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的情雨概之的情人是什么概念

一种雨丝两种情怀;――杜甫、李商隐诗中的雨;徐燕;摘要:杜甫、李商隐在诗中多次咏雨,抒发心中强烈的;无雨不成诗,在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典籍中,随处可见;一、雨在老杜;杜甫曾说“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陪诸贵公子;杜甫的诗多次描写到雨,据统计他诗中直接咏雨以雨为;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杜甫、李商隐诗中的雨
杜甫、李商隐在诗中多次咏雨,抒发心中强烈的感情。由于所处的具体历史时期、个性气质不同,他们诗中的渔业呈现出不同的感情色彩与思想内容:杜甫诗中的雨多与家国命运、人民生活相联系,李商隐诗中的雨更多凄苦色调,表现出深沉的身世之慨。
无雨不成诗,在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典籍中,随处可见雨的身影,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张水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雨本平常之物,多情的诗人们用手中妙笔点染雨景之美,传达心中深情。为雨喜,因雨愁,在不同的诗人笔下,在不同的心境之下,雨被倾注上不同的感情色彩,带有不同的意蕴。本文特选取唐代两位有代表性的诗人--杜甫、李商隐,将他们诗中的雨略加比较,以见差别。
一、雨在老杜
杜甫曾说“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雨催动杜甫写出流传千古的诗篇。雨是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与人们的生活又息息相关,及时而适量的雨是农耕时代人们最盼望的事情,在甲骨文中就有古人卜雨的卜辞:“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盼望和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这应该是中国文学史上比较早的一首喜雨诗。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也不缺乏类似的诗句:“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甫田》)。“有{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大田》)。
杜甫的诗多次描写到雨,据统计他诗中直接咏雨以雨为题的达40首之多,如《春夜喜雨》、《大雨》、《苦雨》、《秋雨叹》等等。还有很多诗,虽并未以之为题,却也多方描写雨中情景。他每为甘霖而喜,为霪雨而愁,秉承古诗的传统,杜甫诗中的雨多与国家命运、人民悲苦相联系。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n,相许宁论两相直。”
(《秋雨叹》之二)
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开。
上苍久无雷,无乃号令乖。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黄埃。
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万人尚流冗,举目唯蒿莱。
至今大河北,化作虎与豺。浩荡想幽蓟,王师安在哉。
对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谐。眇然贞观初,难与数子偕。
(《夏日叹》)
秋雨霖霪、凉风萧萧,他担心连绵阴雨会给庄稼的生长收获带来不利,担心农人的苦难生活。久旱不雨、暑气蒸腾,他也食不甘味,为民生多艰而哀叹。
但是当一场及时而适量的雨翩然而至,他也会与黎民同乐,为之诗情勃发、欢欣鼓舞:
行云递崇高,飞雨霭而至。潺潺石间溜,汩汩松上驶。
亢阳乘秋热,百谷皆已弃。皇天德泽降,焦卷有生意。
前雨伤卒暴,今雨喜容易。不可无雷霆,间作鼓增气。
佳声达中宵,所望时一致。清霜九月天,仿佛见滞穗。
郊扉及我私,我圃日苍翠。恨无抱瓮力,庶减临江费。
(《雨》)
稀疏冬不雪,春农尚嗷嗷。上天回哀眷,朱夏云郁陶。
执热乃沸鼎,纤成袍。风雷飒万里,霈泽施蓬蒿。
敢辞茅苇漏,已喜黍豆高。三日无行人,二江声怒号。
流恶邑里清,矧兹远江皋。荒庭步鹳鹤,隐几望波涛。
沉疴聚药饵,顿忘所进劳。则知润物功,可以贷不毛。
阴色静陇亩,劝耕自官曹。四邻耒耜出,何必吾家操。
(《大雨》)
久旱得逢甘霖,万物得到滋润茁壮成长,诗人即使自己屋漏家贫也喜不自禁。
诗人关注的是雨的润物之功,诗中多次赞颂:
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入空才漠漠,洒迥已纷纷。
巢燕高飞尽,林花润色分。晚来声不绝,应得夜深闻。
(《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
绵绵密密的细雨,在夜间随风悄然而至,“于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滋润一切事物,当然也包括焦躁干涸的心田。
身处乱世,诗人笔下的自然无情风雨总是与家国之飘摇风雨紧密相连:
春旱天地昏,日色赤如血。农事都已休,兵戈况骚屑。
巴人困军须,恸哭厚土热。沧江夜来雨,真宰罪一雪。
谷根小苏息,l气终不灭。何由见宁岁,解我忧思结。
峥嵘群山云,交会未断绝。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吴越。
(《喜雨》)
大旱山岳鳎茉聘次抻辍D戏秸勿莸兀敬伺┦驴唷
封内必舞雩,峡中喧击鼓。真龙竟寂寞,土梗空俯偻。
吁嗟公私病,税敛缺不补。故老仰面啼,疮痍向谁数。
暴痘蚯拔牛尬追腔拧G胂荣燃妆Ψ痔酥鳌
万邦但各业,一物休尽取。水旱其数然,尧汤免亲睹。
上天铄金石,群盗乱豺虎。二者存一端,愆阳不犹愈。
昨宵殷其雷,风过齐万弩。复吹霾翳散,虚觉神灵聚。
气⒊ξ溉冢棺桃律盐邸N崴ビ茸炯疲∑浴
(《雷》)
风雨无情摧残农事,让农人无以生存,正如叛军扰乱国家秩序,让生灵涂炭无以为家。诗人渴盼一场及时雨,解农人燃眉之急,也渴盼一场大风雨,涤净这满地兵燹。
二、雨在义山
李商隐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其实就个人创作风格表现手法而言,李商隐更近杜甫,而杜牧则个性更近李白。李商隐诗歌在手法上也多取法杜甫, “古雅难将子美亲,精纯全失义山真”(《论诗三十首》),元好问曾批评江西诗派流弊,指责他们只在形式上生吞活剥杜甫诗句,却没有在精神内涵上发扬杜甫的古雅之气,也失却了李商隐的精练纯熟,虽是批评江西末流,元好问此诗实际上也点出了李商隐与杜甫之间在诗歌上的传承关系。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李商隐诗歌只是杜甫诗歌的翻版,李商隐在诗史上亦卓然一家,极具个性特色。
李商隐在诗中也大量提到雨,他写雨的名篇历来也是脍炙人口,为人传颂不已,诸如“留得枯荷听雨声”“却话巴山夜雨时”之类。与杜甫相似,李商隐笔下的雨也倾注了诗人全部的感情,也不仅仅是寻常的自然现象,喜、怒、哀、乐,雨既是感情的催化剂,也是渗透了作者感情抒发心声的载体。于是雨也似人一般,有了诸种感情色彩,成了不同情绪的象征。
宋人笔下也多雨,但他们多是对雨做冷静的观照,在平淡中含蓄地寄寓人生悲欢,例如黄庭坚的名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寄黄几复》),不动生色地概括十年漂泊生涯。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也写出了春夜喜雨的心情,清新可爱,但较之杜甫名作《春夜喜雨》则情感远不似杜诗热烈。而且宋诗更多超脱意味,超脱人世的风雨,如苏轼则为典型,“一蓑烟雨任平生”于是在他的世界里“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即便是历经磨难从海南渡海北归之时,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他依然坚信:“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亦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六月二十日夜渡海》)陈与义面对风雨以海棠自比:“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飨赣曛小!保ā洞汉罚
相形之下,杜甫、李商隐笔下的雨少有此种声调,他们将全部热情倾注于描写对象之中,
尽情吟咏心中激情与热烈,无论是凄苦还是欢欣,一任感情流淌并不加以节制。但是李商隐诗中的雨有着与杜甫截然不同的感情与内容。在他的诗中,雨多与凄苦联系在一起,很少会出现杜诗中的为雨喜悦之情。他很少关注雨的实际功利作用,只是在雨中抒发个人的孤寂落寞情怀。同是吟咏“贵如油”的春雨,杜甫是为雨的悄然降临而欢悦不已,李商隐诗中的春雨另有一番况味: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春雨》)
诗中绝无一点喜悦,只有无尽的凄凉和伤怀,孤单的诗人在春雨之中感受到的却是彻骨的寒冷,引发出许多惆怅情愫,有追思、有挚情、有梦境、有画意,极尽相思之苦,此后连书信都无法寄出。将一种无奈刻画得淋漓尽致。
再如《风雨》一诗: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全篇亦是充满凄凉,用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满怀不遂之愿,充溢生平零落之感,漂泊一如雨中之黄叶。纵使才高志大,无人赏识也是枉然,唯有凄风苦雨中借酒浇愁而已。
再如以下几首: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滞雨》)
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蕊,佳人惆怅卧遥帷。
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损几枝。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没有一首不与愁怨相连,是伤惘之情的外在表露,将内心的迷离萧瑟表现得哀怨动人。杜甫在诗中也借雨表现愁苦,例如埋怨“繁忧不自整,终日洒如丝”,使人无限烦恼,但这种烦恼的源头却是因为“京华消息迟”(《雨四首》之四),关注点还是在家国命运,与李商隐的伤怀个人迥然不同。
三、时代之雨
杜甫、李商隐虽同为唐代诗人,但他们所处的具体历史时期各不相同,因此出现在他们诗中的雨也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杜甫虽被人视为盛唐诗人,但其实他生活的时代正处于大唐帝国的衰落期,他的诗歌大多写于“安史之乱”期间及其乱后。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此后的大唐气象不在,内忧外困之下,局势日益混乱,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杜甫也受到战争的冲击,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同人民一起感受国家苦难和生活艰辛,这使得他能更清楚地观察生活,体验人生,能更深切地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更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其作品的“诗史”称号也因此而得。因此,杜甫不仅是盛唐文化熏陶出来的诗人,而且也是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见证人。他曾感受过开元盛世的辉煌和灿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秋兴八首》),记忆中的美好更反衬出现实的破败,当年的盛世更见出今日的落魄,与其说杜甫诗是盛唐的一面镜子,不如说是盛唐到中唐转折时期战乱的回音与反照。杜甫的诗可谓“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国家的生死,民族的存亡,人民的苦痛,家庭的不幸,个人的遭际,一切的一切,都是他写的内容。于是出现在他诗中的就不仅仅是 “宿雨洗天津,无泥未有尘”(白居易《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的自然之雨,而是与国运民生紧密联系的时代风雨。
在《喜雨》一诗中他说道“皇天久不雨,既雨晴亦佳。出郭眺西郊,肃肃春增华。青荧陵陂麦,窈窕桃李花。春夏各有实,我饥岂无涯。干戈虽横放,惨澹斗龙蛇。甘泽不犹愈,且耕今未赊。”虽然四海兵戈横放、战乱未息,人民处境艰难,但是一场及时的春雨,给天地增添无限春色,让农人得以顺利进行耕种。如果春夏都能各依农时,都有收获,海内哪里还有饿殍呢。如前所举,这样的例子在杜诗中俯拾皆是,为及时雨而喜悦,为苦雨不止而担心焦虑,为在兵荒马乱的年月里流离奔波的百姓而哀叹伤神。
李商隐的诗中的雨虽然多倾诉个人遭际,抒发一己之幽独离索,其实也染上了深深的时代色彩,离不开他所处时代的浸染。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此时曾经@赫一时的大唐已经全面衰落,走向日暮穷途,夕阳西下了。藩镇割据、宦官弄权、朋党之争导致各种矛盾日益激化,兵祸连连,社会动荡,国势陷入衰败不可逆转,士大夫文人阶层对国家政治的支配力与影响力逐渐丧失。诗人眼中所见只是满目疮痍,一片萧瑟,却又无人能够扭转乾坤,看不到国家的希望,此种特定的历史背景会使诗人在写作时自觉不自觉染上悲苦凄凉的感情色彩,因此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生活休闲娱乐、各类资格考试、外语学习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高等教育、一种雨丝
杜甫李商隐诗中的雨02等内容。 
 以情感 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与李商隐《夜雨寄北》&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3、杜甫善于在叙事诗中塑造人物的形象,能给读者留...  《杜甫诗三首》学习要点 杜甫诗三首》《诗三首》...年中过的虽是流浪生活,但却是他创作中的一个繁荣...1、《咏怀古迹》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答案提示:...  今义:指男女之间相互爱慕的情怀。③古义:迷惘,茫然...这一点, 是李商隐学杜甫之处。 他的诗虽没有杜诗...拓 扑学 唾 手可得 .. 未雨绸 缪踌 躇满志 ....  (837 年) 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 士, 曾任县尉...李商隐的诗语言清丽,感情哀怨,境界朦胧,解读极为不...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 与咏怀...  以杜甫和李商隐为例:杜 诗中“雨”意象出现了 246...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这是情感表现的需要,也是一种 雅致人生意境的追求。...  首诗的情感和表现方法; ③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李白登仙而去, 杜甫困顿而逝, 白居易、 韩愈、 ...《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  二、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锦瑟》 《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处。他的 诗虽没有杜诗...  总言之 它们都深深刻上了作者的情感印迹。 雨这种轻柔流动的物象在李商隐诗中...“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一联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想到杜甫的 “朱门酒肉臭,...  总言之它们都深 深刻上了作者的情感印迹。 雨这种轻柔流动的物象在李商隐诗中...“黄叶仍风雨, 青楼自管弦”一联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想到杜甫的“朱门酒 肉臭...登录 是一种态度
请勿因个人喜好而举报
请勿因个人喜好而举报
您的举报已受理,感谢您对春雨杯的帮助!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尽快处理您的举报!
春雨杯,提醒您
您已经对该文章投过票啦,请不要重复投票!
春雨杯,提醒您
您已经对该文章投过票啦,请不要重复投票!
登录 是一种态度
当前位置: >
诗中画,诗中情
上传时间: 13:48:12
作者:魏馨怡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而在这灿烂的诗文化中,风景成了名家笔下的宠儿,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古诗中展现的风景是非常奇特、壮观、多姿多彩,令人浮想联翩的。
&&& 诗中的风景是最美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句诗让我看到了春天的世界异彩纷呈,处处莺歌燕舞,百鸟争鸣,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作业的那场雨,有多少花从枝头坠落,而今天下午天气晴朗,鸟啼此起彼伏,大自然的一切又充满活力。这时,我不禁脱口而出:&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它显示着春天巨大的魅力,以及万物强大的生命力。当我吟诵到&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时,仿佛看到了青海湖上密布的战争阴云,使银装素裹的雪山也黯淡无光,跨过雪山,河西走廊上耸立着一座孤城,从孤城上可以眺望军事要塞&&玉门关。&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诗真是铿锵有力,气壮山河呀!每当读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句诗,我总能想到在咸阳古道上,晨雨湿尘,柳色清新,离别的悲伤气氛载满了古道。
&&& 《静夜思》让我读懂了诗人李白浓浓的思乡之情;我在《山中送别》中看到了诗人王维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景;《望天门山》仿佛让我置身于一幅波澜壮阔的山水画中;《游子吟》告诉我世界上最朴实,最伟大的母爱&&
&&& 诗歌,带着我们去遨游太空,去触摸蓝天白云,去领略田园美景&&如果把诗歌比作草原,我只得到了这里的一根小草;如果把诗歌比作天空,我只得到了这天空中的一朵云。我愿意继续在诗歌的蓝天下尽情的飞翔,享受诗歌无穷的魅力。
&指导老师:张雪莲
您可能也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哎呦,还不错哦~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竹里馆》是唐代大诗人王维晚年时,隐居蓝田辋川时的景色。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两的...
《有的人》是一首政治抒情诗,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写的。日鲁迅先生逝世,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这...
该诗借描写春草以寄托别情,借景抒情,并化用典故。
诗中诗人将春草和送别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首句紧扣题目,写出眼前景色,同时又交待出送...
掐 指 谋 远 局 稳
该诗借描写春草以寄托别情,借景抒情,并化用典故,通过对荒原野草的赞颂,反映了作者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诗中诗人将春草和送别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了送...
大家还关注噢哦,这个页面找不到了
下载作业帮可以找到更多答案无限情——浅谈唐宋诗词中的“雨”--《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11期
无限情——浅谈唐宋诗词中的“雨”
【摘要】:雨作为一种客观自然现象,经过唐宋文人独特的人文体验与刻意营造,在唐宋诗词中具有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蕴含着深层的意蕴和无限的魅力,可以按其含义分类。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I207.23【正文快照】:
雨原本是自然界中一种纯客观的现象,被运用到诗歌中,经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加之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逐渐渗入了创作主体的人格和情趣,成为文学作品中具有不同情感寄托的意象。唐宋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各种意象的运用技巧也在这一时期达到成熟。“雨”这一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余海章;[J];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姚爱斌;[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乔根;;[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吴振华;;[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彭笑远;;[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杨善利;;[J];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高涵博;;[J];沧桑;2010年04期
尚光一;;[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薛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鲜益;[D];四川大学;2004年
张大为;[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许晓晴;[D];复旦大学;2005年
佘正松;[D];四川大学;2005年
邹强;[D];山东大学;2006年
庄岳;[D];天津大学;2006年
齐磊;[D];山东大学;2007年
洪雪花;[D];延边大学;2006年
刘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王书婷;[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维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宋桂花;;[J];大众心理学;2007年09期
刘成东;;[J];星星诗刊;2011年06期
许维素;;[J];大众心理学;2009年05期
罗昕;;[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杨春时;杨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竺柏岳;;[J];阅读与写作;2011年07期
游翔文;;[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3期
郭蓓;;[J];文学教育(下);2011年07期
张玉红;;[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雪;;[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李秀泉;;[A];二零零四年度全国精神病专业第八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郭英珍;;[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祝菊贤;;[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刘新文;;[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丛滋杭;;[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王桂荣;;[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杨亚岚;王文轲;;[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王士芬;张瑞兰;彭聃龄;;[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李世庆;;[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沈大力;[N];中华读书报;2005年
傅建增;[N];文艺报;2011年
曹文轩;[N];北京日报;2011年
海帆;[N];文艺报;2009年
;[N];人民法院报;2005年
南京市雨花台区创建“平安雨花”工作领导小组;[N];江苏经济报;2005年
孟向荣;[N];人民公安报;2001年
刘安海;[N];文艺报;2003年
木斋;[N];中华读书报;2003年
临夏州卫生学校
杨发辉;[N];甘肃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莹;[D];暨南大学;2007年
许兴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鲁杰;[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李明;[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王浩滢;[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许晓晴;[D];复旦大学;2005年
梁笑梅;[D];苏州大学;2004年
杨俊光;[D];苏州大学;2007年
罗燕萍;[D];苏州大学;2006年
李耿晖;[D];暨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钱爱娟;[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郑晓莉;[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张骏;[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仝铮铮;[D];扬州大学;2002年
邓月萍;[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陈纯尘;[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石健;[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陈代球;[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常金莲;[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黄善文;[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雷雨每幕情节概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