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的花生油怎么选花生油品质?越贵的越好吗?

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面都有油,人们做饭离不开油,人们去超市里面买油种类也很多,各式各样的油,琳琅满目摆在柜子上面,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选择,哪种油更好。在过去人们的选择比较单一,就猪油一种。随着社会的发展,油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摆在超市柜子上的有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等,哪一个做饭更香,对身体更好呢?首先一一了解这三种油的用处。花生油花生油,顾名思义就是从花生里面提炼出来的油,所以它的价格稍微贵一些,因为是从花生里面提取的,所以油香味更浓些,做出来的饭菜味道更香浓,在超市里面人们购买的也比较多,如果这三种油用来炒菜非要做出选择,那花生油炒菜会更好吃。当家人在家做饭,走远远地就能闻道菜香味,多半是用花生油炒菜的,香烟比较浓,传得远。玉米油超市里面卖的玉米油一般色泽要更淡一些,所以它的油味比较小,用它做饭,可以保证食材的原汁原味。所以人们在油炸食物的时候,可以选择用玉米油,比如在家炸鸡腿,炸薯条时,可以选择用它,可以保持食材自身的味道,一般在饭店里面吃烤肉的时候,洒在烤肉纸上的大多是玉米油,油烟小,味道很贴近食物。菜籽油菜籽油的历史也比较悠久了,在农村里面,农民会种植油菜花,等到了季节收割出现,再进行加工变成了菜籽油,菜籽油的颜色相对较深,到超市柜台上,如是油的颜色偏暗的,多是菜籽油,很多家庭可能吃不惯菜籽油,因为它的味道比较独特,可以用来炒菜或油炸食物,但是不适合凉拌,因为味道比较重,凉拌食物,很多人吃了会产生恶心想吐,反胃。综上所述,从油的味道来看,花生油更胜一筹,它的味道也是大多数人能接受的,主要还是要依据个人的口味,不能绝对地说哪一个油好哪一种油不好,还是要看个人的口感,可以都尝试着吃一下,或者三种油买回了搭配着吃更好。同时在购买食用油的时候,要学会看里面的具体成分,一般包装上面出现“压榨,非转基因,一级二级”等字样。质量都有保证,如果里面的反式脂肪酸含量过高就不建议购买。除了上述三种,生活中还有很多不错的食用油。芝麻油它的味道比花生油还要浓厚,所以做饭的时候不能放太多,不然就呛鼻子了,吃混沌,饺子,牛肉汤的时候放入一两滴即可。大豆油大豆油价格比较便宜,但是炒菜的话油烟特别大,容易熏眼睛呛鼻子,所以一般可以用来凉拌比较合适。
食用油健康排序


。食用油是不是等级越高越好?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除橄榄油和特种油脂外,根据精炼程度,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等植物油一般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等级。级别越高,表示其精炼程度越高,但并不意味着其营养素含量就越多,恰恰相反,从营养角度考虑,三级和四级油更好。一级和二级食用油精炼程度较高,具有无味、色浅、炒菜油烟少、低温不易凝固等特点,同时纯度较高,杂质含量少,通常适用于较高温度的烹调,如用于爆炒、油煎、干炸等。但精炼过程中去掉了很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维生素E、胡萝卜素等。三级和四级食用油精炼程度较低,只经过简单的脱胶、脱酸等程序处理,其色泽较深,烹调过程中油烟较大,杂质含量也较高,但却保留了部分胡萝卜素、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三级和四级油不适合高温加热,较适宜炖菜、做汤等。有人喜欢风味,有人注重营养,食用油的级别选择因人而异。无论是一级油还是四级油,只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大家就可以放心选用。玉米胚芽油产品标准代号Q/JJS 0007S是合格产品吗是合格的。玉米胚芽油现在都是一级,这是食用油的定级,一般市场销售玉米油都是一级。拓展:1、食用油中Q和GB的区别是,Q是指的是企业标准,而GB指的是国家标准。另外还有GB/Q指的是国家强制标准,GB/T指的是国家推荐标准,T指的是推荐的意思,还有GB/Z指的是国家指导性标准,Z是指导性的意思。2、一般情况下,GB和GB/Q的门槛是比较低的,因为是强制性的,标准是必须达到的。有很多企业,他们的要求都会高于GB,我们在选购食用油的时候最好选择达到GB/T这个标准的,如果达不到,那么起码也要达到GB/Q这个标准。因为这个标准是强制性的,是安全的最低标准。食用油的健康标准之一:饱和脂肪酸含量越低越好饱和脂肪酸也是人体需要的,植物食品、动物食品都含有饱和脂肪酸,而动物食品含得更多,平时我们吃蛋奶肉鱼已经吃进去很多,所以吃植物油要选饱和脂肪酸含量少的。如果摄入的饱和脂肪酸过多,会增加血液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各种食用油的饱和脂肪酸由低到高排序为:菜籽油7%、核桃油8%、亚麻油10%、茶籽油10%、芝麻油12%、向日葵油12%、玉米胚油13%、橄榄油14%、大豆油15%、花生油19%、棉籽油27%、猪油45%、棕榈油51%、椰子油92%。食用油的健康标准之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越好饱和脂肪酸分子的碳链都是单键,单不饱和脂肪酸分子的碳链有一个双键,食用油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在血液里,油酸像车子一样拉着胆固醇、甘油三酯去参加生化反应,从而代谢掉。其实胆固醇也有好坏之分,好的叫高密度胆固醇,坏的叫低密度胆固醇,而油酸只拉走坏的,不拉走好的。所以,食用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越高越好。各种食用油的油酸由高到低排序为:橄榄油75%、茶籽油75%、菜籽油61%、花生油48%、猪油45%、芝麻油39%、棕榈油39%、棉籽油30%、玉米胚油29%、亚麻油23%、大豆油23%、核桃油22%、向日葵油16%、椰子油8%。食用油的健康标准之三:亚油酸与亚麻酸之比为4∶1亚油酸分子的碳链有2个双键,亚麻酸分子的碳链有3个双键,统称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但又是必需的,各种动植物食品里多多少少都含一点,那么只要均衡饮食,保持杂食性,就可满足。另外,亚油酸与亚麻酸在人体内被同样的酶所分解、转化,就像间作套种的作物争夺阳光和水肥一样,就像牛羊争夺青草一样,那么它俩之间就必须有个最佳比例,这个最佳比例就是4个亚油酸∶1个亚麻酸。若达不到最佳比例也不能相差太远,不然会增加身体炎症、过敏等反应。这个4∶1,指的是所有食物中的亚油酸、亚麻酸,可是我们并不知道从所有食物中摄取了多少亚油酸、亚麻酸,却可以清楚地知道从食用油中摄取了多少亚油酸、亚麻酸,那么就参考最佳比例来选择食用油吧。食用油中亚油酸、亚麻酸比例按合理性排序为:菜籽油21∶11,椰子油2∶2,大豆油54∶8,橄榄油9∶1,猪油9∶1,棕榈油10∶1,茶籽油14∶1,花生油30∶1,棉籽油55∶1,玉米胚油57∶1,向日葵油71∶1,芝麻油45∶0,核桃油59∶0,亚麻油15∶52。请问,葡萄籽油,苦茶油,玉米油,蔬菜油,橄榄油,哪个最好,最健康?请按好坏顺序排列,谢谢!汗~~其实没有好坏之分,各有所长,不同的人群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另:啥是蔬菜油???蔬菜大部分都几乎不含脂肪下面是复制的,不过如果你能仔细读完,或许有帮助菜籽油适合煎炸 大豆油适合炖炒 橄榄油适合凉拌色拉油:可以生吃色拉油是一类油脂的总称,原料一般是大豆和菜籽,其颜色很浅,气味较淡,杂质极少。色拉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需达到80%以上,而饱和脂肪酸含量很低,另外维生素E含量也比较丰富。色拉油可以生吃,也可以用来烹调菜肴,其中菜籽色拉油富含油酸,热稳定性好于大豆色拉油,适合作为日常煎炒用油。大豆色拉油富含人体所需的亚油酸,含量可达50%以上。但大豆色拉油不耐高温,所以不适合用于强火爆炒和煎炸食品。花生油:挑选品牌高级花生油是较高档的烹调油,含有独特的花生气味和风味。花生油的脂肪酸组成比较独特,所以在冬季或冰箱中一般呈半固体混浊状态。它的浑浊点为5℃,比一般的植物油要高。花生容易污染黄曲霉,黄曲霉所产生的毒素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因此粗榨花生油很不安全。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到正规商店或超市,挑选有品牌保证的高级花生油。花生油富含单不饱和酸和维生素E,热稳定性比色拉油还要好,因此是品质优良的高温烹调油。茶油:预防心血管疾病我国有些地区盛产茶油。茶油的脂肪酸构成与橄榄油有类似之处,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主要都是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占73%之多。亚油酸含量仅为16%。由于茶油的脂肪酸比例合理,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益,因而为营养学界所重视。未精炼的茶油有令人不舒服的气味,必须精炼之后才能食用。精炼茶油的风味良好,耐储存,耐高温,适合作为炒菜油和煎炸油使用。喜欢使用橄榄油的家庭可以用茶油作为替换品。玉米油:降低胆固醇玉米油也称为粟米油、玉米胚芽油。它是从玉米种子的胚中提取的油脂。其脂肪酸组成与葵花籽油十分类似,不饱和酸占85%,主要是油酸及亚油酸,其比例约为1∶2.5。因其降低胆固醇的功效优于大豆油、葵花油等高亚油酸的油脂,所以玉米油被认为是高营养价值的油脂。玉米油澄清透明,可以作为色拉油使用,用于制作凉拌菜和色拉等食品。同时,玉米油的热稳定性很强,可以用于炒菜和煎炸。黄油:老人最好别吃黄油含脂肪80%以上,油脂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60%以上,还有30%左右的单不饱和脂肪酸。黄油的热稳定性好,而且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香气浓郁,是比较理想的高温烹调油脂。其中维生素E含量比较少,却含有相当多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然而,由于其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还含有胆固醇,因此老年人和高血脂患者不应选用它作为烹调油。调和油:最适合日常炒菜调和油也是一类油脂的总称,它们是用几种高级烹调油经过搭配调合而成的,其中以大豆油和菜籽油为主,加入少量花生油以增加香气的调和油比较常见;也有以葵花油和棉籽油为主的调和油。调和油的营养价值依原料不同而有所差别,但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调和油具有良好的风味和稳定性,价格合理,最适合日常炒菜使用。葵花籽油:不宜用于煎炸葵花籽油也叫向日葵油,它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5%,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和亚油酸的比例约为1∶3.5,是高亚油酸的油脂,与玉米油的成分比较相似。葵花籽油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和抗氧化的绿原酸等成分,营养价值较高。葵花籽油呈淡琥珀色,精炼后呈淡黄色,有独特的香气。精炼向日葵油适合温度不太高的炖炒,不宜用于煎炸食品。橄榄油:凉拌增加独特风味橄榄油在各种烹调油中价格最为高昂,因为我国所销售的橄榄油主要靠进口供应。橄榄油的优势在于,其中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据研究证实,亚酸、亚麻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在体内引起氧化损伤,过多食用同样不利于身体健康;饱和脂肪酸容易引起血脂的上升。作为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酸则避免了两方面的不良后果,而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橄榄油具有独特的清香,可用来炒菜,但用于凉拌会食物增加特殊的风味。红花油:适合炖煮红花油取自红花的种籽,其中含有73%—79%的亚油酸,13%—21%的油酸,其余为10%左右的棕榈酸和硬脂酸。红花油中的天然抗氧化剂含量很低,因此容易酸败,除非加入人工抗氧化剂。红花油热稳定性很差,最好用来制作凉拌菜和煮炖菜等。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现在有些“植物奶油”或“植物黄油”是用大豆油经人工加氢制造的产品,其口感和烹调效果类似黄油,脂肪酸比例也类似黄油。其中不含有胆固醇,却含有不利于健康的“反式脂肪酸”,营养价值较黄油更低,儿童和老人最好少食用。煎炸、凉拌应用不同的油。1、花生油花生油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亚油酸37.6%)。另外还含有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19.9%。从上述含量来看,花生油的脂肪酸构成是比较好的,易于人体消化吸收。据国外资料介绍,使用花生油,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另外上,花生油中还含有甾醇、麦胚酚、磷脂、维生素E、胆碱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经常食用花生油,可以防止皮肤皱裂老化,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花生油中的胆碱,还可改善人脑的记忆力,延缓脑功能衰退。2、菜籽油菜籽油一般呈深黄色或棕色。菜籽油中含花生酸0.4-1.0%,油酸14-19%,亚油酸12-24%,芥酸31-55%,亚麻酸1-10%。从营养价值方面看,人体对菜籽油消化吸收率可高达99%,并且有利胆功能。在肝脏处于病理状态下,菜籽同也能被人体正常代谢。不过菜籽油中缺少亚油酸等人体必须脂肪酸,且其中脂肪酸构成不平衡,所以营养价值比一般植物油低。另外,菜籽油中含有大量芥酸和芥子甙等物质,一般认为这些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不利。如能在食用时与富含有亚油酸的优良食用油配合食用,其营养价值将得到提高。3、芝麻油芝麻油有普通芝麻油和小磨香油,它们都是以芝麻油为原料所制取的油品。从芝麻中提取出的油脂,无论是芝麻油还是小磨香油,其脂肪酸大体含油酸35.0-49.4%,亚油酸37.7- 48.4%,花生酸0.4-1.2%。芝麻油的消化吸收率达98%。芝麻油中不含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而含有特别丰富的维生素E和比较丰富的亚油酸。经常食用芝麻油可调节毛细血管的渗透作用,加强人体组织对氧的吸收能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性腺发育,延缓衰老保持春青。所以芝麻油是食用品质好,营养价值高的优良食用油。4、棉籽油精炼棉籽油一般呈橙黄色或棕色,脂肪酸中含有棕榈酸21.6-24.8%,硬脂酸1.9 -2.4%,花生酸0-0.1%,油酸18.0-30.7%,亚油酸44.9-55.0%,精炼后的棉清油清除了棉酚等有毒物质,可供人食用。棉清油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最宜与动物脂肪混合食用,因为棉清油中亚油酸的含量特别多,能有效抑制血液中胆固醇上升,维护人体的健康。人体对棉清油的吸化吸收率为98%。5、葵花籽油精炼后的葵花籽油呈清亮好看的淡黄色或青黄色,其气味芬芳,滋味纯正。葵花籽油中脂肪酸的构成因气候条件的影响,寒冷地区生产的葵花籽油含油酸15%左右,亚油酸70%左右;温暖地区生产的葵花籽油含油酸65%左右,亚油酸20%左右。葵花籽油的人体消化率96.5%,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和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另外,葵花籽油中生理活性最强的a生育酚的含量比一般植物油高。而且亚油酸含量与维生素E含量的比例比较均衡,便于人体吸收利用。所以,葵花籽油是营养价值很高,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优良食用油。6、亚麻油亚麻籽油又称为胡麻油。亚麻油中含饱和脂肪酸9-11%,油酸13-29%,亚油酸15-30%,亚麻油酸44-61%。亚麻油有一种特殊的气味,食用品质不如花生油、芝麻油及葵花籽油。另外,由于含有过高的亚麻油酸,储藏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均较差,其营养价值也比亚油酸、油酸为主的食用油低。7、红花籽油红花籽油含饱和脂肪酸6%,油酸21%,亚油酸73%。由于其主要成分是亚油酸,所以营养价值特别高,并能起到防止人体血清胆固醇在血管壁里沉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医疗保健效果。在医药工业上红花籽油可用于制造“益寿宁”等防治心血管疾病及高血压、肝硬化等疾病的药品。此外,红花籽油中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谷维素、甾醇等药用成分,所以被誉为新兴的“健康油”、“健康营养油”。8、大豆油大豆油的色泽较深,有特殊的豆腥味;热稳定性较差,加热时会产生较多的泡沫。大豆油含有较多的亚麻油酸,较易氧化变质并产生“豆臭味”。从食用品质看,大豆油不如芝麻油、葵花籽油、花生油。从营养价值看,大豆油中含棕榈酸7-10%,硬脂酸2-5%,花生酸1-3%,油酸22-30%,亚油酸50-60,亚麻油酸5-9%。大豆油的脂肪酸构成较好,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大豆中还含有多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D以及丰富的卵磷脂,对人体健康均非常有益。另外,大豆油的人体消化吸收率高达98%,所以大豆油也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良食用油。食用油----“对症”买从今年10月1日开始,花生油、大豆油两种食用植物油强制性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新标准明示原料来源和加工工艺标识的要求,无疑使市民对食用油的品质及营养更加关注了。近日,记者走访了上海市营养学会和食疗研究会的有关专家,他们认为,选购食用油除考虑品牌、口味和价格之外,其实也有一个“对症”的学问。大豆油减少患心脏病几率大豆油含有的亚麻酸有降低血压作用,而且不含胆固醇。临床营养实验证实,引发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因素,除了高量胆固醇外,其他两种因素就是高血压及血管栓塞。大豆油的成分恰好可减少这两种因素,它可显著降低健康成人的血中胆固醇,有效地减少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性。玉米胚芽油可抑制心血管疾病高血脂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根源,维持人体脂肪在正常水平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除了多做户外运动,或多吃蔬菜及水果类食品之外,由于玉米胚芽油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可以有效控制血脂水平,从而能达到抑制心血管疾病的目的。原生橄榄油有助消化吸收功能原生橄榄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性极强,丰富的油酸能增强胃肠道的收缩,提高胰腺、肝、胆的分泌功能,保护肠道粘膜,使食物能在胃肠道得到很好吸收,还可以缓解各种原因产生的便秘。葵花籽油帮助预防皮肤疾病葵花籽油属于低脂油类,其中的亚油酸含量高达66%,远远高于市场上的其他油类。此外,葵花籽油还含有卵磷脂与胡萝卜素等,不含芥酸、胆固醇等有害物质,长期食用可预防皮肤疾病、支气管扩张和夜盲症,可降低人体血压,减低血清胆固醇。花生油降低血液总胆固醇花生油中所含的油酸可降低血液总胆固醇和有害胆固醇,却不降低有益胆固醇。营养界把油酸称为安全脂肪酸,它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能发挥有效作用。与基础膳食比较,富含高油酸的花生油膳食和花生油加花生膳食与低脂膳食一样,均降低了总胆固醇和有害胆固醇。
猜你感兴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选花生油品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