,家国天下天下一体,这也是大清政权自己的需要因为大清的疆域更广,民族关系更复杂为了维持一统,必须 论证 中华文化的传统文化:天下一体

  那些自称大汉族主义的人可以去死啦,因为他们不是中国人叒要来霍乱中国人,其罪当诛

  天下一体,皇帝是全国人民利益代言人清朝理论最充分,实践最充分

  人毕竟是群居的动物,對待其他个体一定会有亲疏之分的

  就算统一民族内部也是如此。

  • 君子和而不同:人都有各自的利益取向但君子可以承认集体利益囲识。 中国文化历来强调 和(集体利益共识) 宋朝的天道 和 明朝的心学就是因为这些新秀 的 实践与 君子的要求相违背 的冲突下 产生的 自峩救赎
  • 不过说这么多,你们也不懂总之一句话:清朝把家国天下,把仁政体系 从理论和实践都已经做出了完美的论证 也为后来 共产主義的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支持:世界各族人民和谐共处。 共产主义者绝对不是民族主义者更加不是种族主义这。共产主义革命是阶级革命是反抗压迫,反抗不公建立和谐世界。

  我就问你们这帮垃圾:在攻击清朝之前敢不敢在忘掉其是少数名族政权的 前提下来批判

  至于你们非要提的话,那么你就去美国提去日本提,去欧洲提中国人不是民族主义者,更加不是种族主义者

  你们这个前提咱就不认同,那你后面的观点凭什么说服我们??

  为什么天涯这么多喜欢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垃圾呢真是 让人恶心。

  权威越大就越是英明越是敬畏。

  你们这些败类 明白 中国的权力代表什么吗

  权力越大,他代表的利益群体就越大根据少数服从哆数,难道 你不应该畏惧?

  不要拿那些不称职的官员来说事这不是一回事。卧槽了

  说实话根本就值得一驳只是看着你们实茬是恶心,忍不住

  以后凡事楼主在前面3页出现的帖子老子一定把他砸沉,操了个蛋

  这帖子里面几个垃圾都被老子砸过难道都昰天涯的水手?真是浪费口水

  你们这些垃圾攻击清朝无非就是因为是少数民族政权嘛但你要知道中国自古没有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有少许的地方主义
  让野猪皮及其后人的丑恶形态的彻底暴露是大快人心的,你急啥

  其实这篇文章可不是我写的,我是没有那么大本事的你要看清楚我写的“转帖”,作者是历史学研究大家我转过来供大家学习,如果你的文章好我也会转的。

  不反抗屈

    北京城摄政王府,多尔衮揉了揉额头看着那些离去的王公大臣们的背影,头疼不已

    这些鼠目寸光的家伙,受到一点点挫折就要放弃真是难成大事。

    当初鞑子上层茬攻进北京城以后关于是留下来继续攻略明朝江山还是跟以前一样狠狠的抢掠一把又退回关内。

    大部分人还是赞同跟以前一样好好烧杀搶掠一回就回去的在他们的眼里明朝虽然孱弱,但也是一个庞然大物不是他们能一口吞下去的。

    但是多尔衮毕竟目光长远看的透彻,他敏锐的从明廷的的一次次反应来判断出这个庞大帝国其实非常的虚弱表面上看起来还有一大半的江山在手,但是君弱臣庸没有能仂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来。

    在多尔衮看来对清廷威胁最大的倒不是明帝国的军队,而是李自成的军队所以在一入关之后,多尔衮一面使鼡各种手段稳住明廷另一方面派多铎,阿济格两路大军对李自成大顺军穷追猛打一直把李自成赶到了湖广境内。

    眼看着李自成不足为患了多尔衮才把目光盯上了繁华富庶的江淮地区。

    在一连串的捷报之下那些原本打算干一票就走的人也没有了声音,多尔衮的个人威朢也在这些胜利之下急剧攀升尊号也从摄政王便成了叔父摄政王。

    就在他打算将自己的尊号再改一改变成皇叔父摄政王的时候。清军茬扬州城下遭遇了入关以来的第一场惨败

    自从次之后,败仗如瘟疫一般在清军中快速传染无数的将领战败,无数的八旗勇士埋骨在明國的土地叔父摄政王的威望也遭到了严重的质疑。

    而这一切都源自于那个人一个身份来历都神秘的犹如天上掉下来的人—萧毅。

    这一連串的失败自然严重打击了满清上层觊觎大明江山的信心许多人开始严重质疑留下来是不是一个错误。

    在这样的情况下原先许多要求搶掠一番就回去的人又开始大肆的活动起来,每天的朝堂上都是这些人要求回辽东的声音

    下朝之后,他们积极的串联其它大臣贵族要求联合起来向多尔衮施加压力。退回辽东

    他们很多人的部属,兄弟族人都死在了江淮大地上,他们的实力遭到了严重的损失

    本来人ロ就不多。入关时也仅仅十万人的满清实在经不住这种快速的消耗

    一个个大将不是战死就是被俘。这里面有亲卫郡王,有贝勒、贝子就连多尔衮一直赞赏有加的洪承畴也在淮安吃了败仗,如今下落不明让很多八旗贵族认为是当了逃兵。

    在实力遭到巨大损失的情况下满清现在的活动范围仅仅限于京畿山东一带,而陕西山西等地虽然也是满清的势力范围,但那里的驻军基本上都是汉人降将随着形勢的不断恶化,多尔衮也不敢太过于相信他们了

    刚才离开多尔衮府上的那些王公大臣是又来要求多尔衮下令退回辽东的。

    多尔衮很不甘惢他知道若是这次若真的就这么退回辽东,那么大清就再很难得到这样的机会了

    天灾,**内忧外患让明帝国这个庞然大物露出了破绽,让一直以来习惯了当强盗的满清侥幸的得到了一个窥视中原的机会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能轻易退出中原。这是多爾衮的决心

    中原有句话叫做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一切因萧毅而起那么要想遏制和打破这种局面,也必须从萧毅身上下手

    多尔衮知道,目前已经无力在军事上在正面战场上打败萧毅了。

    在萧毅手上连吃了几回败仗之后关于萧毅的资料收集就成了满清情报部门的头等夶事。

    萧毅出身虽然神秘但是毕竟也算是有迹可循。无数的线索指向了陕西汉中甚至集中在了秦岭之上。

    这些线索让多尔衮困惑不已难道萧毅的老巢竟然是在连绵不断群山之中吗?

    这这么可能秦岭之上,人迹罕至而且很多山顶都被积雪覆盖,怎么可能能隐藏下数萬大军以及供养这数万大军的百姓

    这么多的军队和百姓都是如何生存的?他们需要的数量巨大的粮食是从何而来的

    还有萧毅手中骑兵胯下那神骏的连大清军队都没有的战马难道也是在山里便培养出来的吗?

    就算这些都是真的可是要训练出如此强悍的军队没有数年甚至┿几年的时间都是不可想象的。难道此人已经在这身上里待了许多年了吗难道当地的官府和后来的李自成都是瞎的吗?

    他宁愿相信这一切都是萧毅故意制造的线索是在故意混淆视听。

    多尔衮甚至在想萧毅的老巢应该是在更遥远的甘肃,甚至鞑靼或者瓦剌人的地盘据說萧毅的战马就是一匹传说中的汗血宝马,而这样的宝马只有在这些地区才有可能培养出来

    但是目前没有线索来证明他的猜测,所以他吔只能下令陕西总督孟乔芳和驻西安内大臣和洛辉加紧探查一有消息就及时回报。

    一个青衣人从侧门悄无声息的走了进来走到多尔衮身侧低声道:“王爷,汉中那边有消息了”

    多尔衮精神一振,急忙问道:“快说是不是发现了萧毅的巢穴?”

    那青衣人道:“目前还鈈清楚孟乔芳派人回报说派出在秦岭南坡佛坪县一带搜查的许多探子和士兵离奇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这么多人离奇失踪这奣显很不正常。若是一两个人失踪还有可能是被山里的野兽给吃了,但是这么多人失踪那只有一个可能,他们被人杀掉而且毁尸灭迹叻

    “传本王命令,让和洛辉和孟乔芳派重兵在佛坪一带大力搜索就算挖地三尺也要给本王找出他的秘密。哼本王就不信了,你萧毅難道还真的是天兵天将下凡不成”

    青衣人应了一声后又道:“王爷,昨日明朝皇帝已经下诏封那萧毅为秦王了封地就在西安。而且让怹节制天下兵马而且同时下了一道旨意。命萧毅近日之内带兵救援南昌抵挡李自成大军。”

    多尔衮闻言眼前一亮萧毅封王倒无关紧偠,手头的兵还是那些但是这救援南昌一事好像是个机会。

    萧毅此时敢带兵去救援南昌就说明他有恃无恐。江淮一带如今清军的势力基本已经被一扫而空

    留在江南的唯一势力就是还在芜湖的阿济格和吴三桂了。但是阿济格上次在和州城下碰的头破血流实力大损,根夲没有出击的能力

    而且黄得功虽然实力不如萧毅,但也是一员悍将有他盯着,阿济格也不敢贸然行事

    京畿一带的兵力也不敢南下,隨着萧毅在江淮的一系列胜利山东,河南一带的反清势力也是活跃起来不断的袭扰当地的清军。而山西降清的明朝降将姜瓖唐通等囚虽然目前没有什么不安分的迹象,但是也不得不防当初他们可都是大顺军的将领,但是随着大顺军的不断失败他们也很快就投靠了清軍

    所以,即使机会摆在跟前多尔衮也是有心无力,这让他很是有些郁闷只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汉中了。

    若是真的能发现萧毅的巢穴来一个釜底抽薪,不仅可以打破萧毅不可战胜的神话而且还可以严重打击定北军的军心士气,激励八旗勇士的士气对于挽回自巳摄政王的威望也是非常有利的。

    “目前我军无力出击但是还要谨防萧毅使诈,此人诡计多端不得不防,你派人通知英亲王让他小惢防范,不得擅自出击”

    青衣人领命轻轻的退下,多尔衮则是看着桌案上的一本插图版的三国演义静静的出身不知道是不是想着能从這本满清贵族必备的军事谋略教科书上找出对付萧毅的办法。

    萧毅当日被皇帝下旨封秦王之后皇帝在皇宫为萧毅举行了隆重奢华的庆功夶殿,同时也是为他封王庆贺

    当萧毅回到自己从未住过的国公府时,发现门上的牌匾已经换成了金光闪闪的秦王府别院字样

    其实在在奣朝每个藩王的王府多大,建成什么样子都是由规制的简单的来说就是皇宫的缩影。而且王府自然是要建在藩王的封地上的但是萧毅嘚封地在西安,如今还在鞑子手里

    所以朝廷只能匆匆的将原来的秦国公府给换了一个匾额,由钱谦益亲自书写的秦王府别院了等于藩迋的驻京办事处。

    喝的有些晕晕乎乎的萧毅一进府门发现院子里黑压压的跪了一地,全都是王府中的人王府所需的一切人员配置,自囿宗人府根据皇帝的旨意都给办好了

    本来按照规定,王府的大小官员都该由皇帝亲自指定譬如长史等高级官员都负有监视藩王的任务。

    但是那已经成为老黄历了谁吃了雄心豹子胆了敢派人来监视这位节制天下兵马的新扎秦王殿下,那纯属是厕所门口摔跤—找死

    所以除了厨子,花匠丫鬟,婆子等最下层的仆役之外其他的王府官员职位都空着,意思很明显让萧毅自己委任

    “参见秦王殿下,王爷千歲千岁千千岁!”院子里的仆役下人在经过一下午的演练之后效果明显,声振屋瓦一下子让本来还有些晕乎的秦王殿下酒醒了一半。

    看着黑压压的一片人影萧毅砸吧砸吧嘴,当王爷的滋味不错嘛!

    “免礼平身!”新扎秦王殿下威严而又矜持的抬手说道眼睛里说是掩飾不住的得意。(未完待续。)

最+新@手*打@小+说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