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大全常用手法,急求!

边塞诗专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诗常用的意象和典故,体会边塞诗几类常见的思想感情。
2. 分析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3. 归纳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分析意象、把握感情
教学难点:鉴赏能力的培养
二、概念:(1)边塞诗是指以歌咏边塞军旅生活或描述边塞奇异风光为主要内容的一类诗歌。
(2)边塞诗的标题: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军等字词 三、边塞诗的特征 (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 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2)意象宏阔:盛唐主要是以乐观高亢、豪迈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意境典型地反映出时代的精神风貌,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晚唐宋多感慨、悲愁之意
(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
(4)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 四、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
1、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
2、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
3、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胡
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
4、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5、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
6、边塞诗中常见的典故:李广的典故、燕然的典故、玉门关的典故、楼兰的典故 五、边塞诗的风格:豪迈旷达――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豪壮悲慨――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委婉清丽――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雄奇壮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六、表达的情感内容
1、边塞诗的主题 盛唐:边塞诗多抒写为国征战者死而无悔的壮志豪情。基调壮丽,明快、昂扬向上,但不回避战争的艰苦。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
中晚唐诗:国势开始衰微,昂扬向上中多了几分悲壮、悲凉、感伤。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宋朝:外侮不断,国难当头,诗中多了报国无门的愤懑、悲凉、和惆怅。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羌笛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2、边塞诗表现的思想感情分类:
a描写征人念远思归,想念亲人的。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 益)
b表现战士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表达对将士英勇威猛的赞美。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c 表现连年征战的残酷,表达对战士及其家属的同情。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杜甫)
d批评边将无能、腐败,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e描写边塞山川景物、生活艰苦的。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岑参)
f揭露军中苦乐不均、深切同情的;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
g描绘美满幸福生活、向往和平的;
h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 七、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主旨更突出,感受更深切,区别更鲜明。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
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的情;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
附加:对比与衬托的区别:
对比:把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进行比较。
(无主次之分,双方分量相等,不分主次,共同表现某种思想和意境。)
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
(居于次要地位,用来陪衬主体,突出主体,两者主次分明。)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等效果
用典 (常用典故:李广的典故、燕然的典故、玉门关的典故、楼兰的典故)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八、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富丽堂皇 ,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等。 九、赏析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1.关注诗歌的作者,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关注诗歌的意象,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
3.抓住直接抒情议论的句子。
如: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李益)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总结鉴赏流程:提出观点――内容分析(景物特点)――诗人情感(诗歌主题)――艺术手法(表现手法)。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之边塞诗 《燕歌行》 一、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写作背景 高适(约700-765)在动辄自比王侯的盛唐诗人中,高适是唯一做到高官而封侯者,世称高常侍,与岑参并称,盛唐边塞诗代表作家。其边塞诗感情激昂,意境雄浑,气势奔放;长于七古。 写作背景:高适是个非常自负、功名心极强的诗人,性情狂放不羁,好交结游侠。想通过立功边塞而封侯的理想和热情,促使他不畏艰险,两次北上蓟门,所谓“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想像汉代大将卫青、霍去病那样在边塞立功封侯。尽管 这种愿望当时落了空,但对边塞生活的实地体验和冷静观察,使他能在第一次北上归来后,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创作出了极负盛名的边塞诗力作《燕歌行》。 知识链接:这里的“行”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吟”,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及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歌”一样,只是表示古诗的一种体裁,均属“歌行体”。《燕歌行》是乐府旧题,内容多写燕赵边地战争之事和征夫思妇相思之情。 二、沉浸阅读,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划出诗中描写边塞景物的句子,说说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分别写哪种人?什么手法?表达什么情感?
3.“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这句诗歌描写什么景?有何作用? 4.“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分别写哪种人?什么手法?什么感情? 5.“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如何理解“岂顾勋”?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一、知识链接
(1)作者及背景简介: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郡望南阳。曾电影剧情导航
&>&&>&&>&正文
王昌龄的边塞诗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边塞诗常用的表达技巧,有用典、借代、对比、烘托、虚实结合、象征、借景抒情、比喻、夸张等。 用典 用典,也就是用事,是一种修辞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
边塞诗常用手法,急求!
边塞诗常用手法,急求!边塞诗常用的表达技巧,有用典、借代、对比、烘托、虚实结合、象征、借景抒情、比喻、夸张等。 用典 用典,也就是用事,是一种修辞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
王昌龄的边塞诗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边塞诗常用的表达技巧,有用典、借代、对比、烘托、虚实结合、象征、借景抒情、比喻、夸张等。 用典 用典,也就是用事,是一种修辞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诗歌所表达的种种内容请细说。表达技巧技巧多种多样, 但常见的不外乎是:抑扬结合, 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比喻:"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借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拟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对比: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王昌龄的边塞诗是一轮明月,照着秦汉时的长城,照着羌笛里遥远的思念《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台词网 版权所有
渝ICP备号-23边塞诗的情感分类
1.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赞美祖国河山。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2.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通过描写塞外环境的恶劣和战争的惨烈,反衬将士们的艰辛和报国的信念。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赏析】起从“天山雪”开始,点明“塞下”,极写边地苦寒。“五月”在内地属盛暑,而祁连山尚有“雪”。但这里的雪不是飞雪,而是积雪。虽然没有满空飘舞的雪花(“无花”),却只觉寒气逼人。仲夏五月“无花”尚且如此,其余三时(尤其冬季)寒如何就可以想见了。所以,这两句是举轻而见重,举隅而反三,语淡意浑。同时,“无花”二字双关不见花开之意,这层意思紧启三句“笛中闻折柳”。“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句表面看是写边地闻笛,实话外有音,意谓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花明柳暗乃春色的表征,“无花”兼无柳,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
五六句紧承前意,极写军旅生活的紧张。古代行军鸣金(錞、镯之类)击鼓,以整齐步伐,节止进退。写出“金鼓”,则烘托出紧张气氛,军纪严肃可知。只言“晓战”,则整日之行军、战斗俱在不言之中。晚上只能抱着马鞍打盹儿,更见军中生活之紧张。本来,宵眠枕玉鞍也许更合军中习惯,不言“枕”而言“抱”,一字之易,紧张状态尤为突出,似乎一当报警,“抱鞍”者便能翻身上马,奋勇出击。起四句写“五月”以概四时;此二句则只就一“晓”一“宵”写来,并不铺叙全日生活,概括性亦强。全篇只此二句作对仗,严整的形式适与严肃之内容配合,增强了表达效果。
3.描写将士们与亲人的离情别绪,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赏析】“琵琶起舞换新声”。胡琴、羌笛和琵琶这些乐器,对戍边者来说,带有异域的情调和征战的音律,易唤起战士们强烈的感触。既然是“换新声”,应该给人以新的感受,带来新的欢乐吧。然而“总是关山旧别情”。“总是”二字,转折得有力,巧妙。此句的“旧”与上句的“新”二字相承应,意味无穷。“新声”与“旧别情”互相影射,形成诗意的波折,造成抑扬顿挫的音情,尤显出“意调的酸楚”,边愁的深重。“撩乱边愁听不尽”。尽管撩起了纷乱的边愁,却总也听不尽。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澜,“听不尽”三字,含蓄有致,感情复杂,意味深长,只要边患未除,就依然弹下去,听下去,所以“边愁”既是思归的哀愁,又何尝不含有更多的意味呢?“高高秋月照长城”既是写景,又是抒情。“景中含情,更惨”,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
仅二十八字的绝句,却展现了一幅广阔而生动的画面,而且包含极其丰富的内涵。新的声,旧的情,撩乱的旋律,婆娑的舞姿,天上的秋月,脚下的长城。既有动作,又有声响,还有那色彩斑斓的边塞景色。这一切,都交织在边将士卒们复杂的、撩乱的、萧索的、延绵无尽的离情思乡之感中了。
4.抒写战士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王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赏析】“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里一个“遥望”及其所提领的空间距离遥远的三地呈现于同一幅画面,既是想象、夸张的手法使之“视通万里”,又突现了戍边将士那全局在胸、重任在肩的历史责任感。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句,对戍边将士的战斗生活与胸怀襟抱作了集中概括的表现和抒写。在荒凉的沙漠里,战斗繁多,将士身经百战,连身上的铁盔铁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患还没有肃清,就决不解甲还乡。“穿金甲”三字,则渲染了战斗之艰苦、激烈,也说明将士为保家卫国曾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乃至牺牲。但是,金甲易损,生命可抛,戍边壮士报国的意志却不会减。“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他们内心激情的直接表白。这里化用了楼兰的典故,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七个字,就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心灵壮美的英雄群像,使人倍感诗境阔大,感情悲壮。
5.表达报国无门的哀痛,壮志难酬的哀伤。
书愤五首·其一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赏析】“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呢?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何等悲怆?再想,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我有心,天不予。悲怆便为郁愤。
6.揭露官兵之间的矛盾,批评边将无能,控诉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赏析】安史之乱后,战争先在河北,后来蔓延入中原。到唐末又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唐王朝进行穷凶极恶的镇压,大江以南也都成了战场。这就是所谓“泽国江山入战图”。诗句不直说战乱殃及江汉流域(泽国),而只说这一片河山都已绘入战图,表达委婉曲折,让读者通过一幅“战图”,想象到兵荒马乱、铁和血的现实,这是诗人运用形象思维的一个成功例子。
随战乱而来的是生灵涂炭。打柴为“樵”,割草为“苏”。樵苏生计本来艰辛,无乐可言。然而,“宁为太平犬,勿为乱世民”,在流离失所、挣扎于生死线上的“生民”心目中,能平平安安打柴割草以度日,也就快乐了。只可惜这种樵苏之乐,今亦不可复得。用“乐”字反衬“生民”的不堪其苦,耐人寻味。古代战争以取首级之数计功,战争造成了残酷的杀戮,人民的大量死亡。这是血淋淋的现实。诗的前两句虽然笔调轻描淡写,字里行间却有斑斑血泪。这就自然逼出后两句沉痛的呼告。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里“封侯”之事,是有现实针对性的:乾符六年(即“己亥岁”)镇海节度使高骈就以在淮南镇压黄巢起义军的“功绩”,受到封赏,无非“功在杀人多”而已。令人闻之发指,言之齿冷。无怪诗人闭目摇手道“凭君莫话封侯事”了。一个“凭”字,意在“请”与“求”之间,语调比言“请”更软,意谓:行行好吧,可别提封侯的话啦。词苦声酸,全由此一字推敲得来。
末句更是一篇之警策:“一将功成万骨枯”。它词约而义丰。与“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张?《吊万人冢》)之句相比,字数减半而意味倍添。它不仅同样含有“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刘商《行营即事》)的现实内容;还更多一层“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李白《战城南》)的意味,即言将军封侯是用士卒牺牲的高昂代价换取的。其次,一句之中运用了强烈对比手法:“一”与“万”、“荣”与“枯”的对照,令人触目惊心。“骨”字极形象骇目。这里的对比手法和“骨”字的运用,都很接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惊人之句。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封建社会历史的本质,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前三句只用意三分,词气委婉,而此句十分刻意,掷地有声,相形之下更觉字字千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边塞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