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因子是什么意思分析的结果进行排序啊?

SPSS因子分析操作步骤与结果分析操作步骤(1)分析——降维——因子(2)将量表题或者数据拖入变量匡中(3)描述——勾选“初始解”——“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是因子分析的前提,只有KMO与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结果过了,才可以做因子分析。这里的KMO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能说明问卷或者所选数据适不适合做因子分析。但很多论文、硕士教育学中、大部分本科论文里都用KMO来衡量问卷或者所选数据的效度。这里根据你所处环境及导师要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4)抽取——勾选“碎石图”——“未旋转因子解”。“基于特征值”这里特征值大于1是SPSS默认的。如果当抽取的因子只有一个或者不符合你预期时,可以在这里输入你想要的因子个数。(5)“旋转”——勾选“最大方差”、“旋转后的解”、“载荷图”。这里最大方差是必要的,如果不勾选上,若未勾选可能导致KMO值出不来。(6)“得分”——“保存变量”:若需要计算因子得分时,勾选上,运行后因子得分保存在数据中。“因子得分系数矩阵”。(7)“选项”——“禁止显示小系数”:这里勾选上以后(禁止显示小系数设置成0.5),是为了方便分析成分矩阵和旋转成分矩阵,观察各题因子归属。(8)最后点击确定即可。二、结果分析因子分析是指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C.E.斯皮尔曼提出。他发现学生的各科成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一科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其他各科成绩也比较好,从而推想是否存在某些潜在的共性因子,或称某些一般智力条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因子分析可在许多变量中找出隐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将相同本质的变量归入一个因子,可减少变量的数目,还可检验变量间关系的假设。(1)KMO与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由表可以知,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统计量值为3960.473,相应的概率P值为0。在显著性水平下,应拒绝原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存在显著差异。同时KMO值为0.844,根据Kaiser给出的度量KMO的标椎可知问卷题项适合做因子分析。(2)公因子方差提取值表示每个变量被公因子表达的多少,一般认为,大于0.7就说明变量被公因子很好地表达。由表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变量的提取值大于0.85,变量能被公因子很好地表达。(3)解释总方差由表可知,基于特征值大于1,提取5个因子后,5个因子共同解释了,问卷题项总方差的87.429%。总的来看,原有问卷题项的信息丢失较少,因子的分析效果比较理想,具有研究意义由图可以看出,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方差贡献)很高,对解释原有题项的贡献最大;第五个以后因子特征值都较小,对解释原有题项的贡献很小,可以忽略,因此提取五个因子是比较合适的。(4)旋转成分矩阵由表3-6可知,“愿意以不同的方式达到目标”“看到新鲜事物会来灵感”“有新想法并付诸实践”“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位于第一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一个因子主要解释这几道题项,解释为基础技能;“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交叉知识”“了解自身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不断学习知识与技能”位于第二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二个因子主要解释这几道题项,解释为创新能力;“合理地配置资产与利用资源”“有效利用资源”“接受和理解新技术”“企业中核心岗位的理解”位于第三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三个因子主要解释这几道题项,解释为资源运用;“能准确感知和识别需求”“有见解并能做出决定”“识别市场机遇适应新要求”“具有良好的信息收集和使用能力”位于第四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四个因子主要解释这几道题项,解释为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合作能力”“组织同学”“适应变化与承受挫折”“勇于接受挑战突破自我”位于第五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五个因子主要解释这几道题项,解释为创新思维;由此说明因子含义比较清晰。(5)计算因子得分因子分析是基于研究各题项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将一些信息重叠、相关性高的变量指标归结为几个不相关的综合因子的多重统计方法。通过SPSS23.0得出的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见表,可得到、、、、公因子的得分表达式为:其中、、、、公因子分别代表基础技能,创新能力,资源运用,合作精神,创新思维。最后,SPSS 分析时遇到问题可以滴滴我,数据分析也可以滴滴我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因子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