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专业出来干啥学是什么意思?

名词会误导人的。比如说,会有人把同样以“学”结尾的词看成类似的。举个栗子,“动力学”和“数学”,看起来就差不多嘛。而“动力学”就可以很好地定义和解释:“研究物体运动和受力之间关系”,如果要再加一些限定的话,会有“理论力学”和“非相对论”之类的限定词出现。然而,“数学”就不那么好定义了。你说“数学”是研究“数”的学问?那把几何放到哪儿去?百度百科上的定义是,“数学是研究自然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这怎么说都不算准确。[1]因为,数学研究的东西肯定不是自然,比如罗巴切夫斯基的非欧几何;其次它也不止研究数量和空间,比如我们大一学得头昏脑涨的数学分析。但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数学是什么。我们知道“数列”是数学,“亚历山大大帝”不是。所以,我想用一个描述的方式来介绍神学先。在新闻里,我们总会听到一个词“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这个词和“恐怖分子”总是连得特别紧。而且但凡是原教旨主义恐怖分子,总是极其凶残。那么,好奇怪哦,什么是“原教旨”?而为什么只是伊斯兰教有,而其它宗教没有呢?所谓“原教旨”,完全可以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按照经典的原初版本来生活的人。至于伊斯兰教,经典是《古兰经》,所以他们就是“真真正正按照《古兰经》文本意思来生活的人”。什么?得到这个解释的我们必然紧接着就会有疑惑,难道还有“非原教旨”,不按照经典来生活的教徒?难道基督徒可以不遵守《圣经》,伊斯兰教徒可以不遵守《古兰经》?或许让人头疼,但现实中的答案是:还真是。比方说,耶稣有这么一句话,“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路18::26》)所以,真心遵守耶稣教导的基督徒肯定是穷人。然而,事实上,富有而又虔诚的基督徒还为数不少。马克斯·韦伯还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揭示了基督教新教和经济发展(也就是越来越富)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点只是例子。其余不遵守耶稣教诲的基督徒也大有人在。比如,耶稣教导“不可杀人”(《太5:22》),这或许是最容易做到的了。可是从十字军到二战,欧洲基督教世界打仗杀人的例子还少么?对于这种不能完全遵从字面意义的教义矛盾,其实早就有人解释了。公元3世纪一名叫奥利金的神学家的著述中说到,《圣经》其实可能只是个象征。著名的圣奥古斯丁也持同样的观点,大概就是“忽略细节,领会精神”之类的。而《古兰经》相比来说更有一贯性,因为作者都是穆罕穆德(不像圣经耶稣没写一个字,都是后人记录的),因此教徒更具有将其神圣化的想法。伊斯兰教的基本思维基点就是“《古兰经》是神的旨意”。[3]基督教可以有怀疑除保罗之外的其他作者的马里昂(约公元二世纪神父),伊斯兰教绝对没有。因此伊斯兰教中,仅仅按经典文本生活的“原教旨”主义者就会更多。在这个例子里,“能不能只按照字面意义理解《圣经》或《古兰经》?”就是一个神学问题。再举一个例子,基督教的“三位一体”教义是第一次尼西亚会议确立的。这次会议主要是为了驳斥一个异端——阿里乌斯派。阿里乌斯认为,“三位一体”太难懂了,耶稣怎么能既是人又是神?你这让还没学会抽象思考的野蛮人怎么办?我们还怎么给日耳曼人传教?耶稣是被生下来的嘛,神怎么能被生下来?所以耶稣是人嘛,只不过他比我们都厉害一些,差不多可以理解成是“半神”或英雄(“对对对,就像我们的半神赫拉克利特”,希腊人这么想;“我们的英雄阿尔米纽斯”,日耳曼人这么想)。这样的思考很容易被当时的人接收。因为像和“即是神又是人”这样的话类似的“薛定谔的猫既死又活”,起码在20世纪还有人排斥,别说人心淳朴的4世纪了。那么把耶稣品格降低,就是大家都接收的合理提议。但是且慢,如果耶稣不是神,那么耶稣的救赎还有意义吗?因为对人的惩罚是上帝从亚当那儿就定死的。你耶稣再猛猛得过神吗?你有什么能力救赎?所以,信仰这样“耶稣不是神”的阿里乌斯派必然会得到一个逻辑合理的结论“我们没有被救赎”。MD,我辛辛苦苦信个教,就是图个心里舒坦,你最后告诉我“呵呵不好意思,之前许诺您的上天国得救,因为我们老大也不行,所以作废了”。这结果谁能接受?所以阿里乌斯不可避免地被喷。这里,“耶稣到底是不是神?”就是一个神学命题。 --------------------------我是分割线,想睡觉了,睡醒再更。2014/7/13-------------------------------------------今天刷知乎看到了 @Johann Faust大神的答案顿感自己学识浅薄而汗颜……我理解这个问题是这样的,之前读了一本由R·柯朗 和 H·罗宾写的《什么是数学》的书。这本书开始并没有提任何关于数学的定义,只是列举了数学的分支、历史、数学问题等,介绍了各种数学思想,然后得出“数学是什么”的一个关键词式的、非定义式的答案。我想用这种方法讲一下我对神学的看法,以供探讨。还请谅解。嗯接下来要讲的一个神学问题是“人有没有自由意志”。自由意志是一个非常两难的问题,承认它有很多麻烦,不承认它,照样有很多麻烦。比如神学早期历史的圣奥古斯丁和裴拉鸠斯的论战。裴拉鸠斯认为,人是有自由意志的。而圣奥古斯丁则认为,人从来没有自己的自由意志,一切由上帝决定。比如耶稣说过:“神啊,饶恕他们吧,因为他们做的,他们不晓得。”可是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我没有自由意志,难道我还不活了么?举个栗子,现在有一种学科叫犯罪学,就和这种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犯罪学不同于刑侦,它着重研究罪犯的动机,受的社会环境影响。比如,一个小偷,按照一般想法,被抓到肯定追回赃物坐牢什么的。那么,如果我说他从小生活在治安很乱的小区,父母离异,被判归父亲还遇到父亲吸毒,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官还会像之前那样惩戒么?于这个小偷,他去犯罪几乎就是必然的,他的“自由”无非就是选择去偷窃还是去抢劫、贩毒之类的“自由”罢了。我们还怎么惩戒他?在这里,难道会怀疑“人是由环境塑造的”这样一个宿命式的回答么?尽管很多人在谈论“自由意志”的时候谈的震天响。所以,你会发现,神学问题,虽然看起来和生活没有一丝关系。但是延伸之后,很多问题确实关系我们身边。而这个延伸,出发点是神,铺路的是理性。打个比方,神是支点,而理性是杠杆。普罗大众不需要神学,他们有信仰就够了,因为神学需要思辨的理性。然而神学又不是无尽的理性,因为它要预设一个神存在的世界的前提。所以,“针尖上几个天使”是神学问题,“人的欲望应怎样满足”也可以成为神学问题。神学跟信仰不同。信仰是我们相信神,努力按照这种信仰生活。而神学试图理性地解释我们的信仰。而“神学”(theology)这个词,就源于表示神的theos和表示理性的logos。就这个意义而言(包含“理性”和“神”),我觉得,不仅基督教伊斯兰教这类的一神教有神学,道教和希腊罗马多神教也有。而佛教感觉不太像,因为佛教早期经典是悬置神的,虽然不能说是完全的无神论。没了支点,只能是……嗯,一种很特殊的东西,就叫佛学吧。差不多就这么多,还请诸位评判评判。参考文献[1]数学_百度百科[2]《圣经》和合本[3]萨义德·侯赛因·那速尔 《伊斯兰教》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4]布鲁斯·L·雪莱 《基督教会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年第三版[5]熊逸《我们为什么离正义越来越远》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年第一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学专业出来干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