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轻男子自杀文

类型: 原创-纯爱-架空历史-爱情

简介:本该满手血腥,弑君夺`权的一代权宦黎公公,现在还只是个小小侍卫,

重生仇家虎视眈眈,他性命难保,无权无势,只有一张让颜狗皇帝朝思暮想的脸。

一个反派小BOSS,如何在女配逆袭文里捡肥皂╮(╯▽╰)╭

颜狗帝王攻X大美人侍卫受

感谢提前收藏文案的1073位小伙伴!

自杀是一种特殊的死亡方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关于自杀的故事和记载,虽然自杀原因和方式各自不同,但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古代人与现代不同的自杀观念和对于死亡的认识。本文选取不同时期的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部分自杀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自杀的原因和方式两方面进行分类和梳理,并通过自杀所体现的生死亡观念和对文学作品的影响来说明这一现象背后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 自杀 文学作品 死亡观念 文化意义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黄金时代》的作者王小波曾对于人生提出过放开生死束缚而追求现世生活的建议和思考。然而这话从逻辑上讲并不是绝对正确的。因为对于一个具备独立自主思想和行动能力的个体来说,生命的开始注定无法选择;但是,除突发意外以外,在何种时候以何?N方式结束生命却是可以由自身决定的。虽然我们都知道生命可贵,这样的做法完全不值得提倡,但自杀的确成为了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
  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也记载了许多关于自杀的故事,有的是真实的史料,有的是艺术创作的虚构,通过总结与分析这些自杀描写,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古人的死亡观念以及创作者想借此表达的人的生死抉择。
  自杀是指个体在复杂心理活动作用下,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现代医学观念将自杀视为一种病理现象,通常被看作是自杀者在精神错乱的情况下发生或者是一时想不开产生了结束生命的冲动,是一种有违常理的病态表现。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在其著作《自杀论》中对此有明确的定义――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的或消极的行为直接引起的死亡叫做自杀。本文所引用的来自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自杀事例基本上都符合这一定义,或者说是本人自行自残导致死亡,并且明知这一自残的结果是死亡且致死的过程,不包括蓄意自伤或者自杀未遂的情况。此外,《自杀论》中还提出非常重要的一点,即在许多情况下,自杀并不直接和个人素质、心理状态或者是精神疾病有关。鉴于此,在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自杀现象时我们也不应当以现代社会观念和现代医学原理作为唯一的分析标准。
  (一)现实型的自杀
  这里的现实型指的是自杀者在自杀前已经面临着必死的情况,或者是预知到如果不自杀将付出更大的代价。也有研究者将这一类自杀归为消极自杀,这里所谓的消极与价值判断无关,主要指的是自杀者所身处的环境和外部条件迫使其选择了自杀:如兵败被俘已成定局,不肯投降或为避免受辱死于敌人手下者,都是在面对现实走投无路之时而选择以自杀这种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作为战争中的失败者,注定难免于被俘被杀的命运,于是《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中的燕国将领“恐己降而见辱。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自刃。’乃自杀。”对他来说,与其死于他人手下或是投降受辱,反倒不如自杀;燕将绝非贪生怕死之人,无论从哪种角度上来说自我了结都成了当时最好的选择,体面而不失尊严,保全名节又荣耀遗世。项羽是一位悲剧英雄,他的悲剧在于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却缺乏足够的政治谋略和东山再起的勇气。与美人的告别,项羽留下了“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无奈与伤感;面对东渡乌江的逃命机会,他却笑言:“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语,籍独不愧于心乎?”惭愧苟活东渡称王也好,死于敌人的屈辱也罢,对于这样一位颇具贵族气质的人来说都是比起死亡还要无法接受的,因此选择自杀或许真算得上是这位意气英雄的最佳结局。除此之外,如果说将领英雄的特殊身份使得以上两者的自杀显得还有几分无畏无愧的气概,那么如商纣王“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就颇有几分讽刺意味了;此外还有夫差在吴国被灭之后的自杀和吕不韦受秦王威胁“照此日夺月销,恐最后被诛”而饮鸩自杀就都可以称得上是现实型的自杀行为了。
  (二)利他型的自杀
  利他型自杀指自杀者将死亡作为一种献祭和牺牲,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自杀,以牺牲小我而完成大我,甚至是对他人产生激励的一种行为。荆轲刺秦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却又有几分壮烈与悲情,在《燕丹子》三卷的记载中还有两位自杀之人尤其引人瞩目。一是自杀贡献出头颅为荆轲提供刺杀秦王机会的的壮士樊於期:“於期起,扼腕执刀曰:‘是於期日夜所欲,而今闻命矣!’于是自刭,头坠背后,两目不瞑。”二是易水送别之情节,书中这样写道“荆轲入秦,不择日而发,太子与知谋者皆素衣冠送之,於易水之上。荆轲起为寿,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高渐离击筑,宋意和之。为壮声则发怒冲冠,为哀声则士皆流涕。二人皆升车,终已不顾也。二子行过,夏扶当车前刎颈以送。”这位夏扶在前文中有所提及,描述为“血勇之人,怒而面赤”而这位血性男儿的送别方式竟然是以自刎明志,着实令人震撼。除此之外,为太子丹举荐荆轲的田光更是为了不至刺杀秦王的风声走漏而自刎以示清白,死前壮言“盖闻士不为人所疑。太子送光之时,言此国事,愿勿??,此疑光也。是疑而生於世,光所羞也。”这也符合古人为了替他人保守秘密而选择自杀的全义守信的原则,但我们非常明确田光也好,夏扶也罢,他们的自杀都绝非单纯地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刺杀秦王的大业,这种血腥的举动在现代人看来定是无法理解,但在当时对于这些朝不保夕以杀人为业的刺客来说,这正是最好的饯别和激励。可谓是利他型自杀的典范。
  (三)主动型的自杀
  这里的所谓的主动一方面是自杀者的积极选择,另一方面也有通过自杀来表达反抗姿态和自我心志的目的。这类自杀者将死亡作为实现其生命价值的终极体现,毫不犹豫且充满信念。这一部分自杀者以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些品质高洁之士为代表。
  以屈原为代表:当人格理想受到现实的无情考验和打压、压抑并扭曲之后会使人产生强烈的尊严丧失感,正因为如此,在黑暗的社会和污浊的政治环境下,屈原产生了无法解脱的心灵痛苦,最终以投水自尽来殉自己的爱国之情和人格尊严。他的痛苦在于“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因此选择了“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于是怀石遂自沉汨罗以死。”整个过程悲壮而坚定,《史记》中引用刘安《离骚传》“其志洁故称其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后汉的王逸盛赞屈原“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而正是如此的品质才使得他在面对小人的谗言、各种势力所施加的压迫和摧残下,始终以国家兴亡和百姓疾苦为念,面对种种冤屈却仍然忠于祖国,凭一己之力仍然不断抗争,而他的死也可以看作是这种精神的最终迸发,即使在今天看来也着实令人感到震撼。   除此之外,还有耻食周粟而而死于首阳山的伯夷叔齐二人、主动赴死的伍尚等等。他们对于自杀的选择是在完全可以存活的前提下进行的,是在自身的道德价值、理想人格与历史之价值发生冲突时主动选择的结果,在他们看来自杀是一种崇高的行为,可以昭示自己的信念,殉道义而死。殉情而死者也可以归于此类。
  以上几种自杀原因并不能概括全部的自杀事件,亦有以自杀来复仇、辩诬等多种情况;而且,大部分的自杀事件背后也都包含着并不单一的根源和原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资料的详疏程度来讲具体判断。总而言之,古人选择的自杀原因复杂多样,多样的原因也就导致了不同的自杀方式。
  不同的自杀方式,归根结底最终的目的都是结束自己的生命。自杀者采取什么样的自杀方式与其自杀动机没有必然的联系,古代人所能采取的手段并不比现代人更丰富,受制于物质条件和客观因素,跳楼(有见跳崖而死的情况)、割腕、煤气自杀等这类方式就不会出现;另外,古时人们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因此多数人选择的方式都是在不损伤身体的前提下进行的。最为常见的是以下几类:非常极端和激烈的如撞墙或服毒,也有缓慢致死和过程煎熬的如绝食或吞金,男子尤其是将领多以兵器自刎,女子则多选择自缢,亦有因地制宜投河或自焚的。
  在多种自杀手段中最为血腥和激烈的莫过于自刭和剖腹了。自刭手段常为性情刚烈的自杀者使用以了断生命,尤其许多古代将军将领的自杀都会选择这样的方式,诸如我们熟知的项羽、伍子胥、侯嬴、李广等:一来他们都是佩戴兵器刀剑之人,二来这种手段惨烈和迅速,结合这些人物壮志未酬又不肯屈降敌人的坚毅品格,着实令人震撼。剖腹自杀盛行于日本武士阶层,以不同的方法剖开腹部以示心脏从而证明武士对于主人的忠诚,过程残忍且折磨;在中国古代也有不少剖腹自杀之事。战国时期的侠客聂政因除害杀人,偕其母与姊?I避祸齐地,后感严仲子知遇之恩为其报仇刺杀韩相侠累,因怕连累与自己面貌相似的?I,遂以剑自毁其面貌、剖腹自杀。在走投无路之时还念及亲人安危,且不惜代价,的确是有胆侠义之士。此外,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还出现过一类特别的自杀情节:公堂剖腹。尤以蒙冤之女性为主,怨情难明走投无路,万般无奈之下以牺牲自我的方式对官府和恶势力进行抗争,这种自毁精神在文学作品中则体现出强烈的悲剧精神。明清案狱故事中就有江阴名士贾士香之妹贾荃,为证清白在公堂上剖腹自尽,终于使得首告的夫家家长和帮凶、以及贪赃枉法的县令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为证明贞洁之身,女子剖腹公堂之上,这是极度无奈和绝望之下的选择,但她们不再是忍气吞声的傀儡反而成为了反抗不平的正义精神的象征,虽然令人无比惋惜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复仇的目的。
  相比自刎和剖腹的惨烈和血腥而言,绝食、服毒、自缢和投河等均属于不见血的自杀方法,也能保留身体的完整。
  绝食而亡并不比其他自杀手段迅速,甚至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引起人的死亡,因此,如果不是自杀者有着极强的求死之心和坚定的意志怕是很难实现的。另一方面,绝食这一手段也最能彰显人的气节和不肯屈服的高尚情操。近代革命运动中也不乏学生组织通过绝食手段来示威和抗议,争取权利的举动;此外还有南宋末年的谢枋得、明末戏曲家吴炳、晚清诗人陈三立等,都是通过绝食结束生命的。若要追溯渊源,伯夷、叔齐的事迹对后代自杀者选择绝食的手段有着不小的影响。《史记?伯夷列传》中详细的描述伯夷叔齐二人“耻食周粟,逃隐于首阳山,采集野菜而食之,及饿将死。”在死前以歌明志“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后饿死于首阳山。正是他们不食周粟,以身殉道的行为,历来受到儒家的大加推崇,孔子就力赞其“求仁而得仁”,孟子也评论其行为属“非圣人而能若是乎?”绝食者强烈的求死意志和从中流露的坚定的忠义气节,的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包括汉代的周亚夫在内,选择绝食的自杀者或多或少受到他们身处环境的影响,而在现如今的社会中,相比难度较大和更为考验人意志力的闭食手段,更多人还是会选择服毒这种方式自杀。服毒杀人或自杀的方法由来已久,成语中就有“饮鸩止渴”这样的说法,鸩是传说中的一种毒鸟,其羽毛浸入酒中饮用便可置人于死地。前文所提到的吕不韦就是服毒自杀的。“秦王恐其为变,乃赐文信侯书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在秦王的威胁之下,“吕不韦自度稍侵,恐诛,乃饮鸩而死。”虽然没有对其自尽的过程进行描述,但是服毒的决心和中毒身亡的惨状是我们可以想见的。除此之外,相传明妃昭君归汉不成,下嫁给呼韩邪的孙子,后来郁郁难解服毒自杀。据《后汉书》中记载,蔡伦因宫廷斗争中不堪受辱,“乃沐浴整衣冠,饮药而死”,也选择了服毒的方式自尽。
  自缢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强烈的压迫颈部动脉使得大脑缺血缺氧,致死率也非常高,体现了自杀者的强烈决心;而且颇受女性自杀者的喜爱,古代小说和戏剧中女子上吊自杀的情节数不胜数。《长生殿》中描写杨贵妃被逼自缢而亡,“(旦看介)唉,罢、罢,这是一株梨树,是我杨玉环结果之处了。(作腰间解出白练,拜介)臣妾杨玉环,叩谢圣恩。从今再不得相见了。”自缢的方式的确简单易行,且带状物(如绳、白绫)等都是女子容易找到的材料;同时注重仪表的女子选择自缢而亡相对来说也少破坏形象上的美感,文学作品中更是如此。另有《红楼梦》中描写丫鬟鸳鸯自缢而死的情景:“(她)一面哭,一面开了妆匣,取出那年绞的一绺头发,揣在怀里,就在身上解下了一条汗巾,按着秦氏方才比的地方拴上。自己又哭了一回,听见外头客人散去,恐有人进来,急忙关上屋门,然后端了一个脚凳自己站上,把汗巾拴上扣儿套在咽喉,便把脚凳蹬开。可怜咽喉气绝,香魂出窍……”整个过程充满了绝望和悲伤的气息,作者细致地描摹她寻死的一系列动作,最后的死状也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可以想见女子高挂梁上,摇晃的身躯和死亡的状态再或是绳带飘动之态,都能营造出一种凄美又恐怖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死者的冤屈和无声的控诉。除此之外,《孔雀东南飞》中以死殉情的?⒗贾パ≡窳送逗佣?死,焦仲卿则是“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自缢而追随爱人离去;他们不惜牺牲生命的爱情绝唱令世人动容。而金哀帝完颜守绪被困蔡州自缢幽兰轩、崇祯皇帝朱由检煤山自缢身亡,都是在国家危亡而无力回天情况下做出的无奈抉择,使得他们的皇帝生涯都落得了一个惨烈又悲剧的收场。   在外部条件充分的情况下,投水自溺或投火自焚也是古代人经常选择的自杀方式。而艺术作品中的人物选择葬身水火,进一步加剧了绝望的情绪。屈原似开创了中国文人投水而死的先河,从王国维、老舍到李广田、周瘦鹃,都选择了葬身水中。屈原的投江使其自由意志的体现,追求清白的理想和不堪尊严受到践踏的最后反击。水,天下至柔,仿佛有洗去一切污秽和屈辱的净化功能,投水而亡之人纯洁的心灵不必蒙上世俗的灰尘。当然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投水自杀也有一定的偶然性,例如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描写杜十娘投水自尽:“十娘抱持宝匣,向江心一跳。众人急呼捞救,但见云暗江心,波涛滚滚,杳无踪影。可惜一个如花似玉的名姬,一旦葬于江鱼之腹!”在当时的情景之下,最有效和便捷的致死方法就是投江,而这一画面也极具视觉冲击力,充分表现了杜十娘万念俱灰的绝望心情,将一个执着追求爱情的女性的美好愿望和人生的破灭,以及她的宁死不屈和性格中的刚强与坚定都刻画得淋漓尽致。
  三、自杀现象的文化意义
  相对于新生带来的喜悦和希望,死亡总给人一种强烈的阴暗、恐怖的感受,意外的死亡给人带来无常感和强烈的恐惧;而自杀却是介于生死之间一种独特的状态,即由个体自己主宰的结束生和开启死的选择。死亡作为肉体生命和现世幸福的结束,自是会令人感到遗憾和不甘的,医者也好哲学家也罢都无法真正参透死亡的意义,在恐惧和茫然之中有的人接受了死亡的不可避免而达观,也有人无法摆脱生之痛苦而选择释然并主动死亡。正因为生命是一次性的,死亡是一条有去无回之路,因此最能通过生死呈现人的种种思绪,也能体现真情和理想的价值来。
  (一)对于自杀的认识和死亡观念
  通过以上所述的各种自杀事例和文学作品中的自杀描写,我们不难发现古人对于自杀的认识与现代观念大相径庭。现代人通过医学知识和科学理论研究总结出自杀者所具有的不良心理基础和环境因素,并将自杀者的自杀行为划分为意念和动机的形成、矛盾冲突和最终自杀行为选择的三种阶段;还有一些社会学家认为社会的动乱和衰退以及不稳定状态会破坏社会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和交往,从而导致生存能力的削弱,个体信心和意志的衰退,导致自杀率明显升高。古人则不同,每一位自杀者,每一桩自杀事件在他们看来都是有意义和有原因的,且不会拔高到社会和心理的角度上来论证,自杀不是不可理解的,主要理解都是围绕着具体的事件展开的。
  自杀者可以是为自己的尊严与荣耀,选择在被羞辱之前由自己结束生命,把死亡的主动权把握在自己的手上。以复仇为目的的自杀能体现仇恨之深切,以殉国为目的则能彰显爱国忠心无二,殉情则是表达对爱情的绝对坚贞和感情的不可玷污。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通过自杀以昭其信念与心志的多达到了其目的,给世人和后世以巨大的震撼。因此古人对于自杀现象的认识更加感性和理想化,并不认为这是一种不可理喻且万万不可的行为。另一方面这与古人的死亡观念密不可分。首先古人认为死亡并不是绝对的物质和意识的消失或灭亡,而是进入另一种世界或者说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不然也就不会有“重死轻生,厚葬薄养”的这种不看重活人价值而追求死人名分的情况发生,也不会有帝王陵墓中以种种现实物质进行陪葬的现象出现。其次,儒家的生死观念也对古人有着极大的影响,正因为“未知生,焉知死”,所以就要在活着的时候积极入世,追求立德、立功、立言;同时,所谓仁义道德的重要也是值得人用生命去追求的,因此孔子便有“朝闻道,夕死可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的言论,并通过孟子进一步发展为“舍生而取义”,追求精神和信仰的重要性在仁人志士的心中的确比生命还重要,因此无论是被杀也好自杀也罢,只要是坚持了自身的仁义道德,都是可以接受并且值得赞扬的。因此自杀虽然是一种肉体自残的极端方式,目的在于求死,但古人所认识的死亡并不等于失败,有的时候甚至是一种必胜信念和绝不认输的宣誓。相比较苟且和屈辱的人生,自杀则是自杀者维护自身信仰和精神正义的胜利。现代社会,人们通过科学理论阐释了死亡的内涵,于是便有了“好死不如赖活着”这样的说法,竭力反对任何形式的自我了断。以生命为最珍贵这当然没有错,但也不能因此就全然否定古人这些自杀的行为,在他们的世界里,死亡并不意味着失败,因此自杀也不是绝对的错误,更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和当时的文化环境进行分析和理解。
  (二)自杀描写对于文学作品的意义
  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选择死亡尤其是自杀作为主人公的结局,通常自杀者在自我价值的必然要求和要求的不可实现性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矛盾冲突激化的结果就是自我毁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就是描绘一个底层妓女渴望真爱的要求与外在社会恶势力阻挠使之无法实现的矛盾冲突,最终万般无奈下沉江自尽而亡,作者的描述在于让我们感受到生命中的痛苦挣扎,却也通过死亡从悲剧的生中解脱出来。为家国而死为信仰而死者更是如此,相比普通人的爱恨情仇,他们自杀所带给我们的冲击力就更强劲:项羽乌江自刎所体现的是不可侵犯的人格与高昂的英雄斗争精神;屈原投江所体现的是于国于君的忠心和理想的不可玷污。通过自杀叙事塑造悲剧,既是人物命运的必然,也使得文学作品本身更具震撼力:虽然悲剧的人生不一定需要靠自杀来体现,但离开了死亡这一特殊环节悲剧的震撼力就未必显得那么突出了。《红楼梦》也可以说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作者为了真实反映社会中的种种悲剧,就将整个故事中每个人物的悲剧性尽可能的表现出来;多情又美丽的女子的自杀描写更是充满了强烈的痛苦和悲凉感。
  自杀描写对于文学人物的悲剧性和文学作品的悲剧色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为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创作者会特意为虚构人物安排自杀的结局。由自杀情节自然而然可以扩展到人物的自杀前的心理描写,深化人物的精神世界。同时,自杀的情节之后还会有新的变化,也正因为自杀者无法看到才更显出其重要性来;因此我们也可以将自杀事件作为这些文学作品中的不可取代的重要情节,起到了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
  纵观历史从古至今,自杀成为了许多或普通人或英雄人物的最终归宿;自杀故事也成为了许多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情节桥段。上述的大多数自杀故事中仍然有着浓厚的文学色彩,但从中所反映出的创作者的观念却不然。和现代人不同,古人由于生存条件、社会环境和文化理念的不同,产生了与我们通过科科学与医学理论得出的截然不同的生死观念,进而对于自杀也有着独特的认识。在自杀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我们也可以借此反思我们对于生命与死亡的看法,想要获得关于自杀的真相,简单粗暴的阻止和后悔都不能实现真正的变革,而需要我们主动从多方面了解自杀者和蓄意自杀者的生存环境和心理状态。理解古人的精神世界就是理解曾经的我们;自杀绝非唯一的哲学问题,理解死亡,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1][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无名氏,撰.[晋]葛洪,撰.程毅中,点校.燕丹子[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南朝陈]徐陵,编.玉台新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4][宋]范晔,撰.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明]冯梦龙,原编.杜十娘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6][清]洪升,撰.詹怡萍,注.长生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7][清]曹雪芹,高鹗,著.李全华,标点.红楼梦[M].长沙:岳麓书社,1987.
  [8]迪尔凯姆[Durkheim],著.孙立元,滕文芳,编译.杨玉成丛书主编?自杀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
  [9]李根亮.论古代小说中的自杀方式[J].?W理论,2010(24).
  [10]陈鹏程.试论《史记》的自杀叙事[J].新余学院学报,2011(5).
  [11]孙乐,梁工谦.信仰与意志:秦汉以前的“自杀”――以《史记》为中心的考察[J].贵州社会科学,2010(3).
  [12]鲁红平.谈谈我国古代的生死观[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古代遭遇挫折而自杀的名人有很多,现举例如下:

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思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 ),汉族,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后世称为崇祯帝。

崇祯帝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可惜其生性多疑,无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在位期间爆发农民起义,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吕不韦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至秦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时,吕不韦专断朝政号称“仲父”。

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

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担心被诛杀,于是饮鸩自尽。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