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坐公交看见一个重庆女子抱咬个小孩我就把座位让给了她,后来她下车了我身边有个老太太我没让穿着高跟鞋我累

我做了四年公交司机,心中的秘密也整整压抑了四年,我来亲身讲述你所不知道的列车惊悚事件。

灵车改装成公交车之事,或许你没经历过,但你所坐过的公交车,不一定只载活人...


原标题:你有一千个理由不让座,也有一个理由必须立刻起身

作者:曹吉利,来源:新周刊(微信号:new-weekly),感谢作者授权说叨发布!

浙江杭州,一趟拥挤的公交车。/ 视觉中国

说到底,座位问题也还只是社会生活的小小一隅,即便讲出再多道理,没有制度的有力支持和整个公共空间的舆论压力,唾沫横飞的大爷大妈和一脸不屑的座霸男,用一个白眼就能让我们哑口无言。

年轻靓丽的白领叶蓝秋,拿着自己的癌症诊断书,失魂落魄地走上一辆公交车。车上的一位老人希望叶蓝秋让座,但正被恐惧包围的她没有挪动身体,随即遭到全车人的指责。

这番争吵恰好被一个记者拍摄下来,并把视频上传网络。很快,叶蓝秋成了众矢之的,人肉搜索使她的个人信息在公众面前暴露无遗。在病痛和指责的双重压力下,叶蓝秋选择了自杀。真相大白之后,公众反思之余,又开始了对曝光此事的记者的围攻……

电影《搜索》所展示的事例,几乎每天都出现在我们身边。/ 电影《搜索》

以上来自于陈凯歌2012年导演的一部电影《搜索》。因一个座位引发的风波,掺杂了网络暴力,最终毁掉了两个人生活,这样一段电影情节,即使放在六年后的今天,依然有扑面而来的现实感。

上个月,一个男子在高铁上占据别人的座位,还用贱贱的口气理直气壮地回应,引来舆论的愤怒。但等指责狂潮过去之后,我们再仔细审视这个看上去很小的座位问题,就会发现,霸座男远不是其中性质最恶劣的那一个。

这两个例子,是众多座位问题的一个缩影:在非对号入座的公交地铁上,逼人让座的道德绑架屡见不鲜,在对号入座的火车飞机上,也有人用各种理由占着座位不起身。小小座位的两面,是一场关于它的战争。

上车林黛玉,广场方世玉:你今天必须让座

我们身边有太多人,在真正关乎公义的问题上不敢出头,但是对于公交地铁上的座位,却是斤斤计较,寸土必争。

今年3月22日,山东济南,一个女性乘客上公交后,非要一个坐在座位上的小学生让座,后来更是把吓懵的男孩一把拉起,大声辱骂。司机警告之后,她大摇大摆地走下车,扬长而去。

袖手旁观要挨骂,那把座位让出来行不行?8月2日,西安,一位孕妇在下车时给一名老人让座,谁知换来的却是对方的破口大骂:你怎么现在才给我让座?当孕妇解释自己的身份时,对方说:“你孕妇咋了?我是老人,你就该让座!”同车乘客的批评更像是火上浇油,逼得老太甩出更多污言秽语。

有时候,即便让座双方其乐融融,也放备不住旁边有人横插一脚。上个月,四川成都的一辆公交车上,一位五旬老人准备给一个怀抱婴儿的母亲让座,不料他刚刚起身,就被旁边的一个老太抢先坐下。当全车人与老太理论时,她还振振有词:“这是公交车,不是私家车,有位置我就要坐,我该坐!”

同在成都的另一位老爷子更狠,7月12日,这位老人为了逼小学生让座,直接一屁股坐在对方腿上,并辱骂小男孩“没父母”。

天津地铁推出准妈妈徽章,唤起更多人的帮助。/ 今晚报

有网友调侃,这些抢座人士平时一坐上公交地铁,就成了弱不禁风的林黛玉,而一走进人潮涌动的广场,听到节奏感十足的音乐,就能一秒变成生龙活虎的方世玉。

这个座位我先看到,凭什么给你?

我们经常见到很多年轻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抱着“站一会算了”的心态,即使在公交地铁上看到空座位,也不愿意坐下。可是,如果凭票入座也没法实现,总不能十几个小时的火车都一路站着吧?

看到高铁座霸男的新闻,如果你感到愤怒,那属于正常情绪,但要是觉得惊讶,那只能说明你对我们所处的公共空间,还抱有不切实际的善意。

霸座男在新浪微博加V认证,俨然要成为新兴网红。

不让座给别人,也不指望让座,只想安安静静地拿着自己的车票对号入座,有时候想做到这一点也没那么容易,高铁霸座男从来不缺少后继者。在高铁霸座事件过去仅仅一天,一个山东女孩也在火车上遇到了类似的事情。

座霸从来都有,只是你没发现。/ 北京日报

在她发现自己的座位上正坐着一个手持无座票的女人后,找来了乘务员。但面对座位上不动如山的女人,乘务员也无能为力。最后,这个明明买了座票的女孩,在凌晨的车厢里生生站了两个小时。

8月27日,吉林开往北京的一趟高铁列车上又现座霸。这位自称法官的大爷既不起身,也不补票,而乘务员似乎拿他没什么办法。/ 北京时间

也在八月份,一趟从吉林驶向北京的高铁列车上,一位大爷坐在不属于自己的座位上,并再三表示,自己没有能力补票,并且丝毫没有站起来的意思。他还以一个前法官的身份教训乘务员,表示自己不知道见过多少列车长。而对此,列车上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十分有效的应对措施。

和上面这些极端案例比起来,懒洋洋地靠在椅背上要轮椅的霸座男,都算是温和派了。他至少买了一张有座的票,只是不愿意回到自己的座位。有多少人拿着一张站票,还堂而皇之地坐着呢?在这个社会里,还有比明明买了座票,但就是无法落座更委屈更荒唐的事吗?

如果不具备真正的约束力,火车票上的号码还有什么意义?/ 新华网

为什么找个座比买房都难?

为什么这么多人,非要对一个座位要锱铢必较呢?

钱钟书曾做过分析:“坐汔车只几个钟点,而乘客仿佛下半世全在车里消磨,只要坐定了,身心像得到归宿,一劳永逸地看书、看报、抽烟、吃东西、瞌睡,路程以外的事暂时等于身后身外的事。”换句话说,无论旅途长短,只要有座,心里就格外踏实。

从更现实的角度来讲,相比于人挤人,能坐着到达目的地当然更舒适。而这种舒适,只要脸皮厚一点就唾手可得,何乐而不为呢?反正这一车的乘客,转眼就会成为再不相见的路人。在违规成本极低而违规的收获又足够诱人时,很多人就会遗忘道德。

澎湃新闻指出,不能老是拿奇葩没办法 。/ 澎湃新闻

有人说,这种座位纠纷只会发生在公交、地铁,本质上是中低收入群体的互相争夺。讲出这种观点的人,要么是不常坐飞机,要么就是运气太好,没有遇到过低素质的乘客。九月头几天,在从昆明飞往北京的一趟航班上,一男子脱掉鞋子,不断抖脚。虽然他本人老老实实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但却用脚臭味占领了半个机舱,隔着视频都恶心坏了不少网友。

事实上,我们身边从不缺少类似的新闻,甚至经常能亲眼看到有人为了一个座位,百般谋划,爆发争吵,大打出手者也不在少数。它与交通工具无关,与场合无关,甚至于贫富无关,而是与背后某些国人的道德观有关。

道德,本该是一个人对自身的要求,却经常变成用来攻击他人的武器。“你没有公德!”“你怎么不懂尊老爱幼?”是这群人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们有一套可伸缩的道德标准,在抢座位的关头,用来衡量别人。而等到自己想脱鞋了,又会马上说:“你管不着我!”试想,如果霸座男们是被霸座的那一个,他们一定又会讲出另一套道理来了。

既然每个人心里的道德标尺并不统一,就需要制度来进行有效约束。但遗憾的是,在种种事件中,乘务员、空姐、公交司机,并没有充分的权力和依据,面对脸厚如墙的违规者,一声声劝诫显得格外无力。

一部分人道德扭曲,制度也拿他们没办法,座位就变成了猎物,“能者居之”。只要足够蛮横,足够无耻,就能安之若素地坐上去。“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是古人用来形容社会不公的话,却成了今天很多公共交通最恰如其分的写照。

我们的自由空间,理应比座位大一点

前几天,著名律师易胜华在微博上写了一篇文章,抱怨同一个火车车厢的两个男生没有同意和他交换铺位。估计易律师也没想到,这条微博下面,是网友清一色的指责:道德律己不律人,用“乐于助人”来要求别人把下铺换给自己,是彻头彻尾的道德绑架。

易律师的一篇文章,引来讨论。

相比于六年前的电影《搜索》里的情节,我们在座位这件事上总算有了不小的进步:让不让座,都是一个人的自由。

山东潍坊的韩大爷,就是一个难得的明白人。根据媒体报道,八十岁的他自制了一叠感谢卡,凡是遇到公交上给自己让座的人,都要发出去一张表示感谢。如今,老人已经累计发出去两百多张感谢卡。给别人留下自由的空间,也尊重别人的善举,有太多国人还需要向韩大爷学习。

上海在两年前就从制度层面尝试解决抢座难题。从2016年自6月起,上海终止了七十岁以上老年免费交通制度,转而采取发放交通补贴的方式。据媒体统计,新政策实施后,早高峰的老人锐减八成,一场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围绕座位的道德危机,也被大大缓解。

拥挤的地铁车厢,座位绝对是奢侈品。/ 视觉中国

座位问题虽小,却折射出巨大的讨论空间:谁该坐下,谁该站着,让座的自由,不让座的自由,公共秩序的维护者应该何时出手等等。对于体现公德的行为,理应予以鼓励,但对于原本属于自己的座位,也应当有自由的支配权。从这个角度看,多来几个霸座男,有助我们早日厘清这些问题,也有助于多一些韩大爷这样的明白人。

但说到底,座位问题也还只是社会生活的小小一隅,即便讲出再多道理,没有制度的有力支持和整个公共空间的舆论压力,唾沫横飞的大爷大妈和一脸不屑的座霸男,用一个白眼就能让我们哑口无言。

本文来自新周刊微信公众号。《新周刊》创刊于1996年8月18日,以“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为定位,享有传媒界"话题策源地"的美誉。关注新周刊公众号(id:new-weekly),每天了解最新锐的话题和生活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抱银鼠的女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