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书院简介对联

白鹿洞书院在江西省九江市市庐山。唐代贞元年间,李渤与李涉兄弟于五老峰下山谷中陷居读书。李渤“蓄一白鹿驯,尝随之,人称白鹿先生。宝历中,渤为江洲刺史,就今书院地创台榭,引流植花,遂以白鹿名洞”(《白鹿洞志》)。南唐升元四年(940在此建庐山国学,宁开宝九年(976)于国学旧基张建为书婉。淳熙六年(1179)朱熹各南康军,兴复书院,自兼洞主,讲学其中,复定规章(《白鹿洞书院揭示》)。吕祖撰《白鹿洞书院记》其始末,始称其为四大书院之一。元至正十一年(1351)毁于兵火。明正统三年(1438)重建,奠定明清两代建置的基础。康熙二十六年(1687)赐“学达性天”匾额,乾隆九年(1744)复赐“洙泗心传”额。咸丰间毁开兵火,同治间重修,清末必为江西林业学堂。1988年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熹是南宋革名理学家,他兴复白鹿洞书院并在此讲学,撰书此联。“傍百年树”既指书院有苍翠的古树,又用俗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之意。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联“读万卷”书即含杜诗之意。联公寥寥八字,内涵十分丰富深刻,是朱熹撰的经验之谈,是又对后学诸子的千试劝勉。

朱熹撰。此联从山水生发开来,贵在载合书院。“山秀可藏书”陷含“藏之名山”之意。语出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原谓将著作藏于书府,传之后人。后谓著作极有价值,能传之后世。此联激励书院诸生治学修身,肯清泉之洁,建名山事业。

朱熹撰。汉代扬雄天《法言●修身》中曾说:“日有光,月有明,三年不目日,视必盲;三年不目月,精必朦。”上联也以日月作喻,将明亮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喻为天地的两只明澈的眼睛,时时刻刻注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为此,治学要珍惜光阴,刻苦努力;做人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这个比喻新颖独到,有深刻,有深刻的寓意。“对贤”,德才并美之人。下联劝戒人们只有读万卷诗刊书,方能领会圣贤之心,也即聆听圣哲贤达的有益教诲,以增强自己的修养。此联比喻新颖,意味隽永,表达了朱熹作为一代大题,对于复兴儒学的的近切心情,以及对诸学众生的殷切期望,给人以启迪。

据《白鹿洞志》载:“初,鹿洞有名无洞。”白鹿洞原是以山峰环合似洞而得名。朱熹当年到此勘踏考察,高兴地说:观其四面山水,清环合,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真群居讲学、遁迹著书之所。”经他竭力介导,书院才得以重建。此联用凝练概括这语,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书院清幽隽美的环境,与朱熹所说之玉器意同。“可人”,犹言可人意,使人满意。在联语作者的笔下,清澈碧澄的山泉从石洞中缓缓地流出,是那样的令人赏心悦目。天空中云蒸霞蔚,色彩斑谰,好似可抒可抒襟的朋友一般。更有那书屋偎依在葱茏郁森的青山之中,色欲滴的碧树掩映着院门。这是一处多么幽静而美妙的处所啊。对于读书治学来说,确实是再好不过了。联语写景寄情,绘声绘色,将自然景致注入浓郁的情感,使眼前之景成为心中之境,如同一幅优美的画卷,言传物意,感人至深。

藏焉修焉,静得江山之趣;

高矣美矣,妙收天地之功。

林俟(1452——1527,字待用,号见素,福建莆田人。明成化进士。累官司刑部员外郎、刑部尚书。著有《见素文》、《西征集》等。“藏藏修焉”,《礼记学记》:“藏谓心常怀抱学业也;攸胃修习不能废也。”谓向学,使业不离身。“江山”,江河山岳,借指政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指望待整乾坤,定江山,安社稷,辅皇家救困扶危。”上联激励诸生刻苦学习,潜心研究,领司治理国家所需知识的旨趣。“高矣美矣”,形容书院建筑高大俊高大俊美,寓指学习条件优越。“天地”,天和地,指自然界或社会,犹言天下。下联劝戒诸生要珍异书院学习的宝贵机会和优越条件,尽快掌握报准备祖国的有用本领。此联交“藏修”与江山之趣“、”天之功“联系在一起,阐明了书院兴学之旨,,”静“、妙”二字,实有静思妙得之情韵,意味依永,内涵丰富,值得深思。

鹿豕与游,物我相忘之地;

泉峰交映,仁智独得之天。

朱熹撰。“鹿豕与游”,语出《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原文说舜虽与鹿豕游,然异于深山野人。朱熹曾解释说:盖圣人之心,至虚至明,浑然之中,万理些具。“白鹿洞因唐李渤隐居时养鹿而名。故上联七引”鹿豕与游“之语。”物我相忘“的”物“指客观世界”我“指高观世界。“相忘”即一切都忘度了。苏轼《前赤壁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列尽也。”上联写书院环境之清静幽美,足可以使读收治学者忘掉尘俗的烦恼,而于“鹿豕与游”的山野情趣中,体司圣人“至虚至明”的襟怀和境界。“仁智”之内出自《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朱熹注:“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下联借也子的山水之喻,实写书院之清丽明净。将此间的清泉秀峰,视作物意为读书治学的仁智之士安排造就的,只有真正的仁智之士方能领司其中的妙趣。言外之意是将广博的知识比作”泉峰交映“尢为可贵的是要”独得“,即”读书要有特识“,”学得当自树其帜“。此联从《孟子》、《论语》中所引之句借题发挥,描绘书院所处环境之美,烘手工春文化氛围,表达哲人的情趣,融入哲理的体验,写得灵活不滞,恰切新颖,手法可谓七矣,内容光焕发可谓深也。

二李读书看白鹿,书中得几分,白鹿中得几分;

三贤讲道对表山,道外无一事,青山外无一事。

“二李”即李渤、李涉兄弟,渤养一白鹿以自娱,人称“白鹿先生”上联借”二李“谈司道之理。他们恬淡闲适的生活本身,就充分表现了体性司道的真谤。这是因为,”二李“的心志完全摆脱了尘俗欲望的羁绊,所以无论是从”书中“还是“白鹿中”都能感爱到对道的体司。这比那种一味死记硬背的读书方法有效得多,也有趣得多。“三贤”指朱熹、李渤、周敦颐虽然李渤不是理学家,但白鹿洞庭湖之名因他而得,所以亦入祀。后来三贤祠改为宗儒祠,李渤就不在其内了。“讲道”即谈论道学,此处指理学。重要场所。下联“道外无一事。青山外无一事”,正是对理学修身体性内涵与境界的具体描述。“道外无一事”是说“三贤”心中只有道。“青山外无一事”是说道不在“三贤”的谈论之中,而在“对青山”的直觉观照中,也就是关键在于人之修别情趣。此联讲司道的妙理及其内涵和境界,颇有些神秘色彩。其实说白了,就是要有志治学者不光要读有字书,“书中得几分”;还要学会读无字书,“白鹿中得几分”,而不必过分拘泥于其“讲道”之说。

【湖南天门书院,位于大庸,创建于元大德年间】

【李元度题湖南天岳书院,位于平江,创建于清康熙年间】

【台湾兴贤书院,位于彰化,创建于清乾隆年间】

【广东渭滨书院,位于广州,清代吕氏家族书院】

【蔡承植题浙江仁文书院,位于嘉兴,创建于明万历年间】

【王龙文题湖南箴言书院,位于益阳,创建于清同治年间】

*浙江敷文书院,位于杭州,创建于明弘治年间

*广东粤秀书院,位于广州,创建于清康熙年间

*金焕丰题韩国武城书院,位于全罗北道泰仁县

*聂铣敏题四川墨池书院后门,位于成都,创建于清道光年间

*陈澧题广东玉岩书院,位于番禺,创建于元代

*浙江五峰书院,位于永康,创建于明正德、嘉靖年间

*程颂万题湖南岳麓书院二门,位于长沙,创建于北宋开宝年间

*湖南惜阴书院,位于长沙,创建于明嘉靖年间

*山西玉林书院,位于右玉,创建于清道光年间

*江苏东林书院依庸堂,位于无锡,原名龟山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年间

*潘力生题湖南岳麓书院明德堂

*谢长年题陕西华原书院,位于朝邑,创建于清乾隆年间

*夏修恕题广东学海堂,位于广州,创建于清道光年间

*李资元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思贤台,位于九江,创建于北宋初年

*广西经正书院,位于田东,创建于清光绪年间

*湖北两湖书院,位于武昌,创建于清光绪年间

*台湾萃文书院,位于高雄,创建于清嘉庆年间

*湖南渌江书院,位于醴陵,创建于清乾隆年间

*刘海粟题江苏绳正书院,位于常州,创建于清代

*袁名耀、张中阶题湖南岳麓书院大门

*陈澧题江苏钟山书院,位于上元(今南京市城北),创建于清雍正年间

*李秀峰题江西白鹿洞书院御书阁

*邹先成题湖南金鄂书院,位于岳阳,创建于清光绪年间

*宋湘题广东丰湖书院二门,位于惠州,创建于宋宝祐年间

*陈仁子题湖南东山书院,位于茶陵,创建于元代

*张邸尘集唐诗题江西信江书院

*张邸尘集唐诗题江西信江书院夕秀亭,位于上饶,创建于清康熙年间

*集蒋苕生、袁子才诗题江西信江书院

*朱资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正学之门

*李申耆题安徽仙源书院,位于黄山

*黄炳垕题浙江龙山书院,位于余姚,明嘉靖年间王守仁居此讲学,清乾隆年间始建书院

*集唐诗题江西信江书院经训堂

*湖南文明书院,位于永兴

*台湾文石书院,位于澎湖,创建于清乾隆年间

*陈组绶题安徽还古书院德邻祠

*胥绳武题江西金鳌书院,位于萍乡,创建于清乾隆年间

*张邸尘题江西信江书院亦乐堂

*袁嘉谟题云南龙泉书院,位于昆明

*湖南龙池书院,位于临澧

*程衷素题安徽还古书院中台阁,位于休宁,创建于明万历年间

*祝世禄题安徽还古书院

*陈组绶题安徽还古书院祝公祠

*耿橘题江苏虞山书院,位于常熟,初创于元至顺年间,明万历间耿橘重建

*台湾道东书院,位于彰化,创建于清咸丰年间

*王凯泰题福建致用书院,位于福州,创建于清同治年间

*史致昌题河南彝山书院考棚,位于开封,创建于清道光年间

*江西白鹿洞书院御书阁

*钟某题江西信江书院夕秀亭

*刘铭传题合肥肥西书院

*张绶组题江苏东坡书院后楼,位于宜兴,创建于明弘治年间

*广东广雅书院濂溪祠,位于广州,创建于清光绪年间

*张邸尘题江西信江书院问月亭

*朱一深题江西凝秀书院,位于新淦(今新干),创建于清乾隆年间

*朱熹题福建考亭书院,位于建阳考亭村,宋绍熙年间朱熹于此讲学,淳祐年间建书院

*汪嘉树题湖北紫阳书院,位于汉口,创建于清康熙年间

*吴恭亨题湖南渔浦书院

*海南琼台书院奎星楼,位于琼山,创建于清康熙年间

*张邸尘题江西信江书院青云别墅

*麦华三题海南琼台书院奎星楼

*张邸尘集唐宋诗词题江西信江书院问月亭

*朱熹题江西白鹿洞书院御书阁

*湖南石鼓书院二门,位于衡阳,初创于唐元和年间,宋至道年间重建

*刘长佑题广西桂山书院,位于桂林,创建于清道光年间

*集苏轼、李商隐诗题江西上饶信江书院

*聂铣敏题四川墨池书院廉泉精舍

*吴观乐题湖北咸丰蔚文书院

*戴凤仪题福建诗山书院,位于南安,创建于清光绪年间

*明万历皇帝题浙江龙山书院

*陆光祺题浙江崇文书院,位于杭州,创建于明万历年间

*陈组绶题安徽还古书院

*朱熹题江西白鹿洞书院

*吴恭亨题湖南渔浦书院,位于慈利,创建于清光绪年间

*朱熹题福建石湖书院,位于福鼎,创建于宋庆元年间

*朱熹题福建古田蓝田书院

*浚县阳明书院,王守仁曾于此讲学,后人乃建书院,名阳明书院

*吴恭亨题湖南德山书院,位于常德,创建于清光绪年间

*施璜题安徽还古书院干城祠

*夏力恕题湖北紫阳书院

*胥绳武题江西金鳌书院观水堂

*吴光才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明伦堂

*湖南东山书院,位于湘乡,创建于清光绪年间

*黄云汉题湖南珠泉书院,位于嘉禾,创建于清道光年间

*赵佑题江西怀玉书院讲堂,位于玉山,创建于宋淳熙年间

*赵佑题江西怀玉书院讲堂

*王闿运题四川尊经书院,位于成都,创建于清光绪年间

*张邸尘题江西信江书院问月亭

*邬建侯题四川广寒书院,位于射洪

*刘继先题陕西华原书院

*贵州学古书院,位于贵阳,创建于清嘉庆年间

*姜宪使题河北沧曲书院,位于沧县,创建于清雍正年间

*江西东山书院,位于余干,创建于宋淳熙年间

*程含章题广东粤秀书院

*郑志澂题江西信江书院亦乐亭

*廖春林题四川射洪东山书院内厅

*贵州紫阳书院,位于镇远,创建于明嘉靖年间

*陈荣捷题湖南岳麓书院讲堂

*甘京题江西鹅湖书院,位于铅山,创建于宋淳祐年间

*汪开颜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泮池

*李彦章题广西阳明书院

*福建古藤书屋,位于福州,创建于清代

*湖南桃冈精舍,位于常德,明代理学家蒋信讲学处

*戴凤仪题福建诗山书院

*冯铁华题江西信江书院钟灵台

*戴凤仪题福建诗山书院

*姚公骞题江西白鹿洞书院碑廊

*李彦章题广西阳明书院,位于武鸣,创建于明万历年间

*熊希龄题湖南求实书院,初名时务学堂,位于长沙,创建于光绪年间

*王凯泰题广东应元书院奎文阁

*云南大理书院,位于大理,创建于清代

*商鸿逵题湖南岳麓书院赫曦台

*姜于冈题湖南云山书院仰极台,位于宁乡,创建于清同治年间

*戴凤仪题福建诗山书院

*何绍基题四川东山书院

*赵逢源题台湾奎楼书院,位于台南,创建于清雍正年间。台南蓬壶书院有同样题联

*云南秀山书院,位于石屏,创建于明万历年间

*林俊题江西白鹿洞书院

*高尔修题浙江瀛山书院四先生祠,位于淳安,创建于宋熙宁年间

*雍正题北京汇芳书院日天琳宇,清代皇家书院

*周而复题山西晋溪书院,位于太原,创建于明嘉靖年间

*张邸尘题江西信江书院留诗廊

*戴绍箕题福建诗山书院两廊

*愚公孙题江西云中书院天工巧夺石

*元展成题贵州贵山书院

*河北莲池书院,位于保定,创建于清雍正年间

*黄仲鸿题福建诗山书院

*王化龙题湖北问津书院,位于黄冈,创建于元代

*闵鉴题浙江瀛山书院豁然处

*毛一瓒题浙江瀛山书院四先生祠

*范研云题湖南石鼓书院合江亭

*朱灅题湖北紫阳书院,位于汉口,创建于清康熙年间

*朱熹题江西白鹿洞书院

*林鸿年题福建正谊书院,位于福州,创建于清同治年间

*吴书农题浙江崇文书院敬修堂

*王怀玉题河南彝山书院

*张之洞题广东广雅书院

*李彦章集陆游诗题广西西邕书院学文堂。贵州龙冈书院有联"文能换骨余可法;学到寻源自不疑。"

*邓一鼎题福建南溪书院活水亭,位于尤溪,创建于南宋嘉溪年间

*河南百泉书院,位于辉县,始建于元代,明成化年间重建

*祝世禄题安徽还古书院中台阁

*林枝春题福建致用书院文昌阁

*四川陇西书院,亦名青莲书院,位于江油

*汪应铨题湖北紫阳书院

*郑志澂题江西信江书院一杯亭

*戴凤仪题福建诗山书院

*贵州龙冈书院,位于修文,创建于明正德年间

*张栻题湖南城南书院,位于长沙,创建于宋代

*曹杰然题福建南溪书院文公祠

*张之洞题湖北两湖书院

*邵宝题江苏东林书院来复斋

*阮元题湖南石鼓书院合江亭

*山东莲峰书院,位于五莲

*施璜题安徽还古书院德邻祠

*吴嘉宾题湖北碧霞书院,位于安陆,创建于明万历年间

*陈经题江苏东坡书院飨堂

*高鹏年题浙江敷文书院

*纪廷誉题福建南溪书院文公祠

*左辅题湖南岳麓书院赫曦台

*金鉴题湖南船山书院,位于衡阳,创建于清光绪年间

*李彦章题广西西邕书院船斋,位于思恩,创建于清道光年间。贵州龙冈书院亦有此联

*沈作朋题江西白鹭洲书院大门,位于吉安,创建于宋淳祐年间

*四川匡山书院,位于江油

*王凯泰题广东应元书院红杏山房

*郑荣美题浙江东明书院拜厅,位于浦江,创建于元代

*钟迈宾题广东韩山书院,位于潮州,创建于宋元祐年间

*湖南龙洲书院,位于益阳,创建于明嘉靖年间

*顾汝修题四川锦江书院文翁祠,位于成都,创建于清康熙年间

*岳和声题福建共学书院道南翼统祠,位于福州,创建于明万历年间

*李石农题浙江中山书院康乐堂,位于永嘉,创建于清乾隆年间

*海南东坡书院,位于儋州,创建于宋代

*陈有仕题海南东坡书院

*乾隆题福建鳌峰书院鉴亭,位于福州,创建于清康熙年间

*广西西邕书院岚猗诗屋。贵州龙冈书院有联"别开小径连松路;忽有竹栏出竹间。"

*张邸尘题江西信江书院亦乐堂

*康有为题上海天游书院

*真德秀题福建南浦书院,位于浦城,原为宋儒真德秀读书处,清乾隆年间改建为书院

*张之洞题湖北两湖书院

*耿橘题江苏虞山书院体圣堂

*耿橘题江苏虞山书院学道堂

*华文龙题浙江龙山书院前厅

*谢章铤题福建致用书院十三本梅花书屋

*陆光祺题浙江崇文书院寓斋

*郑志澂题江西信江书院观善堂

*胥绳武题江西金鳌书院。戴角鱼:鳌,指人才

*陕西商山书院,位于商州,创建于明嘉靖年间

*吴鼒题浙江崇文书院仰山楼

*张岱年题湖南岳麓书院讲堂

*岳和声题福建共学书院求我轩

*沈迈士题浙江甬上证人书院

*李铁梅题天津问津书院,位于天津城内,创建于清乾隆年间

*方祖德题浙江瀛山书院得源亭

*陈佩韦题福建诗山书院东轩

*李承熙题四川锦江书院藏书之室

*江西西昌书院,位于南昌,创建于清顺治年间

*杨毓健题福建南溪书院文公祠

*金焕丰题韩国武城书院

*集清杜荀鹤句题湖南岳麓书院吹香亭

*戴凤仪题福建诗山书院两廊

*左宗棠题江苏南菁书院讲堂,位于江阴,创建于清光绪年间

*山西修身书院,位于灵石,创建于清光绪年间

*朱熹题福建蓝田书院,位于古田,创建于宋代

*陈宝琛题福建观文书院,位于福州,创建于清代,曾设劝课所,讲授树桑养蚕之法

*王温如题江西信江书院春风亭

*张之洞集朱熹句题广东广雅书院清佳堂

*台湾屏东书院,位于屏东,创建于清嘉庆年间

*欧阳渐题重庆聚奎书院,位于江津,创建于清同治年间

*聂铣敏题四川墨池书院讲堂

*江西东湖书院,位于南昌,创建于宋嘉定年间

*李秀峰题江西白鹿洞书院

*冯彬蔚题福建诗山书院东轩

*湖南子龙书院,位于桂阳,创建于明洪武年间

*费元禄题江西鹅湖书院

*纪廷誉题福建南溪书院活水亭

*虞守愚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文会堂

*耿橘题江苏虞山书院经正门

*宋教仁题湖南漳江书院,位于桃源,创建于明嘉靖年间

*金焕丰题韩国武城书院

*方世敏题浙江瀛山书院双桂堂

*集张维霖句题湖南岳麓书院时务轩

*达麟兴题湖南珠泉书院

*王温如集句题江西信江书院一榻轩

*黄任题福建致用书院大门

*李彦章题广西西邕书院岚猗诗屋

*湖北佷山书院,位于长阳,创建于清康熙年间

*集清庆玉句题湖南岳麓书院百泉轩

*邬建侯题四川金华书院

*黄仲鸿题福建诗山书院两廊

*杨季鸾题湖南秀峰书院

*康熙题江西鹅湖书院御书楼

*方祖德题浙江瀛山书院仰止亭

*谢长年题陕西华原书院

*张邸尘题江西信江书院小蓬莱

*李彦章题广西西邕书院修志亭

*湖南邺侯书院,位于衡阳,创建于唐代

*王龙文题湖南箴言书院

*詹松题浙江瀛山书院格致堂

*蒋攸铦题四川锦江书院二门

*李玫题江苏东林书院道南祠

*郭以隆题福建南溪书院文公祠

*纪廷誉题福建南溪书院活水亭

*许子伟题海南玉阳书院,位于文昌,创建于明万历年间

*顾曾烜题甘肃竣南书院斋房。陕西嵕南书院亦有此联

*台湾登云书院,位于嘉义,创建于清道光年间

*戴凤仪题福建诗山书院东轩

*黄自元题湖南崇文书院

*欧文忠公题广西西邕书院诗屿。贵州龙冈书院有联"楼台四望云烟合;草木一溪文字香。"

*钟某题江西信江书院小蓬莱

*台湾蓝田书院,位于南投,创建于清道光年间

*湖北阳明书院,位于恩施,广西西邕书院藏书楼、贵州龙冈书院亦有此联

*顾汝修题四川锦江书院奎星阁

*福建白云岩书院,位于漳州,创建于宋代

*河南嵩阳书院,位于登封,创建于北魏太和年间

*顾汝修题四川锦江书院

*李镐题湖南石鼓书院留待轩

*戴绍箕题福建诗山书院中堂

*吕南村题湖南双峰书院,位于双峰,创建于清乾隆年间

*张邸尘题江西信江书院一杯亭

*李兆洛题江苏暨阳书院辈学斋,原名澄江书院,位于江阴,创建于元代

*台湾磺溪书院,位于台中,创建于清光绪年间

*吴书农题浙江崇文书院敬修堂

*宾步程题湖南岳麓书院讲堂

*李彦章题广西环江西邕书院

*虞守愚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文会堂

*李秀峰题江西白鹿洞书院

*李彦章题湖北两湖书院通今轩,广西西邕书院通今轩亦有此联

*阮元题浙江诂经精舍,位于杭州,创建于清嘉庆年间。广东学海堂亦有此联

*宋教仁题湖南漳江书院

*金焕丰题韩国武城书院

*金焕丰题韩国武城书院

*江苏紫阳书院,位于无锡

*李彦章题广西西邕书院

*李彦章题广西西邕书院

*马新贻题浙江诂经精舍

*章六年题浙江龙山书院前厅

*张琴书题江苏东林书院文庙

*吴恭亨题湖南两溪书院,位于慈利,创建于清光绪年间

*于奎仲题湖南两溪书院

*金焕丰题韩国武城书院

*张邸尘题江西信江书院近思堂

*宋钟哲题韩国武城书院讲修斋

*伊秉绶题广东丰湖书院

*尹壮图题云南五华书院,位于昆明,创建于明嘉靖年间

*重庆五云书院,又名鹿鸣书院、凌云书院,位于丰都,创建于明弘治年间

*李彦章题广西西邕书院

*金焕丰题韩国武城书院

*李彦章题广西西邕书院

*姜于冈题湖南云山书院奎光阁

*浙江会文书院,位于平阳,创建于宋

*集句题江西信江书院夕秀亭

*台湾振文书院,创建于清嘉庆年间

*张绶组题江苏东坡书院西庑

*邓传安题台湾文开书院,位于鹿港,创建于清道光年间

*冯友兰题湖南岳麓书院讲堂

*曾传构题湖南渔浦书院

*王温如题江西信江书院乐育堂

*顾汝修题四川锦江书院奎星阁

*金焕丰题韩国武城书院

*宋钟哲题韩国武城书院讲修斋

*王温如题江西信江书院一榻轩

*耿橘题江苏虞山书院有本室

山郭翠成围,吞吐日月;

松风净于洗,拂拭图书。

*祝世禄题安徽还古书院归仁堂

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

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

*虞愚题湖南岳麓书院头门

*杨毓健题福建福建南溪书院文公祠

*郑兰陔题湖北鸣凤书院,位于嘉鱼

坐间谈论人,可贤可圣;

日用寻常事,即性即天。

*邹元标题江苏东林书院依庸堂

岣嵝遗夔蒙,华开南岳;

芙蓉环益郡,秀启四川。

*聂铣敏题四川墨池书院燕闲清旷堂

*邓鹤丹题重庆聚奎书院

宝案凝香,图书陈道法;

仙台丽景,晴雨验耕桑。

*乾隆题北京汇芳书院涵远斋

南国祭酒,说文九千字;

东邦大儒,著书数万言。

振铎启英豪,运昌北斗;

文衡权主宰,化溥螺场。

揽湖海英雄,力维时局;

勖沅湘子弟,共赞中兴。

*谭嗣同题湖南求实书院

集解析疑,传斯文正印;

继往开来,为万世宗师。

溯姚江一派,斯为正印;

集心学大成,共仰宗师。

*计文喻题浙江龙山龙院前厅

磺炁郁瘿光,鳌山并峙;

溪光横一带,鹿渚遥连。

磺气接丹霄,灵通帝座;

溪浪联碧汉,彩耀台垣。

儒以道得民,此官不贱;

学而优则仕,如日之升。

*浙江钱塘书院,位于杭州

一邑弦歌,仿佛东周气象;

千年俎豆,於昭南国精华。

*李右谏题江苏虞山书院体圣堂

人须于剩复后见天地心;

我岂若畎亩中乐尧舜道。

*黄道周题福建文明书院,位于漳浦,创建于明代

大节精忠,二贤君臣义重;

化名善俗,异世出处同心。

*江西白鹿洞书院忠节祠

上入湛中,领烟霞而定性;

初寻乐处,吟风月以陶情。

*福建垢洗书院,位于漳浦,创建于清代

千古宫墙,丽日祥云照耀;

万方礼乐,太和元气流行。

*张纯题江西白鹿洞书院先师庙

五老忘年,白鹤巢云纪岁;

孤亭无侣,丹霞影射看山。

*徐复吾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朋来亭

五姓六贤,师友也,兄弟也;

千年一脉,俎豆之,馨香之。

*胥绳武题江西金鳌书院六贤祠

不看破义利关,何须讲学;

要认识忠孝字,才是读书。

*冯子材题广西秀阳书院,位于德保,创建于清乾隆年间

日用非他,常行便为至圣;

美墙何物,神尧就是吾心。

*耿橘题江苏虞山书院体圣堂

片藻蛟龙,铜鼓教传石鼓;

梧桐凤凰,玉阳人拟朝阳。

*王宏诲题海南玉阳书院

为创为因,颂教思于不朽;

以妥以侑,修祀事而维虔。

*奇成题四川锦江书院奎星阁

为道为法为则,守先待后;

不淫不移不屈,知命达天。

*李玫题江苏东林书院依庸堂

六经注脚,秦汉以来独步;

千圣传心,孔孟而后一人。

文德如天,照著九天星斗;

帝恩似海,变化四海鱼龙。

心远地偏,修然千仞之表;

格言古行,卓乎百世之世。

*江西白鹿洞书院先贤祠

正一代之文章,功归君相;

兴百年之礼乐,责在师儒。

*郝士錞题云南龙泉书院,原名邵川书院,位于邵甸,创建于清康熙年间

未尝不知,嚜嚜已中来复;

如有所立,循循天下归仁。

*江西归仁书院,位于临川

东林讲学以来,必有名世;

南方豪杰之士,于兹为群。

*黄体芳题江苏南菁书院讲堂

出不穷流不舍,终归海若;

动而活静而清,莫乱源头。

*沈宗良题福建南溪书院活水亭

白鹿洞开,泉谷烟霞竞秀;

紫阳道在,圣贤师友同归。

*张寰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正学之门

立定脚跟,呼吸可通帝座;

放开眼界,徘徊欲极王封。

*高尔修题浙江瀛山书院大观亭

立德立言立功,士先立志;

有猷有为有守,学必有师。

*康基田题江苏尊经书院,位于南京。广东粤秀书院亦有此联

圣人就在凡近,只是善脱;

学者无不高明,却要能游。

*耿橘题江苏虞山书院体圣堂

闭户自精,云无心以出岫;

登高能赋,文异水而涌泉。

*胡敬题浙江敷文书院。浙江崇文书院仰山楼亦有此联,题书为吴书农

仰诵尧舜言,俯遵周孔辙;

游思竹素园,寄辞翰墨林。

*王温如题江西信江书院经训堂

江阔天高,识此心之份量;

鸢飞鱼跃,见斯道之流行。

观象泽风,先圣犹虞大过;

玩图河洛,后贤庶省微言。

*程兆选题浙江五峰书院易学斋

异地同堂,行藏安于所遇;

一心千古,神明存乎其人。

*王化龙题湖北问津书院诸儒祠

异境名山,圣道尊崇有地;

春风化雨,英才造就无疆。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何处非天,眼前正好识认;

吾身是理,此处更何寻求。

*耿橘题江苏虞山书院体圣堂

近北阙之辉光,人占星聚;

焕中州之文物,岁纪河清。

*史致昌题河南彝山书院奎星阁

言畏圣人,未许翻澜口角;

儒为君子,应须撑住脚跟。

*岳声和题福建共学书院观生堂

诏有格言,求真才于正学;

教无异术,休至理于常行。

*邵宝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文会堂

茅籍栋隆,旧址重看大壮;

鹤鸣子和,新知喜得中孚。

明月对床,湘水楚天一色;

春风归袂,青山绿树无边。

岳麓炳灵,形胜擅名今古;

洞庭毓秀,人文迭起后先。

学则数言,矩矱遥承鹿洞;

心传一脉,渊源近溯姚江。

*程兆选题浙江五峰书院大门

学道爱人,自昔弦歌不辍;

守先待后,于今俎豆常新。

*杨湄题安徽还古书院干城祠

诚意在心,阐邹鲁之实学;

主敬穷理,绍濂洛之真传。

*康熙题福建考亭书院集成殿

经学渊源,笔卷烟波万顷;

词宗山斗,文摩光焰千寻。

洒扫应对,便是形而上者;

日用平常,只要默而识之。

*耿橘题江苏虞山书院有本室

振作千秋道服,薪传勿替;

文衡百代儒宗,主宰有权。

振纲常于勿替,薪传一脉;

文礼乐以成章,道统千年。

振聩发聋,共沐春风化雨;

文林学海,允期起凤腾蛟。

悟彻形色埃尘,乃有真得;

打破性天窠臼,方是真闻。

*耿橘题江苏虞山书院体圣堂

读古人书,当思其中有我;

应天下事,先须此内无他。

*黄恩彤题广东粤秀书院大堂

教助四门,桑梓竞传博士;

位参十哲,馨香恪荐诗山。

*林瑞璜题福建诗山书院

鹿豕与游,物我相忘之地;

泉峰交映,仁智独得之天。

*虞守愚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朱子祠,一说此联为朱熹题

雅言诗,雅言书,雅言执礼;

丽乎天,丽乎地,丽乎人文。

*湖南雅丽书院,原名崇文书院,位于保靖,创建于清雍正年间

道若江河,随地可成洙泗;

圣如日月,普天皆有春秋。

翚飞结宇,腾千丈之祥光;

镂刻填舍,永万年之盛世。

遵道而行,学者必以规矩;

诲人不倦,焕乎其有文章。

*山西锦屏书院,创建于清咸丰年间

辙迹依然,想见德车乐御;

宫墙宛在,欣瞻义路礼门。

藏焉修焉,静得江山之趣;

高矣美矣,妙收天地之功。

*林俊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明伦堂

鹭飞振振兮,不与波上下;

地活泼泼也,无分水东西。

*刘铎题江西白鹭洲书院棂星门

一里书斋,半里烟村半里市;

十年心学,五年炼气五年神。

*程含章题广东仁里书院,位于肇庆

一柱峥嵘,百粤风云从地起;

六经璀灿,万年星月自天垂。

*广西秀峰书院尊经阁,位于桂林,创建于清雍正年间

九转金丹,虚夸妙药求方士;

程门立雪,还似菁莪育俊英。

上中下象列三台,遥遥星斗;

解会状蝉联一路,步步云梯。

*于德松题四川三台书院,位于射洪

山谷烝尝,祭绕犹存周礼乐;

渊源讲习,奎光永仰宋星辰。

*方世敏题浙江瀛山书院四先生祠

门对双峰,气势峥嵘如笔笏;

溪环两水,波澜曲折有文章。

*王相观题四川东山书院,位于射洪

天相楚黄,万古斯文开道脉;

地留辙迹,千秋多士接薪传。

*刘泽溥题湖北问津书院讲堂

气节如山,千秋仰止宫墙近;

文章似海,百代渊源俎豆馨。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题江苏东林书院丽泽堂

六经皆圣贤心精,讵云糟粕;

一贯即学者忠恕,亦非神奇。

*侯先春题江苏虞山书院经正门

文运天开,奎壁联辉昭盛世;

昌明圣教,玑衡重焕壮云衢。

*台湾登瀛书院,位于彰化,创建于清道光年间

文曰思,文曰明,辉光连斗极;

昌而炽,昌而大,芘荫到儒林。

*姜于冈题湖南云山书院文昌阁

文笔临溪,二水潆洄环古刹;

香炉鼎峙,万家烟火接丛林。

玉尺量才,造就四科多学士;

峰峦耸秀,诞生六馆尽文人。

玉粹金贞,一辈弦歌高服鼎;

山长水远,千秋领袖傲传衣。

*岳声和题福建共学书院道南翼统祠

古往今来,前圣后贤同脉胳;

天高地下,四时百物共流行。

*胡松题江西白鹿洞书院大门

功在紫阳,千载干城维道统;

祠依东序,百年黎献仰官师。

*董桂敷题湖北紫阳书院

石壁光明,相传为文佛显影;

史乘记载,于此有名贤读书。

*李叔同题福建龙泉书院

石室千余年,博厚高明悠久;

金华三大担,事功道德文章。

*王同曾题浙江五峰书院丽泽祠

东壁图书,经笥墨庄真富贵;

坡亭风月,玉堂金马比清华。

*曾志耀题海南东坡书院

业精于勤,漫贪嬉戏思鸿鹄;

学以致用,莫把聪明付蠹虫。

白鹭山房,著述文章皆妙道;

紫阳理学,东南邹鲁得真传。

白鹭交流,挹注直将分泗水;

青螺高峙,步趋端可接尼山。

*宋犖题江西白鹭洲书院风月楼

乐道安贫,拜金徒损风云气;

传薪立雪,荐鄂长怀社稷忧。

*易仲威题湖南金鄂书院二门

主敬存诚,坦荡荡天空地阔;

穷理尽性,活泼泼鱼跃鸢飞。

*刁承祖题江苏东林书院依庸堂

立言立功立德,此之谓不朽;

希贤希圣希文,人皆可以为。

*文瑞成题湖南集贤书院,位于衡阳,创建于明嘉靖年间

圣泽如闻,庭下笙镛符孔壁;

心源未远,眼前江汉即朱塘。

*董桂敷题湖北紫阳书院

圣迹岿然,仰止高山如阙里;

津声宛在,依稀流水即洙源。

*詹大衢题湖北问津书院讲堂

考古证今,致用要关天下事;

先忧后乐,存心须在秀才时。

*李彦章题广西西邕书院实用斋,湖南城南书院亦有此联

地近圣居,洙泗宫墙瞻数仞;

基开王迹,镐丰钟鼓振千年。

*蒋祥墀题沈阳书院,位于沈阳,创建于清康熙年间

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

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

*朱熹题福建白云岩书院,位于漳州

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

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

*罗典题湖南岳麓书院二门

列嶂成垣,永护考亭之遗迹;

环溪作泮,遥通泗水之真源。

*高贲亨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朱子祠

此处有丛山峻岭茂林修竹;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此地有广厦万间,群沾大庇;

何时得黄金万镒,亲铸先生。

当太和翔洽之时,春风满座;

到广寒清虚之府,明月前身。

*夏肇庸题四川广寒书院,位于射洪

仰之钻之,看颜子如何学圣;

高矣美矣,宜公孙望着登天。

*易海青题湖南仰高书院,位于湘阴

仰止弥高,快睹贤关登斯域;

大观在上,好从人境达天衢。

*王畿题浙江瀛山书院大门

传业与鸿文,休声永传海宇;

尊师同敬祖,仪容长肃义门。

*浙江东明书院宋太史像

名山大川,开万古文明之会;

斯文正印,起千年豪杰之思。

*朱资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朱子祠

羽翼六经,泗水真源分沈水;

庙祠百世,斗山重望属公山。

*纪廷誉题福建南溪书院文公祠

观象六星,鄣郡人文珠映采;

登楼百尺,汉皋云物镜生辉。

*谢登俊题湖北紫阳书院

远心潜志,修齐治国平天下;

东南尽美,文物衣冠出杏坛。

志孔子之志,老安少怀友信;

学孔子之学,命知耳顺心从。

*耿橘题江苏虞山书院体圣堂

两派交流,更向此间寻活水;

双峰对峙,更从何处仰高山。

*朱尧阶题湖南双峰书院

我辈来游,不独问津兼问俗;

诸生志学,试言忧道不忧贫。

*胡松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朱子祠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秦瀛题湖南岳麓书院三闾大夫祠

何事关心,二月杏花八月桂;

是谁催我,黄昏灯火五更鸡。

作室溯勤墉,汉浒重瞻阙里;

专祠隆报绩,灵斿长护寝筵。

*董桂敷题湖北紫阳书院

沙数恒河,合十佛称无量寿;

潮音大海,呼三声协不周风。

*郑仁圃、方瑞麟题福建鳌峰书院

纳七十二峰,合孔门贤者数;

囿八百余里,接洞庭巨浪声。

*田翠竹题湖南岳麓书院

青山碧水,长留豪杰之高踪;

弄月吟风,便见孔颜之乐趣。

*江西白鹿洞书院宗儒祠

青眼高歌,异日应多天下士;

华阴回首,当年曾读古人书。

*左宗棠题福建正谊书院

明心见性,即诗书所称何加;

易俗遗风,则礼乐之用为急。

*李右谏题江苏虞山书院体圣堂

忠孝成神,共仰星辰钟将相;

文章司命,原凭德行重科名。

性道文章,未有天人深浅异;

江湖廊庙,谁将忧乐后先同。

*车大任题浙江仁文书院仁文堂

岳峙层霄,海内斯文尊北斗;

雷鸣昨夜,天公有意属南州。

*王凯泰题广东应元书院仰山轩

鱼跃鸢飞,善观者反求诸己;

青天白日,有志者能自得师。

*江西白鹿洞书院宗儒祠

鱼跃鸢飞,斯道由来活泼泼;

锦明水止,此心本是常惺惺。

*李淳题江西鹅湖书院讲堂

学海有渊,静对湖山通脉络;

贤关不远,隐从鹅岭想阶梯。

*温朝荣题江西鹅湖书院讲堂

学术启良知,恍示鸢飞鱼跃;

讲堂开胜地,何殊鹿洞鹅湖。

*程尚斐题浙江五峰书院大门

学者当以天下国家为己任;

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广西桂林书院经训堂,位于桂林,创建于明嘉靖年间。江西信江书院经训堂亦有此联

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

秀冠三湘,看群贤事业名山。

*左宗棠题湖南石鼓书院,岳麓书院亦有此联

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

秀开百粤,看群贤事业名山。

定秀环开,知此地素称材薮;

菁莪再造,愿诸生共衍薪传。

*杨式谷题云南玉屏书院

树同神笔,将天作纸画大字;

石似墨砚,以露为珠磨小心。

*愚公孙题江西云中书院,位于庐山

顺登科第,龙飞虎变会风云;

耀宰文衡,璧合奎连光宇宙。

诵六经圣人之书,因文见道;

萃五岭俊乂之选,主善为师。

*秦瀛题广东粤秀书院大堂

统绪继横渠,雅化渐于山海;

导源承泗水,英才擢自门墙。

*吴士鸿题河北海阳书院,位于滦县,创建于清乾隆年间

真赏难逢,今古几人如贺监;

大恩不市,平生无语及汾阳。

*李申天题四川匡山书院

桃李阴中,幽径能来采药客;

石泉声里,危岩时倚看云僧。

晏坐悠然,少停尘鞍皆云影;

静观廓尔,尽释烦襟向水源。

*高尔修题浙江瀛山书院得源亭

读书对圣贤,当知所学何事;

立志在天地,须求无愧此心。

涧水河津,左右逢源成学海;

月巌云浦,后先访道得人师。

*汤若曾题河南芝泉书院,位于新安,传明代尚书吕维祺曾于此讲学并建书院

涧水西来,洙泗渊源学宗海;

查峰东峙,太山气象耸文峦。

*苏楫汝题河南川上书院,位于新安

宴赐琼林,惜昔贤鳌头及第;

学开凤岭,愿诸生骥足凌云。

*广西凤台书院三元堂,位于永福,创建于清嘉庆年间

职授尚书,自若蜚声光北宋;

位封侯爵,于今建祧祀东瀛。

*高选峰题台北学海书院,位于台北,创建于清道光年间

盛世作人,伊多士升堂入室;

芸窗修己,此数间敬业乐群。

*查弼纳题江苏钟山书院大门

盛服正容,大祭人方观典礼;

升堂入室,先贤吾欲见羹墙。

*董桂敷题湖北紫阳书院

惟楚有材,三湘弟子遍天下;

于世无偶,百代弦歌贯古今。

惟精惟一,亘古之光华如旦;

无声无臭,行啾之俎豆聿新。

*柯宗仁题湖北紫阳书院

望重龙岩,绿水波留君子泽;

头依鹤表,青云山满读书声。

越水吴山,俎豆四贤崇此地;

春风化雨,宫墙千古见斯文。

*车大任题浙江仁文书院崇贤堂

遗泽考亭,俎豆永依东鲁辙;

问津带水,渊源遥接建阳桥。

*孙云祺题湖北问津书院文公祠

傍山临流,自喜轩窗无俗韵;

吟风弄月,都移造化入诗篇。

循是路而由是门,式遵古训;

登斯堂而入斯室,矧敢斁思。

鲁岱风高,千古鹿山同景仰;

潜溪派衍,一环麟水是渊源。

*曹开泰题浙江东明书院拜厅

集诸儒,析群疑,传斯文正印;

继往圣,开来学,为万世宗师。

智水仁山,日日当前呈道体;

礼门义路,人人于此见天心。

*赵士骥题江西白鹭洲书院棂星门

智水仁山,一派渊源归翰海;

礼门义路,千年文教在昌阳。

道贯审畿,舜跖两端宜早辨;

学求先觉,圣狂一念慎初分。

*王宏诲题海南玉阳书院

道启东南,一代师儒光俎豆;

学宗洛闽,四方贤哲共烝尝。

*刁承祖题江苏东林书院道南祠

道缵太邱,星聚一堂昌后世;

德邻广雅,风培百粤振斯文。

*广东陈氏书院,位于广州,创建于清光绪年间

富贵尊荣一性中,富期至矣;

美大圣神超世外,美何加焉。

*耿橘题江苏虞山书院富美门

登阁名人,五凤楼高翔彩羽;

瀛洲学士,九重天近列仙班。

碧水前朝,西河渊源洒翰墨;

黉宫后镇,东山日月焕文章。

*林运鏊题海南至公书院,位于文昌,创建于清雍正年间

疑是琅嬛,别有天地开世界;

曾经沧海,不如泉水在山中。

*戴熙题白云书院,位于广州,创建于明嘉靖年间

德冠四科,济济凤麟天下瑞;

才雄两浙,翩翩国史坐中春。

*车大任题浙江仁文书院仁文堂

磺石舒丹,半壁嵯峨开笔阵;

溪流映壁,千层浩翰起文澜。

藉瀑布以洁明衣,齐严三日;

乘鸡鸣而修祀事,礼重九秋。

*程尚斐题浙江五峰书院丽泽祠

魏了翁讲学之区,鹤鸣子和;

尹伯奇抚琴于此,山高水长。

七石碧巉巉,终古星芒垂北户;

一轮光皎皎,此间月色满西江。

*李恢垣题广东星岩书院,位于高要,创建于宋代

力学如为山九仞,高须加一篑;

行仁若法海十分,满尚纳千流。

*高积题江西凝秀书院琢玉堂

万派汇区中,共教着眼观沧海;

千峰罗户外,一任抠衣陟泰山。

*岳和声题福建共学书院大门

兀兀醉翁情,欲借斗杓共酌酒;

田田词客句,闲倾荷露试烹茶。

*张午桥题广东星岩书院

广厦构众材,报道蛟龙腾浪去;

两水夹明镜,合信风月入亭来。

*祝澹溪题湖南石鼓书院

小住为佳,江山风月本无常主;

会心不远,鸟兽禽鱼自觉亲人。

*广西西邕书院山风江月楼

开阁集群英,到处宛如逢旧雨;

和羹期异日,诸君何以对名花。

*王凯泰题广东应元书院

风过试留声,檐角振文江之铎;

月斜还有影,楼头照字水之书。

*尹士元题江西白鹿洞书院风月楼

升堂入室为难,得其门者或寡;

圣经贤传诸在,待其入而后行。

*江西白鹿洞书院文会堂

文运复昌隆,蔚起人才高北斗;

祠堂重奂美,巍然高貌冠南邦。

文武继诸周,好为汝南增月旦;

弦歌开广厦,定因言偃得澹台。

*王闿运题确山铜川书院

文献著丹岩,万世宗师传道脉;

渊源照汉水,千秋俎豆仰仪型。

*吴元伦题湖北紫阳书院

古人与居,今人与稽,亦为明鉴;

澄云不清,浠云不浊,有如此湖。

*湖南鉴湖书院,位于桂阳,创建于清咸丰年间

立德立功立言,事事流芳不朽;

在上在左在右,人人仰止无疆。

*杨湄题安徽还古书院德邻祠

立鹄尽英雄,入彀早符唐帝语;

哕鸾无小大,观旗都诵鲁侯诗。

汇人间群书博览之,何其好也;

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

台接囊萤,如车武子方称学者:

池临洗墨,看范希文何等秀才。

*陶澍题湖南澧阳书院,位于澧县,创建于宋宝庆年间

对一碧渊潭,便欲澄清及民物;

看百年乔木,须知盘错等冰霜。

*山东珠泉精舍,位于济南

字水汇三巴,涌地词源倾井络;

笔峰联七曲,凌云逵路入文昌。

*曹六兴题四川锦江书院大厅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昼有为,宵有德,瞬有养,息有存。

*李彦章题广西阳明书院

吾亦澹荡人,常时不他入官府;

名岂文章著,诸君何以答升平。

*叶衍兰题广东越华书院,位于广州,创建于清乾隆年间

丽景绕山村,肇启文风常仰许;

泽人从学校,广增声价共瞻韩。

*海南丽泽书院,位于儋州,创建于清康熙年间

时雨显殊方,英必予宫黔石洞;

瑞云荫故里,拟之役殿鲁灵光。

*杨颖叔题浙江龙山书院

作圣道干城,真正渊源宗泗水;

肃士林拜跪,嵯峨庙貌镇沩峰。

*姜于冈题湖南云山书院先贤堂

言教莫如诗,观悟到中庸章句;

身教莫如礼,持循在乡党一篇。

*高世泰题江苏东林书院丽泽堂

事业铸千秋,白鹿导前迎白鹭;

忠贞博万里,丹楹启后育丹心。

诗律压三唐,胜地长留仙迹在;

书家开两晋,使车惊见状头来。

往事忆觚棱,身别修门二十载;

新阳尽桃李,教成君子六千人。

*梁鼎芬题湖北两湖学院

经济本乎文章,不学须知无术;

英才出自教育,其次皆可曲成。

*沈永宁题海南至公书院

荡胸生层云,天为斯文开别境;

举头望明月,人来此地悟前身。

*涂秉珊题四川致道书院,位于射洪

览胜溯前游,惯向长湖看柳色;

传家留故事,又从福地种梅花。

*王凯泰题福建致用书院十三本梅花书屋

闽海耸文峰,产秀发尼山间气;

尤溪昭道体,流芳分泗水余波。

*曹杰然题福建南溪书院

思明本荒州,豪杰奋兴何择地;

齐鲁同文教,圣贤神化可希天。

*马杰瑶题广西思齐书院,位于宁明,创建于清光绪年间

看梅子熟时,个中人酸甜自别;

闻木樨香否,门外汉坐卧由他。

*聂铣敏题四川墨池书院东园

宣微旨以明,讲席几重曾鼎峙;

养正功宜报,祀筵并列此升香。

*姜于冈题湖南云山书院崇道堂

倚槛俯江流,一线潮来文境活;

迎门饮湖绿,万松深处讲堂开。

高贤为辩诘来,岂在寻山玩水;

大义至通畅后,何殊弄月吟风。

*高尔修题浙江瀛山书院豁然处

读书面对圣贤,当知所学何事;

立志胸存社稷,但求无愧于心。

鹿洞衍心传,集注千秋明大道;

鸿泥留爪迹,画图一幅志亲题。

*张绍江题湖北问津书院文公祠

陵谷经几迁,此地依然为砥柱;

江河同万古,斯文有幸见迥澜。

*刘铎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棂星门

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

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

*湖南岳麓书院三闾大夫祠

瑞兆岂无因,不负隔年谈柳叶;

科名原有定,适逢佳会种梅花。

*王凯泰题广东应元书院讲堂

碧水澄清,洗脱俗凡,学业精进;

峰山秀丽,高插云霄,文明大开。

稽古在平生,可信锦囊无俗物;

论文或不愧,试看江水有源头。

*何增元题四川锦江书院大厅

德教萃螺阳,义路礼门崇庙貌;

衣冠隆海国,升堂入室蔚人文。

燕柳最相思,身别修门二十载;

楚材必有用,教成君子六千人。

翱翔礼乐之场,逍遥文雅之圃;

驰鹜古今之际,高步天地之间。

瀛山聚硕贤,格致遗言标正学;

鉴水留芳咏,徘徊真趣见源头。

*陈济鲁题浙江瀛山书院格致堂

藏修息游,须念贤公卿之缔造;

文章道义,勉循古濂洛之渊源。

*史致昌题河南彝山书院

璧月耀奎躔,瑞彩缤纷生汉渚;

卿云辉禄籍,祥光焕烂映天都。

三千年道学真传,惟有一生授教;

五百里贤人会聚,只因两字商量。

*毛隆白题浙江瀛山书院格致堂

天启斯文垂万古,图书日星光烂;

门环长水会一源,洙泗昼夜川流。

*车大任题浙江仁文书院大门

太华立云端,对此千寻,情深仰止;

大河来天上,到兹一曲,广纳群流。

*黄照临题陕西山阳书院,位于山阳,创建于清乾隆年间

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

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

*朱熹题福建芝山书院,位于漳州,创建于宋代

忆往昔踏雪来过,曾话春风一席;

愿诸生凌云直上,毋忘灯火三更。

方寸中质诸鬼神,内圣外王之学;

庙堂上参乎天地,衣锦尚綗之心。

*张纯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朱子祠

功著六经,圣道之薪传显垂千古;

位崇十哲,盛朝之典祀荣冠君儒。

可怜白头未归,惟见长江流皓月;

如问我来何事,思将奇句叩青天。

*徐大昌题四川匡山书院

由孔子至于今,南闽道统承东鲁;

以斯文为己任,黄石儒宗祀紫阳。

*福建水南书院,位于莆田,初创于宋代

出词精入理必精,文因工夫而制;

始进苟终身必苟,士以品行为先。

*聂铣敏题四川墨池书院讲堂

白鹿无迹,与唐文宋理都成陈迹;

青山常在,共民生国运大启新图。

*姚公骞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报公祠

白鹿洞主有规,名教中皆是乐地;

紫阳夫子虽远,川流上自有余师。

*江西白鹿洞书院文会堂

光天下做个人,须循着规规矩矩;

落地来有场事,要识得皜皜巍巍。

*归庄题江苏东林书院丽泽堂

求根柢于文林,天府名材储石室;

富波澜于学海,源头活水出岷江。

*姜锡嘏题四川锦江书院训课所

坐里门内,夕而朝教,不忘就乐事;

习君子言,尊以遍学,莫便近乎人。

*林青圃题福建鳌峰书院

近圣人之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

谨庠序之教,孰先传焉,孰后倦焉。

*集《四书》题四川金华书院,位于射洪

坐里门内,夕而朝教,不忘就尔事;

习君子言,尊以遍学,莫便近其人。

规仿考亭,喜白鹿重开,莲峰启秀;

厦成工部,看鸿词继起,艺苑蜚声。

*张亮基题云南玉屏书院讲堂

凭山脊以为堂,士品宜从高处立;

借湖光而作鉴,文风须向上流争。

*杨欲仁题安徽巢湖书院,位于巢湖,创建于清雍正年间

是谓不朽有三,遗烈永当留圣水;

所以行之者一,返躬深愧仰高山。

*马新贻题浙江诂经精舍

祝怀皇右之英,立言立功还立德;

置身名教之地,希贤希圣更希天。

*杜观澜题台湾白沙书院,位于彰化,创建于清乾隆年间

跃虎凤,翔蚁龙,斯文百代雄山斗;

尊孔孟,拂佛老,正气千年配邹鲁。

*郭子章题广东韩山书院浩然堂

登云有路志为梯,联步高攀凤阁;

瀛海无涯勤是岸,翻身跳进龙门。

尊所闻,行所知,五伦以外无学术;

正其谊,明其道,六经之内有勋猷。

窥见了道济深心,正在知津一语;

留得住辙环遗迹,岂云辟世孤怀。

*黄自芳题湖北问津书院隐士祠

聚奎间气诞真儒,有宋于兹九叶;

胆斗正宗开后学,自程已往一人。

*郑凤来题福建南溪书院

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望;

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

*罗凤田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明伦堂

翼轸衡湘并立,于昭大圣之文章;

荆舒邹鲁同芳,丕显真儒之教化。

三万轴书卷无存,入室追思名宰相;

九千丈云山不改,凭栏细认古烟霞。

*宾凤阳题湖南邺侯书院,位于衡阳,创建于唐代。名宰相:唐代宰相李泌

大人开道学之源,明德新民止至善;

夫子道中和之极,金声玉振集大成。

*江西大成书院,位于乐安,创建于明嘉靖年间

云台雨台,月台石台,还加砌玉瑶台;

花径草径,竹径柏径,又有流金松径。

*愚公孙题江西云中书院

五载赋栖迟,看桑海婆娑,南珠正媚;

三山忆俦倡,愿天风鼓落,北斗常依。

*何秋槎题广东韩山书院

艺不徒游,当循志道据德依仁之序;

友何以尚,必待诵诗读书论世之功。

*奇成题四川锦江书院讲堂

不足供大雅留连,插架图书犹恨少;

最难得高人来往,登门杖履敢嫌多。

*刘尔炘题甘肃五泉书院,位于兰州,创建于清嘉庆年间

反己有真修,须留神检到心身界上;

加工无别法,务着力打开义利关头。

*林青圃题福建鳌峰书院

今科又抡元,愿诸生莫作第二人想;

每月来课士,即此地可作试三场观。

*鸣凤题江西冯川书院,位于奉新,创建于清乾隆年间

六经皆载道之书,莫鹜词章矜博览;

两浙为人文所萃,益从根底下功夫。

*马新贻题浙江诂经精舍

旧迹重新,产生几辈英才,来从劫后;

古人长往,犹有六朝山色,青到窗前。

乐群会友,当从明教关头讲求实际;

继往开来,莫把斯文正脉视属等闲。

*施璜题安徽还古书院归仁堂

圣域修文,前有朱张讲坛,宋清宸翰;

名山汲古,上藏三坟五典,诸子百家。

*何光年题湖南岳麓书院御书楼

地域接衡岳潇湘,自昔秀异钟英杰;

人群同礼义廉耻,学问何曾变古今。

*湖南岳屏书院,位于清泉,创建于清乾隆年间

执辔问津,耦耕人那知道一腔悲悯;

升堂入室,知德者才洞彻片席渊源。

*王化龙题湖北问津书院仲子祠

同心同德又同堂,此日杏坛如现在;

变鲁变齐今变楚,当年车辙不曾回。

*萧继芄题湖北问津书院大成殿

自天地笃生此公,上下系千古万世;

为圣贤阐明吾道,根本在三纲五常。

华岳黄河俱有灵,其间气必钟英哲;

圣贤豪杰都无种,在儒生自识指归。

*陕西味经书院二门,位于泾阳,创建于清同治年间

全体是仁,本之事亲从兄,条条真切;

践神唯圣,达之参天两地,步步平常。

*许子伟题海南玉阳书院

芟其芜,行其涂,似有天作地生之状;

视其细,知其大,岂独山原林麓之观。

*江西白鹿洞书院文山亭

两峰屹立势,西南以文公运同庚戌;

一鉴倒涵天,上下从泗水泐出源头。

*曹杰然题福建南溪书院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而后游于艺;

修其身齐其家治其国,必先正其心。

*江西友教书院,位于南昌,创建于南宋

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此为鹄臣鹄子;

虽有文事,必有武备,法我先圣先师。

*张之洞题湖北两湖书院

听诸生夏诵春弦,声出户外如金石;

到此地吟风弄月,花落水面皆文章。

*吴大澂题广东广雅书院清佳堂

近接程朱,继往开来,振起两朝人物;

远宗孔孟,承先启后,维持百代斯文。

*江西石门书院,又名蒙山书院、凤台书院,位于新余,创建于明洪武年间

希贤希圣希天,尚友诗书,其揆则一;

立言立功立德,名山俎豆,不朽者三。

*蒋益澧题浙江诂经精舍,广东学海堂亦有此联

君臣父子昆弟朋友,虞廷惇此五典;

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孔门列为四科。

*顾汝修题四川锦江书院训课所

国家需桢干之才,不徒词赋夸扬马;

圣贤重道义之学,幸际昌明启魏张。

*敬华南题四川锦江书院训课所

所居所乐,易知易从,别有传经绛帐;

载色载笑,允文允武,何须问学玄亭。

*岳和声题福建共学书院求我轩

学阐群经,越秦汉晋唐而始标真谛;

道光千古,汇周程张邵而重集大成。

学辨危微,唤醒迷复,人心常存正气;

功崇格致,阐明幾希,道脉远绍真传。

*唐登瀛题海南玉阳书院

法三台以开基,为国储才,广罗英俊;

经百年而再造,向离乖运,大启文明。

*莫绍慎题海南琼台书院

波澜从笔底翔飞,好一吸凤淮之水;

姓字待云间高占,试仰看玉笋之峰。

荆楚育英才,看剑石除蛟,东台集凤;

江山留胜迹,是梯云绕阁,红拂含情。

*潘力生题湖南渌江书院

前贤筑室,岂但木石与居,鹿豕与游;

后学入门,要识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虽富贵不易其心,虽贫贱不移其行;

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

*张之洞题湖南资兴醽泉书院,广东广雅书院有"虽富贵不易其心,虽贫贱不移其行;以通经学古为本,以救世行道为贤"联

宫墙东鲁耸千寻,此中须另有世界;

门户三吴辟一径,这里莫错过路头。

*耿橘题江苏虞山书院富美门

莲香入座清,笔底当插成这般花样;

湖水连天静,眼前可悟到斯道源头。

*曾国藩题湖南莲湖书院,位于衡阳,创建于清乾隆年间

涟水湘山俱有灵,其秀气必钟英哲;

圣贤豪杰都无种,在儒生自识指归。

*曾国藩题湖南东皋书院,位于湘乡,创建于清康熙年间

彩笔自凌云,有万丈光芒上腾霄汉;

高楼真得地,看千秋人物并壮江山。

揆文教,振文风,山长勤能,还凭邑宰;

端士习,伸士风,地方责任,半属师儒。

裁成天地,造端于中唐,毕力以晚宋;

绍述圣贤,元公由默契,晦老集大成。

*周相题江西白鹿洞书院三贤祠

筑室兆佳名,看九转成丹,早登绝顶;

论文依胜地,愿百川学海,共溯传心。

*王凯泰题广东应元书院乐育堂

源头净鉴入天光,活泼泼方塘半亩;

践履熟舰乘春涨,轻悠悠中流一毛。

*韩仲雍题福建南溪书院

溪涧合流,在山时作琤琮,流尝泽物;

朱陆讲道,后人妄分脉络,道本同源。

一派心传,为异为同,皆足衍西江道脉;

群贤踵接,或仕或隐,大堪震东鲁宗风。

*江西豫章书院,位于南昌,创建于南宋

十六字心传,绵绵延延,尚赖此间提醒;

五百年名世,磊磊落落,须从此地铸成。

*汪浚题安徽还古书院归仁堂

十七世心源贯东山,而司文玉皇殿上;

亿万年灵爽留南国,以配享夫子河边。

人只此人,不入圣,便作狂,中间难站脚;

学须就学,昨既过,今又待,何日始回头。

*吕南村题湖南城南书院,浙江敷文书院亦有此联,题者为杨昌浚

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学;

颂其诗,读其书,友天下之士尚论古人。

*朱彝尊题浙江敷文书院

大邑广甄陶,出入是门,岂仅习仪为亟;

高山勤仰止,誉髦斯士,从教敬德无疆。

*浙江鄮山书院仪门,位于鄞县,创建于元大德年间

与诸君拜许郑先师,敢以空谈荒实践;

为昭代存乾嘉学派,须知经术即文章。

韦室镌铭,暗室书箴,我先师相在尔室;

诗山破荒,文山毓哲,诸后学仰如泰山。

*戴凤仪题福建诗山书院

中国有圣人,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
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玄玄北镇南天。

 山郭翠成围吞吐日月
 松风净于洗拂拭图书 
祝世禄题安徽还古书院归仁堂
 溯姚江一派斯为正印
 集心学大成共仰宗师 
计文喻题浙江龙山龙院前厅
 无或孟氏之犹存英气
 有如颜子之未达一间 
杨毓健题福建福建南溪书院文公祠
 振铎启英豪运昌北斗
 文衡权主宰化溥螺场 
台湾振文书院
 知国家大事尚可为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邓鹤丹题重庆聚奎书院
 坐间谈论人可贤可圣
 日用寻常事即性即天 
邹元标题江苏东林书院依庸堂
 白鹿洞开泉谷烟霞竞秀
 紫阳道在圣贤师友同归 
张寰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正学之门
 不看破义利关何须讲学
 要认识忠孝字才是读书 
冯子材题广西秀阳书院,位于德保,创建于清乾隆年间
 藏焉修焉静得江山之趣
 高矣美矣妙收天地之功 
林俊题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
 诚意在心阐邹鲁之实学
 主敬穷理绍濂洛之真传 
康熙题福建考亭书院集成殿
 出不穷流不舍终归海若
 动而活静而清莫乱源头 
福建龙溪南溪书院
 大节精忠二贤君臣义重
 化名善俗异世出处同心
 江西白鹿洞书院忠节祠
 道若江河随地可成洙泗
 圣如日月普天皆有春秋 
湖南岳麓书院大成门
 东林讲学以来必有名世
 南方豪杰之士于兹为群 
江阴:黄体芳题南菁书院讲堂
 读古人书当思其中有我
 应天下事先须此内无他 
黄恩彤题广东粤秀书院大堂
 观象泽风先圣犹虞大过
 玩图河洛后贤庶省微言 
程兆选题浙江五峰书院易学斋
 何处非天眼前正好识认
 吾身是理此处更何寻求 
耿橘题江苏虞山书院体圣堂
 翚飞结宇腾千丈之祥光
 镂刻填舍永万年之盛世 
白潢题江西鹅湖书院
 江阔天高识此心之份量
 鸢飞鱼跃见斯道之流行 
湖南岳麓书院
 教助四门桑梓竞传博士
 位参十哲馨香恪荐诗山 
林瑞璜题福建诗山书院
 近北阙之辉光人占星聚
 焕中州之文物岁纪河清 
史致昌题河南彝山书院奎星阁
 经学渊源笔卷烟波万顷
 词宗山斗文摩光焰千寻
 立德立言立功士先立志
 有猷有为有守学必有师 
康基田题江苏南京尊经书院
 立定脚跟呼吸可通帝座
 放开眼界徘徊欲极王封 
高尔修题浙江瀛山书院大观
 鹭飞振振兮不与波上下
 地活泼泼也无分水东西 
刘铎题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
 茅籍栋隆旧址重看大壮
 鹤鸣子和新知喜得中孚 
江苏东林书院丽泽堂
 明月对床湘水楚天一色
 春风归袂青山绿树无边 
湖南岳麓书院
 片藻蛟龙铜鼓教传石鼓
 梧桐凤凰玉阳人拟朝阳 
王宏诲题海南玉阳书院
 千古宫墙丽日祥云照耀
 万方礼乐太和元气流行 
张纯题江西白鹿洞书院先师庙
 人须于剩复后见天地心
 我岂若畎亩中乐尧舜道
 黄道周题福建文明书院,位于漳浦,创建于明代
 上入湛中领烟霞而定性
 初寻乐处吟风月以陶情 
福建垢洗书院,位于漳浦,创建于清代
 为创为因颂教思于不朽
 以妥以侑修祀事而维虔 
奇成题四川锦江书院奎星阁
 未尝不知嚜嚜已中来复
 如有所立循循天下归仁 
江西临川归仁书院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湖南岳麓书院
 五老忘年白鹤巢云纪岁
 孤亭无侣丹霞影射看山 
徐复吾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朋来亭
 五姓六贤师友也兄弟也
 千年一脉俎豆之馨香之 
胥绳武题江西金鳌书院六贤祠
 悟彻形色埃尘乃有真得
 打破性天窠臼方是真闻 
常熟:耿橘题虞山书院体圣堂
 心远地偏修然千仞之表
 格言古行卓乎百世之世 
江西白鹿洞书院先贤祠
 学道爱人自昔弦歌不辍
 守先待后于今俎豆常新 
杨湄题安徽还古书院干城祠
 学则数言矩矱遥承鹿洞
 心传一脉渊源近溯姚江 
程兆选题浙江五峰书院大门
 雅言诗雅言书雅言执礼
 丽乎天丽乎地丽乎人文 
湖南永顺雅丽书院
 言畏圣人未许翻澜口角
 儒为君子应须撑住脚跟 
岳声和题福建共学书院观生堂
 仰诵尧舜言俯遵周孔辙
 游思竹素园寄辞翰墨林 
王温如题江西信江书院经训堂
 异地同堂行藏安于所遇
 一心千古神明存乎其人 
王化龙题湖北问津书院诸儒祠
 异境名山圣道尊崇有地
 春风化雨英才造就无疆 
湖南岳麓书院
 岳麓炳灵形胜擅名今古
 洞庭毓秀人文迭起后先 
湖南岳麓书院
 诏有格言求真才于正学
 教无异术休至理于常行 
邵宝题江西白鹿洞书院文会堂
 辙迹依然想见德车乐御
 宫墙宛在欣瞻义路礼门 
胡埙题湖北问津书院
 振聩发聋共沐春风化雨
 文林学海允期起凤腾蛟 
台湾振文书院
 正一代之文章功归君相
 兴百年之礼乐责在师儒 
云南龙泉书院,原名邵川书院,位于邵甸,创建于清康熙年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鹿洞书院简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