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笔直书历史的故事

《史记》是司马迁用整个生命创慥出来的其价值之所在,也是司马迁的生命价值之所在

毫无疑问,《史记》之不朽归于对社会、历史的严肃审视和尖锐批判。通过《史记》我们可以明了司马迁多重思想的构成,以及复杂的情感形态

大人物总是有大抱负,有了大抱负才有可能成为大人物

李白高唱“天生我材必有用”,杜甫低吟“语不惊人死不休”就是因为他们具有强烈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才能成为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司马遷天资过人,“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北涉”,从文学角度看这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万般景的旅行经验对他养成大胸襟、形成大手笔、写出大文章,有极大的作用

司马迁二十岁左右求学于当时的古文权威孔安国。光是如此还不够儒家的经典传记、古史中的文献记录、先秦的诸子百家、历代的诗歌辞赋,一直到汉初的政府档案司马迁没有不详加阅读的。

这些皆为太史公著史的有利條件。

立德、立功、立言是依照古代社会价值高低的排列司马迁出身于史官世家,在当时的社会中并没有太高的政治地位。于是乎司马迁从一开始便明确追求第三层次——“立言”。

“立言”为人生不朽之盛事司马迁有深厚的学问,有不凡的视野胸襟更有奋斗进取的满腹豪情。他一心要“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向往自己的著述能成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历史巨作

从此,“成一家之言”的撰史目的与“立言不朽”的著述理想,就紧密结合在一起司马迁这种表述,已成为历代史家寄托理想的典型表皛;也因此“立言不朽”的观念,一直引导着中国的知识分子将文章著述与人生价值结合一起。

景武之际是汉代统治集中至极的时期,也是国家实力发展至极的时期这一段,正是司马迁生活的年代

太初元年至天汉二年,司马迁过着相对安定的日子他的事业、地位亦达到巅峰。有人说:周公死后五百年出现大圣人孔子而孔子死后已有五百年,也应该有一位伟人出现!

太史公曰:“意在斯乎!意茬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司马迁认为这个人应该是自己。又: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做一个“倜傥非常之人”,成了司马迁得时无怠的人生理想也正是其扬名显身人生观的核心。

“愤”是一种愤懑、怨恨的情感反应也是司马迁心中那团压抑不住的烈焰,更是《史记》中那挥之不去的浓烈情感呈现

它凝聚了司马迁所有的苦痛。有了它司马迁的生命苦涩之情倍增,囚情冷暖世态炎凉更加透彻对社会的批判也更露锋芒。

追溯中国古代“发愤著书”之源《诗经》云:“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屈原说:“惜诵以致愍兮发愤抒情。”

司马迁引述孔子对怨的看法又汲取屈原发愤抒情的精神,再加上自己创作的实际体验综合提出发愤著书之说。

司马迁因心有郁结而发愤述作其愤来自于“李陵之祸”。这场灾祸对司马迁来说,是他个人生活的悲剧但却是《史记》增色的新起点,也是司马迁思想发生飞跃的转折点

细读《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可以发现他从“求亲媚于主上”的立场转而“愤”。这一情感转变的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心理诉求。

在《报任安书》中司馬迁借先贤的例子以自励。前人的伟大启示已经够使司马迁重建他的信念了。

作为正卿的执政大臣赵盾多次苦心劝谏,灵公非但不改反而肆意残害。他先派人刺杀未遂,又于宴会上伏甲兵袭杀未果。赵盾被逼无奈只好出逃。当逃到晋国邊境时听说灵公已被其族弟赵穿带兵杀死,于是返回晋都继续执政。

其君”记载此事并宣示于朝臣,以示笔伐赵盾辩解,说是赵穿所杀不是他的罪。董狐申明理由说:“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意思是他

做为执政大臣在逃亡未过国境时,原有的君臣之义就没有断绝回到朝中,就应当组织人马讨伐乱臣不讨伐就未尽到职责,因此“弑君”之名应由他承当这是

按写史之“书法”决定的。对此孔子大加赞扬,称董狐为“书法不隐”的“古之良史”后世据以称之为“良狐”,以表褒美之意

明末清初谈遷《国榷》:

谈迁终生不仕,以佣书、作幕僚为生喜好博综,子史百家无不致力对明代史事尤其注心。著有《国榷》一书50多岁完成原稿,但被小偷偷走在受到打击后,他便从痛苦中挣脱出来编著一部新的《国榷》。新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

丁仪、丁讷在曹魏時负有盛名陈寿对他们的儿子们说:“送我千斛米,我就为令尊大人写好传记”丁氏不答应,陈寿果真不为他们立传陈寿父亲曾做過马谡参军,马谡兵败被诸葛亮所杀陈寿父亲也被牵连受罚,诸葛瞻又轻视陈寿因而陈寿为诸葛亮立传,说诸葛亮军事谋略非其长处又无临敌应变之才;说诸葛瞻只工于书法,名过其实议论的人因此而轻视陈寿的为人。

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

林院时常常与同院他人出游。一次见有匹飞驰的马踩死了一只狗。欧阳修说:“你们说一下这事”一人说:“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另一囚说:

“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欧阳修笑说:“像你们这样修史,一万卷也写不完”那二人说:“那你说呢?”欧阳修道:“逸马杀犬于道”那二人脸红地

相互笑了起来。这个故事说明了语言文字应精简避免冗杂多馀。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