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日记是找寻真实的蒋介石 pdf吗

蒋介石日记首次公开 揭示一个真实的蒋介石-搜狐文化频道
--------------- &
蒋介石日记首次公开 揭示一个真实的蒋介石
时间:日08:49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蒋介石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与诸多影视和文学作品相比,蒋介石的日记或许更有说服力。然而一直以来,蒋介石日记被列为密档,与公众无缘。
  日前,团结出版社推出《蒋介石日记揭秘》,辑录了蒋介石自1915年至1949年的日记1000余则,内容主要涉及军事、政治、党务、外交以及游冶、家事等活动。
  该书编著者张秀章说,日记揭示了一个全面而真实的蒋介石。
  日记:首次向普通人公开
  《蒋介石日记揭秘》一书的责编宋庆光告诉记者,目前世存蒋介石日记分6种版本:即所谓手稿本、南京第二档案馆保存本、台湾保存本、台湾秦孝怡总编纂的《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日本产经新闻编的《蒋总统密录――中日关系八十年之证言》、《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
  “无论哪一种版本,都未曾完整地公开过。今年年初,媒体报道了蒋介石的日记手稿由其孙媳蒋方智怡交给美国胡佛研究所暂时保管,并将1917年至1931年的蒋介石日记开放的消息,但对于内地的广大读者来说仍不过是水月镜花。”宋庆光说。
  张秀章透露说,这次与公众见面的日记来源广泛,来自美国、日本等地,是根据国外一些已公开的材料中获得的。
  图书:对蒋介石“双揭秘”
  宋庆光告诉记者,这本书的作者张秀章先生是长期研究蒋介石的专家,他告诉记者:“我认为这本书是所谓的‘双揭秘’。一方面,书中公布的1000余则日记是一个揭秘;另一方面,作者在解析、诠释这些日记时,引用了蒋介石的书信、电报、演讲等内容,这些是人们平素难以见到的珍贵资料,所以也是一种揭秘。”
  而且,《蒋介石日记揭秘》中的日记部分,是有选择地辑录而成,但是比手稿本起始的时间提前了两年,即近年发现的《参谋长日记》13则,而且补阙了手稿本遗失的1924年部分,从而在年代上保持了编排的连续性,这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对手稿本拾遗补阙的作用。
  编者:蒋的文才需重新评价
  该书编著者张秀章说,这本书披露了蒋介石所经历的这段重要时期的历史内幕,使很多历史疑问得到了解答。
  如关于蒋介石的文才,过去多有论者认为枯涩、寡情、少文采,其实并非如此。张秀章表示,通过他的日记,我们还能看到蒋介石的诗歌、祭文、联语、演讲,文采谈不上是一流,但也绝不是末流,对他的文才需要重新认识和评价。“他写日记很神速,但也有过修饰,他甚至和同样有写日记习惯的儿子蒋经国互相修改对方日记。”信报记者赵明宇
  (责任编辑:李军)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12/27 19:46)?(12/14 09:09)?(12/13 11:49)?(12/08 10:01)?(11/30 14:54)
精品专题推荐
&精彩生活&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青青河边草
原来你也在这里
不要再来伤害我
频道精彩推荐
秋天不回来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蒋介石从1915年开始记日记,直到1972年卧病不起中断,几乎一天不落。除去其间丢失的4年,共有53年的日记保存下来。&
特别报道:都写了些什么?蒋介石日记解密成话题
本报记者 李炜娜
E-mail推荐:&&
  近来,有关蒋介石日记的出版以及保管权的争议,在岛内引发热议。  1975年蒋介石去世,日记由儿子蒋经国保留,1988年蒋经国病逝前,将蒋介石日记连同自己的日记一并交给其三子蒋孝勇。1996年,蒋孝勇故去,日记转由其妻蒋方智怡保存。2004年底,两蒋日记被送往美国,交由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暂存。  日记里写了什么  2006年开始,胡佛研究院解密了蒋介石日记。许多研究者相信,在民国历史研究中,蒋介石日记的陆续开放,将对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提供新的视角。因此,当蒋家最终同意由台湾中研院出版《蒋中正日记》的消息传出,立即成为岛内外关注的焦点。  有关日记出版的详细信息,据岛内媒体透露,即将出版的蒋介石日记将以时间为脉络,每年的日记为一本,分为55本,最先出版的是1949年以后的日记,以后每年陆续出版。蒋介石日记的片段有些在媒体上也已经提前曝光。  蒋介石的日记内容涵盖多元,大至国家大事、党国大计、人事纠葛、国际局势、国共纷争、两岸关系,小至儿女私情、七情六欲等。蒋介石坚持用毛笔写日记,生病住院,他会写两个字:住院。到了晚年手肌萎缩,手抖得拿不了笔,他也坚持用歪歪斜斜的笔迹写下:手抖不能记事。  蒋介石写日记时相当坦白,如日,日记只简单记述:购书、逐色。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10月9日的标题是“雪耻,人定胜天”,内容提到“对日不在战斗之胜负,而在民族精神之消长与国家人格之存亡”的心境,并指出“不能不与倭寇决一死战”。  从日记中可以发现,蒋介石请专家向他讲解政治、经济、国际关系,但对于唱反调人士,也毫不掩饰厌恶,甚至包括周至柔、陈诚等重要部属,都曾在日记里被他点名斥责,他还曾感慨“为什么国民党的干部样样不如共产党”?  国民党上层腐败,士兵生活困难,日记中记录他在重庆看到的国民党士兵,穿得比乞丐还破,羞愤到几乎要自杀。蒋介石曾决心像共产党一样实行土改,并在日记中拟定了数个方案。蒋介石在日记里还写道,曾经想把国民党改名为中国劳动国民党,入党人员须是农民或革命军人;准备用3年时间培养10万干部,每个干部必须下乡3年;军队要给农民种地。只是这些最终没有发布,只是记录在日记里了。  1949年,国民党政权撤到台湾,他在日记中道出,这是他一生最大的耻辱与挫折。他彻底检讨,为何抗战4年后,会痛失大陆,经过检讨,认为自己用人不当,包括任用宋子文没有处理好经济问题,以及任用白崇禧负责军事,也是败笔……  继承权引发争议  然而,原定12月2日出版的《蒋中正日记》,并未如期与读者见面,被出版方中研院紧急喊卡。起因在于之前蒋家内部关于保管权的争议。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蒋家第四代、蒋经国长孙女蒋友梅,11月30日委托国际通商法律事务所发表声明,称蒋孝勇遗孀蒋方智怡擅自将“两蒋日记”交付胡佛研究所保管,将不会继续漠视,会采取必要的法律行动。  出版方随后表示,日记是20世纪两岸间的重要史料,能够澄清不少历史事件,站在学术专业立场,当然努力争取尽早出版。近代史所所长黄克武透露,蒋家对出版蒋介石日记有共识,对日记由台湾中研院出版也有共识。但近代史所无意介入蒋家的内部纷争,目前已拟好授权书,等到取得蒋家所有继承人的签名同意后,才会公布日记。  12月8日,蒋友梅再度发表声明,依照其意,两蒋日记为蒋经国的遗产,属于蒋家全体法定继承人共有。之前两蒋日记存放于胡佛研究所,是因为蒋方智怡以个人名义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签署保管契约。蒋友梅希望能与胡佛研究所换约,改以两蒋全体继承人名义签署,以确保两蒋日记的合法性。  两蒋日记引爆蒋家内部风波,继承权争议浮上台面。国民党党史馆主任邵铭煌对此表示,两蒋日记交由胡佛研究所保存,蒋方智怡当时主要考虑的是政治因素与气候问题。蓝营人士解释说,由于2000年政党轮替,加上民进党推动“去蒋化”,拆除各地蒋介石铜像,蒋方智怡担心两蒋日记遭扭曲破坏,才决定交由胡佛研究所保管。&  同样是蒋家后人的蒋孝严说,希望继承权的问题早日落幕,不要给外人家里不和谐的感觉,而且,两蒋日记的历史意义已超越一个家族所拥有,希望两蒋日记能够早日回到台湾。  日记继承权的争论还在胶着,原定于日记出版同天举行的“蒋介石日记与民国史研究学术讨论会”照常举行。来自两岸的学者对于日记的出版,都有共同的期待和赞同。解密一个历史人物,无论是历史学家,还是普通民众,通常会有极大的期待和兴趣。因为,透过解密,人们或许能够看到历史人物的真实情感,看到大人物与寻常人一样的挣扎与抉择,能够看到已经尘封的岁月和历史,哪怕只是片段。
(责任编辑:厉振羽)
更多关于&&&&的新闻? ? ? 【】? 【】? ? ? 【】? ? 【】?
我要发表留言&&(现有留言:0条)
人民网强国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同步至微博客&&
&&&&&&&&&&&&&&&&&&&&&&&&&&&&&&&
&&&热图推荐
&&&精彩新闻
&&&博客精选
&&&播客?视频
&&&小编推荐
&&&  频道精选
???总书记眼里最紧迫的是什么 印媒咋称总理"温爷爷"习近平咋能到清华读书 习近平重庆调研咋令人振奋
&&&无线?手机媒体
发短信上手机人民网谈蒋介石日记的真伪--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谈蒋介石日记的真伪
】【】【】【】
图为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回到南京,在日记中记下了与张学良见面的过程。
  日记记录本人当日或当时亲历亲见之事或个人所为所思,不仅比较准确,而且私密度很高,历来为史家所重视。但是,蒋介石的日记可靠吗?我在研究蒋介石的过程中,经常有读者或媒体朋友问我这个问题,其实我自己也对这个问题有疑问。下面我就蒋介石日记真实性问题略作探讨。  日记有两种。一种是主要为写给别人看的,这种日记往往装腔作势,把真实的自我包裹起来。例如阎锡山的《感想日记》,满篇都是“论语”式的格言,一望而知是教人如何成圣成贤的,没有多大价值。一种是主要为写给自己看的。此类日记,目的在于自用,而不在于示人传世,其记事抒情,或为备忘,或为安排工作与生活,或为道德修养,或为总结人世经验,或为宣泄感情,往往具有比较高的真实性。蒋的日记大体属于此类。  蒋虽然很早就投身革命,但是,辛亥前后生活一直比较荒唐,我曾称之为上海洋场的浮浪子弟。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蒋介石亡命日本东京,受孙中山之命,加入中华革命党,同时尽力读书,在这一年读完《曾国藩全集》,深受影响。1916年,他的引路人陈其美被袁世凯派人暗杀。这件事给了蒋介石以极大刺激,“自矢立品立学,以继续英士革命事业自任”。他决心从此改邪向善,立志修身,每日静坐、反思,按儒学要求克己复礼。此后的一段日记应该比较真实。其后,蒋介石在国民党中的位置日益重要。他继续用儒学,特别是宋明道学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存天理,去人欲,日记成为他个人修身的工具。他修身的愿望是真诚的,日记自然也有相当的真实性。此后,他的日记逐渐增添新的内容,即每日生活、工作、思想的记录,治兵、治国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总结等。蒋每日、每周、每月、每年常有反思,他的日记也就相应地成为反思的载体。这一段时期,蒋介石还不会想到他将来会成为国民党和中华民国的要人,他的日记会长期流传,成为历史学的研究资料,因此,没有必要在日记中矫饰作假。等到他地位日隆、权势日重之后,他自然明白其日记的重要,但是,由于他继续通过日记记录每日工作、思想、心得,安排工作日程、计划,提醒应注意事项,并继续用以治心修身,是为自用、而非用以示人,因此,一般会如实记录,而不会有意作假,自己骗自己。例如,他抗战期间的日记一般分几个部分:一、提要。记当日主要事件或主要心得、主要修养要求。二、预定。记一二日内应做之事。三、注意。记对国内外形势的思考和应加注意之事。四、记事。记一日所做主要之事。五、上星期反省录。六、本星期预定工作纲目。七、本月反省录。八、本月大事表,等等。假如蒋在这些项目中造假,等于是给自己造成混乱。  说蒋记日记一般会“如实记录”,并不等于说蒋在日记中什么重要的事情都记。有些事,他是讳莫如深的。例如,1927年的“四一二”政变,显系蒋和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精密谋划之举,但日记对此却几乎全无记载。蒋自己就说过,有些事情是不能记的。可证,蒋记日记有选择性。同时,他的日记只反映他个人的观点和立场,自然,他所反对的人、反对的事、反对的政党和政派,常常被他扭曲。有些常常被他扭曲得完全走形,不成样子。因此,只能说,蒋的日记有相当的真实性,但是,真实不等于正确,也不等于全面。  蒋的日记,主要为自用,而非主要为示人、为公布。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三点得到证明:  一、蒋生前从未公布过自己的日记,也从未利用日记向公众宣传,进行自我美化。当然,他会想到身后立传,使自己的事迹流传,这一功能主要由《困勉记》和《事略稿本》一类著作完成。蒋一般会选择自己的同乡或亲信进行编辑,这些人自然会本着“为尊者讳”的原则,删削或修改部分内容,而蒋本人也会逐本校阅,严格把关。  二、蒋喜欢骂人。在日记中,蒋骂过许多人,好友如戴季陶、黄郛,亲属如宋子文、孔祥熙,同僚如胡汉民、孙科、李宗仁、白崇禧、何应钦,下属如周至柔等,几乎没有人不被他骂,而且骂得非常狠。蒋如果考虑到要示人、要公布,他就不会在日记中那样无所顾忌地骂人。  三、在日记中,蒋写了自己的许多隐私,例如早年搞“三陪”,在“天理”和“人欲”之间的艰难挣扎,甚至为解决生理需求而进行自慰等。此类事,蒋在日记中都如实记录,显然,记这些,绝不是为了示人,更不是为了树立自己的高大与神圣形象。  因此,蒋的日记手稿本对于我们认识蒋的本相,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有很大的意义。不看,会是很大的损失;但是,看了,什么都相信,也会上当。(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相关专题?
镜像: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蒋介石日记开放的幕后故事
关注本平台后,每天为您挖掘8篇好文
2004年12月,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的日记远赴重洋到了美国,交由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暂存”。
这是一批价值无法估量的重要史料。蒋介石日记从1917年到1972年,历时55年;蒋经国日记从1937年到1979年,从抗日战争至台湾民主化之前。
经过整理,胡佛研究所陆续开放了蒋介石日记。2006年第一批开放的为1917年~1931年的部分,2007年开放的是1932年~1945年的部分,2008年7月份开始公开1945年~1955年部分。
每一次开放都吸引了全世界的蒋介石和民国史的研究者。中国大陆的学者杨天石、张海鹏等人都曾远赴美国寻访“蒋介石”。
2008年6月,在2006年、2007年两赴斯坦福阅览蒋介石日记手稿本的基础上,杨天石出版了新著《找寻真实的蒋介石》。
由于不能复印和拍照,这些年近古稀,早已满头华发的学者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手抄,常常一抄就是半个月乃至一个月。今年7月,得知1945年~1955年部分的蒋介石日记开放后,杨天石三赴斯坦福,再当“手抄公”。对于杨天石们而言,胡佛研究所“暂存”的蒋介石日记,诱惑力太大了。
那么,蒋介石日记是如何赴美进入胡佛研究所?又是如何逐步开放的?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
2008年夏,《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在北京采访了一位最核心的故事讲述者——宋曹璇女士。
宋曹璇,称宋美龄“三娘娘”,称张学良“张伯伯”,是宋美龄幼弟宋子安次子宋仲虎的夫人。宋美龄晚年每次聚餐的时候,都会让宋曹璇起来谢饭,带领众人祷告。如今她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访问学者,主要负责审理、分类和检阅其家族先辈宋子文、蒋介石、孔祥熙、蒋经国四位先生的全部私人档案(包括日记、来往书信、电报等)。
蒋介石日记手稿
具体到蒋介石日记,在开放前,宋曹璇都要进行通阅,她觉得暂时不适合开放的部分,就会贴上条子。
不过,她贴的条很少,因此受到了学者们的欢迎。2008年7月在北京举行的一次史学研讨会上,杨天石等史学家都对宋曹璇这个宽松的“审查官”表示了赞许和感谢。正因为她的宽松,许多人才得以看到一个比较完整的蒋介石日记。
从台湾到斯坦福
1975年蒋介石去世后将日记留给儿子蒋经国,1988年蒋经国病逝前,将父亲的日记连同自己的日记一并交给其三子蒋孝勇。1996年,49岁的蒋孝勇故去,日记转由其妻蒋方智怡保存,直至2004年冬天。
台湾荣民总医院院长彭方谷与蒋方智怡稔熟,而彭方谷又与故事的另外一个核心人物——郭岱君相识。郭岱君在台湾曾官至“总统府第一局副局长”,2000年后担任胡佛研究所研究员,是该所“近代中国档案及特藏馆”的负责人之一。
郭岱君得知蒋介石日记在蒋方智怡手上后,就前去拜访,并表达了将日记委托胡佛研究所管理之意。
“蒋方智怡称我为婶婶,我先生辈份上是蒋孝勇的叔叔,但从小就是非常要好的玩伴,关系很亲密。孝勇过世后,蒋方智怡在大小事情上也经常会来请教我先生。”宋曹璇说,“她也考虑过放到其他学校,恰好我先生也是斯坦福的校友,他就鼓励放到胡佛研究所,她接受了这个提议。”
之后,蒋方智怡请了律师与胡佛研究所商谈,经过大概几个星期谈妥了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日记是我们‘元首’的日记,我们不可能永远给任何一个组织或者机构,只能暂存在胡佛(研究所),时间期限原则上是50年。” 宋曹璇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说。
“为什么是50年?因为我们认为不管是中国大陆还是台湾,在这50年内都会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政治环境。我们希望有一个地方能够有这样的能力来保存并且重视日记。也就是说,在50年之内,任何时间,只要在中国的领土上任何一个地方有能力保存的,我们就愿意把日记带回去,放回中国的土地上。”
之后就是日记的运送。从台湾到美国的斯坦福,一路上都有保安人员护送,“有几个重要项目的日记,是几位教授在飞机上一路提着带到胡佛的。”宋曹璇回忆。
蒋经国日记促成蒋介石日记的开放
日记到了胡佛研究所以后,研究所很快开始检查这些文献,发现里面的损伤“特别严重”,估计大概需要几百万美元才可能完全妥善处理。
蒋日记手稿原件(上)和胡佛档案馆制作的复制件(下)
蒋介石日记从头至尾都是用毛笔书写,温度一高墨汁就会融化,所以很多地方日记都几乎粘在一起,像个小砖块一样。“再加上蒋公一直打仗,经历战乱、逃难,颠沛流离,不可能保存得很好。”
有些纸张已经开始腐朽,早期的日记更是根本不能触碰,必须先经过非常谨慎的处理。
处理的办法,先经过酸处理,如果有霉菌的要冷冻两个月以上,然后再去酶、酸化,整个过程下来是三四个月。
对那些粘到一起的部分,用特殊的办法蒸。蒸完后纸页会松开,然后一页一页把它们分开来,“再用特殊的技术,将纸张反面洇过来的墨去掉。”
即使如此,仍然还是有很多日记不能辨别。“有的浸过水的,一片黑。研究所做过统计,大概有4%几乎是完全看不清的;20%以上是模糊状态。但我们也在尽量看。”
接下来就是讨论开放的问题。胡佛研究所作为一家历史研究所,希望史料可以公开。但蒋方智怡对于保存的兴趣大于开放的兴趣。“她从来没看过日记,不知道里面写的是什么,她觉得一个‘元首’日记的公开需要非常谨慎。”
另一方面的阻力来自台湾岛内的一些人士,“姑且称他们为‘保皇派’,他们老是觉得一个领袖要像神一样,是不能有错误的,更不能把错误揭露给人民知道。而日记里难免记录(蒋的)一些错误。”
“蒋家家属也有很多的考量,”宋曹璇说,如果开放太快,过于草率,可能会遭到当时在台上的民进党的攻击,“那时候民进党正好酝酿了一个‘拒蒋’的活动,日记的开放可能被他们利用。”
一次偶然的机遇让劝说者们找到了绝好的理由。胡佛研究所有一位叫丽萨的女孩,她在浩瀚的日记中不经意间翻到了蒋经国的一页日记,在这页日记中,蒋经国提到,他经常看父亲的日记,并觉得父亲非常了不起,很多事情不为人知,很多精神、思想大家不理解,并希望将来有一天父亲的思想能够为人们所知。
“我们如获至宝,赶紧把经国先生这一篇日记影印下来给蒋家看,我们说这是经国先生的遗愿,希望他父亲的整个心路历程为大家所知道。本来这件事情卡在那个地方,但这一页日记突然使前景豁然开朗了。”
蒋家最终同意开放蒋介石日记,而宋曹璇被委托为阅读日记的第一人,担负把关的重任。
贴条子和隐私
学者去胡佛研究所看日记档案可以挑最关心的部分来看,但宋曹璇不行,她必须每一行、每一个字都看,“生怕漏掉什么东西”。
“我大概到明年全部能看完。”她说。
她先从蒋经国的日记开始看,因为她觉得蒋经国的日记对于当代一些政治上的疑惑可能会有一些解释。但当她看了大部分蒋经国日记的时候,胡佛研究所说不可以,一定要从前面开始看,日记的开放也是从远到近。鉴于这样的要求,她又从蒋介石日记看起。
宋曹璇说自己对历史是个“外行”,意外承担这个重任,在为日记开放把关的时候,她掌握几条原则:一是蒋家的隐私,二是蒋家家属的资料,三是健康情况,有一些病或者身体上的状况不便让人知道,另外就是蒋经国的一些敏感的人际关系,“这些情况下我可以贴条子,延时开放”。
如果蒋介石在日记中提到的人尚有子女在台湾为官,“有尴尬的情况我也可以延时开放”。
但总的来说,宋曹璇的审查尺度很宽松,1955年前的档案总共只有四处贴了条子,每处也只是几个字。“里面大部分都是人名。”她说,而且,如果哪位专家对那段事情比较熟悉的,也可以猜出发生了什么。“我只是尽我能力保护一些人,不要让他尴尬而已,其实对行家(贴条子)也没什么用。”
“比如一篇日记,蒋公抱怨一件事情,我只把他抱怨的对象拿掉。这件事情发生在几十年前,知道的都知道,能猜出来,不知道的也就不知道,我只是不让那个人或他的儿女难堪而已。”
审查的过程中,还有一位重要人物——潘邦正,他是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国际关系博士、胡佛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蒋介石“文胆”秦孝仪的学生。
秦孝仪将潘邦正推荐给了蒋方智怡。“他离开台湾十几年,刚从海外回来,是可以避免争议的一个合适人物。”宋曹璇说,她所有的日记看完以后,潘邦正也必须选择性地看,对于政治敏感的问题他要给蒋方智怡建议,“我不是念政治的,也不是念历史的,政治敏感度可能不及潘教授尖锐,所以他主要是做一些政治上的考量。”
“很幸运的是,我们大家在看了蒋公的日记以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他已经尽了力。不管怎么说,我们觉得他的错误已是在他的能力里面降低到最小了,因此也没有什么需要隐藏。”【摘自《瞭望东方周刊》】
如果你看不清当下,就读读历史,因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如果你看不懂历史,请看看当下,因为历史正在重演。这里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堂,请长按下方二维码 识别关注,小伙伴儿们都等着你呢!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解读蒋介石日记及内心世界
来源:搜狐读书
作者:杨天石
第1页 :基本信息
  书名: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
  作者:杨天石
  出版:重庆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以蒋介石日记为主要依据,辅以其他国内外重要相关史料,带领读者探寻蒋介石的生平及内心世界。在本书中,杨天石通过大量引述和分析研究蒋介石日记,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及权威的资料,以专题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了青年时期的蒋介石、参加革命的蒋介石、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蒋介石、内战时期的蒋介石、抗战时期的蒋介石、家庭生活中的蒋介石等等。通过史料的挖掘,走近人物的内心世界,探寻其思想发展历程,带领读者追寻真实的蒋介石。
  本书于2008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曾获全国31家媒体及中国图书学会共同评选的“年度十大好书称号”。此次插图增订本。一方面,对原版的文章进行部分调整,删除个别篇目,增加杨天石先生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配上珍贵的图片资料,如蒋介石日记原件影印、台湾及美国关于蒋介石的重要文档影印资料,蒋介石照片等。无论是研究者还是普通对蒋介石感兴趣的读者皆可从本书中获得收益。
  作者简介:
  杨天石,江苏东台人,日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生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导,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及《中国哲学》编委、《百年潮》杂志主编、《世纪》杂志顾问、《炎黄春秋》特约编委、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杨天石长期研究中国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尤长于中华民国史、中国国民党史和蒋介石的研究。著有《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等二十余种。其中《找寻真实的蒋介石》一书被全国31家媒体共同推选为2008年十大好书,并获香港书奖;《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还原13个历史真相》获2014年《作家文摘及香港《亚洲周刊》“十大图书奖”。
  书摘正文:
  初版自序
  杨天石
  人的本相常常迷失,历史的本相也常常迷失。
  人的本相迷失的情况很复杂。一种是因“捧”。将某一个人捧为天纵之圣,绝对正确,永远英明,仿佛斯人不出,世界就永远处于黑暗中一样。一种是因“骂”。将某一个人骂成十恶不赦,坏事做绝,祸国殃民,是千夫所指,人人皆曰可杀的天字第一号大坏蛋,仿佛一切罪恶,一切黑暗,均源于斯人。
  蒋介石生于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五日),去世于日,活了88岁。他一生经历了近、现代中国的许多大事。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讨袁、护法;孙中山逝世后,领导北伐、清党、“剿共”、抗日、内战,很长时期内担任中国党、政、军三方的最高领导人,位居“元首”。既和中国共产党有过两次合作,又两次分裂。1949年后退到台湾,既坚持反共复国,又坚持一个中国,在活过88年以后去世。在部分人的口中、笔下,他被神化、美化为千古完人,光同日月,“高勋盛德”,“光华流泽”,但是,在另一部分人的口中、笔下,他则被鬼化、丑化为人民公敌、元凶首恶、民族败类、千古罪人。
  两种情况,简单的捧和骂,都背离蒋介石的实际,造成其本相的迷失,因此需要寻找。
(责任编辑:UB004)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蒋介石日记 pdf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