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什么提倡去华大基因检测准确率做基因检测?

一一向以言论夸张而著称的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最近又火了一把。5月28日,在贵阳举办的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上,汪建在出席论坛时再次语出惊人,他表示:“我们华大基因对华大的定义非常清楚,就是我们所有的员工必须做到100岁不封顶。”汪建还称,华大基因给自己定了三大纪律:第一,员工中不允许有出生缺陷,如果有出生缺陷出现,那就是华大基因七千人的耻辱;第二,不允许肿瘤晚于医院发现;第三点,不允许放支架;不允许(心脏)搭桥,即员工不能死于心脑管病。员工必须活到100岁,汪建此番言论再一次惊呆了一众网友,“吹牛、忽悠、不靠谱、保健传销”......吃瓜群众们开始集体吐槽。而汪建口中的“出生比不上人家,以后永远比不上人家”更是涉嫌歧视。汪建的这番话在网上炸开了锅,不知道坐在他身边的马化腾,当时是什么感受。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汪建的第一次语出惊人,他在很多公开场合的讲话都能出一段语录了:一、2017年12月27日,汪建在2017深商大会上表示,未来的5-10年,我们可以化学合成任何生命,人造生命的进展可能比人工智能还快。你喜不喜欢它都来了。二、2017年12月20日,汪建接受媒体采访时对国内女性赴香港打宫颈癌疫苗坚决反对,他还算了这笔经济账:去香港注射这种疫苗一次价格在4000元左右,隔五年需要重新注射。如果换成基因检测,则只需要每3年花50块钱做一次。而且,外国的疫苗是否适合国内人的情况这个也要再议。三、2017年4月23日下午,在郑州举行的中国绿公司年会的演讲中,汪建直接喊话河南省领导,称将用基因技术首先在河南消灭“聋哑盲傻”,“不清零的话,我就直接住进河南省残联”。以上三条都是汪董事长在公开场合或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言论,此外,“我们正在克隆猛犸象,过几年或能看见”、“从科技上活到100岁是可以的,信我的人跟我来”等言论也都是出自汪董事长之口。二汪董事长真的很能讲,也很敢讲,如果汪董事长所说的都能实现,那么我相信华大基因的科研人员拿诺贝尔奖能拿到手软。但是,仔细分析华大基因的公开数据会发现,公司不仅很难拿诺贝尔奖,面临的隐患反而还不少。2017年11月29日,作者的原创文章《市值破千亿,股价仅次于茅台,它被誉为业界的腾讯,如今连续暴跌、深陷谎言旋涡!》写的就是华大基因。文章用事实数据表达了对华大基因的担忧:估值过高,成长性不足,缺乏核心技术。生物医药行业,向来以高技术含量著称,而基因技术又是生物医药的“金字塔”。按理来说,技术理应成为华大基因的核心竞争力,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衡量一家公司是不是高科技公司,最明显的标准就是研发费用。2017年,华大基因实现营业收入20.96亿元,同比增长22.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8亿元,同比增长19.66%。表面来看,营收和净利润都有所增长,数据似乎还不错。但再来看研发费用,就不是那么回事了。2017年,华大基因研发费用为1.74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8.3%,较2016年的1.76亿元下滑1.13%。而同期,华大基因的营销费用却高达4.02亿。三看完华大基因,再来看A股最牛医药股恒瑞医药。2017年,恒瑞医药研发费用高达17.59亿元,研发费用增幅高达48.53%。大量研发费用投入带来的就是产品不断创新,股价随之不断走高。2018年以来,恒瑞医药股价上涨近40%,市值突破2744亿(截止5月30日收盘市值)。而华大基因已经由2017年的市值一度超1000亿,跌到了现在的549亿(截止5月30日收盘市值)。目前,恒瑞医药的市值为华大基因的5倍,但2017年恒瑞医药32.16亿的净利润是华大基因同期的8倍,17.59亿的研发投入是华大基因同期的10倍!从以上数据来看,华大基因即使从高的262元跌到了现在的137元,股价几乎腰斩,但它的泡沫依然不小。四一直以来,市场对华大基因有两种称法,一种称其为“基因界腾讯”,因为它的规模很大,江湖地位很高;另一种则称其为“基因界富士康”,因为它是体检产业链公司,没有核心技术。作者在之前的原创文章《市值破千亿,股价仅次于茅台,它被誉为业界的腾讯,如今连续暴跌、深陷谎言旋涡!》中写过这样一段话:目前,全球基因测序行业已经有了明确的产业链分工:上游是设备和耗材供应商,Illumina(伊露米娜)等少数外国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垄断了上游市场;中游是第三方测序服务供应商,它需依赖上游公司生产的设备来运营,这是目前中国企业最具优势的一环,华大基因就是其中的代表;下游则是医院、实验室等临床机构。毫无疑问,在基因测序产业链中,美国伊露米娜公司处于最高端,而华大作为“同行冤家”,正是被伊露米娜束缚住了手脚。2010年,华大基因靠着国开行划拨的15亿美元,向伊露米娜采购了128台高通量测序仪和试剂耗材,连续三年成为伊露米娜的第一大采购商。但这种友好合作的模式很快就出现危机。基因测序产业链中增速最快不是最具科技含量的上游产业链,而是市场需求量极大的中下游产业链。伊露米娜作为行业老大,怎会放过这块大蛋糕?随着伊露米娜进军基因测序中下游产业链,两家公司出现利益冲突,由合作伙伴逐渐演变为竞争对手。在两家公司竞争中,伊露米娜由于手握技术优势,可以对华大基因采取提高试剂价格,提高测序仪价格的手段,轻松影响华大基因的生产经营。伊露米娜的这种优势地位,让人不禁想到了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中兴事件。中兴通讯由于没有核心技术,美国只要禁止对其出口芯片等零部件,就可以直接导致中兴的休克甚至是死亡。所以,伊露米娜如果仅仅是给华大基因涨涨价,那还好办,毕竟多花些钱就行了。这个世界上,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钱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最可怕。如果伊露米娜横下一条心,坚决不卖产品给华大基因,那华大基因会不会出现中兴那样的危局,稍微想想都可怕。毕竟,中兴通讯是的业务模式是基于购买美国的设备,做通信产品和服务;华大基因的业务模式是购买美国的设备,在中国搞生育健康检测,两家公司这一点上太像了。五为了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华大基因想到了“买技术”。2013年,华大基因以1.176亿美元完成对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CG的全额收购。完成此笔收购之后,华大基因自称从此拥有了基因测试设备的开发和制造能力,打破了受制于伊露米娜的局面。那么,CG的技术有多高呢?有业内人士表示:“CG与伊露米娜的差距类似于小灵通与iPhone”,“CG的读长太短,比起伊露米娜和life两种测序仪实在是差了太远。”说到这,得稍微科普一下,目前的基因测序技术已经发展了三代,主要有4个指标:读长、成本、准确度、通量。成本和准确度都好理解,读长是指测序仪测序产生的核酸序列片段,如果DNA序列长度高于读长,那么必须把DNA序列分割成长度在读长以内短序列才能测序。一代测序双脱氧链终止法(Sanger法)的读长是1000bp,二代测序较低为50bp-300bp,三代可以达到5000bp以上,最长读长甚至能达到20kb,较长的读长也正是三代测序最大的优势所在。此外,华大基因对CG的收购,让作者想到了中国科技公司的一些其他收购。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和摩托罗拉,TCL收购汤姆逊,最初都是想通过收购获得国际先进技术。但这么多年过去之后,我们如果回看,就不难发现联想和TCL收购的这些公司在当时要么技术已经不是顶尖的,要么已经走上了下坡路。试问,如果这些公司还很厉害,还会沦落到“卖身”的地步吗?后记最近几天,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领导强调,要“抢占先机,迎难而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为一个市值500多亿的上市公司董事长,汪建要深刻理解领导这句高瞻远瞩、意味深长的话,把主要精力放到提高公司科技水平上来,而不是经常在公开场合讲那些惹出争议的话,把好端端的一家高科技企业搞得像传销公司一样。另:长期坚持原创不容易,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
10月25日晚,科技部一条消息“华大基因等六单位违反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定被罚”。可能很多人没有关注这条消息,这几年,中国人基因信息流失到海外屡屡见报,这一次幕后黑手终于被国家曝光。这些公司还是国内知名的上市公司,经常见诸媒体报端的明星企业,谁知道他们在背后做这些违法的事呢。我们先来看看新闻,科技部网站上共通报华大基因、阿斯利康、药明康德、上海华山医院等6家公司。华大基因的处罚书是“国科罚(2015)2号。”内容是:根据《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国办发〔1998〕3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有关规定,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对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科技)执行“中国女性单相抑郁症的大样本病例对照研究”国际科研合作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已调查终结。经查明,存在以下违法违规行为:华大科技与华山医院未经许可与英国牛津大学开展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国际合作研究,华大科技未经许可将部分人类遗传资源信息从网上传递出境。上述行为违反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第十一条、第十六条规定。《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对重要遗传家系和特定地区遗传资源实行申报登记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采集、收集、买卖、出口、出境或以其他形式对外提供。苏州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将5165份人类遗传资源(人血清)作为犬血浆违规出境。华大基因向新京报记者回应称,公司在2015年收到该行政处罚后,第一时间整改,科技部已批准华大基因恢复开展人类遗传资源国际合作工作。而药明康德等上市公司则没有回应。14万孕妇基因样本如此轻描淡,华大基因希望这事尽快过去,也不希望引起国人注意。我想起前不久看到的一则新闻,细思极恐。今年10月新华网有一条关于华大基因的新闻:研究人员完成迄今最大规模的中国人基因组测序(新华网)。报道内容是:中国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4日说,他们完成了迄今最大规模的中国人基因组测序和分析,有助于揭示基因与生育的联系以及了解中国人口基因结构。这项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细胞》杂志上的研究显示,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收集了超过14万名中国孕妇的部分基因组样本。“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是对孕妇少量游离DNA进行测序以检测染色体异常的一种技术。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的测序对象约占中国总人口的万分之一,除汉族外还覆盖了36个少数民族。研究确认了与身高和身体质量指数(BMI)等表型有关的新的遗传位点,还发现了中国人基因组中独特的病毒DNA分布。测序结果还显示,中国人拥有一些印度人、东南亚人和沿古丝绸之路上的欧洲人中常见的遗传变异。研究发现,一个叫NRG1的基因变异情况与孕妇生双胞胎的概率有关。此外,有一个基因的变异与孕妇血液中疱疹病毒6型浓度高有关,后者是导致婴儿出现“蔷薇疹”的常见原因。论文共同作者、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徐迅说,尽管“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是低通量测序,但测序对象基数大,因此上述数据仍有助于对中国人口基因结构有一个全局性的认识。论文共同作者、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综合生物学教授拉斯穆斯·尼尔森说,能获得这么大的样本量,找出基因变异与人类特征间的关联,这很了不起。(全文完)外媒报道细胞杂志的研究,华大是当作重大成就来“炫耀”,吃瓜群众是看了一回热闹,估计被采集基因序列的人估计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问题的严重性!但是,这个结果却是震惊了不少业内人。我一位在国外生物界朋友给我来信说: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些数据落在外国人手里会有什么结果真是不敢想象,我们中国人的基因信息已经没有任何秘密可言,这就像是悬在汉人头上的一颗定时炸弹。基因信息来源可疑针对这条新闻,有几个关键信息:华大基因称获取了14万名中国孕妇的部分基因组样本。我们要问的是,这些信息是怎么来的?如此大规模的人群信息,是公开采集的还是私下搜集。按《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采集、收集、买卖、出口、出境或以其他形式对外提供。这14万孕妇的信息是与国外一起研究的,这就涉及到涉外问题。就是连论文共同作者、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综合生物学教授拉斯穆斯·尼尔森都感到意外“能获得这么大的样本量,这很了不起。”就算华大基因通过了审批。但搜集了14万名中国孕妇信息,这些孕妇是否知情,是否知道自己的基因 组信息用来作基因研究了。按报道所说,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收集了超过14万名中国孕妇的部分基因组样本。华大基因是作基因测序的,利用基因测序检查搜集这些信息很容易。关键是,孕妇做基因测序时,可能并不知情他们的基因是用来做研究的,等于她们的隐私保护上处于放任状态!华大基因收集之后,又给外国人做研究,还拿出来炫耀,这才暴露出来。一名业内人士认为:华大基因涉违背职业操守,侵犯了公民权利 。14万人基因检测可能都只是华大的生育服务项目的客户,华大却把客户基因材料作为他用。明显没有授权,是大规模侵犯公民权。而且擅自和他国合作,对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危害。华大的客户,有可能基因信息泄露,客户及其亲属或基因近似人群,有被生物攻击的可能。就像大家献血只是给医院抢救病人使用,而绝不是默认授权研究基因缺陷或做其他用途。真不敢想象:这些数据落在外国人手里会有什么结果。也就是说,有了这些基因信息,就有了针对中国人种的特定生物武器的基础!说基因武器可能有些危言耸听了,但是针对动物植物特定基因的研究早已是事实,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国,但是现在大豆被打的一败涂地,一个很重要原因是美国人从中国大豆中找到了高产基因。最新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陕西省政协委员吉万全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无论是人类还是动植物的遗传信息流出国外,都有可能对我国产生不利影响,“我国的野生大豆基因曾流传至美国,美国从中找出高产量等基因,而我们未能把握住这个机会”。非典往事2003年,我们国家爆发非典,非典结束还有一起知名的公共舆论事件。北京大学法律系硕士童增撰写了一本名为《最后一道防线——中国人基因流失忧思录》的书,向全体中国人发出警示:非典可能是针对中国人的基因武器!但当时大家不接受这种观点,以方舟子为代表的科普人士对此大加批判,还不少专家表示:“这样的怀疑是非常不好的,必须要有科学的基础才行。”当时媒体纷纷采访童增,他告诉记者写书的初衷:“1998年,我参加过一个‘中国西部老人长寿监测服务’的国际合作项目,发现美国、德国等一些机构偷偷地在中国采集老人的血样,从事基因研究。”也就是从那时起,童增开始关注人类基因问题,他请教了许多遗传学专家、查阅了大量基因资料。“中国的基因流失让我感到中华民族受到的潜在威胁。这是把双刃剑,通过它控制人种是件可怕的事情”。童增认为怀疑非典是专门针对华人的基因武器,主要是非典死亡的主要是华人。但是,方舟子就在媒体上大造舆论,称这是阴谋论,同时对童增进行人身攻击和批判,他说,作者童增做为法律系毕业生,连基因、病毒究竟是怎么回事也不甚了然,没有必要的遗传学知识,就敢发惊人之语。事实上,童增说出了一部分事实,说非典可能只是一种提醒。但在方舟子的科普式人身攻击下,这个话题湮没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中国的基因流失并非空穴来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陆续有许多美中合作的人体实验项目在中国内地展开,常见的手段是美国的研究机构出钱,通过中国留学生回国做项目,在中国人中进行人体试验,然后把试验获得的血清或DNA样本送回美国本土进行研究。2010年,我在新华社工作期间,接触过这些事,对国外搜集基因信息是知道的。当年,新华社中国特稿社副社长、高级记者熊蕾(熊向晖之女)等就曾发表数篇报道评论,呼吁严格管理中国人基因数据的收集、交换和传播。她的基本考虑是以基因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基因战和生物国防的安全需要;她呼吁,没有国家安全部门和生物国防部门的核准,任何机构或人员都不得在中国搞中国人种的基因数据规模采集、交换和传播。熊蕾的报道评论引起较大关注,后来,美国方面接受批评,处罚了在中国大规模采集中国人种基因数据的人员。我的那位国外朋友看到外媒的报道还在问我,熊蕾在哪,不知她到故事的发展了吗?这几年,因为这个领域比较专业,媒体不太报道这个话题了,国人也很少关注,到现在华大基因这个事出来,也就当一般新闻看。而且,华大基因都可以堂而皇之大大方方地搜集中国人基因信息给国外作研究,还发表了论文炫耀,不得不说,中国人在基因安全的保护和警惕性不如十年前。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教授王月丹向澎湃新闻表示,严厉查处非常有必要。此举体现了国家有关部门对国人基因和遗传信息安全的重视。“违反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定的案件也反映出个别企业的法律意识淡薄、国家安全意识淡薄,为了个别公司的私利,随意泄露涉及国家和人民安全的信息,应进一步加大查处和严惩力度,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与安全。”我问了国内权威机构教授基因流失到海外意味着什么,他回复说:这意味着中国人群的基因信息,可能被西方掌握,可以用来提升生物武器的精准性,主要是大家的知识不够理解这个问题,而且我们国家现在的技术达不到利用这些信息发展武器,所以有些人觉得别人也没有这样的技术,不加警惕也正常的。作者:金微(财经媒体人)
宫颈癌疫苗到底有多火?据了解,香港最新的9价HPV疫苗(因为HPV的持续感染是造成宫颈癌的高危因素,所以HPV又被称为宫颈癌疫苗。),价格从去年的一针不到3000港币飙升到现在的8000港币。但还并非有钱就能打得到,该疫苗已经整整断货两个月。今年7月,中国内地宫颈癌疫苗可打的局面打破。然而,疫苗价格较高、疫苗预防效果,及有待观察的安全性,仍在让“疫苗该不该打”这一问题众说纷纭。近日,中国基因测序界龙头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在一段采访中透露了其个人观点。▼性价比不高▼需要5年重新接种一次▼打疫苗不如去做基因检测值得一提的是,华大基因此前推出的HPV基因分型检测,宣称可以对全部高危HPV型别及两种生殖道疣的主要致病病毒(6、11亚型)精确分型。所以,这就意味着宫颈癌疫苗(HPV疫苗)性价比不高?只要定期做所谓的基因检测,就能取代疫苗?HPV疫苗真的不应该打吗?检查和疫苗是两种完全不同概念疫苗可以产生抗体,为防御疾病确立第一道防线检查只是单纯的检查,充其量能让你早发现而不能对预防疾病做出什么!来来来,小编用科学客观的眼光,分步骤梳理解析关于宫颈癌和宫颈癌疫苗的一些知识点。认识HPV病毒是什么HPV(Human papillomavirus)又叫人类乳头瘤病毒,是一种无包膜、双链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HPV有上百种亚型,其中30多种可以致病,同时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感染后其中高危型为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等亚型,低危型为6、11、40、42、43、44、53、54、61、62、72、81等亚型。目前已知的高危亚型HPV中,16、18亚型最为高危。我国宫颈癌感染主要亚型为HPV16、18、31、52、58,癌前病变及正常女性中最常见的亚型为HPV58和52。搞懂宫颈癌来龙去脉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趋势。近几十年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发现早治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虽然现在还没有治疗HPV病毒的特效药物,但大部分HPV病毒在感染后数月至连年内,会被人体免疫系统清除。因此,间隔1年以上,连续两次检测出同一高危型HPV病毒被认为是持续性感染,持续感染才容易进展为宫颈癌。持续HPV病毒感染演变为癌前病变,再进展到宫颈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早诊早治很重要。了解各种宫颈癌疫苗【2价疫苗】主要预防HPV-16、18亚型病毒导致的宫颈癌,这两种病毒引起的宫颈癌占宫颈癌病例的70%。【4价疫苗】主要预防HPV-6、11、16、18亚型病毒导致的多种疾病,其中6、11亚型属于低危型,一般诱发生殖器疣,不诱发癌变。【9价疫苗】主要预防HPV-6、11、16、18、31、33、45、52、58亚型病毒导致的多种疾病,囊括七大高危型(16/18/31/33/45/52/58型)。据称,防备宫颈癌及其他生殖体系癌症(如外阴癌、肛门癌、口腔癌)的概率高达90%。弄清疾病三级预防是什么【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和所有的疫苗一样,HPV疫苗是宫颈癌的一级预防措施。一级预防对那些难治的、不能治疗的、危害严重的疾病是最为有效的预防措施。【二级预防】在疾病潜伏期为了阻止或减缓疾病发展而采取的措施。具体包括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故又称为三早预防。病因不明确无法做到一级预防的,要做好二级预防。在没有HPV疫苗之前,进行宫颈癌的筛查就是宫颈癌的二级预防。【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期为减少疾病危害而采取的措施,可以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降低死亡率。三级预防包括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宫颈癌的三级预防就是指宫颈癌中晚期的治疗和康复,但很多时候效果并不理想。定期检查同等重要云南医学专家表示,疫苗属于一级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采取的根本性预防措施。HPV基因检测属于二级预防,可用于判断是否已经感染HPV病毒,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但不能替代一级预防。HPV疫苗目前确实有局限性。引起宫颈癌的高危型HPV亚型有十余种,但即便是9价疫苗也仅仅包含7种亚型高危病毒。但尽管存在上述局限,2价、4价疫苗仍然可以预防70%的宫颈癌,9价疫苗可以预防90%的宫颈癌。这些疫苗都可以预防导致70%宫颈癌的16、18型HPV病毒感染。“当然,即便是9价疫苗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证永不患宫颈癌,只能保证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定期检查非常有必要。”医学专家建议,适龄女性应该接种宫颈癌疫苗,有条件者可每两三年做一次细胞学检查和HPV基因检测。那么,答案就显而易见了,疫苗该不该打——当然该打性价比高不高呢——看自己经济状况基因检测是不能取代疫苗的现在大家都弄懂了吗?快转给你身边需要的她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大基因检测准确率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