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溜旱冰的冰场是不是非主流才去的地方?

时间:2017年6月12日地点: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旱雪”体验地事件:北京全民健身体育节开幕式的体验活动之一体验人:大直子旱冰
我是个南方人,“真冰”、“真雪”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甚是较遥远。记忆中小学最喜欢溜旱冰,家住小城市,那时全城只有一个旱冰场,叫做“灯光球场”,就是那种打球、滑冰双重使用的场地。每到星期五,就是我们小屁孩放飞自我的时刻,下午放学回家吃完饭立马奔向冰场、换上冰鞋,三五成群在小小的场地游荡。那时冰场每次都会放非主流动感音乐,现在可能只有五、六线城市街头能够听到那种音乐了。冰场上一般有两种人,一种是我这种专心溜冰的,还有一种是去冰场约群架的。真冰
第一次溜真冰,是来北京的第一年12月15日,和姐妹们在学校附近商场的冰场。那时候东北闺蜜还担心我不会滑,我胆儿大,穿上冰刀鞋就去试,没想到……一上冰,自然就会了。冰刀比新式旱冰轮滑鞋要重,但是比老式的四轮鞋要轻。在此给没有溜过真冰的南方朋友们几个小贴士:
1.只要你会滑单排轮子的旱冰,第一次尝试真冰就很容易上手。
2.刚接触真冰一定要注意戴护具,否则摔倒会因为冰面太滑而摔程太远,形成擦伤。
3.腰背向前倾,滑行不仅要大胆还要专注!滑雪
第一次滑真雪是在哈尔滨,很遗憾由于时间关系没能去雪乡,但是还是到一个很大的雪场玩了俩小时。换上滑雪服后第一个感受就是真的好冷好冷!(冬天的哈尔滨零下好几十度),其次,因为第一次穿雪板,在雪地上走路觉得好沉好沉!再者,滑雪的雪坡通常有一定的高度,从上往下需要克服心理障碍,第一次滑下若不知如何刹车。。。OMG!太悲惨!飞速滑落吓死你。所以在此给第一次滑雪的朋友们几个小贴士:1.多穿点!多穿点!多穿点!(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因为滑雪一般在冬季,雪场本身温度极低,滑雪速度快,风一吹容易越来越冷。建议穿方便活动的保暖内衣。
2.滑雪服、雪板等设备均可租赁,所以记得带现金(有些雪场不支持微信、支付宝等在线支付)
3.带一个挂脖式的手机包,便于自拍(哈哈哈,好不容易滑次雪,不拍照怎么能证明来过呢。。。)但是!!!不拍照时请把手机包放衣服内侧捂着,否则低温环境容易将手机冻关机。
4.女孩子建议戴个羊绒帽子(有球球的那种),既可爱又保暖。(图为2014年冬天第一次滑雪,爱上了东北的雪地)
好了,接下来回归正题,从技术层面给大家几个建议:
1.上雪坡传送带前,请先跟教练学习基本的滑雪动作与技巧,在我看来就三点:姿势、雪仗的使用、如何减速“刹车”。
2.克服恐惧心理,上传送带后会越来越高,往下望一片白茫茫,全是下坡,甚至有的雪场坡太陡,看不到尽头……这个时候,心中的惧怕会导致人的行动迟疑,所以,请告诉自己、相信自己,勇敢地战胜自己,往下一冲!你就实现了滑雪梦的第一步。
3.学会刹车!学会刹车!学会刹车!(我说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定要学会刹车,学会刹车后意味着你能自我掌控雪上行为了,那就万事大吉!人只要能够控制住自己,一切好办。(此刻强行安利个你们讨厌的鸡汤:做人也是如此,一定要有原则。)
4.别怕摔跤!具备了以上三点,接下来只要你不害怕摔跤,克服心理因素,你就可以游刃有余了。当然,如果你想滑的很专业,请向专业教练学习,我的小建议只适合把滑雪当成乐趣的朋友。旱雪
铺垫了这么多,终于到了“旱雪”。先给大家看一下旱雪场(图片拍摄于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旱雪”体验基地)【滑旱雪,起源于欧洲,是运动员及滑雪爱好者在耐候性较好的改性塑料制作的模拟雪面上练习滑雪,完成基本技术动作的一项运动。对于普通滑雪爱好者和老百姓来说,旱雪项目既可以建在城市也可以配套在景区。旱雪是一个将滑雪大众化、平民化的利民工程。与旱冰相比,滑旱雪与滑真雪所穿装备没有任何区别,所以有人称旱雪场是"滑雪驾校"。(此段文字摘录自360百科)】
远看,跟真雪场没什么两样(抱歉,由于拍摄的光线问题,看起来图片比实物偏黑一些)。接下来给大家看一张近图:(图片摘自网络“中关村在线”)
没错,就是一根一根的小长茎,现场看我第一时间感叹像金针菇,哈哈哈,你们接触了之后肯定会赞同我的看法。【中国旱雪出现在2010年,自诞生时即具有完全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与传统的旱雪结构完全不同。欧洲作为旱雪诞生地,特别是英国最先采用了表面如同"刷子"一样的旱雪结构,意大利则采用了表面类似"梳子"结构的旱雪,这两类旱雪表面首次创造性的解决了旱雪表面滑行的"传递性"。中国旱雪的结构被改良成了类似"金针菇"一样表面充满无数圆球的结构,并配合创新的高弹性工程塑料区别于欧美粗糙的旱雪结构,成为世界旱雪的升级换代替代品。圆珠组成的旱雪表面,既能很好保护滑雪者,也提升了旱雪对真雪的模拟性和润滑性使两者的差距缩小到了接近90%以上。(此段文字摘录自360百科)】
哇喔!看到了木有,相似度90%!!!太酷了!!!这就意味着中国有了旱雪场,不仅能让滑雪运动员得到更好的训练,同时市民朋友们不再受到季节限制,一年四季都能滑雪啦!
虽然360百科已经很好地概括了什么叫旱雪,旱雪的材质以及价值和意义,但是我接下来还是想跟大家分享自己亲身体验过的旱雪。(图为笔者上雪坡准备滑下前的一刻,朋友帮忙拍摄)1.未换滑雪板之前踏上去,弹性很好,软软的,金针菇的圆头起到了很好地支撑作用。但是由于“雪地”长茎的构造,徒步站在上面站不稳。
2.换上滑雪鞋,穿上滑雪板、防护道具后再上雪板,因为雪板比较大,所以走起来像是太空漫步一样。
3.站上传送带后直至坡顶,往下看,一片白茫茫,很陡峭,这个时候,滑真雪的技巧就可以用上了:克服恐惧、学会刹车……
4.准备开始往下滑了,OMG,非常抱歉!如果你没有拿滑雪杖,你可能会像我一样摔一个大屁股蹲儿(不疼)。很遗憾地告诉大家,旱雪和真雪除了温度上有区别,另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旱雪的顺畅度甚至比真雪更好(不受到真雪雪质、温度、软硬等因素影响),所以,这个时候,非专业人士(我),就需要雪仗来辅助减速,否则有轻微恐高的人真的会害怕不断飞驰向下越来越快的感觉。(个人觉得这种向下无法控制速度的感觉有点像高空滑沙、滑草,大家可以自行比拟)。
5.第一次滑行非常失败、因为无法控速而害怕,只能利用故意后倾摔倒而试图减速(错误做法别学我)。于是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后,带上雪仗再上传送带,不仅能控制方向,而且自己能够自主控制速度了。第二次,算是滑行成功吧。所以,如果您有滑雪经历,大胆尝试就好,很快就能上手(脚)。(图为第二次滑行出发前“自信满满”)(图为第二次滑行后“凯旋归来”)
赶上北京市全民健身体育节体验了一把“旱雪”,除了三十多度高温曝晒中暑外,其他感觉都很不错,稀奇又惊喜!在此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年九月份开始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的旱雪场地将会正式运营,具体收费价格不太清楚,据工作人员说没有完全确定,但是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到时候高温的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的解决,场地内会有喷雾、干冰等等设备营造玩乐气氛,为大家降温。
好啦,以上就是本人体验“旱雪”的一些感受,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若有其他意见欢迎评论,评论必答。【欢迎关注“大直子”知乎账号,定期推送个人体验式推文】(有体验合作皆可私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在的年轻人溜冰的多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