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中国古代政治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值和意义

儒学价值的当代意义  世界上大多数宗教都是排他的,而儒学则是一种宽容、温和、中庸的人生的哲学,它既非绝对精神,也非绝对物质,既非完全宗教,也非完全世俗,而是两者的统一,“物我一体”,“天人合一”,一种建立在精神与物质之间,宗教与世俗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价值系统,这种价值系统是内在的、人性的、有节制的和可操作的。在东方文化中,伊斯兰文化比较缺乏包容;印度文化境界至高无上,但较难实践,而种姓制度,又缺乏平等;惟有儒家文化平易近人,合乎情理,宽厚包容。“中庸之道”既是最高的社会道德原则,也是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同西方文化相比,儒家文化崇尚道德,西方文化崇尚力量;儒家文化崇尚智慧,西方文化崇尚知识;儒家文化崇尚天人合一,西方文化崇尚征服自然;儒家文化是家庭本位,西方文化是个人本位;儒家追求的是和谐,西方追求的是发展;儒家哲学是一种信仰,一种体悟,一种安身立命的精神哲学和人生哲学,这与建立在概念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西方哲学完全是两回事。难怪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常常被指责应该为近代中国经济、科技、军事的落后负责,因为这一切跟现代价值是如此的格格不入。  梁漱溟认为,传统中国一直是以道德代替宗教,以礼俗代替法律,中国虽没有制度性宗教,但中国人的灵魂却能得到安顿,因为中国人过的是一种世俗的生活和心灵的生活。中国人的孝道和祖先崇拜,成为一种连接生命过去和未来的精神纽带,给人以寄托。世俗生活使中国人安静随和,从容不迫,得过且过,安贫乐道;心灵生活使中国人在伦理道德上有所依归,在艺术修养上有所寄托,从而获得内心的充实和平静,通过内省、静观、禅思、冥想、坐忘、玄览和感应而得道。  在中华文化三大精神支柱儒、道、佛中,儒学一直处于核心位置,但它们都是一种形而上学,又都是一种生活指南,它们相互补充,圆融一体,既有日常生活的道理和方法,又有思辨和超越;既世俗,又神圣,在本质上都注重天人合一。儒家思想侧重于伦理,强调人与人的和谐;道家思想侧重于物理和生理,强调人与天的和谐;佛教则重于心理,强调人的身心和谐。儒家鼓励人进取,道家给人以宽慰,佛家教人放下,儒、道、佛的历史结合为中华民族创造了一种巨大的心理空间,共同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使一切生活困苦和社会矛盾得以缓解。  儒家文化珍惜生命,肯定生命价值和现世价值,尽管儒家把利、欲看成社会混乱的根源,但她不排斥物质,也不排斥食色。儒家文化是有节制的文化,她教人知足常乐;儒家文化是快乐的文化,它没有“原罪”的压抑,也没有地狱的恐惧,整个人生被视为一个自然圆满的过程;儒家文化是利他和充满责任感的文化,仁、义、礼、智、信都是强调对他人的责任;依照儒家思想制定的法律是基于情理观念,而不是权利观念;儒家文化是厚道包容的文化,“和而不同”表明她有足够的自信。儒家的意义世界是一个伦理道德的世界,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忧患意识体现了对家人、家乡和国家的责任感。  儒家认为,整个宇宙万物本是和谐的,人和社会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应该是和谐的,理性必须服从天启。和谐就是有序,伦理道德是人类的秩序,阴阳五行是自然的秩序。人的价值暗合的是自然的价值,社会的法则暗合的是自然的法则,就如同时之春夏秋冬,月之阴晴圆缺,海之潮涨潮落,草木之荣枯,动物之生死。儒家的最高价值是中庸和谐,她与西方极端主义思想是完全对立的。“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钱穆)  中国人生活的常态是乐天知命,而不是追逐财富和张扬个性;中国社会的理想是均富和安定,而不是发展和创新。传统社会的“耕读”思想即是这种生活方式的概括。“耕为本务,诗礼传家”,一直是中国人的生活理想。“君子不器”,因为财富只被看成作是保持尊严和完善自身的手段,人们普遍追求的生活是舒适但不必豪华,俭朴而富有情趣。科举制度使人人机会均等。比财富更值得夸耀的是家庭美满、道德完善、人格魅力、琴棋书画、生活知识(中医、养生、风水、花鸟虫鱼等等)。清淡平和,闲适散漫的生活更符合人的自然天性。这种生活遗风,如今我们只能从上世纪生活过来的老先生身上才能找到,他们成了伟大传统的最后承载者。在这个忙忙碌碌,蝇营狗苟的时代,他们的人格、气质、风范、仪态,尤其是那种厚道、谦和、从容、质朴和安详的气质令现代人不胜感慨,他们的言谈举止,甚至连他们的字迹中都能透露出这样的情绪。  儒家学说充满生命情怀、生命气象和生命智慧,她教导人如何过一种平淡而有情趣的生活。林语堂说:  “人生真正的目的,中国人用一种单纯而明显的态度决定了,它存在于乐天知命以享受朴素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和和谐的社会关系”  整个中国社会的支持系统是家庭,而整个价值的支持系统是伦理道德,而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西方的个性主义和女权主义,都是与家庭相抵触的。  “仁、义、礼、智、信”既是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也是中国社会一切制度的基石,其内容比西方的“自由”“人权”观念要广泛得多;“温、良、恭、俭、让”是中国社会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其含义也要比西方的法治观念深刻得多。“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不是治国方式的差异,而是文明程度的差异。儒家的政治主张是重德轻法,教化胜于管理,“养民”胜于“权利平衡”,秩序、繁荣、安全、和平胜于自由、平等、正义、权利。梁漱溟先生认为,“旧日中国社会秩序之维持,第一不是靠教会的宗教,第二不是靠国家的法律——或者只可说是靠道德习惯”,靠的是自律而不是他律,靠的是内在约束(道德、廉耻),而不是外在约束(法律、宗教)。刘宗贤、蔡德贵在《当代中国儒学》中指出:  “儒家坚持平等比自由重要,同情比理性重要,礼教比法制重要,责任比权力重要,人际关系比个人主义重要,这似乎与启蒙运动的价值取向相对立。”  儒家强调的是一种和谐的等级秩序,和谐的等级赋予社会以意义和秩序,而绝对的自由平等使世界丧失意义和秩序;和谐的等级秩序是流转和开放的秩序,它不同于印度的等级制度是世袭不变的,而这种变动和开放的机制就在于普遍实行的科举制度;和谐的等级秩序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它更符合人性、顺应自然,而社会和万物的自然本性就是和谐有序,不是削高填低,整齐划一;和谐的等级秩序才能使社会保持稳定和高尚;和谐的等级社会才能避免过度竞争,使所有社会成员各安其名,各守其份,各尽其职,各得其所;和谐的等级秩序既包括社会的等级——对家庭、家族、社区、国家地位的认同,也包括内心的等级——每个人对尊、卑、贵、贱的认同;和谐的等级秩序既是外部的调适,也是内部的平衡。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靠的是“内圣外王”的思想,即内在的伦理道德和外在的社会等级,而不是靠宗教和法律。天、地、君、亲、师、士、农、工、商,都是伟大自然秩序的社会体现。  儒家精神与现代性不可分离的三个方面,即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个人主义都是冲突的。“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秩序是对现代商业文化和科技文化的内在制约。万事万物都有其天然本性,如时间之无始无终,一去不返;四季之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循环往复;男女之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物质之热胀冷缩;商业之本性就是贱买贵卖,投机取巧,这是它存在的理由和不变的本质,因此,历来的主流价值都是对它保持警觉。  中国文化像水一般柔弱而强大,具有惊人的适应能力、吸收能力、消化能力和化解危机的能力,同时又具有顽强的方向性。儒家深厚而坚固的价值体系决定了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其间虽有兵荒马乱,改朝换代,但社会的基本价值未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身心的关系在总体上是和谐的。著名教育家蒋梦麟说:  “中国人凭籍容忍的美德,对于无法吸收的任何思想体系都有巧妙的应付办法,这就是先吸收一部分,让余留的部分与本国产物和平共存。因此亿万人口中一部分就接纳了外国的思想文化,成为佛教徒、回教徒或基督教徒,大家和睦相处,互不干扰。”  中国文化的宽厚包容来自于内在的强大和自信。东亚的崛起,是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的产物,在客观上也是一种对西方价值的遏制。儒家经典是对整个东亚民族的精神气质、心理倾向和行为规范的概括和指导,大多数东亚人都具有儒家思想而不自知。  “内敛”是儒家文化的一种本质特征,其哲学思想、传统观念和生活态度中都没有扩张的倾向,几千年的历史主要是采取一种守势。而所有的保守主义都包含着一种稳定的机制,其核心则是节制,因为“保守主义的基本信念是怀疑主义、多元主义、传统主义和悲观主义”(美国政治哲学家约翰•凯克斯),保守主义是对一切形式的极端主义,包括政治的、宗教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极端主义倾向的抑制,保守主义和中庸思想包含的是一种智慧,我们没有理由轻视一切保守主义。中国文明没有神圣世界与世俗世界的紧张对立,没有过宗教战争,也没有对外扩张掠夺的历史。中国人修筑万里长城是为了防范外来入侵;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却没有用它来生产枪炮;中国人发明了罗盘,却没有用它来航海远征;郑和七下西洋,却没有去掠夺财富、建立殖民地;即便是最近的三次越境战争(朝鲜战争、中苏战争、中越战争)也主要是为了突破苏联和美国的包围。中国在世界上的巨大影响主要是通过其价值的自由传播,通过其哲学、艺术和生活方式的吸引力来实现的。  世界并非越现代越好,人并非越现代越有智慧。现代人可能更聪明,但不能说现代人更富于智慧。人类今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如何创造财富的问题,而是如何合理分配财富的问题。余英时认为,与西方的民主和科学共同发展起来的是,过度发展的个人主义,漫无限制的功利精神,日益繁复的诉讼制度,溺幼轻老的社会风气,紧张冲突的心理状态,这不仅给传统社会带来巨大冲突,也正在引起西方自己的深切反省。  西方企图把它们那些带有致命缺陷的价值作为普世价值强加给世界,不仅说明了西方的傲慢和对其他文明的无知,尤其是对西方价值正在给整个人类带来破坏缺乏了解,而这些灾难最终也会殃及到他们自身。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指出,“世界统一是避免人类自杀之路。”但是,用什么来统一呢,如果统一到西方价值上去,将无异于加速人类的毁灭;如果统一到“东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世界,可能推迟人类毁灭;只有统一到以东方文化主导的世界,人类才有希望,这主要是因为,西方价值的本质是放任,而东方价值的本质是节制。  未来人类社会的主导价值应该融合一切人类价值,以“中庸”“和合”的思想作为通约分子。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正乐见中国和其他东方国家的崛起,儒家文化负有为人类生存探路的使命。中国的崛起只会为世界带来和平与希望,而不是带来威胁,这是由中国文化的基因决定的,中国文化的基因是内敛、柔静和节制,而不是谋求政治和军事霸权。中国在过去几千年里对周围乃至整个世界的强大影响力,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文化同化,证明了这种价值的历史合理性。真正能够打消世界疑虑,让西方放心的恰恰是中国内敛和求稳的文化特征。  现代化不是东方擅长的游戏,机械科学不是中国文明的实质,尤其是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适度开放和竞争可以学到有益的东西并保持一定活力,但过度开放和竞争则可能有害,甚至丧失取得的成果。中国在近代的每次历史性选择绝非偶然,都是为了“图存保种”,都是中国文化基因的表达。中国在现代选择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而没有选择依附西方资本主义,是一种历史的选择,中国的大幸;中国在当代坚持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而没有模仿苏联,转向欧美的资本主义,也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的大幸。所有这些选择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现实的选择,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在最高意义上体现着历史的延续性和中华文明顽强的方向性。中国经济的成功,主要是政治制度的成功,归根到底,是伟大“中庸”智慧的结晶,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动荡主要是盲目照搬西方自由民主的后果。今天的“改革开放”和“文化复兴”仍然是这种“图存保种”和“基因表达”的延续。  具有独特价值、悠久历史和众多人口的中国,在现代发展的每个方面都可能是例外,面临国际国内各种复杂多变的形势,中国比任何国家和任何时代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其最大优势来源于传统的权威政治,来源于近现代的历史遗产。近30年来大多数西方预言家根据西方的经验和西方模式对中国的预言都是误判。历史证明,西方的政治经济模式是不可复制的,各种西方的人造理论都不适合中国,中国终究会按照自己的历史逻辑和文化性格来运行,这种历史逻辑和文化性格便是中国的世俗精神和实践理性,所谓的“中国模式”便是这种世俗精神和实践理性的集中体现。中国坚持自己的方向,既博采众长又不盲目照搬,没有与西方体系完全融合,反而给中国提供了广阔的开拓空间,不仅能在独特的国情与世界外部条件之间做出更现实的选择,将来还可能在重大制度的创新上做出更符合东方精神和儒家文化的设计和安排,而中国的仁政思想与西方的行政制度和经济制度的结合,将可能能成今后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中国的崛起已超出了一个普通大国的崛起的意义,中国的崛起将更主要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崛起,一种价值意义上的崛起,一种范式意义上的崛起。  中国无疑是现行国际制度和全球化的受益者,但这主要是拜时代的恩惠而非西方的赐予,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中国仍需继续与国际接轨并按照西方主导的国际规则行事,但我们必须要做出各种战略性规划,为东方价值和中国意识的全球化做准备,而经济上、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排序并不是中国的主要目标,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大同”思想,同情弱小的悲悯情怀,以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事原则,决定她在将来必然有所作为。伟大东方智慧与现代知识的结合将使中国成为未来世界的知识中心、参照体系和思想源泉,就像西欧曾是近代世界的知识中心,美国是现代世界的知识中心一样,而西化的中国则只能成为次等文化,早在20世纪初,辜鸿铭就说过:  “洋人决不会因为我们歌曲发辫,穿上西装,就会对我们稍加尊敬。我完全可以肯定,当我们中国人变成西化者洋鬼子时,欧美人只能对我们更加蔑视。事实上,只有当欧美人了解到真正的中国人——一种有着与他们截然不同却毫不逊色于他们文明的人民时,他们才会对我们有所尊重。”  中国的魅力将远不止于权威政治与自由经济、国家干预与市场导向的有机结合,中国魅力将主要来自于她的道义感召和历史说服力。中国将要贡献给世界的不仅是在全球经济中的GDP份额,新的产品和技术,新的行业规范,甚至不仅是一些国际议程、世界制度和意识形态,中国最终贡献给世界的是她的价值、思想和观念,这种伟大变革的进程可以描绘为:民族国家——原创价值国家——范式国家——新人类文明国家。中国最有资格领导世界的还不在于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而在于其文化价值和历史经验,中国将成为人类新范式和世界新秩序的主要缔造者,人类必须重新定义“进步”的内涵和“发展”的模式。中国重返世界中心的过程将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她所凭借的手段不是武力而是综合实力,是一种自然的回归,中国大可不必在意所谓“G2”或“东亚共同体”之类的事情。  此外,中国将要贡献给世界的还包括与未来人类生活越来越密切的中医理念,让世界人民共享中医的成果。中医既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又有丰富的治病经验,她既是前现代医学,又是后现代医学。中医特有的先验气质和超越内涵,更使她成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她所参照的是整个生命体系,她所传递的是整体医学信息。  中医检查和治疗疾病的逻辑思维是注重原因,而西医检查和治疗疾病的逻辑思维是注重结果;中医是成熟、完整、系统的理论医学和临床医学,她首先是人学、生态学,其次才是医学,而西医仅仅是一种医学,其微观、局部和还原论特征使其只能作为一门与生物、化学和物理平行的学科。西医的缺陷远远不止于西药普遍的毒副作用,整个西医所遵循的“还原论”思想必然导致人的医学被还原为生物医学、生物化学、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生物因素决定论”必然导致“只见疾病,不见病人”的结果,忽视精神、社会和文化因素在致病和治病中的作用;医疗和商业的结盟必然导致药物和诊疗手段的滥用,新药生产技术层出不穷,医疗费用越来越高,社会财富的耗费巨额,造成“过度医疗”和“医疗匮乏”的两极分化;舆论对中医的挑剔和对西医的袒护不是出于对中西医本质的认识,而是出于崇洋和自卑。  中医终将超越只具机械唯物秉性的西医,西医的诊疗技术终将服务于中医整体的观念、平衡的观念和天人合一的观念,辅佐中医发扬光大,走向世界。中医必须走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中医不能科学化,科学化的中医将不再是中医,如果真有所谓中西医结合,只能是“体用”的结合,即以中医为“体”,以西医为“用”,坚持中医的基本精神和原理,吸收西医的个别诊疗手段和技术,否则只会将中医弄得面目全非,丧失中医的精髓。完全依赖临床治疗高科技投入的西方医疗体系必须转变为面向大众、以预防为主和中西医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医疗体系;生物医学必须转变为人文医学,对抗医学必须转变为和谐医学,才有可能走出现代医疗的误区,摆脱世界性医疗危机。自“五四”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医遭受了毁灭性冲击,流传几千年来伟大的医药传统正在消亡,医疗的重心不是在预防、保健和养生,只是在治疗,而人口老化,退休养老和医疗保险压力日益增加,将使国家财政不堪负重,中医理应在整个国民医疗保险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逐渐发展成为国民健康保障系统的主体。发展中医已不仅仅是一个弘扬传统文化,建立全民医疗体系的问题,而是一个事关整个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事关中国未来发展战略的大问题,其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能源、粮食和教育对未来中国发展的影响。中医常识应纳入中学和大学的必修课之列,学习中医不仅可以增加学生预防、保健和治病知识,使中医融入日常生活,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黄帝内经》与《易经》和《道德经》都应被尊为中国人的圣经,因为她是一种自然天启和生命直觉,她所包含的“术”可以拯救人类的健康,而她所包含的“道”可以拯救人类的精神。如果安全、有效、廉价的中医——世界上唯一存活的传统医学最终走向消亡,那将是整个人类的不祥之兆。  中华文化的伟大传统尽管在近代遭到了重创,尤其是“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和“市场化”的冲击,但正如梁漱溟先生指出的,“中国人虽丧失了他祖先的俊伟精神,而千年之濡染浸淫,无论如何还有一点不同处。”两百年的西学东渐和西风洗礼,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五千年形成的文化基因,中国文化的本质和精髓没有改变。作为唯一不曾中断过的古文明,她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她广阔的地域和庞大的人口,她巨大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她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经验,她宽厚平和的气质,她无数次的绝处逢生,她异常强大的同化力量,她广泛的影响力,她散布全球的海外华人,她巨大的生产规模和消费市场,这一切一定预示着某种特殊的使命。中国的“中体西用”,日本的“和魂洋才”,朝鲜的“东道西器”都包含了伟大的东方智慧,她既是一种妥协,也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自信。如果失去了传统文化就失去了民族精神,失去了民族精神就失去了民族生命,失去了民族生命就失去了这个民族存在的意义。因此,我们在融入世界的同时,必须固守文化底线,保住自己的“精、气、神”,为人类保存拯救价值,这个“精”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个“气”就是中国的传统道德,这个“神”就是中华民族的原创理念和核心价值。中国的现代化不应成为欧美的现代化,一个有着几千年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理应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如果有一天中国变成为另一个美国,无论她有多强大也都是一种失败,整个人类的前途将更加暗淡。  儒家文化的伟大复兴将有助于在新时代民族精神核心价值的确立,对大陆内部,随着意识形态的淡化和西方神话的破灭,可以用儒家思想来整合社会,填补信仰真空;对海峡两岸,可以用儒家文化作为两岸统一的思想基础;对全球华人,可以用儒家思想来凝聚人心。正如《甲申文化宣言》中写道的那样:“华夏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至今仍是全体中国人和海外华人的精神家园、情感纽带和身份认同。”在这方面,新加坡政府1991年颁布的《共同价值观白皮书》中所提出的“国家至上,社会优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很好的融合了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具有普遍意义,可以作为我们今天确立社会核心价值,构建和谐社会的参考。  在现代话语中,除了在艺术上可以给西方带来某些启发外,中国始终都是他者和负面例子,中国给外界的印象往往都是贫穷、愚昧、专制、暴政,一切与西方有关的都是“新的”“进步的”,而一切与东方相关的,都是“守旧的”“落后的”,对西方来说,中国要么是同情施舍的对象,要么是怪罪指责的目标,即使是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好感,也往往只是些猎奇。  中国的崛起将使中国需要在国际事务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中国不能继续保持被动应对的局面,而应该突破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的重围,利用和平手段去影响世界,通过各种宣传来改善形象,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世界对中国的接受以及中国对世界的影响,都主要取决于中国自身。中国的媒体不仅要成为中国的喉舌,还应成为新兴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以及整个东方的喉舌,用东方价值来宣传自己,用东方话语来参与世界对话,而不是西方价值和西方话语去解释自己,为东方价值的全球化造势。一方面,要主动出击,把西方的问题拿出来“说事”,尤其是在人权的双重标准、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历史积累、有害的生活方式、种族歧视、各种丑恶社会现象、国际霸权等问题上,深刻揭示西方价值给全人类带来的危害,让他们学会如何平等的与中国、与东方、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打交道,如定期发表美国人权报告,公开发布对西方的信用评级;另一方面,需要广泛地向世界传播东方价值,以配合东方的崛起和东方文明的伟大复兴,以及整个世界秩序的重建,使之与大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相匹配,把经济优势扩大成为战略优势、政治优势和文化优势。  由于中国近30年的发展超出了西方人的想象,甚至超出中国人自己的想象,已经出现了在文化和价值宣传方面的严重滞后,对外文化和价值传播本应先于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发展,以便给外界一个精神准备,以至于被西方看成是一个“暴发户”,这种发展的失衡和滞后将给中国今后发展带来更多阻力和不利影响。西方受到的心理冲击正由惊异而生失落,由失落而生羡慕,又羡慕而生嫉妒,由嫉妒而生仇恨。“中国威胁”已经甚嚣尘上,中国在海外并购连遭失败,华人在海外频频遇袭,国外各种敌对势力一直在寻找破坏中国的机会,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中国软实力的不足。以BBC和CNN为代表的西方媒体早已经覆盖了全球,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偏见根深蒂固,大多数西方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全然无知,西方的偏见不仅来自西方的官方,更来自西方的民间,而民间的影响则主要来自主流媒体的暗示。  除了硬实力外,今后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最终是要靠对她的价值的认同,以及由价值产生出来的思想、观念、规则、制度的认同。中国需要加强各种软实力资源的培育和传播,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对外文化宣传,向外界传送真实的声音,让世界了解中国:  第一,为了让世界人民更多了解中国的文化核心和历史本质,可以考虑由国家组织对各种传统经典的大规模外文翻译,向全世界招募各语种的一流翻译人才,就像当年阿拉伯的“百年翻译”运动那样,利用各种现代化传播手段向外展示,包括各种简易通俗读本。使“国学”超出中国和实用主义的范畴,上升为一种人生理想和世界理想,为人类未来提供思路;使世界人民更多的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取向是一种精神取向,其基本特征是“内敛”和“自修”;中华民族具有极高的智慧,过去这种智慧主要是用于各种与精神和伦理相关的事物,现在她有足够的底蕴将这种智慧转向各种现代化发展上来,但现代社会的物质主义、个人主义、重利轻义、贫富悬殊、溺幼轻老、挥霍浪费等与中国文化是根本矛盾的;中国文化的社会理想是“大同”和“兼济天下”。这将有助于消除人们对中国发展的猜忌、担忧和恐惧;  第二,为了开辟更多渠道对外交流,应加强与世界各地华人商会、华侨联合会、学生会的联系和交往,增进与世界各国当地华文媒体的合作;  第三,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不同层次的非政府组织,提高非政府组织的地位,动员社会力量来应对各种国际社会的挑战,向外界的敌对势力传达更多民间的反击声音,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大的因应空间和回旋余地,更有效地发挥民间智库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逐步使非政府组织成为公民社会的基石;  第四,为了充分利用各种民间和社会资源来扩大对外宣传,国家可考虑逐步恢复实行双重国籍,吸收更多的优秀华人回国效力,使他们能自由往来于中外之间。广大海外华侨和留学生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极其宝贵的资源,他们是最好的对外交流桥梁和文化传播使者,他们对自己文化和祖国始终有着天然的依恋和忠诚,可以在价值传播上发挥积极作用。  第五,大量向发展中国家派遣体育教练、农艺师、中医和汉语教学自愿者,并给予他们以国家荣誉,鼓励民营企业到海外发展(坚持控股和本土化),扩大接受外国学生的数量和范围(更多的国家、更多的专业),这不仅可以为受惠国带去实际帮助,增进中国人民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友谊和了解,为中国赢得国际声誉,消除潜在国际威胁,扩大国际发展空间,而且是一种最好的东方价值和中国文化的传播途径,将中国传统中的人本主义(“仁”),世界主义精神(“大同”),宽容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谐理念(“天人合一”)等真正最具普世性的价值带向世界。  第六,加强对全球区域和中小国家问题(事务)专家的培养,这些专家不应仅限于外交层面,而应该真正成为对所在地区和所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风俗和社会生活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以便为国家制定全球战略和区域政策提供切实的参考,为保护国家的海外利益和华人安全,处理突发事件,制定应急方案提供可靠依据,这些专家可从留学生和当地华人中选拔培养。目前这种“重西方轻东方,重大国轻小国,重富国轻穷国”的对外文化宣传交流状况需要改变,否则将影响中国全球战略平衡,造成许多国际地缘政治资源浪费,使国家利益不能达到最优化和最大化。  人类受西方价值的桎梏已经太久,世界已经窒息,中国的和平崛起将使我们回归自身逻辑和自身价值成为可能,人类将因此而开始一次伟大的文化和价值突围,中国未来的一切合法性依据将主要来源于自身价值,而不是西方价值,既非欧美之西方,亦非苏俄之西方,彻底改变“五四”以来的理性偏执,回归中国思维。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和评价“体用结合”的思想,她具有伟大的历史洞见,也包含卓越的政治智慧,可以作为中国未来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作者:悉尼张明
发表日期: 11:49:00 回复
儒学价值的当代意义    世界上大多数宗教都是排他的,而儒学则是一种宽容、温和、中庸的人生的哲学,它既非绝对精神,也非绝对物质,既非完全宗教,也非完全世俗,而是两者的统一,“物我一体”,“天人合一”,    ============    意思是,儒学啥都是啥都不是,无所不包又啥都木有    下面不用看了    
  @失足圣人 1楼
14:45:36  作者:悉尼张明
发表日期: 11:49:00 回复  儒学价值的当代意义  世界上大多数宗教都是排他的,而儒学则是一种宽容、温和、中庸的人生的
,它既非绝对精神,也非绝对物质,既非完全宗教,也非完全世俗,而是两者的统一,“物我一体”,“天人合一”,  ============  意思是,儒学啥都是啥都不是,无所不包又啥都木有  下面不用看了  -----------------------------  儒这种病,就是既没料又要当代表,没事儿找抽。  贱。
  儒生们恶贯满盈,罄竹难书。  儒家的礼乐主义是“天赋君权”,根本就没有“人权”可言。儒家借助天与地这样的宏大概念,来造就“天赋君权”的神圣性,将天意与帝王统治联系在一起。主流社会中,政治文化的神圣性因此而确立。帝王的统治获得了神圣的力量,皇帝就是天子,朝代的更替是天意使然。从文化遗产中,北京现存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都可以看出“天赋君权”神圣性的物化体现。  “对人权的无知、忽视或蔑视“必然导致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这是客观规律,也是逻辑。  人类能抵抗客观的规律、逻辑吗?
  祖国(吾乡与吾民),“对人权的无知、忽视或蔑视“必然导致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这是客观规律,也是逻辑。  人类能抵抗客观的规律、逻辑吗?
  儒棍都是变态、伪善、虚假、无用的废物!
  儒教罪恶和腐败已经残害华人几千年了,你还想叫它继续残害下去。  
  支持一下楼主! 上市大型券商股/票/开/户大优惠,股/票/开/户不限资金万3,最低可到万2.1,全国最低。送购物卡,送手机。有兴趣加扣:76九9叁79零叁-----
    恢复中华民族传统的封建和奴隶社会的剥削压迫文化是世纪工程!  现在所谓“人民代表”的实际上是官僚阶级,资产阶级和贵族阶级利益的代表。  把汉字搞得更复杂,就可以更高地提高学习成本,让更多的人成为文盲!这才是恢复繁体字的社会效益。  所以那些代表们搞出来,妻子离婚不能分得家产,提倡引进新加坡的鞭刑来镇压人民群众。对贪污越来越宽容,法律面前不平等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通过放封建社会宫廷剧,就是为了恢复封建社会的剥削和压迫的文化和传统。  而现在又提倡用儒学来复兴奴隶社会文化。孔子非常反感封建社会,提倡奴隶社会。奴隶社会不但可以降成本,而且更有利于剥削和压迫。    孔圣人认为:劳动人民是小人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民。”又请求学种蔬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  樊迟出去以后,孔子说:“樊须真是个小人啊!统治者喜好礼,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恭敬;统治者喜好义,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服从;统治者喜好信,老百姓就没有人敢不真诚效力。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四方的老百姓都会背负著儿女前来投奔,哪里还用得著你自己亲自种庄稼呢?”    儒家礼治思想的内容  礼治是指统治者依照"礼"所确定的社会等级次序关系和名分规定来治理国家。儒家否认社会是公平的,"名位不同,礼亦异数",他们认为人有智愚之别,应有贵贱上下之分,而贵贱上下决定每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行为。如何维持这个不公平社会的秩序呢?这就要适用"礼","礼"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首要准则,社会中人们的各种关系都要依靠"礼"来理顺,处理各种事情和判断是非也都要以"礼"为准则。安于现状,老老实实依"礼"而为,即为沐浴圣化之顺民,如稍有"非分之想",则为犯上作乱,大逆不道,就会受到"刑"乃至族规家法严厉的惩罚。  儒家的礼治理论在最开始并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直到汉朝时大儒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得到统治者的支持,儒学才从诸子百家的学说中脱颖而出,成为古代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董仲舒推崇"德主刑辅"的治国思想,即先用"礼"对民众进行教化,教化无效再辅之以刑罚,刑是"礼"的补充,是实现"礼"的工具。儒家礼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强调宗法伦理观念。儒家思想最根本的就是宗法伦理思想,这是"礼"的核心内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父子关系是皇权统治中的大伦。在宗法制度中,君臣、上下、长幼、贵贱都有明确的界限和等级秩序。礼治就是借"亲亲"、"尊尊"之规则,来维护以父权、夫权为中心的家庭、家族伦理关系和以君权为中心的社会秩序。"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令子亡,子不得不亡",不然,就是大逆不道。向臣民灌输宗法伦理观念有助于臣民接受家长式的统治,使他们安于现状,老老实实做忠君、尊父、顺夫的顺民,而不敢、不想、也不愿改变现有的不平等的社会秩序,从而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和谐,达到天下长治久安的目的。  2.宣扬"性善论"。《三字经》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孟子也强调"仁义礼智根于心"。"性善论"相信人性本善,崇尚道德修养,依靠道德来对权力进行约束,认为掌权者是道德至善的化身而不会为恶。统治者布德于九州、牧民于四海,对臣民进行礼德教化,臣民要修身养性、尊尊尚德、沐浴圣化,老老实实依"礼"行事,做统治者的顺民。  3.主张贤人治国。礼治的理想政治模式是"贤人政治",所谓贤人就是统治者,皇帝为真龙、为真命天子,是上天派下来的圣人,其责任是确立"道"和"替天行道",即实施礼治。雷霆雨露皆为天恩,统治者的话就是金口玉言,天子是不会错的,臣民要听从天子和贤人的教诲,徇礼守法,安居乐业。  概言之,儒家的礼治思想就是: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人在社会上的贵贱和在家族中的亲疏、尊卑、长幼的差异是天生的、是生来就注定的,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必须符合他们的身份和政治、社会地位,不得有丝毫的僭越。不同身份的人有着不同的"礼",不同的行为规范。人人要徇礼守法,遵循固有的社会地位和相应的社会规范,便可维持理想的社会秩序,国家就可以长治久安。    《国人必顶,华三省近2千年的历史真相,防控孔子信徒夺权是中国长期的任务》  /article-a-.html  全民财产公开和完善的税收体系,  是私有化后国家能够能够正常和成功运转的前提!  否则,私有化就成了少数人侵吞国有资产的盛宴!  现在提倡私有化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阴谋:  其代理人中国的官僚和资产阶级和将来的地主阶级,  其目的就是合法的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  然后再把中国出卖给美国垄断资产阶级。    《私有化就是美国发绿纸收购我们辛苦攒起来的资产》      磕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而且是做奴才和汉奸的通用礼仪
  媒体解析美国搞垮一个国家3步骤(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源)  中国经济周刊 日  美国是怎么搞垮一个国家的?  美国搞垮一个国家的步骤是:  1.先让其私有化和市场化;  2.引发通货膨胀来激化这个国家的矛盾;  3.让这个国家资产价格跌得一文不值,再廉价买进其核心资产,在经济上完全控制这个国家!  陈思进  11月份最引人注目的与中国经济相关的消息,是汇丰10月份的中国PMI(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终值达到49.5,创8个月来的新高,新订单指数也重新回到扩张收缩平衡水平50以上。这也是该指标自今年8月份触及阶段性的低点以来,连续第二个月出现反弹,因而备受投资人的关注。香港、日本、英国和德国公布的基准股指均报收益,原油价格也开始上升。  然而,也有经济学家指出,虽然这些数据显示了中国经济复苏的势头,但依然脆弱。最关键的是,这显然是通过货币宽松的政策刺激而来的。  因此,一些分析师警告说,市场别太指望中国的经济会强劲反弹,以此来推动全球大宗商品和其他各种商品的需求。中国经济的复苏很可能将是“L形”的,这意味着下降虽可能终止了,亦即所谓的“软着陆”,但中国经济真正改善和恢复快速增长,还有待时日。  笔者认为,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经济模式,即使货币再宽松,经济也不可能恢复健康!众所周知,日本货币宽松接近30年了(包括零利率),经济没有因此而恢复元气,并且已经撑不下去了,将陷入20年来的第三次衰退。这对已经脆弱的全球经济来说,无疑将是一枚大炸弹!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之下,中国经济很难维持一枝独秀。  最近,美国又开始猛逼人民币升值了!近年来,出口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由于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出口美国的商品只能用美元结算,加上定价权在美国手中,人民币升值的显著结果就是财富流失。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说过,美国搞垮一个国家的步骤是:  1.先让其私有化和市场化,推动大量资本进入这个国家,然后大幅拉高楼市、股市和汇市价格;  2.引发通货膨胀来激化这个国家的矛盾,制造危机和动荡;  3.以此迫使资本四散而逃,让这个国家资产价格跌得一文不值,返回头再廉价买进其核心资产,在经济上完全控制这个国家!  且不论斯蒂格利茨是否说得在理,不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2005年起上升了20%是不争的事实,房价更是上涨了数倍!长三角和珠三角一带的很多制造业企业,都因为地价过高、成本上涨而倒闭。而对中国的普通百姓而言,就在人民币对外不断升值的同时,人民币国内的购买力却在不断地贬值。事实上,中国这些年房地产价格飞涨和人民币汇率波动有着间接、甚至直接的关系。  如果人民币再往上升,待到房市泡沫被无限吹大后,热钱就会抛售在中国的资产,掠夺了巨大的利润撤回美国,既瘫痪了中国经济,也赖掉一部分美国欠中国的债,可谓一石多鸟!  再看当前中国股市,已经又跌回到4年来的最低点,所谓的钢底、黄金底、钻石底、玫瑰底等均一一告破。这一方面说明中国经济并不乐观,除了企业要尽快升级,加快争取上升到产业链的高端;另一方面,在金融模式上那种粗放式的学习欧、美、日,靠货币宽松或投资来拉动经济的模式必须改变!  全球已然同此凉热,想彻底解决全球经济债务问题,只有将“借钱超前消费(Spending)思维”,恢复到过去的“存钱(Saving)思维”,只有鼓励储蓄、奖赏勤俭,停止货币宽松、惩戒借债消费,回归经济常识才能纠正并最终避免危机!
    中国欲学习发达国家征收遗产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并且减少贫富差距;  儒家文人官僚腐败阶级的代言人,群起反对攻击。      《走资派声称要权力制约,却不愿自己的权力被制约》      掠夺农民的土地,方法多得是。  可以通过垄断市场销售的方法,  也可以通过污染环境的办法,  还可以通过黑社会的方法,  还可以通过高价收购的方法,  如果农民没有出路了,  那就是死路一条了,  这样社会就失去稳定了,  当兵打仗,保家卫国,就变成保卫剥削和压迫人民的地主、官僚和资产阶级的利益了,  毛主席带给中国军队的强大的战斗力根源就被清除了,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智慧和美德就又可以实现一个轮回。
  拉美现象——百度百科  拉丁美洲为西半球的主体。除去加、美外,从墨西哥到中美洲6国、加勒比海诸国及南美洲12国,共34个国家,大都讲西班牙、葡萄牙语,故称拉丁美洲国家。拉美总面积两千多万平方公里,比我国大一倍多,人口5.4亿,不及我国一半,但自然资源却比我国丰富多了。仅有世界8%的人口,却拥有27%的淡水,40%的森林生物量。  1、拉美现象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国家的财富和利益的特权由政府控制  第二、中产阶级发展不起来  中产阶级发展不起来,是指中产阶级在10-15%之间徘徊,而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的比例一般在80%以上。  第三、多数人不能进入现代化  多数人不能进入现代化,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严重的问题,甚至还会引起社会的动荡。  所以简单地讲,拉美现象就是一个有增长,但是没有发展的现代化;是一个多数人不能过上幸福日子的现代化,或者说是一个少数人能过上幸福日子的现代化,这就是拉美现象。  2、拉美现象简介  自19世纪20年代,美国发表《门罗宣言》,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后,拉美就成了美国的后院。上世纪50年代起,经济开始发展,如巴西、墨西哥等,连续30年保持6%~7%的年均增长速度。到1980年时,人均GDP,墨西哥达1316美元,巴西1925美元,智利2057美元,阿根廷超过4000美元,各国大体上超过1000美元。但从此就一蹶不振,经济增长乏力,其后20年中基本维持在1%~2%的低速增长,而贫困差距日益扩大,治安混乱,社会失衡,政局动荡。  1980年到2002年的22年间,拉美贫困人口从1.35亿增至2.14亿,占总人口的43%,赤贫人口占到18.6%。占总人口30%的最穷人,仅占国民收入的7.5%,而占10%的最富人,却占国民收入40%。巴西10%最富人的收入,比10%的最穷人的收入要高出65.8倍,基尼系数高达0.6,其他国家也达0.5。阿根廷爆发金融危机后,更使一半人口贫困化,连富裕的中产阶层,也有300万沦为贫困。  治安陷入混乱。巴西近20多年来,暴力增加1.3倍,每年50万人死于凶杀。里约热内卢每月有500家商店遭抢劫。每年因暴力损失达400亿美元。  社会诚信一落千丈。各式各样的欺诈、造假卖假、盗版、贪污腐败、黑社会团伙等层出不穷。  大批破产农民涌入城市,城市人口高达78%。高楼大厦的阴影,笼罩着大片贫民窟。失业率居高不下,2002年阿根廷高达25%,其就业人口中有一半称作“黑工”。这些人工资只有正常的一半,没有医疗保险,没有退休、养老等社会保障,更没有法定的带薪休假日。  自然环境也日益恶化。森林每年损失740万公顷。全球每年损失的森林生物量,一半以上在拉美。  这种经济快速发展,在人均越过GDP1000美元后,就出现经济与社会严重失衡,经济不前,贫富分化,社会动荡,人与自然不和谐等现象,可称之为“拉美现象”,也有人称“拉美化”。如今已成发展中国家的前车之鉴了。
    《中华民族全民腐败的根源》:    文化深度的深思,反省,更新和进步,甚至革命,确实是中华民族崛起的窍门。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高速发展的原因。  垄断积累了太多的势能,到达极限的时候,就转化为动能了!  这就是专制社会崩溃的根本原因。  也是中国兴衰周期的根本解读。    
  美帝国主义的走狗,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官僚权贵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们,其目的就是侵吞国有资产,利用经济危机,把土地先分给农民,在通过经济危机把土地夺过来,成为地主。或用别的手段侵吞国有资产。成为官僚、资产和地主阶级。  为了欺骗人民,发明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名词来忽悠大家。  说什么“产能过剩”,其实是因为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绝大部分被剥削阶级占有了。  其目的就是混淆大家的视线,忽悠中国走错误的道路。在“私有化——贫富悬殊差距增大——经济危机——美帝和资本家收购劳动人民掌握的财产和生产资料——垄断生产资料——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就是拉美化的根本原因。  中国大陆高速发展的秘密:  1、文革扫除了所谓的国学,这些垃圾传统文化,扫清了中国学习西方现代文明的传统文化和社会阻力。  2、改革开放纠正了航向,从学习一个有问题的派别(共产主义),转向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这更符合人类自私的天性的实际情况。共产主义认为通过物质丰富、教育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纳粹、大清洗、红色高棉)能达到劳动成为人类第一需要的理论,是马克思犯的严重的错误,也是共产主义思想带给人类巨大的悲剧的原因。  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印度,就有更多的理解:  《亲身实录:关于印度生活的第一手资料》:    《才从印度孟买出差回来,说说真实的印度--特别是孟买》    [大国战略]强烈反对任何中国企业为印度建电网,修公路和高铁  
  为什么西方吹捧印度,忽悠中国学习印度模式?    【视频】无法避免的战争-Chakravyuh-2012-DVDRip-【印度电影】    纳萨尔派是印度共产党中的激进派系,信奉毛主义,主张通过农民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盘踞在南迪格地区的纳萨尔组织,困扰政府多年。安迪警官封命清剿,不料屡屡受挫,遂将好友卡比尔送入敌营,充当卧底。卡比尔不负期望,提供情报,为警方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当他亲身体会到农村的贫穷落后,当他亲眼目睹政府强占穷人的土地,当他与毛派分子同甘共苦并肩作战,卡比尔开始理解这帮激进分子的诉求,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使命……影片不仅仅是一个卧底故事,因为承载了太沉重的话题。片中反复出现的口号“Lal Salam”,是通行于南亚大陆的革命口号。“Lal”意为红色,象征共产主义;“Salam”意为致敬、敬礼。
   儒教文化与商业文化QQ群 希望大家来自由讨论
  其当代意义与历史中的意义没有区别:维护和延续等级制度、等级秩序。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