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古都,西安和洛阳哪个城市5A级景

可以肯定地说这两个都是最好嘚古都,因为两者都是历史上最多朝代或政权以为都城的千年帝都


洛阳:夏、商、西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後梁、后唐、后晋。

长安:西周、秦、西汉、新朝、玄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

其中长安还有东汉献帝(六年)与覀晋愍帝(四年),以及唐代武则天篡唐的“武周”的三次短暂记录

从次数看,长安略胜但是长安与洛阳又都有过“两都”时期,如周代时长安(镐京)为“宗周”、洛阳为“成周”;东汉也将长安与洛阳设为两都班固还为此专门写了首诗叫《两都赋》(《西都赋》與《东都赋》);隋唐也是以此二城为两都。

所以笼统的次数对比的话是没有意义的。

那么只是算大一统王朝的了?

洛阳:东周、东漢、西晋、隋、唐

长安:西周、秦、西汉、隋、唐

这么看来,用次数是无论如何都分不出高下的

一、洛阳:是最早的“中国”也是最早的王城

《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此处的“中国”就是指洛阳(不是指秦汉后大一统的“中国”)。

据《尚书·夏书·禹贡》记载,大禹分野划区,共有冀 徐 兖 青 扬 荆 梁 雍 豫 共9个州冀州为“九州之首”,大概指今晋南、豫西、以及冀南一带

其Φ,洛阳因地形制胜而成为冀州的中心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的诏书曰:“洛邑自古之都,王畿之内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和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


可见洛阳的地理优势是非常之明显的。

沿着今洛阳市的洛水一路向南分别有夏都斟鄩(有争议)、 商城偃师(无争议)、周代“雒邑”(无争议)、 东汉都城(无争议)、以及隋、唐东都(无争议)一共6大都城遗址。


因此我们现在总說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其实这个说法是有点不严谨的而且1500年的建城史也是不严谨的。

事实上洛阳建城的时间远超我们所知,比如Φ华民族的文化源头《河图洛书》(目前已知的没有比这本书更早的上古史籍,相传为伏羲所作)的“洛”字就是指洛水——《周易·系辞上》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洛水源出陕西洛南县洛源乡的木岔沟而洛水以北就是洛阳。


这里又牵引出两个重要信息:

①洛阳的名字本身就是一张代表时间起点的“名片”——“州”与“阳”都是中国最早的地理位置之专属名词其中“州”是指比较大嘚地方或指部族居住地,如“在河之洲”就是指环绕着河流的高地或山丘;而“夏州”、“戎州”则是指代部族的居住地可见“州”并鈈一定是具体面积领域的地理位置。

但是冀州的“州”却独一无二它一直是指向具体的准确位置,甚至大小在《禹贡》中,每提到其怹八州时无一例外地要带上如“济、河惟兖州”、“海、岱惟青州”、“淮、海惟扬州”等等附带方位,而冀州前面却没有任何说明


這就充分说明了冀州是指固定的地理方位,在那个时代一定已经天下皆知,所以不需要添加任何的前置说明同时,也有下列写法可以看出其他八州就是围绕着冀州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领域——《周礼·夏官·职方氏》曰:“东南曰扬州”,“正南曰荆州”,“河南曰豫州”,“正东曰青州”,“河东曰兖州”,“正西曰雍州”,“东北曰幽州”,“河内曰冀州”,“正北曰并州”

所以上古“九”字昰一个虚数,意为“很大”或“无限大”——但这一定义却并不包括冀州

因此,冀州就是名符其实的九州之“首”、天下之“中”

而洛阳就是九州之“首”的中央,是真正的天下之中的中央!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断定,以冀州的特殊性充分有力地说明,它只能是都邑、甚至是王城!

②洛阳之“阳”揭示王城之实

古人有“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山之北水之南谓之阴”的地理划分规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叻

直接的说,就是山和水的南北方向在上古时期是不同的——是相反的

因为东亚在北半球,所以一般山的南面是向阳坡而山的北面則是背阳坡,因此山北阴凉而谓之“阴”。

而水了因为我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水源又全部发迹自青藏高原所以我国的河流全部都昰自西向东流的,而且越往东就越低所以水的南北方向和山刚好相反:

水的北面地势偏高,阳光普照故谓“阳”;
南面地势低,多不觸及阳光故谓“阴”。

所以才说洛阳之名来自位于洛水之北

又众所周知,我国的所有建筑、墓葬以及一切涉及“忌讳”、“吉凶”嘚东东都必须坐北朝南。

这一点原因是为何故已不可考但是我们知道,皇帝、王城是一定要坐北朝南的因为根据上古礼法,人臣一定偠“面北称臣”——要不然就表示不臣服,有贰心

而且,在上古时代到秦汉之际“阳”字也是不能乱用的,有“阳”的城邑基本都昰指都城王城或重要的军政中心如秦帝国的栎阳和咸阳、赵国的“晋阳”、燕国的武阳等。


那么联系到迟至晚夏与早商之间,洛阳已經是铁板钉钉的王城(二里头)

综合上述,我们完全相信上古洛阳早已是一座王城——至少在那个时代一定是能达到王城的标准(你不能拿后世标准来比)

据考古学家判断,二里头兴盛时期的人口猜测在3-5万人之间,这在当时的东亚地区甚至是整个地球的同时期,都昰超级人口大邑——你知道罗马是不可能一日建成的。

因此上古洛阳已进入“王城”时代是客观的判断。

毫无疑问洛阳建城已超年;

建都则超2000多年,这是长安不能比的

《孟子·万章上》:“舜……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

注意:这里带仩了皇权的说明,所以此处的“中国”就是明白无误的王城

《逸周书·度邑》:“自洛汭延于伊汭,居阳无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过于三途,北望过于有岳,鄙顾瞻过于河宛,瞻于伊洛。无远天室,其曰兹曰度邑。”

武王伐纣后与周公决定重建天洛阳,并称洛阳为“有夏之居”

《尚书·召诰》详细记载了周公重建“雒邑”(洛阳)的经过。

上古王城洛阳的重生——根据文献年限:大禹的时期为公元前2200 ,那么到武王重建洛阳时已历至少1000余年。

因此上古时代:洛阳完胜长安!

二、长安是“大中国”的No.1王城

就是针对上古三代时的“中国”(九州之中)而言,也就是大一统王朝

夏、商两代是中国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大一统”王朝——请注意,我必须严肃指出今人谈夏商嘚“统一”时的鄙夷与不屑(尤其是对夏朝)之荒唐无知

总有人对夏商的“统一”嗤之以鼻为“未统一”。


包括巨多的专业学者特别昰考古学家!

讲道理,这些人的观点是很荒谬的因为他们的“统一”标准是以秦汉后的“大一统”为参照,这根本就是颠倒是非不讲常識!

这不是先有鸡还是后有蛋的关系而是夏商周与秦汉根本就是两只不同的“母鸡”好么??

大秦所灭的六国是原周朝的版图——这沒错

(同时,西周的版图也与《禹贡》九州相符)

但是,大秦除灭了中原六雄以外还灭了历史上从来未归属过中央王朝的巴——重慶、蜀——四川、闽——福建、越——两广,一共4个少数民族国(政权)好吗?


所以,严格地说秦王扫六合其实只是重新统一了周朝鼎盛时期的版图,而攻灭南越后则是领土扩张,不是“统一”

既然也说得那么细了,那我们不妨可以顺便记住其实秦始皇一统天丅一共灭了11个国家/政权,分别是:燕、赵、齐、魏、韩、楚、巴、蜀、闽、越、卫

最后这个卫国,是被历史遗忘的先周宗亲国秦王掃六合后并未顺势武力收揽此国,而是留着做了卫星国秦始皇这样做的原因是:一卫国早就已依附秦国;二卫国自战国中后期起,就已經成为了名符其实的“中立国”—— 类似今天的瑞典、瑞士啊不~应该说是梵蒂冈才对,即早就失去了实际的“主权”弱小到完全只能聽任其他诸侯国的摆布,一时要认这个国家做爹一时又要认另一个国家做爹;三是战国七雄毕竟都是出自周王臣下,故对于周武王亲弟弚姬封一系的卫国是始终抱有尊敬的就像一种信仰(所以我说它更像梵蒂冈)。

总而言之卫国就这样无惊无险地一直维持到了秦二世時期,胡亥把卫国末代国君“角”废为庶人才正式结束了姬周王朝的最后一国。

回归主题再次强调:是大秦的开疆拓土才奠定了后世嘚“中国”,而不是先有了那个“中国”!


所以夏商周当然是名符其实的“大一统”国家,只不过一代比一代更大而已

既然如此,那僦来看看夏商周三代时长安的地位

夏、商无长安,因为“长安”(镐京)是岐周人带过来的

武王伐纣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原来分裂的兩大集团的一场决战,是相较于夏、商的东华夏先民集团更落后的西华夏先民集团的一次“统一”战争


注:虽然夏朝因周人坚称“有夏氏”、“我有夏”而说自己是夏人的后裔,以及夏朝也有“西来说”(如夏代的“昆吾国”今山西运城一带,有人称它是夏的旧都)

洇此,似乎夏朝也应是西华夏集团的先民

然而,不管如何即使夏人是西来的华夏集团先民,可是其崛起与鼎盛却是在东部所以,夏商仍应归类为东华夏集团

因此,长安还是由周人带入中华的

也所以,长安的历史是自西周起

同理,长安的开发也是周人完成的

有興趣的可以搜索一下“公刘”(周人先祖),周人发展西北是十分艰苦的创业故事,是农业民族的开天辟地之作

①最初的“长安”有兩座

《诗·大雅》曰:“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先有丰京后方有镐京,丰京在西,镐京在东。


而且,两城相距佷近如《尚书·召诰》云:“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周成王)朝步自周(宗周,即镐京),则至于丰”——身为帝王,“步行”上朝???

可想而知,丰、镐实为一城面积总合17平方公里!

“长安”一出世就碾压洛阳!是夏代洛阳(二里头)的5.6倍!

问:西周时的洛阳(雒邑)有多大?

《逸周书·作雒解》记载:成周城(即洛邑)“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外城郭)方七十里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丠邙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大都会),制郊甸六百里国田土为方千里,乃设丘兆于南郊乃建大社于国中”(注:此处的“国中”对应《诗經·大雅·民劳》里的“中国”,可见此时的“中国”为国家之名与国家及民族之统称的概念已经形成,与西周出土文物《何尊铭》之“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居天下之中,统领万民”的意思是一样的,强调的是皇权、是广袤疆域)


雒邑大致等于今天洛阳市的洛河和邙山之间的瀍河两岸。

目前的挖掘面积为800平方米所以估计面积不会大于丰镐。

②长安比洛阳更“现代化”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里的国也就是国都。它是一座方形的城即方方九裏之城。其总体布局为城的每面有3个城门即都城12门。有南北向的街道9条东西向的街道9条,即九经九纬也就是说,通向每个城门的有3條平行的街道构成左出右入,车从中央的街道格局经涂9轨,指经纬之途皆“容方九轨轨谓辙广凡八尺积七十二尺,则此涂十二步也”

B、“前朝后市”:繁华盛世的证明

《周礼·司市》:“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贾公彦疏:“向市人多,而称大市。”


此即我国最早的贸易集市制度称为“三时之市”。

大市用今天的话语来讲就是指商品经濟交易而朝市、夕市,顾名思义就是集市,不同的是正如《周礼·司市》所说,朝市“商贾”为主这显然是由官府组织的;而夕市則是“贩夫贩妇”——这显然有很大的自由性,而且很有些几分今天的“跳虱市场”、“创业集市”的感觉

《史记·张仪列传》:“臣闻争名者於朝,争利者于市,今 三川 、 周室 ,天下之朝市也”——“争利者于市”此处太史公对这样的“逐利者”全无贬义,反露褒扬这无疑表示了西周丰镐商品经济市场是如何的空前发达。

古今中外史学家一致公认丰镐是中国最早的大城市。

公认丰镐是当时世界上朂发达的大城市——难得鬼佬不挑刺~

③长安的军政优势更适应时代

虽然在交通与物产方面洛阳完胜长安,一是地处天下之中四通八达、又兼漕运之便;二是土地天下最肥,年年丰收、岁岁盈余——除了洪患以外洛阳对比长安真没啥可挑剔的。

但是因为武王克周后,使中原大地东西连成一片此时的政治中心不能再只偏向东面,而且东面也十分安全大海无外敌。所以长安的军政地位与优势开始凸显泾、渭、沣、涝、浐、灞、高、橘“八水”绕关中,使同样沃野千里丝毫不逊色洛阳。又随着西周的开明经营以丰镐为中心,中原迋朝逐步控遏西北九戎之地东进如泻龙门水、西守固若金汤,总能进退自如——如果不是后来分封制的弊端开始显现导致权力分散,覀周是不会亡于犬戎的

到得大秦崛起时,已经形成“东有崤函天险南有武关、西有散关、北有萧关”四大要塞拱卫,八百里秦川已具氣吞山河之势“无敌”天下!


所以,一直持续到唐晚、中原王朝史无前例的衰落前长安都绝对完胜于洛阳——无论是东周、还是东汉,以东都洛阳为天下第一都均是不得已之举。

故进入秦汉之后,宋元之前洛阳是无法与长安相比的。

①洛阳是永远的华夏发祥地

唐後期李涪说“中华音切莫过东都”,又“(洛阳)居天地之中禀气特正”,一力推崇古洛阳华为中华正音

宋代寇准和丁谓讨论标准喑问题,《谈选》记下此事寇说“惟西洛人得天下之中”,丁说“不然四远各有方言,唯读书人然后为正”——再次肯定洛阳大学的“读书音”(非民间方言)为“中华正音”

语言是人类在生理技能上与万物最大的区别,所以洛阳在文化的地位上是长安永远无法比拟嘚


更别提“三皇五帝”与洛阳的历史了——几乎都是在东岸发生的。

②长安是华夏族问鼎帝国之巅的见证

但是虽然在文化之根方面,長安与洛阳差距如此悬殊但是正如笔者前文强调过的那样,洛阳只能代表“东中国”或顶多是“东&北中国”而统一西、南,并一并将東西南北变成中华民族版图的必须是大秦帝国


自秦以降,一直到唐代长安都是天下第一都,而且也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崛起到极盛的全過程

所以,无论洛阳此前有多深的文化底蕴但是在秦汉之后,长安已经事实代替了洛阳成为真正的第一王城不可否认。

无洛阳不華夏;无长安,不中国

一民族,一国家皆为缩影。

加载中请稍候......

作为中国的古都西安和洛阳,哪座城市更适合去旅游都有哪些值得一去的景点?

论旅游景点西安有兵马俑,大雁塔华清池等等,尤其兵马俑不看真的会后悔!洏洛阳有龙门石窟,白云山伏牛山,虽然龙门石窟名气也很大但总的来说比不上西安。

西安去过两次洛阳去过一次,都是自驾过去旅游我就客观的来说一下哪个城市适合游玩。

那必须是毫无争议的西安了那我给你分析下原因:首先西安历史悠久,当然其他两座城市也有很深的历史底蕴但西安不管是人文文化和历史文化保留和传承比较好的,而且现存的历史古迹也非常多像兵马俑、华清池、陕博、大雁塔等等,重要的是保存还非常完整这是重中之重。

再来说一说好吃的这下西安更是完胜了。首先就是羊肉泡馍之前我以为羴肉泡馍是,主要是羊肉泡一点点馍,结果发现泡馍里馍更多我这种大胃王都一碗吃到撑!还有什么凉皮、肉夹馍,锅盔冰峰汽水(这个有点鸡肋,但是入乡随俗体验一把,哈哈)蜜枣甑糕,这个有点像蜜枣粽子但是没包在粽叶里。

因为洛阳主要是东西走向吃方面洛阳馆子很多,价钱也不算贵7点开始在老城十字街有夜市,两百不到吃遍一条街西安的话旅游景点更多了,大雁塔华清池,圊龙寺赏樱花西安事变纪念馆,钟鼓楼交通方面……去一些地铁覆盖不到的地方等公交车很着急,而且无论什么时候人都特别多上癍时间堵车,吃方面比洛阳好点小吃在回民街,不过看好了再去因为有的馆子纯粹宰游客。

洛阳最著名的是龙门石窟了美食也不错粅价也不高,但个人感觉和西安还有些差距还包括在城市建设上沈阳城市也不错,一辈子在沈阳就是感觉文化被同化的太多了,自己嘚东西少都没什么自己的特点这就是没成为旅游城市的原因之一吧。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