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外道魔像?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会被外道打死?_佛门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65,454贴子: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会被外道打死?
272、“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会被外道打死,这说明了什么?它是什么业缘所导致的?这对你理解“神通抵不过业力”有哪些帮助?273、有些人认为,佛菩萨感受果报只是显现,并不是真实的,故无法证明因果不虚。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274、明白一切都是业的自性后,对你在日常生活中处理问题有什么助益?请具体举例说明。在讲课之前,给大家强调两件事情:一、每次听课时要发菩提心:“为了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我要听这堂课。”以此心态来听受很重要,这是三殊胜的第一个。二、要观清净心。这并不是表面上说说,而应真正将听课的地方——不管是经堂、居士家,或是其他道场,观想为莲花生大士的刹土、观音菩萨的刹土或阿弥陀佛的刹土;跟自己一起听课的人,都是具殊胜缘分的大乘根基者,全部是菩萨或金刚勇士勇母,而不能认为“我旁边这个人是坏蛋,那个人如何如何”,好像除了自己以外统统是凡夫;传法上师,也应观为观音菩萨、莲花生大士等……总之,从自性清净来讲,万法均为清净的,并不是把本不清净的东西硬观为清净。这五种清净观,如果你不能长期坚持,那在短短的听课期间,也要尽量观想。若能如此,一堂课的法义就会融入自心,所得的加持跟其他课是完全不同的。这是密乘的不共窍诀。有些观修好的人,哪怕只听一堂课,也会有极大收获。这一点,你们听课时务必不能忘!下面继续讲一切都是业的自性。昨天讲了佛陀也会感受果报,今天继续讲阿罗汉受业报的公案:佛陀的声闻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也是由业力所感被外道杀害的。目犍连和舍利子二位尊者,时常前往地狱饿鬼、旁生、人间和天界五道去饶益有情。一天,他们来到无间地狱,见那里有无量众生感受燃烧之苦,于是就各显神通降下雨水,令地狱众生得到清凉。当时,外道的本师饮光能圆,死后也转生在这里。由于他生前为众人演说邪教,如今正在感受舌头上有五百铁犁耕垦、鲜血淋漓之苦。饮光对他们说:“您们二位尊者返回人间时,请转告我的弟子:‘你们本师饮光能圆堕在无间地狱中,舌头上每天被铁犁耕垦,极其痛苦。遍行宗派没有沙门善行,此善行唯有佛教内道才有,你们宗派是颠倒的教派,因此,应当舍弃自己的宗派,随学释迦佛的弟子。尤其是你们将本师的骨灰做成灵塔之后,每当供养时,炽热的铁雨就会降落到他身上,所以万万不要供养他的遗塔。’” 二位尊者返回人间后,路上正好碰到了这些外道。外道原本就对他们不满,因为他们昔日也曾是外道,皈入佛门之后,以修行的功德力感召了很多人,令外道威望大大下降。于是外道就商量:“如果这两人赞叹我们的宗派,我们就算了;如果态度不好,这次要把他们狠狠打一顿。”首先,外道问走在前面的舍利子:“我们宗派有没有沙门善行?”舍利子以偈颂回答:“正命众中无沙门,释迦众内沙门有,若阿罗汉有贪爱,即无凡小愚痴人。”由于没有前世的业缘,他们没有听懂,以为是在赞叹自己的宗派,就放过了舍利子。(可见,人与人因沟通所致的吵架、打架,都跟前世有一定的因缘。)目犍连问舍利子:“你有没有把饮光能圆的口信转告给他弟子?”舍利子答言:“我说是说了,可他们却什么话也没说。”目犍连说:“他们可能没有听懂,还是我去说吧。”随后他来到遍行外道的所在地,先说你们宗派是颠倒的,之后又说你们本师如今在地狱里受苦,我亲眼看到了,他让我给你们捎口信……外道听了怒不可遏:“这个人不但对我们妄加责难,居然胆大包天地诽谤起我们的本师来了。来,给我打!”他们数数殴打目犍连,目犍连的身体被摧残得像苇草一样支离破碎。目犍连号称“神通第一”,这要是在以前,不要说被这些外道打得皮开肉绽,哪怕是三界所有众生群起而攻之,就连他的一根汗毛尖也动不了。可是在当时,由于往昔的业力所压,他连变化也想不起来,更不必说大显神变了。此时此刻的尊者,与平常的凡夫人一模一样,被打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舍利子见后非常悲痛,就把他背了回去。未生怨王听说这个消息,带领大臣、眷属前去问候。他看到尊者的样子极为气愤,下令把这些遍行外道抓起来,用火烧死。尊者劝他不要这样,并说这是往昔业力所感,不怪他们。国王只好改变主意,但把这些外道逐出了国境。国王问尊者:“您在佛弟子中神通第一,怎么会被这些外道打成这样?”尊者用了一个偈颂回答:“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国王要求国内医术高明的医生们,必须在七天内令尊者的身体恢复如初,否则就免去现在的一切封禄,并让大臣亲自照顾尊者,然后就回宫了。此时目犍连告诉舍利子,不久后自己便会涅盘。舍利子非常伤心,说:“我们二人刚开始一起学外道,后来一起出家,一起听受佛法甘露,同样证得了阿罗汉果位。倘若你要涅盘,我也会跟你一起涅盘。”马胜比丘听说目犍连受伤极重,于是也前来探望。但他不像我们,得知亲友生病了、受伤了,去医院时只拿一束花,而他没拿什么花,也没拿什么钱,当时只讲了两个偈颂:“非山非海中,无有地方所,亦不在空里,能避于先业。如影随人去,无有安住者,善恶业不亡,无上尊所说。”不管是大山也好、大海也好、虚空也好,三界中没有一个地方可以避开业力。人的业力相当于随身的影子,不会安住在别的地方,只要因缘成熟了,前世所造的善业和恶业,定会在自身上现前果报,这是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金刚语。马胜比丘讲完就走了——以后我们有修行境界的人,去医院看一些金刚道友时,也可以讲两个偈颂就走,这是释迦教徒的一种做法。(众笑)话说刚才那些医生,苦于国王所下达的七日之限无法做到,便去乞求目犍连尊者:“您千万不能死啊!不然,国王会剥夺我们的封禄。”尊者答应了,并让他们转告国王,七天后自己会去城中化缘。七天之后,尊者果然入城次第化缘,然后来到王宫门口。国王得知后很高兴,连忙请尊者入宫应供。 这时,舍利子入定观察为何目犍连身负重伤还入城化缘,结果发现他有趋入涅盘的打算。于是就去佛陀那里,悲伤地说:“对于好友目犍连死去的消息,我听也不愿意听,何况是亲眼见到了?既然他要趋入涅盘,我也不想住世了,所以想提前圆寂。”佛陀三次问他是否真要如此,但舍利子的心意已决,佛陀只好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那就随缘吧!”最后,舍利子与八万阿罗汉先入涅盘。紧接着,目犍连回到自己的故土,讲经说法后,也与七万七千阿罗汉入灭了。这个公案,不仅是藏传佛教有,汉地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中也有详细阐述。此经还记载,当时众弟子见目犍连被外道打得粉身碎骨而示现圆寂,就问佛陀这是什么因缘。佛陀说:往昔有个婆罗门的儿子娶了一个媳妇,媳妇跟婆婆之间的关系不好,儿子因为偏爱媳妇,就对母亲特别不满。有一次,媳妇又跟他告状,他心生恶念、口出恶语:“要是有个力气大的人,把母亲打得像苇草一样,该多好啊!”以此因缘,他在五百世中常被人打得像苇草一样,最后即使成了“神通第一”的阿罗汉,也仍要感受这种余报。 可见,父母是非常严厉的对境,对他们不要说真正去打,就算是心生恶念、口出恶语,将来的果报也十分可怕。还有些经典中说,目犍连前世是婆罗门的儿子,曾经对父亲生过恶分别念、骂过恶语;也有论典中说,目犍连前世对父母都产生恶念恶语,从而招致了如此恶果。但我看《毗奈耶杂事》中讲的是“母亲”,以前法王如意宝讲这个公案时,也是说对“母亲”不恭敬而成熟的果报。不管怎么样,每个人对此公案理应引起注意。为什么呢?因为且不说过去的很多世,仅仅是这一世中,我们对父母可能也生过恶念,甚至有人把父母打得特别厉害。如果是这样,果报何时才能忏净啊?我们现在若没有发自内心地忏悔,下场肯定很可怕。这一点,你不信就另当别论了。但就算不信,因果也不会有丝毫改变,一旦你造了这种恶业,痛苦只能由自己承受。 《诸法集要经》云:“愚夫无正见,不达罪福相,循环三有中,唯苦为己有。”意思是愚夫由于没有正见,根本不明白哪些是罪、哪些是福,以至于在三界轮回中一直不断循环,饱受各种各样的痛苦。 所以,取舍因果在学佛的过程中非常关键。我为什么经常强调“修高法不重要,先打好基础最重要”?就是因为只有打好了前行基础,修学了前行的这些道理,即使再过十年八年,甚至二三十年,修行境界也很稳固。否则,一两天内修个大法、修个窍诀,甚至跟人天天辩论,好像智慧相当不错,但是这样长期下来,你根本不会有什么真实境界。因此,大家必须要打好前行、尤其是业因果的基础,对这个公案要再三思维。虽然它表面上只是个古代故事,但你若真正相信因果,就会知道对父母乃至上师、僧众做好事,功德必定不可思议;反之,倘若你对他们不敬、不孝、诽谤、伤害,在业力没有忏净之前,果报绝对会无欺成熟! 还有一则公案:从前,在克什米尔地方,有位具有神通神变的比丘,名叫日瓦德,他座下的弟子为数不少。一天,当他在林中煮染法衣袈裟时,附近一位主人出门寻找丢失的牛犊,见林间炊烟缭绕,就顺此方向来到近前。他看到一位比丘正在生火,便问:“你在做什么?”日瓦德答言:“我在煮染法衣。”主人打开锅盖一看,发现煮的根本不是什么法衣,而是肉。比丘自己也惊讶地看见了锅里的肉。(他明明没偷过牛犊,但业力现前也无可奈何。)主人推推搡搡把他带到国王面前,呈禀道:“这位比丘偷了我的牛犊,请国王惩治。”国王不问事情始末,便将比丘打入了监牢。几天之后,主人家的母牛自己找回了牛犊,于是主人特别后悔,又急急忙忙来到国王面前说:“那位比丘没有偷牛犊,请求国王释放他。”但国王因为事务繁忙,在六个月里忘了此事。后来比丘的许多获得神变的弟子,从空中飞来,到国王面前禀告:“这位比丘是我们的师父,他是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是清白的,请国王放了他!”这时国王才想起来,于是亲自去释放。当看到比丘满脸憔悴、吃尽苦头的样子,国王万分懊悔地说:“此事延误已久,我真是造了滔天大罪。”比丘说:“您没有错,是我自作自受。”国王问:“您以前到底造了什么业?”比丘讲述道:“我往昔曾转生为一名盗贼,当时偷了一头牛犊,被主人紧追不放。到了林间,我惊慌之余,就将牛犊扔在一位正在入定的独觉面前,却给独觉带来入狱六天的厄运。因为这一恶业的异熟果,使我在多生累世中感受恶趣之苦,今生也受到这样的苦难。不过,这是最后一次的果报了。” 汉地的《杂宝藏经》中,我也看到过这个故事,情节大致相同,只是时间上略有出入。它是怎么讲的呢?从前有个阿罗汉叫离越,他门下有五百弟子,都得到了圣者果位。有一天,他在煮法衣时,有个人丢了牛,到他面前打开锅一看,法衣自然变成牛皮,所煮的染草变成牛肉,染汁变成了血。牛的主人见了,把他绑到国王那里,国王将其关入监狱,天天做饲马除粪等低劣之事,长达十二年之久。离越阿罗汉的弟子,见上师突然失踪了,就用神通观察他去了哪里,但这么多年来始终找不到。直至十二年后,离越阿罗汉的业力慢慢尽了,一位弟子才发现他在国王的监狱里,便飞到皇宫,要求国王释放此人。 国王派人去监狱查看,但除了看到一个身体憔悴、须发极长的人外,没有发现出家人的影子。国王把这个消息告诉那个弟子,那弟子对国王说:“您最好去监狱宣布:出家人全部得以释放。”国王遵照他的要求,颁布了这个法令。离越阿罗汉此时因业力清净,须发自落、袈裟著身,飞入虚空,示现十八种神变神通。国王见了叹未曾有,在他面前五体投地,开始忏悔。离越阿罗汉说:“国王,您没有错,这是我自己的业力现前。”国王问是什么业力。他回答说:“往昔我丢了一头牛,寻找时在山里见到一位独觉,我就于一日一夜中诬陷是他偷了牛。以此因缘,我在恶趣中受了无量痛苦。如今虽已得阿罗汉果,但仍要遭受这样的果报。”因此,大家对因果务必要小心。这里之所以引用许多圣者的公案,就是在提醒我们:连世间上非常伟大的阿罗汉、菩萨、佛陀,显现上也会感受果报,何况是我们凡夫人了?有些人说“显现不一定是真实的”,但轮回也是一种显现,没吃饭会饿也是一种显现,你遇到痛苦也是一种显现,在这样的显现面前,因果确实是不虚的。 常有人说:“一切皆空,造恶也没有什么!”这种论调特别过分。要知道,尽管一切法是空性的,但对我们而言,根本没有像目犍连那样的境界,既然目犍连都难逃因果,那我们会不会受因果支配呢?肯定会。我到一些城市去时,经常见个别佛教徒盲目地赞叹上师:“哎呀,您造点业肯定没事,您吃肉肯定对众生有利,您杀生肯定是超度,我相信您!”但是你的相信、上师的恶行,不一定能真正超越轮回。因此,在取舍因果方面,每个人一定要谨慎。假如你不是成就者就随便吃肉、喝酒抽烟、杀盗淫妄无恶不作,最终只能是自作自受,此外绝没有其他的路。对于这些,智者特别害怕,愚者却根本不在乎,这就是智者与愚者之间的差别。诚如佛经所言:“愚夫乐作罪,智者心常怖,由具彼正慧,见诸恶险难。”愚夫喜欢造罪,智者却对此心怀畏惧,为什么呢?因为他具有因果正见的智慧,完全能看到造恶业的危险性。就像有一定智慧的人,深知不能贪污犯法,不然锒铛入狱会后悔莫及。然遗憾的是,如今在这个世间上,很多众生愚昧无知,不知造恶业会招致痛苦,或者由于因果见解不深,他们表面上知道,却常常明知故犯,这是相当可怕的。因此,大家一定要有因果正见!
再来讲讲菩萨受报的实例:从前,龙猛菩萨从龙宫等他方世界中,迎请了许多般若经典在人间广弘。此举令魔王波旬火冒三丈,为了加害龙猛菩萨,他投入乐行王后的腹中,成了乐行国王的一名太子,名叫具力。有一天,母后送给具力太子一件精美别致、五彩锦缎的无缝衣。太子说:“我现在还不穿,等到继承王位时,再穿不迟。”母后说:“你恐怕没有这个机会了。本来,国王驾崩之后,理当要由太子登基。可因为你父王和龙猛菩萨成就了金丹术,生命是一体的,只要龙猛菩萨没有圆寂,你父王就不会离开人世。而龙猛菩萨已获得了寿命自在,如果他愿意住世,就没有圆寂的时候。正因为如此,你的许多兄长都没能继位,就已经死去了。”太子特别着急,问:“那有什么妙计吗?”母后出主意道:“龙猛阿阇黎是一位菩萨,倘若你向他索要头颅,他必定会施舍,除此之外也无计可施。”于是,太子迫不及待地来到龙猛菩萨面前,索要他的头颅。龙猛菩萨心想:“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无数次地将头颅等布施给众生,我也应如是追循佛陀的足迹。为了慑服魔王波旬,为了利益后代众生,为了诸大佛子能生起勇气,我应当行此布施。”想到这里,他爽快地答应了太子的要求。太子喜不自禁,立刻挥起宝剑奋力砍去。但无论怎样,宝剑都好像在虚空中舞动一样,根本无法砍断菩萨的头颅。 龙猛菩萨和蔼地告诉他:“我五百世前,已完全清净了兵器砍割的异熟果报,所以用兵器无法砍断我的头。但我往昔割吉祥草时杀害小虫的果报还没彻底清净,你用吉祥草可以割断我的头。”太子就采了一根吉祥草,去割菩萨的头时,头颅果然当下落地。这时,只见鲜血化为了白色的乳汁,龙猛菩萨的头颅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我今往生极乐刹,将来亦入此身体——”太子害怕他的头颅和身体再重新愈合,就把头颅拿到很远的地方,途中被一位罗刹女抢走了……后因龙猛菩萨成就了金丹术,其法体与头颅都化成了山。觉囊派的多罗那他尊者,在《密宗大成就者奇传》中说:两山之间刚开始有四由旬远,慢慢地,中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如今只有一闻距左右。关于这事,他的上师也亲眼见过。在这两座山上,后人为了纪念,还修有殿堂。以前上师如意宝去印度南方时,有一天我们路经此地,附近有座特别大的水库,水库的两边指向两座山——龙猛菩萨的头和身体。当时我们时间比较紧,就没有去跟前,只是远远地看了。(不知我们学院去印度的人多不多?很多人到那里都迷迷糊糊的,只去一下金刚座就回来了。)以上这个公案说明,龙猛菩萨虽为一地菩萨,但他的圆寂也跟前世业力有关。所以,我们平时不论遭遇什么,哪怕是两个人在打架时,一个人拿石头把你头砸个窟窿,鲜血喷涌而出,这肯定也跟前世脱不了干系。前不久,我们学院的一位堪布去印度,回来的途中车翻了,差点要了他的命。他以为自己就要死了,在半昏迷的状态中,再三提醒旁边的人:“你们千万不要惩罚司机,如果我死了,跟他没有任何关系!”这确实是佛教徒该做的事。否则,若换成一般的世间人,肯定会把死因怪在别人头上,指责司机的技术有问题。 尤其是一些落后地区,现在存有各种劣习,就算自己擦伤一点点,也会竭力去找对方的麻烦。而我们作为大乘行人,当身体受到伤害时,最好不要去怪罪别人。即使别人故意用刀砍你、用棍棒打你的头,你也应意识到是自己的错:“我以前肯定这样对过你,没事没事,谢谢你帮我消业!”
自行车加盟,投资成本低,轻松盈利,小本创业,万元代理.
其实不管是圣者还是凡夫,所造的业迟早都会落到自己头上,永远不会耗尽。因此,在遇到这类事情时,我们应当有这种观念。然而,有些人根本不管这一套,就算别人根本没错,错完全在自己,也一定要找别人算账,这就是不懂因果所致。实际上,《佛说兴起行经》说过:“世人所作行,或作善恶事,此行还归身,终不朽败亡。”世间人所做的任何行为,善也好、恶也好,终究果报会归于自身,始终不会虚耗。所以,你在感受果报时,不该认为是别人不对,要知道是自己的错!总之,大家要好好地想一想:像圣者尚且要感受业力的果报,我们无始以来漂泊在轮回中,所造的恶业不计其数,那以后要受的报应更不用说了。况且我们现在仍执迷不悟地积累恶业,真不知何时才能从轮回中解脱。不要说解脱,仅仅是脱离恶趣,恐怕也不太容易。就如同一个农民,无论种的是苦种子、甜种子,既然已经种下了,其果必定会相应成熟。同样,我们不管是害人还是帮人,业既然已造下了,最终果报定会出现。《别译杂阿含经》也说:“譬如下种子,随种得果报,汝今种苦子,后必还自受。”可见,善和恶分别是快乐、痛苦的来源。但如今很多人非常愚痴,根本不明白这一点,这是相当遗憾的!故我们作为修行人,先要通过闻思明白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然后随时随地要谨小慎微,即使是微乎其微的罪业,也要尽心尽力予以杜绝;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善事,也要悉心毕力加以成办。比如,念一句观音心咒、转三分钟经轮,看到佛塔就摘帽、合掌、顶礼乃至转绕一次,有时间就观想佛陀的功德……如此对善法一点一滴地日积月累,最后才有开悟的机会。现在许多富人积累财富,都是从点滴开始起家的,甚至对小钱更重视、更执著。同样,有福报的修行人,对细微的业果也特别重视,而没有福报的人,内心却根本不在乎。其实,如果没有从小处着手,那么以一刹那的恶业,也需要在恶趣中住留数劫。故对于微小的罪业,如诽谤别人、杀一个旁生、喝瓶酒、抽支烟,我们绝不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这么一点点就无关痛痒。寂天菩萨亲口说过:“刹那造重罪,历劫住无间,何况无始罪,积重失善趣?”仅仅在刹那间造下的重罪,都要堕入无间地狱历劫受苦,那无始以来所积的众多罪业,使我们失去善趣就更不用说了。《贤愚经》亦云:“莫想诸罪微,无害而轻视,火星虽微小,能焚如山草。”我们不能以罪业微小就轻视它,因为就算是个小火星,也能焚毁如大山般的草堆。(最近俄罗斯起了大火,据说200多架飞机被烧成一堆废铁,这个火灾的来源肯定也很小很小。)因此,在座的道友对善恶业果一定要注意。有些人因无始以来的无明愚痴,有时候是不懂因果而造了罪;有时候虽然懂,但由于烦恼太深重,实在忍不住也会造业。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务必要了知:造罪是特别不好的行为,必须要尽心尽力舍弃。倘若控制不住自己,那也不能肆意妄为,一旦造了罪业,就要在上师三宝面前念咒再三忏悔。作为一个智者,刚开始就不会造罪;即使不小心已经造了,也会想办法把它连根拔除,不让自相续受到染污。 综上所述,“一切为业之自性”的观念,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现在很多人常说:“这是我的果报!”“这是我前世业力现前!”这种说法真的很对。我们遇到的所有情况,包括身上发生的怪事、人与人的苦乐,肯定都跟业力有关。曾有个高僧在讲法时说:“这世界是业的世界,既然我们今生很短暂、来世很漫长,就一定要为来世造些善业。”这个教言的意义很深刻。希望大家仔细观察,看你来这个世间多少年了?在此期间,对业因果是重视还是轻视?今后的路要怎么走?自己应该给自己一个答案!
304《毗奈耶经》中称为晡剌拏。305 遍行宗派:印度六大外道之一,其承认众生之苦乐,非由因缘所生,唯由自然而生。306《毗奈耶经》中,舍利子言:“具寿,岂非大师声闻众中称说神通最为第一,何乃至斯?”答曰:“业力持故我,于神字尚不能忆,况发通耶?”307 《众经撰杂譬喻》云:时有车辐老公,目连正堕其前,形状似鬼,老公谓是恶物,举车辐打之,即折其身。目连被痛甚羞懊恼,尽忘本识。佛哀念之,授其威神,尔乃得自思惟,还复本形。是砰车辐老公,目连前世时父。目连与父诤,目连意中念言:“挝杀此公,骨折快也。”是以得此罪殃。 308《极乐愿文大疏》说:目犍连尊者因造了什么业而惨遭如此痛苦的呢?从前,一对婆罗门夫妇有一个儿子,他娶了个媳妇。那个媳妇从中挑拨,致使他对自己的父母也变得冷漠无情。一次,他看见父母二人坐在一起,非常生气,恶言说道:“真该将你们整个身体摧残成苇草一样。”以生此恶心之业,他在五百世中被人打死,如今这是最后的余业。 309《杂宝藏经》云:“尊者答言:我于往昔,亦曾失牛。随逐踪迹,经一山中,见辟支佛独处坐禅,即便诬谤,至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堕落三涂,苦毒无量,余殃不尽。至得罗汉,犹被诽谤。” 310无缝衣:指不见缝痕的精工妙衣。 311像布玛莫扎和莲花生大士一样,可以长久住在世间。有些传记中记载,龙猛菩萨一共活了671岁差半岁(见《密宗大成就者奇传》),也有说是700岁(见《法苑珠林》)。312根据印度佛教历史记载,龙猛菩萨圆寂之后,他的法体和头部变成两座山,这山如今在印度南方贝谛境内。将来龙猛菩萨会重入此身体,重新弘扬中观的般若空性。那时,时轮金刚的军队也会降临人间,摧毁外道,建立大乘密法。 神通第一
目犍连尊者的故事佛陀最初的侍从  目前大部分寺院的大雄宝殿的中央,莲座上佛陀圣像的旁边,总是左面站着大迦叶,右面站着阿难陀,但佛陀最初弘法的时候,却不是这样。  佛陀成道的最初两年中,舍利弗和目犍连就皈依佛陀,从他们皈依佛陀起,目犍连就站在佛陀的左面,舍利弗则站在佛陀的右面。除去他们到别的地方去弘化,就一直不曾离开过佛陀。  舍利弗随佛陀出家半个月后才尽诸结漏,断除烦恼,而目犍连只有七天的时间,即尽结漏,现神通力,证得阿罗汉的神通智波罗蜜。  目犍连,身材颀长,方脸大耳,面容表现出坚毅的神情,他很乐观,很勇敢,常为正义的事打抱不平。  佛陀的比丘弟子中,有神通的弟子非常多,而目犍连被推为神通第一,就是因为他在教化中常显神通,佛陀虽不许弟子显异惑众,但对目犍连的神通却常常称许。 因中发愿求神通  目犍连为什么会有神通?关于这点,是他过去生中有着一段微妙的因缘。  目犍连过去生中本是一个以捕鱼为业的渔夫,常在海边捕捉鱼虾出卖,以这样的方法来求财生活,日复一日,终于天良发现,觉得这种求财的方法是大苦业。他觉得一个人今生应作来生的功德,由于这一念向善之心,他就决意改业为生。没有多久,他见到城中有一位辟支佛,每次走在街上,那进止安然的行为,威仪庠序的风度,他见到以后,很是恭敬。因此就把这位辟支佛请到家中供养膳肴。可是这位辟支佛虽然外现威仪,遗憾的是不善于说法。唯有用神通化世,不用其他的法门。食后就跃身升入空中,或左或右,或前或后,上下自如。他一见,生大欢喜,发愿来生,要求得神通。  有志者事竟成,目犍连尊者就因为这样的因缘,今生能皈依佛陀,在佛陀的弟子中被誉为神通第一! 宝桥渡佛陀  目犍连的神通,耳朵听声音,不论远近都能听到;眼睛看东西不受物体的阻碍,都能看到;无论多远的路程,刹那间即至;他更常常显些神通变异,助佛宣扬。  有一次,舍卫城全城的人民,联合公宴供养九十六种出家的宗教徒,并请波斯匿王和太子群臣作陪,宴席设在阿耆河对岸的大广场上,目犍连是第一个先到的上宾。  过了一会,众多的外道,都纷纷前来受供,他们大家都想先到以便取得第一席位,但因河水忽然暴涨,无法过去。正在这时,目犍连从远远的地方,望见佛陀带领诸弟子威仪安详的走来,他即刻在河水的上面,化作一座宝桥,用香花绸缎,种种七宝严饰,等候佛陀从上面走过。  当佛陀的圣驾还没有光临的时候,那些外道见了这一片汪洋的大水,心中都在想:“今天河水忽然高涨,我们不能渡河受供,等一会佛陀和他的弟子们来,有什么办法呢?”他们正在这样想时,目犍连所化的宝桥展现在河面上,他们一见,非常欢喜,即刻嘈杂的争相说道:“沙门来迟来,天意造桥给我们先过,我们作为宴会的上宾,首席的座位应由我们来坐。”  诸外道说后,都争着从桥上走过,走到桥的中心,忽然哗啦一声,桥梁折断,大家都堕入水中,一片哀呼求救之声,震动了原野。  佛陀到达时,宝桥仍然恢复如常,佛陀和诸比丘走在桥上,见到桥下诸外道随波逐流的在水中挣扎,大生慈悲,即刻运用神通之力,把外道一个个的从水中救起,叫外道跟随身边,然后才次第安详的走过,宝桥随后即隐没。  当佛陀和诸弟子在受供时,诸外道因衣服潮湿,每个人都向着太阳而蹲,希望快点把衣服晒干。  这一次舍卫城联合供养的公宴,使诸外道都觉得自己微弱的灯光,实不足与那如日月之光的佛陀和其弟子相比。
定中问佛陀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城的只树给孤独园,目犍连和舍利弗奉佛陀的慈命,到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领导诸比丘并向社会施行教化,他二人共住在一间禅房中。  夜是静静的,大地没有一点声响,禅房中有一盏灯光,与明月的光辉相映。  初夜过去了,中夜也过去了,到了后夜的时候,舍利弗打破了沉静的空气,对目犍连说道:  “尊者目犍连!请原谅我问话的唐突,你今夜是不是又住在寂灭正定中了?”  “你为什么要这样问我?”目犍连轻声的反问。  “尊者目犍连!因为我好久都听不到你喘息呼吸的声音,你一动也不动,房中就好像没有你这个人一样。”舍利弗解释着说。  “尊者舍利弗!我今夜因想起一个修行上勤奋精进的问题,特去请示佛陀指导。刚才你觉得我无声无息,是我在和佛陀共语。”  “尊者目犍连!你说的话叫人真难以了解,佛陀现时住在北方的只树给孤独园,我们则是住在南方的迦兰陀竹园,两地的距离,非常遥远,你怎么可以和佛陀共语呢?你是用神足通到佛陀的座前去过了吗?还是佛陀用神足通来过了这里呢?”  “不,都不是这样,”目犍连回答道:“我没有用神足通到佛陀的座前去,佛陀也不曾用神足通到我们这里来。”  “那么,尊者目犍连!你究竟怎样能和佛陀共语呢?”  “尊者舍利弗!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佛陀有天眼通和天耳通,像你也早就证得这些神通,所以只要加以运用,我们就可以随时随地和佛陀共语。”  舍利弗不是不知道,而是他一向都喜欢带着谦卑的态度和人共处。  目犍连说后,舍利弗很欢喜,当即赞叹道:“尊者目犍连!你有大神通力,大功德力,我能和你共师共学,实在感到无上的光荣。你好比是巍峨的高山,有人将我这小石子投在你的身旁,和你同座而坐,真是难得的因缘,世间上如果有人和你交游往来,恭敬供养,一定获得大的善利。”  目犍连尊者听后微笑着说道:  “尊者舍利弗!我今得与你大智大德的长老同座而坐,也正如以小石投向大山,获得很大的安稳,我也是感到荣幸极了。”  舍利弗和目犍连是老同学老道友,他们互相尊敬,互相称赞,自始至终,道情友爱就过于常人。
谁是神通第一  说起目犍连的老朋友舍利弗,不但有大智慧,也有大神通,他初到舍卫城监督只园精舍的工程时,就曾向外道的首领劳度差显过十八变神通,赢得最后的胜利。所以舍利弗留给舍卫城人民的影响,也是一位有大智慧大神通的尊者。  有一次,佛陀在月之十五日,于阿耨达池边为诸比丘说戒,座中少了舍利弗,佛陀就对目犍连说道:  “目犍连!你去舍卫城把舍利弗请来,你就说是我的意思。”  目犍连应声而去,他到了舍利弗座前,即说道:“尊者舍利弗!佛陀叫我来请你到阿耨达池边说戒的地方去。”  舍利弗听后,满面慈和的答道:“尊者目犍连!谢谢你把佛陀的圣意传达给我,我们马上就去,不过现在我和你来作一场游戏。”  “什么游戏呢?”目犍连怀疑的眼光望着舍利弗。  “尊者目犍连!你是有大神通的长老,这里有一条衣带,希望你把它结成阎浮提树!”  舍利弗说后,即把衣带放下,目犍连就用手去拿,但不能移动,他就显用神通,尽力举起,大地震动。舍利弗赶紧以带缠缚须弥山,目犍连很快的把须弥山举起;舍利弗随即把衣带缠缚在佛陀的狮子座上,目犍连再用尽神力,也不能动了,舍利弗笑着对目犍连说道:  “尊者目犍连!我们所学与所证,和万德万能的佛陀相比,实有天地的悬殊。我们的神力即使可以摇动须弥,震撼天地,但佛陀的法座是不能摇动分毫的。我对我的神通力发生怀疑,所以才请你试试。现在我们赶快去拜见佛陀,你先走,我随后就来。”  目犍连很佩服舍利弗的话,他点头以后即运用神足来到阿耨达池,当他到达时,已经见到舍利弗结跏趺坐的坐在佛陀的身旁,他顶礼佛陀以后,就满怀疑情的问道:  “佛陀!难道我失去神足通了吗?我从只园精舍回此,是走在尊者舍利弗之前,怎么他会先我而至?佛陀常说我神通第一,这尊号我想称于尊者舍利弗才恰当。”  佛陀慈和的安慰他道:  “目犍连!你有大神通,除佛陀外,不亚于别人,你并没有退失神通,但你要知道,舍利弗比丘是有大智慧哩!”  佛陀在阿耨达池边说戒后,带领诸子回到舍卫城,舍卫城的信众知道这件事以后,大家都纷纷议论的说舍利弗的神通胜过目犍连。  目犍连耳闻到这些风评以后,没有一点不平之感。他阔达的胸怀中,很谦卑的觉得舍利弗是应该胜过他的。人家称赞舍利弗,这一分光荣好像称赞他一样。  可是舍利弗的心中很不安,他以为这是委屈了目犍连,他对佛陀禀告道:  “佛陀!尊者目犍连有大神通力,大功德力,前次我先到阿耨达池,实因我急于听佛陀说戒,尊者目犍连虽然运用神力,但他并未想争取时间,珇在大家都纷纷议论,说我的神通胜过尊者目犍连,这是我不敢当的,希望佛陀方便除去众人不公正的批评。”  佛陀听舍利弗的禀告以后,慈和的笑笑,点点头,佛陀知道他二人都非常谦虚友爱。  有一天,佛陀在讲完一部经后,就对目犍连说道:“目犍连!你是我比丘弟子中神通无比的弟子,现在你可以于大众之中现其神通威力,启发初学者的信心。”  目犍连就遵佛陀的慈命,即于座起,以一足踏着此地球,另一足则踏上梵天,使大地六次震动,并于空中以梵音说偈,座中有六十比丘因此漏尽意解。  从此,大家又都异口同声的赞叹目犍连是神通第一了。
移山度梵志  在佛陀住世时的印度,不信奉佛法的外道,证得五通的为数也不少。可惜他们不明白究竟的真理,不修智慧慈悲的德行,所以不能了脱生死,仍然沉沦在六道轮回之中。  对于这些有神通的外道,以牙还牙的作风,佛陀往往都是叫目犍连去度化他们。  有一天,佛陀对目犍连说道:  “目犍连!在印度的边境,有一个大国,国王及臣民不解佛法,都奉侍梵志外道,很多的梵志,均有神通,能移山住流,分身变化。你可以方便运用威神德力,使其信奉佛法,回邪向正,改往修来。”  目犍连即刻遵照佛陀的意旨,飞腾空中,只见甚多外道,绕山而坐,看那情形,像要用道力移动大山的样子。  目犍连就在大山的顶上,高悬虚空,大山就丝毫不动。众外道大惊说道:“此山已起,是谁使其不动,难道我道之中,有了不净的人吗?”  众外道听梵志说后,忽见山顶之上目犍连高横虚空,他们就大声呼喝道:“你是何人?敢在这里放肆!此山阻塞交通,国王命令我等移去此山,为民除患,你为何压住此山,不让其移动。”  目犍连笑着说道:“我明明是悬在虚空之中,谁来压你的山呢?”  外道梵志,又再发动道力,三次欲令山移,但是高大的山岳,依然如故。  正当诸外道感到无法而惊慌时,目犍连高声叫道:“众梵志留神注意,你看大山去了。”  目犍连说话时,那巍巍高耸的大山,顿时就成为平地。  诸外道梵志都稽首说道:“大德何方而来?如果不是智慧明达,道德深厚,断定不能如此,请收我等作你座下的弟子,指示我们迷津。”  目犍连从空中而下,对大家说道:“你们虔诚悔改的心,我知道不是虚假欺人,不过,我忠实的告诉你们,你们果真欲去暗求明,除恶趋善的话,我有尊师,名曰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佛陀是天中之天,圣中之圣,俱一切智,万德万能,你们都随我到佛陀的座前皈依,佛陀一定会慈悲的接受。”  诸梵志欢喜踊跃的问道:“佛陀的教化难道还要超过你吗?”  目犍连庄严的说:“佛陀如须弥,我等如芥子,芥子不能比须弥;佛陀如大海,我等如河流,河流也不能比大海;佛世难遇,你们皈依佛陀,才能得度!”  诸梵志闻言欢喜,都跟随目犍连至佛陀的座前皈依受教。  目犍连尊者,就是常常用神通降伏外道,使其投向佛法的怀抱之中,他对于降服外道,是佛陀弟子中最有能力的人。
降伏弊魔  目犍连尊者虽然能降伏恶魔外道,但恶魔外道也常常找他的麻烦。  有一次目犍连奉佛陀的慈命,单独在跋伽国布教的时候,一个叫弊魔的恶鬼,见目犍连在路上散步,他就以神通力进入目犍连的腹中,目犍连觉得一阵腹痛,忽然腹部有一块像碗大的东西隆起来,并且像雷鸣一样。目犍连随即停止散步,回到室中静坐思维,知道是弊魔向他挑战,他就说道:  “弊魔!赶快出来,不要侵犯佛陀的弟子。佛陀和佛陀的弟子,你是不能扰害的。除非业力未完的弟子,否则,你是永远无可奈何!”  弊魔心中想道:“奇怪!我是什么样子,佛陀都不知道,目犍连虽有神通,怎么会知道呢?”  目犍连又再说道:“弊魔!你不要感到奇怪,你这时心中想着佛陀都不知道你是什么样子,目犍连虽有神通怎么会知道呢!”  弊魔一听大惊,赶快化作唾沫出来,从此再也不敢向目犍连挑战了!  目犍连的神通,永远使佛法的信者敬仰,使外魔畏惧!
美色敌不过神通  有神通力的目犍连尊者,非但不会给有魔力的弊魔所害,就是美色也动摇不了他的道心。  有一次,目犍连在托钵归来的途中,经过一座园林,园林中有一位中年的女子在等着他。这个女子,虽然已有三十多岁,但年龄掩饰不了她的美丽。她娇媚的眼珠,轻盈的体态,很能吸引一般男子的心。  她见到目犍连走近她身旁的时候,就站起来微笑着向目犍连说道:  “尊者!你忙着到哪里去?你有时间和我谈谈吗?”  目犍连停下脚步,注意一看,这不但看清楚了她的面貌,而且也看透了她的心,她的心中有什么企图,目犍连完全知道。  目犍连尊者不动声色,但很威严的说道:  “可怜的女子!你的身体已经污秽不堪,现在拿了很少的金钱,又昧着良心,听信外道的指使,想在我的面前有非法的企图!”  女子一听大惊,嗫嚅着说道:  “尊者!你……你怎么说这样的话?”  目犍连像不动的高山,庄严的教训道:  “你不要隐藏你的罪恶,你的来意是什么,我一见到你就知道。你迷于虚幻的美色,美色又助长你造罪的机会,好比老象沉溺于污泥,越陷越深!”  “尊者!你既然知道我的来意,我也晓得瞒不过你。我早听说你是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弟子,我不信你的神通不会被美色打败。现在,我已知道我是一个罪业深重的人,我也想向善,无奈世间上的一切,叫人太灰心。我想我是一个不能得到救度的人,我有不堪的过去,我将来一定会被可怕的因果所缠。”女子的感情终是脆弱的,她说到最后几句,眼泪都流下来。  目犍连尊者又安慰她道:  “你不要难过,更不要灰心失望,不管过去的罪业如何深重,只要肯忏悔前愆,是没有不可救的,衣服肮脏的时候可以用水洗,身体污秽的时候,也可以用水洗,心里不清净时,可以用佛陀的教法来洗。再污浊的百川,只要能流到大海里去,大海中的水总会洗清百川所流入的那些水。我的老师救世主大圣佛陀的教示,能够洗净污秽的人心,能够忏悔往昔的罪业。”  目犍连的话,使她非常欢喜,她的眼中充满了希望的光彩。她对目犍连说道:  “尊者!佛陀的教示真是这么慈悲伟大吗?我的过去实在是太罪恶了,我的遭遇都是不幸的,我说出来,尊者一定要掩耳避面。”  “没有关系的,你说出来给我听听也好。你叫什么名字?”  “尊者!我的名字叫莲花色,是德叉尸罗城中长者的女儿,我十六岁的时候,父母为我招赘夫妇。不久,父亲不幸去世,失去父亲的寡母,就和我的丈夫私通,我知道时,真是肝肠寸断。我那时已和我的丈夫生养一个女儿,我一气之下,就抛下了女儿出走。离家后,我又重新改嫁一个丈夫。有一次我改嫁的丈夫出外经商,他从德叉尸罗城回来时,瞒着我以数千黄金购买一个小妾。他起初守着秘密,不让我知道,把那个小妾藏在朋友的家中,后来我知道时,哭闹着要看看那位姑娘长得究竟是怎样的人,她为什么要夺去我丈夫的爱情。可是,尊者!我不看则已,一看差点儿使我闷绝倒地,原来那个小姑娘就是我和前夫所生养的女儿。”  莲华色说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泣不成声。目犍连很同情的安慰她道:  “莲华色!你不要这么伤心,明白过去现在未来的人,知道这些因果轮回的事相,实在说,人生就是罪恶的渊薮。你后来呢?”  “我后来怎么能忍受这样的打击呢?想到当初,我的母亲夺去了我的丈夫,现在,我的女儿又和我合争着一个丈夫。我还有什么面目见人呢?从此我又离家出走了。我厌恶世间,厌恶人类,我做了卖笑的淫女,我要玩弄世间,玩弄人类,我就这样打发着我罪恶的生活。  “尊者!只要有钱,我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不用说,尊者已经知道我为什么要来此向你的戒行挑战,幸而尊者有大神通力,但我该如何向尊者忏悔才好?”  目犍连听完了莲花色坦白的叙述以后,一点也没有轻视她的念头,反而此刻看到莲华色的心很真、很善、很美。他用慈和的口气,走向莲华色说道:  “莲华色!你的身世的确是一段可怕的因缘,但能依着佛陀的教示而行,这样的因缘会有结束的时候。你现在就跟我去见佛陀吧!”  莲华色很欢喜,她所以能够得救,能够因祸得福,都因为目犍连尊者有大神通,有度生的善巧与方便。 试听佛音远近  目犍连尊者,在佛陀的僧团中,是最活跃的人物,别人做不到的,他都能做到;别人所不能到的地方,他都能到。  有一天,佛陀在王舍城竹林精舍的讲堂中说法,目犍连坐在禅室中没有去听讲,但佛陀说法的音声,在他耳中像雷鸣一样。他很惊奇在离佛陀很远的地方还能听到佛陀的音声。他为了要试验佛陀的法音究竟能听多远,就运用神足通,来到数十亿佛土之外的一个佛国,这一个佛国,正是世自在王如来的国土。  目犍连常常游行在其他的佛土,他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旅行家,到了什么地方,他总是看成和在自己的国土,自己的家乡一样。  现在,他到了数十亿佛土之外的佛国,正见到彼佛国土的世自在王如来也在说法,他很欢喜,就轻手轻脚的向前找了个座位,听听世自在王如来的说法。  但不可思议的是,目犍连除了听着世自在王如来的说法外,娑婆世界上释迦牟尼佛说法的音声,仍然在他的耳中响着。  正在这时,世自在王如来的法音停下来了,有一位菩萨向前顶礼世自在王如来后,指着目犍连说道:“如来!在您说法的时候,不知什么地方爬来一条大虫,看他像是怪可怜似的,我们还是把他赶走吧!”  世自在王如来赶快阻止着说道:“别这么说!他是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座下神通第一的弟子目犍连哩!”  “他长得怎么这样矮小呢?”众菩萨都这样的发问。原来,世自在王如来的国土里,所有的菩萨和众生,身体都长得比娑婆世界上的人高大数百倍,难怪他们见到目犍连要这样说了。  世自在王如来解释道:“你们不可轻视这位尊者,他有大神通,大威德,他能行化自在,游诸国土。至于身体矮小,这是各个国土众生不同的业力所感。”  世自在王如来说后,慈和的对目犍连说道:“尊者!你从他方国土,可于我的弟子菩萨众中,现其神化,除却众人对你的疑惑!”  目犍连即乘佛神力,现种种神通变化,诸菩萨见了都生起恭敬之心。  目犍连变现神通后,还复本位,世自在王如来就问他道:“尊者!你来到我们的国土,是要试听释迦如来说法的音声的远近吗?”  “是的!弟子确实是有如此的用心。”目犍连恭敬顶礼的回答。  “尊者!你不可以这么想,诸方佛陀的威力,不是凡夫二乘所能完全了知的,诸方佛陀说法的声音,是遍一切虚空的。众生诸根攀缘的境界有远近,以分别心不可以试听佛陀的音声。”  世自在王如来开示目犍连的话,目犍连听了很惭愧,他后来在佛陀的僧团中虽然活跃,但从此再也不敢试探佛德和佛的音声了。
众鬼问业报因缘  目犍连尊者不但常游诸国,并且也常乘神通到地狱中观察众生受善恶的果报。  有一天,目犍连行脚在恒河的岸边,时光像河水一样,不停的在向前奔流,是暮色苍茫的黄昏,目犍连想到夜晚行化不便,他就静坐在恒河的岸边。  晚风轻轻的吹动,天空闪着点点的繁星。  不一会,恒河的边上聚集来很多的饿鬼,想取水来解除饥渴,但另有一个凶恶的守水鬼,手执铁杖前来驱驰,众鬼因此不敢走近水边。目犍连端身正坐,见诸饿鬼受罪不同,就把他们叫来,众鬼也向他一一请问其罪业因缘。  第一个鬼问道:  “尊者!我们先世为人,现在堕入饿鬼道中的饿鬼之身,常患饥渴,听说恒河水味清凉,但来取食的时候,水又沸热,只要饮上一口,五脏六腑都会焦烂,而且有守水鬼,以铁杖追打驱逐,请问尊者,我们是何罪业,才受如此苦报?”  目犍连以神通定力观察三世因果,即刻告诉饿鬼说道:  “你先世所作的职业,是算命之人,在相人吉凶时,虚言多于实语,毁誉随心而谈,自称明白,实是欺诳,为了求得利养,不惜迷惑众生,所以才有如此业报。”  第二个鬼问道:  “尊者!我常常被一些凶猛的大狗,啖食我的身体,肉吃尽时,风吹骨头,又再复生。不知是何因缘,使我受如此苦报?”  “因为你先世杀害鸡鸭猪羊,祭神拜天,所以受此报应。”  “尊者!”第三个鬼问道:“我的腹大如瓮,而咽喉却细如针,见到珍肴美味的饮食,不能进食,不知是什么因缘,受此苦报?”  “你先世为官作宰,自恃豪强,恣情纵乐,轻欺他人,别人的血汗所得,你是恃强占有,故今受此苦报。”  第四个鬼又向前问道:  “尊者!我的身上长满口舌,而血液常从身下涌上,使头如斗大。血管每要破裂,命如游丝,不知是何因缘,受此苦报?”  “你先世喜欢谈论是非,说人长短,出言吐语,不想利乐众生,所有语言,都是增人苦恼,故今方受此报。”  许多的饿鬼,都一一问往昔造作罪业,今生受报的因缘,目犍连都一一的回答,目犍连的神通,就是这么一位天上地下来去自如的人!
盂兰盆会的由来 目犍连尊者救母  目犍连尊者用天眼通,能够知道众鬼的罪业报应因缘,他忽然想起他死去的母亲,他运用神通力见到自己的亡母也堕在饿鬼道中受苦,咽喉像针缝似的细小,皮骨连结在一起,目犍连见状,孝心油然而生,不禁伤感万分,他即刻用钵盛装了饭菜,藉神通力量往飨老母,但是他母亲取饭尚未入口,饭食在手中即化为火炭,不能饮食,目犍连悲号涕泣,不能自己。他能知道众鬼的因缘业报,但不知道母亲究竟以什么罪业因缘受着如此苦楚。他带着沉重的心情,赶快前去请示佛陀,目犍连尊者禀告道:  “佛陀!弟子今日以神通力见到我此生的母亲,堕在饿鬼道中受苦,取食成火,不知是何因缘?弟子的神通,能够观察众鬼的罪业因缘,何以对生身之母,竟不知情?垦求佛陀慈悲开导!”  佛陀面上流露出怜愍的慈光,回答道:  “目犍连!你的母亲因为在生之时,谤佛谤僧,不信因果正法,贪嗔邪恶,戏弄众生,所以受此苦报。你因母子情深,神通为亲情所掩,所以不知母亲罪业!”  “佛陀!有什么妙法能使弟子的母亲脱离饿鬼的苦楚呢?”目犍连向佛陀哀求。  “目犍连!你母亲的罪根深结,不是你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救拔,你的孝心虽然感动天地,但天地神祇对毁谤三宝而堕落的人也无可奈何。你现在唯有仗十方僧众威神之力,方能令你母亲离饿鬼之苦。  “每年的七月十五日,是十方僧众的解居自恣日,于此日,做子女的人,应当为七世父母以及现在父母于危难之中者,设百味珍肴饭食,新鲜果品,尽世甘美,放置盆中,供养十方大德僧众。因为七月十五日的僧自恣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水边禅定,或得四阿罗汉果,或在树下经行,或是六通自在教化。甚至更有十方菩萨大人权现比丘,皆同一心受食,所有圣众,均具清净戒行,其德如汪洋大海,不可思议,如能供养此等自恣僧众,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定能出离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尚健在者,福乐百年,万事吉祥顺利。这就是真正的超荐拔度的妙法!”  目犍连听佛陀说后,欢喜奉行,在僧自恣日供养圣僧大众以后,其母即于是日脱离饿鬼之苦。  目犍连知道母亲脱离了饿鬼道中,他很感激佛陀。并赞叹三宝功德,奉劝世间应行盂兰盆之法,供佛及僧,以报父母生养抚育慈爱的恩惠。  奉劝举行盂兰盆法会,这本是受益的目犍连利人的苦心,但现在每逢七月十五日,盂兰盆讹为拜神祭鬼之日,真是辜负佛陀及目犍连的慈悲了。  目犍连尊者不但神通第一,大慈大悲更是闻名!
神通不敌业力
讲说七佛通戒  目犍连尊者的神通,可以知道过去现在未来的事情,有一次佛陀的弟子们要求佛陀讲说释迦族往昔的本生因缘,佛陀想到这个问题,讲到好的地方难免像是自我宣传,佛陀考虑以后,就叫目犍连代为宣说。  目犍连运用宿命通,观察久远劫来的事迹,历历如绘。他把释迦族的历史,很详细的叙述出来,大家听后都感到佛陀降诞于释迦族中成就正觉,不是没有因缘。  目犍连尊者,就是常常为佛陀代座说法的人。  又有一次,比丘们像开座谈会似的集合在一起,大家都报告对修学佛陀教法的心得,目犍连尊者说出七佛通偈,偈云: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什是是诸佛的教示?从目犍连尊者简单的偈语中,使初学者很明白的知道佛教的义理,这首偈语,和尊者目犍连一样,大家都把他时时记在心中。 神通敌不过业力  目犍连尊者的神通,在佛陀的弟子中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就以为凡事运用神通是没有不成的。  神通的运用,确是便于接引众生,可是神通不能违背因果法则,不能胜过业报,不能解脱生死烦恼,也是事实。  有一次,佛陀的祖国迦毗罗卫城,遭到憍萨弥罗国的琉璃王的侵略,佛陀起初也曾为爱国的热忱所动,想为祖国出力帮忙,佛陀曾三次坐在路上阻拦琉璃王的大军,但琉璃王逢到佛陀,虽然每次回军,但报仇和侵略的恨心绐终没有息灭,佛陀知道因果业报的道理,应该要把它完结,佛陀尽了爱国的心后,就只有由他去。  可是,目犍连尊者的神通还不能了解到无尽的业报,他得悉琉璃王大军包围了迦毗罗卫城的消息以后,很激动的对佛陀禀告道:“佛陀!迦毗罗卫城受到琉璃王的侵略,我们为了营救全城的人民,应该要出力帮忙。”  佛陀注视了目犍连一会,就用慈和的口吻回答道:“目犍连!释迦族中受宿世的罪业之报,这是共业所感,你不能为他们代受!他们不忏悔罪业,一味骄横,不改往修来,腐蚀了的房屋,终要倒下来的!”  目犍连尊者听了佛陀的话后,他虽然知道这是事实,但他又想到他的神通,他要以神通来营救城中的人民。  琉璃王用百万大军围困迦毗罗卫城,水泄不通,什么人都无法通行。唯有目犍连能用神通腾空飞入城中。  目犍连进入城内,在释迦族中找了五百位优秀的人,他升空用钵把他们摄装起来,再由空中飞出。  出城后,到了平安地带,目犍连打开手中捧着的钵,想放出五百位的释迦族,哪知不看则已,一看之下,目犍连大惊起来,原来钵中藏着的五百人都化为血水了!  目犍连尊者到这时候,才完全觉悟到佛陀所说的因果法则不可违背,就算是有神通,也敌不过业力。 殉教第一人  目犍连依仗着他上天入地的神通,帮助佛法的宣扬,其功甚伟。但佛陀早就说过,神通不是究竟的法门,长眉罗汉,本是优填王的大臣,名叫宾头罗波罗堕,跟随佛陀出家后,得到神通,曾在白衣前炫耀,佛陀很不客气的呵斥过他一次,并且命令他和僧团隔开,独自到西瞿耶尼州去教化。唯有目犍连的神通,佛陀非但没有斥责,而且常常加以赞扬。  佛陀不是偏心,佛陀知道一个事实,以目犍连的神通助其宣化固好,但目犍连运用神通的结果,不能胜过业报,个人所造作的业力要了,就是有神通,也不会不死。佛陀就想以这个事实可以教诫后人。  目犍连年龄虽然渐渐的接近老的边缘,但像行云流水的布教生活,他是越来越有精神。他不知道正因为他对佛陀的教法热心宣扬,才更遭到嫉妒。外道对于佛陀没有办法,但他们等待机会要暗杀目犍连。  目犍连荷担弘法利生的责任,有一次在宣扬真理的途中,经过伊私阇梨山下,被当时的裸形外道看到,他们就从山上推下乱石想要击杀目犍连。  乱石像雨点一般的落下,目犍连无常的肉身被打成肉酱,但裸形外道两三天内不敢走近目犍连亡身的地方,他们惧怕着他的神通力。可是目犍连为了传播佛法的菩提种子,遭遇外道的迫害,为了给后世做个为法牺牲的榜样,他的肉身真的与世长辞了。目犍连的鲜血不是白流的,为了弘法利生,多少先贤圣哲,在佛陀的慈光照耀下,踏着目犍连尊者的足迹,献出了生命,献出了一切,真理之光,能不灭于世间,这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目犍连尊者被外道暗害的消息传到阿阇世王耳中,震怒非常,下令逮捕凶手,数千的裸形外道,在阿阇世王的激怒之下,都被投进火坑!  外道被阿阇世王的处死,消除不了比丘们对目犍连殉教的悲哀,大家唉声叹气,他们都感到世间上的事太不公平,以目犍连那么大的神通威力,为什么不能避免外道的袭击!  比丘们心有不甘,大家集合起来请问佛陀,他们问道:“佛陀!目犍连尊者和舍利弗尊者,同是佛陀上座的弟子,他是一位那么了不起的人,佛陀到天宫为母说法,他曾受我们请求,到天宫去探望佛陀;他的母亲因毁谤三宝堕入地狱受苦,他曾到地狱救母。他是这么一位轰轰烈烈有大神通的尊者,为什么不用神通和外道对抗呢?至少,他为什么不躲避外道的暗算呢?”  佛陀是体证到宇宙的真理,世间上所要发生的一切,佛陀大智觉海中早有所知,佛陀没有像诸比丘那么激动,佛陀很安详的告诉大家道:“目犍连是我弟子中神通第一的弟子,他不是不能同外道对抗,而是因为有一次琉璃王侵略迦毗罗卫国时,他用神通救不了城中的人民,他知道神通敌不过业力,肉体是无常的,业报是要了结的,目犍连过去生中,以捕鱼为业,不知有多少生命为他冤屈而死。你们不要难过,目犍连虽然辞世了,但真理是不会灭的!”  “不过,佛陀!”放不下的比丘们说:“我们终觉得目犍连尊者被害的遭遇太凄惨了!”  “诸比丘!你们不要这么想,生死的问题,在觉悟者之前是不成问题的。有生就有死,死是不必惊慌惧怕的,要紧的是对于死时有无把握。只有目犍连尊者,亡身的时候并不迷,而进入涅槃才真正可贵,唯有目犍连尊者为了宣传佛陀的教法而牺牲,这才是无限之美!”  诸比丘中,仍然还有些放不下的人,他们叹息摇头,无限伤感的对佛陀说道:“佛陀!我们也知道应该要有为教牺牲的精神,但目犍连尊者现在就牺牲了,实在嫌早了些,有许多弘化的事业,都需要他来领导着去做。佛陀!他的这次遭遇,您怎么不早些告诉他,让他有个预防?”  从这些比丘对佛陀的问话,就可知道他们对目犍连殉教的激动,也可以知道诸比丘对目犍连的敬仰,佛陀又再用安慰鼓励的口气对大家说道:  “诸比丘!目犍连殉教的时候,并不是他不知道预防,他有大神通力,他可以保卫自己不死,但这不是究竟的办法,修行人不可违背因果法则,目犍连在因中捕鱼,杀生的业要了结。而且,目犍连早就发愿要把他的生命献给真理,现在满了他的愿望,他很欢喜入灭,我的弟子都能有目犍连牺牲殉教的精神,佛法就更加发扬广大,诸比丘!你们应该效法目犍连尊者!”  佛陀开示的法语,比丘和比丘尼们听了非常感动,一个目犍连的色身死亡,将有无数的目犍连为了宣扬佛陀的真理,为了圣教的流传,自愿而欢喜的踏着殉教者的足迹向前迈进!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我只有一个问题 ,所谓的业力现前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煮的法衣都变成了牛肉 ,我只问问大家 ,你们决定去买苹果手机了 命里该有 ,上手拿着吃的橘子会变成苹果手机吗? 尊者知法懂法涅盘,被打死也很安详毫无精神上的污垢。但是被打死就是被打死 技不如人 ,寡不敌众 事实就是事实 何必这样子说是业力现前这样的噱头 。
那么多买到了苹果手机的人 ,没听说过哪一个是业力现前而手上橘子变手机的 。
顶礼目犍连尊者顶礼目犍连尊者。。慈悲过了头!反将觉海化红尘。。一 让你7分,二 还以一针,三砍草除根
善哉善哉!顶礼尊者!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妖怪腐外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