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一下在半导体封装测试设备设备厂家中,哪家的设备性能表现较为突出,受到业界的认可?

(报告出品方/作者:招商证券,汪刘胜、杨献宇)一、 自主车企竞争力提升,商用车需求边际承压汽车行业受到供给紧缺和新冠疫情的影响销量承压,乘用车自主企业份额提升。2022 年汽车行业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运行压力仍然较大,1-5 月汽车累计销量 955.5 万辆,同比下降 12.1%。乘用车:疫情缓解、政策托底,乘用车未来销量正在快速回升;自主车企竞争力提升,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逐渐提升。商用车:受排放标准升级影响,重卡行业需求透支,销量短期承压;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共出行需求降低,客车行业销量受损,龙头企业地位稳固。1、 乘用车:疫情影响供给和需求,政策出台促进产销恢复(1) 新冠疫情影响产销,芯片问题将逐步解决受新冠疫情影响,乘用车产销承压。2022 年 3、4 月以来,国内新冠疫情蔓延,疫情主要集中于广东、山东、河北、上海和吉林五个省市,这五个省市在中国汽车产业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影响了汽车行业的产量。4月份开始,乘用车销量出现明显下滑,从 5 月底以来,疫情问题开始逐步缓解,复产复工复市有序推进,5 月乘用车销量为162.3万辆,环比增长 68.2%;2022 年 1-5 月乘用车销量 812.6 万辆,同比下降 3.6%,随着疫情逐步缓解,预计乘用车销量在下半年回暖。
芯片问题预计 2022 年逐步解决,乘用车销量未来有望逐渐回升。目前随着全球疫情的逐渐缓解,上游芯片企业陆续恢复生产,芯片产能开始复苏,后续芯片供应会逐渐好转,汽车行业与芯片产业周期错配的问题也将逐步解决,同时国内也对汽车芯片经销商哄抬芯片价格、囤积居奇等扰乱市场的问题进行调查处理,车企也在积极寻求合理利用芯片设计车型的方案,预计 2022 年下半年芯片带来的产销问题将逐步解决。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随着 2022 年新冠疫情逐渐缓解,芯片问题预计逐步解决,未来乘用车销量将逐渐回升,乘用车市场有望逐步改善。(2) 自主车企优势明显 市占率逐步提升自主品牌在乘用车市场份额明显提升,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我国自主品牌的乘用车表现亮眼,市场占有率呈现了明显的增长,自 2021 年开始,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快速走高,2022 年,市占率持续维持高位,日系、德系、美系、韩系等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2022年1-5月的自主品牌销量达到389.2万辆,同比增长11.0%,市场占有率达到了 47.9%,去年同期上升了 6.3%。自主品牌市占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自主品牌的头部企业销量强势,产业链韧性强,能够有效克服芯片短缺的压力,且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能够获得明显优势。自主品牌车企中的头部企业表现强劲,整体市占率有所提升。我国自主品牌车企中头部企业表现十分突出,长城、长安、比亚迪、吉利等自主品牌头部车企在国内汽车市场表现突出,成长迅速,再加上新能源汽车的助力,自2018年以来其汽车整体市占率也都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虽然 2022 年由于疫情影响,各类品牌的产销量都受到一定影响,但总体市占率水平仍然保持上升。
(3) 政策刺激车市回暖,供需改善促进产销恢复多地区出台购车政策,稳定增加汽车消费。4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明确指出:稳定增加汽车等大宗消费,各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5 月,国务院明确将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 600 亿元,工信部要求组织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促进汽车消费。上半年由于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各省市相继出台各类刺激政策,预计下半年供需两侧将形成合力共同驱动汽车销量的稳步上行。2、 商用车:销量承压,静待需求恢复(1) 重卡:受排放升级影响,销量承压排放升级影响重卡销量,全年销量预计在 80-90 万台之间。2021 重卡行业 1-5 月销量32.4 万辆,同比下滑63.4%。1Q 重卡行业销量 23.1 万,同比降低 56.5%。5 月重卡行业销量 4.9 万辆,同比下降69.6%。受国六排放标准落地影响,21 下半年至今重卡销量明显下滑,重卡行业遭遇转型阵痛。我们判断重卡行业2022 年底前销量将继续承压,全年销量为 80-90 万台。市场细分来看,供需关系已经和上个周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上一个周期内,透支性需求为主因,随后几年的真实需求被提前消化。当前重卡销量基本支撑点在于折旧带来的换新需求,内生性周期逻辑在于重卡更新换代,外生性周期逻辑在于宏观经济形势转好。 核心逻辑:2021 年 7 月 1 日国五升级国六排放标准后,市场需求承压,重卡销量增速趋缓。随着疫情得到控制,经济复苏行业回暖,叠加国五升级国六政策影响,压抑需求将逐步释放,22Q1 重卡销量23.1 万辆,环比21Q4销量16.21 万辆具有明显回调,预计下半年表现将优于上半年。受国六排放升级影响销量透支,市场仍将面临较大压力,我们预计市场需求乏力将持续对重卡行业销量造成一定影响,还需进一步等待时机。(2) 客车:受疫情影响需求下滑受疫情影响客车需求下滑,龙头企业行业领先地位稳固。2022 年 1~5 月共销售客车5.02 万台(-22.9%),其中座位客车 2.9 万台(-33.2%),公交车 1.5 万台(-2.5%),校车 0.1 万台(-53.5%),卧铺及其他0.5 万台(+40.1%)。销售新能源客车 2.0 万台(+9.7%)。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共交通工具使用需求下降,公共出行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客车行业销量受损。
公交车销量短期承压,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2022 年 1-5 月公交车销量为 1.5 万台(-2.5%),其中新能源公交车1.3 万台(-2.8%),新能源客车的渗透率为 89.7%。公交车新能源渗透率 2019 年来持续提升,我们认为,每年新销售的公交车中,新能源的渗透率有望持续保持在 80%以上,随着补贴逐步减少和补贴标准的提高,新能源公交车的行业集中度有望不断提高。座位客车市场受疫情影响明显,轻型占比有所提升。2022 年 1-5 月,座位客车共销售2.9 万台(-33.2%),其中大型15414 台、中型 11311 台、轻型 54103 台,轻型占比 70.1%,2021 年底,轻型座位客车销量占比为67.7%。车型用途上,受上半年疫情影响,居民出行总量及出行结构有所变动,2021 年 1-5 月座位客车销量较2021年同比有所下降;车型结构上,受客运、旅游车需求的个性化、小型化趋势影响,预计轻型车占比将继续增加。校车市场格局稳定,龙头企业市占率高。校车自 2011 年底开始大规模销售,历经2012 年~2016 年稳定销售、2017年以来整体销量下滑后,目前,校车领域行业竞争格局稳定,龙头市场份额极高。宇通在校车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持续上升,都维持在 50%以上,我们认为未来宇通在该校车领域的将持续具有竞争优势。二、 智能化:新元素驱动行业加速变革1、 电动化、智能化加速推进,智能驾驶迎来春天感知层、决策层和执行层为自动驾驶产业链的三个层级。汽车智能化发展已经成为电动化后最为重要的产业趋势,自动驾驶也正在快速重塑整个汽车产业价值链。自动驾驶产业链分为三个层级:感知层、决策层以及执行层。感知层负责收集周围的环境信息并做出预处理,主要包括环境感知和车辆定位;决策层负责决策思考,基于感知层的信息,做出行为决策和动作规划;执行层负责精准执行规划好的动作。
(1) 感知层:车载传感器市场欣欣向荣汽车正由人工操控的机械产品加速向智能化系统控制的智能产品转变。ADAS 是发展全自动驾驶的基础,其核心为环境感知,传感器是实现环境感知的基础硬件。智能驾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汽车智能化程度的提升使得单车搭载传感器数量增加,给车载传感器市场带来了巨大增量。1) 车载摄像头:规模扩大,国内厂商蓄势待发摄像头是目前最为成熟的车载传感器之一,镜头组、图像传感器、DSP 是摄像头的必要硬件组件。其工作原理为:将目标物体通过镜头生成的光学图像投射到图像传感器上,使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再经过A/D(模数转换)变为数字图像信号,最后送到 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中进行加工处理,由 DSP 将信号处理成特定格式的图像传输到显示屏上进行显示。车载摄像头的主要硬件组件包括:镜头组、图像传感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摄像头模组(CCM)。图像传感器为车载摄像头核心技术,目前汽车主要使用基于 CMOS 技术的图像传感器(CIS)。CIS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包括 IDM(垂直整合制造)模式和垂直分工模式。1)IDM 模式下,企业独自完成研发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的所有环节,对企业的技术储备和资金实力具有较高的要求;2)垂直分工模式下,产业链各环节由不同企业专业化分工进行,由 Fabless 企业(芯片设计企业)专业从事产品的研发设计,而将晶圆制造、封装和测试环节外包给Foundry 企业(晶圆代工厂)及 OSAT(封测代工厂),以实现各方技术与资金资源的精准投入。目前,在CMOS图像传感器行业,主流供应商中的索尼、三星等采用 IDM 模式,豪威科技、格科微采用Fabless 模式。CMOS图像传感器(CIS)构成了汽车视觉系统的核心,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
目前,Mobileye 的单目摄像头解决方案仍是车载摄像头系统中的主流方案,双目摄像头方案未来可期。单目摄像头由于价格和对芯片计算能力的要求较低、易于在车身上安装,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单目摄像头在3D感知和深度检测方面还有局限性。双目摄像头具有更高的测距精度和更广的探测范围,但由于其成本较高以及对精度和计算芯片的高要求,目前尚未大规模量产。 车载摄像头是 ADAS 传感器系统的重要组成,能够实现多项 ADAS 功能,但其环境适应性差、稳定性不高等问题会直接影响 ADAS 系统的安全性。相比其他传感器,车载摄像头的优势主要为成本低,开发门槛亦相对较低。但在ADAS应用中,车载摄像头存在环境适应性差、产品稳定性不高等问题,容易受到光线干扰,且对于速度和距离没有能力准确把控;在恶劣环境下,车载摄像头容易损坏。2016 年 5 月 7 日,美国佛罗里达州一辆采用视觉感知作为自动驾驶系统核心的特斯拉Model S 因 Autopilot 模式失效,在高速公路岔路口与左转卡车发生撞击,导致驾驶员在车祸中丧生。车载摄像头虽是 ADAS 系统的重要组成,但也需要与其他传感器共同发挥中作用。从车载摄像头产业链的中、上游看,国内厂家在车载镜头组市场竞争力较强,在CMOS 图像传感器(CIS)领域的竞争力也有所提升。舜宇光学在车载摄像头镜头市场中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车载镜头出货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位,市场占有率超过 30%。欧菲光 2018 年收购富士天津,获取 1000 多项镜头专利,同时打开车载镜头市场。车载摄像头 CMOS 行业的绝对的领导者是美国企业 On Semi(安森美),市场占有率接近50%,在该领域市占率第二的美国豪威科技在 2019 年被我国上市公司韦尔股份收购。 车载摄像头下游产品供应市场集中度较高,由具有丰富技术发展经验的海外厂商主导,国内车载摄像头厂商竞争力有待提升。在视觉算法产品领域,以色列公司 Mobileye 的全球份额在 70%以上。在模组封装市场,截止2018年,全球车载摄像头行业市场份额前三为松下、法雷奥和富士通,全球 CR3 为 41%,CR10 为96%。总体来看,目前国内车载摄像头厂商在下游产品市场的竞争力比较薄弱,部分非上市公司如北京经纬恒润、广州一谷电子等是车载摄像头的供应商。同时,在消费电子等领域领先的国内摄像头模组供应商如舜宇光学、欧菲光、晶方科技等也开始进入到车载摄像头的领域。其中,舜宇光学的车载摄像头模组部分产品 2018 年已经开始量产。
CMOS 图像传感器领域,韦尔股份借助收购北京豪威、思比科、视信源股份,成功切入CIS 赛道,成为国内龙头。CMOS 图像传感器(CIS)应用领域广泛,汽车 CMOS 传感器领域可大有所为。根据Frost&Sullivan预测,至2024年,汽车 CMOS 图像传感器销售额将占据全球 CMOS 图像传感器市场的 14%,较2019 年提升4%。韦尔股份是国内较为优秀的兼具半导体分销和设计能力的上市公司,成立于 2007 年 5 月,从事半导体产品设计业务和半导体产品分销业务,目前旗下拥有豪威科技、韦尔半导体、思比科三个品牌以及自有分销渠道业务。其中豪威科技在CMOS芯片设计和研发领域具有技术优势,储备了大量的相关专利技术。得益于在车载图像传感器领域完善的技术储备和产品布局,豪威科技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提供车载图像解决方案,推动自动和半自动驾驶的发展。2021年1月11日豪威科技发布了 OX03F10 汽车图像传感器,提供更高的 300 万像素分辨率和更强的网络安全性;2021年1月13日豪威科技携手 Nextchip 推出车载观测摄像头解决方案,为中低档汽车提供 120dB HDR 和优异LED闪烁抑制功能。2) 激光雷达:行业规模迎来爆发初期四大系统组成激光雷达,准确绘制 3D 环境地图。激光雷达是激光探测及测距系统的简称,是一种集激光、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测量设备三种技术于一身的系统,用于获得数据并生成精确的 DEM(数字高程模型)。激光雷达主要由发射系统、接收系统、扫描系统、信息处理四大部分组成,这四个系统相辅相成,形成传感闭环。激光光束可以准确测量视场中物体轮廓边沿与设备间的相对距离,这些轮廓信息组成所谓的点云并绘制出3D 环境地图,精度可达到厘米级别。 显性参数八个技术指标,用于评价激光雷达性能。激光雷达产品可以从显性参数、实测性能表现及隐性指标等方面进行评估和比较。显性参数指列示在产品参数表中的信息,主要包含测远能力、点频、角分辨率、视场角范围、测距精准度、功耗、集成度(体积及重量)等。实测性能表现指在实际使用激光雷达的过程中所关注的探测性能,如实际探测距离、车辆及行人在不同距离下的点云密度,这些信息决定了无人驾驶汽车和服务型机器人对周围环境的有效感知距离。隐性指标包含激光雷达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使用寿命、成本控制、可量产性等,这些指标难以量化,缺乏公开信息,只能通过产品是否应用于行业领先企业的测试车队或量产项目中得以体现。机械旋转式激光雷达发展较早,可对周围环境进行 360°的水平视场扫描。机械旋转式激光雷达目前技术比较成熟,但系统结构十分复杂,体积庞大且各核心组件价格很昂贵,其次最大的门槛在于很难达到车规级要求,同时由于其内部构造非常精密复杂,极大增加了调试、装备等各道工序的难度,完全自动化生产存在巨大挑战,良品率同样是痛点。技术发展的创新点体现在系统通道数目的增加、测距范围的拓展、空间角度分辨率的提高、系统集成度与可靠性的提升等。 半固态激光雷达中微振镜方案技术成熟,适用于量产大规模应用。其中转镜方案的收发模块保持不动,电机在带动转镜运动的过程中将光束反射至空间的一定范围,从而实现扫描探测,转镜是较为成熟的激光雷达技术方案,其技术创新体现之处与高线数机械式方案类似;微振镜方案(MEMS)采用高速振动的二维振镜实现对空间一定范围的扫描测量,微镜振动幅度很小,频率高,成本低,技术成熟,适用于量产大规模应用。技术创新体现在开发口径更大、频率更高、可靠性更好振镜,以适用于激光雷达的技术方案。
国外激光雷达厂商占据高位,迎来上市热潮。Velodyne 在机械式激光雷达领域具有先发优势,借壳上市成为全球激光雷达第一股。Luminar 聚焦于生产 1550nm InGaAs 传感器,建立绝对领先优势。Innoviz 致力于MEMS激光雷达,将于 2021 年第一季度完成 NASDAQ 上市。Quanergy 采用 OPA 光学相控阵技术,产品尚未量产。Ouster 在售产品为机械旋转式,采用 VCSEL 和 SPAD 阵列芯片技术。 国内激光雷达厂商入局,技术水平赶超国外厂商。禾赛科技自主设计芯片,为产品在性能、集成度和成本上带来竞争优势。览沃科技聚焦自动驾驶、机器人和智慧城市,提供高性能、低成本激光雷达,凭借旋镜式类固态技术赢得多家客户信赖,并与小鹏汽车达成合作。速腾聚创主攻机器人市场,在售产品主要为机械旋转方案和微振镜方案。镭神智能掌握四种测距原理,CH 系列激光雷达专为 L4、L5 级别无人驾驶汽车设计。华为入局汽车产业,发布96线MEMS车规级激光雷达,将应用于北汽、长安汽车,集中万余人研发 100 线激光雷达,并在未来将激光雷达的成本降低至200 美元,甚至是 100 美元。3) 毫米波雷达:外资占据市场份额较大随着汽车市场需求及技术进步,车载毫米波雷达蓬勃发展。毫米波雷达是使用毫米波波段(millimeter wave)探测的雷达,其中毫米波是波长 1~10mm,对应频率为 30~300GHz 的电磁波。车载毫米波雷达通过天线向外发射毫米波,接收目标反射信号,经后方处理后快速准确地获取汽车车身周围的物理环境信息,然后根据所探知的物体信息进行目标追踪和识别分类,进而结合车身动态信息进行数据融合,最终通过中央处理单元(ECU)进行智能处理。经合理决策后,以声、光及触觉等多种方式告知或警告驾驶员,或及时对汽车做出主动干预,从而保证驾驶过程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减少事故发生几率。 毫米波雷达在满足一般探测功能的同时抗干扰能力强,且满足商业化价格要求,其独特优势使其成为L2级自动驾驶核心传感器之一。毫米波雷达可以有效探测物体的相对距离、相对速度和方位角。目前,车载毫米波雷达工作频率一般为 24GHz 和 77GHz, 24GHz 毫米波雷达应用于盲区探测(BSD)、辅助变道(LCA)等场景,77GHz毫米波雷达应用于前向碰撞预警(FCA)、自适应巡航(ACC)等场景。此外,波长更短、探测精度更高的79GHz毫米波雷达是未来行业突破的热点之一。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毫米波雷达天花板日益凸显,未来技术领域突破较小。但随着 L2 及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车载毫米波雷达的数量将进一步增加,市场仍存在较大空间。4) 超声波雷达:技术简单,竞争激烈超声波雷达凭借较低门槛,早已成为常见汽车部件之一。超声波为振动频率大于 20KHz 的机械波,具有振动频率高、波长短、方向性好等特点。车载超声波雷达类型分为超声波驻车辅助(UPA)和自动泊车辅助(APA)两种,此前大部分车型搭载的超声波雷达为 UPA,提供倒车辅助,而随着智能驾驶中自动泊车技术的发展,APA的市场在逐渐打开。在汽车智能化过程中,超声波雷达主要提供自动泊车辅助功能,配合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为高级别自动驾驶提供辅助功能。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当前车型均搭载了 12 个超声波雷达。(2) 决策层: 芯片行业国产替代进行时决策层相当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脑,在自动驾驶中起重要作用。自动驾驶汽车在进行决策规划时,会从环境感知模块中获取道路拓扑结构信息、实时交通信息、障碍物信息和主车自身的状态信息等内容。通过结合以上信息,决策规划系统会对当前环境作出分析,然后对底层控制执行模块下达指令,这一过程就是决策层的主要任务。决策层只要包括自动驾驶计算平台、算法、自动驾驶芯片和域控制器等产品。1) 算法:特斯拉具备明显先发优势自动驾驶汽车常用的行为决策算法主要有三种类型:(1)基于神经网络:自动驾驶汽车的决策系统主要采用神经网络确定具体的场景并做出适当的行为决策;(2)基于规则:工程师想出所有可能的“if-then 规则”的组合,然后再用基于规则的技术路线对汽车的决策系统进行编程;(3)混合路线:结合了以上两种决策方式,通过集中性神经网络优化,通过“if-then 规则”完善。混合路线是最流行的技术路线。特斯拉是截止目前全球唯一一家实现了自动驾驶核心领域全栈自研自产的科技公司,在数据、算法、算力等各个层面打造了一套包含感知、规控、执行在内的全链路自动驾驶软硬件架构。特斯拉采用 Transformer 神经网络,可以将地面坡度、曲率等几何形状的变化情况内化进神经网络的训练参数中,实现对物体深度信息准确感知和预测,达到从视频数据输入到向量空间输出的效果。
2) 芯片:国产芯片尚处于起步阶段特斯拉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处于领先地位。2019 年特斯拉开始全面采用自研 FSD 芯片,FSD芯片设计专注于满足特斯拉自动驾驶软件需求,其设计的主要目标包括:低功耗、低成本、高算力、batch size 为1、性能合适的GPU和高安全性。每一个 FSD 电脑配备两块独立的 FSD 芯片,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两块芯片将独立运行自己的操作系统,当且仅当两块芯片运算结果相同时,汽车响应命令并进行驱动。2021 年特斯拉发布了D1 芯片,D1芯片采用分布式结构和 7 纳米工艺,搭载 500 亿个晶体管、354 个训练节点,仅内部的电路就长达17.7 公里,实现了超强算力和超高带宽。随着 D1 芯片的登场,Dojo 将在 AI 训练的道路上快步急行,将提升特斯拉快速迭代的能力,特斯拉的FSD自动驾驶软件能力也将大幅提升。地平线征程 5 芯片以多重优势助力高等级自动驾驶发展。地平线成立于 2015 年,自主研发边缘AI 芯片,提供“芯片+算法 IP+工具链”的完整解决方案,目前已推出车规级量产芯片和面向 AIoT 领域的芯片平台。征程5是地平线开发的第三代车规级产品,兼具大算力和高性能,单颗芯片 AI 算力最高可达 128 TOPS,真实AI 性能可以达到1283FPS,能够支持自动驾驶所需要的多传感器感知、融合、预测和规划控制等需求,是目前国内支持快速量产的百TOPS级大算力芯片。(报告来源:未来智库)(3) 执行层: 市场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执行层是指在系统做出决策之后,替代人类对车辆进行控制,将决策层的指令反馈到底层模块执行任务。车辆的各个操纵系统都需要能够通过总线和决策系统想连接,并能够按照决策系统发出的指令精准地控制车辆行驶。常见的执行层包括:线控油门、线控换挡、线控制动、线控转向和线控悬架等。线控油门和线控换挡出现时间较早,市场渗透率高,且市场格局近几年已相对稳定,自主供应商难有进一步突破;线控转向和线控制动的技术壁垒最高,量产时间晚,目前渗透率低,自主供应商与海外供应商差距较小,国产替代机会大;线控悬架出现时间早,但目前渗透率仍较低,预计渗透率将在电动车高端化发展中快速提升,实现技术突破的自主供应商有望扩大市场份额。1) 线控制动:行车制动市场前景广阔线控制动包括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行车制动当前渗透率较低,发展空间较大。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目前国内行车线控制动整体渗透率较低,仅在 3%左右,随着自主供应商 EHB(湿式线控制动系统)产品的成熟,线控行车制动产品将加速放量,预计 2025 年线控行车制动在新能源/燃油乘用车中渗透率分别达30%/16%,以单车价值量2300元来计算,对应市场规模将达到 129 亿元,2021-2025 年 CAGR 达 85%。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已经较为广泛的应用于乘用车,国内情况从 2020 年销量前十乘用车车型数据来看,EPB 加权平均渗透率为75%,仍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高叠加汽车智能化趋势,整体中端和高端产品将持续渗透。2) 线控转向:国内线控转向仍在发展初期线控转向系统是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是高阶自动驾驶的必要执行器。汽车转向系统决定了汽车的横向运动,传统的转向系统是机械系统:驾驶员操纵方向盘,通过转向器和拉杆,将转向意图传递到转向车轮,从而实现转向运动。线控转向的安全性是汽车厂家需要重点突破的技术难点,2013 年英菲尼迪 Q50 为首次搭载DAS线控转向技术的量产车型,但在上市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由于线控转向系统的技术缺陷不得不召回。国内线控转向系统尚在发展初期,2021年集度、蔚来、吉利成为线控转向技术发展和标准化研究的联合牵头单位,将共同牵头线控转向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长城汽车也发布了其支持 L4 级别自动驾驶的线控转向技术,预计 2023 年将实现量产。浙江世宝是国内汽车转向系统领先企业。公司以提高汽车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为使命,长期致力于汽车转向系统的研发与制造,在汽车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系统配套经验和国际化客户资源,是国内外众多大型汽车集团的一级配套商。公司在转向技术领域拥有大量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公司在电动转向、电液转向、线控转向、管柱及中间轴等产品和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预计未来将逐步形成批量化生产。目前,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吉利汽车、一汽集团、江淮汽车和东风汽车等。3) 空气悬架:国产替代降本空间较大空气悬架工作原理就是用空气压缩机形成压缩空气,并将压缩空气送到弹簧和减振器的空气室中,以此来改变车辆的高度。在前轮和后轮的附近设有车高传感器,按车高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微机判断出车身高度的变化,再控制压缩机和排气阀,使弹簧压缩或伸长,从而起到减振的效果。目前应用空气悬挂的汽车品牌车型来看,豪车占大部分,造车新势力的中高端电动车也开始搭载线控悬挂,空气悬架配置正逐步向 30 万~35 万元价位区间的车型渗透,比如红旗h9、极氪 001、岚图 free 等售价均在 35 万元左右,渗透率有望提升。线控空气悬架技术成熟,行业格局稳定,国产替代具有较大的降本空间,中国供应商享受到降价带来的红利。 中鼎股份通过收购德国 AMK 公司进入空悬系统领域。空气悬架的外资供应商有大陆、AMK、威巴克等,AMK在空悬压缩机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主要配套捷豹路虎、沃尔沃、奔驰等高端客户。中鼎股份2016 年收购AMK,吸收领先的技术优势,并且获得了优质的海外客户资源。AMK 中国子公司安徽安美科一直在加速推进完善中国乘用车市场空气悬架系统性能和成本最优化的供应链体系,并围绕“国产化推进、技术迭代升级、产业补强补全”的战略目标稳健发展。2021 年来,公司屡次获得国内主机厂定点项目。2、 智能座舱快速发展,国内公司竞争力提升汽车智能化程度的提升会促进智能座舱的发展,随着技术逐渐成熟,未来智能座舱的构成会更加丰富,国内将诞生行业龙头公司。 智能座舱是一种配备了智能化和网联化的车载产品,是智能化的汽车驾驶和乘坐空间。在业内对其通常有两种定义:一种定义为智能服务系统,从终端消费者需求及应用场景出发,这种系统能主动洞察和理解用户需求并满足用户需求;另一种定义为智能移动空间,能够实现人、路、车之间的智能交互,是人车关系演进的重要载体。智能座舱主要包括中控屏幕、仪表盘、HUD 玻璃、座舱域控制器、信息娱乐系统、后座娱乐系统、智能音响、车联网模块、流媒体后镜、远程信息处理系统等一整套座舱电子系统功能。汽车座舱整体朝着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智能座舱的发展主要分为电子座舱、智能助理、智能移动空间三个阶段,目前智能座舱的发展还处在第二阶段智能助理的初级水平。在硬件方面,座舱内部的实体按键被简化,显示屏幕逐渐成为智能座舱的主流配置,从按键控制向着智能控制方向发展,大屏化、多屏化趋势显著;在软件方面,语音交互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和手势识别技术逐渐被应用,座舱功能趋于多样化。大尺寸中控液晶屏开始出现,市场中涌现出中控屏和仪表盘一体化设计,HUD玻璃和流媒体后视镜配置率逐渐提高。
智能座舱平台是实现智能座舱各项子系统及功能的软硬件架构。它包含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部分主要是指域控制器和各种芯片等组成的硬件平台;软件部分主要是指由操作系统、Hypervisor、中间件、支撑工具等组成的软件平台。目前硬件层面的域控制器多以平台化方式研发,在不同车型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主要通过上层软件定制实现差异化竞争,这也体现了当前“软件定义智能座舱”的特点。未来智能座舱系统将实现以座舱域控制器为中心,在统一的软硬件平台上实现座舱电子系统功能。随着座舱域控制器技术不断发展,未来的智能座舱系统将以座舱域控制器为中心,在统一的软硬件平台上实现座舱电子系统功能,融入交互智能、场景智能、个性化服务的座舱电子系统,将是人车交互、车与外界互联的基础。通过座舱域控制器的打造行业领先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为座舱域控制器集成化趋势提供了参考方向。智能座舱硬件平台以座舱域控制器为主。座舱域控制器是将多个电子控制单元 ECU 集成到一个控制器上,在安全、体积小、功耗小,重量轻及成本低等优势上,通过融合集成互联生态的实现无缝人机交互。座舱域控制器起步较晚,2018 年伟世通才出现基于座舱产品的域控制器,且只整合了中控和仪表盘;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结构更简单、更好操控,因此先在新能源车上出现了域控制器后再推广到燃油车上;芯片的算力有明显提升,各大芯片厂商推出了算力匹配的主控芯片,可以满足智能驾驶的要求,大幅推动了域控制器的发展,云平台的计算、存储能力和5G的传输速度也为智能座舱的域控制器的大数据量、低延迟需求提供了保障。座舱域控制器领域的主要企业包括,博世、大陆以及佛吉亚等国外大型企业,以及德赛西威、华阳、均胜等中国企业。智能座舱软件平台中,虚拟层(Hypervisor)和车载操作系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Hypervisor 是一种运行在基础物理服务器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中间软件层,可允许多个操作系统和应用共享硬件。主流的车载操作系统有QNX、Linux、Android、AliOS 等, QNX 以高安全性优势统治汽车仪表系统市场;而 Linux 自身开源等优势成为了众多定制化OS的底层系统;而安卓和 AliOS 因为丰富的应用生态而日益被 IVI 系统所应用。智能座舱想要适应现有生态,需要同步支持 QNX、Android、Linux 等多操作系统,因此直接运行在物理硬件之上的虚拟化平台(Hypervisor)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Hypervisor 是一种中间软件层,可允许多个操作系统和应用共享硬件。Hypervisors 不但协调着这些硬件资源的访问,也同时在各个虚拟机(VM)之间施加防护。常见的 Hypervisor 包括QNX Hypervisor,ACRN、COQOSHypervisor、PikeOS 和哈曼 Device Virtualization 等。
如今屏幕尺寸已经变得越来越大,未来会继续朝着大屏化方向发展,但过大尺寸的屏幕现阶段还存在较多的限制和难点,比如对视线的遮挡、屏幕发热、屏幕可靠性、发生碰撞后的安全问题等。此外除了大尺寸中控屏,液晶仪表、抬头显示、电子后视镜也开始普及,但屏幕数量的增多导致存在多个屏幕同时以不同方式呈现相同信息的干扰的问题,因而减少信息冗余,在最合适的位置和时间显示最合适的信息十分重要。 过去的仪表盘、中控屏电子屏已逐渐被液晶显示屏替代。除驾驶员区域,显示屏的布局已向副驾驶、后排位置延展,更多的承载信息娱乐系统。汽车物理设备电子化的趋势,也推动车内显示屏数量进一步增长,能够让整个智能座舱内部变得更加方便。双屏互动(中控屏、仪表屏)、四屏互动(+副座娱乐屏、车辆控制屏),甚至五屏互动(+后座娱乐屏)正在成为座舱设计的流行趋势。多屏互动的实现需要完整的座舱域架构,包括座舱域控制器、多芯片、多操作系统、Hypervisor 虚拟技术、交互逻辑和 HMI 设计等技术融合。在联屏方案中,仪表-中控双联屏共用一块玻璃盖板,近乎无缝衔接,在视觉上营造出屏幕一体化的科技感,极大削弱了两块显示屏的之间的物理分割感,也更使得驾驶员更容易完成触摸操作和信息的获取。由被动(由人发起)向主动(人或车都可以发起)方向发展。目前车内的交互手段,已经从“物理按键交互”发展至“触屏交互”、“语音交互”“手势交互”协同的状态。目前的智能座舱中主要还是通过语音控制等方式进行被动交互,但是被动式交互有着最明显的缺点,即会影响驾驶员的驾驶集中度。而主动式交互由机器发起,能够实时跟踪、积累数据,信息反馈变得更为及时有效,在为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提升了安全性,在“感知”到如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生命体征异常、遗留乘员等潜危险信号时发出提醒并形成互动,甚至是实现自主决策。此外,也能够用更自主和智能的交互方式,满足乘员对座舱信息娱乐、工作活动时的需求。 多模交互将取得新进展。识别和交互操作是智能座舱人机交互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座舱舒适调节和控制的多模交互取得了新的发展。多模交互技术,能够通过融合“视觉”、“语音”等模态的感知数据,做到更精准、更智能、更人性化的交互,随着自动驾驶对于车内视觉的感知要求,多模交互要求整合分散的感知能力,催生出“独立感知层”——车载主芯片之外应建立独立的 AI 计算,即“独立感知层”。以地平线征程二代为代表的高性能车规级AI 芯片,将使包括视觉和语音在内的多模融合感知成为可能,助力车载人机交互变革。
HUD 玻璃新车搭载率快速提升,渗透率提高有望超预期。HUD 装配量持续增加,自2016 年开始,国内乘用车前装HUD 装配量开始呈现持续攀升状态。2020 年增速大幅提升,配套出货量累计达76.5 万台套,同比增长超过100%。2021 年上半年,HUD 配套量已经达到了 50.32 万台套,市场渗透率提升至 5%,预计后续HUD市场会持续攀升。HUD 能够快速渗透的原因主要在于:HUD 是 ADAS 人机交互的窗口,呈现驾驶辅助信息,让用户拥有更好的驾驶体验;车企对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的重视程度提升,HUD 玻璃作为智能座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求量也在不断提高;HUD 的技术不断突破升级,随之配套价格也在逐渐下降,性价比提高。 2021 年的主要品牌中,包括奥迪、奔驰、宝马、本田、长城、吉利、别克、红旗等多个合作及自主品牌品牌的新车型中越来越多地搭载了 HUD 玻璃,其中,W-HUD 是主要搭载产品,AR-HUD 装配率也在逐步提升,随着智能化转型日趋迫切,以及光学组件、投影芯片、玻璃、光源等领域的技术突破,有望推动HUD 成本下降,进一步提升装配率。AR-HUD 是重要产品布局,自主替代有望加速推进。认知智能新时代,人机交互方式发生巨大变革,整车系统深度融合 HUD 已成为产业发展新趋势,主机厂与消费者需求共同推进 HUD 普及。AR-HUD 凭借更强的显示效果、更高的科技感和可操作性,还能与 ADAS 功能深度融合,是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根据高工汽车研究院数据,2020年国内 HUD 市场中,日本精机、大陆集团和日本电装占据 80.36%的市场份额,而至 2021 年上半年该份额下降至68.05%。而以华阳集团为代表的国产厂商通过加速 AR-HUD 技术迭代,有望缩小海内外厂商差距,进一步推动AR-HUD的发展,提升 HUD 整体装配率。公司的智能座舱产品坚持用户交互、车机互联、信息娱乐、舒适环保的理念,打造智能关怀的智能座舱系统。用户交互方面,基于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深挖用户场景特征,解决用户实际痛点;同时建立用户模型,通过多模态人机交互设计,不断提升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愉悦感。车机互联方面,支持苹果CarPlay/谷歌AndroidAuto/百度CarLife/无线 CarPlay 等主流手机互联功能,通过 T-box 的集成,连接云端,支持第三方APP 及更多应用。信息娱乐方面,经过严谨的全球路试,应用 AR 实景导航,致力于将收音、导航等效果做到极致;努力挖掘原车扬声器最大潜力,为驾驶者打造车内音乐厅音效品质;同时提供具有科技性、前瞻性、美学设计及愉悦交互体验的显示系统解决方案,凸显画面高清、细腻、广视角的显示特性,为驾驶者提供更智能集成、生动多彩的个性化信息显示以及娱乐系统。舒适环保方面,跨越全球超过 60GB 的路试数据验证空调自动算法,确保最稳定舒适的车内温度。公司开发的基于无内温算法开发的空调控制系统,在满足驾驶者舒适温度控制的需求下,同时节省了车内温度传感器的成本。全新开发的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既保证新能源车电池包的安全,也能满足驾驶者在车内的舒适温度。
聚焦智能座舱平台化,推出华阳开放平台 AAOP,助力公司深耕汽车智能网联领域。由于智能座舱硬件和软件种类繁多,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华阳集团推出了分层分列架构的华阳开放平台AAOP。AAOP聚焦智能座舱平台化,采用车规级标准器件、丰富硬件配置、统一软件接口、高效研发模式、完善诊断系统,为车联网生态打造一个开放式、可定制的软硬分离平台,推进行业专业化分工。采用软件标准架构分层开发的方式,包括驱动层、中间件层、应用逻辑层、UI 层多个层级,客户可在应用逻辑层实施差异化的定制开发,可灵活适配当前知名的如阿里斑马、腾讯车联在内的多个车联网系统,降低开发难度。采用硬件抽象封装与软件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在硬件方面,把芯片模块驱动、音视频解码、传感器、数据传输等硬件驱动进行抽象标准化封装,同时也对车身ACC/B+、大灯/车门/诊断等检测进行车身抽象标准化封装,再根据行业需求细分低、中、高三种级别的车规级硬件配置,满足客户不同产品定位的需求。在软件方面,遵循 Android Automotive 标准规范的分层及接口,同时在数据服务方面,打通 DVR/T-BOX/AVM/4G、仪表/HUD 等设备通信并做标准化封装。通过硬件抽象封装与软件标准分层设计,将应用与硬件实施隔离。HUD 技术发展迅速,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华阳集团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 DLP AR-HUD 核心技术并拥有包括图像的坐标转换、实景融合、眼球跟踪等在内的自主算法。自 2012 年组建 HUD 团队并深耕HUD 领域近十年,拥有百余项HUD 专利技术,目前已推出较为成熟的 C-HUD、W-HUD 及 AR-HUD 产品及解决方案,其中W-HUD已获得了多个国内以及海外车企的量产项目;信息与实景融合,变成指引性显示,成像区域更大、投射距离更远,成像上也更为生动直观,AR-HUD 与 ADAS 功能相结合,可提升驾驶安全在 AR-HUD 方面,依靠华阳集团汽车电子业务在智能座舱领域的多年耕耘以及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布局,目前已自行搭建了完整的 AR-HUD 功能实现的整套平台,包括ADAS、仪表、车机、DMS 等,相关产品将于 2021 底开始陆续搭载量产车型面世。公司的HUD 产品已在长城多款车型、东风日产启辰星上量产,通过持续拓展新客户,2021 年以来获得长城、长安、广汽、北汽、奇瑞、越南VINFAST等客户的新项目。推出新一代车联网智能玻璃,推进汽车向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福耀新一代车联网智能玻璃包含“前装RFID解决方案”和“前装 ETC 解决方案”两大方案,以及在研的隐藏式全频段多模智能玻璃天线和5G 直放玻璃天线技术。公司凭借该智能玻璃获得 “2020 年铃杆奖”。前装 RFID 解决方案中,车辆使用 RFID 电子标签技术, 利用前挡风玻璃就可以识别车辆,可作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数字电子车牌身份证”。前装 ETC 解决方案采用天线防拆技术,将ETC感应模块植入玻璃内部,通过车规级粘结、整车安装、车载供电及实时激活入网,免业务流程实现ETC功能,在有效发挥玻璃天线作用的同时,解决高端玻璃上金属膜层对讯号阻隔的问题,有效保持信号一致和稳定,还能使得车辆能够在高速行驶中不停车、不排队快速通过,实现高速车流中的稳定交易,该方案是目前行业唯一天线集成在玻璃内方案。3、 电子电气架构加快集成化变革步伐车载电气设备增加导致传统架构过载,电气架构开始向集成化智能化发展。电子电气架构(EEA)的概念由德尔福首次提出之后,电气系统作为控制车内电气元件实现各种功能的关键系统受到重视,由于电动车市场兴起以及汽车新功能的加入,车内的电气元件开始爆发式增长,对系统算力的要求随着汽车搭载电子模块、电气设备的迅速增长而大大提高,传统电气架构遭遇挑战,新型的集成式智能电气架构开始走入一级供应商视野。(1) 博世、安波福定义 EEA 集成化方向博世推出的域集中式 EEA,代表了未来汽车电气架构发展的重要方向。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通过将多种控制功能集成在一个域控制单元(Domain Control Units)上,汽车的各种功能被整合分类由几个特定的域来控制,包括驾驶辅助、安全、娱乐、车身控制等模块,在保证汽车功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减少了 ECU 的数量,一个ECU同时兼具多种功能提升了 ECU 以及车内空间的利用效率。博世的域控制器架构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能够把各种不同功能的域整合在一起,使一个域控制器可以控制多个域。(跨)域集中式架构正在成为市场主流,许多重要的OEM都有在2025年之前引入这种架构的计划,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将是汽车实现智能网联战略的重要一步。安波福发布智能车辆架构(SVA),软件的 OTA 更新是一大亮点。安波福提出的智能架构(Smart Architecture)概念包括四个重点领域:软件、传感和计算平台、数据和配电、互联和移动服务。安波福设计的智能车辆架构(SVA)在 2020 年拉斯维加斯的消费电子展上首次亮相。SVA 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改变了传统汽车嵌入式软件和硬件的解决方案,硬件和软件相对分离从而可以针对两个系统进行相对独立灵活的升级,车主无需升级昂贵的硬件,通过软件升级即可时常更新汽车功能。软件是智能架构所有工作的基础、直接影响驾驶员与汽车的交互体验,也是未来车辆升级的主要方式;计算平台是汽车架构的核心竞争力、算力的大小限制了汽车的网联化智能化进度,决定了高级别自动驾驶能否实现;数据传输速度的提升是算力得以发挥的重要前提。
(2) 众车企纷纷加入 EEA 集成化变革浪潮继传统 EEA 无法满足功能增长需要,各车企加快布局集成式 EEA。传统的电气架构存在过载的问题无法支持汽车功能复杂性的增长,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成为下一个战略高地。为抓住这一机遇,各车企纷纷加快新一代的EEA布局,集成式 EEA、开放系统架构(AUTOSAR)、FOTA 云更新成为重点方向。众多汽车企业都加入了在这场行业变革,其中特斯拉和大众推进的步伐最快。 特斯拉、大众集成式电气架构存在业内领先优势。特斯拉的电气架构具备安全、OTA 便捷更新、线束数量少的多重优势,自研的 FSD 芯片以低成本实现了冗余架构且搭载了两块神经网络加速器,性能卓越。大众新的架构采用面向服务的方案(SOA),未来计划将 70 个 ECU 的功能集成到 3 台中央车载电脑并加大对软件的投入。奥迪zFAS集成了汽车的辅助驾驶功能,并首次在 L3 自动驾驶级别量产车型奥迪 A8 上得到应用。通用凯迪拉克CT5搭载的云电子架构数据传输和处理速度显著提升,可实现 FOTA 整车云更新,并加入了新一代移动互联体验CUE,娱乐功能得到丰富。丰田、宝马、奔驰在新的电气架构的开发上稍稍落后于特斯拉、大众等,只是提出了集中式架构的规划,还未推出代表车型。丰田 BSW 过渡到 ATUOSAR 标准,进一步提出 Central & Zone 新架构。(1)丰田基础软件过渡到AUTOSAR标准,软件开发效率提高。AUTOSAR(汽车开放架构)联盟由汽车制造商、部件供应商以及半导体公司等多方联合成立,旨在为汽车电子控制装置提供开放的、标准的软件架构以促进软件的规模化创新开发工作,实现软硬件的分离开发。超过 82 个电子控制单元(ECU)和 27 个 Tier 1 供应商项目均采用符合 AUTOSAR 标准的BSW(基础软件层),丰田的专有规范也实现了与 AUTOSAR 标准的融合,过渡到 AUTOSAR 标准软件。采用AUTOSAR标准的基础软件平台解决了软硬件之间的兼容问题,降低了软件开发的复杂程度,缩短开发周期,形成了有效的软件开发模式。(2)丰田新一代 Central & Zone 架构局域线路减少、安装软件插件更方便,可扩展性提升。基于域的现有架构可扩展性差,可实现的车型覆盖范围小,而且由于集中程度不够高,车内的空间被大量占用,也加重了车身负荷,汽车添加新的ECU 时会影响到大范围的布局需要重新设计架构,安装软件插件时需要更改分布式ECU 的软件,开发和升级成本高。丰田的新一代 Central & Zone 架构最大限度的减少局域线路,通过 ECU 集成减少ECU 数量降低了硬件成本,也为后续新的 ECU 加入留出了足够空间,安装插件时只需要更改中央 ECU 的软件。Central & Zone 架构具备占用空间小、轻量化、可扩展性强等多重优势。
宝马下一代 EEA 为集成式,具备优良可伸缩性的同时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方案。(1)宝马新的E/E架构采用集成式架构、可实现系统级优化,未来将逐步向云端架构靠拢。所有 ECU 都按照 OEM 的需求设计带来了设计过度的问题、ECU 的发展集中在 ECU 的本地优化导致汽车升级程序繁琐。宝马为下一代汽车创建了一个集中式结构的E/E架构。在新的架构中,ECU 是基于需求分类的,每个 ECU 控制着一类特定的系统需求,所有ECU采用统一的开发方法取代了局部开发方法,车主可以实现对汽车的系统级优化(由系统工程师驱动)。新的E/E 架构实现了中央计算平台、集成式 ECU、商品 ECU 的多层分级,不同类型的功能由不同级别的控制器负责:中央计算平台主要负责内部开发的软件功能,普通 ECU 负责简单和非特定于 OEM 的功能。未来车内的 E/E 架构会逐步向云端架构靠拢,一些汽车功能如自动驾驶、多媒体等可以转移到云端执行,海量数据将被传输至云端进行分析。(2)新的E/E架构还引入了 SOA 方案。传统的架构功能划分受到遗留系统、ECU 资源和开发系统的组织架构的显著影响,只关注于ECU级别不足以掌握复杂性。SOA 包括严谨的封装和分层结构,可以及时对驾驶员需求做出响应并索引至相应的软件组件,整个 SOA 架构构建流程如下:定义服务及对应的接口——将服务映射至框架并对服务进行分类——从服务映射至软件组件、从服务接口映射至软件接口。SOA 的架构将大大简化软件组件在车辆更新换代时的重复使用。(报告来源:未来智库)(3) 硬件智能化、软件定义汽车成主流趋势集成式 EEA 是应对汽车功能和复杂性增加的关键环节,硬件智能化和软件定义汽车将成为两大主流趋势。为适应汽车功能和复杂性的增加,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对于车内的计算、网络、电源以及车载软件等系统都会产生深刻影响,并从方方面面影响着电气架构系统辅助驾驶、信息娱乐、电池管理、车身控制等各种功能的实现。集成式 EEA 趋势下,ECU 功能将会更加集中,数量减少;芯片集成化程度也会提高,性能不断提升;车载传感器种类更加丰富、数量增加,以构建冗余传感系统全面收集路况数据;同时,布线方式的优化、铝导线的应用也为自动驾驶铺平了道路。软硬件的分离便于促进软件开发效率的提高、实现汽车的OTA 升级,软件定义汽车将成为行业新潮流。集成化芯片提升 ECU 性能的同时利于降低成本,减少 ECU 数量释放车内空间。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中,原来多个ECU 负责的功能被集中到域控制单元,甚至域和域之间会进一步集成融合由统一的域控制器控制,这个过程对于ECU的性能提出更高要求,为了实现 ECU 性能提升需要对芯片进行集成化处理。缩小了PCB 板的面积,有利于控制成本。集成化芯片可以使 ECU 硬件总成本相比分立式方案降低约 50%,芯片占 PCB 板面积减少近60%,并减少PCB板上的引脚数量,提高系统可靠性、改善电磁兼容性。在传统的汽车电气架构之中,ECU 负责的功能相对单一,新功能的加入也意味着加入新的 ECU,电气架构中 ECU 数量越来越多,车内空间被大量占用变得越发拥挤。选择合适的位置加入新的 ECU 为众多 OEM 带来了困扰。这种情况下,只有整合 ECU 发展集成式电气架构才能解放车内空间,减少车身负荷,同时保证汽车功能的继续更新升级,解决功能增加与占用车内空间的两难处境。随着汽车功能的控制软件由硬件转向软件,安全可靠便捷的 OTA 可降低召回成本,成汽车升级新方式。物联网技术给汽车行业带来的重大变革之一就是汽车升级方式的革新,类似智能手机的 OTA 更新将会成为未来汽车的主流更新方式。OTA 更新技术基于 Akamai 公司提供的可扩展网络基础设施层,OEM 以及IoT 设备制造商可利用这一网络基础设施层向联网车辆及其他 IoT 设备快速提供重要的安全更新并分发新功能来改进产品。利用OTA方式更新升级具备安全可靠便捷的多重优势:(1)可靠性:OTA 更新是在 Akamai 高性能、可靠、安全的全球云网络基础上构建的。它具有跨地域复制功能,而且采用了成熟的服务器映射和路由技术。为防范大范围停机,Akamai 利用云存储在互联网中的多个位置创建内容镜像,提供了多层保险,最大限度的保证更新服务。(2)安全便捷:OTA更新缩短了完成大型文件传输的时间,降低了成本,使用整车云更新(FOTA)可以同时对多个模块提供系统级的优化更新;客户可以通过相互身份验证选择和自定义其包含 TLS 版本和密码套件的托管 TLS 环境。(3)降低召回成本:传统的升级方式下,汽车出现安全问题时车企需要紧急召回进行维修,不仅成本高而且效率低下,OTA方式下,汽车功能大部分由软件控制,只需加入安全补丁升级软件即可解决安全问题,而这一过程利用强大的Akamai 网络设施可以快速实现,降低了召回保修成本。但网络基础设施、安全方面对于 OTA 仍然存在挑战。
软件定义汽车加速软件开发创新,对 OEM 及合作伙伴提出了新的要求。软件定义汽车为OEM及合作伙伴的工作带来了以下转变:(1)软件的持续开发:软件定义汽车对 OEM 软件开发工作提出了高要求,OEM需要更多软件开发专业人才快速建立技术优势,保持软件的持续开发并将其部署到已经出厂的车辆中;(2)算力的提升:传感器的增加以及车辆的联网需要车辆及时处理海量数据,OEM 对算力的需求将增加、必须开发出能够处理大量数据流并接近实时地对其进行处理的数据分析系统;(3)SOA 的开发:SOA 使软件组件更容易以构建模块的形式进行重用,一些OEM 正在加快电气架构向 SOA 过渡;(4)网络安全更关键:避免,检测和防御网络攻击的安全策略将变得更加关键,而这些策略必须不断发展以保护整个系统,而不是简单地保护其中的单个组件或设备。三、 电动化:新能源车加速渗透,自主车企表现亮眼1、 销售端: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销量结构实现优化(1) 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提升2021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354.5 万辆和 352.1 万辆,同比增长 1.6 倍,渗透率约为13%,超过全球总销量半壁江山,连续 7 年位居全球第一。2022 年上半年,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供应短缺、国内疫情扰动等多种不利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仍然逆势上涨,1-5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07.1 万辆和200.3万辆,同比均增长 1.1 倍,已经双双超过 200 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64.2 万辆和158.6 万辆,同比均增长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42.7 万辆和 41.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9 倍和 1.7 倍;在刚刚过去的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46.6 万辆和 44.7 万辆,同比均增长 1.1 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6.4 万辆和3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 倍和 93.9%;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0.2 万辆和 10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倍和1.6倍;5 月,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 24%,其中乘用车为 26.3%。
(2) 插混车型增速明显过去一段时间,新能源汽车超过 80%的车型为纯电动车型,插电混动只能在传统燃油车与纯电动汽车的夹缝中求生存。2021 年,插电混动技术厚积薄发,异军突起,总销量达到 60.34 万辆,同比增长140.40%,增速远远超过整个新能源大盘市场,同时搅乱了传统燃油车与纯电动汽车市场。2022 年 5 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 22.37%,为同期最高值。 长期以来,自主品牌包括比亚迪、上汽、长城、吉利、奇瑞、广汽、东风等自主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插混技术产品,以比亚迪 DM-i、长城柠檬 DHT、吉利雷神 HI·X 以及奇瑞星核动力 ET-i 为代表的自主插电混动技术,实现了用车体验和节能减排的双突破,促进了插混产品销量激增,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提升 PHEV 车型在新能源汽车中的份额。(3) 自主份额占比大从我国新能源汽车上险数据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增量主要来自自主及进口厂商,其中无论是纯电动车还是插电混动车,自主厂商均占据市场较大份额,并且有明显提升趋势。(4) C 端需求为绝对主导,供给创造需求从我国新能源汽车分所有权来看,2022 年 1-5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 88.45%为个人所有,C 端需求为绝对主导,优秀供给正在不断创造需求。
(5) 出口快速增长2020 年,中国新能源车出口达到 22.3 万台,表现良好;2021 年中国新能源车出口一度达到58.8 万台,保持了持续走强的趋势。2022 年 1-5 月,中国出口 17.4 万台新能源车,同比增速达到了 130.5%。整体来看,中国的新能源车出口继续保持着强劲增长的良好局面。 2021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欧洲市场销量可喜。出口量排名前十位国家依次是比利时、孟加拉国、英国、印度、泰国、德国、法国、斯洛文尼亚、澳大利亚和菲律宾,其中不乏许多欧洲发达国家,从侧面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力跃升,得到更多发达国家认可。2021 年,中国对上述十国出口新能源汽车 42.4 万辆,占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77.8%。2、 政策端:利好政策迭出,汽车销量可期(1) 政策超预期:30 万元、2.0 升及以下,购置税减半5 月 31 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通知,对购置日期在2022 年6月1日至2022年 12 月 31 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 30 万元的 2.0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2021 年我国 30 万以下燃油乘用车销量 1579 万辆,占燃油车乘用车比例 87%,且30 万以下燃油车基本全部为2.0升及以下排量。该政策实施日期在 2022 年 6 月 1 日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期间,为期7 个月,如果以2021年销量为基础进行测算,30 万以下车辆购置税减免一半,则全年减免购置税金额 1100 亿元左右,则相应的7个月的减免金额约为 640 亿元,呼应本次 600 亿元减免总额,因此政策力度空前。仅考虑 30 万元及以下乘用车及其不同价格区间的占比,600 亿元可增购约 70 万辆乘用车,这部分汽车可视作政府对消费者的“白送福利”。我们认为将起到两个作用,一方面将贡献 70 万辆的增量,另一方面将提升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引导购车预期,从而创造更多消费需求,而我们认为消费者购车热情的增加对销量的带动将远超 70 万辆。从节奏上面来看,政策可能对6、7 月份以及12月份的销量产生明显的拉动作用,预计今年全年销量或将与 2021 年持平。3、 车企端:国内新能源车企表现亮眼(1) 热卖车型中新能源车加速渗透在 2022 年 1-5 月汽车厂商销量前 20 名中,比亚迪累计销量超 50 万辆,位列榜首。作为自主新能源车企龙头,比亚迪自三月起宣布不再生产燃油车,深耕新能源,销量持续上涨;此外,深度布局新能源汽车的上汽通用五菱等厂商也有着亮眼表现。 22 年 1-5 月,国内轿车销量前 20 名中,上汽通用五菱的宏光 MINIEV、比亚迪秦PLUS、特斯拉Model3等新能源汽车车型名列前茅;在 SUV 销量前 20 榜单中,比亚迪宋 PLUS 新能源、特斯拉ModelY 更是分列1、2名;MPV方面,上汽荣威 Ei5、睿蓝汽车的枫叶 80V、比亚迪宋 MAX 等车型表现不俗。
(2) 国内市场竞争格局:一二梯度格局明显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主要厂商包括特斯拉,传统车企如比亚迪、上汽等及造车新势力如蔚来、小鹏、理想等。从销量数据看,比亚迪、特斯拉在国内销量属于第一梯队,蔚小理及哪吒、零跑等新势力属于第二梯队。(3) 特斯拉中国:疫情影响销量下滑,但仍为新能源车第一梯队受上海疫情影响,特斯拉 4 月销量跌入谷底,Model3 批发量为 552 辆,ModelY 960 辆,为此前高速增长的特斯拉按下了暂停键。4 月中旬以来,上海复工复产持续进行,截至 4 月 30 日,特斯拉上海工厂在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已下线 1 万辆整车,展现出超级工厂的强大韧性。5 月中旬,基本实现连续稳定生产,每天下线整车约2000辆。当月,特斯拉批发销量达到 3.22 万辆,环比增长 2027%。6 月上海特斯拉产量也有望全面恢复正常。我们认为,虽然疫情对特斯拉上海工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其展现复工复产过程中表现的韧性足以证明其仍属于国内新能源造车第一梯队。随着疫情好转和产业链恢复,下半年特斯拉将开足马力加速生产,产销量逐步迈入上升通道。(1)智造降低生产成本E/E 架构实现多域控制,行业内领先。特斯拉 Model S 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域划分概念,包括动力域PowerTrain、底盘域 Chassis、车身域 Body 以及一路低速容错 Body FT 等。Model X 的部分控制器出现跨网段的特征,有比较明显的多域控制器 MDC 趋势。比如中央车身控制器 Central Body Control Module 横跨了底盘Chassis、车身低速容错 Body FT 以及车身 Body。Model 3 标志着特斯拉从域控制器的阶段直接进入多域控制器阶段。单个控制器可以对接到传统意义下不同功能的传感器,通过一块 ECU 来 接入不同的传感器得到的数据,对其进行分析,最终发出控制的指令。Model 3 四大控制器 AICM(辅助驾驶及娱乐控制模块)、BCM RH(右车身控制器)、BCMLH(左车身控制器)以及 BCM FH(前车身控制器) 控制着整辆车几乎所有功能。
一体化压铸、新型线束架构,轻量化、提升效率。Model Y 采用了一种新的底盘结构,整个底盘结构主体,由前、后两部分的单体压铸车身构件,和一体式的底盘集成电池包组成。通过结构创新,Model Y 可以减少370个零部件,在减重 10%的同时提升 14%的续航。特斯拉已经实现了 Model Y 整个后部车体(包括防撞钢梁在内)的一体压铸成型,成功将 70 个零件整合成了 2 个。此外,传统冲压工艺会产生大量废品残渣,特斯拉压铸机Giga Press可以像造玩具车那样回收废料,原材料利用率几乎达到 100%。一体式压铸件还可以增加防撞梁作用面积,提高车身刚性,将碰撞安全性提高 20%以上。此外,压铸车间利用自主开发的大数据分析系统,对压铸工艺参数实现100%数据统计,并进行参数波动报警功能,确保从源头控制零部件的品质 100% 稳定可控。现代汽车电气化程度非常高,各个传感器之间都依靠线束连接,即使是现代汽车已经普遍应用了基于博世CAN总线协议优化过的线束配置标准,内部的线束总长度也可以超过数公里。由于机器人不擅长铺设冗长的软线束,人工必须介入该生产流程,影响生产进度,特斯拉一直在努力减少车身布线的长度。Model S 的全车身线束总长大约3公里,而 Model 3 的线束总长仅为 1.5 公里。特斯拉在 2019 年一份专利申请中表示,研发出一种新的车辆布线架构,有望使 Model Y 的线束总长度不超过 100 米,从而方便机器人组装,优化组装的过程,精简零部件对车身空间的占用,提高生产效率。相比之下,传统汽车的线束总长度可达数公里,组装线束只能人工操作,且需要大量工人。Model Y内部的线束打破了各线束之间的传统规则壁垒,可以同时传输电流和数据。(2)科技拉升品牌溢价特斯拉在智能领域布局最早,其软件系统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将OTA 引入汽车软件,这是特斯拉对于汽车产业链的一次颠覆性的改变,Autopilot 的软件迭代就是主要通过 OTA 来实现。作为车企在软件系统上的开拓者与引领者,特斯拉在 2012 年 10 月进行了第一次 OTA 更新,在 Model S 中加入了司机座椅记忆、模仿燃油车汽车习惯的怠速蠕动模式、使用更严苛的 EPA 续航标准(满电续航的显示从 300 英里减少到265 英里)以及在V4版本就可以用语音指令的形态使用智能网联汽车必备的语音交互功能。第二阶段,2015 年10 月正式推出的V7.0版本,是特斯拉软件系统的一个转折点,加入了辅助驾驶系统 Autopilot,将特斯拉软件的竞争力提升了一个台阶。特斯拉首次加入了自动车道保持、自动变道和自动泊车三大辅助驾驶功能。其中辅助驾驶的推出,也是特斯拉硬件能力的释放,成为了汽车销售中的溢价部分。第三阶段,2016 年末,特斯拉自行开发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HW2.0正式推出。同时,还推出了功能更强的、基于 HW2.0 的增强自动辅助驾驶(EAP)和全自动驾驶能力(FSD)选装功能,这二者通常被认为是 Autopilot 的升级版,可以认为是 Autopilot 2.0。值得一提的是,从2016 年10 月起特斯拉为所有新生产的车型搭载了 HW2.0,并标配了初级 Autopilot,因为 Autopilot 可以基于初代硬件,也可以基于HW2.0;HW2.0可以实现 EAP/ FSD,也可以实现 Autopilot。截止 2021 年 8 月份,特斯拉 FSD 套件被视为当前用户体验最优的自动驾驶套件之一,以影子模式进行数据采集测试自动驾驶技术,帮助其不断提高自动驾驶能力,优化其自动驾驶可靠性。
核心硬件自主,软、硬件实力突出。2018 年末,特斯拉公布了新一代自动驾驶硬件Hardware 3(HW3.0),又被特斯拉称为 Full Self Driving Computer(全自动驾驶计算机),这套系统主要被用于替代之前使用的英伟达DrivePX2,是为运行深度神经网络而定制的新型处理器。完整的 HW3.0 包含了两套完整的FSD 芯片,每颗芯片内部都集成了60 亿个晶体管,其中包括了 1 个主频达到 2.6GHz 基于 ARM Cortex A72 架构的12 核64 位处理器,1个1GHz的ARM Mali GPU。它采取双神经网络处理器冗余模式,每个核心在 2 GHz 频率下拥有36TOPS的算力,所以双核共有 72TOPS 的算力,整个 HW3.0 就有了 144TOPS 的算力,约是 HW2.5 的 10 倍,可实现冗余和结果交叉参照,当两颗处理器计算得出相同的结果后,才会命令车辆做出响应动作,而一个处理器损坏不影响另一个的正常工作。处理器具备一个庞大的 64MB 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它被分成两个 32 MB 的SRAM段来支持两个神经网络处理器,其中巨大的 SRAM 容量是其相对于其他类型芯片的绝对优势之一。全新的HW3.0 综合性能表现方面是HW2.5的 2.5 倍,而功耗水平从 57W 上涨到 72W,但仍在搭载 HW2.5 系统车型的线路设计功耗范围内(保证两个硬件是可以进行安全互换的),在成本方面,由于使用自研+自产的模式,HW3.0 降低了20%的成本。在 8 月的 AI Day 上,特斯拉发布了训练自动驾驶的超级计算机 Dojo,用于训练Autopilot 在内的整个自动驾驶系统。Dojo 是一种通过网络结构连接的分布式计算架构。它具有大型计算平面、极高带宽和低延迟的特点,并可通过一个新编译器来减少局部通信和全局通信,可扩展性极强。D1芯片采用分布式结构和7nm工艺,单片FP32达到22.6TOPs算力,BF16 算力 362 TOPs。它可实现 50 万个训练节点无缝连接,变成超大规模计算阵列。特斯拉展示了集成了120 个训练模块、3000 颗 D1 芯片、超过 100 万个训练节点、BF16/CFP8 算力高达1.1EFLOPS 的机柜模型ExaPOD。其每单位能耗下的性能比当今最强超算高 1.3 倍,但碳排放仅为 1/5。特斯拉主管Ganesh 指出,这是全球最快的AI训练计算机。
(3)特斯拉供应链拆解特斯拉零部件主要采取外购的形式。在特斯拉整车制造产业链上,国内供应商供应的环节主要是集中在车身外零部件为主,包括车身、底盘结构件、内外饰、动力电池、热管理、中控环节等,而在车身内部的高精密电力电子和智能驾驶等环节,还是以特斯拉自产和国际巨头供应为主,国内供应商基本没有进入。(4) 比亚迪: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1)销量领跑,各区间段均有发力2021 年比亚迪乘用车销售 74 万辆,同比+75.4%,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售 59 万辆,同比+231.6%,国内市占率23.3%,EV 销售 32 万辆,同比+145%,DM 销售 27 万辆,同比+468%,销量领跑国内厂商。今年 3 月,比亚迪宣布停止燃油汽车的生产销售,生产及在售的车型均为新能源汽车,当月产销首破10万辆,此后便一直稳步增长,5 月份,公司汽车销量突破 11 万辆,已连续三个月保持在“10 万+”平台。截至目前,比亚迪2022年汽车累计销售超 50 万辆,国内市场销量排名首位,市占率为 6.37%。 A0 级代表车型:海豚,2021 年 8 月上市,月销量迅速过万,纯电车型中销量仅次于五菱宏光MINI EV、MODEL3、MODEL Y 等车型。(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品牌力跃升高端车畅销,先进技术深入人心。王朝产品周期的成功兑现拉升了公司的品牌价值。中端车领域公司凭借DM-i 超级混动技术打造的秦 PLUS DM-i 与宋 PLUS DM-i 在 10-15 万区间大放异彩,同时秦Pro EV、秦ProDM、秦Plus、EV 宋 Pro、宋 Pro DM、元 EV、元 Plus 等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DM-i 超级混动技术高效、节能、科技的属性已经深入人心。高端车领域,汉 EV 的成功是公司品牌力的最主要体现,汉 EV 强劲的产品力使得大批消费者愿意购买国产中大型豪华轿车,而汉 DM-i 和汉 DM-p(售价高达 32.28 万元)预售十小时就斩获12098辆的订单,足见消费者对公司高端车型的认可。 国际影响力显著,两度入选《时代周刊》百大影响企业。2021 年 4 月,公司首次上榜《时代周刊》百大影响企业,2022 年公司再次入选《时代周刊》“2022 最有影响力的 100 家企业”,是榜上唯一中国车企。改榜单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先锋(Pioneers)、巨头(Titans)、领导者(Leaders)、创新者(Innovators)及颠覆者(Disruptors)。比亚迪入选巨头榜单,同列其中的公司还包括苹果、福特、IBM、微软、Meta、谷歌母公司Alphabet、英伟达、辉瑞、Netflix、迪士尼和亚马逊。(3)产品四大优势明显刀片电池,高利用率、高安全性;超级混动技术,推陈出新,全球 TOP 混动车企;打造e 平台,先进的整车架构平台,支撑集成化整车研发;产品矩阵丰富,可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我们认为比亚迪的四大核心优势是公司在众多新能源车企脱颖而出的核心利器,未来有望凭借其高的技术壁垒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4)产业链高度自主化,垂直整合能力强历经疫情、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全球地缘政治摩擦等一系列冲击,构建更加安全、可控的汽车供应链体系是行业的当务之急。公司除掌控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大、小三电”外(大三电:电池、电机、电控,小三电:OBC、DC/DC、PDU),还布局了功率半导体(IGBT/SiC)、汽车电子、模具、车灯、热管理、底盘、内外饰、连接器等,最大可能实现供应链自主,与吉利、长城等竞争对手相比,公司产业链自主化程度最高。
(5) 埃安、欧拉等:传统车企新能源造车强竞争者作为传统车企广汽、长城下的埃安和欧拉,是新能源车赛道上的有力竞争者。 广汽埃安 2022 年 5 月销量 21056 台,同比增长 150%。今年累计销量 76142 台,同比增长122%。代表车型广汽AionS 5 月销量首次破万,秒杀众多老牌车企和造车新势力品牌,成为新能源赛道上的黑马;长城欧拉品牌 5 月销售 10,768 辆,环比增长 248.7%。代表车型欧拉好猫,5 月销量为4023 辆,同比增长215.04%。随着动力电池成本上涨以及补贴退坡,A00 级纯电车型亏损严重,根据长城欧拉官方公告,欧拉黑猫、白猫给长城汽车带来了巨额亏损, 2022 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后,黑猫单台亏损超万元,公司宣布今年2 月15 日起停止接收A00级黑猫和白猫的新订单。同时预计推出多款产品覆盖 15~30 万价格区间,包括芭蕾猫、闪电猫、朋克猫等,获利空间有望提升。5 月 20 日,欧拉首款女性专属座驾芭蕾猫预售开启,带来 401km、500km续航共4 个版本车型,官方预售价为 19.30-22.30 万。(6) 造车新势力发展欣欣向荣2022 年 1-5 月,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汽车的销量分别为 53688 辆、47379 辆、37866 辆,零跑汽车销售40735辆、哪吒汽车销售 49974 辆。小鹏汽车在年度累计销量上成为国内新势力当中率先突破5 万辆的车企。5月,理想、哪吒、小鹏、零跑等品牌都超过了双位数增长,有些甚至达到三位数增长,蔚来汽车也实现了4.66%的同比增长。
(7) 问界 M5:新能源汽车后起之秀问界 M5 是赛力斯与华为共同打造的高端新能源品牌 AITO 的首款车型,定位中型SUV,全系配备了鸿蒙OS智能座舱,搭载 HUAWEI DriveONE 纯电驱增程平台。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 年 3 月AITO 问界M5 月销3045台。首次上榜 20 万以上高端新能源 SUV 排行榜 TOP5;4 月,问界 M5 月销 3245 台,排名也上升到了第三名;5月,问界M5 单月交付量首次突破 5000 台,达到了 5006 台。截止 2022 年 5 月 31 日,问界M5 已经累计交付破万,达到了达 11296 台,创新了国内新品牌单款车型最快交付记录。(8) 新能源车型规划目前,多家车企宣布自己在 2022 年下半年及 2023 年的新能源车型规划,其中自主传统车企及造车新势力规划车型丰富,有望开启新一轮需求热潮。众多车企对新能源汽车车型的规划也展现了未来汽车电动化的趋势,我们坚定看好新能源汽车的长期发展。4、 历经两轮涨价,新能源汽车价格传导顺利在政策补贴退坡,上游电池成本上涨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价格出现了两轮普涨。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抑制消费者的热情,但合理的价格转移为企业赢得了获利空间,也体现出新能源车企直接面对C 端消费者,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四、 零部件:高端化、模块化、国际化1、 高端化、模块化、国际化是未来方向高端化支撑行业技术革新、提升产品价值,模块化进而提升配套价值,国内大市场、低成本决定了零部件国际化发展趋势。受新冠疫情等国际形势的冲击,发达国家原本稳固的供应体系发生了变化,给中国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机遇,未来零部件以高端化、模块化和国际化为主要的发展方向。(1) 高端化:技术升级带来企业红利技术升级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单品价格,成为企业产品价值升级最关键、稳定可靠的一环。通过技术升级,企业可以借助价格的提升,实现长久稳定的收入增长,也可以避免陷入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中。要想提升产品单价,从而占据同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地位,零部件企业必须做到:一、明确了自身的技术升级路线;二、具备领先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只有这样才可以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技术红利。国内的零部件企业不断提升研发投入,技术革新将持续推动价值提升。以国内知名代表性企业为例,不仅积极研发新产品,如科博达公司的 AGS 执行器、USB、底盘控制器等产品已获得多个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项目定点,拓普集团不断扩大研发如集成式热泵总成、电子水泵、气液分离器等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品类;各企业的研发费用增速也持续走高:科博达与星宇股份 16-20 年研发费用复合增速均达 18%,德赛西威达 16%,伯特利实现19%的研发费用复合增速。
(2) 模块化:平台化标准化成必然趋势产品标准化、产业模块化可以降低生产周期和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是规模经济和汽车行业的必由之路。整车企业的平台化需求向上推动零部件企业的小总成化,零部件企业生产产品由单车定制转变为平台标准化,整车企业采购方式由单个零部件采购转变为整个模块采购。 整车平台化成必然趋势。汽车平台化是指一个平台同时承载不同车型的开发生产。平台里共用着汽车基础的部分如底盘、车身结构等等,也有个性化的部分比如内饰、轴距等等,以此调整“模板”研发打造出不同车型。具有零部件生产标准化、技术共享、成本低等优势。如大众 MBQ、MEB 平台就是整车平台化的典型代表。MQB是大众汽车2012年开始使用的横置发动机平台,是全球首个汽车模块化平台,横跨 A00、A0、A 到B 四个级别,实现其旗下大众、奥迪、保时捷几个品牌不同车型之间零部件的共享,将降低 20%单车成本及投资成本,工程化时间缩短30%,单一生产线每小时产量 30~60 辆。MEB 平台的打造是为了更加适应电动车生产,可拓展性强,满足多个品牌和类型的汽车生产。对整车厂而言,平台化模块化的生产变革具有同平台车型小幅改动即可推出新车型的优点,可有效缩短车型的生产周期。由于平台化所具备的多重优势,可以预见未来汽车平台化将会是必然趋势,走向更加少而精的方向。2020年,全球前九大车企将从 2010 年的 175 个平台的基础上削减 1/3。通用汽车也宣布 2018 年前从2010 年的30个削减到14 个,每年可省成本约 10 亿美元。整车平台化推动零部件企业小总成化,模块化能力增强将带来零部件行业机遇。整车平台化带来的零部件平台化采购对那些进入平台化供应链的企业必将是极大利好,通过平台化采购可以降低研发、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加强与整车厂的平台化合作。模块化是平台化基础上的再升级:不同零部件被集成为标准化模块进行供应,将各模块进行多次组装可以得到不同车型,各模块是功能独立的子系统,可进行自由拼接,具备更高的零部件和总成通用性。零部件供应商是根据整车厂商需求和标准供应整个模块而非单个的零部件,拥有更大的设计自主权,更能提升生产效率和规模化水平。模块化生产方式的主要可以分为三阶段:流水线生产、平台化生产和模块化生产。随着整车企业的平台化和零部件通用性的不断提高,零部件企业向小总成化方向发展,模块化生产逐渐成为不可逆的发展趋势。(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如何看待元宇宙这一新事物?有人说元宇宙是未来互联网的发展目标,是人类信息技术的另一场革命,也有人说元宇宙概念只是“割韭菜”的套路。近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联合安信证券发布了报告,《元宇宙2022——蓄积的力量》,从元宇宙近三年的发展逻辑、元宇宙分歧和2022年新技术对元宇宙的推动分析为什么要发展元宇宙。2022年,元宇宙最重要一年回望2016、2019、2021年这三大关键时间点,尤其是Oculus Quest 2 的发布及其在2021年的销量大幅增长,带动整个互联网生态圈进入新的硬件时代——VR/AR+元宇宙。下一代计算平台的产业轮动周期已然开启,新硬件主义的研究思路下,2021年及以后,VR/AR产业的硬件、软件、内容、应用等均会面临重构(后续分析会参照手机这一新硬件的崛起)。▲VR/AR产业以“新硬件”为研究思路,XR新硬件的推出将带来两个主要的方向:一是纯虚拟的VR方向;二是AR增强;以及两者的融合MR。这两大方向将进一步延伸硬件作为人的“器官”的功能性。但严格来说,VR与AR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VR软硬件生态趋于阶段性成熟,AR尚存技术难点。2021年将成为VR/AR“产业规模化元年”:11月17日,高通CEO在2021年投资者日上表示,Meta旗下的Oculus Quest 2销量已达到1000万台。不仅对于Meta来说,对于整个VR行业生态来说,这1000万销量奇点的里程碑意义重大,1000万用户是“生态系统爆炸式繁荣”之前的关键门槛。全球VR/AR市场规模已近千亿,未来五年CAGR达54%。据IDC等机构统计,2020年全球VR/AR市场规模约为900亿元,其中VR市场规模620亿元,AR市场规模280亿元。中国信通院预测全球虚拟(增强)现实产业规模2020-2024五年年均增长率约为54%,其中VR增速约45%,AR增速约66%,2024年二者市场规模接近、均达到2400亿元。▲2019-2024E全球VR/AR市场规模预测(亿元)另一个重要原因是Facebook改名Meta,以此为基点,全球科技巨头跑步入场元宇宙。无论是Meta这类从移动互联网开始崛起的新势力玩家,或是微软这种从互联网开始就参与其中、历经产业多轮更迭的老牌玩家,均在抢占“元宇宙”的先机。我们需密切跟踪海内外科技公司的元宇宙布局动向,一方面能够动态评估各科技公司的未来潜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持续感知元宇宙的成熟程度。▲2021年以来全球科技巨头加速布局元宇宙相较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元宇宙时代的各个参与方有着较高的技术储备度、市场敏锐度:入局方更多:元宇宙并不是单一技术的成果,而是多种尖端技术的融合,入局方不仅有互联网巨头,更多维度的竞争者均已入局,包括终端硬件商、运营商、内容方等(如国内四大电信运营商在元宇宙方向上的布局相较以前激进);全球范围内的大市值公司均积极备战:意味着元宇宙时代的军备赛将更激烈;合围的力量将加速人类的数智化进程:2021年是元宇宙发展元年,越来越多的厂商快速入局,提出初步设想,并匹配资源去大力布局,各环节的合围力量均已显现。预计Apple MR设备、索尼PS VR 2将于2022年发布,将进一步催化VR/AR行业与元宇宙的发展;2020-2021年已有小爆款VR内容(元宇宙内容的初级形态)出现,更多爆款内容与应用均处于探索期,预计将滞后1-1.5年——对应2023-2024年陆续涌现;正反馈效应:爆款内容&应用的出现将反过来推动相关技术加速迭代。从热度高涨到真正产品成熟落地的这段时间——即2022年,预计元宇宙将进入分歧期。分歧期只是外界对元宇宙的看法,中长期来看,元宇宙作为新的计算平台,是确定性的方向,有格局、眼光、定力、使命感的团队,愈是分歧期,愈逆势投入。分歧期终结束,迎来景气上行期。分歧期在于:1)硬件及内容的体验在2022年内预计变化不大:2021年尤其是下半年,元宇宙热度高涨,全民谈论、学习元宇宙,致使市场对元宇宙的预期较高,但硬件及相应的元宇宙内容的迭代并不能很快跟进,这将导致2022年整体元宇宙的发展低于大家目前热切的心理预期;2)2022年业内预计缺乏让产业资本及金融资本信心倍增的标志性事件:继2021年10月底Facebook改名之后,全球互联网科技巨头陆续官宣布局元宇宙,大多只是初步有个设想或雏形,并未有成熟的产品落地,产品的打磨需要一定的时间。元宇宙已然成为全球风口,站在2021年的时点去推演2022年的变化,建议关注以下几个领域的重要变化或催化:硬件:1)VR/AR硬件出货量,如Meta何时官宣旗下Oculus的出货量达到1000万台;2)VR/AR硬件的迭代,如Meta的高端VR头显Project Cambria、苹果的MR设备;3)新感官硬件的出现,类似Meta的触觉手套;内容:当下的元宇宙概念产品只具备了元宇宙个别的特征(比如VR游戏强调沉浸式、链游的经济体系),2022年的内容将持续扩散,展望将有增加其他感官体验的新内容出现,即全新内容的催化;底层架构:主要是关注算力、引擎、数字孪生是否有突破或新进展,如英伟达的计算生态Omniverse(推出才约1年时间)、AI超算还没真正开始发力,预计2022年将赋能更多的行业,跟踪其客户数增长情况;华为AR眼镜及河图的进展。如何看待分歧,巨头布局中找答案第一个将元宇宙概念写进招股说明书的Roblox,是一个玩家可以自建内容的游戏平台,因此,有人就认为元宇宙是类似于Roblox所打造的3D虚拟世界平台,或者是更加沉浸式的VR游戏。都不是!元宇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虚拟世界,更不是简单的VR游戏,元宇宙与游戏有两大本质上的区别:本质区别一:自主性VS提前设定。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游戏的NPC与剧情都是由游戏开发商提前设定好、制作好的,用户并不能左右主线剧情;而元宇宙将用户从体验者转变为内容生产者,用户拥有非常高的自主性。自主性是元宇宙六大特征之一,是元宇宙与游戏的本质区别之一。▲元宇宙六大特征本质区别二:VR游戏现阶段单人体验的属性是元宇宙内容的四个发展阶段之一。回顾游戏这一内容形态的升级路径,从早期的单机游戏到联网游戏、3D游戏、多人实时在线对战或交互,去推演元宇宙中的内容形态的演变:第一阶段——单机体验式的内容:加入沉浸式属性,如互联网时代的游戏升级为沉浸式的VR游戏,但目前市场上大部分VR游戏为单人体验模式的,可类比早期的游戏机或单机游戏;第二阶段——小范围的交互内容:加入社交的属性,可实现小范围的交互,但现阶段的通信网络、技术还不能承载太多人进行实时互动,如在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单机游戏的可玩性与多人互动的社交性要做一定的取舍;第三阶段——大规模多人涌现式体验: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承载越来越多人的实时在线,但互动性仍不够,只能做小范围的互动或简单的交互;第四阶段——多人实时在线、可交互的元宇宙:终极的元宇宙内容,除了可达到实时高刷的沉浸式体验画面效果、可承载同一空间内的多人实时在线外,而且可以实现复杂的交互,这需要海量算力、算法支持。VR游戏只是元宇宙内容的初级阶段;VR游戏的沉浸式只是元宇宙的四大内容特性之一(其他三个分别是交互性、其他感官体验、经济体系)。元宇宙本质:数字化人的感官体验——不仅是视觉、听觉,也包括触觉、味觉、嗅觉等;且作用于人的三个维度——时间、空间、体验。就如电影《黑客帝国》《盗梦空间》之中描绘的那样,元宇宙的核心逻辑是把我们身上所有的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均/全部数字化,让感官体验在虚拟世界之中与现实世界几乎没有差别,这也是元宇宙投资的核心逻辑:所思即所见、所见即所得。元宇宙一定会带来全新的内容,新内容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形态的迭代,二是创意驱动。形态的迭代:从PC互联网到4G、再到5G,从文本到图片、音频、长视频、直播、短视频等,历次基础设施迭代都带来内容形态的变化。元宇宙有望革新观众与内容的交互形式,以及极大程度地丰富内容展现形式,如影游结合,甚至是增加了交互等其他功能。我们认为未来元宇宙的杀手级内容将集齐四大特征:沉浸式、交互性、更多维度的感官体验、经济体系。创意驱动:相比于影游等,元宇宙内容面临更大的技术难题,需要更高的研发投入,制作更复杂的元宇宙内容对制作方的全方位要求更高。因此,我们认为元宇宙时代的新内容一开始创作时就应该以创意为导向,而非流量思维。内容行业(各类场景的内容),其供给决定需求的行业属性,决定了行业的竞争格局必然是百花齐放;同时,由于元宇宙是囊括了现实物理世界的,其内容包罗万象,不限于TMT行业,不断外延拓展至其他行业,如服装消费(虚拟服装设计)、餐饮(类比线下餐饮+移动互联网=外卖业态的兴起)、旅游、教育等领域,探索新营销、新商业化业态。互联网时代,国内To B企业发展相对困难,但正发生深刻变化。在元宇宙的不同发展阶段,中美的资源禀赋与发力方向将会发生变化。中国目前在底层技术上仍处于跟随与追赶的态势,但是得益于强大的基建能力及人口规模优势,后续有望在5G等后端基建、人工智能、内容与场景方面爆发出巨大的增长潜力。后端基建类的公司,基于交互内容的本质性重构及AI的天时地利人和,元宇宙相关场景、业务量级将大幅增加,国内将有诸多优质企业迸发出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优势,国内的竞争格局有望较互联网时代有明显优化,即AI与后端基建领域内公司的业务模式、商业模式、盈利模型将发生变革 ,有望跑出千亿市值的大公司。对于现阶端元宇宙的分析,我们可以从六大板块的产业轮动顺序,看20家巨头的布局走向。▲元宇宙六大组件六大板块的产业轮动顺序:首先,硬件与内容先行,硬件作为第一入口,硬件之上需要配套的内容相互促进发展,内容则以VR游戏、链游等元宇宙初级内容形态为主;其次,底层架构要开始发挥作用,新内容/场景的制作、生产、运行、交互,依赖底层架构的大力升级(游戏引擎/工具集成平台等);再次,随着底层架构的升级带动数据处理的量级大幅提升,后端基建与人工智能才能真正发挥大的功效;数据洪流下,即物理世界充分数字化后,人工智能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人工智能不仅依赖于底层架构与数字基建的完善,也非常依赖于内容与场景丰富的程度,此时AI将替代或辅助人去发挥建设性的作用,成为元宇宙中的核心生产要素;最后落脚到内容与场景,相较于其他板块,内容与场景的变数最大,元宇宙将会催生出远超我们当下所预期的新内容、新场景、新业态,重塑内容产业的规模与竞争格局。基于上述判断,全球范围内,预计巨头们率先在硬件产业链、内容、底层架构上发力,预计2022年硬件、内容、底层架构板块将有较大变化。1、Meta最激进的元宇宙巨头Facebook目前是国内外布局元宇宙最为激进的科技巨头,其计划5年内转型为一家元宇宙公司;10月28日,Facebook宣布将公司名称更改为“META”,公司股票代码将从12月1日起变更为“MVRS”。更名之后,Meta将更加专注于转向以虚拟现实为主的新兴计算平台,扎克伯格表示,元宇宙是下一个前沿,从现在开始,公司将以元宇宙为先,而不是Facebook优先。按照元宇宙研究框架的六大组件,Meta属于综合型巨头,在硬件入口、底层架构、人工智能、内容与场景这四大方向上均着力布局。▲META元宇宙布局Meta于2014年收购Oculus,补齐硬件短板:Oculus先后一共推出了六款VR硬件产品,从Oculus DK1到Oculus Quest 2 VR一体机,Oculus Quest 2以299美元的高性价比迅速打开VR消费端市场。根据Counterpoint机构公布的2021Q1全球VR设备品牌的份额排行榜,Facebook旗下的Oculus VR以绝对优势排名第一(75%),大朋VR(6%)与索尼VR(5%)位居第二与第三名。高端VR头显Project Cambria(预计2022年):在2021年10月29日的Facebook Connect 2021大会上,Meta发布了将于明年亮相的下一代一体式VR头显Project Cambria,其产品定位不是Quest 2的替代品,也不是Quest 3,而是一款价格更高的高端设备,将采用一系列的先进技术,包括优化的社交临场感、彩色透视、Pancake光学元件等。2、字节跳动:Meta、腾讯的全球最强竞争对手成立不到十年时间,字节跳动已在多赛道实现弯道超车,为发展最快的科技公司,旗下短视频抖音是中国互联网出海领域最成功的产品之一。从争夺用户时长与注意力的角度看,字节跳动分别是海外Meta、国内腾讯最强力的竞争对手,其旗下产品矩阵(抖音、西瓜、今日头条、TikTok等)及其代表的短视频内容崛起势头迅猛,对原有流媒体内容形态、图文交互互动方式形成降维打击。字节跳动以社交与娱乐为切入口,基于短视频流量优势在海内外市场同步发力,同时收购头部VR创业公司Pico补足硬件短板。按照我们划分的元宇宙研究框架的六大组件,字节跳动在硬件入口(收购Pico)、底层架构(投资代码乾坤、维境视讯)、内容与场景(短视频、游戏、VR社交)这三大方向上均着力布局。▲字节跳动元宇宙布局2021年9月,字节跳动收购国内头部VR厂商Pico。根据IDC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AR/VR市场跟踪报告,Pico位居中国VR市场份额第一,其中第四季度市场份额高达37.8%。Pico拥有完善的产品矩阵,从旗舰Neo系列到小巧强劲的VR小怪兽G系列,能够满足玩家居家观影、移动娱乐与VR在线社交的多样化需求,以及教育、模拟仿真、展览展示、云游戏、远程办公等生产场景。除沉浸式硬件外,字节跳动近两年也密集入局芯片及半导体公司布局元宇宙硬件的关键模块。事实上,不止字节跳动,互联网巨头纷纷杀入芯片赛道。据OFweek报道,百度将旗下的昆仑芯片独立,估值已达130亿元;腾讯也开始招兵买马,招揽芯片领域专家人才;阿里、华为、小米等也成为半导体赛道最活跃的投资势力之一。3、Unity:不只是游戏引擎,更是综合型创作工具元宇宙的兴起将为引擎/开发平台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引擎/开发平台关乎元宇宙中的内容呈现,游戏是互联网中较为高级的内容形态,我们预计游戏类的场景是元宇宙的呈现方式,与游戏相关的技术,如支持游戏程序代码与资源(图像、声音、动画)的引擎等开发工具,也同样适用于元宇宙。引擎在我们构建的元宇宙六大版图中处于底层架构的位置,而Unity作为全球领先的引擎开发工具,正在不断完善自身的核心技术,等待元宇宙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Unity的内核是实时3D互动内容创作与运营平台,游戏开发领域是Unity最为重要的应用领域。但Unity发展到今日,仅仅把它理解为游戏开发引擎已经落伍;目前Unity已经成为建筑可视化、实时三维动画等类型互动内容的综合型创作工具。不仅是Unity,包括Epic Games(Unreal Engine) 、Nvidia(Omniverse)在内的各大游戏引擎/开发平台均在部署3D建模、虚拟世界的非游戏业务,拓展新的赛道,创收并扩大主 营业务的规模。Unity业务分为分为三大板块,其中最主要的是Create Solutions(创建解决方案)、Operate Solution(运营解决方案),2020年分别占收入比例为30%、61%;还有一小部分为Strategic Partnerships and Others(战略伙伴关系及其他),2020年占收入比例为9%。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年贡献收入超10万美元的客户数已接近1000家,收入占比过半。▲2018-2021Q3 Unity营收结构在传统业务之外,未来市场对于Unity的期待是跨行业扩张以及元宇宙方向的布局。2021年以来,Unity投资布局节奏加快,且跨行业扩张,如VR/AR、AI语音等领域;同时在第三季度,Unity推出了“云端分布式算力方案”,完善自身产品功能,以充分赋能未来元宇宙创作者。2021年11月,Unity公告,以16.25亿美元收购视觉动画公司Weta Digital,Weta Digital将加入Unity创作解决方案部门并持续完善其所拥有的数十种专利图形与VFX工具,包括 Manuka、Lumberjack、Loki、Squid、Barbershop、HighDef 、CityBuilder等。▲2021年以来Unity收购的部分公司4、Roblox:简化版本的元宇宙世界雏形Roblox是首个将元宇宙概念写入招股说明书的公司,并提出平台通向元宇宙的8大关键特征:身份、朋友、沉浸感、随地、多样性、低延时、经济以及文明。而Roblox平台的主要特征与我们给出的元宇宙关键特征部分相对应:社交性、开放性、丰富的内容生态、完备的经济系统。按照我们划分的元宇宙研究框架的六大组件,Roblox落座于内容与场景这一板块,同时平台也为创作者提供了简易的工具与技术,即由客户端Client 、创作平台Studio 、云架构Cloud三大组件构成生态闭环。Roblox平台生态的特殊性在于:平台的开放性极大地促进了UGC内容的繁荣,吸引开发者与玩家越来越多的涌入,促进社区氛围越来越浓厚, 同时虚拟与现实互通的经济系统又极大地促进了生态的活跃性与创造者的积极性,以此形成正反馈循环。Roblox是自带引擎的UGC游戏平台,在制作方面,与主流游戏的区别在于以下两点:UGC玩法设置:当前主流的游戏开发模式为PGC,以Roblox为代表的UGC平台为游戏行业的内容创作方式带来全新想象空间,开放的创作生态也促进了用户口碑加速增长,截至2020年底,Roblox已拥有来自全球170个国家地区的超过800万的开发者与内容创作者,运行超过4000万款游戏,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多人在线创作游戏平台;自带引擎工具:Roblox为平台内的开发者与玩家提供了一套简单易上手的游戏制作工具Roblox Studio,大幅降低了创作门槛。相较于其他主流游戏开发引擎(Unity、Unreal),Roblox Studio编辑器易用、编程语言简单;同时将底层技术封装,允许开发者使用更易上手的Lua语言进行编码,直接操作3D环境,极大降低了编程门槛,也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内容的质量。▲Roblox 18Q1-21Q2 DAU(百万)5、Epic Games:游戏引擎+内容平台Epic元宇宙愿景的核心是改变人们在互联网上的社交方式。《堡垒之夜》超越了游戏的范畴,承载了越来越多的社交与娱乐功能,如演唱会、发布会、论坛等。Epic同样非常关注创作者生态,虚幻引擎、Epic Games Store、Epic Online Services致力于优化创作者环境与经济。按照元宇宙研究框架的六大组件,Epic Games在内容与场景(《堡垒之夜》)、底层架构(虚幻引擎)两大方向上均着力布局。▲Epic元宇宙布局6、英伟达:深耕GPU技术,构建元宇宙技术底座卡位元宇宙世界硬件底层的英伟达。英伟达的立足之本即GPU,当下AI、云计算、数据分析与高性能计算等核心科技行业已离不开最顶级图像处理技术(GPU)的强力支持。而独立显卡这一领域由英伟达与AMD主导,根据Statista的统计结果,英伟达占据7-8成的市场份额,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与主导权。GPU核心技术之外,英伟达将业务范围进一步辐射至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AI等;其基于GPU构建的软硬件一体生态是构建元宇宙的技术平台底座。按照我们划分的元宇宙研究框架的六大组件,目前英伟达在硬件入口、底层架构、人工智能这三大方向上均着力布局。▲英伟达元宇宙布局作为一家专业的图形处理芯片公司,英伟达于1999年发明图形处理器GPU,自此GPU开始深刻改变世界。特别是在游戏领域,NVIDIA GPU几乎已经成为了游戏设备的标配。持续迭代GPU架构,从Tesla到Ampere、从GTX到RTX性能稳步提升。伟达的GPU架构历经多次变革,基本保持两年一迭代,从最初的Tesla(2008),到现在的Ampere(2020)。从Turing开始,英伟达GPU启用了全新的品牌名,从GTX变更为RTX,Turing是近12年来GPU架构变化最大的一次,原因在于RTX通过专用的RT Core核心实现了游戏中可用的实时光线追踪渲染。目前最新一代的Ampere建立在 RTX的强大功能之上,进一步显著提高其渲染、图形、AI与计算工作负载的性能。2021年起,英伟达进军CPU领域;英伟达在GTC 2021上宣布将升级为“GPU+CPU+DPU”的“三芯”产品战略。英伟达强劲的GPU加上发布的CPU Grace,再加上最新的Bluefield DPU,构成了英伟达最新的数据中心芯片路线图。英伟达在芯片行业的竞争进入组合拳时代——通过三种芯片的组合实现差异化并保持竞争力。NVIDIA Omniverse最早于2019年正式提出,最初是一款基于NVIDIA RTX GPU与皮克斯USD(通用场景描述,Universal Scene Description)的实时图形与仿真模拟平台,推出目的是优化工程与设计行业工作流程,以实现高效分工与协同。2020年,Omniverse Open Beta公测版本上线,目前已有约5万用户进行了下载,其中中国市场有接近1万名用户。Omniverse定位工程师的元宇宙,真正将元宇宙落实到工业场景。相比游戏业对娱乐化应用的高度关注,Omniverse更偏向于“数字孪生”概念(Digital Twin)。Omniverse平台的愿景与应用场景将不仅限于游戏以及娱乐行业中,建筑、工程与施工,制造业、超级计算等行业都是目标范围。Omniverse以尊重现实世界的物理规律与逻辑为出发点,将元宇宙看作把现实世界一比一、一比十个、甚至一比一万复制到虚拟世界。Omniverse将服务比真实世界更大的经济实体。预计英伟达将在虚拟数字人/人工智能化身的方向掀起一股浪潮。2021年11月英伟达新发布Omniverse Avatar,一个用于生成交互式人工智能化身的工具平台,集成了视频渲染、语音识别与交互(Riva、Maxine)、自然语言理解(NeMo Megatron)、AI推荐(Merlin)等技术。7、高通:元宇宙世界之“芯”高通创立于1985年,发家于通信技术,旗下主要有两大块业务,分别为技术许可业务(QCL)与半导体芯片(QCT)业务,其中:1)技术许可业务中,高通凭借对CDMA网络的研发投入,掌握了移动通信领域的核心技术,并凭借专利技术构建起强大的竞争壁垒,成为移动无线通信网络领域最重要的玩家之一;2)半导体芯片业务中,高通骁龙芯片顺应安卓智能手机的发展机遇,凭借更高性能的芯片产品抢占了移动智能手机的芯片市场,其地位之于智能手机如同英特尔之于PC产品,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硬件产品的关键底层技术构建者。按照元宇宙研究框架的六大组件,目前高通在硬件入口、后端基建、内容与场景这三大方向上均着力布局。▲高通元宇宙布局XR是高通在物联网领域的重点布局的方向之一。高通在XR生态的布局上较为积极,可能存在两方面的原因:1)预计未来消费级XR设备的使用场景与当今的智能手机设备相类似,追求轻便与低能耗,因此得益于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技术积累,高通具备相应的技术迁移能力,从而可以降低研发成本;2)VR/AR对新的互联网生态(如元宇宙)的重要性可类比智能手机对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性,公司具有较强的积极性与意愿去把握新一代硬件入口所带来的增长机遇,一旦错失新硬件的布局机会,可能将错过新互联网时代的参与机会,参考英特尔作为PC时代芯片之王,未能抓住智能手机机遇,未能推出有影响力的智能手机芯片。围绕XR的业务布局,高通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发展路径。具体来讲,即利用在移动通信领域的技术积累,打造并不断优化骁龙XR平台,通过XR核心芯片平台、软件与算法、参考设计、合作项目等四大战略,加速其在 XR 行业落地。8、Sony:PS VR独树一帜PS VR独树一帜,海量优质内容有望迎来价值重估。索尼VR硬件是游戏主机PS的外延拓展,与主流VR硬件形成差异化的用户定位,叠加高品质独占游戏内容的优势,PS VR的市场份额销量持续增长,截止2020年PS VR的销量已经突破500万。同时,索尼作为集游戏、音乐、影视于一体的全球领先的集团,在游戏之外,还拥有《蜘蛛侠》、《黑衣人》、《彼得兔》等经典IP以及迈克尔杰克逊、碧昂斯等顶尖艺人的音乐版权。面向元宇宙,索尼集团旗下数字资产价值有望重估,目前索尼已与Epic Games合作探索相关内容的数字融合。按照我们划分的元宇宙研究框架的六大组件,目前索尼在硬件入口、内容与场景两大方向上均着力布局。▲sony元宇宙布局2016年10月,索尼正式推出PS VR,主要是基于自身的PS主机生态出发,形成差异化的用户定位。市场上的VR设备根据计算模块的不同主要分为四种:PC VR、PS VR、手机VR、VR一体机。目前以VR一体机、PC VR为主流,索尼的PS VR具备独特的用户定位,主要服务于主机游戏爱好者。索尼集团在全球娱乐行业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旗下拥有游戏、影视、音乐多个业务版图:在游戏方面,索尼以PS游戏与硬件为核心打造了一系列产品,在主机游戏领域占有重要的行业地位。在音乐方面,索尼音乐集团在全球拥有许多顶尖的歌手及音乐人,比如迈克尔·杰克逊、Westlife、麦莉·赛勒斯、艾薇儿、布兰妮、碧昂斯等。在影视方面,索尼曾先后收购哥伦比亚电影集团公司、米高梅电影公司,发展成为全球头部的影视公司,旗下拥有《蜘蛛侠》、《黑衣人》、《彼得兔》等经典电影、动画IP。9、网易:RPG能力与虚拟人技术尤为突出网易基于多样化产品,以用户需求为基础,持续重视研发投入,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已在VR、AR、人工智能、引擎、云游戏、区块链等元宇宙相关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储备,完全具备探索与开发元宇宙的技术、能力。按照我们划分的元宇宙研究框架的六大组件,网易在硬件入口、人工智能、底层架构、内容与场景这四大方向上均有布局。目前,网易已有瑶台沉浸式活动系统、虚拟人、星球区块链等元宇宙概念产品落地,并投资多家虚拟人领域创新公司,推动从前端研发到终端商业场景应用的元宇宙全链路探索。▲网易元宇宙布局10、腾讯:元宇宙拼图较为完善腾讯对于元宇宙的理解是超前的,马化腾首个提出“全真互联网”概念。马化腾在腾讯2020年度特刊《三观》中写道:“一个令人兴奋的机会正在到来,移动互联网十年发展,即将迎来下一波升级,我们称之为全真互联网。腾讯具备布局元宇宙的优越条件,通过资本(收购&投资)+流量(社交平台)组合拳,未来将像搭积木一样探索与开发元宇宙。按照我们划分的元宇宙研究框架的六大组件,腾讯在底层架构(引擎Unreal Engine)、后端基建(云服务、大数据中心)、内容与场景(各类型内容产品与成熟的社交网络互通生态)这三大方向上均着力布局。▲腾讯元宇宙11、Amazon:引领云计算行业发展,聚焦底层技术开发亚马逊是云计算行业的开创者,引领技术发展方向。亚马逊2006年在AWS(Amazon Web Services)上增加云计算服务,此后不断投入资源发展云计算业务,公司每年举办re:Invent全球大会发布年度新产品,在相当程度上引领了云计算行业的发展,比如2013年发布实时流式数据服务Amazon Kinesis,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数据分析奠定基础;2014年发布业界首个无代码函数计算服务Amazon Lambda,成为业内发展的主流方向;2018年发布Amazon Outposts,将云能力延伸到本地,成为亚马逊云科技重塑混合云的关键一环。▲2015-2020年亚马逊网络服务营收及同比增速亚马逊更聚焦于技术底层的能力建设。2021年亚马云科技 re:Invent 全球大会上,亚马逊全球副总裁、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执行董事张文翊表示“我们认为元宇宙一定是云计算可以大量赋能的一个领域。元宇宙本身需要的就是计算、存储、机器学习等,这些都离不开云计算。”目前亚马逊以云为核心,已形成丰富的元宇宙开发工具矩阵。亚马逊为Meta、Epic games等公司展开深度合作,为其提供云计算服务支持。2021年亚马云科技 re:Invent 全球大会上,Meta宣布深化与亚马逊云科技的合作,将使用亚马逊云科技的计算服务来加速 Meta AI 部门人工智能项目的研发工作,双方还将合作帮助客户提高在亚马逊云科技上运行深度学习计算框架PyTorch的性能,并助力开发人员加速构建、训练、部署与运行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模型的机制。此外,EpicGames作为开发元宇宙游戏《堡垒之夜》的公司,全球拥有3.5亿用户,它的工作负载几乎全部都跑在亚马逊云科技上。12、阿里巴巴:云计算领域先发优势,展望电商多场景应用元宇宙被公认为下一代互联网,对此国内的互联网巨头均保持了积极的跟进态度。阿里在元宇宙方向的布局可以追溯至2016年在淘宝上线VR购物功能,并投资AR独角兽Magic Leap。2021年阿里在元宇宙方向的布局更加频繁,先后成立新品牌“云镜”、XR实验室,聘请AYAYI成为天猫超级品牌日数字主理人等。整体来看,我们将其总结为两个核心方向:基于云计算底层技术积累,拓展面向元宇宙方向的解决方案,如云游戏等;基于电商场景的体验优化,如VR购物、VR硬件以及虚拟人营销。13、微软:最先提出并专注于企业元宇宙微软CEO Satya Nadella在Microsoft Inspire的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出“企业元宇宙”的概念,其具体含义指“随着数字与物理世界的融合而产生的基础设施堆栈的集合体”,是数字孪生、物联网(IoT)与混合现实的结合。相较于Facebook的元宇宙布局思路(UGC内容、社交场景、家庭场景、工作场景),微软率先提出并专注于企业元宇宙这一方向。继Facebook改名之后,微软在2021年11月3日的Ignite 2021技术大会上,再次提及了“企业元宇宙”这一概念,并围绕元宇宙发布了两项重要功能——Dynamics 365 Connected Spaces、Mesh for Teams。按照元宇宙研究框架的六大组件,目前微软在硬件入口、底层架构、内容与场景这三大方向上均着力布局,通过HoloLens、Mesh、Azure云、Azure Digital Twins等一系列工具/平台帮助企业客户实现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融为一体。▲微软元宇宙14、谷歌:AI+云+安卓,元宇宙底层架构关键入局方▲谷歌元宇宙布局2017年在Google O/I大会上,谷歌提出公司战略将由Mobile First转变为AI First,发展至今,谷歌在AI研发人员、学术论文数量等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根据沙利文评估,谷歌在综合AI的技术实力与落地能力两个维度都在科技巨头中处于行业前列,具有非常强大的AI综合实力。2016年AlphaGo打败围棋选手李世石,推动人工智能受到市场广泛关注,是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中重要的里程碑事件,而AlphaGo的背后就是谷歌旗下DeepMind的开发团队。谷歌是全球Top4的公有云服务商。根据IDC数据, 2020年谷歌全球共有云市场的份额为4.8%,仅低于亚马逊(46.8%)、微软(14.2%)、阿里(7.6%),在全球共有云IssS行业中排名第四。谷歌正式布局云计算的时间晚于亚马逊、微软,在经历2任高管后,目前在云计算方向的布局正在加速。凭借领先的AI与云计算的能力的结合,谷歌有望在元宇宙底层架构方向扮演重要的角色。▲谷歌元宇宙布局15、百度:决胜AI时代,积极布局元宇宙方向在当前阶段,百度布局元宇宙方向的资源禀赋主要体现在人工智能与硬件入口两个方面。▲百度元宇宙布局百度布局AI较早,并逐步释放AI能力。百度先于阿里、腾讯布局AI,以搜索场景为起点,现已经形成完整的AI生态:1)2010年以前,百度技术的迭代主要围绕其搜索业务开展。2010-2015年,百度持续布局AI技术,并逐步向NLP、机器翻译、语音、图像、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等技术研发;2)2016年百度大脑发布,并对外开放AI核心技术,不断赋能各个产业;3)2016年百度还推出飞桨深度学习平台,赋能自身移动生态,提高搜索效率,根据2019百度世界大会,百度搜索结果的首条满足率在2017-2019年分别达到16%、37%、58%;4)2018-2021年,百度通过组织架构升级及战略升级,不断推动“云+AI”战略,通过自身AI体系中的飞桨深度学习平台与百度昆仑芯片在软硬件方面分别积累了算法与算力等方面的优势,推动百度智能云实现“云智一体”。目前百度已经形成了全方位的人工智能生态体系,以百度大脑为底层技术核心引擎,在飞桨深度学习平台、百度昆仑芯片、DuerOS平台与智能硬件的加持下,不断深化AI技术在B端客户侧的商业化,并通过AI赋能云服务,以百度智能云为载体,加速AI在各行业的商业化。16、Apple:最具潜力将AR/VR设备推向主流Apple对于元宇宙世界的重要性在于其最具潜力将元宇宙的硬件入口——AR/VR设备推向主流。相比VR,Apple更看好AR,并且已经在AR领域默默耕耘多年,其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科技霸主,在硬件与软件领域均占据绝对资源优势,拥有从PC到智能手机再到AR眼镜/头显的强大硬件生态体系。尽管首款AR设备尚未推出,但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不论iPhone还是iPad,Apple产品对AR技术的支持越来越健全。按照元宇宙研究框架的六大组件,目前Apple在硬件入口、底层技术、内容与场景这三大组件方向有竞争优势。▲Apple元宇宙布局Apple规划中共有两款AR/MR头戴式设备:一款为高端商用型号AR/MR通用头显,预计售价高达3000美元以上,并仅面向B端用户;另一款则是主打日常功能的轻薄型AR眼镜,主要面向C端用户。根据Apple围绕AR的现有布局,其包含ARKit、RealityKit、Reality Composer、Reality Converter的完整闭环生态雏形已现。操作系统:ARKit 5.0。Apple通过ARKit系列的持续迭代改进,旨在帮助开发者构建更好的AR开发体验,同时布局AR内容产业链的上游、提前锁定AR开发者。开发工具 :RealityKit 、 Reality Composer 、 RealityConverter是Apple分别面向开发者、艺术家、普通用户推出的底层框架与开发工具。相比VR,Apple明显更看好AR,并且已经潜心布局多年,围绕AR硬件形成了包括芯片、显示屏幕、光学、声学、传感器、感知交互等核心环节与关键技术在内的较为完善的底层技术布局。17、华为:河图,底层架构的“中国之光”华为布局元宇宙着力于XR核心环节自主权的争夺与5G行业标准的制定。XR方面,华为不仅发布XR专用芯片,游戏控制器与VR头显相关专利,更是围绕“1+8+N”战略集结了5G、云服务、AI/VR/AR等一系列前沿技术,同时通过自研、扶持开发者、与游戏厂商合作等多种形式,不断丰富鸿蒙内容生态。5G方面,华为是全球端到端标准的最大贡献者,在端到端的网络端、芯片端、终端均占据主导地位,真正构建网络-芯片-终端的端到端能力。按照元宇宙研究框架的六大组件,目前华为在硬件及操作系统、底层架构、后端基建这三大方向上均着力布局。▲华为元宇宙布局基础能力方面,华为以XR硬件+OS+HMS为基础,端云结合全力打造开放XR生态;目前华为在应用底层Launcher、XR Cloud、XRKit、XREngine,以及AOSP、鸿蒙OS、XR硬件、AI、GPU/NPU API等基础能力上已经建立了夯实的基础。内容开发工具方面,华为也推出了Reality Studio,该工具致力于让没有专业开发能力的用户也能够轻松开发内容。Reality Studio的功能包括多方面,交互设计、场景设计、模型编辑、发布管理全体系。该工具还将支持3D格式转换,华为将联合国内开发者共同推动中国自有的3D模型格式——RSDZ格式的建立,目标将中国3D模型格式推成国际标准。随着信息感知与获取的全面升级,华为打造下一代网络平台——全息互联网。华为认为,信息感知与获取方式改变后,下一代互联网平台就是全息互联网,而华为参与其中所贡献的数字世界改造技术的集大成者,即是河图Cyberverse。华为在2018年即成立河图Cyberverse项目,尽管表面含义区别于元宇宙,但其目标也是希望构建一个地球级、与现实世界无缝融合、不断演化的虚拟世界。18、小米:VR硬件布局仍在推进,重点布局云游戏分发小米VR硬件布局仍在推进,重点布局云游戏分发。小米曾高度重视VR硬件,2018年联合Oculus推出定价仅为1499元小米VR一体机,延续小米高性价比的产品特征。或受行业遇冷影响后未推新产品,直至2021年又推出智能眼镜,表明在XR硬件的探索仍在持续,推荐关注后续小米是否将在VR硬件上复制推动智能手机普及的路径。在内容层面,云游戏是小米依托智慧大屏布局元宇宙的重要环节。2021年小米联合中国移动发布“立方米”计划,凭借智能手机与电视所沉淀的用户助力云游戏分发,进一步切入云游戏生态中。按照元宇宙研究框架的六大组件,目前小米在硬件入口、内容与场景这两大方向上均着力布局。▲小米元宇宙布局2018年,由Oculus提供技术,小米提供供应链能力,双方联合推出被称为Oculus Go的中国版的小米移动一体机VR,售价仅为1499元,曾被媒体评价为最具性价比的VR产品,后期由于行业遇冷,小米再未推出过新的VR一体机产品。2021年9月14日,小米在微博上发布概念新品 “小米智能眼镜探索版”,该产品采用了先进的MicroLED光波导技术,能让画面在镜片上显示,可实现例如通话、导航、拍照、翻译等功能,表明小米在智能VR硬件上的探索一直在持续。19、HTC:打造五大VR产品线,构建硬件—内容良性闭环打造五大VR产品线,构建硬件—内容良性闭环。HTC是行业内头部的VR硬件厂商,最早与2015年与Valve合作开发的HTC VIVE头显正式发布,其布局元宇宙的核心优势在于其丰富完善的VR产品矩阵已经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与用户心智,背靠VR硬件优势,公司持续加大内容与平台生态建设,形成硬件—内容的良性循环。按照元宇宙研究框架的六大组件,目前HTC在硬件入口、内容与场景这两大方向上均着力布局。▲HTC元宇宙布局HTC在VR硬件方面致力于打造综合产品线,目前旗下VR产品分为Focus系列、VIVE系列、Cosmos系列、Pro系列、Flow系列等五大产品线,提供差异性的产品定位,分别覆盖娱乐、家庭办公、教育培训、展览展示等场景,价格带从3888-12888元不等。HTC也提供相应的产品配件,目前主要打造的两款核心产品为Vive面部追踪器与Vive Tracker。HTC在2016年推出第一款VR硬件,曾是全球VR主要的VR硬件厂商,市场份额在早期曾占据行业前三的位置,拥有一定的用户基础与市场口碑。20、Valve:硬件、内容与平台实力协同Valve布局元宇宙的优势主要体现在VR硬件、游戏内容以及Steam平台的良好协同。如果将元宇宙划分为消费元宇宙与企业元宇宙,Valve在构建游戏元宇宙的方向上已经初步具备硬件、内容与平台优势——Valve Index在高端VR头显中占据优势、自研《半衰期:艾莉克斯》树立VR游戏标杆之作、Steam是目前全球影响力最大的游戏平台之一。按照元宇宙研究框架的六大组件,目前Valve在硬件入口、内容与场景这两大方向上具备竞争优势。▲Valve元宇宙布局Valve Index是Valve在2019年发布的中高端PC VR,其特点是分辨率最高可达144Hz(实验性模式),且配备支持五指追踪的Index手柄,分辨率达单目1600x1440。作为一款中高端VR头显,Index包含头显、手柄及基站的套装售价999美元,而且还需要配备高性能的游戏电脑,整个硬件方案比较昂贵,受众主要针对少数的硬核VR游戏玩家。据Steam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7月,Valve Index VR头显已经连续50周入围Steam销售额最高产品的前十榜单,几乎涵盖了过去一年时间。此外,7月SteamVR活跃设备前三位中,除了Quest 2与Rift S外,第三名就是Valve Index,占比为16.23%,而这三款机型在近半年持续蝉联前三。SteamVR背靠Steam平台流量。SteamVR平台自2016年正式启动以来,VR游戏数量基本按照每年新增1000款的速度稳步增长,现已成为VR游戏最大的内容库与中心区之一。2022元宇宙,五大方向见真章在前述章节中,我们分析2022年行业将进入分歧期,在2021年下半年诸多公司开始布局元宇宙这一方向,开始打磨产品或技术,预计1-1.5年过后,即分歧期结束后,将陆续会有相对成熟的产品/应用落地。元宇宙必将催生出超乎想象的新场景、新应用,也会孕育出新巨头。分歧期的结束即化冰时刻,新芽拱土出头,我们非常看好新生力量的成长势头,有望成长为新巨头。2022年分歧期,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布局的最佳时机——于市场底部、左侧去布局元宇宙时代的未来独角兽。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及中国优势,元宇宙独角兽或许就在以下5个方向:1、新硬件主义(诸多新硬件及其产业链);2、虚拟数字人;3、AI作为新生产要素;4、数字藏品;5、合围的力量:底层架构、后端基建。新硬件主义,XR为元宇宙第一入口,但不是唯一入口。人的感官体验不止有视觉与听觉,还包括触嗅味觉,甚至是意念等,所有能够增强我们感官体验的硬件都能成为入口。因此长期来看,元宇宙的硬件入口预计会非常多样化,除XR之外,也有智能耳机、触觉手套、体感服、脑机接口、隐形眼镜、外骨骼等,所有这些硬件的共性是能增强用户的沉浸感,带来更多维度的体验、交互。终极来看,人脑协处理器/脑机接口将实现人与信息世界的直接交互,但目前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仍主要集中于医疗领域。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科研公司Neuralink就在进行脑机接口的研究工作,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通过植入专有技术芯片与信息条可以直接通过USB-C读取大脑信号;2020年浙江大学完成国内首例植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转化研究。▲元宇宙时代的硬件终端前述我们强调了元宇宙时代硬件的重要性,Meta早已布局硬件入口且非常激进,希望打破Apple等硬件厂商的制约,搭建起自己的软硬件一体生态,尽早占据制高点。目前来看Meta主要专注于VR方向,12月9日,Meta母公司Meta Platforms将人工智能团队合并至开发AR与VR的Reality Labs部门,虽然AR眼镜正在研发中(在Connect 2021大会中,提到AR眼镜 Project Nazare),但推出时日还未确定。相较于Meta专注于VR方向,Apple则更加注重AR方向的探索,AR技术让人们可以在真实世界中的环境下看到数字效果。Apple相关XR产品分为几个阶段,预计2022年推出MR头盔式产品;2024年推出轻量化AR眼镜。2022新硬件展望:元宇宙的感官技术拼图“看、听、触、闻、感”,缺一不可。体感设备:要让用户在数字世界里有更丰富的沉浸式感觉,需要调动身体的触觉交互与动态感知。Meta旗下的Reality Labs实验室于2021年12月发布了一个重要产品概念——触觉手套,可以在虚拟VR空间中感受到不同物体的真实触觉。另外,Meta也在探索将手腕智能设备与AI相结合,即将手腕的肌电图信号转换为数字命令发送到设备上,实现数字交互与控制;预计2022年Meta将推出名为Active Pack forQuest 2 的配件,用于Touch控制器的新防汗手柄,推动元宇宙在健身场景的落地应用。其实,此前已有带动其他感官体验的硬件与电子游戏出现,如新冠疫情期间大火的Switch体感运动游戏《健身环大冒险》,玩家需配备体感外设Ring-Con进行游戏,将健身与游戏相结合。元宇宙的硬件入口是多元的,声音、味觉、意识也是元宇宙感官体验中的关键要素,未来也有可探索的空间,仍有较大变数。相较于美国,中国在社交、to C端内容与应用方面优势显著,美团、拼多多、抖音视频直播、京东物流、滴滴打车、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等,这些都是特有的中国式创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在变现流通环节表现出强大的主观能动性,如极致内容变现形态的直播带货的快速发展。基于在变现环节强大的主观能动性,国内的虚拟数字人与数字藏品(NFT)预计是优先受益的方向。人工智能(AI)属于底层技术之一,也大量存在于后端基建中,将人工智能单独拿出来进行分析,是想强调其在元宇宙的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人工智能将是核心生产要素。现今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生产力要素正在发生变化,即生产力的主体发生了变化。从AlphaGo开始,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能力正在明显加强。当人工智能完成了从感知向认知的充分进化,人工智能无疑会越来越“聪明”,可以模拟人的思维或学习机制,变得越来越像人。在未来元宇宙的建设中,人预计不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从供给和需求两个维度,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去发挥一些关键生产要素的作用。一方面,人工智能将在元宇宙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元宇宙将带来数据洪流(如3D场景、360度渲染场景),不可能单靠人力去处理这些海量的数据,具备越来越强的自主学习与决策功能的人工智能辅以人工去微调,可大幅降低构建元宇宙的周期与人力成本。另一方面,提供规模化的内容或服务,且能保证个性化:人工智能将深度介入人们社会生活,满足人们的众多消费需求,如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相比现在互联网中人们熟知的PGC/UGC,未来元宇宙中AIGC会越来越多,即用人工智能来规模化生成内容或服务,且能保证个性化。AI行业在过去几年经历快速的发展,行业内涌入一大批参与者,国内参与者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以百度、字节跳动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他们拥有用户与数据,在某一特定领域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借助AI算法提升行业竞争地位,并不断尝试拓展业务边界;2)以有着“AI四小龙”之称的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等为代表的技术型科技企业,该类企业主要依托技术转化,创始人在创业前多从事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科研,并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在2013-2015年随着人工智能领域快速发展阶段进行技术创业;3)以海康威视、大华软件为代表的智能化转型的硬件厂商,该类厂商在传统领域深耕多年,具有深厚的客户资源沉淀及对使用场景的理解,伴随硬件的智能化升级开始布局人工智能,从而更好的适应客户的需求。以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等为代表的技术型科技企业是本轮AI行业快速崛起的典型代表,是AI行业的中坚力量:构建元宇宙以“硬技术”为基础,元宇宙所必需的后端基建,包括5G通讯网络、算力与算法等。5G通讯:元宇宙对网络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是对现有移动通信系统的全面革新,是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在未来大展拳脚的基础,将为元宇宙提供高速、低延时的数据传输通道。算力:元宇宙将持续带来巨量的计算需求。5G时代将带来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对算力规模、算力能力等需求大幅提升,算力的进步又反向支撑了应用的创新,推动技术的升级换代、算法的创新速度。算法: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实现高效分配算力。算法的重要性在:1)元宇宙时代的数据量级极大,硬件入口为了能够处理数字化的场景,需要非常强大的数据运算能力的支撑;2)以VR为代表的硬件也需要追求沉浸感,这潜在要求设备的轻便化,也限制了其所能承载的最大运算能力。面对以上矛盾的情况,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可以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将数据传至于云端,从而释放硬件端的算力,使其变得更加轻薄。后端基建公司范围广、业务多样化,但共同的特征是面向企业服务为主、to B为主;国内外的to B公司,竞争力差异极大、竞争格局完全相反,背后的原因值得深究;同时,我们判断在互联网、数据智能、AI的加持下,国内的走向有望优化,从而承载巨量的资本。智东西认为,科技总是不断进步的,客观来说,元宇宙同时兼具进步性与退步性,其进步性在于人的感官体验维度增加,退步的地方在于便携性与性价比,只有当进步性远超退步性的时候,元宇宙才能发展顺遂。目前,元宇宙的发展还处于很深的争议期,2022年,元宇宙需要一个重要的变革来结束这场争议。

前两月全球芯片投融资超60起。2024年1月,芯片封装、人工智能和量子领域20家初创企业共筹集近8.4亿美元投资。2月,电力电子和数据中心互连领域共有49家初创公司筹集了8亿美元。
1月份的融资规模之大令人瞩目,有三家公司筹集了超过1亿美元。量子计算位居榜首,剑桥量子计算公司与霍尼韦尔量子部门合并后的企业完成了有史以来第三大规模的量子计算公司融资。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公司是一家去年开始在第一家工厂投产的先进封装技术公司。由Marvell和STATS ChipPAC高管创立的Silicon Box,承诺为芯片集成提供一种新型互连技术。
人工智能硬件方面也表现抢眼,四家公司共筹集近2亿美元资金。与以往一样,提高AI计算效率的方法多种多样,从领域特定处理器到边缘应用的存储电容器。
此外,在总共筹集了8.4亿美元的2024年1月的20家初创公司中,有测量学测试芯片、高速数据转换器和n型导电墨水等技术应用。
2月,一家专注于开发低功耗AI推理芯片的初创公司Recogni,获得了最大的一轮融资。Recogni已经推出了一款低功耗视觉推理芯片。其他几轮较大的融资都集中在汽车领域,包括无人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送货和使这些功能成为可能的传感器。
另一个活跃的领域是电力电子,吸引了许多企业投资研究特殊方法来提高效率和密度等方面的表现。此外,多兆位互连和硅光子技术是初创企业尝试加速数据传输的两种途径。
除了风险投资外,许多政府还投资支持电子和量子技术,包括美国能源部、加拿大FedDev Ontario、英国研究与创新局以及欧洲创新委员会。
本报告涵盖了1月份获得投资的20家初创公司以及2月份的49家初创公司。
AI硬件
Rebellions获得了1.24亿美元的B轮融资,由电信公司KT Corp领投,同时参与投资的还有Shinhan Venture Investment、Pavilion Capital、Koreyla Capital、DG Daiwa Ventures、Korea Development Bank、Noh & Partners、KB Securities、KB Investment、SV Investment、未来资产投资、未来资产资本、IMM Investment、KT Investment、首尔Techno控股公司、Oasis PE、Gyeongnam Venture Investment和SDB Investment。Rebellions开发针对特定领域的AI处理器以及优化后的软件。公司表示,通过使用专用硅DL内核,它对AI处理器进行了重新架构,以实现更复杂的深度学习功能。Rebellions目前已推出面向金融行业的产品,旨在提高交易速度、降低高频交易的延迟。公司还开发了一款专注于加速数据中心AI推理的芯片。筹集到的资金将用于开发针对生成型人工智能的大型语言模型的第三款AI芯片,并加大其数据中心推理芯片的生产力。Rebellions成立于2020年,总部位于韩国城南。
Krutrim获得了由Matrix Partners India等公司领导的5000万美元融资。Krutrim计划设计和制造数据中心AI芯片,作为完整的AI计算堆栈的一部分,用于支持其大型语言模型,从而支持所有印度语言的生成型AI应用。该公司成立于2023年,总部位于印度班加罗尔。
Mobilint在B轮融资中融集了200亿韩元(约1530万美元),新投资者包括Kyobo Securities、Union Investment Partners、Daesung Private Equity和Game Changer Investment,现有投资者包括Intervest、KDB Industrial Bank、L&S Venture Capital和KDB Capital。Mobilint 生产用于高性能边缘AI推理的NPU芯片。当前一代性能高达80 TOPS,还配有定制的NPU编译器和架构,最大限度地重用数据并减少内存访问。它还提供AI加速卡和独立的AI盒子。该公司成立于2019年,总部位于韩国首尔。
Semron获得了由Join Capital领投,SquareOne Venture Capital、OTB Ventures、Onsight Ventures和个人投资者共同参与的730万欧元(约790万美元)种子融资。Semron专注于开发适用于边缘AI芯片的模拟内存计算技术。该芯片基于Semron创新的晶体管替代技术CapRAM,采用可变容量的存储电容器来存储用于矩阵乘法的权重。Semron表示,这种方法通过从根本上降低计算噪声,提高了能源和热效率,同时其3D堆叠芯片可以提供非常高的计算密度,使其适用于在VR头戴设备、耳机和智能手机上本地运行AI模型等应用场景。该设备采用的是常规半导体材料。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总部位于德国德累斯顿。
芯片
Recogni在由Celesta Capital和GreatPoint Ventures领导的C轮融资中筹集了1.02亿美元,现有投资者Mayfield、DNS Capital、BMW i Ventures和SW Mobility Fund以及新投资者Pledge Ventures和Tasaru Mobility Investments加入,HSBC创新银行提供债务支持。Recogni生产AI推理加速处理器硬件和软件。其产品包括芯片和卡片,以及预训练模型、SDK和用于模型开发、转换和部署的其他软件。其产品针对多种应用场景,如云端生成式AI推理、汽车以及自主平台的AI视觉处理。这笔资金将用于支持下一代系统的开发。Recogni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何塞。
Point2 Technology从Bosch Venture和Molex获得了2260万美元的B轮融资扩展。Point2致力于研发超低功耗、低延迟混合信号SoC,用于在超大规模和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中心中使用活跃电缆 (AEC) 进行多太比特互连。其目标领域还包括汽车应用。这家初创企业为400G和800G AECs提供了集成了多个单向SerDes通道、智能时钟数据恢复(CDR)/再时钟功能的SoC。它采用了一种BER感知架构,将整个芯片的BER与每个电路块的功耗关联起来,实时监测和在芯片操作期间实时校准。此外,它还提供了一款25G NRZ SoC 用于网络基础设施。Point2将与Molex合作,推广其采用射频数据传输通过塑料介质波导的可扩展互连平台,以实现多太比特有源电缆。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
Quilter在一轮A轮融资中筹集了1000万美元,该轮融资由Benchmark领投,Coatue参投,现有投资者Root Ventures和Harrison Metal Capital也参与了投资。Quilter正在开发生成式电路板设计软件,结合强化学习、神经网络和分布式计算,旨在创建一个类似于软件编译器的电路板设计工具,能够处理电路原理图,并管理电路板设计的所有方面,包括布局、布线、堆叠和流动。该工具还执行物理模拟以识别串扰和电磁干扰等问题,并验证性能。该产品目前处于公开测试阶段。筹集的资金将用于扩大招聘和产品拓展,使其能够编译具有严格设计约束的非常复杂的电路板。Quilter成立于2021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洛杉矶。
制造、设备和材料
Femtum在种子融资中筹集了超过500万元加币(约为370万美元),该轮融资由ELAS Technology Investment和i4 Capital领投,Quantacet、Boreal Ventures、Eureka、Hamamatsu Ventures和VIGO Ventures跟投。Femtum生产中红外激光系统,其产品包括中红外脉冲光纤激光器、光纤放大器和可调谐光源。在半导体加工过程中,中红外激光器可通过多光子吸收精确切割硅和锗等材料。它们还可用于在各种基板上选择性地制作透明导电薄膜以及在表面上制作波导刻线。所筹资金将用于将中红外光纤激光器商业化以满足半导体制造商的需求。Femtum成立于2017年,是光学、光子学和激光中心的一个衍生企业,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魁北克市。
Niron Magnetics获得了由三星风投(Samsung Ventures)领投,Allison Transmission的Allison Ventures和汽车供应商Magna以及Shakopee Mdewakanton Sioux Community和明尼苏达大学等现有投资者参与的2500万美元战略投资。Niron Magnetics生产基于氮化铁和无稀土的高性能永磁体。高性能磁体被应用于硬盘驱动器以及电动车驱动系统、家用电器、音响扬声器以及工业和商业领域如风力涡轮机、电梯和暖通空调。Niron声称,其磁体比稀土磁体更便宜且固有磁化强度更高。资金将用于扩大生产设施和扩大初次销售的生产能力。Niron于2015年作为明尼苏达大学的一个分公司成立,总部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
N-ink获得了来自Voima Ventures的100万欧元(约110万美元)的可转换债券。N-ink生产用于印刷电子产品的n型导电聚合物墨水,例如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可应用于柔性物联网设备、传感器和生物电子产品。此外,它在有机超级电容器、有机太阳能电池和OLED显示器方面也有应用。它的墨水配方与现有溶液沉积工艺兼容。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位于瑞典诺尔雪平。
Greenerwave获得了来自Bpifrance、Agence de l’innovation de défense、Safran Corporate Ventures、Intelsat、BNP Paribas Développement和Plastic Omnium的1500万欧元股权投资。Greenerwave设计的电子可重构材料与现成的电子组件和物理算法相结合,可用于塑造电磁波。该公司将筹集到的资金用于支持其第一个产品的产业化,即为Ku波段卫星通信设计的电子可控天线。Greenerwave还计划涉足蜂窝通信、RFID和雷达成像领域。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法国巴黎。
Chiral公司在Founderful和HCVC的带领下获得了38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此外还获得了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和Venture Kick的资助。Chiral致力于研发自动化、高速的纳米组装机器人,将纳米材料整合到电子设备中。目前,公司主要关注碳纳米管,用于制造晶体管、传感器、表现出量子效应的纳米级系统,以及定向药物输送系统。该公司提供代工服务和设备。Chiral成立于2023年,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和Empa的一个分支,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
封装与测试
Silicon Box从BRV Capital、Event Horizon Capital、Grandfull Convergence Fund、Hillhouse Capital、Lam Capital、Maverick Capital、Prasedium Capital、Tata Electronics、TDK Ventures、UMC Capital以及公司创始人那里获得了2亿美元的B轮融资。Silicon Box为具有小芯片集成功能的面板级先进封装服务提供商。该公司的方法使用5微米以下技术实现极短的芯片间互连,从而提高密度、降低电阻损耗和寄生电容提高能效、提高信号完整性、制造更高效热管理结构(如微通道和散热器)以及设计灵活性,同时降低高性能设备的制造成本。融资资金将用于扩大其最近新开设的75万平方英尺的设施的生产。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总部位于新加坡。
Chipmetrics在一轮由High-Tech Gründerfonds和Occident领投,Innovestor、Redstone和BALD Engineering参投的种子融资中筹集了240万欧元(约合260万美元)。Chipmetrics生产一种3D超高纵横比的测量测试芯片和测试结构,用于材料沉积过程(包括原子层沉积和化学气相沉积)的一致性测量。该芯片可以用于比较不同的3D薄膜过程,适用于制程开发和生产监控。筹集的资金将用于加速产品开发,扩大生产能力,以及支持全球扩张。Chipmetrics成立于2019年,是芬兰VTT技术研究中心的一个分支,总部位于芬兰约恩苏。
内存和存储
TopoLogic获得了来自SBI Investment、University of Tokyo IPC、Daiwa Corporate Investment、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IT-Farm Corporation、Japan Material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Group和Plug and Play Japan总计约4.7亿日元(~470万美元)的融资。TopoLogic开发了基于拓扑材料的器件。其首个产品为TL-RAM,这是一种MRAM类型的存储器,据该创业公司称,与传统MRAM相比,TL-RAM具有更低的功耗和更高的写入速度。此外,该公司还在研究一种用于诸多应用的热流感测器,如检测电池和功率半导体异常以及预测故障。TopoLogic成立于2021年,是日本东京大学的一家衍生公司,总部位于日本东京。
模拟与混合信号
SCALINX在其第二轮融资中筹集了3400万欧元(约3720万美元),投资者包括Bpifrance、Go Capital、Thales、以及现有投资者如NCI WaterStart Capital、Normandie Participations、BNP Paribas Development和Unexo。SCALINX是一家无晶圆厂混合信号SoC开发商,其所基于的超高速模拟/数字转换器和数字/模拟转换器可应用于5G、6G网络和自动驾驶汽车等场景。其低功耗数据转换技术支持了片上数据处理、数据转换和宽带信号的数字处理,用于微波、毫米波以及多频段电信设备。筹集的资金将用于拓展业务规模,主要针对无线通信市场,推出测试和测量产品族,并进行招聘。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法国巴黎。
电力器件
Wise Integration在由imec.xpand领投的B轮融资中筹集了1500万欧元(约1620万美元),Supernova Invest、BNP Paribas Developpement、Région Sud Investissement、Creazur、CASRA Capital和Angels for Greentech也参与了投资。Wise Integration开发用于电源的氮化镓(GaN)集成电路和数字控制技术。该公司表示,其650V GaN器件与基于32位MCU的交流-直流数字控制器相结合,可以简化系统设计,并提高功率密度和效率。支持从30W到7kW的功率需求,目标市场包括消费电子产品、电动出行、工业、数据中心和电动汽车。筹集的资金将用于国际扩张、研发以及引入新产品。该公司于2020年从法国原子能与替代能源委员会(CEA)成立,总部位于法国海耶尔。
Lotus Microsystems获得了来自Noon Ventures和欧洲创新委员会的6000万丹麦克朗(约合880万美元)的融资。Lotus Microsystems开发了采用硅芯片互连技术的微型电源转换模块。该方法通过2.5D和3D封装技术实现高功率密度,模块内集成有有源和/或无源器件,包括CMOS、MEMS或GaN等不同技术。该方案还提供了高热性能,在垂直和水平路径上实现功率器件热量在基板上的均匀分布。目标应用包括消费电子、高性能计算和工业领域。资金将用于支持开发项目、扩展研发,并加速市场落地策略。公司成立于2020年,总部位于丹麦哥本哈根。
Ookuma Diamond Device从北陆银行、瑞穗银行和三井住友银行获得了3.3亿日元(约220万美元)的债务融资。Ookuma Diamond Device专注于开发金刚石半导体放大器和功率电子器件。该公司特别研发了用于福岛第一核电站退役项目的器件,因为基于金刚石的器件能够承受高温和辐射环境。该创业公司还在探索6G无线通信基站、卫星通信设备和雷达等领域能应用领域。该公司于2022年自北海道大学分立出来,总部位于日本札幌。
光子学和光学
DustPhotonics在一轮B轮后续融资中融资2,400万美元,投资方包括Sienna Venture Capital、Greenfield Partners、Atreides Management和Exor Ventures。DustPhotonics开发用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和AI应用的数据通信硅光子解决方案。这家初创公司声称,它将现有的激光器集成到硅上的方法降低了损耗和提高了光学裕度,减少了所需激光器的数量。此外,它还包括高速调制器和探测器以及无源元件。DustPhotonics 目前提供支持400Gb/s 和 800Gb/s 链路的光子集成电路,以及专为沉浸式冷却设计的产品。筹集的资金将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和加速开发下一代能支持1.6Tb/s应用的产品。DustPhotonics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以色列的莫迪因。
量子计算
Quantinuum在由摩根大通领投的股权融资中筹集了3亿美元,三井物产、安进公司和霍尼韦尔也参与了投资。Quantinuum制造基于离子阱计算和QCCD架构的量子处理器和全套硬件。该公司表示,其方法在算法设计方面具有灵活性,并能实现极高保真度的操作和对选定量子比特的中间电路测量。其第二代计算机采用梯形离子捕获器,拥有32个完全连接的量子比特。该公司还为密码学、计算化学、金融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筹集来的资金将用于继续开发通用的容错量子计算机,并扩展其软件产品。Quantinuum成立于2021年,是剑桥量子计算公司与霍尼韦尔量子解决方案合并的产物,总部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布隆菲尔德。
QphoX获得了800万欧元(约870万美元)的资金,由QDNL Participations领投,EIC Fund、现有投资者Quantonation、Speedinvest、High-Tech Gründerfonds和Delft Enterprises共同参投。QphoX正在开发量子调制解调器和核心硬件,以实现量子计算机通过室温光学互连进行通信。其量子转换器基于通过机械中间谐振器将微波和光子耦合,公司表示这种方法可以实现低损耗和高保真度的量子态传输。该过程基于压电效应和光学机械效应,具有全相干性并且可以双向工作。资金将用于将其首个产品推向市场。QphoX成立于2021年,是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一个分支机构,总部位于荷兰代尔夫特市。
QSIMPLUS在A轮融资中从Mirae Asset Venture Investment、InterVest和Stick Ventures获得了30亿韩元(约合230万美元)。这家初创公司正在开发网络运营和模拟软件及硬件设备,用于构建基于光纤、自由空间和卫星的量子通信系统。QSIMPLUS成立于2021年,总部位于韩国首尔。
Diraq在一轮由Quantonation领投,John Higgins Family Investments及新南威尔士大学参投的A-2轮融资中筹集了1500万元。Diraq正在研发基于硅量子点电子自旋的量子处理器。这种方法使处理器可以使用标准CMOS制造技术进行制造。初创公司表示,其技术具有扩展到每个芯片数十亿量子比特的潜力,并实现足够准确的量子比特控制,以便进行可扩展的错误纠正。Diraq计划开发一整套硬件和软件,可通过云服务提供。筹款将用于研发、招聘以及进入美国市场。成立于2022年,总部位于澳大利亚悉尼。
Xanadu获得了来自FedDev Ontario的380万加元(约280万美元)的可偿还投资。Xanadu构建可通过云平台访问的光子量子计算机。其目标是创建容错率高、可纠错的量子计算机,可扩展到100万量子比特。Xanadu表示,使用光子技术可以利用现代芯片制造设施,采用电信行业开发的光学组件,并利用光纤将光子芯片相互连接。该初创公司还提供软件和量子模拟器,包括用于编程量子计算机的开源软件框架。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加拿大多伦多。
传感器
QDI Systems在由NOM(荷兰北部投资与发展局)领投的A轮融资中筹集了5百万欧元(约540万美元),其他现有投资者如Carduso Capital、RUG Ventures和Maki.vc以及来自荷兰Rijksdienst voor Ondernemend Nederland的创新贷款。QDI Systems致力于基于量子点开发用于医疗应用的成像设备。据该初创企业介绍,使用量子点的X射线成像系统可以在辐射剂量较低的情况下提高图像质量。其首个目标应用是乳腺癌筛查。该公司并不自己制造成像设备,而是 提供量子点材料和如何制造高性能X射线传感器的说明。QDI Systems还在开发利用短波红外(SWIR)技术提供工业和消费应用的技术。该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一个衍生公司,总部位于荷兰的格罗宁根。
Uhnder在由ACME Capital领投,Magna、Qualcomm Ventures、El Camino Capital、Monta Vista Capital、Sagitta Ventures和HT Capital参与的D轮融资中筹集了5000万元。Uhnder 为汽车、工业和国防行业生产软件定义的数字雷达芯片和传感器模块。该创业公司表示,其4D数字成像雷达芯片能够以超过每秒50帧的高分辨率检测和跟踪高度、速度和距离,同时减轻雷达干扰和欺骗攻击。Uhnder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美国德州奥斯汀。
sensiBel获得了由音频公司Sennheiser领投、现有投资者TRUMPF Venture、Skagerak Capital、Investinor、SINTEF Venture、MP Pensjon和Halden Kommunale Pensjonskasse参与的700万欧元(约760万美元)融资。sensiBel开发了光学MEMS读出技术,并将其整合进MEMS麦克风中,据称能提供出色的录音质量。该技术基于干涉和绕射原理,将微型节能激光器与小型化集成干涉仪相结合,精确测量硅膜的运动。该初创公司的麦克风可应用于企业视频会议系统、3D空间音频捕获、主动降噪耳机及智能手机等场景。光学MEMS技术也可应用于其他MEMS产品,如加速度计。sensiBel成立于2016年,基于SINTEF的研究成果,总部位于挪威奥斯陆。
Amazec Photonics在由PhotonDelta领导的种子轮融资中获得了150万欧元(约合160万美元)。Amazec Photonics研发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技术的应用特定光子集成电路(ASPICs)和光纤传感器,用于制作超高灵敏度的温度感测设备,可测量到0.0001℃的温度变化。该公司致力于将这项技术应用于微创心血管监测工具,以便更早、更容易地诊断心血管疾病。这笔资金将用于为临床试验制造设备,计划于今年开始。Amazec Photonics成立于2021年,总部位于荷兰Oudkarspel。
显示器与AR/VR
VoxelSensors 在其种子轮上新获得了300万欧元(约330万美元)的投资,新投资者SFPIM Relaunch领投,现有投资者Qbic Fund和finance&invest.brussels参投,使该轮总融资额达到950万欧元。VoxelSensors是一家为XR设备开发3D感知架构和传感器的初创公司。该公司推出的基于激光束扫描的Switching Pixels Active Event Sensor(SPAES)3D感知技术,利用单光子敏感传感器精确定位激光束顶端,并通过扫描三角测量生成超低延迟深度数据。初创公司声称,SPAES技术为XR设备提供了精确的分割、空间映射、锚定和自然交互,功耗不到10毫瓦,延迟小于5毫秒,且能在超过5米的距离下抵抗室外光照,并能避免串扰干扰。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总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半导体封装测试设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