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打铜街西安地名的来历历

全部微信分类
当前位置:
你知道迁安这些奇葩地名的来历吗?
本网站文章均来自网络
搜索结果,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与公众号原作者联系,亦切勿轻易相信文章内容。如有侵犯权益,或者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络我们做技术屏蔽! 邮箱:
小编有话说 我爱迁安欢迎大家向小编爆料各种新鲜事,小编在这里等着大家~我爱迁安账号:wo_aiqianan迁安市历史悠久,比如爪村旧石器遗址,经测定是4.2万多年前的文化遗存。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664年(燕庄公二十七年),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伐令支”战役,留下了令支、龙泉山、濡水、黄台山等地名。迁安还有很多地名与唐王征东相联系。从迁安地名资料看,与唐王征东有关的村名共涉及46个。迁安还有很多村庄与“燕王扫北”相关。在明朝建立的村庄354个,占现在自然村总数的52%。明朝是迁安人口大发展时期,明成祖对北京和河北地区搞了几次大规模的移民垦荒活动,在迁安就形成很多军屯,现在凡是称“×官营”的都是由军屯演化来的,比如孟官营、朱官营、张官营、麻官营、邵家营等。 迁安部分村名来源1、夏官营:明初,夏姓人家由山东迁来居住,形成村庄,取名夏官营。2、蔡园: 以职业取名为菜园,后演变成蔡园。3、东赵店子:清初,赵姓人家在此开店,后形成村庄,取名赵家店,后简称赵店子。1982年在地名标准化处理工作中,更名为东赵店子。4、小套:明燕王扫北时,张姓到此定居,因此地是小的河套,故取村名小套。5、高各庄:明朝建村,因地势较高,故名高各庄。6、东李官营:明初,李姓人家迁此定居,形成村庄,取名李官营,后村子增大,一分为二,此村居东,称东李官营。7、野鸡坨:据查,该村原名金鸡村,相传,唐王征东时,路过此村,在沙坨上惊飞几只野鸡,唐王在马上脱口而出说:“金鸡不飞,野鸡飞”,故借此改村名野鸡坨。8、田庄村:明末清初,田姓人家迁此居住,逐渐形成村庄,以姓氏取名田家庄。后简称田庄。9、申刘庄:申刘二姓人家迁此立庄,分别建申庄、刘庄。后合并称申刘庄。10、宗佐: 辽代建村, 原村名宗左,后演变成宗佐。11、森罗寨:明万历年间(公元年),孙罗二姓迁此定居,取村名孙罗寨,后一铁匠把村名铸在钟上,把“孙”字铸成“森”字。此村名改为森罗寨。12、六道沟:据查:明末,梅姓人家迁此立庄,因座落在梅官营以南的第六道沟上,故取名为六道沟。13、三港湾:传说该村建于唐朝,最初彭姓人家迁此立庄。因东北西面各有一块大港地。据地执取名三港湾。14、新寨:该村在唐朝时就已存在了。明燕王扫北时随军又新过来一些人家来此村定居,故取村名新寨。15、刘东庄:相传,唐朝初期(公元618年左右),现刘东庄西、北另有八村,其九村连成一片,人称“九连庄”。居住的都是高丽和汉族人。唐朝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征东时路过此地,得知此地住有高丽人,便命令部下放火烧村,以驱逐高丽人,一场大火烧尽其余八村,只剩下东面一村,遂取村名留东村。后来根据该村姓刘的为大户,改名为刘东庄。16、永兴庄:明代,张姓人家由丁官营,丁姓人家由上屋分别迁此立庄为张家窝铺和丁家窝铺。后二村合二为一,为示吉利,改称永兴庄。17、范庄:清代,范姓人家迁此立庄,以姓氏取名范庄。18、隔滦河:明朝中期,艾姓从山东逃荒过来定居,逐渐形成村庄。因村西是滦河故道,故取名隔滦河。19、马哨:明代,有姓马者迁此立庄,取名马哨。后村子一分为二,分为上马哨,下马哨,坎上为上马哨,此村为上马哨。20、包各庄:明初,马、张二姓迁此定居,逐渐形成村庄,因三面环河,汛期被水包围,故名包各庄。21、五重安:明修长城时,曾设有五营十八寨,此地原有城,名五重安城,住有五个小营,故名五重安营。后简称五重安。22、贯头山:因村附近有三座山,故取村名三岭庄,后又据贯头山名改村名贯头山。23、东密坞:黄氏先来此定居。相传明成祖皇帝私访,在附近曾两次迷路。因该村在东,故称为东迷坞,后演变成东密坞。24、西密坞:明初建村。明成祖皇帝曾私访到此,两次迷路,故取名为东迷坞和西迷坞。本村在西,为西迷坞。因“迷”同“密”同音,后演变成西密坞。明朝初年建村。褚姓由山东逃荒到此立村。25、上场:相传早年此处有“兴隆寺”,寺内和尚们经营一部分土地,春天播种,秋季收割打场,后有傅、韩二姓迁到打场的地方居住,取村名和尚场,简称尚场。后演变成上场。26、东蛇探峪:相传,古时村西管山有一巨蟒,常到村西水坑中饮水,故此村称蛇探峪。后村庄扩大,本村居东,名东蛇探峪。明初,张姓由山东迁此占产立庄,以姓氏取名张家峪,与李家峪统称为蛇探峪,后分东西蛇探峪。此村为东蛇探峪。27、大五里: 1942年以后,此庄因距贯头山、王家湾子、横山子、交引铺、山叶口等村名五里,故村名改为大五里。 明初,杨姓人家由山东迁此立庄,取村名为大屋,后改称垛屋,1942年改为大五里,延用至今。28、建昌营:南北朝时魏拓跋氏的一个藩王,曾在此城僭号称帝,当时的名称就叫建昌营,顾名思义,做为一个边塞重镇,当初意于安营扎寨屯兵设防之所,故此建昌营这个名称应当说在三国两晋以前就有了。29、杨店子:以姓氏取名。明朝燕王扫北以后,郭潘杨三姓迁此定居,因杨姓多势大且开了店,遂取村名杨家店,后改杨店子。30、王庄子:明初,王姓人家由山东迁此立庄,以姓氏取名王家庄,后成王庄子。31、西峪 :明代建村,因附近有一小河名为野河,此处又处山区,故取名野河峪。后村子一分为二,本村居西,称西野河峪,后简称西峪。32、王家园:明末清初(公元1644年左右),该村只有六户人家,其中四户姓王,二户姓廉,因王姓较多,故取名王家园。33、刘庄:明初,刘姓由山东省迁此立庄,逐渐形成村,取名刘庄34、小王庄:明永乐初年(公元年),山东济南府张丘县拨民王和、王念兄弟二人来此占产立庄。按兄弟分为大、小王庄。本村为弟居住,故名为小王庄。35、大桥庄:明初,李氏迁此立庄,因这里往西是建昌营,但是隔着很宽的沙河,人们为方便,搭了一座桥,此村故而称为大桥庄。36、三李庄村:六百年前,来自江南金陵、苏州、镇江的三个李姓家族和岳氏兄弟带着造纸技术千里迢迢迁徙到北方,落户于龙山脚下的滦河之滨,从此在河北迁安的版图上有了三李庄这个村落的名字。前人高超的造纸工艺使小小的村庄得以繁荣与发展,江南造纸技术在我国北方迅速推广,因此迁安才有了“北方造纸之乡”和“南宣北迁”美誉。37、梅官营:明朝梅姓弟兄8个来自山东济南府小南街,落户梅官营,当时梅官营只有钱、魏、付三姓,也不叫梅官营。梅姓兄弟来后改名叫梅官营。并把一个锤布石分成8份给每一个弟兄,后来有兄弟4个搬出了梅官营,落户迁安其他地方。因此迁安梅姓基本全是一家子,现在梅官营只有4大家子。38、倪屯:以姓氏取名。明燕王扫北时,倪屯人家从山东迁此立庄,故以姓氏取名倪屯。39、小玄庄:以姓氏取名。清代,有人从大玄庄分出,迁此立庄,取名小玄庄。40、谌新庄:明初,谌姓人家迁此立庄,以姓氏取名谌新庄。41、毛家洼:唐王征西时,毛徐两家迁此立庄,因地势低洼,取村名毛徐家洼。后徐家迁出,只剩毛姓人家,故改名毛家洼。42、大龙庙:清初(公元年)孟氏兄弟二人迁此占产立庄,因村西有座龙王庙,故以庙名定村名为大龙庙。43、石门子:该村建于宋朝初期,蔡氏迁此占产立庄,因村东有一山口,状似石门,由此得村名石门子。44、毕新庄:毕姓人家迁此立庄,以姓氏取名毕新庄。45、上午:明初刘李二姓人家由山东迁来立庄,因当时正值上午故取村名为上午庄,简称上午。46、军屯:相传在唐末战争年代,就有人居住。村西小沟边有一石碑为金色,故村名为金屯里。明朝万历年间(公元年),修长城时,此村曾驻军,改名军屯。47、窝子:因地形而起村名。明初,张姓等人家迁此居住,形成村庄,因庄落在地势很低,故取村名窝子里。后简称窝子,延用至今。48、唐庄:清初,唐姓人家迁此立庄,逐渐形成村子,以姓氏取名为唐家庄。后简称唐庄。49、小关:因地北面的长城有一小关口,故取名小关. 明初,郭姓人家迁此建村。50、驿南府:明代,朝庭原定在此建永平府,以插旗为标志,次是旗标不翼而飞到现在的卢龙县城。故认为此地难于立府。后有人在此建村称“难立府”。以后因有朝庭大臣察访,才改“难立府”为驿南府。51、大榆树:清代,张姓人家迁此立庄,因附近有棵大榆树,依此取村名大榆树。52、松汀:因附近有一古松树,长得很象凉亭,故取村名松亭庄,后演变成为松汀庄,简称松汀。明下德年间(公元年),刘姓人家迁此立庄。53、东牛山:明代,张姓人家迁此定居,形成村庄,因位于牛山的东面,故取名为东牛山。54、西夹河:明初,王姓兄弟二人随燕王扫北过来立庄,因此地被两河相夹,故取名夹河。又因位于西里铺之西,故又称西夹河。55、沙坡子:清代,蔡姓人家由段家崖迁此立庄,因村南有一沙坡,故取名为沙坡子。56、丁官营:相传,唐王征东时,一姓丁的武官在此安营扎寨,故取名村名丁官营。1961年将丁官营分为两村,本村称后丁官营。57、车辕寨:明末清初,官府派一官带领人马围剿平顶山上的山大王,军粮车停在该村中,规定拉粮草的大车都必须车辕朝外,防止敌人偷袭,村得名车辕寨。58、擂鼓台:据传,唐王征东时,官兵们在村西的一座山上,用悬羊擂鼓来迷惑敌人,人们称此山为悬羊擂鼓台山。后有候姓由永平府乐亭县迁此占产立庄,取村名为悬羊擂鼓台,后简称擂鼓台。59、沟南庄:据查,明初燕王扫北时,李姓人家来此立庄,因村北有沟,故名沟南庄。60、花庄:明初,花姓人家自山东迁此立庄,以姓氏取名花家庄,简称花庄。61、教场沟:据查:明朝万历年间(公元年),冷口驻有守护关口的老兵,因在此练兵演武,故此称教场沟。清道光年间(公元年),汤、虞两姓人家由青龙汤杖子村迁来定居,刘姓也从建昌营迁来定居,形成村落,其村名仍沿用原地名,称之为教场沟。62、白羊峪:该村建于明朝燕王扫北时(公元年),余白杰、秦守燕等八名军兵奉命带着家眷守护长城,在这里定居建立村庄。据传在村东山根处有一石洞,很早发前有人看见从洞口里钻出两只白绵羊,故此取名白羊谷,后改白羊峪。63、坎新庄:清朝中期,坎下新庄有李氏三兄弟迁此居住,逐渐形成村庄,取名坎上新庄。简称坎新庄。64、闫场:明初闫氏自河南迁来定居,选一较平坦地建村,取村名闫场。65、万军:相传,唐王征东时,大军由此渡青龙河东征,曾在此屯有千军万马,此地故名万军。明初,刘、宁、张三姓自山东罗排河迁此定居,以地名取村名万军。66、麻官营:清初(公元1644年左右),该村有一姓的李的麻脸大将军,为保家族,战死,葬于此地,后有人在此地建村,取名麻官营。67、红庙子:清时,村中有一三关庙,墙为红色,故此村名为红庙子。68、徐流口:明万历年间(公元年)长城在此有一隘口,有城,由徐姓军官把守,故名徐流口。69、李姑店:明万历年间,李姓姑侄二人在此开店,后姑母出嫁,侄子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人口增多,逐渐形成村庄,故取名李姑店79、坨上:元朝时建村。据现存一古钟记载:坨上原名坨头庄。因该村建在一土坨上而得名,后简称坨上。70、刘家庄:据查:明初,朱姓人家由山东迁此建村,以姓氏取名朱家庄。后刘姓人家迁入村中,人口逐渐增多,改村名为刘家庄,简称刘庄。1982年在地名标准化处理工作中,恢复原名刘家庄。 71、张都庄:据查,明初,张都两姓氏人家迁此立庄,以姓氏取名张都庄。72、七家岭:清朝顺治年间(公元164--1661年),有庞、李、韩、贾、郑、张、纪七家来此建村于山岭之上,故取村名七家岭。73、白道子:相传,明朝永乐年间(公元年),张、付二姓迁此定居,因该村北面山上有一通往口外(青龙县)的白色水道,由此得村名白道子。74、徐家沟:该村原名薛家沟。明朝时期有一徐姓将军在此定居,改村名徐家沟。75、母庄:清初,母性人家由乐亭县母庄迁来定居,后行成村落。76、上炉:明初,王姓兄弟二人自山东过来定居,以打铁为生,兄弟在此建村,取名上炉。77、汤新庄:明初,汤姓人家自山东过来定居。78、寺前:明代建村,因在禅惠寺的前面而取名。79、殷官营:明初,殷姓人家迁此立庄,因有人为官,故取村名殷官营。80、果园:清咸丰年间(公元年),牛姓人家由滦县铁局寨迁来给曹家看坟,逐渐形成村庄,取名曹家沟。解放后,改名保安村,1956年保安村一分为二,又恢复原名曹家沟。后又因植树造林,发展果树专业,故将曹家沟改名为果园。81、李店子:明初,李姓人家迁此定居,并开一旅店,取村名李家店子,俗称李店子。82、前窝子:该村远在唐王东征时就存在了,村名为王尚书庄。它的遗址在现在的村子东北角砍上。明燕王扫北时(公元年),单、刘两性人家迁次定居。居住在沙坡南面,取名前坡子,后演变成前窝子。83、曹古庄:清初,曹姓先迁此定居,故取村名为曹古庄。84、蟒山:明代,杨姓人家迁此立庄,因北靠蟒山,故取村名蟒山,为蟒山村委会驻地。85、后窝子:据查:明燕王扫北时(公元年),单、刘两姓人家迁此定居,因南有一沙坡,人们习惯称此村子为后坡子。后逐渐把后坡子演变成后窝子了。86、发展:1957年行政区划划分时,根据人们的愿望,在城内划分四片,形成四个自然村,距原城关镇驻地西北0.32公里处;此片为发展村。87、雷庄:据查:明朝末年(公元年)雷氏迁此占产立庄,以姓氏取名雷家庄,后简称雷庄。88、高古庄:高姓最先迁此居住,逐渐形成村庄,相传此地古时有过村庄,故取名高古庄。89、兰若院:该村系古村。原有窦、储两姓人家居住,村名窦储庄。唐初,人们在村子附近修一寺院名曰“兰若院”,村名依此改名兰若院 100、蒋官营:明初,燕王扫北时,蒋姓人家迁此立庄,因有人为官,故取名蒋官营。90、平林镇:明初,吴姓由吴庄迁来定居,取村名吴家庄,后因建集镇,改名平岭镇,后演变成平林镇。91、芝草坞:明朝时期,滕李杨三姓迁此定居形成村庄。 因传说过去这儿出灵芝草,而取名芝草坞。(整理自网络)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微社区
本网站文章均来自网络
搜索结果,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与公众号原作者联系,亦切勿轻易相信文章内容。如有侵犯权益,或者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络我们做技术屏蔽! 邮箱:
上一篇:第一篇
下一篇:最后一篇
关注排行榜
友情链接:杭州地名的来历和内涵
日&&12:20:09&&&&
杭州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蕃衍生息。春秋时,初属越。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属吴,周敬王三十年复属越,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属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秦灭楚,于今杭州地置钱唐县,同时置余杭县,同属会稽郡。据《史记?秦始皇本记》载:秦始皇三十七年,东巡会稽,“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这是钱唐之名最早见于正史记载。
汉初实行王国、县与郡、县(道、邑、侯国)并行制。高祖五年(前202)正月至六年春,钱唐县境属于韩信楚王国。六年春,立刘贾为荆王,属荆王国。十二年立刘濞为吴王,属吴王国。景帝前元四年(前153),诛吴王濞,钱唐县复属会稽郡,隶江都国。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江都国除。会稽郡西部都尉治(郡级治安军事机构)从山阴县(今绍兴)迁治钱唐县。元封五年(前106),会稽郡隶扬州刺史部。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改钱唐县为泉亭县,王莽建立新朝(9― 23)因之。东汉初,复钱唐县旧名。光武帝建武六年(30),钱唐县并入余杭县。顺帝永建四年(129),分会稽郡浙江以西为吴郡,以东为会稽郡,余杭县属吴郡。灵帝光和二年(179),封朱y为钱唐侯,钱唐县复置(一说公元107―125年间钱唐县已复置)。
三国时,钱唐县属吴国,并为吴郡都尉治,隶扬州。
两晋,钱唐县仍属吴郡,隶扬州。
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三年(459),以扬州所统六郡为王畿,吴郡属之,钱唐县隶王畿。大明八年,罢王畿,吴郡和钱唐县复属扬州。齐武帝永明三年(485),唐寓之在新城(今富阳新登)起兵,次年正月以钱唐为中心建立政权,国号吴,年号兴平(486―487)。梁武帝太清三年(549),以吴郡置吴州。同年,侯景升钱唐县为临江郡(不久即废),隶吴州,此为钱唐设置郡级政区之始。陈后主祯明元年 (587),置钱唐郡,隶吴州。郡治钱唐县,郡辖钱唐、富阳、新城、於潜4县。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废钱唐郡,并桐庐、新城入钱唐县,割吴郡盐官(今海宁)、吴兴郡余杭,及富阳、於潜共5县置杭州,杭州之名始此。州治始设余杭县,次年迁至钱唐县。文帝仁寿二年(602),置杭州总管府,湖州武康县划属杭州。析钱唐县复置桐庐县,次年归属睦州。炀帝大业三年(607),罢总管府,改杭州为余杭郡,郡治钱唐县,辖钱唐、余杭、富阳、於潜、盐官、武康 6县。大业十四年,析钱唐县复置新城县,属余杭郡。
唐初罢郡为州。高祖武德四年(621),改余杭郡置杭州,为避国号讳,改钱唐县为钱塘县。另以武康县置安州,后改武州。武德七年盐官并入钱塘县,新城并入富阳县,又于於潜置潜州,复置临水县,属潜州。八年,废潜州,临水县并入於潜,於潜县仍属杭州。其时,杭州辖钱塘、余杭、富阳、於潜4县。太宗贞观元年(627),天下大定,分全国为10道,杭州属江南道。贞观四年,析钱塘县,复置盐官县。高宗永淳元年(682),析富阳县,复置新城县。杭州辖钱塘、富阳、余杭、於潜、盐官、新城6县。武后垂拱二年(686),析於潜县,置紫溪县。垂拱四年析於潜、余杭县,置临水县。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析紫溪县,置武隆县。杭州辖县增至9。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分全国为15道,杭州属江南东道。天宝元年(742),又改诸州为郡,杭州复为余杭郡,郡治钱塘县,辖钱塘、富阳、余杭、於潜、盐官、新城、紫溪、临水、唐山(武隆县更名)9县。肃宗乾元元年(758),再改余杭郡为杭州。同年,江南东道,分置浙江东道、浙江西道两节度使,杭州属浙江西道。代宗大历二年(767)。唐山、紫溪并入於潜县,杭州辖县减至7。穆宗长庆元年(821),复置唐山县,杭州辖8县。昭宗乾宁五年 (898),钱H自润州移镇海军治于杭州。光化二年(899),升杭州为都督府。光化三年,复改临水县为临安县,桐庐县由睦州划属杭州。至唐末,杭州辖钱塘、富阳、余杭、於潜、盐官、新城、临安、唐山、桐庐9县。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封钱H为吴越王,次年升杭州为大都督府。后梁龙德三年(923),封钱H为吴越国王,建都杭州。龙德二年(922),分钱塘、盐官两县地各半及富春县之长寿、安吉两乡置钱江县,与钱塘县同城设治,同为杭州州治。州辖钱塘、钱江、盐官、余杭、富春(富阳县改名)、桐庐、於潜、安国 (临安县改名)、新登(新城县改名)、金昌(唐山县改名,后又改名唐山,横山、吴昌县)、武康(后梁开平元年从湖州划属杭州)共11县。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王钱m纳土归宋,杭州复降为州。同年,从杭州划武康县还属湖州,划桐庐县还属睦州。太平兴国四年改钱江县为仁和县。太宗淳化四年(993),分全国为10道,杭州属两浙道,次年罢道,并改杭州镇海军节度为宁海军节度。太宗至道三年(997),设路、州、县三级,分全国为15路,杭州属两浙路,为路治所在。州辖钱塘、仁和、余杭、富阳(富春县复名)、於潜、新城(新登县复名)、盐官、临安(安国县复名)、昌化(吴昌县改名)9县。
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高宗避金兵自扬州南渡至杭州,以州治为行宫,升杭州为临安府,亦称行在所。高宗绍兴二年(1132),分两浙路为东、西两路,浙西路治临安府。绍兴八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临安府治所钱塘、仁和两县升赤县(京都),辖余杭、富阳、临安、於潜、新城、盐官、昌化7县为京畿县。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即宋恭帝德祜二年),元军攻占临安府,没两浙都督府,不久改为安抚司。次年改临安府为杭州。至元十五年,又改为杭州路,置总管府。至元二十一年,自扬州迁江淮行省治于杭州,次年改称江浙行省,杭州为省治始此。杭州路治钱塘、仁和县,辖钱塘、仁和、余杭、富阳、临安、新城、於潜、昌化8县和海宁州(由原盐官县改建)。
明朱元璋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攻占杭州,十一月改杭州路为杭州府。同年十二月置浙江等处行中书省,治杭州府。太祖洪武九年(1376),改浙江行中书省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明于省、府之间设道,杭州府隶浙江布政司杭严道。杭州府治钱塘、仁和,辖钱塘、仁和、余杭、富阳、临安、於潜、新城、昌化、海宁(洪武二年降海宁州为县)9县。
清顺治初承明制。顺治二年(1645),置浙江巡抚,驻杭州。顺治七年,于杭州建旗营,置镇守将军署。康熙元年(1662),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改为浙江行省。雍正四年(1726)置杭嘉湖道于嘉兴,杭州府属之。乾隆十九年(1754)杭嘉湖道移治杭州,杭州府辖县仍为明代时的9县。乾隆三十八年升海宁县为海宁州。宣统三年(1911),钱塘、仁和县撤裁,由府直辖,杭州府辖6县1州。
民国元年(1912)2月,废杭州府,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直属浙江省,并为省会所在地。民国3年,省以下设道,以清杭嘉湖道范围置钱塘道,道尹行政公署驻杭县,辖杭县、海宁、富阳、余杭、临安、於潜、新登、昌化等20县。民国16年,废道为省、县二级制,撤销钱塘道,各县直属于省;同年5月,划杭县所属城区等地设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同年10月市下设区,辖城区、西湖、江干、会堡、湖墅、皋塘6区。民国19年,杭州市改为13个区(第一区至第十三区)。民国23年合并为8个区(第一区至第八区)。民国24年,浙江省设立行政督察区,杭县属第二行政督察区,专署设嘉兴(后迁德清),杭州市仍为省直辖。民国26年12月24日,日本侵略军占领杭州。沦陷期间,原8个区改为7个区。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杭州市政府、杭县县政府迁回杭州。杭州市恢复8个区。民国36年5月,杭县改省直属。
日,杭州解放,杭州市为浙江省直辖市,并为浙江省省会。
来源:baidu&&&&作者:&&&&编辑:杜琳&&&&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策划、编辑:杜琳中国各地省市典型地名由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各地省市典型地名由来
上传于||文档简介
&&中​国​各​地​省​市​典​型​地​名​由​来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乐陵地名来历0422(最新)
乐陵地名来自乐陵侯,五里冢应为史高陵墓
&(原创版权所有,转摘引用请注明作者)
(本文经删节后发表在德州日报德周刊日第12版)
一、《乐陵县志》乐陵地名来历说法属于照搬《康熙字典》。
&山东省乐陵市位于山东省北部与河北交界。乐陵地名,自清乾隆《山东通志》所谓大阜曰陵,乐,取四民用足,国乃安乐之义也以来,使得乐陵地名来历造成了混乱。但同时期的《乐陵县志》(清乾隆二十七年刊本)没有采用山东通志的说法,而推测汉景帝废济南国为济南郡,以余地置平原郡统乐陵等县。查嘉靖《山东通志》及咸丰《山东通志》均无大阜曰陵之说。
民国《今县释名》载:乐陵,汉置,本燕将乐毅攻齐所筑,汉以为县。按如因乐毅为名,则乐应音岳,不读作洛矣。这里也表明了对乐陵命名来自乐毅的疑问。如果乐陵因乐毅而得名,应称或称为乐城或乐毅城。而古今读音发展有差异,且乐陵当地读音有不分现象。现实乐陵二字中至少有三种读音,当地人都能听懂。
年版《乐陵县志》采用了所谓大阜曰陵,乐,取四民用足,国乃安乐之义也。这一说法在现实中造成很大的困惑,乐陵县名成了无源之名。山东通志的说法实际是望文生义,从乐、陵二个字予以说文解字,因而从社会学角度命名地名。按照这个说法,几乎所有平原郡县都可以称为乐陵,所有带陵字的县都可称为乐陵县。其错误可见是非常明显的、非常荒唐。【爾雅釋地】大阜曰陵。【太公下略】四民用虛,國乃無儲。四民用足,國乃安樂,这是乐、陵二个字解释的出处。查康熙字典可以看到。
地名的来源,或依山、或依水、或依事、或依人。如山西依山为名,济南依水为名,古厌次县以秦皇东巡压制天子之气为名,平原县以平原君赵胜而得名,命名有出处、有典故、合乎逻辑。山东通志的解释是依照文字为名,单个字作解释,所以难以讲通。
二、相关古籍对乐陵地名的记载
、《汉书~地理志第八上》关于乐陵的记载:
勃海郡,高帝置。莽曰迎河。属幽州。户二十五万六千三百七十七,口九十万五千一百一十九。县二十六:浮阳,莽曰浮城。阳信,东光,有胡苏亭。阜城,莽曰吾城。千童,重合,南皮,莽曰迎河亭。定,侯国。章武,有盐官。莽曰桓章。中邑,莽曰检阴,高成,都尉治也。高乐,莽曰为乡。参户,侯国。成平,虖池河,民曰徒骇河。莽曰泽亭。柳,侯国。临乐,侯国。莽曰乐亭。东平舒,重平,安次,脩市,侯国。莽曰居宁。文安,景成,侯国。束州,建成,章乡,侯国。蒲领。侯国。
&勃海郡中与平原郡乐陵界北的相邻的城池有南皮、临乐、重合、千童、定。重合、定的故址均在现乐陵市境内。
平原郡,高帝置。莽曰河平。属青州。户十五万四千三百八十七,口六十六万四千五百四十三。县十九:平原,有笃马河,东北入海,五百六十里。鬲,平当以为鬲津。莽曰河平亭。高唐,桑钦言漯水所出。重丘,平昌,侯国。羽,侯国。莽曰羽贞。般,莽曰分明。乐陵,都尉治。莽曰美阳。祝阿,莽曰安成。瑗,莽曰东顺亭。阿阳,漯阴。莽曰翼成。朸,莽曰张乡。富平,侯国。莽曰乐安亭。安德,合阳,侯国。莽曰宜乡。楼虚,侯国。龙额,侯国,莽曰清乡。安。侯国。
临淮郡,武帝元狩六年置。莽曰淮平。户二十六万八千二百八十三,口百二十三万七千七百六十四。县二十九:徐,故国,盈姓。至春秋时徐子章禹为楚所灭。莽曰徐调。取虑,淮浦,游水北入海。莽曰淮敬。盱眙,都尉治。莽曰武匡。犹,莽曰秉义。僮,莽曰成信。射阳。莽曰监淮亭。开阳,赘其,高山,睢陵,莽曰睢陆。盐渎,有铁官。淮阴,莽曰嘉信。淮陵,莽曰淮陆。下相,莽曰从德。富陵,莽曰虏。东阳,播旌,莽曰著信。西平,莽曰永聚。高平,侯国。莽曰成丘。开陵,侯国。莽曰成乡。昌阳。侯国。广平,侯国。莽曰平宁。兰阳,侯国。莽曰建节。襄平,侯国。莽曰相平。海陵,有江海会祠。莽曰亭间。舆,莽曰美德。堂邑,有铁官。乐陵。侯国。
&此时班固的记载经多方考证为汉平帝元始二年(即公元年)的人口,行政区划应限为元延三年。乐陵非汉初五年建县,这在平原郡建郡史及汉武帝推恩令的历史中可以核查。
、唐《元和郡县志》清楚地表明了乐陵名称的由来。有关乐陵的记载段落:
乐陵,北至州一百三十五里,本燕将乐毅攻齐所筑,汉以为县,属平原郡,即汉大司马史高所封之邑。后魏属乐陵郡。隋开皇三年去郡,属沧州。重合故城,县东二百步,汉重合县,武帝封莽通为重合侯。
这段记载清楚地表明了,乐陵城本是乐毅攻打齐国所修筑的城池,汉代以该城为县,就是汉大司马乐陵侯史高的封地,乐陵以史高的封地而得名。史高是谁呢?请看《汉书》:《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史丹字君仲,鲁国人也,徙杜陵。祖父恭有女弟,武帝时为卫太子良娣,产悼皇考。皇考者,孝宣帝父也。宣帝微时依倚史氏。语在《史良娣传》。及宣帝即尊位,恭已死,三子,高、曾、玄。曾、玄皆以外属旧恩封:曾为将陵侯,玄平台侯。高侍中,贵幸,以发举反者大司马霍禹功封乐陵侯。宣帝疾病,拜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元帝。高辅政五年,乞骸骨,赐安车驷马、黄金,罢就第。薨,谥曰安侯。
&史高的姑是汉武帝的太子妻史良娣,史高功封乐陵侯,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并在汉元帝五年主动退休。与乐陵侯同代封的还有其弟史曾,封将陵侯,因史曾无嗣,国除。现在与乐陵相临的陵县地有将陵故城,陵县隋代称将陵县。
、嘉靖山东通志:第页中关于乐陵的记载没有清《山东通志》大阜曰陵的说法
乐陵县:汉置乐陵县,属平原郡,东汉废。曹魏属乐陵郡。晋乐陵国,南北朝刘宋改国为郡,仍属元魏因之。隋开皇初乐陵郡废属渤海郡,十六年置鬲津县大业初后废入。唐初属棣州后属沧州,武德四年又析饶安地置鬲津县贞观元年并入乐陵。宋熙宁二年徒咸平镇,仍属沧州,金元俱因之。
&&&4、《水经注》卷五河水篇:又东径乐陵县故城南。汉宣帝地节四年,封侍中史子长为侯国。但《水经注疏》(清):“守敬按《汉志》临淮郡乐陵下云,侯国。此乐陵不云侯国,是史高所封,在临淮,不在此”。认为汉书地理志中乐陵侯国在临淮不在平原。&
&&5、《汉书补注》(清):认为平原郡乐陵与临淮郡乐陵均史高侯国。
&&三、相关古籍中对乐陵侯史高的记载
、《史记》中关于乐陵侯的记载: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表三
乐陵,史子长〔《集解》注:名高〕,以宣帝大母家贵,侍中,重厚忠信。以发觉霍氏谋反事,封三千五百户。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表二
乐陵侯史子长为大司马、车骑将军。
、《汉书》除上文传记中记载外,侯表中另有关于乐陵侯的记载:
《汉书》卷十八外戚恩泽侯表第六
乐陵安侯史高
以悼皇考舅子侍中关内侯与发霍氏奸,侯,二千三百户。⑤
八月乙丑封,二十四年薨。
永光二年,严侯术嗣,十一年薨。
建始二年,康侯崇嗣,四年薨,亡后。元延二年六月癸巳,侯淑以崇弟绍封,亡后。
元始四年,侯岑以高曾孙绍封,王莽败,绝。
注:封侯时间为汉宣帝地节四年八月乙丑,即公元前年农历月日,这与乐陵市的目前小枣节时间大体一致。
 “七月癸未,大司馬高賜金,安車駟馬免。”
这里有乐陵侯国三次断代二次绍封的特殊情况,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史崇(上宗下山,生僻字)嗣,于公元前28年去世,无后,乐陵侯国(平原郡)应当国除为县。元延二年(公元前11年),史淑(无后)继续乐陵侯之封,这时的所封之侯国应在临淮。元始四年(公元4年),侯岑以高曾孙绍封,王莽败绝。史淑卒年不详,应在孝哀帝刘欣(公元前7年4月-1年6月在位)之前。查外戚恩泽侯表哀帝时“右孝哀十三人。新成、新都、平阳、营陵、德五人随父,凡十八人“,无乐陵侯,说明乐陵侯在哀帝时出现了断代。《汉书地理志》当前历史地理界认为是元延三年的全国行政区划记录。史岑之乐陵侯国是否还在临淮不能确认。这就理清了乐陵侯国始封在平原郡,史淑绍封在临淮郡。汉志中记述临淮乐陵为侯国与水经注中称平原乐陵为史高所封并不矛盾。
、《资治通鉴》卷二十五之《汉纪十七》中宗孝宣皇帝上之下对史高也有记载。八月,己酉,皇后霍氏废,处昭台宫,乙丑,诏封告霍氏反谋者男子张章、期门董忠、左曹杨恽、侍中金安上、史高皆为列侯。恽,丞相敞子;安上,车骑将军日磾弟子;高,史良娣兄子也。
四、五里冢遗址应为乐陵侯史高陵墓
乾隆《乐陵县志》第页载在县西南五里,一统志谓为汉后王葬乐陵。《舆郡要览》谓为汉桓帝山河间王入继大统尊其祖父墓为乐成陵。现查清《一统志》及《读史方舆纪要(附舆地要览)》未见记载。《乐陵县志》这里即把二种不同的记载说明。所谓这二种不同说法后汉王刘禅及桓帝祖父的记载远在《史记》及《汉书》记载之后,均不能成立。
五里冢遗址在乐陵城区西南,五里冢村北米处。冢为台形,东西长米,南北宽米,台高米,为一阜状。出土有石斧、石镰等新石器时期的遗物;有骨锥、鹿角、卜骨、陶纺轮、鬲足等商、周两代的遗物;还有汉砖、唐罐等。址西侧和南面,已露出汉砖墓壁。经山东省社会科学院考古队考察,石斧、石镰等出土处鉴定为龙山文化遗址。年,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宣布为乐陵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年月日,被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址文化分上下二层,下层为龙山文化遗址,有石斧、石镰可佐证。但冢为汉墓,符合汉代侯陵特点。有四个理由可以推论其为乐陵侯史高墓。其一,址西侧和南面的汉砖墓壁已露。其二,冢为东西方向,长度宽度符合汉代侯陵的走向、占地特点。其三,列侯在封地安葬,是汉代的制度。从汉书中史高封侯及嗣承的年表可以看出,乐陵侯延嗣四代,直到王莽才终。在西汉有资格、有实力在乐陵修建侯墓,唯有史高子武阳侯史丹。史高父子二人,深得宣帝、元帝信任重用。汉书载丹有子男女二十人,九男皆以丹任并为侍中诸曹,亲近在左右。史氏凡四人侯,至卿大夫二千石者十余人。既有政治地位,也有经济实力。其四,史高封乐陵侯谥曰安侯,民间以致传为安乐王。
结论:乐陵地名始于西汉地节四年八月乙丑因史高封乐陵侯而得名,即始于公元前年农历月日。五里冢遗址正名应为乐陵安侯陵,也将为乐陵的旅游增添一历史古迹景点。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地名的来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