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姓为什么人那么少改为了什么姓氏

作为晋朝的皇族,为什么姓司马的人这么少?
作为晋朝的皇族,为什么姓司马的人这么少?
作为皇族,性资源和生育后代的机会比平常人要大很多。比如汉的刘,唐的李,明的朱,都是大姓,为何作为大一统皇族之一的司马姓,在现代社会这么少?回答关注(1)|查看更多问答2个回答北京汪再兴06-14 19:012赞踩谢邀,我不知先生这个多少的少的标准是什么,但有史以来姓司马的并不少啊,尤其是晋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羊车播种的故事也青史有名,数得上名的一下子就可以来个八王之乱,再加上皇上还可赐姓,赏谁个国姓爷谁都高兴。与史上其它皇朝一样,一旦虎落平阳为躲祸不得不改姓。这样司马就少一批。再加上复姓改单姓又是趋势,如改成司氏、马氏、冯氏,这样司马又少一些。追根溯源,到底多少人本应该司马,这就很难说了。据统计,司马这个姓大概可排594位。王与马曾共天下,连王谢燕都飞了,何况司马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去追寻那尘封已久的历史!
作者最新文章司马懿看不起曹操出身太监 被以死相逼效力 最终曹魏改姓司马 _凤凰资讯
司马懿看不起曹操出身太监 被以死相逼效力 最终曹魏改姓司马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最近《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正在热播,为我们揭开了《三国演义》中前半部几乎没有出场的司马懿传奇的一生。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的出场几乎就如同一个空降干部,一出场就是曹魏重臣,那么历史上的司马懿是如何走上了政治之路的呢?其实司马懿这一切都是被曹操拿刀所逼。
司马懿他们家族是东汉时期的豪强大族,他的父兄都是当时的大儒。其父亲司马防更是曹操踏入官场举孝廉时的举主。
身处这样的家庭, 司马懿年少懂事之后便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纲纪崩摧,群雄乱国”.这个社会要想安定需要的是乱世的雄才大略,所以他给自己的人生规划就是要做一名大军师,将来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司马懿身处这样的名门望族,要想不出名是很难的,很快他的名声便传开,更是在获得了一定社会认可后,通过举孝廉走上了仕途之路。在任上,司马懿政绩斐然,干得有声有色。而当时的曹操正在广纳天下英才,对已经崭露头角的司马懿岂能漏掉。
但司马懿对于曹操抛过来的绣球,打心眼里是不愿意去接的。
首先曹操出生于宦官之家,他的祖父曹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阉人,地位卑微为世人所不齿。而且在以血统论的东汉,连编草鞋的刘备都要想方设法把自己往中山靖王身上靠,让自己能成为“皇叔”,而曹阿瞒的血统可以说不明不白,对于出身名门望族的司马懿来说效忠曹操无疑是拉低了身价,完全就是屈就。
其次司马懿也看不惯曹操的风扬跋扈,曹阿瞒“挟天子以令诸侯”太过于流氓,所以司马懿其实原本是想学诸葛静待时机,再寻明主而最终成就宏图大业。
但曹操是什么人?他认准的东西,如果不能为我所用,那就别人也不要想用,那就对不起了,摆在你面前的就只有死路一条。因此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曹操三次以死相逼司马懿。
前两次曹操软硬兼施征召司马懿,司马懿都没有一丝动摇。公元201年,曹操担任司空的时候,欲将司马懿选拔为向朝廷报事的上计掾。司马懿因不愿意为曹操效力,所以谎称身有风疾卧床不起,拒绝了曹操抛来的绣球。曹操岂是这样三言两语就能打发走的,暗中命人前去查看,更是装作要刺杀他的样子进行刺探,还好被司马懿识破,一直卧床不动。要不以曹操的性格,知道司马懿装病骗他,估计真的就此要了司马懿的性命。
等到曹操担任宰相后,第三次征召司马懿。这次曹操给司马懿文学掾的官职,更是给前去的使者下令:“如果司马懿再给我推三阻四,便给我抓起来!”
司马懿这下算是个逼到了绝路上,只能身不由己的选择为曹操办事。他知道忍片刻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要想成就大事者,就要能忍常人所不能忍。
所以司马懿在投降曹操以后,一直努力的在曹操身边做一个隐形人。既不能拒绝合作,引来杀身之祸,也不能毫无建树,太过平庸而遭冷落,更不可太过彰显,而引起曹操猜疑。所以司马懿其实在曹操阵营里的日子并不好过,要在曹操的猜忌中不露出一丝痕迹。
为了保护自己,司马懿眼光很准的投靠到了曹丕这个未来皇帝的麾下,并最终在曹操死后在曹丕那里获得了曹操那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并最终和曹操一样的通过逼宫,将曹操从汉家手里抢到的魏国尽数收入司马家的囊中。
所以要论整个三国最大的军师,非司马懿莫属,他一直都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并最终在棋局中笑到了最后。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443884
播放数:1867756
播放数:497032
播放数:5808920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东晋的皇帝并不姓“司马”而是姓“牛”
西晋历4帝52年后,被匈奴人刘渊灭掉了,其实从第二个白痴皇帝司马衷开始,西晋的皇帝都是挂牌货,乱哄哄折腾了几十年。西晋灭亡后,公元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南渡过江的中原氏族与江南氏族的拥护下,在建康(现南京)称帝,国号仍为晋,史称东晋。东晋王朝偏安江左,借助长江天险和江南富饶的人力和物力,与中原十六国对峙,延续了十一帝,共一百零四年
关于司马睿的身世,有一段这样的传闻:当年司马懿翻看谶书《玄石图》,发现上面有四字谶语:“牛继马后”。疑心重重的司马懿异常担心,担心自己辛辛苦苦建立下来的功业会被姓牛的人夺去了,于是,对姓牛的人特别忌恨。当然,他要杀尽天下姓牛的人是不可能的,他只把目光对准姓牛人中比较牛的人。有一个名叫牛金的猛将,善于作战,颇有战功。司马懿用毒酒毒杀了他,认为这样一来,后患已绝。谁能想到,他的孙子司马觐娶了一个叫夏侯光姬的妃子,这个妃子,水性杨花,风流成性,竟与一个姓牛的小吏私通,你说巧不巧,这个牛氏小吏的名字也叫牛金,史称“小牛金”。这个“小牛金”和夏侯光姬热乎了一年多,妃子生下了司马睿,各位注意了,司马睿姓牛的可能很大哟,据说司马睿的长相很像“小牛金”。晋太熙元年(公元290年),司马觐病死了,年仅十五岁的司马睿袭爵为琅邪王,继承了司马觐一脉的家业。
假如司马睿真的是“小牛金”的血脉,那么,东晋的王子王孙们就都是“牛”氏的后代了。
我的更多文章:
( 16:03:00)( 10:36:58)( 08:38:06)( 14:59:06)( 09:51:36)( 07:45:00)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姓氏大家谈 “司马”原来是姓吗
我的图书馆
姓氏大家谈 “司马”原来是姓吗
“司马”一姓大家都很熟悉,历史上也有司马相如、司马迁、司马光等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其实,“司马”是古代的官名,后来以官为姓,成为姓氏之一。&司马作为官职,在西周时开始设置,与司徒、司空并称“三有司”,亦称“三有事”。司马为朝廷重臣,掌管军政与军赋,常常统兵出征,所率军队为六个师或八个师不等,相当于大将军。&春秋时,各诸侯国官制中都有司马一职。有的诸侯国还设有大司马,此外还有左司马、右司马作为司马的属官。不仅在官制中有司马一职,在军队中也设有此类官称,如晋军中有司马,是低于军尉的官职。&战国时,军将或军师常常被称为司马,如《战国策·齐策》记载“禽燕之司马而反千里之齐,安平君(田单)之功也”,燕司马就是指燕将骑劫。在军队的将帅之下,还设有很多司马之职,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此外,地方的县、都也有司马的官,如秦有县司马。春秋战国的铜官玺中还包括很多的县、都的司马之玺。&司马的官职到了汉代曾一度被取消,汉武帝时,改太尉为大司马,后世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侍郎称作少司马。汉代大将军统管五部,每部各设军司马一人。&魏晋至宋代,司马为军府之官,总理军府事务,参与军事计划。隋、唐两代,州、郡、府中各设有司马一人,位在别驾、长史之下。白居易《琵琶行》中就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而到了明、清两代,司马则成为府同知的别称了。&本帖内容来自互联网
馆藏&18472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司马懿命人将他诛灭三族!漏网子孙变更名姓直接灭掉司马家族的晋朝
司马懿命人将他诛灭三族!漏网子孙变更名姓直接灭掉司马家族的晋朝
三国期间,高平陵之变是曹魏政权内部政治势力的大换血,司马懿依托本身阴谋,趁曹爽陪曹芳去高平陵扫墓之际,操控京城形势,借机把握军政大权,毕竟使得曹爽命丧鬼域,曹爽最为懊悔的是没有遵从自个老乡的谏言,这位老乡即是桓范。桓范,声称“智囊”,是曹魏集团才调最为拔尖的人物,他替曹爽出谋划策,却不料曹爽并未把他当自家人看待,桓范早就谏言曹爽朋友,操纵政官僚顷刻留守京城,防范足智多谋的司马懿操控京城,进而篡位,可是曹爽刚愎自用,只说了一句:“谁有这本事,敢这么做!”正始十年(249年),发作高平陵之变,太傅司马懿趁曹爽朋友随曹芳拜谒高平陵发起政变,封闭洛阳城门,趁机发起政变,桓范错听自个儿子的主张,过火信任曹爽,他借机逃出郊外,站到曹爽集团的队伍中,向曹爽谏言携皇帝去许昌,号令全国与司马懿对立,必定能灭掉司马懿,可是适得其反,曹爽朋友心存梦想,未能承受谏言。桓范仰天痛哭,懊悔自个三族将被杀戮,但又不得不进京复命,到洛水浮桥北,桓范望见司马懿,于是下车叩头,但却一言不发。司马懿大声叫桓范说:“桓大夫这是干什么!”车驾入宫,朝廷下诏让桓范官复原职。后有人泄密,供出桓范宗族与曹爽的策略,司马懿命人将他与曹爽等人并为一党,一同处死,并诛灭三族。桓范后代并未被悉数诛杀,其间的漏网后代变更名姓,存活下来,到了晋朝后期,桓范的后代桓温,居人臣极位,官拜大司马 、扬州牧,封爵“南郡公”,并发起了晋朝百年间的首次皇位废立;桓玄更是称帝立国,直接灭掉司马宗族的晋朝。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疑今察古,鉴往知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司马姓氏被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