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恶的距离陈昌为明城和桂姨有什么恩怨杀人

这两天南昌红谷滩事件占据了各大媒体的热搜,也被各种各种自媒体写出了十万+,大家应该都知道了。

5月24日,江西南昌市,3名年轻女子在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逛街,突然遭到男子行凶,其中一24岁女子遇害。警方尚未公布案件起因,微博号“平安北京”称这起事件或为“无差别杀人”犯罪。

这让我想起来了不久前热播的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贾静雯饰演的女主的儿子惨遭凶手李晓明“无差别杀害”,剧中的王律师为了弄清楚李晓明杀人的原因,不顾家人的反对和舆论的压力主动为凶手辩护。“只有论清楚他们杀人背后的原因,才能够避免更多的人受伤害”是王律师面对众人不解时说的话。红谷滩事件的凶手自有法律惩戒,还受害人一个公道,我们不但要真相,更要了解造成悲剧的真正原因,从而避免更多人受伤害。

“无差别杀人”是指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没有仇怨,随机选择作案目标、在作案现场见谁杀谁的杀人案件。犯罪嫌疑人作案是有预谋的,杀人的手段一般也是有预谋的,只是做案的对象是随机的。做案的目的一般是报复社会、挑起族群仇杀等。

这个词汇最早出现在日本,2008年6月8日下午12时30分在东京都千代田区秋叶原所发生的杀人事件,当时25岁的男性加藤智大随意杀人,造成7死10伤。

事件的起因是被告在工作单位找不到工作服而爆发积怨,作案背景则是因为“失去家人、朋友、工作,产生了无处可去的强烈孤独感。”因此“希望通过做件大事来让别人停止对自己的欺负”。

《我们与恶的距离》中不论是李晓明还是陈昌,都有一个不幸福的家庭,母亲的溺爱,父亲的粗暴,以及父亲对母亲的家暴,他们的同年没有被温柔以待,常年累月的积累造成了他们报复社会的畸形心理。

记得五一回家探亲遇到待字闺中的小表妹,表妹对我说:姐,你知道吗,我妈几乎隔几天就会提醒我找对象不要找单亲家庭的,说是怕心理不阳光。当然单亲并不意味着孩子就会出问题,关键还是看父母。同时,我也理解姨妈的顾虑,毕竟类似南京女孩被前男友割喉,女孩被前男友烧死在车里这样的人间惨剧带给受害者家人的伤痛是无法抚平的。我们与恶的距离并不远,女孩子更要远离垃圾人。

大卫·波莱写过一本书,叫《垃圾车法则》。他说,有的人就像垃圾车,他们装满了垃圾四处奔走,充满懊悔、愤怒、失望的情绪。随着垃圾越堆越高,就需要找地方倾倒,释放出来。

他们会逮着一切机会,到处碰瓷、找茬、泄愤。如果你给他们机会,垃圾就会全部倾倒在你身上。

无论是“无差别杀人”还是“报复性杀人”,都是垃圾人在给自己找宣泄的窗口;而他们也可能遭受了自来家人、同学、朋友、同事的不友好对待,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也是社会的受害者。

我们相信,被爱滋养内心充满爱的人不会轻易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城和桂姨有什么恩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