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20世纪下半叶没有20世纪重大发明明

医学会议频道
聚焦转化医学和多学科融合
MedSci梅斯医学APP下载
大家还在关注:
【盘点】深度解读屠呦呦及青蒿素
作者:佚名&&&来源:生物谷
那么屠呦呦与青蒿素的发现到底有什么渊源呢?青蒿素的现状又是如何呢?本文中小编就为您盘点了一些相关的知识。【1】屠呦呦获奖领域——疟疾 与文化和历史的纠缠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她和她的同事在青蒿素的发现、改进和发展等方面做出的开创性工作更是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本网站在《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研究详细简介》中,已经对他们的工作做了详尽的介绍。而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可以说是实至名归,而且也成为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科学方面的诺奖得主,是注定会写进历史和为人们所铭记的。就像北大饶毅教授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的,青蒿素发现的年代很有历史特殊性,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做出的科学贡献往往带着集体的印记,为世界科学家定位这些工作的最初发现者导致了很大难度。也正因此,“但是,由于不同的原因,两位科学家(屠呦呦和张亭栋)个人没有获得中国充分的认可,也缺乏国际肯定。”不论这些争议本身,以屠呦呦和张亭栋为代表的研究人员做出的成果都得到了普遍应用,直接产生了治病救人的效果。屠呦呦的青蒿素和张亭栋用砒霜治疗白血病,都是继往开来的大发现。虽然这些发现早在很早的中医学典籍中有记载,但是系统性的考证和继续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则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关于疟疾和抗疟疾医学背后还承载了历史的发展和深刻的文化现象。小编正是从不同角度,试图去发掘疟疾和疟疾研究背后的历史文化现象。【2】屠呦呦:成就与争议伴行炒得沸沸扬扬的落选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最近的博文是篇篇点击上万。其中一篇名为“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直指两位对中国传统药物给予充分挖掘和认可的老一辈中国科学家,不仅对他们的学术给予高度评价,甚至寄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厚望。屠呦呦就是其中的一位,她也因青蒿素而闻名天下。就是这个名字听上去似乎很奇特的女科学家,被称为 “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的发明者之一。了解青蒿素之前有必要清楚当时的历史背景。20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此时,正值美越交战,两军深受其害。美国政府曾公开说,年,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万人。疟疾同样困扰越军。拥有抗疟特效药,成为决定美越两军胜负的重要因素。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最终也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越南则求助于中国。【3】屠呦呦获2011年拉斯克奖 获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2011年拉斯克奖日前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其中的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迄今为止,共有超过300人次获得拉斯克奖,而其中有68位在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该奖项也被看作诺贝尔奖的“风向标”。【4】同学们眼中的三无教授:屠呦呦这位造福几亿人、被称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的发明者之一,却是个实实在在的“三无”教授。没有博士学位,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没有中国两院院士光环,但历史没有掩埋智慧的光芒,日,全世界见证了属于她的光辉时刻。她的故事和她的名字一样,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屠呦呦获奖的消息很快在她的家乡浙江宁波传开,她曾经居住的老房子还在,“据说要申请作为屠呦呦的故居”。她的高中同学陈效中回忆说,屠呦呦是高二时从效实中学转到宁波中学的,在班上不声不响,经常上完课就回家,成绩也在中上游,并不拔尖。但屠呦呦有个特点,只要她喜欢的事情,就会努力去做。高中毕业后,大家都考到了北京,陈效中考上了清华大学,屠呦呦考上了北京大学,读的是生物药学,当时这个专业比较冷门。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的中药研究所工作。【5】预测:诺贝尔奖终究会向屠呦呦招手博大精深的中医中药,自古以来就很受国人的青睐,同时也被一些国家和地区看好。在闪耀着中华医学几千年光辉历史的今天,我们为屠呦呦是当年发现青蒿素抗疟效用的英雄集体一分子,并以个人名义获得国际科学大奖而骄傲,而自豪。来之不易的大奖,屠呦呦功不可没。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屠呦呦一直隐藏在巨大的“集体”之中。日,在纽约举行的美国拉斯克医学奖的颁奖大会上,这位满头卷发、戴着眼镜、已经81岁高龄的女科学家,将一座金色的奖杯高高举起时,在地球的另一侧,好奇的中国民众才第一次看到了这张陌生的面孔。毫无悬念,屠呦呦由此成为第一个获得拉斯克医学奖肯定的中国人。作为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学奖项,拉斯克医学奖一直被业内誉为“美国诺贝尔奖”。从奖项设立至今,获得拉斯克奖的300多人中,有80多位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因此,拉斯克奖也有“诺贝尔奖的风向标”和“准诺贝尔奖”之称。
【6】诺奖得主穆拉德:希望屠呦呦能最终获诺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斐里德·穆拉德9月28日在北京表示,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很不容易,她也有很好的机会获得诺贝尔奖。但最终能否获诺奖,没有人能知道。一般来讲,获得拉斯克奖之中临床奖的,再获得诺奖的比例,不如基础医学奖得主高。1998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斐里德·穆拉德博士28日现身北京,出席其与陈振兴博士合作的《神奇的一氧化氮》新书发布会。据介绍,《神奇的一氧化氮》集中阐述了一氧化氮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该书以可信的理论、科普的语言、通俗的表述、可用来实操的方法等,逐一分析了穆拉德对一氧化氮的研究成果,以及这些成果的巨大的药用价值。穆拉德表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一氧化氮在治疗心血管疾病和许多其他重大的慢性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氧化氮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的作用。【7】人民日报:屠呦呦为什么落选院士?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和留洋背景是“文革”前的历史条件所致,落选院士则值得探究。据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像屠呦呦这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而落选院士的,在我国并非个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袁隆平晚一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这些人是因为学术水平不高、科学贡献不大而落选院士吗?答案显然不是。从上述几位“落选院士”的治学为人风格中,人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袁隆平至今仍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扎在水田里研究超级水稻;李爱珍数十年如一日呆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如果不是因为她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恐怕还不为社会所知;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屠呦呦的老同事李连达院士语,笔者注);饶毅则是出了名的“敢讲话”,研究之余还在自己的博客和国内外媒体上撰文,批评中国科技体制的弊端、教授不听讲座的浮躁学风等。【8】南方人物周刊:发现屠呦呦拉斯克奖获奖者视频访谈,屠呦呦正襟危坐,严肃宣布“我叫屠呦呦。”一句话说完,才像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嘴角上翘,勉力笑了一下。也许,她还不习惯这个奖项给平静生活带来的变化。颁发于诺贝尔奖之前,拉斯克奖以获奖者与诺贝尔奖得主的高重合率而闻名,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在中国,公众与科技界对诺奖的渴望是勿需掩饰的事实。顺理成章地,在今年诺奖颁布前那个热腾腾的9月,关于屠呦呦的报道,少不了这几句点评:“离诺奖最近的中国女人”,“值得获诺贝尔奖。”9月25日,她家乡的一份报纸说:“区文保所致电本报,想以名人故居的形式保护好屠呦呦的故居……”那座要求保护的居所位于宁波,1930年底,屠呦呦出生在那里。她是家里5个孩子中惟一的女孩,名字典出“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意为鹿鸣之声。名字是父亲起的,当时,并没人预料到诗句中的那株野草会改变这个女孩的一生。【9】青蒿素的发现给我们什么启示?青蒿素是我国创新药物研发的一个典范。从中草药知识开始找到一个挽救无数生命,被国际社会承认的主流药物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主要发明者屠呦呦教授因此获得Lasker奖。诺贝尔遗嘱指出诺奖是发给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而不是最有创造性、技术艰巨性等)的科学家。按照这个标准青蒿素获诺奖一点不为过。事实上如果青蒿素挽救的是几百万癌症患者的生命那屠教授可能已经得过好几次炸药奖了,但all life is not created equal。青蒿素是70年代发现的。如果说现在中国的新药研发和世界有差距,那么70年代中国新药研发和世界水平基本不搭杠。2000年前民间就用青蒿治疗高烧和发冷。虽然这两个症状是疟疾的两个主要特征但古人并不知道疟原虫,所以从青蒿中寻找杀疟原虫药物有一定猜测成分。当然后来证明青蒿素的杀疟原虫活性非常高。青蒿素半衰期很短,只有1-3小时。青蒿素是很强的CYP表达诱导剂,一次服药即可诱导2B6和3A4这两个代谢青蒿素自己的CYP,令后面服药血药浓度下降。青蒿素在多个动物模型显示神经毒性,但在人却是安全性非常好。青蒿素分子有一过氧键,所以以前认为其杀虫机理是通过自由基。后来发现虽然自由基确实生成了,但并非其作用机理。【10】Angew. Chem.:新方法能合成抗疟药物青蒿素作为全球治疗疟疾的一种决定性药物,青蒿素或许很快就能够更廉价、更简单地生产,而这多亏研究人员发现了一条合成这种化合物的更佳途径。并未参与此项研究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艾莫利维尔市埃米瑞斯生物技术公司的工业化学家Jack Newman表示:“这项成果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Newman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的数据,2010年有65.5万人死于疟疾,“然而尽管青蒿素能够治疗这种传染病,但它的供应链却是一个大问题”。
青蒿素是由一种名为青蒿(Artemisia annua)的植物自然产生的,并且几个世纪以来在传统中药中都有使用。1972年,药物学家屠呦呦等中国研究人员成功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抗疟药物青蒿素,拯救了数以百万计患者的生命,并因此于2011年获得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2001年,WHO推荐在全世界用所谓的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ACTs)替代那些陈旧的、效果不明显的药物,并由此使其成为疟疾防控的基石。迄今为止,合成青蒿素价格昂贵且工序复杂,并且植物所含青蒿素只占很小的比例——介于0.001%到0.8%之间。结果导致ACTs每个疗程的费用仍然在1美元到2美元之间,这样也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那些贫穷的病人往往都会选择价钱便宜但疗效甚微的药物。同时由于全球仅有中国、越南等少数国家种植青蒿,这种一年生草本植物产量又不固定,药品青蒿素的价格波动较为明显。【11】Nature:抗疟疾药物的一个多功能目标为了彻底消除疟疾,有必要对处在疟原虫生命周期所有阶段的人进行治疗,其中包括有症状的血液阶段感染和在此之前的肝脏阶段感染(以防止复发),同时还要阻断向蚊子的传播。在这篇文章中,Elizabeth Winzeler及同事发现“phosphatidylinositol-4-OH kinase (PI(4)K)”是一个潜在的药物目标,它是镰刀形疟原虫所有阶段的脂肪酸代谢所必需的。作者发现,一组具有一个 “imidazopyrazine”核心的化合物(与已知的抗疟疾药物不同)抑制PI(4)K,也抑制多种镰刀形疟原虫在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发育。这些分析显示,“imidazopyrazine”与PI(4)K的ATP-结合穴相互作用,改变“磷脂酰肌醇-4-磷酸盐”的细胞分布,干涉细胞分裂。【12】Nature:对青蒿素有抗药性的疟疾的一个标记青蒿素抗药性在所分离出的东南亚疟疾病原体“镰刀形疟原虫”中的传播,可能会葬送为在全世界根除这种疾病所做努力。监测抗药性这一重要工作一直受阻于缺少一个分子标记。现在,Frédéric Ariey及同事识别出了“镰刀形疟原虫”青蒿素抗药性的一个主要决定因子,它也许能提供这样一个标记。他们发现,该寄生虫的PF3D7_1343700 kelch propeller domain (K-13 propeller)中发生的突变与抗药性最近的传播有关。与在年间收集的样本所做比较显示,与抗药性的传播相一致的是,该标记的频率也增加了。除了提出一个有用的标记外,这些发现还有可能加深我们对抗药性怎样形成的认识,同时为在寻找新型抗疟疾药物中怎样绕过抗药性提供思路。【13】PNAS:与疟原虫耐受青蒿素有关的遗传位点一项研究发现了与青蒿素耐药性有关的4个恶性疟原虫的遗传位点。大多数疟疾流行的国家在联合疗法中使用青蒿素作为治疗恶性疟原虫的一线疗法。Christopher V. Plowe及其同事对从最近出现了对青蒿素耐药的恶性疟原虫的柬埔寨西部、孟加拉国和泰国进行的青蒿素疗法有效性临床试验中收集的恶性疟原虫DNA的8079个单核苷酸多态(SNPs)——这是一种遗传变异的形式——进行了遗传分型。这组作者报告说,与来自孟加拉国的病人相比,来自柬埔寨西部的大多数接受青蒿素治疗的病人的疟原虫清除被严重延迟了,而泰国的病人表现出了一种混合的响应。这组作者发现4个单核苷酸多态(SNPs)——有两个分别在10号和14号染色体,另外两个在13号染色体上——与疟原虫清除的延迟有显着联系。【14】我国率先实现抗疟药物青蒿素的高效人工合成上海交通大学的一项研究成果有望每年把近百万人从死亡线上救出。这是记者4日从上海交大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消息。上海交大教授张万斌领衔的科研团队,历时7年,经过无数次实验,研发出一种常规的化学合成方法,首次实现了抗疟药物青蒿素的高效人工合成,使青蒿素可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该成果有望解决困扰世界医药产业界多年的青蒿素高效人工合成重大难题,使青蒿素类药物更加便宜、易得,有望每年把近百万人从死亡线上救出。疟疾在我国古代称为瘴气,又名打摆子,是通过疟蚊传播的全球性急性寄生虫传染病,临床以周期性寒战、发热、头痛、出汗和贫血、脾肿大为特征,儿童发病率高,大多于夏秋季节流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感染疟疾患者多达3亿~5亿人,将近100万人因缺乏有效药物救治而死亡。【15】Science:科学家发现导致青蒿素耐药性元凶Science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疟疾寄生虫基因组中的一个区域可能是目前最有效的疟疾疗法产生耐药性的“元凶”。这一发现所涉及的耐药性似乎正在东南亚地区蔓延。在疟疾流行的任何地方,青蒿素已经成为绝对的“主打”疗法。有关青蒿素的耐药性最早于2005年在柬埔寨西部首次被发现。这种耐药性并不会导致青蒿素治疗的彻底失败,但它却减缓了清除患者血液中导致疟疾的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的速度。
研究人员一直担心,恶性疟原虫的青蒿素耐药菌株会扩散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就像在其他的疟疾疗法——例如氯喹和拮抗剂药物中见到的那样。【16】屠呦呦青蒿素研究团队获100万元奖励在鲜花与掌声中,81岁的屠呦呦接过中国中医科学院授予她和她的研究团队的奖励。11月1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在京举行“2011年科技工作大会”。会上授予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杰出贡献奖,奖励屠呦呦青蒿素研究团队100万元人民币。上个世纪60年代由于虐原虫对当时的药物产生抗性,使得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亿多疟疾患者面临无药可治的局面,死亡率急剧增高,成为世界性的医疗难题。1971年,屠呦呦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青蒿素,一种用以治疗疟疾的新型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2011年9月,拉斯克基金会将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为了表彰屠呦呦研究员及其青蒿素研究团队在青蒿素研究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中国中医科学院做出了奖励决定。屠呦呦在会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项工作不可能是一个人完成的,青蒿素的成绩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这也是中国中医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17】青蒿素研究为新型抗癌药物研发提供重要依据近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发表了中科院营养所关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癌研究的最新发现文章。在王慧研究员的指导下,博士生陈涛通过肿瘤细胞系和动物模型,系统研究了青蒿素及其主要衍生物对卵巢癌的潜在抗癌活性以及构效关系,并探讨了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表明,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在该类化合物中活性较强,能有效的抑制卵巢癌的生长,其抗癌机制是通过“死亡受体以及线粒体介导的-Caspases依赖性”凋亡信号途径来实现的;同时双氢青蒿素可以作为化疗药物增敏剂,明显提高卵巢癌一线化疗药卡铂(Carboplatin)的疗效。该研究为青蒿素类化合物作为新型抗癌(辅助)药物用于临床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18】NEJM:疟疾对青蒿素类药物表现出抗药性一个国际科研小组最近报告说,该小组研究人员发现柬埔寨的一些疟原虫对现有青蒿素类药物表现出抗药性迹象,这为世界防治疟疾敲响了警钟。据报道,这个由英国、泰国、柬埔寨等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小组在泰柬边境地区各选择一座城镇开展了试验。研究人员向这两个城镇的各40名疟疾患者发放了以青蒿素为主要成分的抗疟疾药物。结果发现,参与试验的泰国组通过药物清除疟原虫的时间为48小时,而柬埔寨组清除疟原虫的时间却长达84小时。研究人员说,通常青蒿素类药物可在72小时内清除疟原虫。氯喹和磺胺多辛-乙胺嘧啶等曾是抗疟疾的特效药,但后来疟原虫对其产生抗药性,于是青蒿素类药物成为目前防治疟疾的主要药物。世界卫生组织也注意到疟原虫对一些药物产生抗药性的现象,并呼吁采取措施减缓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产生抗药性。【19】中国抗疟药迎全球商机 青蒿素57国申请专利中国青蒿素发明人之一、青蒿素复方发明人李国桥教授带领其研发团队携手广东新南方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出第四代青蒿素复方药,将投资3.1亿按国际规范打造从种植、科研到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日前,中国青蒿素发明人之一、青蒿素复方发明人李国桥教授从非洲风尘仆仆地赶回广州参加“第二届国际青蒿素类药临床评价研讨会”。他成功研发出最新的第四代青蒿素复方药Artequick以及总结出来的“快速灭源灭疟”法成为大会的最大亮点,获得了包括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协调员张小瑞博士在内的20多个国家100多位热带病专家的认可和高度评价。中国抗疟药迎来全球商机,目前全球有3~5亿疟疾患者,而青蒿素是目前唯一具有独特抗疟作用的药物。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表示今后所有一线抗疟药中必须含有青蒿素。打开青蒿素药物研究大门的金钥匙在中国。&
小提示:78%用户已下载,更方便阅读和交流,请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APP
中医的发展
相关资讯:
猜你感兴趣
资讯分类阅读
关注Medsci
免责声明:MedSci(梅斯医学)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专业医生学习,不可替代医师诊断或处方,具体诊断和治疗请咨询专科医生,本站不承担由此导致的相关责任。
MedSci备案号
扫码领取IF曲线
IF连续增长的期刊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创新的基本原理课件.ppt 4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50 &&
创新的基本原理课件.ppt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没有犹太人,世界的历史将会重写”
世界科学技术最有标识意义的诺贝尔 奖项当中,在二战后40多年的历史里面, 美国获得这个奖的科学家有125人次, 占全世界获奖者的50%以上,这是非常 惊人的。
犹太人在全世界的获奖者当中大约占22%, 这个比例是非常惊人的。其中,美国人的 诺贝尔奖者当中大约有一半是犹太人,显示 出非凡的创造力。
“犹太创造现象” 在思想领域,基督教之父斐洛、近代无神论 驱斯宾洛莎、马克思、弗洛伊德、胡塞尔都 犹太人。 在文学领域,著名的犹太大师有意识流作家普鲁斯特、 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荒诞派戏剧家贝克特等。 在音乐领域,大师门德尔松、梅耶贝尔、奥芬巴赫都是 犹太人。 在自然科学领域,犹太人的贡献就更大了,现代物理学 之父爱因斯坦、计算机先祖冯·诺依曼、控制论的创始 人维纳、原子物理学和量子力学的奠基人波尔、原子弹 之父奥本海默都是犹太人。 犹太人的影响可以说无处不在,而且犹太人还特别会赚钱。 熊彼特的观点 创新是指以新的方式展开的生产,如对于某给 定的生产线,以新的方式组合各种原料及生产 活动,以获取更好的经济产出。 它具体包括五种情况: (1)产品创新 (2)工艺创新 (3)市场创新 (4)要素创新 (5)制度创新 2﹒创新的要素
创新的目的
创新的主体
创新的客体
创新的过程
创新的核心
创新的关键
创新的结果 二、创新的特征 1、目的性 2、价值性 3、超前性 4、新颖性 5、高风险高回报性 第二节 为什么创新 1、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资源匮乏、人口膨胀、
环境污染、疾病丛生。
物种灭绝 3、以创新为特征的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纪。 中国最缺少的是什么?到2008年为止,世界上已有28个国家的529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中国至今未能实现零的突破。20世纪下半叶改变和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30项重大发明,没有一件是中国人发明的。美国《时代周刊》每年评选全球最佳发明,没有一件是中国人发明的。
从生产率看,日本是中国的40倍,美国是中国的50倍,中等发达国家是中国的10倍;从科技投入看,日本是中国的25倍,美国是中国的50倍;从人均科技投入看,日本是中国的250倍,美国是中国的300倍。
4、当今时代是一个用智慧创造财富、实现个人价值的时代。 建国以来,中国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创新的征途上取得累累硕果。“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这位终日俯首田间的农民科学家,创造性地运用小小的杂交水稻,将水稻产量由亩产300公斤提升至500公斤以上,为世界粮食安全带来了福音:“当代毕昇”王选以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引发我国印刷业的一次革命,让中华汉字文化进入新的时代。两弹一星,在那个艰难年代带给中国最有力的保护与最扬眉吐气的张扬。载人航天工程,让中国人翱翔太空…… 
起 勤用脑,有可能造就成天才
俄罗斯著名的世界象棋冠军阿廖欣,1938年在芝加哥,用12个小时的时间,同时下32盘盲棋 。
象棋大师能够记住2万个棋谱,甚至在乘坐汽车的30分钟内,记住300个单词。
人的记忆潜力是很大的 !
罗马皙学家塞涅卡能够重复两千个无词义
关联的单词。
日本有一个人为了训练自己的记忆力,可以背下圆周率达4万位的值,需要四、五个小时才能背完。
我国史丰收先生发明的速算法,6位数乘以6位数的结果能够脱日而出,心算速度比用计算器输入速度还快。
创新者应具备的素质 1、健康的心理
2、良好的自信 3、多向求异的思维
4、强烈的好奇心 5、明确的目标
6、恒久的耐心 7、坚强的意志识
8、坦诚的合作 9、敢于献身精神
10、勇于实践 2、创新能力的特征 (1)综合独特性:
(2)结构优化性:
3、创新能力形成的过程 如:企业家开发新产品、改进产品的过程。 4、创新能力的作用 (1)教人学会创新思维 (2)教人如何进行创新实践 (3)教人解决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 二、创新能力形成的基本原理 1、创新能力形成的第一原理: 遗传素质是形成人类创新能力的生理基础 和必要的物质前提。
2、创新能力形成的第二原理: 环境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和提高的重要 条件。
3、创新能力形成的第三原理: 实践是人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
人改造实践的活动也就是创新活动。
4、创新能力形成的第四原理: 创新思维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的核心 与关键。
创新思维的一般规律是:先发散而后 集中,最后解决问题。 创新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什么是创新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国家最高科技奖11年后再空缺
官方回应屠呦呦为何没获奖_凤凰资讯
国家最高科技奖11年后再空缺
官方回应屠呦呦为何没获奖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国家最高科技奖11年后再空缺
官方回应屠呦呦为何没获奖中共中央、国务院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95项成果和7位外籍科技专家。然而,备受瞩目的500万元大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今年空缺。这是继2004年之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第二次出现空缺。 全国篇别再说科技大奖和你没关系京沪高铁:1318公里的“时光隧道”昨天,京沪高速铁路工程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日,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列车穿越1318公里的“时光隧道”,让京沪间列车运行缩短到5小时左右。走近历史,追溯京沪高铁的起源,国家勘察设计大师、中国铁建铁四院总工程师王玉泽这样介绍:“从1978年编制《高速铁路》一书开始算起,铁四院就着手京沪高铁相关研究与设计。从理论研究到京沪高铁正式开工建设,历时整整30年。”1990年12月,铁道部完成“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到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开工建设,京沪高铁做了近18年反复论证。再经过3年多十几万铁路职工的紧张建设,终于通车。京沪高铁是个庞大的综合体系,涉及机械、土木、电子、电气、材料、信息、测量控制等多个学科领域,堪称“高铁技术博物馆”。铁路部门通过组织相关科研力量进行科技攻关与自主创新,构建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把京沪高铁这个综合体系拿下。人工麝香:寻无麝之香 挽濒危传奇“有麝自然香”。麝香,一种传奇的珍稀药材,在433种中成药中广泛应用,却险些随着麝的濒危而面临消失。昨天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人工麝香研制及其产业化”课题面对天然麝资源骤减殃及国药的困境,寻找到了“无麝也香”的解决办法。这是一项从零开始的研究。最难得的是原料:仅有的1公斤天然麝香。要用这1公斤天然麝香完成对其化学成分、有效物质、药理作用、配方原则等全面分析研究,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尽管原料短缺、设备有限,在课题组的合力攻关下,新成果不断涌现:发现天然麝香中关键药效物质—抗炎多肽蛋白质类成分,确定天然麝香中各类成分的相对含量及比例;制备了多种来源的样品,进行跟踪筛选,发现并研制出天然麝香中关键药效物质的替代品-芳活素,合成了重要原料麝香酮、海可素……课题组还设计出独特的人工麝香配制处方,成功研制出人工麝香,经临床证实了人工麝香的可替代性,终于在1993年获得中药一类新药证书。“要知道,人工麝香的成功研制和推广使用,相当于少猎杀900万头雄麝。”课题组完成人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副所长庾石山说。治疗“路怒症”:让开车的你知道周边危险急加速、急减速、急转弯、急变道等现象每天都在上演,开车时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人心中都会非常愤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云鹏团队开发的“车辆联网感知与智能驾驶服务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可以说给“路怒症”对症下药,让驾驶员事先知晓周围的危险情况。王云鹏说:“驾驶行为对避免车辆的安全事故贡献率高于90%。驾驶人、、路况等综合情况非常复杂,要让开车的人快速知晓身边的危险,提前对危险作出反应,避免紧急情况发生,这就是我们科研的目的。”王云鹏的团队开发了车辆安全状态感知技术、行驶车辆危险辨识方法,制造了车载终端。车辆定位、运行监测、运行状况诊断等情况,让驾驶员快速知悉,可有效避免事故发生。肝癌肝移植“标准”:肝病重症患者的“福音”我国是肝病大国,肝炎新发病例数增长迅速,其中有不少是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的重症肝病。以郑树森为首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终末期肝病综合诊治创新团队,突破肝癌肝移植国际传统标准,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包含肝癌生物学特性和病理学特征的肝癌肝移植“杭州标准”,使肝癌肝移植获益人群比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米兰标准”扩大了52%。肝段淤血、小肝综合征等多项世界性难题被该团队攻克,他们还突破性地创建了一套肝移植新技术新体系,将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率从10%降至2.1%,并降低了治疗费用,为广大肝病患者带来了福音。该团队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可谓实至名归。据新华社江苏篇攻关十多年,为大坝水库安全上保险昨天上午,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建云院士作为获奖代表出席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由南京水科院作为牵头单位主持完成的“水库大坝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我国是世界上水库最多的国家,现有各类水库9.8万座,在保障国家水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但大多数水库大坝由于维修养护投入不到位,安全问题突出。张建云院士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国内多家单位,历时10余年攻关,在水库大坝安全保障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研发了全国、全系列、全要素大坝基础数据库,揭示了水库病险成因、溃坝规律及其时空特征;建立了中国大坝风险标准体系,研发了大坝除险加固新技术。张建云院士透露,相关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小浪底、小湾、丹江口、丰满等50余座大型水库,在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利普查、水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显著提升了我国大坝安全管理技术水平。神奇隔音板,给高速路两边居民降噪音昨天,南京大学共有三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居民住宅区“擦肩而过”的高速公路两边,都会竖起高高的隔音板,以此来降低车辆通过时的噪音,减少对路两旁居民的影响。若是应用上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陈延峰教授团队完成的研究成果“声子晶体等人工带隙材料的设计、制备和若干新效应的研究”,隔音板的降噪效率有望变得更高。该技术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陈延峰教授告诉记者,团队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了声子晶体等人工带隙材料中的新效应并研制了一系列新材料和原型器件;还发现了声波在声子晶体中负折射和双负折射的新规律。研究被评为"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此外,陈延峰团队还提出了“波矢跃迁”新原理并实现了声波二极管。《科学》等杂志对此做了亮点评述;发现了声波异常透射效应及声表面倏逝波,拓展了声波亚波长材料与器件的研究领域。这些发现在这个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声功能材料与器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讯员 齐琦 虞斌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甜子无人机一“瞄”,就能给农田开处方南京农业大学一项最新的“互联网+农业”科技——稻麦生长指标光谱监测与定量诊断技术,以水稻和小麦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作物主要生长指标的特征光谱波段和光谱参数、定量监测模型、实时调控方法、监测诊断产品等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集成建立了基于反射光谱的作物生长光谱监测与定量诊断技术体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监测肥水、病虫害等情况,传统的‘看苗诊断’依托的是农技人员‘人眼看’、‘下田看’,大部分都是‘拍脑袋’、‘凭经验’,不能定量化,而且受人力所限,一天只能看一两块田,这样‘看’下来时间长、效率低,常常错过了最佳‘诊疗期’”。南京农业大学田永超教授向记者介绍,项目组研发的现代看苗诊断技术就是针对这些缺点逐一突破,原理是根据作物吸收太阳光的情况,叶绿素含量高的作物,吸收的相关可见光多,反射的光谱就少,从而制作出“反射光谱库”,构建“光谱”与作物生长关系模型;同时研制便携式和机载式的监测诊断设备,通过在农田传感器、无人机上安装“机械眼”,实现从点到面的数据传输和监测覆盖。通讯员 陈洁 许天颖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蔡蕴琦揭开中药治疗疾病的奥秘记者昨日从中国药科大学获悉,该校喜获一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据悉,中国药科大学的获奖项目是该校副校长孔令义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中国药科大学作为完成单位的《中药及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分离新技术研究与应用》。该项目历时20余年,建立了色谱和波谱技术自动连接的制备分离和结构识别一体化的中药和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分离新技术,显著提升了天然活性化合物和结构新颖化合物的发现和分离技术。记者了解到,该项目的创新推广贡献在于其通过创建色谱和波谱技术自动连接的制备分离和结构识别一体化的中药化学成分分离系列新技术,积极推动了中药物质基础的阐明、基于中药和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新药发现、中药质量控制标准的完善和提高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显著提升了我国中药化学学科的研究水平和新药创制能力。将新技术应用到药物研发和生产实际中,可有效提高新药创制水平,成功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为我国中药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产生了极其重要的社会效益。 通讯员 姜晨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甜子神奇技术让婴幼儿奶粉“母乳化”你知道母乳与婴幼儿奶粉的重要差别在哪不?那就是母乳含有有效的免疫物质,可以提高婴幼儿的抵抗力。因为婴幼儿体内合成分解食物的酶能力低,所以食物消化能力差,容易造成吐奶、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添加这种物质就能帮助婴幼儿提高这种能力。记者昨天从南京工业大学获悉,该校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应汉杰教授主持完成的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项目,“酵母核苷酸的生物制造关键技术突破及产业高端应用”正是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据了解,核苷酸的生产方法有化学合成法和RNA酶解法。应汉杰教授的课题组经过12年攻关,在核心关键技术上取得了三大突破。“我们研发的高产核酸酶P1活性与国际知名酶制剂公司相比提高近2.3倍,酶解得率达到90%左右,杂质减少10-15%。而且糖耗较其他技术下降17%,污染物排放下降了69%。”应汉杰教授欣慰地介绍道。该项目中的新技术通过中国、美国、瑞士等国内外权威机构认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左右,同时,产品已进入欧美等国际知名公司,全球四罐添加核苷酸的高端奶粉中就有一罐在使用本产品,打破了国外品牌垄断国内高端婴幼儿奶粉市场的局面,提升了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国际形象。 通讯员 杨芳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甜子权威数据国家最高科技奖二度空缺我省共39项目获奖,继续保持全国第二此次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予295个项目和7名外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6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7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7项(含创新团队3项),二等奖167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7人。令人遗憾的是,其中“成色”最高的国家最高科技奖此次却再度空缺,这是继2004年之后,国家最高科技奖第二次出现空缺。记者昨天从省科技厅也了解到,我省共有39项通用项目获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我省相关单位主持完成了22项,获奖总数和主持完成的获奖数,除北京之外,继续保持全国各省市第二位。39项通用获奖项目中,自然科学奖2项,技术发明奖9项,科技进步奖28项。继2014年东南大学主持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此次由南京水科院张建云院士主持完成的“水库大坝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通讯员 蒋励军 焦点3问1 谁有资格获最高科技奖?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最高科技奖授予两类科技工作者:一是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二是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条例规定,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的人数不超过2名。自2000年至2014年,共有25位科学家荣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其中,2002年度、2006年度和2014年度,分别有1位科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4年度,首次空缺。近年获奖者以国防科技领域资深科学多,获得201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中国氢弹元勋、“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院士。2 最高奖缘何再度空缺?“对此我们只能表示遗憾。”国家科技奖励办负责人说,“我们是严格按照评选程序来的。”与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申报制不同,国家最高科技奖采取的是推荐制。有推荐资格的单位和个人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经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的符合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规定的资格条件的其他单位和科学技术专家。据介绍,有资格推荐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的机构和专家共有130多个。通过上述渠道推荐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候选人共有9名,第一轮评审从中选出3名候选人;在第二轮评审中,3位候选人的得票数均未过半,其中有的就差“一两票”。3 屠呦呦为何未能获最高奖?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为何未能获评国家最高科技奖?屠呦呦和同事们发现青蒿素,被国际同行誉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展示了中医药学的科学价值,体现了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只能说,我们是严格按照评选程序办事。”据国家科技奖励办负责人透露,在201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评审过程中,没有个人或单位推荐屠呦呦。据了解,国家科技奖的评审有严格的流程:推荐→形式审查受理→初评→评审→审定→审核→审批→颁奖。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的推荐工作自2014年11月初开始,截止日期为日;经公示、网络初评和会议初评,初评结果于2015年6月公布。“屠呦呦先生为保护人类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她获得诺奖为国家争得了荣誉。过去,青蒿素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的其他奖项。”这位负责人说。 据新华社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810617
播放数:439975
播放数:1386724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世纪重大发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