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问题669:爱人宏观哲学思想理论评价中的人性学理论为现代人类社会注入了哪些正面力量?

  热点聚焦·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研究  新思想引领法治新征程  张文显 作者单位:中国法学会,摘自《法学研究》2017年6期  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基本问题  王利明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1期  习近平全球治理与国际法治思想研究  黄进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摘自《中国法学》2017年5期  习近平立法思想论要  公丕祥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摘自《法律科学》2017年6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法治思想研究  吕忠梅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法学院,摘自《江汉论坛》2018年1期  前沿  网络主权与全球互联网治理  王小伟 姚禹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摘自《哲学分析》2018年1期  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研究进展  曹静 周亚林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摘自《经济学动态》2018年1期  公众理解科学:模型变革与范式改进  刘翠霞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管理学院,摘自《南京师大学报》2017年6期  学人与学林  吕振羽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的构建  陈峰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摘自《史学理论研究》2018年1期  汤一介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  高秀昌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哲学系,摘自《中州学刊》2017年12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栏目主持:李潇潇)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郝立新 周康林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年6期  新时代富强价值的历史逻辑、哲学内涵和政治诉求  张波 吴腾飞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理论探讨》2018年1期  党的纪律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  张英伟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摘自《学习时报》2018年1月29日,第1版  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韩庆祥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摘自《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7年4期  马克思私有财产批判的问题意识与理论前提  康翟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摘自《学术月刊》2017年11期  近代市民社会理论的裂变聚变及其思想史效应  刘荣军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摘自《东南学术》2018年1期  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建构的三个重大理论问题  李佃来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摘自《江汉论坛》2018年1期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三个向度  周兴会 张艳国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摘自《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6期  吉登斯反射性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内在要旨  陈华兴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浙江社会科学》2017年11期  哲学·宗教学(栏目主持:莫斌)  新时代的中国伦理学使命  李建华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中南大学学报》2018年1期  马克思对自由主义价值观的批判及当代意义  吴向东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摘自《世界哲学》2018年1期  自由意志与西方伦理学基础的更替  黄裕生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哲学系,摘自《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1期  差别原则与平等的诉求  陈江进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摘自《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12期  东西方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谢地坤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摘自《社会科学战线》2018年1期  柏拉图主义与数学哲学  郝兆宽 杨跃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新加坡国立大学数学系,摘自《逻辑学研究》2017年4期  从道家到道教的审美时空  李裴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摘自《宗教学研究》2017年4期  文学(栏目主持:李琳)  文学批评的理论问题与“历史化”方案  南帆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自《文学评论》2018年1期  文学文体研究的基本问题  王汶成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摘自《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6期  古代文体谱系论  胡大雷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摘自《中山大学学报》2018年1期  中国文学研究40年思潮  刘跃进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摘自《武汉大学学报》2018年1期  中国服饰与中华美学精神  史红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摘自《中国文学批评》2017年4期  汉代地理图像与中国山水画之诞生  刘成纪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摘自《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6期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关戏剧人物塑造的讨论回溯  傅谨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摘自《东吴学术》2017年6期  历史学(栏目主持:晁天义 焦兵)  睡虎地秦简与授田制研究的若干问题  晋文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摘自《历史研究》2018年1期  中兴形象的构建:光武故事与宋高宗政治  何玉红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摘自《中国史研究》2017年4期  从延安时期改造巫神运动看乡村观念的现代转型  王建华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南开学报》2018年1期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对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探索  于化民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摘自《东岳论丛》2018年1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技术与山西乡村社会  苏泽龙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摘自《河北学刊》2018年1期  中世纪西欧城市与城乡关系的转型  刘景华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摘自《世界历史》2017年6期  美国早期“州的可起诉性”考察  梁红光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摘自《求是学刊》2017年6期  传媒与时尚:法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动力  周薇薇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摘自《南京大学学报》2017年6期  经济学(栏目主持:梁华)  怎样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卫兴华 赵海虹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摘自《经济纵横》2018年1期  深刻理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经济学意义  高培勇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摘自《经济研究》2017年12期  中国改革成功经验的逻辑  蔡昉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1期  基于演化发展经济学的产业政策  贾根良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摘自《南方经济》2018年1期  产业政策的治理逻辑及制度塑性  赵静 王宇哲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公共经济、金融与治理研究中心,摘自《学习与探索》2018年1期  发展战略与经济停滞  陈斌开 伏霖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摘自《世界经济》2018年1期  量化比较方法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运用  李伯重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摘自《思想战线》2018年1期  政治学·公共管理(栏目主持:李潇潇)  国家政治话语海外传播与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  张生祥 张苗群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自《外语教学》2018年1期  元治理:将国家带回治理中  张继亮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摘自《国外理论动态》2018年1期  政策精准性与精准性政策  王春城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摘自《中国行政管理》2018年1期  “一票否决制”检视及其完善思路  战旭英 作者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摘自《理论探索》2017年6期  国际关系·军事学(栏目主持:张萍)  后西方世界秩序下的核武器与核威慑  巴里·布赞著 韩宁宁译 作者单位:伦敦经济学院,译者单位:国际关系学院外语学院英语系,摘自《国际安全研究》2018年1期  跨国规制合作:历史、路径与经验  吴泽林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摘自《国际关系研究》2017年6期  地缘政治理论的演变及特点  李红梅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摘自《国际展望》2017年6期  2018年世界军事变革走势及其影响  郭晓兵 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军控与安全所,摘自《现代国际关系》2017年12期  近代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基准时间  赵思洋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摘自《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年12期  法学(栏目主持:刘鹏)  论地方事务  叶必丰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摘自《行政法学研究》2018年1期  论设区的市立法权限  伊士国 杨玄宇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国家治理法治化研究中心,摘自《河北法学》2017年11期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限制条款”及其妥当性  章剑生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法学院,摘自《浙江社会科学》2017年12期  中国司法信息公开的实践发展与推进对策  李荣珍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法学院,摘自《兰州学刊》2018年1期  滥用知情权的逻辑及展开  王锡锌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法学院,摘自《法学研究》2017年6期  第三波法律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民法典编纂  余成峰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摘自《开放时代》2017年6期  财产犯中财产性利益的界定  李强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摘自《法学》2017年12期  走向“精明”的证券监管  张红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摘自《中国法学》2017年6期  社会学·教育学(栏目主持:刘亚秋)  “田野”经验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折晓叶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摘自《社会》2018年1期  后西方社会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学  尉建文 李培林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摘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1期  社会学“实践自觉”的可能  侯利文 曹国慧 徐永祥 作者单位:上海高校智库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摘自《学习与实践》2017年12期  从“技术”到“伦理”:精准扶贫研究的范式转换  何绍辉 作者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摘自《求索》2018年1期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乡村振兴战略  温铁军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摘自《上海大学学报》2018年1期  农业产业化地区差异形成的社会学研究  符平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摘自《社会学研究》2018年1期  改革以来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  戴利朝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摘自《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7年6期  新型农村社区共同体的构建  闫文秀 李善峰 作者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省情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摘自《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12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  彭寿清 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摘自《西南大学学报》2018年1期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曾新 高臻一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阿尔伯塔大学人文学院,摘自《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1期  新闻学·传播学  中国新闻学百年回望与思考  郑保卫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摘自《新闻与写作》2018年1期  中华传统文化的具象化传播  王源 作者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东岳论丛》编辑部,摘自《西南大学学报》2017年6期  论点摘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三个维度  徐海红  马克思政治观的哲学向度  刘华萍  劳动是人与人相互交往关系的稳固联结  邵长超  数字劳动:物质性文化劳动的具体形式  谢芳芳等  哲学·宗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平”理念  何星亮  《明夷》的叙事本义与义理阐释  何益鑫  现代性危机的理论实质  周来顺  拉兹关于“尊重人”的分析  文兵  文学  事件与文学理论生产  刘岩等  汉魏六朝文论与虚幻性文学  陈莉  “双城”视野与城市文学研究  黄育聪  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信札”传统  王华宝等  历史学  启、益之争与禅让的实质  孙庆伟  汉唐时期王朝国家的海神祭祀  鲁西奇  北伐后国民党民众政策的重构与困境  李晔晔  中世纪大学中的异端和异端学说  李艳玲  经济学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内在动因  易淼等  收入差距的长期变动特征及其政策启示  罗楚亮  产权功能与会计使命  伍中信等  中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罗必良等  政治学·公共管理  强化“双顶层”机制的积极效果  杨龙等  英国新左翼对二战后新帝国主义的批判  黄斐  日本“广域连携”治理模式及其特点  杨达  麦卡锡关于政治生态学的三个发展趋向  蔡华杰  国际关系·军事学  “印太”的建构与亚洲地缘政治的张力  林民旺  国际战略视野下的中国共同利益论  刘笑阳  中国—欧盟关系的结构性变化及前景  崔洪建  中日韩跨界大气污染中的责任识别  刘巧玲等  法学  “社会共治”以“法治”为限度  刘振宇  当代中国行政行为法理论发展的新任务  章志远  公司社会责任的法理依据  陈彦晶  社会学·教育学  吴文藻与费孝通的社会学本土化取向  蒋梓莹  中国网络社会的空间区隔  刘少杰  我国未来人口长期变动情景  陈蓉等  构建“互联网+教育”制度体系  张彦通等  教师在地方高校转型中的作用  吴兆克等  新闻学·传播学  中国网络社会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  熊光清  论“信息茧房”矫治  丁晓蔚等  推荐论文篇名  (159—160)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科学发展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科学发展观
Y360920 物流班 王磊 27号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当代实现方式。马克思实践哲学体现着对人的本质和生存方式的深刻把握,体现着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进一步探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当代价值,对于我们以理论自觉的态度去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哲学意蕴上来说,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当代实现方式。马克思实践哲学体现着对人的本质和生存方式的深刻把握,体现着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进一步把握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当代价值,对于我们以理论自觉的态度去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实践总体性与发展总体性实践是贯穿哲学发展史的基本线索,是任何一个哲学流派建构其哲学体系都绕不过去的中心话语。因为实践表达着人们对世界真和善的感悟。但从古至今,人们对实践的解读就一直存在着分岐。众所周知,亚里斯多德是最先提出实践概念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亚里斯多德也是从人类活动的总体性上来理解实践哲学的。在他看来,对超越具体功利的“善”的追求和向往,构成了人类一切活动的价值指向。这也正是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他认为:“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1]但也许是过于注重对实践的价值属性的指认,所以他又在对实践的界定上出现了二元分离,即将人的价值指向和客体存在分离开来。在他看来,实践是人类自身精神活动的自由创造,具有强烈的自我价值的属性。人的超越功利超越外在束缚的道德选择,构成了实践的本质。因此,在其总体实践框架中,以追求人类价值的道德实践与以把握外在世界及其规律的技术实践出现了必然的分离。从总体实践退守到道德实践,实际上意味着在两个方面的退守。一是将人类总体实践活动方式退守到以道德把握世界的单向选择中。为此,他将人的活动分为两类:实践和创制。实践是人的内心话语,是人自身的是非功利的道德选择,创制只是完成面对外部事物功利性的劳作活动。实践体现着人自身的目的,具有终极价值关怀的的意味,创制则是现世的短暂的应对外物的技巧和手段。二是将人类总体实践退守到极少部分人的“高雅”精神旨趣。在他看来,只有极少部分人(主要是奴隶主)可能在实践中找到自我,可以摆脱世俗的烦忧,也只有他们才有资质从事实践活动。而大部分从事劳作的工匠,不可能在实践活动中寻找和实现自我,他们往往被外在的功利所掌控,他们的活动只能是机械的没有永久意义的谋生手段。正是亚里斯多德对实践哲学的两分法,埋下了后人以不同路径理解实践哲学的伏笔。康德对实践哲学的理解与亚里斯多德就是同一个理路。他将实践哲学区分为道德上的实践和技术上的实践,并更注重道德实践所体现的自由价值。康德认为,真正的实践活动就是人的纯粹自由意志活动,这种活动不受任何外部因素的左右,完全是自身对自由意志的尊重和认同。这也就是“纯粹实践理性的基本法则”,即超脱的纯粹普遍的自由理性。在康德看来,人是茫茫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粒灰尘,但人的高贵和尊严就在于人“心中的道德律”,它可以使人不受特定的条件所限,超越尘俗,进入无限。因此,康德进一步强化了两种实践内涵的区别,在对现实自然界的把握过程中,实践作为主体作用于客体的中介,其目的就是达到对因果规律的把握,这属于一种技术性的实践。而真正可以观照人的道德理想、确立人的终极价值指向,才是实践的最高层次和目的。从根本上说,实践就是要履行人类的“至善”。创制概念尽管在亚里斯多德的实践哲学中得不到重视,但随着文艺复兴和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看到,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难以从道德的储备中自然产生,只有注重客观世界的因果变化,探索改造世界的具体法则,才能不断创造财富,推动世界发展。培根和百科全书派就开始把亚里斯多德不屑的手工业和技术工艺提到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培根认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仅仅停留在道德的沉思上是没有意义的,人要面向自然,探究自然奥秘,揭示客观真理。追求自然的因果规律并将其运用于改造世界的客观活动,并不是工匠的卑微手艺,而是关系到影响人类进步的根本价值所在。知识、功用、工艺、真理成了培根阐解实践的关键词。应当说,强调实践的真理和功用价值,这当然是对的,并且这种思想也直接影响了西方自然科学和生产力的发展,但由此消解实践哲学中人对终极价值的反思,也会使得实践作为人的活动方式这一具有历史底蕴的概念显得单薄和片面。马克思在吸取历史上关于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总体性的实践观,从而超越了实践二元论。在马克思看来,实践当然必须以技术和工业为基础。人在这个世界上要摆脱动物般的受动性,就必须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探究自然、挑战自然,这是人的生存方式的根本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根本体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明确表达了工业和技术的历史意义。“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人格的完善,人对善价值的获取,仅靠内心的沉思和文化心理的内在提升是难以完善的,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实践在这里成为了促进人格丰富完善、人的道德提升进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环节,也就是说,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本身就是人的理想、智慧、激情的释放,人的纯粹自由理性、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完善就是在客观的实践中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感觉通过自已的实践变成了理论家”。科学发展观是在对人类实践行为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不难看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正是由于实践哲学的二元分离,导致了发展过程和目标的偏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们普遍意识到必须通过发展生产力来加快经济增长速度,这当然无可厚非,但由此将人类社会的发展简单归结为经济增长,将发展的水平和程度简单归结为经济增长的水平和程度,这当然就偏离了科学发展的轨道。这种发展理论和实践,在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一时,以至成为掌控人类发展行为的意识形态。在这一时期,人们对人本身改造自然的能力充满神话般的期待。人类改造自然创造财富的能力是无限的,人是改造自然创造财富的主体,完全没有必要在征服自然的征程中忧心忡忡。但时间不长,人们就已经感受到这种经济增长观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经济社会结构失衡,贫富差距扩大,失业增加,政治动荡,环境污染,能源、资源日趋紧张,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指出,这种经济增长观将会带来全球性危机。从实践哲学的角度来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我们就会发现,只有从总体性意义上理解人类实践的功能,才能使人类的活动方式步入健康可持续的轨道。也就是,只有冲破实践分离的藩篱,从技术创造与人的本质内在统一的角度来理解实践行为,才能够真正解决对经济增长的盲目崇拜。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根本解决,人们的经济增长的冲动还会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发展观的变革,但这种变革应当说还有相当的难度。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已经在表明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还没有完全到位,还总是以为,经济增长是硬指标,社会发展是软指标。要纠正这一思想认识,从哲学层面上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认清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本内容和价值指向。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离不开技术创造和文化价值选择的统一,游离于人的总体实践活动来审视技术革新创造,就必然会把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指标视为人类实践活动的根本归宿。二、实践哲学与技术、制度、文化的共生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体现着一种实践总体性。在这种总体性框架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的活动通过技术、制度、文化的相互影响,共生出一种发展文明方式。这种发展文明方式,显现出一种内在活力和历史文化传承。马克思生活在经济增长和革命不断爆发的时代,分析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指出资本主义制度衍生的矛盾及其历史命运,构成了马克思关于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何走进资本主义又跳出资本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来分析资本主义的走势,进而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走势,这一理论凝炼,无疑是拨开了社会历史上空的迷雾,为人类追寻进步发展指明了方向。这种分析体现着马克思、恩格斯对技术、制度与文化在实践基础上共生共长的深刻思考。关于发展,目前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意见。一种是针对浪头一浪高过一浪的发展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批评的观点:一是它造成环境资源的破坏;二是它带来一系列社会矛盾和危害,如社会不平等、异化现象、官僚化、心理疾患等;三是认定发展的理性主义文化基础已经失去,人的理性和对自然的征服力已不再能包打天下了。对上述观点的反对意见也针锋相对:一是低估了人的发明创新能力;二是问题不在生产方面,而更在分配上,通过合理地调整分配,不平等等问题会得以解决;三是物质性富足与自由、民主密不可分,是它们的基础;四是从理论主张的社会分层来看,限制增长、保护环境、质量高于数量等观点往往都是富人们的主张。应当说,这两种观点都不无道理,但这两种观点都没有跳出发展来看发展,都没有从实践哲学的角度来看待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价值诉求。对于发展认识的分岐,无论是来自哲学理论层面还是现实问题层面,从根本上来说,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去认识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的历史和现实指向,从中我们会发现,对马克思发展理论的疑惑,还在于我们没有完全把握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宏大叙事。从马克思实践哲学总体性要求来看待发展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到,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总体框图中,技术、制度、文化作为实践中枢神经左右着实践活动的纵横驰骋。马克思认为“社会物质生产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能获得这种性质:(1)劳动具有社会性;(2)劳动具有科学性,同时又是一般的劳动,是这样的人的紧张活动,这种人不是用一定方式刻板训练出来的自然力,而是一个主体,这种主体不是以纯粹自然的,自然形成的形式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那种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3]。从根本上来说,技术创新所引起的生产力发展,是实践哲学基础和社会发展的显性的成果。重视技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功能,构成马克思唯物史观超越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标志。技术所呈现的感性的物质力量,是实践统摄包括理论在内的一切自然社会资源的中介。这也正是马克思实践哲学得以立足的基础。就这一点而言,包括阿伦特等对马克思关于劳动概念的指责显得很苍白,因为不讲人的感性活动在历史中的影响,不将实践从理论中解放出来,实践作为人类存在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就无法显现,人们对人类活动及其影响的分析和评估也就无从谈起。其实,强调技术、工业的感性活动,绝不意味着将人的实践活动自然化、生理化。因为技术物质活动从来就不可能单独发生作用。从静态的概念界定我们可以找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差别,但从生产力的产生和变化来看,它从来就和包括生产关系在内的其他因素密不可分离。技术和工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制度作用实现的。美国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诺斯提出,制度是社会变迁的根本。他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制度变迁则决定了社会演进的方式,因此,它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4]诺斯也是从这个角度来解读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认为马克思从来都没有单独阐述技术和工业的作用,而是将技术工业和制度统一起来,并通过制度整合各方面资源来解释经济发展的。他指出:“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马克思强调在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中产权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现有的产权制度与新技术的生产潜力之间产生的不适应性。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贡献。”[5]制度是实践在社会历史产生作用的方式和结果。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的本质是实践。实践作为人的本质的实现,只有在社会交往中才能真正成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只有当对象对人说来成为社会的对象,人本身对自己说来成为社会的存在物,而社会在这个对象中对人说来成为本质的时候,这种情况才是可能的。”[6]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得以实现的基本方式,必然体现着人的本质的全部。文化作为人的实践的内在要素,当然也不能排除在外。有的国外学者包括萨林斯等认为,马克思提出的实践过多强调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劳动,劳动成了没有思想价值的生物驱动。他认为,在马克思的实践框图中,文化成了物质实践的结果,而不是渗透在实践结构中的。这与他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解有关,事实上,马克思是十分注重文化创造作为实践的表征意义的,有人提出,从哲学史上来看,人们对实践理解可以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亚里斯多德的伦理——行为的理解类型;一种是从洛克、斯密到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技术——功利类型;一种就是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类型。[7]笔者以为,这种归纳还是很有见地的。审美指向是马克思实践哲学超越其他上述两种实践理解的重要标志,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是人的本质在最高意义上的升华。在马克思实践哲学中,技术、制度、文化从来就不是单独发生作用,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和谐共生的,这种有机统一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的整体性和创造性。科学发展观要矫正社会发展中的唯经济主义倾向,并非是一个资源配置上的重新平衡,而必须从马克思实践范式入手,抛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简单对立的思维方式,将技术、制度、文化作为一个有机体统一纳入到实践结构,按照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内在要求,不断调整社会发展的整体进程。三、实践哲学与以人为本实践作为人的存在和活动方式,是确证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石。对以人为本有不同的解读,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是建立在实践人学基础上的。第一,实践确证了人是历史的本质。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离开人,社会历史也就不可能存在。在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之前,人们通常对历史本质作出两方面的解读:一是把社会历史自然化。用自然界及其规律来比附社会历史的变化。费尔巴哈哲学的直观性就集中表现在用自然界来归纳人类历史的存在及其规律。马克思曾指出:“费尔巴哈从来不谈人的世界,而是每次都求教于外部自然界,而且是那个尚未置于人的统治之下的自然界”[8];另一种是把生动的社会历史图景抽象化、概念化,变成人的缺位的概念、范畴发展史。针对黑格尔、蒲鲁东等把历史非人化的观点,马克思曾指出:“蒲鲁东先生无法探索出历史的实在进程,他就给我们提供了一套怪论,一套妄图充当辩证怪论的怪论。——他的历史是在想象的云雾中发生并高高超越于时间和空间的。一句话,这是黑格尔式的废物,这不是历史,不是世俗的历史——人类的历史,而是神圣的历史——观念的历史。在他看来,人不过是观念或永恒理性为了自身的发展而使用的工具。”[9]人所以是历史的本质,是因为人的实践活动使然。人的实践活动创造了社会、创造了历史。人作为一种生命存在物,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求决定了人的劳动实践的历史必然性。科学发展观中讲的以人为本,不仅仅是讲如何维护、发展人的利益,而首先要肯定以人为本的历史观价值,肯定人作为历史本质的主体创造意义。“‘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0]第二,实践确证了自然的人化意义。相对自然而言,以人为本的提出既不是指人是自然的主人,也不是简单的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要尊重自然,而是意味着由于人的实践,人与自然的社会属性的渗入,自然逐步走向“人化”的历史进程。人的实践活动,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相互交织、相互制约。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这里立即可以看出,这种自然宗教或对自然界的这种特定关系,是由社会形式决定的,反过来也是一样。”[11]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人的实践活动内容和方式的限制,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浑然一体,人与自然和人与人都处于狭隘的关系纽带中。进入资本主义,人对自然的实践征服能力大大增强,人对物的依赖构成人与人和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点。马克思指出:“毫无疑问,这种物的联系比单个人之间没有联系要好,或者比只是以自然血缘关系和统治服从关系为基础的地方性联系要好。同样,在个人创造出他们自已的社会联系之前,他们不可能把这种联系置于自已支配之下。”[12]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实践打破了人与自然的狭隘关系,生成了新型的平等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由此也形成了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这也就生成了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哲学基础。第三,实践确证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由于人类实践的历史变革,形成了人对自然、人与社会、人对人的真正占有。人的本质力量在现实中真正得以实现。首先讲人对自然的真正占有,人化自然的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创造的生产力自然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性条件。物质产品成了属人的产品,人在客体对象中观照到人的本质力量。二是讲人对社会的真正占有,是人创造了丰富的全面的社会关系,人的解放已成为现实。人的本质是建立在社会关系基础上的,全面的丰富的社会关系自然会展示人的本质的丰富性,自然会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三是讲人对人的真正占有,新的实践活动,创就了丰富的完整的人,人的感觉积淀了新的文明和审美,变成“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注释:[1]亚里斯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2]刘森林.重思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39.[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46(下):113.[4]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3.[5]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68.[6][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42):124,169.[7]王南湜.马克思哲学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实践哲学[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1).[8][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2.[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2):118—119.[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46(上):108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是怎么产生的?哲学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19世纪40年代两个人的思想创立。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发展。最大的受益是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没得到利益,贫富差距加大。工人运动经常爆发,这种运动需要理论的指导,马克思恩科斯思想的产生适应了社会历史条件的变革,更需要批判改革前人的思想等。1、直接的理论来源:马克思大学一年级学法律,后学哲学,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带着唯心主义的思想走向社会。显示莱茵报编辑记者,后为编辑,关注社会生活,到各地参加大辩论。一场辩论围绕莱茵河的贫苦农民到莱茵河旁的树林里捡树枝,捡枯枝就是盗窃林木为论题,要修改法律。物质利益决定法律(马克思悟解到)。而黑格尔哲学是法律决定物质。这个哲学有问题,看到了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有了批判,马克思就受到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马克思进而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也有错误。缺少辩证,是旧唯物主义,马克思就进一步批判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克服了前人哲学的局限性,从而创立了不同于前人自己的哲学。2、马恩哲学:一阶段形成和问世,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改造,一表现在提纲上,二表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1847年《哲学贫困》,1848年《共产党宣言》。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演变和发展?东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对马恩哲学思想有不同的思想。历史条件和国情不同形成不同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是东方独有的,在西方也同样有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基本原理论述科学发展观能源学院 ***18 陈哲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视角,对时空、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诸范畴进行了解释与辨析,揭示了科学发展的时空规律和基本方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领分为1.以人为本2.全面3.协调4.可持续 从科学发展观的这几方面在马克思基本主义的理论之上,我们可以对科学发展观进行较为全面的讨论分析。那么如何用马克思的相关基本原理论述可续发展观,下文中将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几个基本原理来浅谈下科学发展观。关于“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1、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依据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唯物史观揭开了宗教神学和唯心史观披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的神秘的、唯心主义的 面纱,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 发展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社会结构和国家经常是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历史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己.因此,马克思恩格斯主张,通过对人类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劳动去分析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奥秘。物史观主张以人为本,但并不认为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可以肆意妄为、随心所欲。马克思就指出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因为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还面对着一个按照自身 规律运行着的客观对象、客观实际、客观条件。实践活动过程既是人们的主体性、目的性、能动性的实现过程,又是客体、对象以其自身的规律性对主体的作用过 程。人们只有把对对象、客体的改造建立在对对象、客体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 的基础之上,只有实现了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才能在实践活动中达到预 想的目的。实践活动的前一特性要求人们讲以人为本、讲价值论、讲人文精神,实践活动的后一特性要求人们讲客观存在、客观规律,讲认识论、科学精神。实 践活动两方面特性的统一就是以人为本与客观存在的统一、价值论和认识论的统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这就是为什么科学发 展观中既有“以人为本”的内涵,又有“科学”规定的特定内涵的原因。把我们 的发展观理解为不包含科学规定的纯人文发展观,或理解为排斥人文精神的纯科 学发展观,都是片面的理解。2、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洒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 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科学发展观 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人本主义,也不能简单地 把以人为本等同于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当今一切社会生活和工作的最高 指导思想,其中包括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 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坚持以人为 本,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 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 的。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 本质特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 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3.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主要涵义,是指应当“如何发展”,即是发展自身的本质特点和指导发展的方法论要求问题。十七大强调,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第一、关于全面发展的哲学思考全面发展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思考。首先,从社会层面即全社会的各个方面 的发展,是针对、防止和克服片面发展而言的。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科学发展观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要达到这种发展要求,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条件。就其方法论而言,最为关键的,是要在指导建设中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的统一。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同任何其他社会一样,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条件和根本动力,是“整个社会生活以及整个现实历史的础”。而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和道德,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和繁荣起来。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仍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基础和前提。但是,我们决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在注重经济发展、重视历史唯物论时,忘记了历史辩证法,既忽视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和道德因素的能动作用。社会发展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多维度的。全面的发展就是社会各方面、各层次、各维度的发展,强调发展的整体性,谋求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全面发展,保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另外,要从社会发展主体层面即人的全面发展。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 物质和精神多方面因素协调发展的结果,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此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人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第二:关于协调发展的哲学思考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原则、一个基本特征。恩格斯曾经 说过:“当我们深思热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 面。”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的有机组成要素在发展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构成了系统的整体发展。辩证的发展应当是全面的、保持内在各要素相对平衡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畸形的、单一要素突进的发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社会发展也是一个系统工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是一个有机联系着的整体,各城乡、各区域、各系统等方面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着,互为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协调发展就是要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适应。协调发展贯彻方法是坚持统筹兼顾,即发展必须做到“五个统筹”,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则,是我国长期发展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引导和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从不平衡走向相对平衡、从不协调走向相对协调,为现代化建设明确了方向、方法。因此,要协调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的关系,要统筹好这个发展的战略全局,要把握住这种复杂多变的关系结构,就客观地需要借助唯物辩证法这门“普遍联系的科学原则”,需要哲学思维,需要坚持发展的重点论与发展的均衡论的统一。第三: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可持续发展”,是针对、防止和克服无视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制约,搞只 顾眼前的竭泽而渔、激化人与自然关系的那种难以为继的“跨越式发展”。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可见,可持续发展是指一种人与自然、现实与未来必须协调、有序的发展。发展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然发展规律、有效运用社会辩证法与自然辩证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永恒的哲学课题。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称为“天人关系”,或“天人合一”。马克思主义称之为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它认 为,人来自于自然又依存和反作用于自然,人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但前提是人们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违背自然规律,那会使“自然界对我们进 行报复和惩罚”。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改造和征服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也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并错误的认为自然资源是无限的,人征服自然的 能力也是无限的,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和主宰。但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温室效应、沙尘暴、各类温疫、许多物种灭绝及濒临灭绝等事实表明,人类在自然面前并不能为所欲为。那种极端开发自然资源以至生态透支,无疑是吃子孙饭、断子孙路,自毁地球家园。人类必须不断地深入认识并遵循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地球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有限的资源,与之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一代又一代人永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意蕴,就是人在自然界面前,是社会存在与自然存在的统一、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求发展过程的永续性,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谋求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综上所述用马克思基本原理论述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发展的主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立足岗位,实践科学发展观置身“科学发展观”的大讲堂、大学校中,学习领悟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精髓,联系以往接受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我感到科学发展观理论既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在当前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不断深入深化的大背景条件下,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理论,并把它作为我党各项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无疑是及时和正确的。联系个人,我认为要在本职岗位上认真加以学习实践。结合个人的学习消化和理解,主要有以下两点体会认识:一、对科学发展观的特点认识我认为,科学发展观有“三无”特性:一是无局限性。发展是硬道理,但无论哪种发展都要讲科学,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讲科学;二是无界限性。从宏观上看,科学发展受到世界认同,在全局上看,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我们国家建设的指导思想,到局部和围观层面,科学发展观适用各行各业;三是无意识形态性。科学发展观既不姓“资”,也不姓“社”,不仅资本主义国家适用,社会主义同样适用。要把握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三个重点”:重点是领导干部和党员干部,重点是实践,重点是干好本职工作。要处理好几种关系:金杯、银杯与口碑的关系,眼前与长远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争地位与有作为的关系等等。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入脑入心,必须转变为思路,转变为能力,转变为成效。二、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最终要体现到实践中,体现到行动上,体现到效果上。联系工作实际,我认为实践科学发展观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立足本职厉行节约。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作贡献,关键是养成节约的习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做起,减少个人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并努力使个人的良好习惯变成家庭的节约习惯,影响并带动身边人一起践行节约行为。二是面向基层促进发展。围绕基层需要,要重点提高依法维权的能力,提高科学维权的能力,提高组织动员的能力。要通过提高素质促进效率,忙得有条理,忙得有效率,忙得有价值。要加强学习充电,加强实践提高,注重积累跨越。三是服务职工履行职能。职工是我们存在的理由,要把他们看成是我们的上帝,看做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把为职工服务看成我们的份内事。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为抓手促进和谐企业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四是突破瓶颈解决问题。要加强工作调研,真正了解掌握职工所需、所求,切实找准工会维权的着力点、突破口。善于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难题,把工会的位置找准摆正,围绕维权核心发挥作用、增强影响。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现场赛)复习题1、什么是发展观?发展观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发展观包含对哪些重要问题的认识?发展本质、发展动力、发展主体、发展条件、发展模式、发展价值、发展代价、发展战略。3、科学发展观,是同哪些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发展。5、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以人为本。6、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全面、协调、可持续。7、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8、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发展。9.统筹兼顾要着力于哪些方面?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10、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要原则是什么?坚持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11、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要求是什么? 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12、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目标是什么?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 1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 14.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什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16.科学发展观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鉴戒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17.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8.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19.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20.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大力实施的三大战略是什么? 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2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2.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23.由于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中国在发展中仍面临着哪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比较突出。24.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什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25.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又好又快发展,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各类生产要素潜力的有效途径,是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26.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什么方面取得进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7.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促进经济增长从哪些方面转变? 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28.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内涵是什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目的、战略、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9.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关于群众观点的“三个不能”是什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30.“两个务必”指的是什么?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31.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什么?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2.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3.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34.我们的发展不能以什么为代价?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3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是什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36.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两型社会”指的是什么?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37.坚持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理念,促进经济发展中国家与资源环境协调,必须走什么样的文明发展之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38.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质是什么?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39.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什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40.我国总体上进入了怎样的发展阶段?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41.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需要形成哪些科学有效的机制? 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4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4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什么? 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44.新时期的三大特征是什么?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45.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宏观上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46.什么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4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什么?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48.实现社会公平,我们应坚持怎样的收分配制度?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49.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50.新形势下我们党更好地执政的根本要求是什么?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51.干部“四化”方针是什么?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52.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的内容?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5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是什么? 人民当家作主5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什么有机统一起来? 把坚持党的领导、人们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5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哪些基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56.什么是党领导人们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57、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发展循环经济。58、邓小平概括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9、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什么? 自己的发展。60、什么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61.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什么?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62.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63.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64.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是什么? 改革、发展、稳定。65.改革、发展、稳定是什么关系?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66.什么是“三农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67.怎样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处理地区差距问题?一是看到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二是高度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地区差距问题;三是解决地区差距问题需要一个过程。68.引导二、三产业对农业的支持,需要建立什么样的机制? 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以工带农。6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含义是什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发展生产力。7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含义是什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7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是什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中国家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72、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那些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答: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73.什么是“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74.创新与国家、民族、政党有何关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75.中国现代化建设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的生产活动7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77.我们党面临的两大历史课题是什么?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78.党的建设包括哪些方面?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79.党的建设的主线是什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80、党的思想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坚定理想信念81.党的组织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82.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83.党的制度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健全民主集中制。84.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85.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则什么?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为民、务实、清廉。86.党的建设的32 字目标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87.党执政必须遵循的三大规律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88.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89.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90.基本路线中“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对于党和国家的发展有何意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91.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什么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9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发生什么改变?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93.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总体思路是什么?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94.新型农民的特征?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95.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什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96、社会保障的整体思路是什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97.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 实事求是98.什么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99.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100.科教兴国的含义: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重要地位,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01.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是什么?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02.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什么? 社会实践。103.“四个尊重”指什么?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104.推动科学发展和人民的关系是什么?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05.我国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基本框架是什么?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106.创建“五型”机关活动的内容是?学习型、创新型、效能型、服务型、廉洁型。107.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是?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108.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109.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是? 解决二元结构,建立起城乡一体发展格局。110.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党同志提出的要求是? 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11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长的情况如何?答: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2173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11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做到的“四个必须”是什么?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113.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发展主要意味着哪三大问题的基本改善? 贫困、失业和收入不均等。114.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 经济增长。115、经济增长通常用什么来衡量?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或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116、衡量经济发展的五个方面的指标是?基本必需品的总消费量,收入分配的均等程度,识字率,健康水平,就业状况。117、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提出衡量经济发展的三个核心标准是?最低生活需要、自尊和自由。118.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全球首脑会议,通过的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21世纪议程》。119.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包括?贫困的根除;使用清洁或更清洁的工艺以减轻环境污染;人口增长放慢;环境成本内在化。120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上,达到的六大平衡的能力水平是?人与自然的平衡;环境与发展的平衡;经济效率与社会公正的平衡;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物质生产与精神富足的平衡;自由竞争与整体规范的平衡。12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谐性原则,需求性原则,高效性原则,阶跃性原则。122.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其公平具有两方面的含义是?一方面是代际公平性,即世代之间的纵向公平性,另一方面是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123.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大意义是什么?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124.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是?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的保持。125.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高举一面旗帜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126、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突出一个主题是什么? 科学发展127、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明确三个着力点是什么?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12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作出什么历史决策? 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129.为什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第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第三,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130.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31.中国共产党的本质要求是?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132.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是?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133.任何一种发展观都必须回答和解决的基本问题是? 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134.在为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把什么作为衡量一切决策和工作的标准? 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135.在为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什么?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一切决策和工作的标准,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136.在靠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什么?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积极依靠群众,最充分的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137、在发展成果如何分配上,科学发展观强调什么?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走共同富裕道路,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13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保证人民充分行使什么的权利?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39.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人民群众。140.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是什么样的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14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着重把握几个方面? 一是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二是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造合格的市场主体。三是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四是要加强环境资源制度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要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制度与政策环境。142.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前提是?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14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载体是? 理性、合格的市场主体。14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动力是?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14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条件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节能环保,构建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投入的约束机制。146.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实行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综合措施;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科技创新,加快构建节约能源资源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147.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得内在要求是? 统筹兼顾。148.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坚决贯彻什么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149.在新形势下推进思想大解放,就是要围绕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做到的“四个客服四个增强”是什么?要克服骄傲自满、沾沾自喜的思想,增强干事创业、锐意发展的进取意识。要克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狭隘思想,增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意识。要克服怕担风险、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增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要克服“自给自足”、盲目排外的封闭思想,增强借力发展、诚信共赢的开放意识。150.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最重要抓住的两个关键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5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指什么?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转变,关键是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152.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内容在于?单纯地追求和实现国民经济更快的增长速度和总量的扩张。153.经济发展方式都包括哪些方面?不仅包括单纯的经济增长,而且包括结构的优化,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也包括降低消耗、改善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以及经济社会自然发展的协调与和谐等。154.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是?全面地追求和实现经济社会更好的发展质量和整体的协调。155.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知识填空第一课1、1追求智慧的学问一、哲学的起源1.哲学的特点: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
)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2.哲学的含义: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3.哲学的产生: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4.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因为它从最一般(
)和最普遍(
)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
)和认识成果。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
)和(
)就是世界观。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2.哲学与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
)的学间。把不自觉的、(
)的世界观加以(
)、(
)而形成的哲学.3.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观(
)方法论方法论(
)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
)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
)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2.具体科学与哲学的联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要反对“替代论”;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要反对“取消论”。1.2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和(
)的关系问题。其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
)的问题;二是思进和存在有没有(
)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二、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
)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其次,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最后,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
)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
)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
)的,意识是(
)的,物质决定意识;而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
),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形态:(1)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和(
)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和(
)唯心主义。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就有了自己的(
),哲学的发展也进人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进步性)。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核心观点:(
)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观点。2.特征: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
)与(
)的有机结合;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于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
)与(
)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
)和(
)的统一。3.理论品质:(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1.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毛泽东思想:(
)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
)、独立自主,是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
)。3.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
)和(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
),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
),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
)贡献。第二课2.1世界的物质性一、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在本质上是(
)的。2.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
)的(
)。3.物质的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性。4.世界的物质性: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
),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
)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
)。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产生:意识是(
)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
)的产物。物质器官:人脑是意识活动的(
)对象: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
)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要求:我们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
)性原则,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2.2运动的规律性 一、规律是客观的1.物质与运动(1)运动的含义: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物质与运动:①物质是(
)的物质,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物质固有的(
)和存在方式。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
)的载体。2.客观规律(1)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
)、(
)的、(
)的联系。(2)规律的特性:①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
),也不能被(
)。②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1.人能够能动地(
)世界:意识活动具有(
)性、(
)和能动创造性;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
)和(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2.人能够能动地(
)世界: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
)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3.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性:尊重(
)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
)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
)作用。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做事情要尊重(
)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2.充分发挥(
),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
)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把发挥(
)和(
)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4.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
),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
)、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1.联系是普遍的:(1)联系的含义:事物(
)以及(
)诸要素之间的相互(
)、相互(
)、相互(
)和相互作用。(2)联系的普遍性: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
)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
)、(
)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
)。(3)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是客观的:(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原因:①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在(
)以前就存在了。②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
)的、不以人的意志为(
)的。 (3)方法论: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
)。3.联系是多种多样的:(1)表现形式: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联系和(
)联系、(
)联系和(
)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方法论: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
),要一切以(
)、(
)和(
)为转移。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整体与部分(1)区别:①整体是事物(
)或发展的(
),部分是事物的(
)或发展的各个阶段。②整体居于(
)地位,整体(
)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
)的地位,部分服从和(
)整体。(2)相互联系、密不可分:①整体是由部分(
)的,离开了部分,(
)就不复存在。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
)整体的功能。③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④整体的(
)、状态及其变化也会(
)部分。2.系统和要素(1)系统的含义:(
)与(
)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
)。(2)系统的基本特征:(
)性、(
)性和(
)的优化趋向。(3)方法论要求(系统优化方法):①树立(
)观念,掌握(
)的方法,用(
)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②要立足(
),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
)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
)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③必须重视(
)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
)整体的发展。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
)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2.发展的实质:实质:事物的(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原因:①新事物是符合(
)、具有强大的(
)和远大的(
)的事物,它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②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
),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③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
),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④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形式和状态(1)量变:事物数量的(
)或场所的(
),是一种(
)的、不(
)的变化。比如:统一、相持、平衡和(
)等。(2)质变:事物(
)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比如: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
)等。(3)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
)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
)。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
)道路,使事物在(
)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4)方法论:①从一点一滴的小事 做起,重视(
),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
),实现事物的飞跃。2.发展的趋势(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
)的①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
)过程。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
)。辩证的否定是(
)和(
)的环节。(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
)的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
)和(
)的地方。②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
)新事物。④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
),必然经历(
)的过程。(3)发展趋势原理及方法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
)的、(
)的,道路是(
)的、(
)的;要对未来(
),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还要做好充分的(
),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矛盾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
)的两个方面。2.矛盾的含义:矛盾的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3.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是(
)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
)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1)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
)、相互(
)的属性和趋势。一是矛盾双方相互(
),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
),即相互(
)、相互包含,在文定各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
)、相互(
)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
)的倾向和趋势。(3)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特点:矛盾的同一性是(
)的,矛盾的斗争性是(
)的。(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
)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②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
)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
)和动力。二、矛盾问题的精髓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有矛盾;(
)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要求我们敢于(
)矛盾,勇于(
)矛盾,善于(
)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
):要求我们(
)。(1)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
)其他事物的(
)。(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
)和(
)上有不同的矛盾。(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1)实质与地位:就是矛盾的(
)、(
)的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
)。(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及方法论一方面,普遍性(
)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
)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
)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1.主次矛盾: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
)地位、对事物发展起(
)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
)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
)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次矛盾(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主次方面:每一矛盾中两个方面的力量是(
)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
)地位,起着(
)作用,而另一方则处于(
)地位;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1)两点论:在认识(
)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
)矛盾,又要看到(
)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
),又要看到矛盾的(
)。(2)重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
),要抓住(
)。(3)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
) 和均衡论。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
)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
),是正确解决矛盾的(
)。综合探究一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基本的(
)。2.辩证法:主张用(
)、(
)、(
)的观点看问题(1)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唯物主义(
),要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人手,不能只看到(
)的事物。(2)要把事物的现状与它的过去和将来(
)起来考察。(3)既要看到事物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
),更要看到事物(
)的变化和发展。(4)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既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
)内因),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
)(外因)。3.形而上学:用(
)、(
)、(
)的观点看问题(1)它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2)只看到事物的(
),看不到事物的过去和未来,或者只看到事物数量的大变化和场所的变更,看不到事物(
)的变化。(3)只看到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看不到事物的(
) 。(4)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不不到事物发展的(
)。第四课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认识与实践1.认识: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
)反映。(
)认识和(
)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1)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
)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
)、(
)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
)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
)、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
)的认识,包括(
) 、(
)和(
)三种形式。(2)感性认识是认识的(
)阶段,(
)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有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
)、相互(
),具有(
)关系。2.实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
)活动。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
)、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1)作用:作为一种(
)性活动,实践可以把人们(
)观念的存在变为(
)存在。(2)形式:基本的实践活动形式包括:改造自然的(
)、(
)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
)活动等。(3)特点:实践具有(
)性,具有(
)性,具有(
)性。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实践不断产生(
)、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
)。(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
),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
)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要求的 ,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
)上的(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
)。 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真理是客观的1.含义:与客观对象(
)的认识就县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谬误。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2.认识差异的原因(1)由于人们的(
)、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2)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真理面前(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
),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2.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
)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
)与(
)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真理与谬误(1)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
)的。(2)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1)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
)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
)等条件的限制。(2)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
)的、变化着的,其(
)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3)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
)到(
)、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
)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世世代(
)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
)的。3.认识的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
)前进或(
)式上升的过程。4.追求真理的历程(1)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
)。(2)那些经过实验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3)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
)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第五课5.l社会历史的本质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劳动的作用:是社会历史的(
);创造了人,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2.实践的作用: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
)构成的历史;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的。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全部社会生活领城由(
)与(
)两部分构成;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歧: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
),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历史观。2、唯心史观: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而人们的活动是有自觉意识和目的的。3.唯物史观:(1)人们的社会存在(
)人们的社会意识。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
)。(2)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
)。①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本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②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
)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
)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
)作用。5.2社会历史的发展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1.物质(
)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
),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有机(
)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2)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
)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

作用。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
)状况的规律。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4.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与(
)的矛盾、(
)与 (
)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
)的、(
)的,发展的过程是(
)的。2.社会发展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1)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
)。(2)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是(
)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5.3社会历史的主体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是社会(
)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
)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
)的决定力量。二、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1.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原因: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②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并成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③也是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2.我们党的群众观点:①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
),虚心向人民群众(
)。②地位: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
)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
)。3.群众路线:①内容:一切(
)群众,一切(
)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②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
)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
)和根本(
)。4.新时代的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
)。第第六课6.1价值与价值观一、人的价值1.价值: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
),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
)和(
)。2.人的价值(1)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既是价值的(
),又是价值的(
)。(2)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
)。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直接影响一个人的(
)、信念、生活目标。(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
)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
)和(
)。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
)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3)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
)。(4)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
)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
),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2.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
)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
)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
)层面价值准则。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3.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
)本质要求,继承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4.要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6.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一、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
)作出的。(2)作出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要求:是否符合(
)的客观规律,坚持(
),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
)性(1)含义: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2)意义: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
),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二、自觉站在最广大(
)的立场上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
)性(1)原因:①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2)要求:把人民群众的(
)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2.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1)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最重要的是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
)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
)的因素。(2)要把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一作为选择的标准。一、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劳动是人类(
)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
)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
)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
)。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三、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1.需要充分发挥(
)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2.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
),全面提高个人素质。3.需要有坚定的(
),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4.需要锤炼(
),不断打牢道德根基。综合探究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1.(
)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决定着人们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了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社会(
),是社会发展的(
)。3.社会历史是人民群众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书写者和创造者。4.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辩证理解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的关系,科学、客观、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要充分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和危害,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一、什么是文化1.文化的内涵: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
)和精神成果;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
),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
)的内容;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2.文化与政治经济(1)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不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不同时代的文化。经济是(
),政治是经济的(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
),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3.文化与文明(1)文明与(
)相对立,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只要是文明就是积极向上的:文化则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2)文化与文明都是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人;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项重要内容。4.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二、文化的功能1.文化的作用: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2.文化对人的作用(1)文化引导人们认识(
),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2)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文化(
)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3.文化对社会的作用(1)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2)文化是民族的(
)和(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
)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前提。没有高度的(
),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1.形成(1)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
),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2)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
)、(
)(
)中发展起来的。路2.内容(1)(
)理念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2)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3)中华人文精神包括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3.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4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
),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1.实现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措施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既是一个“(
)、(
)”,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
)、(
)”,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2.坚持文化传承的原因(1)不忘本来才能(
),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2)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
),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多优秀思想,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观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1.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
)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
),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2.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发展: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
)、(
)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
)为核心(
)、(
)、勤劳勇敢、(
)的伟大民族精神。2.爱国主义(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2)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
)。3.作用(1)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
)。(2)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
)精神、伟大(
)精神、伟大(
)精神、伟大(
)精神的人民。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
)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
)。4.要求(1)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
)。(2)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
)。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八课8.1文化的民性与多样性一、 文化具有民族性1.特点及形成(1)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
)。(2)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都或多或少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2.作用:在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
)社会生活、(
)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
)。3.核心: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
)和(
)。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二、文化具有多样性1.文化多样性的形成(1)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
)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2)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
)。2.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原因(1)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
),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
)。(2)不论是中华文化,还是其他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
)和(
)。(3)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4)世界各国都对人类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3.对待文化多样性的要求(1)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
),(
),既要(
)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2)相(
),(
),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一、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1.文化交流的作用(1)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
)。(2)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不仅不会成为文化发展和创新的(
),反而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
)作用。(3)正是坚持(
)、(
)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才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4)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化交流、交融的宏伟画卷。2.促进文化交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二、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l.文化交融的作用(1)文化交融(
)文化的发展。(2)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3)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
)的结晶,也融人了其他民族文化的(
)。(4)纵观几千年文化发展历程,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
),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做出了贡献。2.推进文化交融:推进人类文化衣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8.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一、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1.错误观点: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
)封闭主义)、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
)(民族虚无主义)。2.正确做法:文化发展必须保持(
)的心态。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
)文化。二、立足国情交流互鉴1.原因: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人把(
)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
)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2.要求:立足(
),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
)”,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
),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第九课9.1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一、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1)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把为人民谋幸福、为(
)写在旗帜上,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
)和(
)问题,为中华文化发展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2)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是中华民族由(
)走向(
)的重要转折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2.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1)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
)。(2)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对(
)、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3)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
)、为(
)服务,坚持白花齐放、百家争鸣,牢牢把握先进又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和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
)和(
)协调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辉煌。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1.判断文化生命力的标准:看一种文化有没有(
),就是要看它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就是要看它有没有生存发展的实践土壤,(
)有没有对它的需求。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决定因素:是由(
)决定的,是由中国共产党的(
)决定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的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2)积极意义: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建设社会主义(
),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9.2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一、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总体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
),坚定(
)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依靠人民(1)原因:人民是文化发展的(
),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
)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2)要求:要坚持以(
)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
),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3.为了人民(1)原因: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
)和(
)。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
)。(2)要求: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生产创作出人民(
)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二、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1.立足时代之基: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
)的产物,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是时代精神的展现。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
),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2.回答时代之间: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
),完成时代任务。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
)、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只有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号角。三、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1.总体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
)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
)等资源。2.具体表述:我们要坚持不忘(
)、吸收(
)、面向(
)。既向内看,深人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
)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通过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9.3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一、建设文化强国1.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大力发展(
),支持健康(
),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比,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2.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3.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
)、(
)、国家观、文化观;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弘扬(
),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4.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建立健全把(
)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
)独特魅力二、坚定文化自信1.原因:(1)(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坚持文化自信,事关(
)、事关(
)、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3)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
)的底气。2.措施:(1)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
),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2)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
)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综合探究三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定(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
)工作领导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又核心价值观,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
)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人宏观哲学思想理论评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