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归根到底,需要对死亡有正确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生。那么如何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呢?


导读向死而生什么意思~这篇文章我以前看过,当时很震撼。今天再读,依然感到震撼。向死而生,这是多么高级的人生大智慧!是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的主角是一位主持过上百场追悼会送别会的袁女士,第二个故事的主角是李开复。不知死,焉知生?我们中国文化缺少了对死亡的教育。强烈建...
这篇文章我以前看过,当时很震撼。今天再读,依然感到震撼。向死而生,这是多么高级的人生大智慧!
是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的主角是一位主持过上百场追悼会送别会的袁女士,第二个故事的主角是李开复。
不知死,焉知生?我们中国文化缺少了对死亡的教育。强烈建议各位读者也来看看。
01
第一个故事,袁女士的故事:
如果你懂得向一个人的死因致敬
袁君的人生,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葬礼劈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那场葬礼之前,袁君是大连一名电视台记者,过着有选题忙死,没有选题死忙的高压锅生活。70后的人大都活得像一棵树,袁君机械地忙碌着,周而复始地为前途和钱途烦恼。
2004年,特别报道组的一个战友因过劳猝死,台里委托袁君为其做一个悼念的片子。袁君怀着巨大的悲伤整理了同事职业生涯里所有的新闻报道,制作得很用心,想通过这种方式为同事加兄弟的人生完美收官。
片子的解说辞后来被同事的家人看到,他们希望能够作为同事葬礼上的悼词。而袁君成了葬礼上当仁不让的主持人。
葬礼简朴厚重,在哀乐声中袁君读着为同事写的悼辞:“他总是在每一条新闻播出之后卖力地回味,看看整个事件是否还有继续跟进的可能,看看自己在每一个细节的处理上是否还有缺陷。他说,这既是一种职业要求,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成功有时就是一种为难。”
“或许,直到骤然离去,他依然没有实现他想要的成功。可是,一个人,在他活着的每一天都努力超越自己,这种坚持本身就已是了不起的成就。尽管他没有来得及问自己是否令自己满意,可是,我们可以替他回答,他来过,很优秀……”
仿佛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从另一个人倏忽而逝的一生中,袁君看到了自己。
葬礼结束时,同事的爸爸紧紧地握住袁君的手说:“谢谢你,你比我们更懂他。”那天回到家里,袁君没有像平常一样上网看片子、找选题,而是破天荒地下了厨房,做好了饭之后,在楼下等老公和女儿回家。
袁君没有跟他们提及同事的葬礼,只是这场葬礼在祭奠一个生命逝去的同时,也让袁君对自己的人生获得了重新的认识。还好,她还有时间,她还有健康,她还能好好地善待每一个重要的人。
袁君说自己如灵魂开窍般明白了,一辈子没多长,下辈子不一定能遇上,我们能在一起的时光原来这么短暂,趁还来得及,一定要不留遗憾地爱。
之后,袁君很快因为朋友之托主持了第二场葬礼。
逝者是一位书画界的名人,袁君时常在电视上看到这位老先生的身影。然而,老先生的身后事并不利落,小三儿在他去世后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老先生尸骨未寒,财产纷争令这个曾经风光的家乱成了一锅粥。
袁君想对老先生的生前亲朋进行一番采访,很少有人配合。大家关心的,是那些巨额财产如何分配以及自己能够分到多少。
尽管如此,袁君还是通过一些资料给老先生写了一篇悼词。葬礼上没有人在意袁君说什么,遗体告别时,小三儿们与原配的家人打作一团。
从死亡的角度回溯人生,过去所执著的一切,该有多么荒谬和可笑。
袁君主持葬礼的名气渐渐在大连传开。2010年底,一位亿万富豪的妻子找到她,希望她能给她老公主持葬礼。与生前的风光相比,那位亿万富豪的死很仓促,抑郁症在他45岁时夺去了他的生命。
富豪的妻子给袁君看了大量逝者生前的日记,深深震撼了袁君。财富对这位逝者来说早已成了数字,他的使命是管理这堆数量庞大的数字还有数百员工的命运。很多事务已经与个人喜好和利益没有多少关系。他完全可以选择停下来,换一个职业。
袁君觉得,如果他真的这样做了,一定会成为非常优秀的作家。但他并没有。他依然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一边处理集团内部的争斗,一边应付来自市场的压力。
袁君读着这位亿万富豪的生前日记,想着如同这位富豪一样匆匆的赶路人,敬意有之,叹惋有之,悲凉亦有之……
逝者已矣,但袁君决定做点什么来改变还活着的人。
在这个富豪的葬礼上,袁君公布了他一天的开销,这个数字甚至还不及一个中产之家小孩子一天的花费。因为没有时间,他拼命赚钱,却丝毫享受不到金钱带来的愉悦。
在日记中这位富豪写到,他的快乐竟然来自于一次汽车在路上抛锚,他让司机等拖车来,自己则一个人步行去公司。他惊奇地发现,路边有那么多有趣的店面,他甚至看到了迎春花。
他说:“如果没记错的话,我最后一次见它应该是在大学毕业那一年,同学们看到迎春花开了,一起去踏青。”
这震惊了在场所有的人。
袁君在悼辞里写到:“他不是在车上,就是在飞机上,也有可能是在会议室里。他的生命自从承担起百人的企业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四季。他最美丽的记忆不是赚得第一桶金的激动,也不是公司十周年庆典上的高朋满座,而是那个步行的午后,那一路惊奇的发现。
我想,最后的时光里,他一定为自己铺设了一条芬芳的小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他应该是笑着走过那条通往天堂的小路,甚至还哼起了儿歌。所以,在此,让我们一起向一个人的死因致敬。”
那是袁君第一次在葬礼上听到掌声她知道那不是对逝者的不恭,而是大家情不自禁用这种方式表达内心最真挚的尊敬。
后来,袁君与富豪之子成为很好的朋友。这位富二代并没有子承父业,而是将公司交给了经理人,他自己则在一个小公司上班,业余时间开了一间不盈利也不赔钱的书吧。日子过得很平静,也很快乐。袁君时常去他的书吧,叫上一杯咖啡,捧一本闲书,消遣一段闲适的时光。
袁君还会时不时地想起那位富豪,疲于奔命的时候,忙到快要失去知觉的时候,袁君总会告诉自己,慢一点,再慢一点,时间不用拿着鞭子追赶也会走过,等一等自己的灵魂,在还来得及的时候。
有一种活法叫向死而生
葬礼是一种道别,而道别并不意味着绝望。
袁君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道别,是为一位德高望重的高中校长做葬礼主持。老校长姓肖,享年85岁,这位老头儿风趣幽默,生前最爱热闹,他们家迎来送往,永远有络绎不绝的客人,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位喜欢被打扰的老人。
校长的老伴在商量葬礼仪式时,没有向袁君提出任何的要求,只是很细节地讲了老校长生前的点点滴滴,包括每次夜里十一点送走最后一位客人时,老校长经常说的一句话:“真不知道,这个园子还能热闹多久!”
在老人家细细碎碎的述说中,袁君知道了老校长其实已经身患四种癌症,生命对他来说已经是沉重的负担。可每一次濒临死亡,他还是会顽强抗争,他希望这个园子还能热闹一段时间。他总是微笑着,幽默着,也乐意于看到来这个园子的人微笑着、幽默着跟他告别。
袁君没有将老人的告别仪式选在殡仪馆里,她想这不是一个如此特别的老人想要的告别。他喜欢热闹,喜欢分一些人生智慧给那些还在赶路的人,最后的告别他也一定希望以一种热闹而特别的方式。
冥思苦想过后,袁君决定开一个PARTY,就在老校长的家里,让每一位来送行的人都讲一件与老校长有关的、最有趣的事——让大家微笑着给老校长送行,也让这位老先生带着微笑上路。
这个想法令老校长的夫人落泪,她对袁君说:“你应该算老肖交到的最后一个知己,谢谢你。”
袁君想到那个葬礼会很成功,但没有想到会如此成功。一共一百七十位来宾,每个人都应要求穿着自己最漂亮的礼服,看上去仿佛是一场盛大的颁奖典礼。没有哭泣,没有哀乐,每个来宾讲述了一段他们与肖老的往事。
一位邻居说:“我在肖老的楼上,家里有个不打不练琴的孩子。每天,让他练琴之前先打骂一番。后来有一天,肖老上楼来敲门,给我儿子带来了许多礼物,有书有玩具。肖老对我儿子说:我每天在你楼下,免费听你弹琴,这点礼物算作是感谢吧,谢谢你让我每天都可以听到那么优美的琴声。从此,我再没有为练琴的事打过儿子,他因为楼下有双欣赏他乐曲的耳朵而变得很努力,这是我儿子刚刚通过钢琴十级的证书……”
肖老多年的老友有一天突然造访,恰好肖老刚洗完澡,于是,老友看到了肖老稀疏的头发、胳膊上那因化放疗而粗黑的血管,老友顿时泪如雨下。肖老却笑着对他说:“一会儿让你见识一下化妆的魅力。”整整一个小时,再出现在老友面前的肖老,又像往常一样利落潇洒。
肖老对老友说:“我天天都在做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事,我觉得挺快乐的。身体糟粕,但灵魂体面。替我保密啊。”
一百七十个人,一百七十个故事。整个PARTY,大家一直在微笑着追忆,在一种感而不伤的氛围里,分享着那样一个智慧的老人给每个人的人生带来的无穷教益。
袁君说:“谢谢大家的故事,请相信,这样一个头发丝里都透着智慧的老人会让天堂从此有了无数的笑声。让我们相约,与亲爱的肖老天上见。”
很少有人能把葬礼主持人这样一个职业当成爱好,最开始有人找上袁君时,她也总会想方设法拒绝,而如今袁君却有求必应。
两年了,她在葬礼和葬礼之间来回,主持了将近百场葬礼,如同在近百人的生命里穿梭。她说,她就像活了一百辈子,体验了百味人生。现在的她很感谢这份工作给予她的一切,一场葬礼浓缩了一个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每一段故事对于袁君来说都是养分。
从死亡的角度看向生命,就会懂得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
02
第二个故事:
李开复:我为死亡修了7个学分
李开复除了创新工场创始人、“梦想导师”的身份,也是曾任职苹果、微软、谷歌三家上市公司的总裁级人物。而今,他又多了一个身份:癌症患者。
从人生的巅峰坠入病痛的折磨,从喧嚣抵达沉寂,这是属于李开复的17个,也是包含了17个月的追问与忏悔。
“除去虚名和成就,你的人生还剩下什么?”
李开复在纪录片《筑梦者之李开复向死而生》中,自述了历经两个月确诊、六个月化疗、九个月休养的经历,并坦言“一度认为自己活不过100天”的绝望。李开复更是披露了留学时期的家书,第一次哽咽说出欠已故父亲的一句道歉,第一次落泪谈及母子深情,第一次温柔细述对妻子与女儿的亏欠。
李开复反思道:“健康、亲情、爱,才是永恒。牺牲健康去换取所谓的成功和梦想,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他还说,以前总鼓励年轻人要去追求什么,现在则不一样了,他认为“年轻人需要放下追逐虚名,关注健康、亲情和爱才更重要。”
李开复还出了本书《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
李开复说,向死而生本身的意思,就是人在世俗里面很容易陷入今天的现实世界里面。而面对死亡,我们反而容易得到顿悟,了解生命的意义,让死亡成为生命旅程中无形的好友,温和提醒我们,好好活我们的生命,不是只渡过每一天的日子,也不是只是追求一个现实的名利目标。
在遭受病痛折磨后,李开复修到了哪7个死亡学分?
李开复的答案是:
1.健康无价;2.一切事物都有它的理由;3.珍惜缘分、学会感恩和爱;4.学会如何生活,活在当下;5.避免名利的诱惑;6.人人平等,善待每一个人;7.我们的人生到底是为什么?
“向死而生”,也是冥冥之中的“不谋而合”
两军交战,人们说“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新冠肺炎,我们又说要“向死而生”。究竟什么是“向死而生”呢?如果换一种说法,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思。
“向死而生”是支援武汉疫区的大夫们总结出来的一句口号,也只有身临其境的他(她)们,才能道出这句斩钉截铁而又饱含着某种哲理的话语。
从相关报道上看,武汉疫区的疫情严重性超乎想象,从最新的数据分析来看,可能还有更多潜在的危险没有被发掘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参战人员的担心在所难免。面对困难和危险,医务人员首先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那就是相信科学,相信自己,相信已经得到过验证的宝贵历史经验。 抗击非典的成功案例,早已证明现有防御措施的可靠性与科学性。
抗疫工作要求严格杜绝职业暴露,这就需要医护人员放弃绝大多数相对舒适的生活方式,努力做好事前事中的防护工作,以及事后的消毒工作,过程中间一点马虎都不能有。
抗疫工作考验体力,同时还有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在等待着一线工作人员。记得非典期间,疫情曾持续到四月中旬,天气热的马上就要穿不起防护服了,疫情才宣告结束。由于防护服短缺,一套衣服从头穿到尾,多次喷洒消毒剂,衣服穿在身上非常难受。这次抗疫行动比那个时候要提早不少时间,但在空调或者供暖环境下依然避免不了类似问题的出现。
这次新冠病毒的传播比非典病毒多了一个无症状传播途径,导致防护工作更为复杂,任务更加艰巨。既使同为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也要避免不必要的接触,连吃饭都不能同时进行,只好一个一个地来。
参加救护的大夫们曾经救治过这样一名患者,因为刚刚失去丈夫而导致情绪失控的她,抓住大夫的防护服不放,这很危险,如果防护服被抓破,大夫就要职业暴露了,后果不堪设想。情急之下,大夫顺势跟患者面对面一起躺到床上,直到对方情绪稳定才站起身来。这样的意外事件似乎并不少见,如果没有“向死而生”的果敢和恰当的应对,只怕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会无限扩大。
在省外医疗队到来之前,武汉本地医院的医护人员一直连轴转地工作了一个多月之久,情绪几近崩溃。后来有了援军,他们才能得到休息,体力跟精神同时得到休整的他们肯定能更好地工作,因过于疲累导致免疫力下降的情况得到缓解,感染病毒的可能性也大幅度减少了。
乐观的心态,以及心理上的安慰,能增强患者战胜病毒的信心。这不止是医护人员单方面的行为,患者的一句“谢谢”,也能给隔离病房增添一丝丝温情。
“向死而生”的精神,能带给大家征服病魔的勇气,也给救治工作,给患者,给医生护士,给所有人带来了希望。连死都不怕,何况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呢?不怕困难,不怕死,内心就不会慌乱,内心不慌乱工作就不会出错,坚持科学防护不出错,人就一定会是安全的。从这个角度细细思量,“向死而生”竟然可以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以反向证明的方式加入自我保护性工作流程,形成良性循环,起到很好的鼓舞人心的作用。这就是人们在工作实践与科学常识之间,冥冥中形成的不谋而合的共识。#青云助力
共渡疫情#
有一种生活叫向死而生,如果从死亡回溯人生是多么荒谬和可笑
从死亡的角度回溯人生,过去所执著的一切,该有多么荒谬和可笑。
第一个故事,富豪的的故事:
01
如果你懂得向一个人的死因致敬
一个超级富豪的葬礼上,主持公布了一个他一天的开销,这个数字甚至不及一个中产之家小孩子一天的话费,因为没有时间,他拼命的赚钱,却丝毫享受不到金钱带来的乐趣,他在人生最后时刻觉得他这一辈子最开心的时候,是有一次汽车在路上抛锚,他让司机拖车过来,自己则一个人,步行的公司,他在路上看到很多有趣的小店,有很多花,甚至看到这些春花,他说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最后一次看到迎春花应该是在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同学们一起去踏青看到的。他说他的一生自从成年之后不是在车上就是在飞机上,要么就是在开会,生命自从承担去百人的企业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四级,他最美丽的记忆不是赚的第1桶金的激动,而是在公司10周年庆典上高朋满座。
很多人都不理解,一个富豪为什么在人生最后的时候觉得人生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因此不行的时候,现在的人大多数都觉得一个富豪他用了常人所不能拥有的一切,金钱名利,开心的时候应该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但没有想到是如此简单,有很普通的,甚至在很多人看来不仅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也只有在这位富豪的眼里才才是一件开心而幸福的事情,也许在他人生最后的时光当中,他觉得他会营造一条丰富的小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他应该是要走完那条通往天堂的角落。“或许,直到骤然离去,有的人依然没有实现他想要的成功。可是,一个人,在他活着的每一天都努力超越自己,这种坚持本身就已是了不起的成就。尽管他没有来得及问自己是否令自己满意,可是,我们可以替他回答,他来过,很优秀……”我仿佛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从另一个人倏忽而逝的一生中,从超级富豪看到了自己。
如灵魂开窍般明白了,一辈子没多长,下辈子不一定能遇上,我们能在一起的时光原来这么短暂,趁还来得及,一定要不留遗憾地爱。从死亡的角度回溯人生,过去所执著的一切,该有多么荒谬和可笑。人生短短不过数十载,步入成年之后买房,买车,存款成了一辈子的目标,从来没有问过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大家彼此推着彼此往前走,当临近死亡的那一刻才发现大多数人都是可悲的,妻子不是当初最爱的那个她,自己打拼一辈子的东西一样也带不走,除了带走遗憾什么也无法改变,道理都懂,但是有几个人能做到的呢?
看完这个故事之后我还会时不时地想起那位富豪,疲于奔命的时候,忙到快要失去知觉的时候,总会告诉自己,慢一点,再慢一点,时间不用拿着鞭子追赶也会走过,等一等自己的灵魂,在还来得及的时候。
第二个故事:
02
李开复:我为死亡修了7个学分
李开复除了创新工场创始人、“梦想导师”的身份,也是曾任职苹果、微软、谷歌三家上市公司的总裁级人物。而今,他又多了一个身份:癌症患者。从人生的巅峰坠入病痛的折磨,从喧嚣抵达沉寂,这是属于李开复的17个,也是包含了17个月的追问与忏悔。
“除去虚名和成就,你的人生还剩下什么?”李开复在纪录片《筑梦者之李开复向死而生》中,自述了历经两个月确诊、六个月化疗、九个月休养的经历,并坦言“一度认为自己活不过100天”的绝望。李开复更是披露了留学时期的家书,第一次哽咽说出欠已故父亲的一句道歉,第一次落泪谈及母子深情,第一次温柔细述对妻子与女儿的亏欠。
李开复反思道:“健康、亲情、爱,才是永恒。牺牲健康去换取所谓的成功和梦想,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他还说,以前总鼓励年轻人要去追求什么,现在则不一样了,他认为“年轻人需要放下追逐虚名,关注健康、亲情和爱才更重要。”李开复还出了本书《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
李开复说,向死而生本身的意思,就是人在世俗里面很容易陷入今天的现实世界里面。而面对死亡,我们反而容易得到顿悟,了解生命的意义,让死亡成为生命旅程中无形的好友,温和提醒我们,好好活我们的生命,不是只渡过每一天的日子,也不是只是追求一个现实的名利目标。在遭受病痛折磨后,李开复修到了哪7个死亡学分?李开复的答案是:
1.健康无价;
2.一切事物都有它的理由;
3.珍惜缘分、学会感恩和爱;
4.学会如何生活,活在当下;
5.避免名利的诱惑;
6.人人平等,善待每一个人;
7.我们的人生到底是为什么?
人生哪有那么多的圆满和完美,走散的爱人再也回不来,丢了就丢了再也找不回来。我们来到这个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停的成长。自以为是适应了社会,了解了社会现实,似乎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停的努力奋斗,就像一个机器人不停的运转,总是告诉自己再等等有钱了就向喜欢的女孩子表白结婚生子,等有钱了再去带父母去看世界,等给孩子攒够了钱再去弥补缺失的爱,唯一不等我们的就是时光,大多数等等就是一辈子的遗憾,一等就是一生,活了一生,走了一路,最后失去了自己,失去生命才知道什么是珍贵的。如果每个人都可以有一次死亡的过程,也许我们会知道什么是生活吧。
向死而生——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
向死而生的意思是明白了生与死的关系,因而能勇敢的面对死亡,积极地生活。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对“向死而生”的解释是:死和亡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概念;死,可以指一个过程,就好比人从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边缘,我们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是走向死的过程;而亡,指的是亡故,是一个人生理意义上真正的消亡。
如果说,人一出生注定就是要消亡,那么这中间我们所做的一切意义何在呢?分享一下我在工作中遇见的真实案例。
前段时间病房里一位38岁的癌症患者走了,我们暂且叫他小A吧。
和小A 变得特别熟悉是因为一起投诉,他在打化疗的时候手臂出现了红肿,他投诉我们护士技术不过关,把他的化疗药时间控制得太慢了,顺序排列也不够专业。在处理投诉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这位不是医生的病人,却有着与专业医师一样丰富的抗癌知识,与他的交流显得特别轻松无障碍,慢慢的交流也就多了起来。
小A 是两个孩子的爸爸,3年前他被确诊为肠癌,当时大宝12岁,小宝5岁;但他迅速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停下工作,一心陪伴孩子和妻子、研究最新的抗癌治疗方案。整个癌症治疗的过程除了手术后由妻子做陪护,其他时间全部由他自己独立完成,甚至一直瞒着父母。肠癌治疗非常顺利,但他知道,自己年纪轻,癌细胞的恶性程度会特别高,所以他坚持复查,坚持做免疫治疗。
但今年年初,癌细胞还是扩散到了他的肺部,而且遗憾的是,他的癌细胞基因并不适合使用最新的抗癌药物。记得当时他很淡定的跟我说:我不怕,现在癌症治疗的新药那么多,只要坚持只要活着,肯定能等到适合我的新药出现。
就这样,他又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化疗过程。呕吐、消瘦、乏力一直伴随着整个治疗过程,但自始至终他都是自己背着一个黑色背包,默默的完成治疗,默默的出院。最后一次住院,我发现他的口角有点歪斜,自诉左手也是特别使不上力,我们最不想看见的事还是发生了,癌细胞扩散到了他的脑部。那次住院,他再也没能离开医院。从发现脑转移,到昏迷到死亡,中间只有短短的十几天时间。最后一次从昏迷中醒来,他对妻子说:让你这样服侍我,真是对不起了。
他昏迷的那段时间,我见到了他的两个孩子。大宝已经是个大小伙了,帮着妈妈一起给爸爸擦身翻身按摩接尿,小宝安静的在一边看书做作业,一家四口显得特别平和,完全没有我想象中的恐慌和不知所措。
小A的妻子告诉我,小A生病后除了治疗就是全身心的陪伴两个孩子,孩子们在他确诊肠癌的时候就开始和爸爸一起讨论“癌症”、“死亡”,所以对爸爸目前的状态早就已经接受了,自从爸爸生病,孩子们也越来越独立,基本不用妈妈操心。
我不知道这位坚强而智慧的爸爸是如何带领着孩子与他一起面对死亡的,如果有可能,真想与他一起讨论一下他对死亡的看法,遗憾的是,一直到生命体征完全消失的那天,小A再也没有醒来与我们说过一句话。
中国人一向避讳谈论死亡,特别是在将死之人面前。而我现在觉得,我们想要知道生命的意义,首先就必须勇敢的去面对死亡,面对死亡也就是面对内心深处最大的恐惧。当我们看清死亡的本质,放下内心的恐惧,或许人生中很多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大事都成了小事,比如功名利禄、风花雪月,最终都会随着生命的消亡而消失。
那生命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呢?我认为,就在两个字,那就是“体验”;
当你走进影院,你知道两个小时后电影一定会结束,你可以选择抱怨电影时间太短,剧情太烂,渡过糟糕的两个小时;也可以选择更专注的体验剧情,总结收获,渡过愉快的两小时。
有人把人生比喻成一出剧本,我觉得再贴切不过了,而这出剧本的导演不是别人就是我们本人。或许在前半生,我是想体验那种痛苦而激烈的剧情,所以,我会按照剧本把预先安排的剧情演到极致,但到了后半生,只要我愿意,一样可以反转剧情,任由天赋自由发挥,从而获得更非凡的体验,所有的发生只是选择,只是演出,只是体验。
如果把一切看成一种体验,我们会不会少一些执着心,少一些对外在的控制,而是多作为旁观者去看着自己周围一切的发生呢?
我们会以旁观者的身份看着父母慢慢老去,体验着他们自己的悲苦,而不会把父母的不幸归之于自己的无能,在父母老去的时候以旁观者的身份尽我们所能让他们老有所养;
我们以旁观者的身份看着孩子来到这个世间,体验着他们自己选择的剧本,而不会以我们的标准去评判孩子,要求孩子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旁观者只需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尽我们所能给予他们支持和力量;
我们以旁观者的身份看着自己的职场,看着身边的每个人体验属于自己的剧本,而不会将他们的一言一行与我们自己牵扯不清,为了所谓的利益勾心斗角。
病人小A是不是也明白了死亡的本质,于是只是在专注的体验自己的剧本,才能熬过这么漫长而痛苦的死去的过程;把自己当成孩子剧本中的一个角色,相信孩子对于自己选择的剧本一定有充分的想去体验的理由,所以才能放松的与孩子一起面对死亡......我想一定是的。
曾经对自己的这份职业非常的抗拒与厌倦,每天面对死亡一度让我只想逃离。而现在回过头去想想,却是非常的感恩。正因为这份需要直面死亡的职业,让我看清了死亡的本质,看到了众生在面对死亡时的人间百态。磨去了我的傲慢和自命不凡,懂得了谦卑和敬畏生命。
死亡是一种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而我们却可以通过内在成长的方法,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焕发出生命的积极进取意识和内在活力,通过提高生命中的每分每秒的质量和长度,来无限提高生命的效度和目标的密度,只有这样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