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时代2 成吉思汗汗时代独占大半个地球却唯独没占领日本和印度这是怎么回事

成吉思汗征服欧亚大陆的过程中遭遇的的最强敌人是谁呢?
我的图书馆
成吉思汗征服欧亚大陆的过程中遭遇的的最强敌人是谁呢?
06-02 11:23
成吉思汗 世界上只有亚历山大才能与之匹敌孛儿只斤·铁木真,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取名铁木真。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之后被密葬 。1、征服部落随着自己力量的不断强大,铁木真开始向杀害父祖的敌人寻仇。草原各部贵族害怕铁木真的崛起,推举札木合为“古儿汗”,即众汗之汗,誓与铁木真为敌。札木合率领的乌合之众经不住铁木真王汗联军的猛烈打击,不到一天就土崩瓦解,札木合投降王汗。随后铁木真进攻塔塔儿部,其首领札邻不合服毒自杀,塔塔儿部另一首领也客扯连投降。铁木真追击泰赤兀部,在指挥作战中被泰赤兀部将射中脖颈,生命垂危。第二天清晨,泰赤兀部众向铁木真投降。泰赤兀部的覆灭,铲除了铁木真进一步统一蒙古各部的巨大障碍,而其几员部将如神箭手哲别、纳牙阿等却成为铁木真征服天下的得力助手。后来远征西辽消灭屈出律的是他们,第一次在西征中哲别和速不台作用最为特殊,追赶摩诃末苏丹的是他们,活捉秃儿罕太后的是他们,败罗斯基辅大公的也是他们。1202年秋,铁木真集中兵力,消灭了其宿敌塔塔儿部。1203年秋,铁木真袭击了一直与自己争战不休的王汗的金帐,王汗父子被打败。1204年,铁木真征服乃蛮部。强大的克烈部被灭,铁木真占据了水草丰美的东部草原——呼伦贝尔草原。蒙古草原上只剩下乃蛮部还有力量能够与铁木真对抗,败于铁木真之手的各部贵族先后汇集于乃蛮汗廷,企图借助太阳汗的支持夺回自己失去的牛羊和牧场。但草原人民并不希望部落林立的局面重演,而未经战阵的“太阳汗”也不堪一击,经过纳忽崖之战,乃蛮部被其彻底消灭。2、蒙古西征成吉思汗十四年,花剌子模讹答剌城的海儿汗杀死了蒙古汗国的499名和平商人,其国王摩诃末又武断地杀死了成吉思汗派去交涉的正使。以次为由,以军事扩张和掳掠财物为目的,亲率大军约20万分路西征。数年间先后攻破讹答剌(在今锡尔河中游)、布哈拉及撒马尔罕等地。遣哲别、速不台率军追击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迫其逃至宽田吉思海(今里海)中小岛,后病死。再命哲别、速不台继续西进,远抵克里米亚半岛;自率一军追击摩诃末之子札兰丁至申河(印度河)。花剌子模被消灭了,钦察骑兵和斡罗思诸公国也一败涂地,古印度河、伏尔加河一带成为激烈争夺的战场。花剌子模的王子札兰丁率领残部进行抵抗,在八鲁弯之战中一举消灭了近3万蒙古兵。但花剌子模大势己去,札兰丁被成吉思汗围困在申河边上,最后突围逃往印度,成吉思汗班师返漠北。3、世界评价拿破仑说:我不如成吉思汗。不要以为蒙古大军入侵欧洲是亚洲散沙在盲目移动,这个游牧民族有严格的军事组织和深思熟虑的指挥,他们要比自己的对手精明得多。我不如成吉思汗,他的四个虎子都争为其父效力,我没有这种好运。《世界征服者史》作者波斯人志费尼说:亚历山大在世也会将成吉思汗尊为自己的老师。他认为,全能的真主使成吉思汗才智出众,使他思想之敏捷、权力之无限为世上诸王之冠。所以,史书虽然记载了古代伟大的库萨和的实施,以及法老恺撒的法令律文,但是成吉思汗却凭借自己的脑子创造出来了类似的东西,既没有劳神去查阅文献,也没有费力去遵循传统。征服他国的方略、消灭敌军、擢升部署等措施,也全是他自己领悟的结果。说实话,倘若那善于运筹帷幄、料敌如神的亚历山大活在成吉思汗时代,他会在使计用策方面做成吉思汗的学生,而且,在攻略城池的种种妙策中,他会发现最好的方法莫如盲目地跟着成吉思汗走。有人曾统计过,成吉思汗一生共进行60多次战争,除十三翼之战因实力悬殊主动撤退外,无一失败。因此中国学者刘乐土在其《成吉思汗》一书中说:“成吉思汗是后人难以比肩的战争奇才。他逢敌必战、战必胜的神奇,将人类的军事天赋穷尽到了极点”。“他麾下的铁骑,势如破竹,硝烟漫卷到了俄罗斯、阿富汗及印度北部。在广袤的欧亚大陆,成吉思汗已经成了战无不胜的神,对手无不闻风丧胆,屈服于脚下”。“什么人才能称得上战神?惟有成吉思汗!”
06-17 15:49
成吉思汗在攻打自己的世仇金国的时候,虽然打得比较顺利,但是很快他就发现要彻底消灭金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药材和粮食缺乏。二是攻城器械缺乏。因此,在拿下金国中都,占领了金国的半壁河山后,成吉思汗就收兵回国,决定和西方新崛起的大国花剌子模做生意,进行物资储备。但是,当时花剌子模人缺乏眼光,小瞧了蒙古人,于是抢了蒙古人做生意的庞大商队,杀了蒙古商人,还污蔑蒙古商人是间谍。这件事激起了成吉思汗的极大愤慨,举全国之力,和花剌子模人决一死战。(成吉思汗)为了攻打花剌子模,成吉思汗先派哲别等大将把横亘在花剌子模和蒙古之间的西辽干掉了,没有费多大的周折。接着成吉思汗亲自统军,前往进攻花剌子模。攻打花剌子模的第一站是讹答剌城,正是讹答剌城的首领亦纳勒术欺负了蒙古商队,才引发了战争。参与攻打讹答剌城的是成吉思汗的两个儿子窝阔台和察合台。他们用围而不攻的战术,历时达半年才拿下来。这是第一次试探性的进攻,所以打得比较谨慎。在窝阔台和察合台攻打讹答剌城的时候,成吉思汗和他最能打的四儿子拖雷攻打不花剌城。他们没费多大劲就拿下了不花剌城。接着用五天时间赶到撒麻耳干城,同时窝阔台和察合台也赶到这里,两军围攻。在这里,蒙古人把从不花剌城和讹答剌城抓来的花剌子模人当成炮灰军,放在队伍的最前面。这一残酷的战术相当灵验,结果蒙古人又只用五天就拿下了撒麻耳干。不花剌城和撒麻耳干城是花剌子模的新旧两个都城,拿下这两座城后,花剌子模的苏丹(国王)摩诃末和王子札兰丁逃走,摩诃末不久就被撵得心力衰竭而死。但是札兰丁却很顽强,他四处游说,在哥疾宁纠结了十多万人和成吉思汗对抗,并打败了成吉思汗的大断事官失吉忽秃忽。成吉思汗在前往救援失吉忽秃忽的时候,就遇上了他一生最大的障碍。(蒙古人攻打范延城)这座城市叫范延城,是通往哥疾宁的最后一道堡垒。要消灭扎兰丁,必须拿下范延城。可是这座城修得异常坚固,城中守军储备了丰富的战备物质,而且守军骁勇异常,拒不投降。成吉思汗用回回炮、云梯等攻城器械对坚固的范延城进行轮番进攻,所起的作用都不大,炮灰军的战术也失灵。更为严重的是,成吉思汗最宠爱的孙子木阿秃干被射死。可以说,成吉思汗遇到了进攻花剌子模以来的最大障碍。成吉思汗发了狂,他用人肉战术,没日没夜地进攻。结果城下的死尸一直堆到了城墙上,然后蒙古人攀着死尸堆积起来的阶梯,最后才把这座顽强而坚固的城市打下来。破城后,成吉思汗对这座城市进行了最残酷的屠城和破坏,他不但杀光所有的人畜,烧光所有的房屋,还把这座城市捣为平地,最后还不解恨,给它取了一个“可诅咒的城市”的名字。
04-07 15:31
朝迷按:铁木真领导下的蒙古族虽然高度团结,但毕竟人数稀少,要想征服像中国、波斯、印度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恍若痴人说梦。然而事实却是这个梦竟然成真了。蒙古大军铁骑横扫欧亚大陆强国,给整个世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一瞥。这番丰功伟绩,显然不是侥幸就能取得。那么,是什么让这个人口极其有限的民族有了征服世界的可能呢?答案竟是在这种野兽身上。蒙古人在几百年前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想以一个人的力量控制好几百头羊群,只需要驯养几只狼犬协助即可完成。于是他们在战场上也用到了这一招。1205年,成吉思汗踏上了征服世界的道路,他挑选了最弱的西夏开战。蒙古先灭掉克烈部,使西夏北部失去屏障,切断联系后逐个击破。在这样的战争中苦撑不到5年,西夏君主便献女投降,并且承诺“附蒙伐金”。就这样,这样,成吉思汗找到了第一只忠诚的“狼犬”。1211年,成吉思汗对南方的金朝开战。此时的蒙古仅70万人,军队15万;而金朝5000多万人,军队100万。双方力量悬殊得可怕。在铁木真眼里,这些金朝女真人就是他们的第一批“羊”。即将被驯化的下一批狼犬就在其中。在这次征战中,所有试图抵抗的金朝城市都被屠城。成吉思汗这是向金朝其他地方散播“恐怖”的种子:要驯服他们,必须先要恐吓他们。而此前蒙古驯养的狼犬--西夏,也忠心耿耿地跟着主子,从金朝的西部不断入侵滋扰。仅仅在3年之后,金朝就不得不放弃中都北京,南渡黄河,试图以河水来抵御如狼似虎的蒙古人。如此的败退,显然不是区区15万蒙古军队的能耐,即便加上西夏援军,恐怕也远远不能为之。那么,究竟是什么“吓退”了拥有百万大军的金朝?这里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词汇:伪军。没错,就是先前被蒙古人“恐吓”驯服的新“狼犬”。伪军的来源,是一些在蒙古“屠城”威胁下,苟且偷生缴械投降的金军。他们在投降后被收编为“伪军”,其实是半奴隶化的军队。蒙古人不需要战俘,因为他们不打算开始农耕的庄园生活。所以任何战争俘虏对于他们来说都是负担,要么当时处死,要么让他们晚点儿死。于是蒙古与他国的战争,模式往往是这样的:先用屠城来震慑敌军,获得降军后,将他们用绳索捆绑在一起,让他们冲在进攻的前线,用这些肉盾来攻下一座座城...蒙古的骑士们不用冲锋陷阵,他们只要等城门一开,进城掠夺满载而归。这种模式屡试不爽,蒙古人用这种方法先是驯服了金朝(尽管没灭掉金朝),然后带着从金朝掳来的工程师回到草原,开始为接下来的西征做准备。窥一斑而知全豹,成吉思汗领导下的蒙古大军,就是一此种方式,不断推进着其征服世界的过程。这种从野兽身上得来的简单粗暴,但却行之有效的启发,支撑着他一步一步,闯下了征服半个地球的传说。
02-06 16:07
我汗曾说过,他这辈子遇到的最大敌人就是他自己。而实际上他打的最难的国家的中亚大国花剌子模。位于中亚阿姆河下游三角洲,是中亚文明发育最早的地区之一。花剌子模在公元前6世纪为波斯帝国的一个省,公元前4世纪初独立,后受印度的贵霜帝国控制。3世纪时,波斯萨珊王朝重新控制花剌子模,7世纪末前后被阿拉伯人征服,后受塞尔柱突厥统治。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花剌子模逐渐发展成中亚大帝国。最终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征服。1219年夏,成吉思汗召集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幼子拖雷及蒙古将领议决讨伐花刺子模。这是第一次蒙古西征,蒙古军以小的代价取得了极大胜利。第一次西征,蒙古铁骑征途万里,西越里海,北至伏尔加河,南到印度河,将蒙古领土扩展到阿富汗、乌兹别克、土库曼、吉尔吉斯、塔吉克和伊朗大部,以及伊拉克、巴基斯坦、哈萨克的一部。蒙古军队第一次西征于1224年东返。花剌子模帝国被蒙古帝国征服是有其客观的外部原因的。首先对于战争爆发的原因来说,在蒙古一方是出于为自己在花剌子模惨死的同胞报仇。这成为一种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们。一开始成吉思汗给摩诃末写信希望和他们建立友好的贸易关系。“你邦的商人已至我处,今将他们遣归,情况你即将获悉。我们也排除一队商旅,随他们前往你邦,以购买你方的珍宝;从今后,因我等之间的关系和情谊的发展,那仇怨的脓疮可以挤除,骚乱反侧的毒计可以清洗。” 从成吉思汗的信件当中可以看出他的诚意,但却换来了蒙古商队惨遭屠杀、货物被劫。成吉思汗又派使者讨回公道却遭到蔑视,致使战争的爆发。当蒙古军顿兵临讹答剌城下时,已经“杀气腾腾,连闪电也不敢向前迈步,霹雳不敢高声布道。” 战争还没开始蒙古军队的气势已经胜过花剌子模。其次蒙古军在战略战术上有一定优势。蒙古军队纪律严明,蒙古大扎撒将军事法与民事法融为一体,其最大的特点是全民皆兵,全兵皆民。在战争时,有力地保障了蒙古军队的纪律性与协调性,为游牧生产与军事斗争相结合提供了法律根据。蒙古民族吃苦耐劳,有灵敏的马上战术。成吉思汗的军事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他在蒙古骑兵的建军、治军、练军和用军等各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先人的成功的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独创之处。战略方面,成吉思汗有一套后人称为“大迂回”的战略。他们把围猎中的技艺,娴熟地运用到战争中,许多坚固的城堡,变成了蒙古军队围困中的野兽。这种大迂回战略,与古代其他军队的进攻方式大相径庭,他不直接对敌军阵营进行挑战,而是更讲实际,手段更隐蔽。并力图在使用力量之前,先施“计谋”将对方制服。成吉思汗的建军要则:知人善任,勇于纳谏。只要忠诚并有才干则不分民族或阶层就重用信任,甚至战场俘虏和敌方的投诚者,同样一视同仁,视其能力水平给予一定职位加以重用。精心的组织工作。整顿军队,分别任命十户长、百户长、千户长、万户长,使军队直接归属于自己掌管和嫡系亲信控制之下。军队体制上建立了护卫军组织,这支护卫军是成吉思汗战胜敌人的一个重要支柱。制定周密细致的作战计划,避免盲目出军,不打无准备之战。蒙古的战略战术和花剌子模形成鲜明对比。摩诃末虽然在军队人数上占优势但却军队分散在锡尔河与河中各设防地区之间,这样每个据点的人数少于蒙古军攻城的人数,方便蒙古军将其各个击破。1219年夏,蒙军在额尔齐斯河上游集中。蒙古大军到达花剌子模讹答剌城后,兵分四路:第一路由成吉思汗与幼子拖雷率领,直捣花剌子模中心城市不花剌和撒麻耳干;第二路由长子术赤带领,进攻毡的等地;第三路由二子察合台和三子窝阔台统掌,围攻讹答剌;第四路蒙古大将进攻忽毡和别纳客忒。1223年撤回,在巴鲁安与成吉思汗会师。九月,成吉思汗渡阿姆河,在撒麻耳干城东下营,十月下诏班师。1224年到额尔齐斯河驻夏,于1225年回到蒙古。成吉思汗占领花剌子模国后,命长子术赤镇守,并在各城设置达鲁花赤。庞大的花剌子模帝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中就灭亡了,这是由于蒙古西征军队能征善战造成的,但在很大一方面是由于花剌子模帝国内部存在种种原因与矛盾加速了其灭亡。
03-03 10:51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带领的蒙古军团曾横扫欧亚大陆,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征服者。可是,这么一支强悍的蒙古铁骑,在面对积贫积弱、偏安一隅的南宋时,几乎束手无策。蒙古为了攻下南宋,在战争中还损失了两代汗王。成吉思汗的蒙古军团,主要有两条征战线路:南下和西征。南下征服宋朝、金朝的广大地区,西征欧洲大陆。成吉思汗的南下计划中,他一直把金人当做强劲的对手,不把南宋放在眼里。但是,金人让成吉思汗失望了,骄逸的生活早已磨灭了他们的斗志,成吉思汗之子窝阔台大汗不费吹灰之力就灭了金国。当成吉思汗的西征大军在欧洲大陆所向披靡,直达多瑙河沿岸时,蒙古南下大军却遭遇了成吉思汗征战以来的最大困难 南宋。从此,南宋成为蒙古统一中国的最大障碍。历史往往喜欢开玩笑。被成吉思汗从不放在眼里的南宋,让成吉思汗统一中国的愿望整整搁浅了40年。在这40年里,蒙古大军多次南下征宋,但每次都无功而返。公元1234年,窝阔台大汗灭金之后,蒙古大军北撤。南宋朝廷想趁机收复洛阳、汴梁、商丘三京,开始北伐。蒙古为阻止南宋北伐,掘开了黄河大堤,水淹宋军,宋军大败。1235年,蒙古大军在第二次西征的同时,也南下攻宋,分为东西两路进攻襄樊和四川,准备在长江集结,横渡长江。但是,南下的蒙古大军遭到了宋军的顽强抵抗,南宋名将孟珙率军取得江陵大捷,粉碎了蒙古军南渡的企图。这是蒙古对南宋征战的第一次失败。从1235年到1241年的六年里,蒙宋之间展开了长期的拉锯战,各有胜负。后来,杜杲、孟珙大败蒙古东路军,孟珙大败蒙古西路军,解除了蒙古大军对南宋的威胁,蒙古军因受到重创不得不撤退。第一次蒙宋战争以蒙古失败而告终。1241年,蒙古大汗窝阔台病死之后,其子贵由继承汗位,期间也曾率军攻打四川,也以失败告终。三年之后,贵由去世。125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拖雷的长子蒙哥成为蒙古大汗。蒙哥在位期间,发动了蒙宋之间的第二次战争。蒙古大军为了避开长江天险,采取迂回包围战术,兵分北、中、南三路:南路十万大军直取大理国,经广西,进入长沙;中路由蒙哥率领南下四川,进入重庆;北路由忽必烈率领,进入武汉。三路大军计划在武汉会合,然后顺江东进,直取临安,一举灭亡南宋。但是,战争没有如此简单。虽然南宋名将孟珙、杜杲早已病逝,但蒙古北路军和中路军仍然在武**合州遭到宋军的顽强抵抗,久攻不克。最后,蒙哥大汗战死,蒙军撤退。蒙哥死后,蒙古内部陷入汗位之争,忽必烈也急于回国抢夺汗位。但是,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南宋权臣贾似道却背着朝廷前来议和,双方签订了议和协议,蒙军开始撤兵。1260年,蒙军全部撤回北方,蒙宋的第二次战争结束。蒙古此次南征,大汗战死,三路军也无功而返。第二次蒙宋战争结束后的四年里,蒙古一直处于内乱之中,忽必烈和他的弟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双方展开内战,也无暇南顾。1264年,忽必烈打败阿里不哥,结束了蒙古四年的内乱。但是,南宋朝廷并没有抓住蒙古内乱的有利时机发展自己,朝政更加腐败。
02-06 21:42
成吉思汗最强的敌人是花剌子模,这一点基本是肯定的。我们刨去战争细节观察两大集团的组成因素,花剌子模是中亚大国,这个国家实际上是由很多民族组成,但是有一点很重要,是穆斯林国家,他们也有武装传教的传统,有征服的欲望,另外乌兹别克,塔吉克,吉尔吉斯……一带也是游牧民族众多,尽管他们比蒙古草原先进,有众多的城池,但是战争失败恰恰是这些城池的羁绊,如果没有城池或者不依靠城池花剌子模不一定输给蒙古军。我们回过头来看蒙古军的组成,首先是以蒙古部落为主体的蒙古草原联盟,还包括一部分契丹人,西夏人及其它东方草原民族,最主要的是蒙古军还包括一部分北方汉族,他们掌控火炮技术,攻城技术(金朝,宋朝之所以灭亡是自身原因,不是说士兵不行),他们和蒙古军其它人一样都有东方的牺牲情节,他们拥有的文化比花剌子模先进。所以蒙古军既有草原得彪悍,又有秦汉,唐的文明,是一个揉合体。东亚集团和中亚集团对抗只能赢,不能输,不然花剌子模的军队会越过草原,然后南下灭亡金朝和宋朝,东北文明将不复存在。所以说和花剌子模的决战是两大文明的决战,也极为残酷,还好花剌子模战略,战术错误,本身内部矛盾重重,最终走向覆灭。蒙古和金朝,宋朝的决斗是中华民族也可以说是东亚民族内斗,游牧和农耕的世代对决。金朝后期实际已经成为农耕国家,所谓的骑兵也失去了往昔的样子,所以很难成为蒙古的对手。如果金朝才去和西汉汉武帝一样的策略去进攻蒙古,也有可能重新统治草原,因为金朝虽然汉化严重,但是军马,勇士并不缺乏,缺乏的是严谨组织和将领,同时朝政腐败。宋朝个别城池守卫战确实不错,但是大局已定,况且投降的宋军成了灭亡宋朝的急先锋,所以个别改变不了大局,况且宋朝尚且战胜不了金朝。西夏虽然凶猛,但毕竟在金,宋看来它就是割据政权,成不了大气候,不用评论。花剌子模确实是最大的敌人,它的战略纵深也很大,蒙古军的穿插让纵深化为乌有。
03-07 10:15
成吉思汗,一生驰骋疆场,战功显赫。依靠他卓越的军事天赋和领导才能,他统一了分裂的蒙古草原。可以说,这是个艰难的过程。蒙古民族自古以来能征善战。他们一直未强大,因为分裂,才一直被女真人统治奴役着。所以,他征服各部落,是比灭亡亚欧大陆许多强大帝国,比如阿拉伯帝国更困难的事情。然而,他还是成功了。于是,他有了自己最强势的对手。被他们承为南蛮子的南宋人,在他们眼里,这些读书人毫无战斗。可是,他错了。他的最强势对手是南宋,或许说是他自己,因为他自负,不把汉族人放在心上。直到他去世,他无法征服南宋。而为了打败这个文弱的国家,他们将搭上一个可汉的性命。成吉思汗一直瞧不起不会骑射只会享受安逸的汉人,也自始至终未把南宋当作是强劲的对手。他刚起兵时,一直视金人为其最强劲的对手,只是金兵让他失望了,中原一百年的生活早已消磨了女真人尚武的风气。居庸关一役金兵大败,此后成吉思汗占领金朝原都城中都(今北京),金人只得向其纳贡称臣。随后的第一次西征,成吉思汗也未遇对手,只是在征服西夏的灵州大战中遭遇西夏主力顽强抵抗。直至他死前,他也没料到,他最轻视的汉人会是蒙古征服过程中最强劲的对手,最难啃的骨头。蒙宋初次交手,宋兵不堪一击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其子窝阔台根据他临死前的战略部署,开始灭亡金国的军事行动,即假道南宋,合围金国。1231年,拖雷率领的三万铁骑滚滚南下,而南宋既不敢拒绝蒙古假道,又觉让蒙古假道有失颜面,但最终还是就范。不过宋军与蒙古军发生冲突,双方在陕南一带交战后,宋军阵亡士兵和被屠城的百姓达数十万。兵败的宋军无力抵抗,拖雷见金兵北上与蒙古主力对峙,便顺利攻陷汴梁。到此时金国大势已去,拖雷仅以三万骑兵就如入无人之境,极大震动了南宋朝野。唇亡齿寒,金哀宗向南宋哀求早在汴梁陷落前,金哀宗就辗转逃到蔡州,曾受尽金人羞辱的南宋与蒙古达成协议,双方联盟合围蔡州,灭金后,蔡州一带大片土地划归南宋。金哀宗则向南宋苦苦哀求,讲明唇亡齿寒的道理,希望南宋与金结盟,共同抵抗蒙古。曾经的耻辱和大片土地诱惑,早已使南宋皇帝失去了判断能力,断然拒绝金哀宗的要求。1234年,蔡州之战打响,宋军首先攻破蔡州城,金哀宗自杀,金国灭亡。光复中原,南宋的北伐灭亡金国后,蒙古军主力北撤,宋理宗刚亲政一年,急于光复中原,下令宋军趁蒙古无暇南顾,开始北伐,以收复洛阳,汴梁,商丘三京。但中原地区经过蒙古洗劫,已是满目疮痍,宋军一路所收复的城市包括汴梁,洛阳都几乎空无一人,北伐宋军根本得不到给养补充,很快陷入困境。蒙古为阻止南宋北伐,掘开黄河大堤,水淹宋军。不久后蒙军合围,北伐宋军失败。但是,就是这样文弱的国家,蒙古打了十多年。如《神雕侠侣》中的襄阳保卫战,宋人的顽强不屈让他们目瞪口呆。
06-24 15:09
成吉思汗十六个劲敌1. 札木合札答兰部首领,铁木真三次结拜的安达,十三翼之战大败铁木真,一战扬名。札木合曾救铁木真于危难之中,可是最后铁木真不但背叛了札木合(札木合就随便说了句放羊、放马的话,竟然能被孛儿帖理解为赶他们走,可见铁木真一家内心的黑暗,以小人度君子之腹),还杀了札木合的弟弟绐察儿,最后又处死了札木合本人。2. 塔里忽台泰赤乌部首领,直接赶走铁木真的部民,让铁木真一家变成孤家寡人。铁木真父亲也速该敬畏其神勇,给了他“胡力金扎里海”(蒙语勇士的意思)的称号。阔以田之战,塔里忽台命手下神箭手只儿豁阿歹射伤了铁木真,铁木真险些丧命。3. 不亦鲁黑汗乃蛮部神人,擅长呼风唤雨,法师类人物,铁木真最惧此类人物。4. 桑昆克烈部王汗之子。合兰真沙陀之战,射伤窝阔台,击败博尔术。5. 屈出律乃蛮部太阳汗之子,铁木真老是抓不住的人,狠得铁木真牙痒痒。屈出律在西辽避风头的时候甚至夺取了西辽政权,最后栽在伊斯兰教徒手中。6. 札兰丁花剌子模国王子。收拾花剌子模残部,集结力量在八鲁湾几乎全歼3万蒙古军,让花剌子模人认识到蒙古人并非不可战争,铁木真也不得不感叹其神勇,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像札兰丁一样厉害。可以说若不是其父摩柯谟算端心理素质太差,畏蒙古人如虎,花剌子模完全可以保存下来。7. 帖木儿灭里花剌子模国将军,拉施特《史集》记载的一条好汉。帖木儿灭里在锡尔河和蒙古军进行了一场血战,斗智斗勇不处下风。虽然最终因为兵力寡不敌众,但帖木儿灭里仍然杀出了一条血路。最后3个蒙古骑兵围住了帖木儿灭里,他全无惧色,以一敌三,和三个蒙古人战了数合后,帖木儿灭里瞅准时机,拈弓搭箭,一箭射瞎了其中一个蒙古人的眼镜,另外两个蒙古人见状落荒而逃。8. 籍辣思义西夏抗蒙名将。铁木真攻沙州时,其设伏大破蒙古军。9. 嵬名令公西夏抗蒙名将。克夷门之战一度击退铁木真亲率的蒙古军,只可惜两个月后中计被俘。但嵬名令公被俘后坚持不投降,铁木真也没法杀掉他,只得关禁闭。最后嵬名令公被襄宗皇帝交换回来,后来仍然给蒙古人制造了不少麻烦。10. 李安全西夏襄宗皇帝,一生致力于抗蒙。1209年,铁木真率军围中兴府,襄宗拼死抵抗,逼得铁木真只能挖黄河灌城,可惜最后反而淹了己军。襄宗与女儿察合公主商议,决定忍辱负重以合亲为名把察合公主献给铁木真,让察合公主在陪伴铁木真期间寻机刺杀铁木真。可惜仅仅2年后,襄宗就在宫廷政变中被杀,察合公主得知消息意志消沉,刺杀念头也就随之消去。11. 胥鼎金朝抗蒙名将。1216年,成吉思汗派兵大举进攻平阳,被胥鼎屡次击退,锐气被挫。12. 张致辽宁锦州人,1215年因不堪蒙古压迫举起抗蒙大旗,自号汉兴皇帝,旋即就攻下铁木真占领的好几个州和广宁府。当时人心思金,张致决定投靠金朝,重振大金江山,又一举攻下兴中府,可惜最后被叛徒出卖给蒙古,功亏一篑。13. 完颜天骥金朝中都守将,成吉思汗野狐岭大胜后进逼中都。完颜天骥采用突袭战术歼灭3000蒙古游骑,随后设计巷战,引诱蒙古人入城,使蒙古兵在城内中伏,死伤惨重,但完颜天骥本人光荣战死。14. 完颜律明完颜天骥战死后,完颜律明接班,继续死守中都内城,用檑木击退蒙古军。之后完颜律明在夜间轻骑劫蒙古军寨,大破成吉思汗,蒙古军只得北退,中都保全。15. 彭义斌山东义军首领,南宋统制。彭义斌一心致力于收复大宋领土,率军攻略山东、河北,收复了被蒙古人占领的数十个州县。可惜最后被诈降的严实阵前倒戈,不幸被蒙古军俘虏,但彭义斌宁死不屈,大骂蒙古人而死。16. 何进南宋西和州守将。1227年2月成吉思汗率军围西夏攻金朝,趁机派兵进入南宋西北边境的三关五州地区(甘肃境内)进行抄掠,关外五州除了西和州全部陷落并遭蒙古人践踏,只有西和州在何进的带领下坚守5个多月,至死不降。及至成吉思汗死亡,蒙古退军,西和州得以保全。
05-13 18:30
13世纪,蒙古军横扫欧亚各国,可谓战无不胜,能够抵抗超过十年的国家不多,很多国家几个月就沦丧。只有南宋顽强地与蒙古打了半个世纪的战争。除了文天祥,这段历史现在已很少有人提起,现在重温这段历史,以祭奠英勇抗蒙的南宋军民,鞭笞弄权误国的奸臣,鞭笞叛国降敌的贰臣。成吉思汗一直瞧不起不会骑射只会享受安逸的汉人,也自始至终未把南宋当作是强劲的对手。在其刚起兵时,他一直视金人为其最强劲的对手,只是金兵让他失望了,中原一百年的生活早已消磨了女真人尚武的风气。居庸关一役金兵大败,溃不成军,而后成吉思汗占领金朝原都城中都(今北京),金人只得向其纳贡称臣。随后的第一次西征,成吉思汗也未遇对手,只是在征服西夏时的灵州大战中遭遇西夏主力像样的抵抗,直至他死时,他也不会料到,他最轻视的汉人会是蒙古征服过程中最强劲的对手,最难啃的骨头。初次交手,宋兵不堪一击1227年,成吉思汗死,他的儿子窝阔台根据他临死前的战略部署,开始灭亡金国的军事行动,即假道南宋,合围金国。1231年,假道南宋的任务由拖雷率领的三万铁骑来执行,而南宋既不敢拒绝又觉让人假道有失颜面,在半推半就之间与拖雷发生冲突,只是宋军毫无战斗力,根据《元史》记载,仅陕南一带双方交战后,宋军阵亡士兵和被屠城的百姓就达数十万。此后宋军再无勇气低挡,拖雷顺利抵达湖北,趁金兵后方空虚北上,直逼汴梁,从而大乱与蒙古主力对峙的金兵阵脚。最终蒙古军攻陷汴梁,金朝大势已去,而拖雷仅以三万骑兵就如入无人之境,极大震动了南宋朝野。金哀宗的哀求早在汴梁陷落前,金朝皇帝哀宗就辗转逃到蔡州,此时,曾受尽金人羞辱的南宋与蒙古达成协议,双方联盟合围蔡州,灭金后,蔡州一带大片土地划归南宋。金哀宗也只有向南宋苦苦哀求,讲明唇亡齿寒的道理,希望南宋与金结盟,共同抵抗蒙古。只是过去的耻辱和大片土地诱惑早已使南宋皇帝失去了判断能力,断然拒绝了金哀宗的要求。随后,蔡州之战打响,宋军首先攻破蔡州城,金哀宗自杀,金朝灭亡,时间是1234年。南宋的北伐在灭亡金朝后(1234年),蒙古军主力北撤,而南宋的宋理宗刚刚亲政一年,急于光复中原,下令宋军趁蒙古无暇南顾,开始北伐,以收复洛阳,汴梁,商丘三京。实际情况是中原地区经过蒙古洗劫,已是满目疮痍,宋军一路所收复的城市包括汴梁,洛阳都几乎空无一人,北伐宋军根本得不到给养补充,很快陷入困境。而蒙古为阻止南宋北伐,居然掘开了黄河大堤,水淹宋军,此后,故意引诱宋军深入的蒙军趁机合围,北伐宋军大败,从此只得转入战略防御。第一次蒙宋战争,蒙古遭受重大挫折1235年,窝阔台发动了打到多瑙河的第二次西征,同时,以南宋背约为名,分兵两路,大举犯宋,东路主攻襄樊,江淮,西路主攻四川。刚开始,蒙古军就遭到宋军的顽强抵抗,军事进展缓慢,直到第二年才有所突破,西,东两路军分别攻占了阳平关和襄阳这两处战略要地,抵抗的宋军有些招架不住,蒙古军开始在湖北沿江集结,准备横渡长江。宋廷则受到极大震动,派大将孟珙救援。孟珙很快连破蒙古24寨,大败蒙古军队,取得江陵大捷,粉碎了蒙古军南渡的企图,从而打破了蒙古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此后几年,宋军在孟珙率领下与蒙古军展开了惨烈的拉锯战,双方互有输赢,难分高下。至1239年,大将杜杲在庐州(今合肥)大败蒙古东路军主力,蒙古东路军伤亡惨重,被迫撤出宋境。而孟珙则进入反攻,连败蒙古军队,收复襄樊诸郡和信阳,基本解除了蒙古大军在东路对南宋的威胁。同年,主攻四川的蒙古军队势如破竹,进逼三峡,孟珙率部迎敌,至1240年初,大败西路蒙古军,取得大垭寨大捷,并收复夔州,两路围攻南宋的蒙古军队全面受挫。到1241年,蒙古大汗窝阔台病死,西路蒙古军队从四川撤离。至此,长达六年的蒙宋战争,以蒙古的失败而告终,这也是蒙古征服史上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挫折。蒙哥对南宋的军事大包围1241年,蒙古大汗窝阔台病死后,内部纷争汗位,大汗之位迟迟不能定,虽然后来窝阔台的儿子贵由继承了汗位,也只两年就死了。在此期间,蒙古军曾进犯过四川,但被南宋大将余阶击败。直到125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拖雷的儿子蒙哥取得蒙古大汗之位,在他稳定了地位以后,就发动了针对西亚和中亚的第三次西征,并着手制订亡宋计划。为避开长江天堑,蒙哥的弟弟忽必烈主张,从甘肃出兵,经川西,灭亡位于云南一带的大理国,从而完成对南宋的军事大包围,这个计划最终得到大汗蒙哥的批准。1252年,忽必烈率10万大军开始了灭亡大理国的长途奔袭,至1254年,俘获大理国末代君主段兴智,大理国灭亡,蒙古完成了对南宋的军事大包围。第二次蒙宋战争,蒙古大汗丧命第一次蒙宋战争结束后,抗蒙名将孟珙,杜杲相继病逝,实乃南宋一大损失。而蒙古在完成了对南宋的大包围后,于1258年发动了第二次蒙宋战争。蒙古大军共分三路,中路军由蒙古大汗蒙哥亲自率领,南下四川,直扑重庆,南路军从云南出发,经广西,直扑长沙,北路军由忽必烈率领,直扑鄂州(今武汉),三路军计划在鄂州会师,然后顺江东进,直取临安,企图一举灭亡南宋。由大汗蒙哥率领的中路军是三路军的主力,开始的时候进展非常顺利,一举攻克了成都,此后宋军节节败退,四川大部失守,蒙军顺嘉陵江南下,妄图攻占重庆。合州位于重庆北边门户,抗蒙名将孟珙曾在这里经营过,并在合州旁的钓鱼山修筑堡垒以加强合州的防御能力。孟珙死后,其部将王坚也不敢怠慢,一直在加强防守,因此,当1259年蒙哥率领的蒙古军来到合州后,马上就遇上了挫折,此后,双方在合州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相持了几个月,蒙古军一直不能前进半步,心情焦急的蒙哥亲自率兵攻城,被石炮击中,当晚死在营中,中路军士气低落,只得撤退。忽必烈率领的北路军也久攻鄂州不克,而忽必烈又急于回国抢夺汗位,正好南宋权臣贾似道背着朝廷前来议和,正中忽必烈下怀,双方签定议和协议后,忽必烈便率蒙古军撤退争汗位去了。至1260年,所有入侵南宋的蒙古军全部撤退,第二次蒙宋战争以蒙古大汗蒙哥战死,三路大军无功而返告终,但贾似道私自与忽必烈议和,为以后埋下了祸根。蒙古大汗蒙哥战死于合州后,他的两个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争汗位打了起来,1260年,急忙从鄂州前线赶回来的忽必烈和他的弟弟阿里不哥分别在开平和蒙古国首都和林自称大汗,双方因此展开了长达四年的内战。1262年,掌管山东的汉族军阀李檀又起兵反叛,并与南宋取得联系,蒙古局势一时非常混乱。蒙古内乱本来是南宋的好机会,可是南宋这几年都干了些什么?奸臣贾似道本是市井一混混,凭借外戚身份,竟位极人臣,专横跋扈。在鄂州前线,本来忽必烈急于回蒙古争汗位,南宋是掌握主动权的,而贾似道竟私自与忽必烈签定对南宋极其不利的和约。回临安后,其又编造打败忽必烈的谎言,更博得皇帝的信任。贾似道此人外强中干,表面嚣张,内心非常惧怕蒙古人。其残害正直的大臣,尤其是一些抗蒙将领都被他关进了监狱,抗蒙名将向士璧,曹世雄更是被贾似道害死在狱中。在迫害忠良的同时,贾似道又大肆提拔那些只会阿谀奉承的所谓心腹,用这些庸才来代替被害忠良的位置,从而完成了对南宋军政各界一次致命的大换血。趁蒙古内乱和贾似道营造的太平气氛,杭州的君臣又过起了醉生梦死的生活,岂料大难即将来临,南宋之亡,始于贾似道。襄樊保卫战忽必烈在平定李檀叛乱后,于1264年又彻底击败阿里不哥,从而结束了蒙古4年的内乱。而反观南宋,在贾似道一手遮天下,名将被杀,军政日趋腐败,于是,忽必烈将灭亡南宋作为头等大事。也就在这个时候,南宋四川守将刘整见其他将领被害,为求自保,率所部向蒙古投降。刘整本为孟珙部将,深得孟珙所传,而其所部水师更是精悍,也因此蒙古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水师。而后,为表忠心,刘整又向忽必烈提出了先取襄阳,再攻临安的亡宋战略,被忽必烈采纳。1268年,蒙古以阿术为主将,刘整为副将率领蒙古军队和降蒙的南宋水师攻打襄樊,襄樊保卫战拉开序幕。 襄樊自1239年被孟珙收复以来,一直被南宋苦心经营,城防相当坚固,兵多粮足。蒙古军开始进攻重点是樊城,用尽各种办法,都无法破城。1271年,忽必烈又从四川增兵,襄樊两城所受压力越来越大,到1272年,襄樊已被围五年,粮食已基本耗尽,但两城军民依然斗志昂扬,元兵始终无法破城。同年,南宋大将李庭芝派张贵,张顺率3000士兵,携带城内急需物资,成功突破元兵的包围,冲进了襄阳,这是五年内第一支进入襄阳的援兵,极大鼓舞了全城军民的士气。此后,襄阳宋军与外围的宋军取得联系,双方约好共同夹击元军。只是有叛徒向元兵投降,出卖了这条计划,致使襄阳宋军遭到元军埋伏,损失惨重,再也无力反攻,至此,襄樊保卫战对蒙古已是极为有利。1273年,元军终于攻破了樊城,守将范天顺,牛富自杀与城共存亡。襄阳已孤立无援,守将吕文焕向元朝投降,历时6年的襄樊保卫战以襄樊失陷而告终,南宋的门户被彻底打开。临安失陷早在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就称皇帝,改国号为大元。1274年,忽必烈下令20万元兵自汉江入长江,沿长江东下,一路上南宋将领或者纷纷投降,或者望风而逃,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到1276年,元军兵临临安城下,而南宋各地官僚将领只求自保,勤王之师甚少。最终,谢太后带领小皇帝宋恭宗投降,元军占领临安,南宋气数已尽。厓山,悲壮的决战恭宗投降后,南宋余部一直在坚持抵抗,大将李庭芝还在坚守扬州,陆秀夫,张世杰在福州拥立端宗为帝,文天祥则在江西一带发展反元势力,一度控制了不少城池。李庭芝在扬州虽遭元军围困,但坚持不降,后粮草用尽,于是突围,想去福州与陆秀夫会师,结果在泰州被元军打败。李庭芝虽被俘,仍不投降,最终被元军杀害。文天祥在江西的壮大引起了元朝的重视,元军主力南下江西,文天祥不敌,只得退到广东。后在广东潮阳被南宋叛奖张弘范抓获。虽然元朝百般诱惑和威逼,天祥至死不降,并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千古传诵的诗句和《正气歌》这样的光辉诗篇。最终,天祥也被杀害了。在福州的南宋小朝廷,后来不断南迁,途中小皇帝端宗去世,陆秀夫又立九岁的赵昺为帝,而南宋小朝廷一直坚持在广东沿海抗元。1279年,元军与宋军在厓山展开了最后的决战。混战几天后,宋军不支,张世杰与陆秀夫决定撤退。只是,宋军的船队被元军冲散,陆秀夫不愿被俘虏,眼含泪水背着小皇帝跳海自杀,此后,残余的宋军,官员及家眷也纷纷跳海殉国(史载有数万之众殉国),至此,南宋彻底灭亡
04-10 14:09
成吉思汗东伐日本失败,这能让日本吹千年了蒙古之所以两次进攻都未能征服日本,是因为有以下六方面的主要原因:一是第一次进攻日本时兵力不足。南宋国力尚存,元朝仅控制了北方中国,当时蒙古帝国正集结重兵准备南下攻打南宋,用以进攻日本的军队只有五万多人。劳师远征且是蒙古人不擅长的跨海作战,再加上日本民族强悍,这点兵力显然是不够的。兵力不足的原因除了多线作战的因素外,更主要的是忽必烈并没有把当时军事实力较强的日本当回事。二是蒙古在战术上没有丝毫的优势。按照日本人的说法,蒙古人的战斗力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强大。战争开始后,日本人采取了与蒙古人贴身近战战术,使蒙古人的弓箭和回回炮优势失效。平心而论,蒙古兵能吃苦耐劳,必要时他们可以靠吃生马肉、喝马血维持生命,且作战机动性很强,一般只带很少的粮草,士兵的吃穿问题主要通过掠夺战争地区来解决。可这两次战争中蒙古人偏偏无法发挥自己的特长,一直未能突入内地居民区,自然不可能有掠夺之地。相比之下,日本人的战术十分高明。三是蒙古在武器装备上没有明显的优势。对日作战,蒙古第一次遇到了武器装备不逊于自己的对手。日本人装备的优势不仅在于战刀,也在于武士的铁甲。据说元军普通士兵的刀剑与日本刀一碰即断(当时日本的冶炼和刀具制作技术世界一流,日本战刀的性能只有北印度和西亚出产的大马士革钢刀可以媲美。日本钢明显优于中国钢),只要距离稍远,蒙古弓箭就无力穿透日本武士的盔甲。四是日本武士自小开始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战技远胜蒙古人。蒙古人的记载称日本人擅长单打独斗,这可以和日本人的说法相印证。日本人对元军评价很低,在他们看来,元军贪生怕死、士气低落,是标准的鱼腩部队。五是跨海作战保密不严。两次入侵日本都不是突然袭击,攻其不备,而是日本事先都得到可靠消息,作了充分的迎战准备。特别是第二次入侵,日本人严密侦视了元帝国的动向,对蒙古来袭做了充分的战争准备。此时日本政局稳定,北条时宗对镰仓幕府和日本各藩的控制远胜以往,因此日本人能够动用更多的人力物力抗击入侵。幕府在九州征用民夫于博多湾一带敌人最有可能登陆的地区沿海滩构筑了一道石墙,用以阻碍蒙古骑兵。事实上蒙古兵始终没有突破这个防线。六是天公不作美,飓风帮了日本的忙。两次入侵日本都遭到猛烈的飓风袭击,损失惨重。公元1281年第二次侵日时的8月1日,太平洋上突然刮起了猛烈的飓风,风暴持续四天,元军南方舰队的舰船基本被毁,北方舰队的舰船也损失大半。北方舰队剩余的舰船搭载指挥官以及部分蒙古军和高丽军逃离战场驶返高丽。南方军的指挥官和部分高级官员眼看回天无术,也只得丢下大部队,乘南方舰队残存的几艘船逃离。此时九龙山的海滩上尚留有近十万元军,这些人失去了补给和退路,又无力突破日军的防线,陷入绝望境地。三天后,日本人开始反攻,将残存的元军驱赶至一处名为八角岛的狭窄地区,然后纵兵攻击。元军大部被杀,剩余的两万多人作了俘虏。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帝国时代成吉思汗攻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