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首假爱真婚靳小令免费读你自己改动,明天放群里给大家来欣赏——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

正式恢复更新!
您好,欢迎到访司马青衫网!
有吃有喝的时候,你更要有点追求!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偶尔读到姚燧的《凭阑人·寄征衣》,心里真是感慨万千。有多少人,总是在做与不做之间,消耗了太多的感情和时光啊!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可见在做与不做之间犹豫不决,确实是一件艰难的事。一个朋友当兵的,刚刚复员那会儿,在家闲着。我说你学驾证给人家开车吧,一个月四五千块钱,还能全国各地到处转转。他犹豫不决,后来我又告诉他,去学厨师吧!好厨师一个月也挣四五千块钱呢!他去学,结果学了几个月,终于因为不喜欢,又放弃了!后来,这个朋友结婚生子,再见到他的时候,他很感慨地说:“当初如果听你的,一复员就去学驾证,现在我也是老司机了!”是啊,可是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现在这样的老司机,一个月工资七八千,不比干什么都强啊!从好几年之前,就计划去黄山,结果到现在也没有成行。年后,外甥女去了黄山,从山顶寄了一张明信片给我。收到那张明信片,心里真是百味杂陈!每年都打算去,每年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成行,直到现在,一个打算同去的朋友又扭伤了脚。去看望这个朋友,她脚上打着石膏,坐在床上。然后,她开始后悔:看样子这黄山我一时半会儿去不成了,云台山也去不成了!一直觉得时间有的是,机会有的是,却没有想到,意外这么突然就来了!是啊!所以想干什么一定要趁早,想到就去做,别老在做与不做之间浪费时间。“等你腿好了,咱俩一起学画画吧!”这次她没有推辞。我这朋友特别喜欢画画和泥塑。虽然没学过相关的专业知识,但她自学能力强,在画画和泥塑方面,也有了一些功底。只是这些年,她一直忙着挣钱养家,慢慢地把她最喜欢的东西荒废了!我知道有了这次意外,朋友一定会想很多,她的态度,也一定会改变很多。世界上没有白走的弯路,也没有白白浪费的时光。你在哪儿用心,就会在哪儿收获。但是,如果你坚持了你喜爱的事情,你的内心就有了一种内在的宝藏。有了这样的宝藏,哪怕你身处凄风苦雨之中,你的内心依然是温暖而晴朗的。就像简.爱说的那样:“我能一个人生活下去,要是自尊和环境需要我这样做的话。我无须出卖灵魂以换取,我生来就有一种内在的宝藏。哪怕一切外在的快乐都被剥夺,或者只能用我出不起的代价才能得到。”“我关心自己,越是,越是没有朋友,越是无依无靠,我就越是要尊重自己!”一个相貌平平又贫穷又无依无靠的女家庭教师,因何能说出如此自信、如此傲气的话呢?因为她有能力养活自己,因为她的内心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因为她不必出卖灵魂以换取幸福!她拥有的这些东西,建立起她强大的自信。因此,她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活得顶天立地,心安理得!另一个朋友家里有钢琴,她想去学,却又怕自己学不会。她说她在音乐方面,没有一点天赋,不会唱一首完整的歌,是真正的零基础。我告诉她:每个人开始的时候,都是零基础!只要你喜欢就去学,勇敢地开始,慢慢地坚持,肯定有收获。她去学了,半年下来,她已经会弹好几首曲子。她说她终于为自己压抑的心灵,找到一个释放的出口。每当她坐在钢琴前,每当那些美妙的音符,从她的指尖跳跃而出,她觉得自己好快乐也好幸福!任何行业,都没有过高的门槛!是我们内心的犹豫不决,给了我们太多负面的影响,让我们在做与不做之间,慢慢磨灭了自己的激情和梦想!当你拥有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才艺,你就拥有了一颗优与一切的心。从此,任何的艰难困苦,都不足以使你屈服!“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人总是在做与不做之间,耗费了太多时光”我把这一段话,发到朋友圈里,不一会儿就有朋友回复:“想寄就寄吧!一件衣服而已。有物流有快递,用不着这么煎熬。”是啊!无论什么事,想做就做吧!别在做与不做之间太煎熬。不要说你年龄大了,也不要说你没时间,更不要等到时机成熟。因为明天你比今天的你更老,因为时间永远都是挤出来的,因为等待给不了你任何东西,因为再不行动,你就真的没有机会了!不要把你的梦想,转嫁给儿女,不要把眼前的苟且,变成懒惰的借口。因为,有吃有喝的时候,你更要有点追求。作者: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卿心千万难。_他本是一世无双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92贴子: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卿心千万难。
票牛教你如何买到热门、便宜、真实的演出门票!
君还了…小妹子你就甭纠结了…你一纠结…哥心都疼了…(凑上去亲一个
哎呀我想起我的以前的扣名了寒衣欲寄,却怕更无归期。
哎呀我想起我的以前的扣名了寒衣欲寄,却怕更无归期。
小爷踹死你.....一脚踹你个生活不能自理....咳
哈哈 好押韵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查看: 86|回复: 14
贫居贫居闹市却无哀,琴友诗朋日日来。浅唱低吟聊尽兴,清茶小酒足开怀。& & (出群格)寄寒衣欲寄寒衣不寄间,当年姚燧万千难。中秋我已寄将去,今日立冬应未寒。& &注:姚燧,元朝作家,他的小令《凭栏人、寄征衣》曰:“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我这里反用其意。昨日立冬入冬一日艳阳天,驱散暮秋霾与烟。犹似三春犹不似,寻芳却悔著衣单。& && && &&&
追求诗意的人生
中秋我已寄将去,今日 立冬应未寒。情怀尤佳!赞赏!
追求诗意的人生
琴友诗朋日日来。人间至乐也!问好江湖竹琴首版!
追求诗意的人生
清茶小酒足开怀。
追求诗意的人生
浅唱低吟聊尽兴,清茶小酒足开怀。
平平淡淡才是真,日子过得真舒心!
一组佳作,赏学,问好琴首!
追求诗意的人生
中秋我已寄将去,今日 立冬应未寒。情怀尤佳!赞赏!
谢谢马哥来赏。问好!
追求诗意的人生
琴友诗朋日日来。人间至乐也!问好江湖竹琴首版!
哈哈,是啊,此乐何极。谢谢。问好!
追求诗意的人生
清茶小酒足开怀。
就是呀,自认为哈。问好园子!
追求诗意的人生
浅唱低吟聊尽兴,清茶小酒足开怀。
平平淡淡才是真,日子过得真舒心!
一组佳作,赏学,问好琴首!
幽梦过誉了,谢谢,问好!
追求诗意的人生
学习佳绝,特喜其一。问好村长!
追求诗意的人生
犹似三春犹不似,寻芳却悔著衣单。问好首版!
追求诗意的人生
学习佳绝,问好江湖竹琴首版!
追求诗意的人生
学习佳绝,特喜其一。问好村长!
谢谢川北嘉宾喜欢拙作。问好!
追求诗意的人生
犹似三春犹不似,寻芳却悔著衣单。问好首版!
问好休休子,谢谢雅赏!
追求诗意的人生
学习佳绝,问好江湖竹琴首版!
谢谢元光诗友来赏,问好!
追求诗意的人生
Powered by需求发布后1小时内收到服务商响应每个需求平均有10个服务商参与95%以上的需求得到了圆满解决所有需求不向雇主收取任何佣金
最爱的元代诗人姚燧的《寄征衣》: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这首诗极为精准地诠释了一个女子的心思,很细腻,很动人。
最爱的元代诗人姚燧的《寄征衣》: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这首诗极为精准地诠释了一个女子的心思,很细腻,很动人。
免费1对1专属交易顾问
满意后再付款,出问题双倍赔付
已有28031人申请
&!&在线客服的工作时间为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文章正文
《相信未来:食指诗选》
责任编辑:龙慧
来源:中山作家网
发布日期:
《相信未来:食指诗选》作者:食指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8月定价:46.00元ISBN: 978-7-内容简介:《相信未来》是诗人食指从自己四十余年创作的作品中精选精编而成的诗集,也是迄今最完备的一本食指诗选。书后的创作大事年表也比以往所见大为充实,其中包括许多重要的修改,将是一本会引起读者和研究界关注的诗集。作者简介: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山东鱼台人。朦胧诗代表人物,被当代诗坛誉为“朦胧诗鼻祖”。著有诗集《相信未来》《食指o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诗探索金库o食指卷》,诗歌《鱼儿三部曲》《海洋三部曲》《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人生舞台》《疯狗》《热爱生活》《我的心》《落叶与大地的对话》《人生舞台》等。曾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食指在“文革”中因救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1968年到山西插队,1970年进厂当工人,1971年参军,19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因在部队中遭受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此后曾三次住进精神病福利院,最长的一段疗养时间达十二年。2002年,食指出院。名家评价:一代人为一代人写作,他把我们那一代人的东西确实写到了位,确实有历史价值。食指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林莽如果要追寻当代诗歌先锋写作的谱系和最近距离的一个“小传统”,他是最无可置疑的源头性人物,一位真正的举火者和先驱,那一代人的精神肖像。他的开创于1960年代历史黑夜并光大延续于80、90年代的独具性灵的个人化抒情写作,对于当代中国诗歌而言,具有无可替代的披荆斩棘、筚路褴褛的引领意义。同时更重要的,他是一位用自己的生命人格实践见证了写作的诗人,一个作品与生命互证的诗人,一个具有精神现象学与文化标本意义的诗人,一个属于雅斯贝斯所说的“一次性写作”的诗人,因而也是一个使人感动的诗人。他的诗歌也许与智性和复杂的思想无缘,但它属于生命和情感,属于知行合一人文互现的生命实践。他还成功地延续了当代诗歌的“歌性”传统与形式感,使“陈旧”的形式获得了新的活力。他长达四十余年的写作穿越了时代的剧变,并且因此成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个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张清华历史是无情的,多少曾经是显赫一时的人物随着时间的逝水而被人淡忘。历史又是公正的,多少湮没无闻的才俊之士最终被重新发现,在史家的记载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食指便是属于这后一种人。作为一个诗人,他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背景下开始诗歌创作,并在知识青年中造成重大影响。比起后来的朦胧诗人和新生代诗人,食指走得并不算远,但重要的是他是第一人,在没有诗的时代,在诗被逼进了一条绝路的时候,他使诗开始了回归,他摒弃了把诗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做法,把以阶级的共性为主体的诗歌开始转变为以诗人个性为主体的诗歌,在诗中出现了个体生命的呼唤,对人的尊严的呼唤。诗是食指终生的追求,凝聚着他全部的痛苦与欢乐,是诗使他跨越了精神死亡的峡谷。在高雅文学受到商业大潮的冲击,诗人文人纷纷下海的时候,食指却始终恪守着自己的人生准则,他的生命已和诗融合在一起。这样一位开一代诗风的先驱,当年的知青战友不会忘记他,读者不会忘记他,历史也不会忘记他。——吴思敬在任何情况下,他从来不敢忘怀诗歌形式的要求,始终不逾出诗歌作为一门艺术所允许的限度。即使生活本身是混乱的、分裂的,诗歌也要创造出和谐的形式,将那些原来是刺耳的、凶猛的东西制服;即使生活本身是扭曲的、晦涩的,诗歌也要提供坚固优美的秩序,使人们苦闷压抑的精神得到支撑和依托;即使生活本身是丑恶的、痛苦的,诗歌最终仍将是美的,给人以美感和向上的力量的。——崔卫平精彩选摘:我的生活创作大事记(节选)食指 口述,翟寒乐 整理开始对诗歌着迷我祖籍山东省鱼台县王庙乡程庄寨村。日出生在行军路上。五六岁时母亲给我诵读古诗,到现在都清楚地记得其中两首。一首是“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就那么几个寄与不寄的字,把心中纠结缠绵的感觉说了个清清楚楚。我当时产生了一种新奇的感觉。还有一首是“打起黄莺儿(ni),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是唐o金昌绪的《春怨》。可能是这两首诗特别耐读,读来语音缭绕,意味隽永,所以直到现在都记得。上小学开始喜欢诗歌,买了好多儿童诗集看。对我影响大的是柯岩的儿童诗,如《两个将军》、《帽子的秘密》等,让我印象很深。受其影响,大概在四年级时写了:鸟儿飞过树梢,三八节就要来到。在老师阿姨的节日里,问一声老师阿姨好。初中又读到了贺敬之、郭小川的诗(他们写的诗是新诗),都找到了小时听母亲诵读古诗的感觉。印象深的有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三门峡梳妆台》,郭小川的《乡村大道》等。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就那么几个句子稍加改动,读着绕来绕去余音绵绵不尽,和小时妈妈读的“欲寄君衣君不还”如出一脉。还有冰心的《繁星集》,里面的每一首诗都很短,就像元曲的小令一样,都有那种味道。这样的诗作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朦胧中我感悟到诗歌的魅力——诗应该是这样的。这些可能是引导我走向诗歌道路的起点,我开始对诗歌着迷。得罪老师继而挨整,想自杀被马铃声唤醒初中时,对知识的渴求让我放学后就在家关着门看书,经常是饭好了叫我才出来。为此母亲很担心:“这孩子别是病了吧?”父亲说:“没事,他是读书读进去了。”语文课开始接触诗词,到书店买了本王力的《诗词格律》看,知道了诗词的常识,但没下功夫。初二下学期的清明节前后,由于家庭的教育,写了首纪念二大爷郭耕夫、三大爷郭宗斌烈士的诗,他们在对敌斗争中牺牲得很英勇,很惨烈,让我深受震撼。记得几句:无数的花圈和挽联,萦绕在烈士墓边,花圈上那迎风抖动的鲜花,像是一簇簇跳跃的火焰。初三因成绩优秀被评为北京市优良生。中考发挥失常,同年进北京函授学校西城分校补习,准备1965年再考高中。在一年的函授学习中(主要在家自己温习),由于功课底子较好,就有了许多自己支配的时间,便比较系统地按照外国文学史认真读了些外国文学经典,并进行了分析。还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诗词、散文),以及自白话文运动以来的白话文优秀作品。此时和牟敦白(他是北京西城区函授学校的学生)、郭世英、张郎郎有来往,他接触外国现代文学艺术较早、较多。我和他有所交往后,开始接触西方的现代作品和现代派艺术。函授学校搞“反修防修”的反“自来红”教育,老师让我做典型发言,批我爱看外国小说,我对此事反感,不干,由此得罪了老师。老师联合团委书记整我。挨整很厉害,激烈的冲突使我有了退团的行动(上高一时父母找西城区团委讲明情况,才恢复了团籍)。1964年底或1965年初,曾在一天夜里走到复兴桥上,想投护城河自杀,前思后想,在桥上徘徊将至黎明时,农村进城拉粪的马车经过,马铃声将我从黑暗中唤回。之后的一天早上迎着阳光骑车出行,心情和阳光一样灿烂,想了四句:喜逢朝阳送,清风款款从。飘然辞嚣市,田园育乡童。“把材料塞进他的档案,让他一辈子抬不起头来!”记得“文革”初期,当时整我的同班对立派的人当着我的面恶狠狠地说:把材料塞进他的档案,让他一辈子抬不起头来!这些塞进我的档案的“黑材料”,在“文革”初和“文革”后期的下乡、交友、参军的经历中都产生了极大、极坏的影响。开始下乡都没有资格,等着运动后期处理。在函授学校挨整的“黑材料”被装进档案,成为“问题学生”的佐证,更成为入北京五十六中高中后以及“文革”中挨整的基础材料。“文革”中五十六中的左派组织继续整我的“黑材料”,并将一些不实的“黑材料”塞进我的档案。如我在和同学议论读过的书时说“法国的社会制度有利于文学艺术的发展”, 整成“黑材料”进了我的档案则成了我“说法国社会制度好”。当时有本很红、很风靡的小说,我看后说:这像中学生作文,里面有的抒情是模仿雨果的《悲惨世界》。这也成了“黑材料”放进我的档案。从1964年在函授学校开始挨整,到1968年我写出《相信未来》后、下乡前参加学校组织的秋收劳动时还在继续受到批判。我这个“问题学生”的问题是:看外国文艺作品,写诗。定性是:资产阶级思想严重。在杏花村时,大队选我参加县里的知青积极分子大会,后资格被取消,我问是怎么回事,大队长只说了一句:“公社说档案到了。”档案如影相随,从北京五十六中到山西汾阳杏花村公社,又经山东鱼台王庙公社至济宁市人武部辗转跟到部队。我清楚地记得,在部队我已当了文书后,连里一位党支部委员当着很多人和我开玩笑说:文书还是个粉红色诗人。临离开部队前,我们营和驻地海军基地通讯营举行篮球比赛,一直观看比赛的营政委(我所在的独立营是政委编制)动情地和我说:“回去吧。把你的档案写好点。”这是肯定了我在部队的锻炼成长。串联留在上花庄1966年8月外出串联,9月下旬回京。在这期间,不知哪个学校的几个学生跑到我们家,说我们家有封资修的书,让处理。父母很害怕,处理了家里除马、恩、列、斯、毛以外的所有书,只有一套放在床下的《约翰o克里斯朵夫》得以幸存。我回家得知此事,气得打碎了家里所有的灯泡。一片黑暗。1966年11月,中央决定停止乘车串联,提倡步行串联。我和班上几个男同学商定去延安。行至山西代县阳明堡公社,经当地挽留,我与同学王建平决定留下帮助社队搞“文化革命”(延安我曾去过)。之后我应该公社上花庄(大队)之请去上花庄帮助搞运动,其实也就是“四清”的扫尾工作。1967年初因宣布“联动”是反革命组织,深感震撼。我佩戴的红卫兵袖章虽然是“十六纵队”的普通袖章,但怕引起群众猜疑,因此返回北京。在上花庄,大队安排一个中年单身饲养员(时间久记不清名字了)和我同住。我白天和社员一起劳动,晚上整理汇集群众上报的材料。和我同住的饲养员话不多,我每天晚上回来他和我打个招呼,给我搁几支烟就自己休息去了。烟是大队买的,我就是在那时学会了吸烟。吃饭是大队派,在老乡家吃一天饭自己交四毛或三毛钱(时间太久记不太清了),一斤粮票,钱和粮票都是从家带的。诗歌写作道路上的最大幸事,是和何其芳的交往在剧团认识了何其芳的孩子何京颉、何辛卯,于初夏认识了何其芳。自此之后,才对诗的韵味和形式及语言的知识有了更深入更系统的了解,并开始了有意识的自觉追求,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诗歌写作。“文革”前在学校阅览室读到过何其芳主编的《文学评论》,那些作为批判“靶子”的外国诗歌,虽多是零散片段,但美国的象征主义诗篇和苏联年轻女诗人阿赫玛杜林娜的诗令我惊叹,让我大开眼界。认识何其芳之后读何其芳的诗集《预言》,发现有一种空灵感。如《月下》中的诗句,“但眉眉,你那里也有这银色的月波吗?/即有,怕也结成玲珑的冰了。/梦纵如一只顺风的船,/能驶到冻结的夜里去吗?”以及《预言》等诗篇都是能把人心中的神性召唤出来的作品。和何其芳的交往是我在诗歌写作道路上的最大幸事,对我一生的诗歌创作影响极大,使我终生受惠。尤其是何其芳关于新格律体及诗与歌的关系的教导,使我懂得了中外诗体由古典到现代的发展过程。何其芳专门给我讲授“新格律体”诗歌,讲得非常细,非常耐心。记得他先给我讲新诗的“形式”,他说:新诗是应该有形式的。诗体的变化从来是从没有形式到有形式,之后再打破旧形式,形成新的形式,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跟社会和语言的变化有关,跟时代有关。在新诗的形式上,他主张“新格律诗体”,基本上和闻一多提倡的差不多。但在为什么要提倡写新格律诗上,何其芳老师更多地强调新诗应该有音乐感和韵味,有了音乐感和韵味才受老百姓欢迎。那时我们特别喜欢唱歌,经常一起在何其芳老师家唱苏联歌和其他外国歌。何其芳老师曾对我说:你们喜欢唱歌,歌词配上曲子,好听好记。为什么呢?因为一首歌的谱子是由几个乐句组成的,而乐句是由若干小节组成的,小节又是由音节组成的。要知道歌谱里的乐句就像一行一行的诗一样,一首歌里乐句里的小节数量是一样的,同样每个小节里面音节的长度也是一样的,这样唱起来非常和谐,感觉余音绵绵不断。新格律诗体,像歌的曲子一样,一首诗几段组成,每段中的诗句和曲子里的乐句一样,句数基本相同,每句中的顿数也叫音步也应和乐句中的音节一样,大致相同,再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一、二、四或二、四)押尾韵,就会产生和歌一样的效果。我问过何其芳老师:民歌也非常有音乐感,配上小调也很有韵味,民歌体是否也应该提倡?记得老师说:在反映现代这个博大深沉的社会时,新格律诗体比民歌体要好一些。我听得认真,牢记在心。这等于是说,写新格律诗体的诗人就和音乐家作曲和谱曲一样,有节拍、有句式、有章法了。再加上押尾韵和略微注意点平仄,诗就有了乐感。一首好诗会和受欢迎的歌和乐曲一样好听、好记。如果你了解新格律诗体和懂得音乐简谱,就知道何其芳的联想多么神奇,把歌、曲的体式与新诗形式的形成联系在一起,必然产生妙不可言的效果。何其芳的思考与实践是对新诗形式的形成和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我把当时写的诗稿拿给何其芳,何伯伯不但看得认真,还写上自己的意见,再耐心地和我谈,一点没有名家大诗人的口气和做派。谈完了,还嘱咐我“要记得”。还有一点要提及:从小我一直觉得诗的抑扬顿挫特别好听,像声音的回廊,觉得新诗里也应该强调一下。年我问过何其芳老师新诗中平仄的问题。何其芳老师说他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也问过语言所一位好像是姓陈的所长,他是这么说的:现代口语亲和力强,仄声字多,新诗中这个平仄的问题很难解决,所以我写诗时,一句诗中仄声字多的时候,就适当地换几个意思一样的平声字的词,使诗句朗朗上口(参看我的文章《纪念诗人何其芳诞辰100周年》2012年第2期《上海文学》)。1967年、1968年陆续写出一系列年轻人喜欢的诗作,这与何其芳伯伯对我的教导密不可分。谷牧伯伯读诗把我镇住了1968年的夏秋之交写出《相信未来》。王东白说,郎郎逃往外地之前在他的本子上“歪歪斜斜地”写下“相信未来”。“相信未来”正合我当时不好的心情。原来还想写“用孩子的笔体歪歪斜斜地写下相信未来”,后觉字太多了,不合节拍。刚写出《相信未来》就有一次与谷牧伯伯的巧遇,谈到了文学创作和诗。其间谷伯伯诵读杜甫的诗《旅夜书怀》,他那略显浓重的胶东口音,沉郁苍凉中带着些无奈,把我惊呆了。杜甫的诗我读过,可谷伯伯的声音、语调,把我这个刚写完《相信未来》的小青年震住了。这才是诗啊!我写的那叫什么?回到家,马上找出杜甫的诗选来看。让我极其失望的是,一个个铅字呆板地排列在书上,再怎么读,也找不到听谷伯伯读诗时的那种震撼了。我第一次感觉到什么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参看我的文章《记一九六八年谷牧伯伯与我的一次简短谈话》日《文学报》)。还有件事也必须提一下,因为对我的影响很大。谷伯伯在听我说了为什么喜欢文艺后,喝下一杯白酒,沉思了一会儿说:“年轻时都写诗,成仿吾在创造社时常写东西,可到苏区就不写了,做其他工作了。”成仿吾的事当时只略知一点,他是创造社的成员。到苏区之后的事我一点不知道,不敢说什么。这件事让我心中一惊,因为我是准备一辈子写诗的。谷伯伯说这些时,是边考虑边说的,语调很有些沉重。之后再联想到小时候读到的鲁迅答《北斗》杂志提问,我就一直在考虑,怎样生存?如何给自己创造一个温饱的环境?在单位的传达室工作后,才找到了有饭吃、又宽松、还能学习(传达室报纸、文艺期刊多)、写诗的地方。1985年1月初开始长期住院,这个问题就搁置了,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反复推敲、诵读、删改的诗作《相信未来》原创第三段“是啊,相信未来/这是最温暖的干柴/是啊,相信未来/这是最迷人的色彩”最后删去了,为此有的朋友一直觉得可惜。这是我多次朗诵后,经过认真考虑删去的。“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这心境是非常凄凉的。“是啊,相信未来,这是最温暖的干柴”,情绪开始高昂,“是啊,相信未来,这是最迷人的色彩”,情绪更高了。这种在高昂情绪的逼迫下一步步递进的不适当的高昂,不符合当时的处境和心情,因为当时大家都很压抑。删去了这一段,心中的情绪自然转成了低沉的“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摇曳着曙光那温暖漂亮的笔杆”很大气、很深情,用孩子的笔体则是充满向往,但却是根本不着边际的,这才符合当时的情况。1968年写出《相信未来》后,经曲磊磊引见去贺敬之家谈诗,认识了贺敬之和从小喜欢的儿童诗作者柯岩。柯岩在厨房做饭时我和她就写诗的问题交谈了一会儿。柯岩去世我写了篇怀念的文章。《还是干脆忘掉她吧》原创第三段的后两句——“一手扶着摇曳的垂柳,一手召回南去的雁群”,正式发表改为“迅速地消失在我的蓝天里,只留下鸽铃那袅袅的余音”。有朋友觉得“一手扶着摇曳的垂柳,一手召回南去的雁群”是神来之笔,删了可惜,可我特别喜欢鸽群飞时的铃声,听着心里舒服。《鱼儿三部曲》我写得最下功夫,也是我最满意的诗作之一,不料竟无意言中了自己的命运。“死神穿着雪白的单衣,躺在病床上痛苦地叹息”,这是《鱼儿三部曲》“三”的开始两句。形容冬天快结束时,雪没那么大了,雪白的单衣是残雪。在年修改时为了整个诗的内容忍痛割舍。当年诗写好也被大家传抄,我听说一位国民党留在大陆的什么人看到此诗时说“这才叫诗”,吓坏了我,想收也收不回来了。后来在《今天》发表时,我的原稿已丢,用的是北岛保存的抄稿。《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日乘下午四点零八分的知青专列赴山西汾阳杏花村插队。在车上秦晓鹰说“给你找个空点的车厢写诗去吧”,随后找到一节人较少且有暖气的车厢,是夜写出了《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第一稿。19日抵达杏花村,20日完成定稿。初稿的第六段是:“……然后对她粗声粗气地叫喊:听见吗?记着我,妈妈北京!”当时车站特别乱,只能这样大声喊着说话,三个小短句也符合节拍。原稿的第三段“人们都用手捂住了眼睛/放下你们的手吧/让我再看看你们/那两颗闪烁着温情的明星”在定稿时删去。小时候,衣服扣子掉了,母亲给我缀扣子时,我穿着衣服站在母亲面前,母亲把扣子缀好了,就把头俯在我的胸前,把线咬断,这是印在我脑子里非常深的印象。临走的那天,母亲又给我钉了扣子,是将扣子加固。母亲没有去车站,只有妹妹丽娜一人去送我们。以后才知道,那天父亲也去了火车站,只站在远处望着。我们走的那天,全家没吃晚饭,连灯也没开。这之前写过送别人下乡的《送北大荒战友》。送别人下乡和自己真要离开北京感受太不一样了,尤其火车开之前“咣!”的那一声,一下让心里一震。“一声尖厉的汽笛长鸣”改成过“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雄伟”和周围的环境符合,但内心仍感觉是尖厉的声音,后又改了回来。这首诗曾在多个场合朗诵,有时会随心情脱口朗诵成“一声心碎的汽笛长鸣”。临下乡之前,何其芳、贺敬之都不约而同地和我谈到向民歌学习的问题。贺敬之还专门谈到我的诗语言有些晦涩,应该学习民歌语言的简洁明快。何其芳给我找出一些民歌诗集让我带到农村学习。除此外我还带了《老人与海》,另有甘恢理送的《永别了武器》、《马雅可夫斯基诗集o长诗卷》,马雅送的《汉魏六朝诗选》、《辛稼轩词鉴》,梅天、梅津送的《鲍参军诗注》。插队杏花村,写作组诗《红旗渠》杏花村很大,是一个公社,分西堡和东堡,西堡和东堡分别是大队,我们在西堡。这里远离运动,尊重文化。在大田干活的时候还能听到老乡们唱上辈人传下的民歌,比如《走西口》、《送情郎》等小调。除了劳动,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零碎时间读书。逢雨天不出工时,更是我读书的整块时间,别人在隔壁聊天我根本听不到。由于摆脱了城市和“文革”中挨整的处境,心中阴云散尽。1969年回北京,一次朋友相聚时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生彭宁说到红旗渠,说那是农民修建的,了不起,应该写写。那时正在农村插队,对农民和农民生活有所了解,彭宁谈到农民的这一创举,对我又是一个震撼,决心写出红旗渠。1970年的9、10月份,在山东老家因给生产队办事,去泰安市水利局。在办公室看到介绍红旗渠的两本不同的小册子,非常高兴,向人家索要。要来后一直带在身边,仔细阅读,准备写红旗渠,阅读中把想出的句子随手记在小册子上。1973年3月初,我决定亲自去红旗渠看看,看看农民创造的奇迹,希望能写出歌颂农民的诗。记得很清楚,我是穿着棉袄、绒衣、绒裤,背了一(军用)挎包馒头,带着部队发的搪瓷茶缸出发的。先坐火车到安阳,再打听着去红旗渠,沿着红旗渠走到拦河大坝,看到了漳河。一路饥了啃干馒头,渴了舀红旗渠的水喝,晚上住两毛钱一夜的大车店。后来钱花完了,把身上的绒衣脱下卖了五元钱,买了张到邢台的火车票。我的一位本家大爷在邢台,去了他家,让他给我买了张回北京的火车票。回京后我把诗串了起来,原先写在小册子上的闪光句子都用上了。小册子就是介绍一段段水渠,我把它全部想象成人物的形象写出来,这是受中国古典文学和当时的样板戏(立人物)的影响。像青年洞,我把它写成青年小伙的形象。宣传册子上有一句介绍“土专家”,我把他的形象发挥了:“捡根树枝地上画,画山画水画远景,画出山水甲天下。”这样我写出了《红旗渠组诗》的《序诗》和第二首《英雄汉》,第三首《好后生》,还写出了《壮志篇》。入伍是我人生很重要的两年1970年12月在入伍年龄的最后一年(在还有其他出路的情况下),怀着能写出军旅诗的心情决心去部队好好锻炼。从济宁应征入伍,去了浙江舟山定海的舟嵊要塞司令部直属通讯营三连(永备架设连)。1973年1月退伍。这是我人生很重要的两年。紧张的施工,严格的训练,刻苦的读书,两年的部队生活使我对生活、劳动、读书的思考等,都有了和以往不同的体验,思想和身体得到很大的锻炼,有了坚强的意志和结实的身体,扛住了以后的磨难,更重要的是写出了和任何时期都不同的军旅诗。刚入伍在新兵连写出《新兵》一诗,分到连队后在班里挤时间写出了《刺刀篇》、《架设兵之歌》。1971年接徐庆东来信,信中讲到舟山有个诗人陈山诗写得很好。在我认识了军宣传处干事叶文艺叶文艺后,和陈山认识。后来借到陈山的诗集《擂鼓集》,读着很惊,真好!还抄了很多。“夜半三更/一片红旗天上走/万点白帆开绣球/潮迎人面起/喝彩看飞舟/刺刀如水向东流。”这样的诗句我看两遍就记住了。受其诗作影响,我写出《刺刀篇》、《壮志篇》、《红旗渠组歌》、《海礁赋》等。1971年当战士期间,我挤时间读完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别人施工回来都忙着洗涮,我一回来就到我们班的学习室看书。“文革”前我读完了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1971年提倡读原著,我是带着读《矛盾论》、《实践论》中的问题借来《自然辩证法》读的。训练中我很认真,能吃苦,曾背着备复线从山坡上直接往下跳,把班长吓坏了,告诉我若跳到老乡砍的竹子茬上能把脚扎穿,让我买很厚的帆布鞋垫垫在鞋里。部队的生活紧张又充实,每周只有半天的自由时间处理个人杂事(洗衣服、写信、请假上街买东西等),写的诗不多。1971年底我被任命为连里的文书,工作比在班里更加繁忙。文书室在北边的一栋房子,是一个单独的房间,保管的有档案、手榴弹、子弹、连排长的手枪。前任文书交班时提醒我:吸烟注意点,离弹药箱远一些。除了分管的工作(每周要制定出各班、排每天的施工、训练任务以及学习的具体时间表,协助指导员讲国内外形势,准备各种材料,按时出时事和思想板报、每周定期擦拭保养一次手枪)以外,还有上级安排的临时任务,几乎没有个人读书、思考的时间。因配合给战士讲国际形势写出《澜沧江湄公河》。1973年1月正式退伍,先被安排在北京市第二光学仪器厂(通县)的技校任辅导员,后因去河南林县红旗渠写诗离职。离职前曾给通县县委写信,希望能安排到通县农村教学,我心里觉得这样可以利于写诗。1979年,正式使用“食指”笔名1973年的夏天很热,时常休息不好。在我刚过了二十五周岁生日三天后的11月25日,被送北医三院精神科。在有理想和梦的年龄,被当成疯子,只有忍着委屈,听命运的摆布,这样反而使我更豁达地面对人生了。沉静是内在生活的力量,我提笔面对命运,诗就这么一路写了下来。出院后的年写出《灵魂之二》,完成《红旗渠组歌》。在我整理以前写的诗时,(《鱼儿三部曲》的第一部我还能记得,第二部第三部已经遗失)《鱼儿三部曲》第一部中有“……又怎能在现实中迈出坚实的步履”的句子,我想鱼儿怎么能迈步走呢?为了这一句我把整段都删了。而删掉“死神穿着雪白的单衣,躺在病床上痛苦地叹息”这样的句子也是为了回避当时的痛苦。“经过人世时,我脚步放得很轻”,我从不敢大喊大叫的。1978年12月下旬,北岛、芒克、江河、黄锐等带着刚刚油印出来的第一期《今天》来家里找我,约我投稿。此后一段,和他们来往甚密。1979年在《今天》发表诗,正式使用“食指”笔名。食指的意思就是“时之子”,时是母亲的姓,又和老师的“师”谐音,别无他意。1980年柯岩几次来信要诗,在母亲的催促下,给了诗刊社《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两首诗。刊登在1981年1月号《诗刊》上。不想回北京,在汲县火车站,落下右腿伤病1984年城市改革开始。由于自己是个“疯子”,做不了什么事。近年底时,想去农村教书,在自己养活自己的前提下,还能有时间写诗。10月底和母亲打了招呼,拿着刊有我的诗的《诗刊》,去了母亲的老家山东单县。年我基本是上半(天)班。1974年刚出院不久,有天下班的母亲把我叫进屋里,过了会儿才心情沉重地和我说:以后吸烟回屋里吸,刚才有路过的人指着你对另一个人说:那人是个疯子。母亲说了后我不敢再去前院,就去后院站着吸烟,思考修改以前写的诗,然后回家整理、修改诗稿。虽然心情不好,诗写得很苦,但到1980年代后还是注意了锻炼身体,坚持洗冷水澡,能连续做三十多个俯卧撑。记得去单县还不好买车票,买到的是一张退票。未果。不想回北京。从单县回鱼台老家,在四大爷家住了一段时间,帮着卖完公粮。还是不想回北京。从鱼台乘长途汽车到砀山,然后转乘火车到郑州。去河南是想到兰考看看,写焦裕禄。记得那年冬天在郑州时雪下得很大,天很冷。在火车站挎包被偷,一本《诗刊》和钱全没了。到郑州一家医院找我的一个姨,没找到。在火车站滞留了几天。仍然不想回北京。把戴的一块钟山牌手表卖了五元钱,除去吃喝,盲目地买了张去河南汲县的火车票。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办。在汲县下车是半夜,只能在车站等天亮。躺在水泥地上休息竟然睡着了,早上醒来整个右腿麻木,掐着没有一点感觉。我用左腿撑着身子弹了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拖着无知觉的右腿沿铁路往回走到新乡,我的一位堂哥在新乡。在新乡住了一天,次日堂哥汉章陪我回到北京。母亲告诉我她梦到我的一条腿被截肢,拄着拐回家的。还好,我的腿慢慢恢复得以保住,只是落下伤病。在安定医院,趴在走廊的水泥地上写诗1985年1月初住安定医院,一直到1989年春节。在安定医院住的那几年,对我的管理比较宽松。比如别的病人须家里人来接才能回家小住,而我却可以每周六自己回家,周日再自己返回医院。在安定医院写出了《真想再见你一面》、《黎明的海洋》、《我不知道》、《秋意》、《受伤的心灵》等诗篇。记得很清楚,《我不知道》和《秋意》两首诗是在冬天写的。睡觉时病房里一片漆黑,我只好借着过道的照明灯光趴在走廊的水泥地上写诗(因腿有伤蹲不下,即使能蹲下手也够不着地)。我把纸铺在地上,全身趴地上,硌得膝盖真疼。想好一句趴地上写在纸上,赶快爬起来活动活动,再想一句,再趴下写,胳膊肘都硌得疼。“随意踱步能使人浮想联翩/冬夜里内心中跳跃着诗意的火苗/喧嚣不安的白天得不到的东西/我要在冰冷的月波下细细寻找……直到灵感化为动人的诗句/才感到已是寒气逼人的拂晓”。安定医院我所住三病区的臧护士一直让我心存感激:有次他值夜班时,我夜里起来写诗,想休息一下,他扔给我一盒火柴,使我得以吸支烟,缓解身心的疲惫。还有三病区的任护士、杨护士、王护士等也对我倍加照顾。2000年写《青春逝去不复返》这首诗写得特别苦,因为条件改变,又回到病区,一想到自己十多年身处绝境的无助心态,决心写好这首诗。白天在乱哄哄的大房间,大房间是在病区走廊的尽头,谓病人活动室。除了睡觉在病房,吃饭在饭厅,其余时间全病区四五十病人必须在活动室坐着或站着。活动室有一台电视,有几条旧的老式长条候诊椅,病人可以看电视,可以聊天,不能走动,有一位护工坐在门口看着,病人去厕所需向护工打招呼。医生每天的查房也是到活动室看看自己管的病人。想起一个词或一句诗,有时是改动的一个字,找护士借笔写在手背上,洗碗还怕洗掉。有时还是不小心会洗掉,以后就写在胳膊上。病房的门只有中午和晚上睡觉时才开,一开门赶紧进去记在纸上。在济宁,上了一堂让我感触良多的课1998年冬天,山东济宁和济南几家报社及山师大文学院一起邀请我回山东老家看看。这次山东之行最难忘的是在济宁意外的收获。在济宁举办了我和济宁师院师生的见面会。会开了一阵后,由几个学生搀扶着赶来一位教授。记得那位教授身体十分不好,行动极为不便,由学生扶持着艰难地走上讲台,站在讲席前有点颤巍巍的。当时我和学校师生一起坐在台下,虽然不知道来人是谁,但从教授一走进大教室师生们热烈欢迎的场面看,我知道来的一定是学校里非常有名望的人。在掌声中,旁边的人告诉我:来的是姜葆夫教授,这是济宁市唯一的教授,因为身体原因,已多年不登台授课了。姜教授虽身体单薄,行动不便,但声音清晰响亮,开口便讲:何为诗?什么是诗?!不用讲稿,从《诗经》谈起,如数家珍,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尤其讲到魏晋诗文,更是精彩。因为“文革”中我读过魏晋的诗集,这回又经姜教授点拨,心中十分明了,不由得暗暗佩服姜教授学识根底的深厚。因为行程安排太紧,我只见了姜葆夫教授这一面。这一面之教,令我终生难忘。要知道那时姜葆夫教授不但与我素不相识,还知道我身陷逆境,封闭在精神病福利院里已八年之久。听姜教授的儿子光炎说:他喜欢诗,借来我的诗看,被姜教授在家中发现,姜教授看完诗集后,说了句:这才是诗。姜教授得知我回济宁去师院后,便说:我得去讲讲。这才有了上面说到的那堂课。2011年初夏我又回济宁鱼台,见到光炎,得知姜教授已过世,心中一阵难过。光炎送我一本姜教授的《歌风集》和姜教授手书的一副对联。姜光炎跟我说,《歌风集》里《蚯蚓》那首诗是写给我的。特恭录在此:纵然被/犁头犁断/拖着带血的伤残/仍同犁头一起/在泥土里/深翻。我活着,就不改初衷在精神病福利院十二年,我从小被诗歌培育的心始终没有变。清夜无尘,月色如云照无眠。漫长的冬夜,追求与思考从来也没有停止。一次次提笔抒写心中的伤痛,诗伴随我等待着春天。日,寒乐接我走出福利院。这一天恰巧是世界诗歌日。出院后不久我办了退休手续,过上了属于自己的生活。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日迁居海淀区上庄,开始了真正的晚年生活。粗茶淡饭,从容放松。自由地读书、看报,心中感动了写首诗,可以从容地沏上杯茶,可以随意地点上支烟,关注自己有兴趣的问题,在“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生活中品咂生活滋味。日我和翟寒乐办理了结婚手续。从小妈妈教我读古诗,抑扬顿挫的声音,我听着像声音的回廊。这种说不清楚的感觉就是吸引我,直到55岁时才从介绍钱钟书韵论的文章中知道,这种感觉是宋代范温论韵味时以听钟比喻点明的。范温在《潜溪诗眼》谈到韵味时说:“盖尝闻之撞钟,大声已去,余音复来,悠扬宛转,声外之音,其是之谓矣。”我以为“韵味”按范温的话说,用听钟声的心神愉悦来比喻是再合适不过的。回荡的钟声会令人们各有所想,直至陶醉了不能自已。诗歌是如此地讲出了人们心中深处的东西,叫我着迷。这些就是我和传统割不断的联系;我觉得这是中国诗的根,是中国诗歌血脉的延续。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聊布往怀,不胜感慨。诗歌在我的心中是神圣的,我写诗时心是虔诚的。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我尝试过多种诗体,一直没有停止探索,到了晚年,尤其注重中国人的审美情趣——韵味。我活着,就不改初衷,不停止思索,不停止追求,不到万不得已,不停下笔来。翟寒乐根据郭路生回忆整理撰写于日—5月12日日最后修订郭路生审查校订食指诗选:命运好的声誉是永远找不开的钞票,坏的名声是永远挣不脱的枷锁,如果事实真的是这样的话,我甘愿在单调的海洋上终生漂泊。哪儿去寻找结实的舢板,我只有在街头四处流落,只希望敲到朋友的门前,能得到一点菲薄的施舍。我的一生是辗转飘零的枯叶,我的未来是抽不出锋芒的青稞,如果命运真的是这样的话,我愿为野生的荆棘放声高歌。哪怕荆棘刺破我的心,火一样的血浆火一样地燃烧着,挣扎着爬进那喧闹的江河,人死了,精神永不沉默!1967年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片手的海浪翻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声尖厉的汽笛长鸣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我吃惊地望着窗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一阵阵告别的声浪就要卷走车站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想一把抓住他的衣领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因为这是我的北京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日相信未来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泪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不管人们对我们腐烂的皮肉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还是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1968年 北京热爱生命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那请去墓地寻找我的碑文上面仍会刻着:热爱生命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我有信心:以人生作为天平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的确,我十分珍爱属于我的那条弯弯曲曲的荒草野径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我流浪儿般的赤着双脚走来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我乞丐似的光着脊背走去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这使我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但我有着向旧势力挑战的个性虽是屡经挫败,我决不轻从我顽强的活着,活到现在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1979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令中调长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