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皇帝的厨子竟被厨子追杀,这件事情说出来,你会相信么

酒,是个东西,龙叔曾写过一首《喝酒》,彼受好评:

酒一进入身体雪就开始了燃烧这足于温暖这个漫长的冬夜

这一过程甚至比一场爱情更有效

当酒劲退去了的时候我隐约看到了春天的花朵

但酒又是一个很不好的东西,它更会让人丧失心智。

龙叔曾经在一个好酒的老板手下打工,我就怕喝了酒的老板,一单喝了酒的老板,是不管轻重的,逮着谁骂谁,大家都唯恐避之不及。

还好,我们碰到是个好酒的老板,被他逮着,大不了,骂一顿,再大不了,被开除。但是,如果你遇上的这位是握有生杀之权的皇帝,你不是死翘翘了?

在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一位酒鬼皇帝。

这个酒鬼皇帝,叫耶律璟(公元931—969年),辽穆宗皇帝。

他的父亲就是我上篇文章中所说的辽国第二代皇帝耶律德光。

这小子,就喜欢酒,对别的基本没有兴趣,什么开疆拓土,什么国泰民安,狗屁!而且这小子,一点也不好色,这一点对一个皇帝来说,可不是好事,因为他可能没有子嗣来继承他的职位 。

他在位19年,结果他的十九年,是被称为中国史上最黑暗的十九年。他也是中国史上最有名的昏君和暴君。

前面说过了,酒是个好东西,又是一个很不好的东西,这就看你如何把握,适当的喝酒有益身心,如果是酗酒了,那就是放纵,坏了身体不说,还会祸及社会。

耶律璟,他对酒的喜好(应该说是偏好!),就把一样好的东西喝成了一样极坏的东西。

按我们现代话,他就是个“酒糊涂”。

酒喝多了,一般有两个结果:

一是容易糊涂。酒多了睡觉,这还好,至少让人省心点,起码他不惹事。所以,当辽国的皇帝耶律璟酒多了以后,他有时候会睡,一睡睡个好几天,他还得了个“睡王”称号。

二是会发酒疯。普通人发发酒疯,也不会有性命之忧。如果是一言九鼎的皇帝发了酒疯,那不是遇着谁,谁就倒八辈子霉了?所以,当这样酒鬼皇帝酒多以后,最好离他远点,越远越好,不然你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所以弄得贴身的侍从们整天提心吊胆。

《辽史·穆宗本纪》对他的记载却总共不到二十页。其中,除去记载进贡的、反叛的、天灾人祸的,剩下就记录了这位穆宗皇帝醉心于喝酒、杀人的“光荣事迹”。

公元969年2月,耶律璟带着萧思温等亲信大臣前往黑山,游猎罢回到行帐后又喝多了。顺嘴说了句要杀掉某某侍者,然后就昏睡过去了。

把贴身的兄弟都弄得很害怕,是一件很要命的事情。

这几个已经被吓破了胆的侍者们,看着酩酊大醉的皇帝,决定彻底地给自己一个解脱,挺而走险!

于是,近侍小哥、盥人花哥、厨子辛古等六人合力将睡梦中的耶律璟(穆宗皇帝)送上了黄泉路。

还是回到文章前头的那句话,酒是好东西,但要适可而止。否则,适得其反!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此话意思就是:凡是天下的土地没有不是属于帝王的,凡是在天下水土上生活的人没有不是属于帝王臣民的,皇帝是掌握着所有人的生杀大权的。照理说皇帝是没有什么可以怕的人,但是事实上也不尽如此,皇帝至少也有几怕:怕农民起义,怕臣下造反,怕近侍谋命啊。当然,处在朱元璋那个时期,他可是不怕农民起义和大臣造反,毕竟农民起义上来的他把勋贵大臣都砍得光光的,哪个有胆量出头。

所以老朱只能怕第三类,就是身边的人会谋命。皇帝身边也有很多人,但说来以老朱这种性格,几十年来都没有遭到他惩罚的就只有一个,这个人叫做徐兴祖。估计大家看了心里都犯嘀咕,这个徐兴祖是个什么来头,都没听说过的名字。对,这个徐兴祖不是什么功勋大臣,但他至少在某方面掌握着老朱的安全,他就是老朱的御厨,也就是厨子。

有的人可能还说了,皇帝还怕厨子。还真的有怕的,历史上遭到厨子毒杀的皇帝还是有的。比如,著名的白痴皇帝晋惠帝,史书记载就是食饼而亡。历史还有很多皇帝是被权臣和篡位者所毒杀,但大部分都是在和厨子的配合下进行的。清朝的皇帝防毒工作做得好,光绪帝一样也是被毒杀了。当然,厨子还有的一项本领就是动刀。如果毒杀不管用,直接和皇帝动刀也可以的,

历史上好几位帝王就是被厨子用刀砍死的。前凉的统治者张祚,在355年宫廷政变中,厨子徐黑拿着把菜刀就把他脑袋割下来了。兰陵王的父亲高澄,因为走漏了要杀厨子的消息,结果在549年9月要杀厨子的前一天,被厨子兰京先捅了。969年的2月,辽穆宗耶律璟,因为得罪了厨子,在深夜就被厨子拿着菜刀捅死了。再后来,清朝的嘉庆帝就被厨子提着菜刀追杀过,只是厨子没有成功。

老朱纵横天下几十年,深知人性,对一些事物的看法肯定有着跟常人不一样的眼光。所以当知道三儿子朱棡打了厨子,结果就遭到朱元璋一通训诫。史书上这样记载的: 晋恭王棡,太祖第三子也。学文于宋濂,学书于杜环,洪武三年封。十一年就籓太原,中道笞膳夫。帝驰谕曰:“吾帅群英平祸乱,不为姑息。独膳夫徐兴祖,事吾二十三年未尝折辱。怨不在大,小子识之。”

朱棡是朱元璋的第三子,在1370年他13岁的时候被封为晋王,由于年纪小,所以未能到封地。到了1378年他21岁的时候,到了年纪的他就要去封地了。朱棡平时养尊处优,过惯了好生活,去封地路上大路人马相随,其中就有厨子。没想到在去太原的路上,这个厨子做饭菜不合他胃口,结果把厨子打了。这件事被朱元璋知道了,老朱立马意识问题的严重性了,

于是飞驰了一份训诫过去:老子统率各路豪杰荡平天下,有谁犯错的都要遭到老子惩罚,但是只有这个厨子徐兴祖,给老子做饭做了23年了,老子从来就没有对他怎么样,这样的错误不要再犯了,你小子给我好好记住。 朱棡心里想:至于吗,只是打了个厨子。不过老朱有着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在这方面教训儿子,肯定是没错的。朱棡暂时也没有改,但过了10多年,1391年被太子朱标带回京城后,就温顺很多了,所以其死后能被谥为“恭”。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皇帝的厨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