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复下这问题,邹开良对于现在中国酱酒十大排名行业的影响力怎么样?

2021-07-09 17:58
来源:
酱九坊
文字
酱九坊说酱酒
李兴发——里程碑。
中国酱酒的历次重大发现和重大事件都和茅台有着直接的联系。酱酒香型的确立和三种典型体的发现就是由茅台酒厂的终生名誉厂长、一代酱酒勾调大师李兴发完成的。
他成功地划分了酱香型白酒,特别是茅台酒香型的三种典型体:酱香、醇甜和窖底香。
据李兴发的徒弟,中国酱酒著名勾调大师徐强先生回忆:有几年,李兴发几乎成天泡在酒库里,一只大手上吊着十数个小酒杯,装了不同年份、不同轮次的茅台酒,勾兑、品尝,再勾兑,再品尝。
如此反复,然后把结果记录在一个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不管是谁,只要遇到了李兴发,准会被叫住尝上三四杯调好的酒,如果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就休想走掉。
他通常一天要尝取五六十坛酒,最多一天要品尝上百坛。很多次,他因劳累过度而晕倒。后来的茅台酒厂党委书记兼厂长邹开良回忆说,有一次李兴发甚至在品酒过程中吐血。
三种典型体。
1964年,在保持这种几乎走火入魔的状态四年后,一个寒夜,李兴发从家里带来了三种酒,兴冲冲地赶到驻厂工作组宿舍。当他把三种酒让三位专家品尝,三位专家异口同声地认为三种酒的味道不一样。
于是,他分别为它们取名:酱香味道好,口感幽雅细腻的称为“酱香”;用窖底酒醅酿烤,有突出窖泥香味的称为“窖底”;香味不及酱香型但味道醇甜协调的称为“醇甜”。
后来,这三种香型被证实为构成茅台酒香型的三种典型体。
雏形初现。
但是,经验丰富的李兴发由于缺乏文化知识,无法科学系统地表达他的科研成果。那时的茅台,员工绝大部分来自农村,没什么文化,无人能理解李兴发的苦恼。
直到茅台酒厂的第一个大学生季克良的到来,让李兴发的问题迎刃而解。
1965 年,在四川泸州召开的全国第一届名酒技术协作会上,时任茅台酒厂技术员的季克良宣读了用科学理论总结整理的李兴发科研小组研究成果《我们是如何勾酒的》,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各厂家代表的高度重视。
1965年下半年,轻工部在山西召开的茅台酒试点论证会上正式肯定了茅台酒三种典型体的确立和酱香型的命名。
有资料显示,茅台酒三种典型体的分型,是中国白酒界的一场革命性的巨大变革,并成为中国白酒香型划分的雏形。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川观新闻
2021-04-06 18:01
川观新闻
2021-04-06 18:01川观新闻记者 刘文藻 文/图“当下,酱酒市场持续升温,‘酱酒之心’成为业界关注焦点。在产业规模、消费规模快速扩大的情况下,可以看出,酱酒品牌化时代已经到来,品牌将成为决定酱酒未来发展格局的决定性因素。”这是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对酱酒未来发展的最新论断。4月6日,“数致酱心·行稳致远——2020中国酱酒品牌影响力TOP100榜单发布暨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酱酒行业每一次跃升,都是由品牌牵引,优秀品牌群体的壮大和品牌化程度的提高,为行业发展起到了强有力拉动。”王新国认为,着眼于酱酒市场的今后发展,品牌力量将进一步放大,成为消费升级、文化创新、渠道变革的强力引擎。同时,在品质基础上,能够在品牌打造方面推陈出新、别开生面的酱酒企业,将握有更大的市场竞争主动权。当前酱香热潮下,酱酒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如何处理质量和规模之间的矛盾?酒业泰斗季克良认为,质量远比规模更重要。对于任何一个产品、一个品牌、一个企业,质量都是最重要的。质量不好就没有消费者,规模再大也没有用。过度重视规模而忽视质量,反而会带来资金链危机,甚至垮台。最后,季克良明确表示:“我在贵州茅台工作期间,非常重视质量,一直坚持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产品竞争力,质量就是市场,并提出速度必须服从质量,效益必须服从质量,工作量必须服从质量。酱酒企业一定要要十分重视质量,没有质量就没有消费者,就没有市场。综合自身和国内外情况来看,凡是注重产品质量酒企的就可以做好做大做强,而质量不好的酒企迟早要垮掉的。”酱酒发展时间轴2013年是酱酒发展的一个标志性节点,贵州茅台在当年成为白酒营收冠军,这是酱酒上升周期的第一个阶段。2016年末,白酒市场复苏,包括郎酒、习酒、茅台酱香系列酒等增速明显加快。酱酒上升周期进入第二个阶段,一、二线品牌集体发力,随着品牌中心效应和集群效应不断释放,“酱酒品类价值”的影响力穿透高端人群,向全市场扩散。从2020年到2021年,酱酒格局又有了新变化,以国台、金沙、珍酒、钓鱼台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梯队品牌集体爆发,销售额大幅提升,品牌影响力快速扩大,酱酒在高档及中高档白酒消费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投票
编辑:范瑞鸣
校对:李建英
审核:付雪
去APP中热议吧进入
川观新闻
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酱酒十大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