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晴朗的白天,板樟山隧道地面红绿灯内温度比地面低,而在晴朗的夜晚,板樟山隧道地面红绿灯内温度反而比地面高了呢?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主要概念
大气指包围地球的气体,也泛指包围其他星球的气体。
解读
本条要求中的大气是指低层大气,其高度不超过对流层顶。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需要学生掌握大气的热源,以及大气是怎样受热的。在大气受热过程中岀现的“溫室效应”及其作用因与实际生活关系密切,可以作为重点学习的内容。
大气热力环流是理解大气运动需要的基本原理。小到城市热岛环流,大到全球性大气环流,都可以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
学习和说明大气受热过程,需要借用一些原理示意图,如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等,也可借助一些模拟实验。本条要求强调对大气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落脚点是学生能否知道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如何运用。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的原理可以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一日中最高气温通常岀现在午后2点、气温随海拔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温室大棚等。
注:内容更节选自《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第2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标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并解释相关现象
1.理解大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人类与大气环境的协调意识;通过温室效应原理的应用,增强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意识。【人地协调观】2能够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图表等材料,说明相关的自然现象及变化特点。【综合思维】
知识清单一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特点
具体表现
吸收
选择性
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被吸收得很少
散射
选择性
微尘、空气分子能散射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天空多呈现蔚蓝色
反射
无选择性
云层和浮尘等可阻挡、反射部分可见光
知识清单二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辐射能量与辐射波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一日最强时刻
12点
13点
14点
能量
可见光波段
红外波段
红外波段
波长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长波辐射
2.大气受热过程
受热过程
具体内容
热量来源
太阳照大地
大气层顶太阳辐射有二分之一左右能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太阳辐射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大地暖大气
地面辐射绝大部分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
地面辐射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热量来源距离地面越高,气温越低
大气还大地
大气辐射的一部分朝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大气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反射和散射的区别
大气削弱作用弱则保温作用也弱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与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成正相关,即削弱作用弱则保温作用也弱,如青藏高原上空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度大,但保温作用也弱,因此青藏高原上气温不高。
任务清单一 大气削弱作用原理的现实应用
情境探究
[情境] 坚持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对雾霾形成的机理研究,提高应对的科学性、精准性,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探究] 从“人地协调观”和“综合思维”的角度,分析浓雾天气能见度虽然不是很好,但是交通信号灯却较醒目的原因。
提示 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和散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降低能见度。红、绿色光的穿透力较强,不容易被散射,即使在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如大雾天)也较容易被看见。
素养凝练
1.图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利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解释地理现象
自然现象
主要作用
具体原因
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
削弱作用
地势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
反射作用
云层把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到宇宙空间,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朝霞和夕阳多为黄红色
散射作用
蓝紫光被散射,波长较长的红光、黄光穿透大气层照射到人眼
素养应用
例1:日出前和日落后的一段时间内天空呈现出微弱的光亮,这种现象和这段时间都叫作“晨昏蒙影”。“晨昏蒙影”现象主要体现了大气的(  )
审设问,要把握关键词
A.反射作用 B.吸收作用
C.辐射作用 D.散射作用
[尝试自解] ________
[获取信息]
文本信息
日出前和日落后的一段时间内天空呈现出微弱的光亮
设问及选项信息
“晨昏蒙影”的主要成因
[思维路径]
[参考答案] D
任务清单二 大气保温作用原理的现实应用
情境探究
[情境] 在月球上,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温差可能超过350 ℃。所以,月球上山峰的向阳面比火焰山还要热,而山的背阳面却比冰窖还要冷得多。当月球被地球遮住时,温度会更低。
[探究] 从“综合思维”的角度,分析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远远大于地球的原因。
提示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白天没有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温度很高;夜晚也没有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温度降得很低,所以昼夜温差很大。地球有厚厚的大气层,白天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晚上大气能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昼夜温差相对较小。
素养凝练
1.利用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分析昼夜温差的影响因素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个角度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4)人类活动:如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
2.利用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分析农业现象
(1)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2)深秋农民利用秸秆燃烧制造烟雾预防霜冻。
烟雾中的尘埃和二氧化碳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
(3)华北等地区农民利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作物种植。
(4)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素养应用
例2:每年冬天,浙江省农业厅专家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支招。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施:覆盖防寒——寒潮来前,用网纱等覆盖茶树,以保护茶树,如图a所示;熏烟驱霜——晚霜来前,气温降至2 ℃左右时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如图b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图a中的网纱在冬季主要能够(  )
A.防太阳暴晒
B.阻隔霜冻直接冻结叶面
C.防病虫害
D.防洪、防涝
(2)图b中的熏烟能够减轻霜冻,是因为烟雾(  )
A.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B.使水汽含量增加,太阳辐射增强
C.使地面温度增加,地面辐射增强
D.使大气温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
[获取信息]
文本信息
覆盖防寒:寒潮来前,用网纱等覆盖茶树;熏烟驱霜:晚霜来前,点火生烟
图像信息
图a:网纱等覆盖茶树;图b:茶园点火生烟
[思维路径]
[参考答案] (1)B (2)A
课堂小结
考点必背
1.两大环节:①地面增温;②大气增温。
2.三大作用:①大气的削弱作用;②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③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课堂学业达标
读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数字表达的含义正确的是(  )
A.①—地面反射
B.②—云层等反射
C.③—大气散射
D.④—地面吸收
2.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将导致(  )
A.①增加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减弱
下图为“温室效应模拟实验图”。读图完成3~4题。
3.甲、乙两端管内的气体可能分别为(  )
A.都是空气
B.都是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和空气
D.空气和二氧化碳
4.实验效果(  )
A.阴天比晴天好
B.石蜡上铺砂石比不铺砂石好
C.早晚比中午好
D.管内二氧化碳浓度低比高好
下图示意地球表面大气受热过程示意。据此完成5~6题。
5.近地面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全球一致倡导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使(  )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减弱
7.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的①、②、③分别代表两种辐射和一种作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①表示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太阳未升起时天空已发亮,该现象与________有关(填数字)。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
(2)夜间雾霾天气会使当地②________,雾霾天气发生会使白天变暗,称之为“暗岛效应”,其原因与________(填数字)最相关。
(3)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________(填数字)过程有关,依据此原理农民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防御霜冻。
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4)开发利用新能源,利于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请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其原因。
课堂学业达标 参考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图中①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是大气云层等反射,③是大气的吸收,④是大气散射。第2题,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可以更多地吸收地面辐射和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所以③将增强。
3.C 4.B
解析 第3题,根据题意可知,本实验主要模拟温室效应。因此,应选择温室气体与空气进行实验。根据两图的对比,甲管内在太阳光照射后使品红溶液向右移动距离远,因此,甲为二氧化碳,乙为空气。第4题,因为此实验结果只有太阳光照射后才能得出结论,所以晴天比阴天好,中午比早晚效果好。在密封石蜡上铺砂石后,实验效果受下垫面的影响减小,因此,B选项正确。
5.C 6.D
解析 第5题,近地面大气成分主要是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较弱,而对地面长波辐射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故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对应的是③,C项正确。第6题,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吸收地面辐射减弱,大气逆辐射减弱;而图中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故D项正确。
7.答案 (1)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③
(2)增强 ③ 
(3)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 ② 熏烟
(4)开发利用新能源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地面辐射会减少,大气逆辐射会变弱,保温作用减弱,使气温增高趋势减缓。
大气受热过程 课后质量评估
合格考——小试牛刀
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天气预报APP功能越来越贴心,很多平台为爱美女士增加了紫外线指数预报功能。读某日拉萨和杭州紫外线指数天气预报图,完成1~2题。
1.太阳紫外线只有近1%可达地面,与其最相关的是(  )
A.紫外光波长最长
B.紫外光辐射能力最弱
C.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
D.大部分被云层反射
2.造成图示拉萨和杭州紫外线指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差异
B.海拔差异
C.天气状况
D.海陆位置
读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完成3~4题。
3.表示大气向外辐射能量的箭头是(  )
A.①④⑥
B.③④
C.④⑥
D.③④⑥
4.导致“秋阴不散霜飞晚”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弱 B.②弱 C.③强 D.⑤强
下图为2018年北京市10月份最高、最低气温走势图。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日期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A.10月5日 B.10月14日
C.10月23日 D.10月26日
6.10月16日,北京的天气现象可能为(  )
A.多云 B.大风 C.晴朗 D.小雪
读某日部分城市天气预报表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7~8题。
7.该日昼夜温差最小的城市,上图中能反映其产生原因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据表及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日上海的降水可能是台风影响所致
B.该日北京最高气温出现在12时
C.该日哈尔滨的大雾天气可能是寒潮降温所致
D.西宁昼夜温差最大与日落晚、日照时间长有直接关系
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读图回答9~10题。
9.a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C.a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
D.a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
10.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
①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  ②b处的地面辐射弱 
③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 ④b处大气的保温作用差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50分)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矿物能源的大量使用,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提高;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下面甲、乙两图反映的是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两种途径。
(1)冬季晴天时,在未采用任何取暖设备的条件下,图甲所示“阳光居室”室内的最高温度可达22 ℃。请分析“阳光居室”是如何达到这一保温效果的?(6分)
(2)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够减缓全球变暖。请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解释其原因。(8分)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提高。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二氧化碳浓度提高,为何会增强大气的“温室效应”?(8分)
(2)利用“温室效应”原理,说明温室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等条件的有利影响。(10分)
13.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公转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古人通过对每个节气的天气、物候现象的观察来把握季节的变迁,并以此来指导农事活动。
我国秋季的主要节气表
节气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日期
8月7日
8月23日
9月8日
9月23日
10月8日
10月23日
(1)简述“秋分”至“霜降”期间华北地区的气温特点。(8分)
晚秋时节气温波动大,空气温度常会突然下降,使地表温度骤然降到0 ℃以下。农作物因此受到损害,造成霜冻灾害。在霜冻来临前,农民通过在田地间燃烧柴草、牛粪等制造大量烟雾,以此防御霜冻,称为“烟熏法”。
(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有关知识解释“烟熏法”防御霜冻的原理,并说出此方法带来的其他影响。(10分)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等级考——大显身手
2018年1月27日,郑州大雪,雪后寒风凛冽,贾先生于大雪后外出办事随手拍摄到图a、图b的照片。据此完成14~15题。
14.图a中道路上无积冰,但桥面有大量积冰的原因是(  )
A.桥面下层与大地隔离,桥体热量散失多,温度低
B.路面下层与大地相连热量散失快
C.桥面吸收大气逆辐射较少
D.路面吸收大气逆辐射较少
15.图b照片显示屋顶西面、北面积雪面积较小且薄,东面、南面积雪面积较大,而当时地面积雪几乎没有融化。屋顶西面、北面积雪面积小且薄的原因是(  )
A.太阳照射西、北面的时间长
B.太阳照射西、北面时太阳辐射强
C.西、北面受冬季风吹拂,雪不易存留
D.太阳照射东、南面时太阳高度角小
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回答16~17题。
16.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  )
A.福建沿海 B.黄海沿岸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
17.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  )
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显著
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
18.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沿30°N的地形剖面图(杭州、重庆和拉萨均位于 30°N 附近),完成下列要求。
(1)在同等天气条件下,三地中太阳辐射最强的是________,为什么?
(2)在同等天气条件下,三地中夜间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为什么?
(3)杭州和拉萨两地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为什么?
(4)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拉萨的气温要比杭州低约________℃。但实际上拉萨气温要比此计算值________(填高或低),为什么?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 课后质量评估
参考答案
1.C 2.C
解析 第1题,臭氧可吸收紫外线,对地面起到保护作用。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杭州天气晴转多云,拉萨阵雪转小雪。晴朗的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紫外线强,故选C。
3.B 4.C
解析 第3题,据图可知,大气向外辐射能量的箭头是③④,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指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选B。第4题,“秋阴不散霜飞晚”之“秋阴”说明是阴天,此时,大气层厚,夜间大气逆辐射较强,大气的保温作用较为明显,地面损失的热量得到补偿较多,近地面降温较慢,故“秋阴不散霜飞晚”,图中,③为指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选C。
5.C 6.A
解析 第5题,直接从图中可读出温差,得出答案。第6题,10月16日,昼夜温差最小,可能为阴雨天气。此图最低温度均高于0 ℃,不可能是小雪,排除D项。故选A项。
7.C 8.A
解析 第7题,从表中可读出上海昼夜温差最小,白天中雨,云层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低;夜间小雨,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气温高。第8题,从表中看出,我国南北普遍高温,为夏季,上海降水可能是台风影响所致;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寒潮一般出现在冬半年;西宁夜间气温低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
9.A 10.B
解析 第9题,地面辐射才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故a处海拔高,得到的地面辐射就少,故气温比近地面的气温低,A正确、B错。大气的散射作用会使晴朗的天空出现蔚蓝色,早晚时呈红色,故与气温高低无关,排除C。a主要吸收的是地面辐射,而地面主要吸收的是太阳辐射,故D错。第10题,b处位于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但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大气保温作用差,气温低,故③④正确,选B。
11.答案 (1)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阳光居室”的玻璃到达室内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室内大气,地面长波辐射不能穿透玻璃而被反射回地面,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居室内。同时,封闭的空间也隔绝了室内外热量的交换,加强了保温效果。(2)开发利用新能源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会减少,大气逆辐射会变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使气温增高趋势减缓。
解析 第(1)题,“阳光居室”的保温原理与温室效应有相似之处,也有独特之处。第(2)题,从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补偿地面热量损失两方面考虑。
12.答案 (1)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强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2)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
解析 解答该题关键抓住以下两点:第(1)题,能从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和大气逆辐射两方面来描述大气的温室效应;第(2)题,熟悉大棚利用的是温室效应原理,但也要注意其与温室效应的区别。
13.答案 (1)气温逐渐降低,最低气温可达0 ℃以下,气温日较差大。
(2)原理:“烟熏法”产生的烟雾可增加近地面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的热量损失减少,提高了地面温度。烟雾本身具有一定的热量,提高近地面空气的温度,减少了霜冻危害。影响:增加大气污染。
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一表中节气,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各地均昼夜等长。我国气温不断降低,甚至可低于0 ℃。“秋分”至“霜降”期间,华北地区气温逐渐降低,最低气温可达0 ℃以下,气温日较差较大。第(2)题,“烟熏法”产生的烟雾,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尘埃杂质增多,可增加近地面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的热量损失减少,提高了地面温度。烟雾本身具有一定的热量,提高近地面空气的温度,对减少霜冻危害也有影响。此方法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增加大气污染。
14.A 15.C
解析 第14题,桥面下层与大地相隔,呈悬空状态,周围空气流动快,散热快,温度降低快。路面下层与大地相连,有地温支撑,降温较慢,A对,B错;路面、桥面获得的大气逆辐射相同,C、D错。故选A。第15题,据材料可知地面积雪未化,且阳面积雪面积大,说明此时影响积雪面积和厚度的主要因素不是温度。该地纬度相对较高,冬季风较强,西面、北面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冬季风的吹拂,积雪易被吹散不易存留,故A、B、D 错,C正确。
16.D 17.D
解析 第16题,根据图例和中国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可以看出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柴达木盆地,D项正确。第17题,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四川盆地内由于秋、冬季节阴雨天少,晴天多,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快,使近地面大气降温快,水汽易冷却凝结形成雾。
18.答案 (1)拉萨 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
(2)重庆 地势较低,盆地效应,大气流动性差,地面辐射散失较少,气温较高。
(3)杭州 杭州受冬夏季风影响,气温年较差大;拉萨因地势高,夏季气温低,冬季不受冬季风影响,气温不太低。
(4)21 高 拉萨上空大气的直接热源是青藏高原的地面辐射,不是离地面3 500 米的自由大气,陆地比大气的比热容大,调温作用强。
解析 本题考查了杭州、重庆和拉萨三地太阳辐射,气温年较差和气温的垂直变化等主干知识。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是海拔每上升1 000米,气温约平均降低6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助力选考满分——司辰地理工作室专题02热力环流(2022·浙江·高考真题)大气散射辐射的强弱和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有关。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大气散射辐射日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1. 有关该城市大气散射辐射强弱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夏季大于冬季②郊区大于城区③冬季大于夏季④城区大于郊区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 下列现象与大气散射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①晴天天空多呈蔚蓝色②朝霞和晚霞往往呈红色③深秋晴天夜里多霜冻④雪后天晴阳光特别耀眼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1. B
2. A【解析】【分析】【1题详解】据材料可知,大气散射辐射的强弱和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有关。又据图可知,北京时间12-14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大气散射辐射强,说明大气散射辐射与正午太阳高度正相关,故大气散射辐射夏季大于冬季,①正确,③错误;又据图可知,阴天云层厚,大气透明度低,大气散射辐射强,说明大气散射辐射与大气透明度反相关,城区比郊区污染较严重,大气透明度低,大气散射辐射城区大于郊区,故②错误,④正确。综合起来①④正确,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题详解】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①正确;日出和日落的时候,太阳光要穿过较厚的大气层才能到达地面,波长较短的蓝光、青光、紫光大部分已被上层大气散射掉了,到达近地面大气时主要只有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黄光了,故朝霞和晚霞往往呈红色,②正确;秋冬季节出现霜冻,与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有关,与大气散射无关,③错误;雪后天晴阳光特别耀眼是因为云层少,大气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吸收作用少,不只是散射作用,④错误。综合起来,①②正确,B、C、D错误,A正确;故选A。【点睛】秋冬季节气温较低,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降温明显,当温度低到0°C以下时,就会出现霜冻。(2022·湖南郴州·二模)小海坨山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是北京冬奥会主赛场。冬季,小海坨山阳坡半山腰常出现一定厚度的低云,会干扰赛事。研究表明,湿润气流爬坡受阻是半山腰云形成的关键因素。为确保赛事顺利进行,气象部门利用地面气象站和升空探测仪观测小海坨山垂直方向的气象要素。在相同高度的水平面上,地面气象站、升空探测仪的观测结果存在偏差,观测数据经专业处理后转绘成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形成半山腰云的水汽主要来自(
)A. 西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东北风4. 下列时段中,半山腰云厚度最薄的是(
)A. 15日17时 B. 15日23时 C. 16日5时 D. 16日11时5. 地面气象站、升空探测仪在相同高度水平面上的气温观测结果偏差为(
)①白天,地面气象站气温低于升空探测仪②白天,地面气象站气温高于升空探测仪③夜间,升空探测仪气温低于地面气象站④夜间,升空探测仪气温高于地面气象站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3. C
4. B
5. D【解析】【分析】【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小海坨山阳坡半山腰常出现一定厚度的低云,北京小海坨山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因此其阳坡为东南坡。由材料可知湿润气流爬坡受阻是半山腰云形成的关键因素,因此形成半山腰云的水汽主要来自阳坡的风即东南风,排除ABD,选C。【4题详解】由材料“湿润气流爬坡受阻是半山腰云形成的关键因素”可知温暖湿润的气流有助于云层的形成,因此半山腰云厚度最薄的时刻应为气温较低、湿度较小的时刻。结合小海坨山垂直方向的气象要素图可知,15日23时半山腰气温较低、湿度较小,其余时刻的空气湿度都较大,因此排除ACD,选B。【5题详解】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辐射,因此白天时海拔越高,气温越低,②白天,地面气象站气温高于升空探测仪正确,排除AB;夜晚地面和高空气温都在下降,但是夜间大气逆辐射起到了保温作用,将地面散失的热量重新还给地面,即升空探测仪气温高于地面气象站,④正确,排除C,故选D。【点睛】一般情况下,云量越多、大气密度越大、烟雾尘埃越多、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2021·四川内江·一模)近40年卫星资料显示,随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大气中云量无明显变化,但中纬度云量增加,并移向两极。图示意云的辐射效应(箭头粗细表示热量的多少)。据此完成问题。6. 从云的辐射效应看,会使气候变暖的是(
)A. 云成分改变 B. 云面积增大 C. 云高度升高 D. 云厚度减小7. 中纬度云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 低纬信风减弱 B. 赤道低压减弱 C. 副极地低压减弱 D. 中纬西风增强【答案】6. C
7. D【解析】【分析】【6题详解】从云的辐射效应(箭头粗细表示热量的多少)示意图可知,云的辐射效应主要取决于云的高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高空云比低空云的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会使气候变暖,故选C。【7题详解】中纬度云量增加说明,说明中纬度降水增加,中纬度主要受西风控制,西风增强,降水会增多,D对,故选D。【点睛】云的各种气候效应:(1)高云增加带来增暖效应;(2)低云增加引起降温效应;(3)高云升高引起增暖效应;(4)云中冰晶减少水滴增加引起冷却效应;(5)云向两极移动引起增暖效应。华山观赏性云海(如下图)属低云族。冬季出现日数最多,夏季最少。秋冬季节观赏性云海一天当中上午8时出现次数较多。观赏性云海出现的前一天或当天一般都有降水,可作为预报依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华山观赏性云海冬季出现日数最多的主要原因是(
)A. 云底凝结高度低 B. 绝对湿度大 C. 冬季风强盛 D. 凝结核增多9. 秋冬季节华山上午8时出现观赏性云海的形成过程是(
)①近地面水汽凝结 ②近地面空气抬升③地面受热 ④地面冷却A. ③②①④ B. ③②④① C. ④③②① D. ④①③②10. 华山云海的出现与降水表现出极大相关性的原因在于两者都需要(
)A. 锋面过程 B. 热力对流 C. 静稳的大气条件 D. 充足的水汽【答案】8. A
9. D
10. D【解析】【分析】【8题详解】华山观赏性云海属低云族,冬季气温低,空气对流弱,云底凝结高度低,方能出现云海。A正确,冬季绝对湿度小,B错误;冬季风强盛难以形成云海,C错误,该区域人类活动较少,凝结核季节变化不大,D错误,故选A。【9题详解】在水汽充足的条件下,秋冬季节,夜间由于地表辐射冷却,地面温度下降,近地面水汽遇冷凝结成雾。太阳出来后,地表增温,近地面空气抬升形成云海。过程为④①③②,故选D。【10题详解】华山云海的出现与降水都需要充足的水汽,降水不需要静稳的大气条件,也不一定跟锋面过程和热力对流有关。故选D。【点睛】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多出现于春季二至四月间。 形成的条件: 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 种类有辐射雾、平流雾、混合雾、蒸发雾等。(2021·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期中)北方日光温室的基本结构除了南方日光温室所具有的透明棚面外,还多了朝南的墙体。挖掘机掘土夯筑而成的厚墙日光温室曾遍布北方,如今逐渐消失。下图示意东北地区可升降棚面日光温室侧视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 南、北方日光温室基本结构的差异,说明墙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 阻止温室内热量外逸 B. 支撑温室,防止崩塌C. 白天蓄热,夜晚释热 D. 阻止冷空气进入温室12. 挖掘机掘土夯筑而成的厚墙日光温室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A. 保温效果差 B. 建造成本高 C. 耕地破坏多 D. 使用寿命短13. 棚面降低的主要目的是(
)A. 加大受热面积 B. 减少热量散失 C. 增加地面辐射 D. 增加太阳辐射【答案】11. C
12. C
13. B【解析】【分析】【11题详解】虽然墙体也能减少室内热量外逸,但是透明棚面是减少室内热量外逸的主体(玻璃或者塑料波薄膜只允许短波辐射通过,不允许长波辐射通过),A错;南方日光温室无墙体亦不崩塌,说明墙体在日光温室中的主要作用不是支撑,B错;与南方相比,北方纬度更高,冬季气温更低,需借助墙体白天吸收热量、蓄积热量,然后夜晚释放热量以保持温室的气温,C对;北墙虽能够阻挡冬季风,但是墙体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太阳辐射,转化为地面长波辐射,加热大气使棚内增温,D错。故选C。【12题详解】墙体较厚,保温效果好,A错;挖土夯筑而成的土墙,相比较砖墙或者混凝土墙来说成本较低,B错;挖掘机掘土夯筑而成的厚墙,说明所需土壤数量多,且出于节约成本的角度,,其所挖掘的土壤多为表层肥沃土壤,故此类日光温室的最大弊端是破坏耕地,C对;夯土而成的墙虽不如砖墙使用寿命长,但是做好防护措施,减少雨雪侵蚀其使用寿命也会相对较长,故使用寿命不是这种日光温室逐渐消失的原因,D错。故选C。【13题详解】白昼升高棚面,在东北太阳高度角小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提升进入日光温室的太阳辐射数量、强度,即接受太阳辐射的面积增加,使进入日光温室的太阳辐射数量增加,增加室内热量,A错;温室主要是保温,改善热量条件,东北地区的日光温室主要用于冬半年,保暖任务重。而改良后的棚面可升降,夜晚降低棚面能缩小日光温室内的空间,减少热量散失,利于保持室内气温,B对;白天升高棚面,增加了太阳辐射进入棚内,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增多,地面长波辐射增强,C、D错。故选B。【点睛】 由于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穿透力强,可以透过大棚的透光材料,进入到大棚内部,加热地面。而进入的阳光并不能直接温暖大气,因为大气只能吸收波长较长的辐射,因此地面起到了蓄热的作用,将太阳短波辐射转化为长波加热棚内的大气,而大气辐射也是波长较长的长波,穿透力弱,很难透过大棚出去。 与普通温室不同的是,日光温室中增加了墙体,而墙体也可以大量的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并通过长波辐射加热大气,因此,墙就相当于立起来的“地面”,增强了棚内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进而增加了棚内大气的热源。(2021·山东·滕州市第一中学新校高三期中)甲、乙两图为某地500hPa和1000hPa的等压面等高线图(单位:m)。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 若该地的气压特点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的气压值为500hPa B. 甲乙两图的气压差异是由于受热不均造成的C. 该地有可能位于城市 D. 该地的气温比周围地区低15. 若该地是北半球的中纬度某气压中心,则下列说法最可能是(
)A. 该气压中心是由于空气收缩下沉形成的 B. 该气压中心形成的季节为夏季C. 3300m高空气流呈顺时针辐散 D. 近地面气流呈逆时针辐散16. 若该地是南半球某地,则A点的风向是(
)A. 东北风 B. 西南风C. 东南风 D. 西北风【答案】14. C
15. C
16. B【解析】【分析】【14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可知,1000hPa等压面等高线图应位于近地面,所以甲图是1000hPa,乙图是500hPa,A错误;甲乙两地的气压差异是由于海拔高度的差异造成的,B错误;城市由于热岛效应,盛行上升气流,会形成低压中心,甲图1000hPa等压面等高线图向近地面方向弯曲,可确定近地面为低压中心,是受热膨胀上升形成,C正确;D错误。故选C。【15题详解】据上题分析,该气压中心是受热膨胀上升形成的,A错误;该气压中心形成的海陆位置不确定,无法判断季节,B错误;若该地是北半球的中纬度某气压中心,3300m高空为反气旋,则呈顺时针辐散,C正确;若该地是北半球的中纬度某气压中心,该气压中心为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气旋,空气呈逆时针辐合,D错误;故选C。【16题详解】若该地是南半球某地,A点位于南半球低压中心的西侧,根据近地面风的形成过程,可确定A地的风向为西南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气压的分布基本规律,近地面气压一般高于垂直方向的高空,如果是热力作用形成的气压中心,高空和近地面气压相反,等压面的分布特征是高压上凸,低压下凹。(2022·河北保定·高三期末)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降水稀少,年均降水量不足100mm,主要集中在夏李,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下图示意1961~2005年冬季南大西洋海表温度与塔里木盆地夏季降水关系(0为距平平均值,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分为正距平和负距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 塔里木盆地夏季降水与冬季南大西洋海表温度关系最为密切的时间段是(
)A. 1961~1970年 B. 1970~1985年C. 1985~1995年 D. 1990~2005年18. 导致塔里木盆地成为气候变化敏感区和脆弱区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形状况②人类活动③西风带和高原季风④地表植被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答案】17. B
18. C【解析】【分析】【17题详解】读图可知,塔里木盆地降水的变化趋势与海表温度变化趋势最一致的时间段是1970~1985年,说明此时段内塔里木盆地夏季降水与冬季南大西洋海表温度关系最为密切,B正确;1965~1970年间二者的变化趋势正相反,因此A错误;1990~1995年间,二都曲线变化趋势相反,1998~2000年间,二者变化趋势也是相反的,因此CD错误。故选B。【18题详解】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降水稀少,年均降水量不足100mm,主要集中在夏李,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夏季降水少的原因,是塔里木盆地封闭的盆地,周围高山环绕,水汽难以进入;冬季,西风气流受到高原的阻挡被迫分去,分别沿高原绕行,于是,在高原西北侧为暖平流,加剧塔里木盆地的干旱;受高原季风的影响,夏季高原季风阻挡印度洋来的西南季风对塔里木盆地的影响。因此降水也少。①③正确;塔里木盆地荒漠广布,地表植被少,人口稀少,人类活动少。对气候变化影响不大,②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高原季风:由于高原与周围自由大气的热力差异所形成的冬夏相反的盛行风系,称为高原季风。其中,以青藏高原季风最为典型。冬季高原面上出现冷高压,气流从高原向四周流动;夏季高原面上出现热低压,气流从四周流向高原。冬季,青藏高原相对周围大气而是一个冷源,使大陆上蒙古高压势力得于加强;夏季,青藏高原相对周围大气是热源,使得印度低压势力得于加强,即对西南季风有加强作用。总之,高原季风环流的方向与东亚地区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形成的季风的方向完全一致,两者叠加起来,使得东亚地区的季风势力特别强盛,厚度特别大。下表为台湾省五地五年内在4~9月的海陆风出现日数统计图。请结合上面的图片和下表,思考并完成下面小题。五年内4-9月台湾省五地海陆风出现日数统计月份站名456789花莲14.62021.620.419.417.6台东20.21820.21921.816.6台南21.421.419.622.221.621.2台中10.81520.42018.815.8桃园12.214.61422.219.o10.6注:(1)这里所探讨的海陆风需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①风向在昼夜中有向海向陆的变化﹔海风至少要持续吹3小时﹔③风速最小要达到1.5米/秒。(2)以上数据为按照以上标准,在1961~1965年五年内各月逐日逐时统计数据的平均值。19. 桃园和台南均位于台湾省西部,两者在海陆风出现日数上却存在较大差异,原因可能是(
)①两者的地形差异②两者的纬度位置差异③不同季风的影响强度和时间长短④东部山地对大气环流的阻挡强度⑤邻近海域的洋流性质差异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⑤ D. ①③④⑤20. 与台东相比,同位于台湾省南部的台南其海陆风的出现日数要多于前者,主要原因是(
)A. 大气环流 B. 地形 C. 地表物质组成 D. 洋流21. 6~9月期间,对台湾省南部各地而言,对海陆风的形成造成最大干扰的因素可能是(
)A. 西南季风 B. 地形 C. 台风 D. 洋流【答案】19. B
20. B
21. C【解析】【分析】【19题详解】读图,结合台南与桃园的位置判断,两地地形没有差别,两地均位于西部山地的西侧,山地的阻挡不会导致两地的海陆风差异,邻近海域的洋流性质相同,①④⑤错。两地纬度差别大,桃园在西北,台南位于西南,桃园受冬季风影响较强,因此,不同的季风影响强度与时间不同,会导致海陆风的日数存在差异,②③正确,故选B。【20题详解】与台东相比,同位于台湾省南部的台南其海陆风的出现日数要多于前者,是由于两地地形的差异,台东海拔较台南高,所以海陆风天数少,B正确,大气环流的影响相差小,A错误;地表物质构成相同,C错误;洋流影响差异小,D错误;故选B。【21题详解】6-9月为我国台风多发季节,台风的发生频率高,对海陆风干扰强度大,与西南季风和地形及洋流无关,故选C。【点睛】海陆风的形成主要是海陆热力差异造成,但海陆风的出现,往往受季风环流、洋流、地表性质等影响,台湾北部和南部,海陆风现出天数的差异主要是纬度差异造成。(2021·四川·树德中学高三期中)太行山脉是我国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地理分界线,其山麓焚风(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增温形成的一种干热地方性风)较强,焚风往往以阵风形式出现,从山上沿山坡向下吹。太行山区有众多河流发源地或流经地区,其东麓地带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下面左图为太行山东西两侧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太行山山麓焚风季节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2. 太行山东西两侧焚风效应较强的坡面及焚风多发的季节是(
)A. 东坡夏季 B. 东坡冬季 C. 西坡夏季 D. 西坡冬季23. 太行山东麓焚风效应在一日内较强的时段及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A. 夜间,焚风与谷风叠加 B. 白天,焚风与山风叠加C. 夜间,焚风与山风叠加 D. 白天,焚风与谷风叠加24. 太行山春季焚风对当地农业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①气温升高,小麦返青提前②热量增加,熟制改变③平原积雪消融,缓解春旱④蒸发增强,加剧干旱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答案】22. B
23. C
24. D【解析】【分析】【22题详解】太行山西侧为高原,冬季来自内陆的冷气团(西北风)强劲且干燥,一部分在山脉西侧受阻挡堆积,另一部分气流越过太行山,在东侧(背风坡)下沉增温,且东侧海拔高差大,下沉增温幅度大,B项正确;太行山西坡为冬季风迎风坡,D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太行山夏季焚风效应较弱,A、C错误。所以选B。【23题详解】夜间太行山东坡坡面辐射冷却快,气流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风,与焚风风向一致,焚风随之加强;白天山地东坡增温快,气流沿山坡上升,为谷风,与焚风风向相反,有抵消和抑制作用,故焚风强度较弱。C项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24题详解】焚风效应会使热量增加,使得小麦返青期提前,但对熟制影响不大,①正确、②错误;华北平原地区冬季地表积雪少,缓解春旱作用小,③错误;焚风增温会使蒸发增强,加剧干旱,也易引发森林火灾,④正确。所以选D。【点睛】焚风是由于空气作绝热下沉运动时,因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种干热风。焚风常出现在山脉背风坡,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部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在高压区,空气下沉也可产生焚风。(2021·天津·高三期中)25. 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下图为沃克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沃克环流强弱会引发相应地理环境的变化。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A. 沃克环流变强,③变强,甲海域沿岸暴雨成灾B. 沃克环流变强,②变弱,秘鲁寒流势力减弱C. 沃克环流变弱,影响我国台风次数增强D. 沃克环流变弱,我国东部地区往往南旱北涝【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沃克环流变强,说明此时乙到甲地的太平洋海水流动变强,意味着拉尼拉现象的出现,此时甲海域温度比往年偏高,气流上升增强,③变强,甲海域沿岸暴雨成灾,A正确。乙海域气温比往年偏低,气流下沉增强,此时乙到甲地的太平洋海水流动变强,秘鲁寒流势力增强,B错误。当沃克环流变弱时,说明此时乙到甲地的太平洋海水流动减弱,意味着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海—气相互发生改变,此时甲海域温度比往年低,形成的台风减少,影响我国台风次数减少,C错误;此时甲海域温度比往年低,夏季风势力较弱,我国东部地区往往南涝北旱,D错误。故选A。【点睛】海洋锋是指不同性质海水之间狭窄过渡带。南大西洋某海区因热带洋流的侵入形成了海洋锋,海洋锋表面大尺度背景气压高低与水温高低的递变方向常年接近一致。由于海洋锋表面大气受局部热力作用与大尺度背景气压共同影响,海洋锋附近海表面出现风速最小值。下图示意南大西洋某海域表层海水年均温度、气温梯度及风速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 该海域盛行风向最可能为(
)①偏东风②偏南风③偏西风④偏北风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7. 该海洋锋轴线位于(
)A. 甲 B. 乙 C. 丙 D. 丁28. 导致海洋锋附近海表面风速最小的物理过程为(
)A. 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反向叠加B. 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垂直气压梯度反向叠加C. 冷热不均——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反向叠加D. 冷热不均——大气水平运动——垂直气压梯度反向叠加【答案】26. D
27. C
28. A【解析】【26题详解】依据材料“……气压高低与水温高低的递变方向常年接近一致”可知,水温越高的海域海洋锋表面气压越高。读图可知,由M到N,水温逐渐升高,因此气压逐渐升高,水平气压梯度力由N指向M,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左偏30°--40°左右即为风向,应为西北风。③④正确,故选D。【27题详解】“海洋锋附近海表面出现风速最小值”,说明该海洋锋轴线位于风速最小的区域。风速最小值为0,位于图中丙地右侧附近,故选C。【28题详解】冷热不均引起的是大气的垂直运动,C、D错误。同一水平面气压有高有低,产生水平气压差,从而形成空气的水平运动---风,因此导致海洋锋附近海表面风速最小是因水平气压梯度反向叠加,A正确,B错误。故选A。【点睛】导致海洋锋附近海表面风速最小的条件是大尺度气压背景场梯度方向与海洋锋附近海表温度梯度方向接近一致,其物理过程为:海洋锋暖(冷)水区一侧上空对应有低(高)气压,由此产生的局地气压梯度与大尺度背景气压梯度方向接近相反,导致锋区附近叠加后的气压梯度最小,海表风速因此也最小。(2021·湖南·高三期中)武夷山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山谷风引起的云雾能够减少日照,提升茶叶品质。下图示意2020年8月24日武夷山山区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 该日武夷山山区气象站记录的谷风出现的时间为(
)A. 6点前后 B. 11点前后 C. 18点前后 D. 24点前后30. 与夏季相比,该气象站冬季谷风(
)A. 出现早,风力大 B. 出现早,风力小 C. 出现晚,风力大 D. 出现晚,风力小【答案】29. B
30. C【解析】【分析】【29题详解】在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的条件下,受热力环流影响,山区白天一般吹谷风,晚上转变为山风。图中10—12时风向发生明显的变化,应该是谷风开始出现,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30题详解】与夏季相比,冬季太阳高度更小,谷底受山体阻挡明显,气温上升慢,谷风出现时间较晚。夏季普遍温度高,气压梯度小,风力小;冬季谷底、山峰之间温差大,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点睛】白天,山坡升温速度快于山谷,山坡盛行上升气流,山谷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风由山谷吹向山坡,为谷风;晚上,山坡降温速度快于山谷,山坡盛行下沉气流,山谷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风由山坡吹向山谷,为山风。(2021·重庆·模拟预测)比湿是空气中水汽质量与该团空气总质量的比值,通常用来表示空气的湿度。读青海湖湖岸8月15日正午、午夜空气比湿分布状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1. 图中信息显示青海湖(
)A. 白天呈现干岛特征,夜间呈现湿岛特征 B. 白天和黑夜均呈现湿岛特征C. 白天的湿岛特征比夜间更为显著 D. 湖泊湿岛的垂直运动低于1000m32. 湖泊上空等比湿线在午夜比正午弯曲度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A. 气流水平运动微弱 B. 地形封闭,外界气流难以进入C. 气流对流运动旺盛 D. 地势开阔,气流扩散能力强33. 在没有大尺度水平气流的条件下,图中甲地(
)A. 正午吹东风 B. 正午吹西风 C. 午夜吹南风 D. 午夜吹北风【答案】31. B
32. A
33. B【解析】【分析】【31题详解】依据图中信息可知,无论正午还是午夜,青海湖湖区上空等比湿线的数值均高于同海拔的周边地区,说明青海湖白天和黑夜均呈现湿岛特征,排除A,B正确;夜间湖泊上空比湿值更大,说明夜间的湿岛特征比白天更为显著,C错误;依据图示信息,湖泊湿岛的垂直运动远高于1000m,D错误。故选B。【32题详解】依据图中信息,青海湖上空正午等比湿线较为平直,可推测正午时水汽水平输送作用较为强烈,即气流水平运动显著;午夜等比湿线弯曲度较大,可推测此时水汽水平输送作用微弱,大气垂直运动较为显著,A正确。夜间气温降低,空气的对流运动要比正午弱,B错误。当地的地形、地势条件稳定,对午夜、正午空气湿度的影响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因而地形、地势不是等比湿线弯曲度不同的原因,BD错误。故选A。【33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甲地位于湖泊东部近地面,在没有大尺度水平气流的条件下,正午湖泊增温幅度小于陆地,形成高压,甲地受湖风影响,吹西风,排除A,B正确;午夜湖泊降温幅度小于陆地,形成低压,甲地受陆风影响,吹东风,CD错误。故选B。【点睛】水体与陆地存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两地的气压不同,造成大气的水平运动,本题类比海陆风的形成过程:读鄱阳湖周边德安气象观测站和鄱阳气象观测站年平均风速逐时距平日变化图(正距平为西风,负距平为东风),完成下面小题。34. 与鄱阳气彖观测站相比,德安气象观测站(
)A. 吹湖风时的最大风速较大 B. 吹陆风时的最大风速较大C. 陆风转湖风较晚 D. 湖风转陆风较早35. 调查发现,两个气象观测站夏季湖风时长都比冬季长,其影响因素是(
)①白昼时间②植被盖度③湖泊面积④夏季风风向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36. 随着两地城镇面积增大,鄱阳、德安湖陆风的变化可能是(
)A. 鄱阳、德安湖风都减弱 B. 鄱阳、德安陆风都增强C. 德安湖风增强,陆风减弱 D. 鄱阳湖风减弱,陆风增强【答案】34. D
35. C
36. C【解析】【分析】【34题详解】读图可知,德安吹湖风(东风)时的最大风速小于鄱阳吹湖风(西风)时的最大风速,A错误;德安吹陆风(西风)时的最大风速小于鄱阳吹陆风(东风)时的最大风速,B错误;德安陆风(西风)转湖风(东风)的时刻约为8时,鄱阳陆风(东风)转湖风(西风)的时刻约为9时,故德安陆风转湖风较早;德安湖风(东风)转陆风(西风)的时刻约为18时,鄱阳湖风(西风)转陆风(东风)的时刻约为20时,故德安湖风转陆风较早,C错误,D正确。【35题详解】湖陆风的转变,实际上是由湖与陆的温度变化而导致的,白天以湖风为主,夜晚以陆风为主。夏季比冬季白昼长,日出时间较早,开始升温的时间早,降温的时间晚,加之夏季湖泊水域面积明显大于冬季,湖泊升温与降温速度都明显小于冬季,故与冬季相比,夏季由陆风转变为湖风时间较早,由湖风转变为陆风时间较晚,①白昼时间③湖泊面积正确。该地位于亚热带,植被盖度冬夏季差异不大,②植被盖度不符合;鄱阳和德安分别位于鄱阳湖的东西两侧,夏季风(东南风)可能会延长德安湖风时长、缩短鄱阳湖风时长,④夏季风风向不正确。故排除ABD,选C。【36题详解】随着城市面积扩大,热岛效应增强,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温差,两城镇湖风都增强,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两城镇陆风都减弱,排除ABD,选C。【点睛】市区气温往往明显高于郊区,其原因是城市人口、产业集中,排放热量多;城市建筑物高大密集,不利于散热;城市地面硬化,增温快。市区与郊区的温差越大,城市热力环流越强。(2021·陕西·渭南市瑞泉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门源气象站(约90°E)位于祁连山东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如图示意2006年8月26日门源气象站所在山谷一次由山谷风环流影响下形成的降水过程。完成下列各题。37. 图示时段,门源气象站所在地谷风的主要风向为(
)A. 偏东风 B. 偏南风 C. 偏西风 D. 偏北风38. 与此次降水形成时的气流运动、气温、气压状况相符的示意图是(
)A.
B. C.
D. 【答案】37. A
38. A【解析】【分析】【37题详解】由图可知,谷风最快的风向大致在15时到17时,此时以偏东风为主,包括东南风和东风,且在17时到次日1时间,17时到18时是偏东风,21时,次日2时也为偏东风,故A正确;偏南风的时间出现在15时到16时和18时到19时,因此偏南风不是主要的谷风风向,故B错;偏西风出现在20时、22时、24时,不是主要风向,故C错;偏北风出现在21时、23时到次日2时,但风向所占比较小,风速较小,不是主要风向,D错。故选A【38题详解】在A图中,白天与山坡等高的谷地上空气温低于山坡,谷地上空气流下沉,山谷底部气压高,谷底的风吹向山坡,形成谷风,由材料图可知,谷风出现在白天,15时到16时,降水出现在17时左右,符合此次降水的成因,故A正确;在B图中,谷风示意图风向画法错误,故B错;在C图中山风示意图风向画法错误,故C错;在D图中夜晚与山坡等高的谷地上空气温高于山坡,谷地近地面空气上升,山坡上气压高,山坡上的风吹向谷底形成山风,但不符合降水时间,山风出现在夜间,D错误。故选A。【点睛】偏北风——大于315度小于45度,亦即从正北左右45度角以内吹来的风;偏东风——大于45度小于135度,亦即从正东左右45度角以内吹来的风;偏南风——大于135度小于225度,亦即从正南左右45度角以内吹来的风;偏西风——大于225度小于315度,亦即从正西左右45度角以内吹来的风。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热力环流示意图,虚线a、b、c、d示意气流运动轨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9. 若该环流出现在白天,且甲为陆地,乙为海洋,则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40. 若该环流出现在夜晚,且甲为陆地,乙为海洋,则a为(
)A. 西南风 B. 东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北风41. 若甲为市中心,乙为郊区,则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为(
)A.
B.
C.
D. 【答案】39. B
40. D
41. C【解析】【39题详解】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因此①②两地气压高于③④两地。若该环流出现在白天,且甲为陆地,乙为海洋。由于白天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因此近地面陆地气压低于海洋,由此可知②地气压高于①地。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②地,B正确。排除ACD,故选B。【40题详解】若该环流出现在夜晚,且甲为陆地,乙为海洋。由于夜晚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因此近地面陆地气压高于海洋,即近地面①是高压,②是低压,则a由①流向②,即由西向东,考虑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偏)、摩擦力影响,a为西北风,D正确。排除ABC,故选D。【41题详解】若甲为市中心,乙为郊区,则近地面甲气压低、乙气压高,高空相反,故近地面甲处等压面较乙处低,高空等压面甲处等压面较乙处高,C图所示正确。排除ABD,故选C。【点睛】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海拔越低,气压越高;由于不同地区接受太阳辐射不同温度有差异,温度相对高的地区空气密度减小(热胀冷缩)气压降低,温度相对低的地方气压升高,热的地方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凹,中心气压低,周围气压高,高空相反;等压面向高空凸出,则为高压;反之,则为低压。

1.什么是绿肥?
答:绿肥是用作肥料的绿色植物体,有时将绿色植物体直接翻压于农田耕地之中以增强土壤肥力。例如:常见的豆科绿肥,黄豆、绿豆、豌豆,黄豆根部有大量固氮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换为能被作物吸收的氮肥,以增加土壤肥力。豆科绿肥的优势在于种植期短而且可以与作物套种。
2.能否说中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均属于外流河?
答:不能,因为在黑龙江省西部,大兴安岭东侧也有一个内流区,名为:乌裕尔河内流区。
3.西藏的江南指的是哪些地区?
答:西藏的江南包括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林芝察隅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兼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共同影响,呈现出一片浓郁的亚热带甚至热带风光,植被景观体现出强烈的垂直地带性。
4.什么是草甸?草甸和草原的区别是什么?
答:草甸草原和普通意义上的(疏林)草原主要是由于水分的差异造成了草的类型有差异,草甸草原里的草多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个头比较大对水分的需求较高,可以形象的记忆为,草甸就是“草长得沉甸甸,长得茂盛!”
5.平均年龄和平均寿命的区别是什么?
答:这是两个经常被搞混的概念,中国人的平均年龄应该是活着的人的所有年龄叠加/人口数,约为42岁。
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则是根据一段时间(例如一年)已死的人的年龄总和/总人数 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3岁。所以平均寿命只是一个预测值,但在短时间内变化不大。
6.咸水湖是如何形成的?
答:咸水湖可以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也是一个淡水湖,但由于流入的水小于流出的水,湖面会逐渐变小,而蒸发量也会逐渐变小,最终实现了流入的水与流出的水之间的平衡,湖泊面积不再变化。而汇入湖泊的河水必然有少许矿物质,这些矿物质逐渐沉积,随着湖泊面积的缩小,盐度也逐渐升高,最终变成了咸水湖。
7.为何说洪泽湖是一个悬湖?
答:洪泽湖,在江苏洪泽湖区位于江苏省西部淮河下游。洪泽湖湖底高出东部苏北平原4~8米。在治淮以前,洪泽湖汪洋一片,既无固定湖岸,又无一定形状。现在湖区的东部大堤宽50米,全长67公里,几乎全用玄武岩的条石砌成。远远望去,宛如一座横亘在湖边的水上长城。这条长堤不仅保护着下游地区的万顷良田和千百座村镇,而且拦蓄的丰富水源为航运、发电、灌溉提供了便利。
8.滑坡和泥石流有什么区别?
答:地理位置一般有差异:滑坡一般在坡面上,泥石流则一般出现在山谷之中物质组成不同:泥石流的含水量较大
滑坡发生后坡面的坡度会有所降低,即等高线会由密变疏。
9.黄土高原的土壤肥沃是有机质丰富这种说法正确吗?
答:不对,黄土高原属于风力沉积而形成。黄土高原富含丰富的矿物质例如氮、磷,所以土壤比较肥沃。
10.伊犁河谷为何成为西北的湿岛?
答:位于西风带来自大西洋的水汽遇天山山脉的抬升作用,成为新疆降水最为丰沛的地区,年降水量可达400毫米以上。
11.国土和领土有何区别?
答:国土的概念比领土要大,国土包括领土、领空、领海及其专属经济区。我国的领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而中国的国土面积为1260万平方公里【960万 300万】,其中的300万是由37万平方公里的领海拓展出的专属经济区。
12.太阳大气结构的色球层和日冕层为何看不到?
答:主要由于光球层的亮度非常高,色球层和日冕层发出的微弱光芒便黯然失色,通常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只有借助光学仪器或在日全食时才能肉眼观察到色球层和日冕层。
13.为何海拔较高的山地从山脚向上,降水量是先增加后减少,一般在山腰地带降水最多?
答:山地降水一般在迎风坡,水汽沿着地形上升过程中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形成降水。在山脚没有大量水汽凝结,降水较少,越往山腰水汽凝结越多,空气达到过饱和形成降水,达到一定高度水汽含量减少,降水又减少。所以迎风坡山腰地带降水最为丰富。
14.如何简单识别月相?如何用月相来辨别方向?
答:上弦月呈“D”字形,月面朝西,可能有人说既然是“D”字形,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月面是应该朝东啊!但实际观察月相的时候对中国的观察者来说总是必须面向南方的天空,那么就成了“面南背北,左东右西”。残月呈“C”字形,月面则是朝东的。
15.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最佳季节为何不是夏季?
答:喜马拉雅山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在7—8月降水特别充沛,而在冬季风力又特别的强,相对来说只有4—6月(春季),9—10月(秋季)为攀登的最佳季节。
16.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有哪些?珠穆朗玛峰为何南坡较北坡的雪线低?
答:对于雪线处必然是(降雪量=积雪消融量),故雪线的高低既受降水多少的影响又受气温的影响,虽然珠穆朗玛峰南坡光照强积雪消融量大,但是它的降雪量也大,因此南坡的雪线比北坡的雪线低500米也就不足为奇。请自己分析天山是南坡还是北坡的雪线较低?
17.地球上有几个无风带?
答:两个,赤道无风带【南北纬5度之间】和副热带无风带【南北纬30度附近】,由于附近地区气压差小,故而风力相当小。
注:【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无风带可以说是世界上风浪最小的海峡。】
18.三峡工程如何蓄清排浑?
答:首先三峡水库保证一定的水位有利于发电、通航、供水。由于长江上游冬季降水较少,河流的含沙量也小,进入10月后开始蓄水在11月水位便提升至175米。而夏季由于河流的含沙量大,为避免三峡水库的淤积和河口三角洲的退化,三峡库区的水位在4月以前又退回到了145米以利于汛期排浑。当然在长江流域洪水来临的时候,为保住长江中下游平原,即使河水的含沙量再大,也只有滞留在三峡水库之中。
【注:黄河小浪底的调水调沙也是在夏季进行,一般为6—7月】
19.什么是套种?什么是轮作?什么是休耕?
答:套种是同一块耕地,同时种植两种以上的作物,例如玉米地里套种豆类作物;轮作即是同一块耕地轮番种植两种或多种作物;休耕即是在某块耕地本该种植作物的时候,让地休养生息一年,以积累一定的肥力。
20.什么是地带性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
答:地带性包含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海陆位置)、垂直地带性,这些因素共同影响某地的气候,气候则决定植被,气候和植被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土壤是地带性土壤。例如:江南丘陵的红壤属于地带性土壤;东北的黑钙土属地带性土壤而沼泽土则属非地带性土壤;
四川盆地的棕黄壤属于地带性土壤,而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则属于非地带性土壤。因为同纬度地区紫色土非常少见,从成因上分析紫色土是由盆地周围的紫色砂岩和页岩风化物在盆地堆积形成,富含钙、磷、钾等矿物元素较为肥沃。由于人为耕作而逐渐形成的土壤例如水稻土、黑垆土都是非地带性土壤。
21.关于在野外如何扎营的问题?
答:野外扎营一般遵循“平坦开阔、近水当道”的原则,即在地形平坦(或山脊的缓坡)、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的开阔地扎营,以利于紧急事件的处理。不宜扎营于山谷之中,以防滑坡、洪流;不宜扎营于山顶之上以防雷击;不宜扎营于陡崖之下以防崩坡、坠物、山洪等。不宜扎营于密林之中,以防森林火灾或野兽突袭。
22.等值线有多少种?等值线的疏密程度能反映什么信息?
答:无数多种,等值线的疏密程度都是反映的某一地理量的变化率,例如:①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坡度的大小,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水流越急;②等潜水线的疏密则反映出地下水流速的快慢,等潜水线越密,地下水流速越快;③等压线的疏密反映气压梯度力的大小,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
23.什么地方适合修坎儿井?
答:坎儿井实为地下暗渠,一般修建在西北地区高山的山麓附近,修建时要选择水量比较大,工程量比较小,隔绿洲又比较近的地区。
24.气旋是如何移动的?
答:热带气旋自东向西移动,温带气旋自西向东移动,这种移动规律与低压中心与副高中心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有关。
25.白尼罗河流域和青尼罗河流域主体都是热带草原气候,为何白尼罗河的水量比青尼罗河稳定得多?
答:白尼罗河流域和青尼罗河流域的气候主体确为热带草原气候,但同样是热带草原气候其实也有一定的差异,白尼罗河的源头逼近赤道,虽由于地形原因只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但靠近赤道受赤道低压控制的时间显然要比青尼罗河流域长得多,因此书上提到了白尼罗河处于“赤道多雨带”更加之白尼罗河上游有稳定的湖泊水补给,所以白尼罗河水量稳定。当青尼罗河进入汛期的时候,尼罗河干流也迎来了汛期。
26.低压就是气旋这句话对吗?
答:99%的情况下是对的。一般情况下低压就是气旋,但是不是绝对的,倘若在赤道附近有一个低压中心,由于赤道附近地转偏向力几乎为0,所以气流无法旋转也就无法形成气旋。
27.全球气候变暖为何会使中纬度更加干旱,高纬度变得湿润?
答: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蒸发更为旺盛,山体冰川逐渐退缩终将无冰可融,干旱地区的河流逐渐消失,河流下游的绿洲也会逐渐消失,会加剧土地的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导致高纬地区的冰雪融化速度加快,水汽上升易凝结成云致雨,降水反而增多,变得适宜耕作。
28.如何区别风化和侵蚀?
答:风化是外力使岩石表面变碎(但还贴在母体上),侵蚀是外力把上面形成的碎块儿剥离下来,搬运是外力再把这些剥下来的碎块搬到其他地方去。
29.墨累-达令河冬夏均出现汛期的原因?
答:墨累-达令河源头部分主要是亚热带湿润气候,中游大部是热带草原气候,这两种气候都是夏季降水多,因此出现夏汛,下游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冬雨型,因此出现冬汛。
30.为何同纬度的海洋上暖流流经地区海水盐度高于寒流流经地区?
答:暖流流经地区水温高,蒸发强;并且溶解的盐分多,所以同纬度暖流比寒流的盐度高。
31.山前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有何异同?
答:三者都是由于流水的冲积作用,但位置有所不同,山前冲积扇一般在河流的出山口附近,冲积平原一般在河流的中下游,河口三角洲则是在河流的入海口附近。
32.水文里的水深和水位这两个概念如何区分?
答:水位时水表面到海平面的高度——海拔高度;水的深度是水面到河谷(海底、隔水层等)之间的相对高度
33.北美同纬度的大陆东岸与亚洲相比为何没有形成大范围的季风气候?
答:北美大陆比亚欧大陆小了很多,,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相对较小,受海洋影响大。
34.雨影效应和焚风效应的区别?
答:二者大致相同,都是讲气流越过山地后在山地背风坡温度升高、降水很少的情况。
雨影效应只不过强调降水少而已,提到焚风,人们通常联想到高温的情况,但是二者是同时存在的。
35.什么是井排井灌?什么是井渠系统?
答:【以北丘洼为例】:井排就是钻去浅层机井抽去机井附近的浅层咸水使得地下潜水位下降,井灌就是抽取深层的地下淡水用作灌溉,同时淋失地表盐分,以治理土地的盐渍化。
井渠系统:井(竖井) 渠(横向沟渠):输送地表淡水和深层地下淡水用于灌溉。
深层地下水:(上百米深)上有隔水层保护极难得到大气降水补给属不可再生资源、过度开采后不易恢复,容易出现地面沉降,地下水漏斗区,还会造成地质灾害;滨海地区还会导致海水入侵地下含水层。
36.太行山西坡的自然带为何要高于东坡呢?
答:自然带延伸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热量,太行山东坡、西坡的降水量都超过了400毫米,但是东坡降水略多于西坡,则造成了东坡的光照热量不如西坡,故而西坡的自然带延伸得较高。
37.为何要在背斜处开挖隧道?而不在向斜处?
答:因为向斜处利于汇集地下水,况且容易塌陷。而背斜岩层上拱符合力学原理,又不容易出现地下水汇集。
38.为何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的自流井盐度较高?
答:地下水来源于东部山地,长途跋涉,溶解了很多的盐类物质,矿化度高!离东部越远盐度越高。大自流盆地的地下水实质是来自大分水岭东侧的大气降水。
【通常河道中的石头被打磨得越来越小,这增加了河流的矿物质,地下水也是一个道理】
39.夏季暴雨前为何人感觉很闷热?
答:夏季暴雨前通常气压会降低、空气中水汽含量高,空气中的含氧量降低,呼吸系统功能不好的人很不适应容易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
40.秋高气爽的天气是如何形成的?
答:秋高是指的秋季高气压控制的晴朗天气,空气中水分含量少,含氧量高,人感觉呼吸顺畅,故称之为“气爽”。
41.为何新疆天山上的“赛里木湖”被称为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答:因为塞里木湖位于天山北坡紧邻伊犁河谷地带,地处西风的迎风坡,有来自大西洋的充足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充沛降水,造就了这个淡水湖。
42.世界上最大的红树林区位于哪里?
答:孟加拉国沿海拥有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天然红树林分布区和大面积的人工红树林。
43.怎么判断一个自然带是否是按非地带性分布?
答:非地带性,即不按常规出牌,既非经纬度地带性又非垂直地带性。例如:南美洲巴塔哥尼亚荒漠,是因为地处西风的背风坡而形成的属非地带性。地球上其他与之纬度相当海陆位置相当的地方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44.“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请问积雪为何能够保温?
答:冬天麦盖三层被,说明积雪覆盖有对冬小麦保温的作用。由于积雪阻止了作物与外界的热交换,让其温度恒定在了 0 摄氏度左右,这一气温相比外界已经很高了。
45.为什么春秋两季的寒潮对我国农作物的影响最大?
答:因为秋天有的农作物还没有完成收获,例如:“打了霜的茄子”;春天气温本来已经开始回升,农作物已经开始生长,遭遇寒潮农作物很难适应。就是人在春秋两季也很难适应多变的气温而容易感冒。
46. GPS定位至少是3颗还是4颗卫星才可以定位?
答:三维坐标:【经度、纬度、高度、】——观测静态的物体需要3颗
四维坐标:【经度、纬度、高度、时间】——观测动态的物体需要4颗,可以根据四维坐标计算速度,位移等量
47.杆影的方向与太阳的方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取决于太阳与杆的相对位置,例如太阳在杆所在地的东北方向,则影落西南;太阳在杆所在地的正南方向则影落正北(正午时刻)。
48.树木的年轮能反映些什么信息?
答:年轮宽表示那年光照充足,风调雨顺;若年轮较窄,则表示那年温度低、雨量少,气候恶劣。
49.地形和地貌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地形是地表起伏和地物的总称,地形起伏的大势一般称为地势。五大地形为: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②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各种面貌,是不同的地质条件造就的,各种内外力作用后的结果。根据形态分类则可以划分出五大地形;根据成因分类则有喀斯特地貌、流水地貌、风蚀地貌、雅丹地貌等。
所以说,地貌的概念其实比地形要大。
50.综合题中回答河流的水系特征与水文特征有什么差异?
答: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回答的关键点位“两期、两量、两水”
河流的水系特征则需要回答: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水系的形状、河网密度、落差或峡谷分布。
【常见的水系形状:向心状、放射状、平行状、网状、扇状水系】
51.青藏高原上的高原季风是如何形成的?
答:青藏高原上冬夏盛行风向相反的现象。是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立的风系。高原相对于四周同高度的自由大气,夏季为一热源,在高原近地面层形成一个热低压,低压中心厚度约2.5公里;冬季为冷源,形成一个冷高压,厚度约1.0公里。
52.什么是盐尘暴?
答:“盐尘暴”主要发生在盐渍化区域的干旱地带,由大风将含盐的尘土吹起而形成。颜色较白的又称为“白风暴”,其盐尘的主要来源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
53.8.0级的汶川大地震暴发出的能量比7.6级的唐山大地震多好多倍?
答:汶川大地震为8.0级,而唐山大地震为7.6级,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故为其0.4*30=12倍。
54.地震波的横波和纵波对房屋的摇晃有何区别?
答:地震波的横波一般使得建筑物左右摇晃,纵波使得建筑物上下颠簸。由于纵波传播得较快对于震中附近的地区总是先感受到上下颠簸,再感受到左右摇晃;由于纵波衰减得很快,所以在2008年5.12大地震的时候重庆云阳只感受到了左右摇晃,这也是判别地震发生地离我们远近的一种方式。
答:不对,大多数地下水是潜水,就算是承压水也可能含有很多对人体有害的矿物质。例如:《三国演义》中讲到诸葛亮南征云南时遇到了四眼毒泉,其中“哑泉“的成因是云南多铜矿,而毒潭之中的微生物能将铜单质氧化成溶于水的有毒铜离子,人饮之产生重金属中毒。而自来水经过多重净化处理,并除去了对人体有害的有毒离子,所以说自来水的水质比地下水的水质要好。不然领导人们安敢放心饮用?
56.烧荒主要是增加土壤矿物质还是有机质?
答:主要是增加其有机质。在我的记忆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经济落后,为了节约肥料钱,农村人将山林的草皮铲得光秃秃的,经焚烧成灰后撒到农田里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同时也能补充一些矿物质,如草木灰中的碳酸钾。
57.从空调房进入较热的房间为何感觉热浪袭来?是因为热力环流的原因吗?
答:当人从气温较低的空调房进入气温较高的房间,而气温较低的人体顿时被热空气所包围并发生了热传递,人感觉有一股热浪扑向自己,并不是因为热力环流。
58.“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句农谚的意思是?
答:狭义:指种瓜种豆的时间是在清明左右。瓜类:如南瓜、黄瓜 豆类:如黄豆、绿豆。
广义:清明时节我国除东北和西北,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
59.晒太阳(日光浴)有什么讲究?
答:太阳光包含了各种波长的光:红外线、红、橙、黄、绿、青、蓝、紫、紫外线等。太阳光中的红外线具有很强的热效应,并易于被物体吸收,通常被作为热源。透过云雾能力比可见光强。
早晨6到至10到这段时间最适合晒太阳。此时阳光中的红外线强,紫外线偏弱,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再有下午4点至5点也是晒太阳的最好时间,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但夏季日照时间较长,下午4-5点又正是热浪滚滚的时候,晒太阳的时间可以稍稍推后一点。
60.紫外线有哪些危害?紫外线强弱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据研究,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①对皮肤的伤害,轻者会使皮肤灼伤,晒后皮肤显得干燥、粗糙、易生皱纹,显得衰老,严重时还可能会诱发皮肤癌。
例:经常晒太阳会使得皮肤中的黑色素增多,皮肤变黑。如果皮肤较差的人,经几天太阳的暴晒后,可能出现脱皮,红肿等现象。
②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也很严重,特别是对老年人,会明显增加患白内障的机会。
这便是用电器是通过遥控器发射红外线来控制电器的工作而没有采用紫外线的原因。
紫外线的好处:消毒杀菌、帮助人体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紫外线的强弱主要受太阳高度、海拔高度、天气因素的影响。
例如:例如:对于重庆来说,夏季7—8月紫外线最强,而一天之中尤以正午前后最为强烈。因为此时太阳高度较大,而且受副高控制经常出现干旱少雨天气。
61.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气候为何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首先温带气候的四季是最分明的,气温年较差是最大的,而温带大陆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比较起来,由于受海洋影响小,其气温年较差最大可达62.3℃。
62.长江荆江段“九曲回肠”形成原因是什么?
答:首先长江进入中下游平原后流速陡然减缓,泥沙容易沉积。其次是河流两岸是沙质土壤易受流水侵蚀,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使得两岸受侵蚀不均。
63.美国的西部和东部分别用的是哪一个时区的区时?
答:西部时间为:西八区(洛杉矶时间) 东部时间为:西五区(纽约时间)
64.为什么秘鲁寒流可以形成大的渔场,加尼福尼亚寒流却没有形成大的渔场?
答:中低纬五大寒流:
【秘鲁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都符合形成渔场条件。但五大寒流中,仅秘鲁寒流最强大,形成渔场也最大。
65.什么是湿地?
答:湿地既有天然的也有人工的,湿地即湿润的土地(wetland)主要包含:江、河、湖、沼、滩(滩涂)。
※66.飞机跑道要沿着风向建设,以便飞机能够逆风起降,那为什么飞机要逆风起降呢?答:逆风环境中,空气流速加快,飞机翅膀产生的上升力大,能够在较短跑道下迅速起飞.降落可借助阻力来减小飞机的速度,缩短着陆时的滑跑距离。
67.西藏最具开发价值的资源为何是太阳能而不是水能、地热能、风能?
答:最具开发价值应理解为:开发的程度还比较少,开发后得到的效益比较高。相比之下西藏的太阳能丰富,而且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比较多,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充电等而且比较环保。建大型的水利工程来开发水能可能引起生态破坏。
68.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区别是?
答:一次能源是指从自然界取得未经改变或转变而直接利用的能源。如原煤、原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潮汐能、地热能、天然铀矿等。
二次能源是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加工过程中往往要用到机械设备。
故:风能、地热、水能、太阳能属一次能源,风力、地热、水力、太阳能发电属于二次能源。
69.藏装为何要露半个膀子反映什么样的地理环境?
答:准确的说藏装的右袖是可灵活穿戴的,白天气温高,露出膀子,以调节体温,夜晚气温低,穿上袖子,因此藏民的服装反映了当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特点。“一天四季到全年备寒装”,这句谚语也反映出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气温年较差小的特点。
70.安第斯山脉是由哪两大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的?
答:安第斯山脉由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形成,而北美的落基山脉则是由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参照板块构造图】
71.岛屿按成因可以分成哪几种?
答:岛屿分类:
①大陆岛(构造岛和冲蚀岛)、
世界上多数岛屿为大陆岛,例如:不列颠群岛、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格陵兰岛、纽芬兰岛、马达加斯加岛、台湾岛、海南岛、库页岛、新西兰的南北二岛都属于构造岛。
②海洋岛(火山岛,珊瑚岛)如:夏威夷群岛(火山岛)、冰岛(火山岛)、大堡礁(珊瑚岛)③冲积岛如:崇明岛、黑瞎子岛④人工岛
72.土耳其海峡的密度流流向是怎么样的?
答:首先黑海地区的降水量多于地中海地区而且黑海汇入了包含多瑙河在内的一些大河。再则黑海纬度相对偏高蒸发量偏小,使黑海海面高于地中海海面,表层海水经海峡由黑海流向地中海,底层洋流流向相反,但因海峡较浅,阻碍了流入黑海的水量,使流入黑海的水量小于从黑海流出的水量,维持着黑海水量的动态平衡。
73.季节性融雪补给和永久性冰川补给的区别?
答:永久性冰川补给是全年存在的只是冬季融化很少或不化,气温越高融化量越大,所以夏季融化最多,所以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在盛夏进入汛期。
季节性融雪补给是季节性存在的在中温带地区冬季降雪不能融化,春季转暖以后积雪融化,补给河流,这种积雪春季便完全融化了,所以夏季没没有这种水的补给。
74.为什么潜水分布区与补给区一致?承压水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致?
答:承压水的补给来自补给区的潜水且没有隔水层的地方,所以承压水的补给区小于分布区。潜水位于第一个隔水层之上水源就是地表下渗的水的,所以分布区与补给区一致。
75.把一杯刚煮沸的水和一杯冰水放在一起,热水上的雾为何向冰水处漂去?
答:通过热力环流来分析,冰水上空的空气受冷,收缩下沉,热水上空的空气沿水平方向去补充,于是形成了热力环流。
76.鲢鱼为何可以优化水质?
答:鲢鱼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并喜吃草鱼的粪便和投放的鸡、牛粪所以能净化水质。
77.在我国锋面气旋多发生于什么季节和什么纬度?
答:中纬度地区的春季最易形成气旋,春季气温回升形成气旋,中纬度南北冷暖气流交汇形成锋面。而在秋季我国北方更容易形成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
78.淮河是注入长江还是注入黄海?
答:淮河入海有新修的人工河道,苏北灌溉总渠,这样就是注入黄海;还可以通过长江入海,这样就是注入东海。
79.鲢鱼为何可以优化水质?
答:鲢鱼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并喜吃草鱼的粪便和投放的鸡、牛粪所以能净化水质。
80.在我国锋面气旋多发生于什么季节和什么纬度?
答:中纬度地区的春季最易形成气旋,春季气温回升形成气旋,中纬度南北冷暖气流交汇形成锋面。而在秋季我国北方更容易形成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
81.淮河是注入长江还是注入黄海?
答:淮河入海有新修的人工河道,苏北灌溉总渠,这样就是注入黄海;还可以通过长江入海,这样就是注入东海。
82.为什么一天中,最高气温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
答:天气的冷热,主要决定于空气温度的高低,而影响空气温度的根本因素是由太阳辐射强弱。太阳光热并不是直接使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空气直接吸收阳光的热能总共只有14%左右,而有43%左右被地面吸收了。当地面吸收了太阳的辐射热量之后,再通过辐射、对流等形式向空气中传导,这是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
过了正午时刻太阳辐射虽在逐渐减弱,但地面吸收的热量仍多于支出的热量,直到午后1时左右,地面温度才升到了最高,由于地面向大气传输热量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近地面气温是午后2时左右达到最高。
大气主要以逆辐射的方式和大气辐射的方式散失热量,直至次日日出一直没有太阳辐射来补充热量,所以直到次日日出前后气温达到了最低。
83.为什么北半球大陆最低月均温不在冬至而在“三九”?
答:冬至日是太阳直射点的最南界限,北半球太阳辐射达到最小值,但是大气的热量主要来源与地面辐射,大气温度达到最低值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它们的最小值出现并不同步。
【网友:蒸馒头也需要一段时间,何况地球是个超级大馒头!】
84.地方酒厂制酒的原料有哪些?
答:地方酒厂生产的酒多属“蒸馏酒”,以谷物、薯类、葡萄及其它水果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酿制而成的、高酒精度(含酒精18~40%)的酒,俗称“烤酒”。总之烤酒的原料需具有高糖、高淀粉的特点,才能保证出酒率。【高粱酒、米酒、地瓜烧(红苕酒)、葡萄酒等】
对酒精原料进行发酵时都需要用到“酒曲”其中含有酵母菌,酵母菌在无氧呼吸时会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二氧化碳和水。
日常生活中,腐烂的水果有酒味是由于含糖量高的水果容易滋生酵母菌,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在能源紧张的时代,将玉米、红薯等加工成乙醇作为“石油”的替代品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85.冻雨是如何形成的?
答: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天气现象。当较强的冷空气南下遇到暖湿气流时,冷空气像楔子一样插在暖空气的下方,近地层气温骤降到零度以下,湿润的暖空气被抬升,并成云致雨。当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很低,在电线杆、树木、植被及道路表面都会冻结上一层晶莹透亮的薄冰,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冻雨”。我国的南方和北方均有出现,其中山区比平原多,高山最多,我国出现冻雨较多的地区有贵州省、湖南、江西、河南、辽宁等。
如果雨滴不断地打落在这些结了冰的物体表面时,就慢慢地形成一条条冰柱。太阳出来后,在阳光的照跃下的冰柱闪闪发亮,分外妖娆,冻雨给人们增添了秀丽动人的景色。但它造成的危害也是十分严重的。如电线上结上冰凌后增加了重量、遇冷会发生收缩,使得电线绷断,导致通信和输电中断事故;农作物遇到冻雨后被冻伤、冻死;地面上结冰,交通事故将剧增。所以,持续数天出现冻雨,其造成的灾害还是很大的。
86.为什么东亚冬季风强于夏季风?答:凡是风力的大小都取决于气压差,而气压差又取决于温差。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差大,
风力大。冬季风的源地是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堪称北半球的寒极,其实力比较强盛。
87.人们在地球上观察月球时发现:满月时月球几乎和太阳一样大小,这是为什么?
答:农历十五前后,符合日地距离/月地距离=日半径/月半径,给人的视觉印象是月球几乎和太阳一样大小。
【视半径是指观测者的眼睛到光弧圆心的连线与观测者的眼睛到光弧上任意一点的连线所形成的夹角度数。】
88.峡谷和裂谷如何区分?
答:①地形:峡谷横断面一般是“V”形;裂谷横断面一般是“凵”形。
②成因:峡谷一般是流水侵蚀形成;裂谷是板块张裂形成。
③峡谷一般规模比裂谷小
89.在地铁中遭遇火灾时为何要逆风逃生?
答:由于火顺风方向蔓延速度比向两侧及逆风方向蔓延的速度快,所以逆风逃生比较安全。
【成语有云“风助火势,火借风威”说明火在有风的情况下会烧得更旺,风能为火提供充足的氧气,所以火势会变猛。】
90.坎儿井的结构到底是怎样的?
答: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结构图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并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坎儿井在中国内地各省叫法不一;如陕西叫作“井渠”,山西叫作“水巷”,甘肃叫作“百眼串井”,也有的地方称为“地下渠道。”
【注:竖井的作用是为了通风,即平衡大气压的,不是用来取水的】————图片参照百度搜索“坎儿井”
91.打了霜的茄子为何会蔫了?
答:“霜降杀百草”,严霜打过的植物,一点生机也没有。这是由于植株体内的液体,因霜冻结成冰晶,蛋白质沉淀,细胞内的水分外渗,使原生质严重脱水而变质。“风刀霜剑严相逼”说明霜是无情的、残酷的。其实,霜和霜冻虽形影相连,但危害庄稼的是"冻"不是"霜"。
92.巴山地区的夜雨是如何形成的?
答:类似于谷地或者盆地地形的区域,白天是谷地为下沉气流,山坡受热快,气流上升;夜晚山坡降温快,气流下沉,而谷底比较温暖,气流相对上升,到高空遇冷凝结,形成夜雨。
93.青藏高原和大兴安岭的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各有什么特点?
答:①相比之下青藏高原的气温日较差要比大兴安岭大。
【大尺度地形区,海拔越高气温日较差越大】
②青藏高原由于全年高寒,由于海拔高不受冬季风影响,气温年较差较小
94.什么是民工荒?什么是民工潮?
答:民工荒是指民工不够用的情况,民工潮是指民工过剩的情况。前者主要是由于吸引条件不足,民工转向其他地区造成的;后者是民工无序流动,造成民工供过于求造成的。
95.光照与热量的区别?
答:光照:侧重于获得的太阳辐射的多少,一般与天气状况、日照时数、地势高低等因素有关。如我国青藏高原、西北地区光照资源比较充足。
热量:侧重于温度的高低,光照与热量有联系,也有区别:如青藏高原光照资源很充足,但热量不足;“温室农业”充分利用的是光照资源,改造的是热量因素。
96.黑龙江佳木斯糖厂生产的旺季是什么季节?
答:金秋时节是甜菜的收获季节,甜菜糖工业原料和甜菜生产有关,所以生产旺季在秋季。
97.为何在测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时要除掉冰雪厚度,而在测南极洲的海拔时又不除掉冰雪厚度?
答:因为对它进行测量的组织不同,采用不同的标准。南极洲冰下情况并不十分清楚,要想准确测量,有很大的难度。
98.为什么北德平原的土壤比较贫瘠?
答:北德平原位于德国北部属波德平原的一部分,土壤贫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第四纪冰川刨蚀作用,表层肥土惨遭冰蚀。②降水较丰,现代肥土又现代惨遭水蚀。
③气候阴冷,夏季气温低,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99.几内亚暖流的成因是?
答:成因与赤道逆流相同。
100.为何台风眼附近是下沉气流?
答:眼区气体由于高速转动,强大的离心力,气体远离风眼,气体挤到高空去以后,空部容纳不了那么多气体物质,大部分在高空辐散到四周,少部分气体沿竖直方向下来补充便形成了下沉气流,所以台风眼附近“一片风和日丽”。
101.气象站应选址在什么地方?能否介绍气象站的一些设备仪器?
答:为避免测定“气压、温度、湿度、雨量、光照时数、风力等” 气象要素时受到干扰,气象站宜选择在地势平坦开阔且测量的气象数据有很强的代表性的地方。例如:建在建筑物林立的市中心,建在树木密集之处,建在坡度较大的山坡上,建在铁路线附近都是不恰当的。
仪器:气压计、百叶箱中的气温计、干湿度计、埋在地下的地温计,风向标,(虹吸式)雨量计等、电脑微机系统等。
102.美国的黑风暴一般出现在什么季节?
答:1934年5月12日,一场巨大的风暴席卷了美国东部与加拿大西部的辽阔土地。风暴从美国西部土地破坏最严重的干旱地区刮起,狂风卷着黄色的尘土,遮天蔽日,向东部横扫过去,形成一个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500公里,高3.2公里的巨大的移动尘土带,当时空气中含沙量达4O吨/立方千米。风暴持续了3天,掠过了美国2/3的大地,3亿多吨土壤被刮走,风过之处,水井、溪流干涸,牛羊死亡,人们背井离乡,一片凄凉。这就是震惊世界的“黑风暴”事件。
美国的黑风暴实际上就是强沙尘暴,主要是由于美国拓荒时期开垦土地造成植被破坏引起的,由于美国西部属黑土,通常呈现出黑色。所以美国的黑风暴一般出现在春末夏初,与我国华北地区(3—5月)吻合。
103.休渔期一般在什么时候?
答:不同的鱼类繁殖期也有差异,例如:长江休渔期为(4.1—7.1)属春季休渔,我国各大海域的休渔期却在盛夏时节,又称“伏期休渔”。
104.选择渔港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首先是隔渔场比较近捕捞方便,隔城市比较近考虑其市场,再者考虑风平浪静,港阔水深的港湾,便于躲避台风,停靠较多的渔船。
105.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有什么区别吗?
答:绿洲农业指干旱荒漠地区,依靠地下水、泉水或者地表水进行灌溉的农业;灌溉农业通常指以水利灌溉设施为保障,满足作物对水份要求以获得稳产高产的农业。
简言之,绿洲农业可以称为灌溉农业,而灌溉农业不能称之为绿洲农业,例如:河套平原、宁夏平原不能说成是绿洲农业。
106.气温和地温有什么区别,都是如何测量的?
答:气温:百叶箱安放在离地面1.5米的空旷草地上再将温度计放入其中,这是为了避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百叶箱的叶片并非水平的而是与水平面成45°角,百叶箱漆成白色是因为白色的反射能力强,避免太阳光照射温度计影响观察结果。
地温:地温表则是将温度埋于泥土的表层而进行测量而得到地表温度。
【地面温度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大约领先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1小时左右】
107.中央台的天气预报与地方台的天气预报谁更准?
答:几乎是一样的准确度,首先地方气象局会收集气象数据传输至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中心结合卫星信息、各种雷达探测资料通过计算机快速处理后将信息转发到地方气象中心。中央台用的是国家气象中心的资料,地方台用的是地方气象局的资料,但其来源相同,认为中央台天气预报不准的是由于人们往往将“广州”的天气预报数据等效成了“番禺”的,显然是会有出入的。如果你能在中央电视台的气象地图中准确找到番禺的位置,必然得到的结果是与番禺电视台播报的基本一致。
有高考问题请加微信
黄老师高考文化艺术资讯
公益回答高考问题
文化艺术高考公益平台
伴你梦想一起飞
长按二维码轻松关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板樟山隧道地面红绿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