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推理题解题技巧证明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2、以“在守财奴中也有穷人,皇帝决不是穷人”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可推出有些_________不是________。

4、根据推出关系的不同,推理可分为_________推理和_________推理。

6、若“p→q”真且p与q不同真不同假,则“p∨? q”取值为____,“? p∧q”取值为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命题“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青年应该奋发向上”中的“青年”()

b、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不是集合概念

d、前者不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2、在下列关系中,具有对称性的关系是()

3、若SAP与SIP一真一假,则S与P之间的外延关系是()

4、已知“明天不必然下雪”,可推出()

5、与“只有甲不去,乙才去”相等值的命题是()

d、或者甲不去或者乙不去

6、下列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公式是()

7、若“A可以分为B、C、D”是一正确的划分,则B与C的外延一定是()

8、以MAP与SAM为前提,不能必然推出()

三、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推理形式中,有效的是()()

2、下列推理形式中,无效的是()()

2014国家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之假言命题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杨韬

  假言命题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题型当中长盛不衰的一个考点,在几乎所有的公职类考试行测的试卷中均会出现一道,有的地方甚至会出现两道及两道以上。假言命题毫无争议地成为除加强和削弱题型之外最常考的逻辑题型,同时也是理论背景最丰富的题型。所以,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只有掌握了假言的知识和解题技巧,才能快速地做出假言类题目。

  假言命题是假设一个条件是真的,那么另外一个条件也是真的,即假言命题建立起了两个条件的约束条件。最常见假言命题的形式是:如果A,那么B。它表示的含义是,假设A这个条件成立,那么B这个条件也成立。我们通常简记为AàB。

  假言命题的矛盾关系

  在逻辑判断中,经常涉及到对于命题的对错的判断,假言命题也不例外。例如,我说了一句包涵假言命题的话:“如果你是合肥人,那么你一定是安徽人”。那你要拿出什么样的证据,才能证明我说的这句话是错误的呢?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人“是否和合肥人”与“是否是安徽人”的情况,组合起来一共有四种,分别是:

  是合肥人,是安徽人;

  是合肥人,非安徽人;

  非合肥人,是安徽人;

  非合肥人,非安徽人。

  在所有的四种情况中,哪一种情况一定能反驳“如果你是合肥人,那么你一定是安徽人”呢?答案是:是合肥人,非安徽人。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你是合肥人,那么你一定是安徽人”表示的含义是“假设你是一个安徽人成立了,则你是安徽人这个条件也一定成立。”“是合肥人,非安徽人”表示的含义是“是合肥人这个条件成立了,但是非安徽人这个条件还是不成立”。抽象来看,就是说要反驳“如果A,那么B”,就得使“A成立,而B不成立”。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AàB的矛盾是:A且非B。

  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

  假言命题作为命题当中最复杂、最难以理解的命题,包含的推理规则有很多,其中做题作为常见的两个推理规则是:逆否规则和传递规则。

  例如:“如果你长得很漂亮,那么我一定会娶你的”这句话的等值命题是“如果我没有娶你,那么一定是你长得不漂亮”。

  逆否规则是一种非常符合日常语言表达的推理规则,在这里提供两种记忆的方法。

  第一,联想记忆。我们知道,在不等式中,如果A>B,那么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一个负号,不等式的方向要变号,即-A<-B。同理,对于假言命题,AàB的两边同时进行否定,那么推出的箭头负号也应该变号,即非A?非B。

  第二,口诀记忆。对于AàB的形式,我们把A叫做“前置条件”,简称“前件”,B叫做“后置条件”,简称“后件”。AàB,称为“前件推后件”。

  如果“前件推后件”成立,那么“否定后件推出否定前件”,简称为“否后推否前”,即“非Bà非A”也成立。我们把“AàB”叫做原命题,“非Bà非A”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即进行了两步操作,首先是把原命题的两个条件逆过来,其次再分别否定。例如,“如果跳下悬崖,那么就会死去”能推出“如果没有死去,那么一定没有跳下悬崖”。

  如果“前件推后件”成立,那么“否定前件推出否定后件”,即“否前推否后”不一定成立。我们把“非Aà非B”叫做“AàB”的否命题,即推出符号两边的条件分别否定掉。例如,“如果跳下悬崖,那么就会死去”不能推出“如果不跳下悬崖,那么就不会死去”。

  如果“前件推后件成立”,那么“肯定后件推出肯定前件”,即“肯后推肯前”不一定成立。我们把“BàA”叫做“AàB”的逆命题,即将两边的条件互换掉,或者说把推出符号的箭头呼唤掉。例如,“如果跳下悬崖,那么就会死去”不能推出“如果死去了,那么就是跳下悬崖了”。

  对于这一类题目,我们需要识别出它考察的是假言命题,这种题目的题型特征是:1)题干中会出现大量的重复,原因是大量重复的条件能够保证题干的条件能够用传递规则串联起来;2)题干中会出现大量的关联词,原因是关联词是假言命题的标志。

  中公教育专家提供给考生,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

  1)识别出题目考查的是假言命题;

  2)通过关联词等找出题干蕴含的推出结构,将推理的条件符号化,即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示条件;

  3)运用“传递规则”和“逆否规则”进行推衍;

  4)将推衍得到的结果与选项进行比对,选出能够由题干推出的选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逻辑推理题解题技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