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游泳喝了泳池的水怎么办为啥要定期处理?

2016-09-10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陈听寒
一、游泳池的水质标准要求  1、浊度:浊度是反映游泳池物理性状的一项指标,从消毒和安全考虑,池水的浑浊度应高于等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依据我国目前执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浊度的限值要求为龙头出水为1NTU,考虑到国内游泳池常规的水处理沉淀-砂滤-氯化在正常合理的运行条件下,浊度去除只能达到≤2
NTU。而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游泳池环境指导准则”指出泳池水质浊度宜在0.5 NTU、德国游泳池水质标准为0.2过滤后下限值~0.5
NTU池水上限值、西班牙游泳池水质标准为0.5~1 NTU。考虑我国国情,在本标准中将浊度限值定为1 NTU。  2、pH值:由于大多数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取决于pH,因此必须使pH保持在一种消毒剂的最佳有效范围内,所以在游泳池水处理中,调节池水的pH很重要,这个方面比生活饮用水的pH允许范围在6.5~8.5对人门的饮用和健康的影响有更加严格的要求。  3、总溶解性固体:总溶解性固体是指溶解在水中的所有无机金属、盐、有机物的总和,但不包括悬浮在水中的物质,其监测意义在于控制池水的更新。在国外游泳池水质TDS的规定中,对TDS的控制是有相对于原水TDS的,如美国ANSI/NSPI-1标准规定游泳池水总溶解性固体比原水高出1000-3000
mg/L;也有按照绝对值控制的,如澳大利亚要求游泳池水总溶解性固体≤1000 mg/L,理想值400~500 mg/L。  4、消毒剂余量限值与氧化还原电位:在游泳池水处理过程中为了达到消毒效果,采用了各种消毒剂消毒,所以对消毒剂余量的考量相对比较复杂,有许多控制值,这些限值的获得是在水质微生物安全性的前提下,更好地维护人的身体健康、符合人的感官要求。主要消毒剂限值。二、游泳池水的处理方法  1、游泳池池水的循环过滤消毒就是再生水的利用,池水反复地循环和再生利用,也就是把已过滤和处理后的水不断送入未过滤的含有污染物的池水中,使清浊混合的池水达到卫生标准,而后不断污染的池水再连续不断的进行循环、过滤、澄清和消毒;同时由于游泳者和周围外界给游泳池带进污染物,池内自生的细菌和藻类,因此池水也在不断的污染着;循环、过滤、消毒、澄清、污染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这种动态体现在游泳人数的不稳定、池水温度的波动、化学投加的变化、循环流量的变动等等。  2、游泳池池水处理的特点是循环过滤,而在其他的水处理工程较少考虑循环和循环周期等相关问题,还有给水口、回水口的分布以使均匀布水问题,死水区和短流的问题。  3、污染源的持续性和不稳定性,要求进行持续过滤和持续消毒。水质的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同时进行。还要重视池体结构和循环方式以及游泳池专用设备和管件的合理选用和布局。  4、保证游泳池水处理的安全、卫生、经济、科学、可靠、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还要考虑其它池边设备、照明设备等的不同要求和功能。三、游泳池的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  1、游泳池开放时间由会所管理,非开放时间禁止进入泳池。  2、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确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向每个游泳健身者宣传游泳安全卫生常识。  3、如会所发现患有肝炎、心脏病、皮肤病、性病、严重沙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等病患者,会所有权禁止此会员的游泳活动。  4、设置安全标志和救生器材。  卫生管理:  1、游泳池卫生管理:游泳场所的管理。定期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与经常进行的药物处理相结合,保障游泳场所的清洁卫生。相关管理人员要经常清扫游泳池的周围,防止碎石、玻璃及其他杂物损伤人体或影响水质。水质的卫生管理。确保水池无杂物、无漂浮物。要按要求对水池进行消毒。  2、个人卫生管理:参加游泳前,先要进行健康检查,凡患有心脏病、皮肤癣疹,重症沙眼、急性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肠道传染病、发热等病在未治愈之前,不能参加游泳。女性经期也不宜游泳。游泳中发现身体不适,请停止游泳。游泳课要做好准备活动,在更衣室冲淋全身后再入池。  3、入水前要做好全身准备活动后再入池。  4、饭前半小时或饭后急剧运动后都不适宜游泳,入水前应做准备活动,下水前用水擦面、胸背及大腿部,以免抽筋。  游泳场所和器材的管理:  1、保护游泳场所的各种设施,延长游泳池的使用寿命,并提高游泳池的使用率。  2、有关管理人员和救护人员必须经常检查器材的使用及损耗情况, 及时向管理部门汇报以便作相应处理。四、游泳池清洁维护  1、通过去除游泳池水中部分或全部杂质来获得所需要的水质:一般是通过物理的手段,清除游泳池水中的可见悬浮物,一般有循环过滤,吸污。泳池吸污是泳池清洗非常重要的工作,泳池清洗日常是通过对水的循环过滤来达到效果,但是循环过滤并不能过滤掉微小的颗粒,此时我们需要先是悬浮颗粒沉入池底,然后用吸污机对其进行吸污操作。泳池吸污机主要有两种:手动吸污机,以及全自动吸污机。  2、通过在池水中添加新的成分来获得所需要的水质:如对水中余氯含量的要求我们通过投放游泳池消毒剂达到,pH值的高低的控制则通过投放片碱或碳酸钠来实现。以及投放灭藻剂消除水中藻类。这些工作主要是采用化学手段——投加药剂达到的。  3、前面提到吸污机吸污时需要做沉淀:先添加水处理试剂,再通过物理手段来获得所需要的水质。当游泳池水通过循环或吸污达不到目标效果时,则要先投放澄清剂,出现矾花并沉淀后,则使用吸污机进行吸污;或者是投入清水清澄清剂,投加后只需打开循环过滤设备过滤即可。发布养生资讯
我的投稿

2022-05-26 20:45
来源:
吉谦泳池发布于:黑龙江省
在当代社会发展当中,人们对健康品质生活的追求愈发强烈,这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对游泳池水质健康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泳池水质达标,对泳池进行水处理是必不可少的,今天就来给大家讲下游泳池水质处理的一些方法,干货值得收藏!
1、清洗泳池
游泳池经过一段长时间的空置,墙壁上都会有苔藓,所以游泳池必须在水前面彻底清洁。建议是用一种特殊的游泳池清洗剂彻底清除生长中的苔藓,否则在水释放后很容易再生,这样后期就很难完全清除掉了。
2、杀藻抑藻
当新的水开始进入泳池时,只要池中有一小部分水就马上投入杀藻剂,根据泳池内的总水量计算出投加量,并一次加完(每1000立方投入2kg,加入时,用水稀释藻类杀菌剂,然后均匀喷洒)。
3、消毒杀菌
当新水放满后,投加消毒粉或消毒片进行消毒,按游泳池总用水量计算投加量,每1000立方投入4KG,投加时先用水溶解消毒粉,然后均匀洒入,消毒药片可直接洒入游泳池。
4、PH调节
注满新水后(如当天未满,则在加入游泳池消毒剂后3小时内),测试PH值,如小于7.2,就要投加PH调节剂,将PH值调至7.2-7.6,投加量为1000立方米投加10KG可以提高1度进行计算。
5、净水处理
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就可加入澄清剂进行澄清处理,每1000立方米加1kg计算投加量,投加时先将澄清剂兑水稀释后洒入,此时必须打开游泳池循环设备,澄清剂是通过盐粒子的吸附将水中的细小杂质形成大颗粒,使其随着水的流动进入循环系统,最后通过砂缸过滤使水变得干净。
其实,与其通过添加消毒药剂进行后期的水质处理,还不如在前期通过运用水流动力学、科学化的设计,将循环过滤与反冲洗步骤放在设计中优先的地位,通过正确的循环过滤和反冲洗设计,再用AFM活性滤料取代石英砂,利用其自消毒的能力,让细菌失去赖以生存的场所,从而从根源上解决水质问题,同时减少对消毒药剂的依赖。
温馨提醒您:一个干净健康的游泳池,并不是靠后期拼命消毒除藻的方法进行水处理,而是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让水体尽可能减少对消毒药剂的依赖,更大程度地发挥水体自我疗愈的功能。最好还是找一个专业的机构来搞定它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公共泳池对人体有哪些健康隐患?做好个人防护最重要!2021-06-17 10:03:39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赵芳  夏日,什么运动最受喜爱呢?相信不少人会选择游泳!游泳可以提高人的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人的体脂百分比。但游泳场馆是公共场所,存在多种复杂的健康影响因素,若不注意讲究卫生,则可能在游泳过程中感染疾病。那我们如何实现既锻炼身体,又降低游泳过程中健康风险?游泳过程中主要的健康风险  游泳过程中游泳池水是最主要的健康风险来源。  游泳池水直接与人体接触,人体的代谢物(尤其是尿液和汗液)和涂抹的化妆品等都会进入池水中,为池水中微生物繁殖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由于水中可能会存在引起腹泻、红眼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细菌和病毒,这些病原菌不能通过游泳池水处理系统去除,这就造成了在卫生条件差的游泳场馆游泳后,游泳者可能会出现红眼病、鼻窦炎、中耳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因此,必须对游泳池水进行消毒,防止疾病传播,保障游泳者的健康。游泳池水常用消毒方式  目前常采用的消毒方式包括氯化消毒、臭氧、二氧化氯、紫外线及溴制品,也有个别游泳场馆采用金属离子消毒,如银离子,但整套设备非常昂贵,国内极少应用。  氯化消毒即采用氯气或氯化物经与水反应产生释放出来的次氯酸来杀灭细菌和病毒。氯化消毒方式历史悠久,最早应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处理。氯化消毒的消毒剂包括氯及其制成品有液氯、次氯酸钙、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等。液氯是氯气液化后所得的液体,有效氯的含量近100%,通常用于大型的商业游泳池,尽管其价格较低,但危险性和气味较大,已经很少使用。次氯酸钠(NaClO)俗称高效漂白粉,市售药剂含有效氯为10%~15%,价格较低,容易获取,是使用频率较多的消毒剂。三氯异氰尿酸(TCCA)俗称强氯精,有效氯的含量为85%~95%,是一种有机氯杀菌消毒剂,能有效快速杀灭各种细菌、真菌、芽胞、霉菌、霍乱孤菌以及灭藻。其性质稳定,对人眼和皮肤刺激作用较小。因此,现在游泳池水多采用三氯异氰尿酸作为消毒剂。游泳场内的健康危害  在游泳场馆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场馆卫生管理状况差异、游泳者数量变化以及池水温度和换水率等因素影响,游泳池水中消毒剂会发生变化。  如果消毒剂含量偏低,池水无法有效消毒,容易滋生微生物。含量偏高则会对人体皮肤黏膜产生刺激作用,会腐蚀人体皮肤和黏膜。相信大家都有过这种情况,在水中呆久了,眼睛会发红,手部的皮会皱巴巴的发白,还有就是头发很毛躁,这就是水中的“氯”在作怪!一般泳池中,都有加入消毒剂,而消毒剂属于强氧化剂,对皮肤及头发有较强的损伤作用,这也被俗称为“氯伤害”。同时游泳过程中人体的代谢物和防晒霜等都会进入池水中并与消毒剂反应生成消毒副产物,也会对游泳者的健康造成影响。游泳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  游泳过程中,个人防护亦不能忘。中疾控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佩戴好泳帽、防水眼镜、鼻塞、耳塞。在游泳过程中,泳镜进水后不要用手直接揉眼,要及时用清水冲洗眼睛和泳镜。在游泳过程中呛水,要及时用清水漱口。杜绝不文明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游泳过程中要杜绝以下不文明行为,具体包括入池前不冲淋、不带泳帽、不浸脚、泳池吐痰、泳池小解以及入池后搓澡等。  此外,游泳者游泳时间不宜过长、过于频繁,否则一些敏感体质的人可能会出现皮肤过敏。(综合中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泳喝了泳池的水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