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解放后外国有承包教堂的教堂怎么处理

> > 国外旅行之芬兰习俗禁忌及节日习俗 发布时间: 11:02:38

业主关注:习俗,习俗,国外,旅行,禁忌,节日,芬兰,之,及 点击:【7600】 资料整理员:蔓若   来源:住范儿

国外旅行之芬兰习俗禁忌及节日习俗,网民关注度:3000
网民普遍认知程度:30%

rao提出国外旅行之尼日利亚习俗及饮食文化介绍的问题,东哥重点说明国外旅行之保加利亚文化习俗介绍的基本情况,huntaway通过调查资料对泰国旅行之黎府文化习俗及旅游景点介绍做出详细阐述,一帘幽梦花大量时间收集整理斯里兰卡习俗及旅游介绍得出本内容供大家学习理解。

芬兰有哪些的礼仪习俗与禁忌

礼仪习俗:芬兰人含蓄而朴实。严峻的气候条件,美丽的自然环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使芬兰人形成了极有特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他们喜欢用“sisu"这个无法用其他语言翻译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的民族性格,大概是指芬兰人善良诚实、遵纪守法、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以及坚韧顽强的精神和异乎寻常的耐性等特点。享受节假日被认为是每个人的权利,节假日相对较多。每逢节假日(包括周日)所有商店闭门谢客,连公交车班次也不及平时一半。桑拿(Sauna)是芬兰国粹,全国约有192万间桑拿房,平均每3人拥有一间。芬兰的节日有:独立纪念日(12月6日)、仲夏节、圣诞节、大学生戴帽节、赫尔辛基桑巴狂欢节、采摘节。禁忌:芬兰人进门脱鞋,不要问别人隐私,晚上e ACH FLOWER FESTIVAL (DOLL'S FESTIVAL) 慕尼黑盛产啤酒,人们惯称慕尼黑为啤酒之都。对慕尼黑人来说不可一日无啤酒,人均饮用量世界第一。慕尼黑啤酒节

国外的文化习俗  1. 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  禁酒;妇女蒙戴面纱(外国人也一样),每天祷告五次;禁忌食用猪肉。在斋月里,日出之后和日落之前不允许吃喝。  忌讳用左手向客人传递食物。用左手洗澡,认为左手不干净,用右手拿食品是不礼貌的。宴会上不饮酒,以果汁代酒。  2. 信奉印度教的国家  印度教徒不吃牛肉,认为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把牛奉为神牛,牛在大街小巷行走,车辆行人要礼让。把母牛视为“圣牛”,老死不能宰杀,甚至当母牛不能自己寻觅食物时,有的还被收入“圣牛养老院”中供养。  3. 信奉佛教的国家  缅甸的国教为佛教。佛教徒占缅甸总人口的95%。缅甸人十分尊敬僧侣,僧侣出门上车、坐船其他人都得起立让座。僧侣的食物由佛教徒来斋奉。只有当过和尚才算成人。  泰国人信佛教。非常重视头部。认为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如果用手触摸泰国人的头部,则被认为是对他的一种极大的侮辱。如果长辈在座,晚辈必须蹲跪,以免高于长辈的头部。某人坐着的时候,忌讳他人提物从头上掠过。小孩的头谁也不能摸,不然是不吉利。泰国人睡觉时不能头朝西,因为日落西方象征死亡。泰国人死后才将尸体的头部朝西停放。  4. 西方人忌讳“十三”  宴会避免在“十三日、星期五”举行,门牌号、旅馆房号、楼房号、宴会桌没有13号,乘车没有13号车。  (二)受文化传统影响,形成的风俗习惯  1. 日常生活的禁忌  泰国人习惯合掌行见面礼。泰国人绝对不用红笔签名,因为在泰国,人们用红笔把死者姓名写在棺材上。  日本人不喜欢别人敬烟,他们习惯自己牌号的烟。日本人忌讳“四”和“九”字,“四”在日语中发音与“死”和“苦”相似。  中国人的习惯是“摇头不算点头算”,但在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等很多地方,人们却以摇头表示同意,点头表示不同意。  对戴帽子的男人,在美国和英国,遇到朋友,需微微把帽子揭起点头致意。但在意大利需把帽子拉低,以表示尊敬。  2. 重视职衔称呼  德国人,奥地利人很重视职衔的称呼,如果他们是博士、教授,应不厌其烦地使用这个称号,他会很高兴。  3. 各国对颜色的忌讳  一般认为白色是纯洁的象征;黑色是肃穆的象征;黄色是和谐的象征,而红色和蓝色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很多国家以黑色为葬礼的颜色。灵车用黑色。比利时人忌蓝色。巴西人以棕黄色为凶丧之色,认为人死好比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4. 各国对用花的忌讳  许多国家,喜欢赠送亲戚朋友玫瑰花和白色百合花,以表示祝贺。但在印度和欧洲一些国家,用这种花表示对死者的悼念。  在法国和意大利,人们忌讳菊花。  日本人忌讳荷花,梅花。  在巴西,紫色的花主要用于葬礼。  在法国,黄色的花是不忠诚的。  罗马尼亚人送花束时,棵数应是单数。  中国人喜欢菊花,但向外宾献花时忌用菊花,也不用杜鹃花,石竹花。  (三)受生活习惯影响形成的风俗习惯  鞠躬礼:脱帽,日本人讲究。  点头礼;举手注目礼;握手礼。  吻手礼(注意女士先伸手,将指尖轻轻提起吻一下。如女方不伸手则不能强迫。屈膝。作半跪式)。  亲吻礼(长辈对晚辈,在脸上或额上)。  拥抱礼(欧美,特别是俄国,拥抱和亲吻)。  “OK”的手势,食指和大拇指联搭成圆,其他三个指头向上伸开,表示同意,美国人常用这种礼。

芬兰和瑞士的节日有哪些

芬兰节日 元旦节 1 月 1 日 神灵节 1 月 6 日 耶稣受难日和复活节 4 月 五一节 4 月 30 日 - 5 月1 日 耶稣升天日 5 月 降灵节5 月或 6 月 仲夏节 6 月 万圣节 11 月 独立日 12 月 6 日 圣诞节 12 月 24-25 日 节礼日 12 月 26 日 瑞典 元旦:1月1日 耶稣受难日 复活节(周一) 劳动节:5月1日 耶稣升天日 圣灵降灵节(周一) 国庆节:8月1日 圣诞节:12月25日 节礼日:12月26日 传统节日 瑞士日内瓦登城节 瑞典技术节

西方文化例如特有的节日或者某个习俗的来历

仲夏节(MidsummerFestival)是北欧国家的传统节日。每年6月24日前后举行。最初可能为纪念夏至日而设定,北欧改信天主教后,附会为纪念基督教施洗者约翰的生日(6月24日)而设,后来其宗教色彩逐渐消失,成为民间节日。由来关于仲夏节的来历,有个美妙的传说: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有位女神名叫色列斯。她把种子撒向人间,赐给大地丰饶的物产:树木、花卉、谷物……。为了感谢女神色列斯,人们虔诚地祭祀她,祈求她年年都给人们带来丰收。如今人们早已不信鬼神,流传下来的故事已成为一种民间习俗。这个故事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谷物女神”的花冠之所以用蓬子菜花来编织,是有其来历的。相传,在一个春末夏初的夜晚,蓬子菜花竞相开放,满山遍野布满黄灿灿的花朵。历史仲夏节在芬兰有着非常悠久历史,古时基督教未传入芬兰之前,这已是土着间根深蒂固的异教风俗。每年那天乡村间也会十分高兴,于是大家习惯以此为农家节日。就算在城中,人们也会从市集买来白桦树枝和紫丁香布置家居,装扮成村乡感觉。人类学家说,在远古时代生活在英国的人会在夏至当日由巫师(Druids)举行仪式,迎接这个特别的日子。英国一些石器时代遗留下来的巨石建筑据信与这种庆祝活动有关。位于伦敦西南面的著名的巨石阵(Stonehenge),以及附近的比较巨石阵更大的埃夫伯利(AveburyStoneCircle)据称就是例子。不少所谓的“新时代信仰”人士每年会长途跋涉,赶在夏至日破晓前齐集在巨石阵,举行庆祝活动。由于人数太多,英国警方需要出动,甚或实施限制进场措施,以维持秩序。虽然现场情况可能看似混乱,但是,不少人说,亲眼看到夏至日的太阳从巨石之间升起的景象,是毕生难忘的经验。虽然每年夏至,即每年日最长夜最短的日子是阳历6月21日,但是,英国庆祝仲夏夜(Midsummer’sEve)都是在6月22日晚上。6月23日就是仲夏日(Midsummer’sDay)。根据英国的传说,人们会在这个晚上有奇异的经历,可能进入魔幻世界。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就写作了名剧《仲夏夜之梦》(AMidsummerNight’sDream)。里面就有这样的一句:Why,thisisverymidsummermadness.习俗仲夏节已经成为一个预祝五谷丰收的节日,吸引着广大的人民群众。每逢仲夏节那天,身着民族盛装的人们个个喜气洋洋,络绎不绝地来到中心广场,参加节日游行。一位美丽的少女打扮成“谷物女神”的形象,她头戴蓬子菜花编织的黄色花冠,身穿古装,披着鲜艳的披肩。游行队伍在“谷物女神”的率领下,浩浩荡荡朝前走去。当“谷物女神”走到即将开镰收割的麦田时,鼓乐齐鸣,欢声四起。人们便将“谷物女神”团团围住,翩翩起舞。欢乐的人群高歌酣舞,完全沉浸在一片丰收的喜悦之中。夏至日这天自然成为人们大肆狂欢,通宵享受的一天。但是,北欧各国的庆祝活动也不尽相同,各自有着自己的精彩。在古代,欧洲的一些人们相信如果在仲夏夜前夕摘取金盏花等草药,将具有神奇的治愈效果;当地居民于外出时便点起火炬或篝火,以驱逐野外的孤魂或精灵。直到今日,在英国巨石阵(古代遗址)等地,人们仍会按当地古老的仪式庆祝仲夏节,亦会在庆祝期间点起巨型的篝火。

关于泰国的习俗 禁忌 旅游

1,不要触碰泰国人的头,泰国人很看重这个,摸了会很不礼貌而且泰国人会很不开心!2,买东西的时候,特别是地摊,不要用脚去指摊位上的东西,同样不礼貌!3,在街上遇到僧人,穿黄袍的,要绕开走,不要挤到活推撞到僧人。4,在泰国绝对不可以讨论泰国国王,说国王坏话,会被抓的....5,公共场合不要大声说话,泰国人说话都很小声的,很多中国人走在泰国公共场合里都很爱大声喧哗,大笑,泰国人很反感这个!就这几个最重要吧,其他的暂时想不起来。美食的话,东洋宫,芒果糯米饭,鸡油饭,宋丹,咖喱虾都很不错的!景点的话,在曼谷的暹罗广场,大皇宫,夜游眉兰河,dream world,MBK,扎度扎市场,考山路都是很有名的!

波罗的海国家的婚礼习俗

  欧洲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国家。在人口结构中,城市为62%,农村为38%;男性48.6%,女性51.4%。  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之一,男女公民平均寿命分别达到73岁和80岁,全国65岁以上的老人占全国人口的14%,85岁以上的占1.3%.由于芬兰特殊的自然条件,使其南北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南部稠密,芬兰湾沿岸每平方公里达100人;北部稀少,拉普兰地区每平方公里才2人,还有不少地区每平方公里不足一人。  人口中芬兰族占93.5%,瑞典族占6.2%,还有少量的拉普兰人、吉卜赛人、德意志人。和犹太人。  语言与宗教  有史以来,芬兰一直都是两种语言并行。1919年的宪法规定芬兰语和瑞典语都是“共和国的国语”  居民中路德派教徒占92%,另一个教派是东正教,占人口总数的1.7%,不信教人口占5.8%  民风民俗  对于北欧的芬兰,人们很熟悉的3个词是:圣诞老人、桑拿浴和诺基亚。  圣诞老人的故乡 据历史传说,芬兰是最早迎接圣诞老人安居的故乡。芬苏于1927年确定以拉毕省“耳朵山”为两国通往北冰洋的国界线。芬兰儿童故事大王玛尔库斯从中获得灵感,他在电台讲故事时说,圣诞老人和2万头驯鹿一起就住在这座“耳朵山”上,正是有“耳”,圣诞老人才能在北极听到世界上所有孩子的心声。他这种颇有感染力的浪漫推理获得了世人的认可。从此,故事中的“耳朵山”就成了圣诞老人的故乡。  桑拿浴 桑拿浴始于芬兰,已有数千年历史。全国500多万人口中,竟有192万个桑拿浴(2003年6月),平均3~4人一个浴室。浴室是圆木结构的小屋,小屋四面不透风,当中有个大铁炉,装满石块,洗澡时用木材将石块燃烧,把水泼在石头上,骤然蒸气充满全屋,室温高达39~50℃。洗浴者赤身进入,很快就汗流浃背。浴者置身在蒸气笼罩之下,身心轻松,悠然自得。浴者用带叶的白桦枝条在身上拍打,使汗出透,促进血液循环,有益于健康。芬兰人几乎从孩提时代依偎在母亲怀里,就开始接受桑拿浴的熏蒸。“桑拿浴”已成为了芬兰人相互交往的场所,是芬兰的真正国粹。  女性的社会地位 在欧洲,芬兰女性们是最早获得选举权的。她们同男性一样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在事业上的成就,都具有完全相同的权利。议员中妇女占1/3,各政党的女党员比例达30~70%不等。国家半数公务员是女性。妇女对经济生活的参与,促进了经济的成功,妇女就业率达55%,是世界上比率最高的。相当多的妇女从事的是技术性职业。  拉普兰人的结婚礼仪 一般年轻人是1月订婚,而在下年的1月,在集市的日子里结婚,以便在结婚典礼之后,举办喜宴款待客人。赴宴者视自己的能力赠送新郎、新娘金钱或驯鹿。新娘聘金由驯鹿代替。新郎新娘就以驯鹿群或接受的金钱,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婚礼当日,新郎新娘交换结婚戒指。同芬兰族一样,在订婚时,新娘已获戒指。婚后,凡有值得纪念的日子,丈夫都要给妻子送戒指。  赛鹿节 3月15日是拉普兰人的赛鹿节。赛鹿节分驾鹿比赛和用绳索套路比赛。驾鹿比赛:一名手持缰绳的驯鹿者驾驭一头赛鹿。湖面为跑道,赛程2公里。赛鹿比赛马难度大。这是一项锻炼人们勇敢精神和培养驯鹿技艺的极好运动。用绳索套路比赛:在赛场竖立着目标,从一定的距离把套索投向目标。技艺高手就能准确地套住目标。  仲夏节 6月24日是芬兰人民举国欢庆的仲夏节。这天昼最长,夜最短,是欣赏“白昼”的大好时光。这一天芬兰北部昼夜都可见太阳,即所说的“永昼日”。即使在南部的波罗的海沿岸,也要到晚上10点钟才是黄昏。照芬兰的习俗,这个节日和圣诞节同等重要。每年这一天,举国欢腾,到处悬挂国旗,商店停止营业,职工都去参加歌舞等各项活动,共庆佳节。  国花——铃兰花、绣球菊。  历 史  国名,一说源于日耳曼语,意为寻找或游牧。一说是芬兰人自称“索密”,意为湖沼之国。  12世纪前芬兰处于原始公社阶段。1155年开始隶属瑞典。在1808~1909年俄瑞战争中,瑞典战败,芬兰成为俄国的一个大公国。1917年12月6日宣告为独立共和国。1939~1940年苏芬战争后,签订了不平等的《苏芬和约》。1947年,又与苏联等国签订了割地、赔款的巴黎和约。1995年1月1日芬兰成为欧洲联盟的成员国。  2000年3月1日,芬兰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塔里亚·哈洛宁就职。她是在同年2月6日大选中以51.6%选票当选。  政 治  1919年7月宪法规定,立法权由议会和总统共同行使。1999年修宪后,削弱了总统部分权利。  议 会 最高立法和权利机关,一院制。任期4年。  政 府 政府总理和各部部长由总统任命。2003年4月15日,芬兰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耶腾迈基·安内莉正式就职。但不久因“政治丑闻”于6月辞职,结束了欧洲第一个同时由女性分别任总统和总理的局面。  司法机构 司法采取二元制,设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起诉机关是各级检察院。  经 济  在年度全球国民经济竞争力排行榜上,芬兰排名首位(前一年度居第二位)。芬兰经济支柱是森林、金属和高科技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把发展高科技作为基本国策。其代表是诺基亚。  经济发展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国民收入达到世界高收入水平。自1993年以来,芬兰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近5%。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68万欧元。一个高福利、高工资、高负担的国家。  森林工业 芬兰人自己称为“绿色金库”。森林工业成为国家经济的一大支柱。芬兰的森林工厂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是世界第三大纸张、纸板出口国,占世界出口量的25%,同时也是世界第四大纸浆出口国。全国有44万私有林主。有上百年历史的最大的森工企业——芬欧汇川集团,是全球500家最大企业之一,它的战略目标是朝着成为“世界领先的森林工业公司”的目标迈进。  金属工业 冶金工业技术已居世界领先地位,是世界上唯一能生产成套的森林工业设备的国家。  电子信息技术工业 诺基亚公司,从光缆到大型计算机通讯网络设备,均能制造出世界第一流的产品,部分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在2003至2004年度“全球信息技术竞争力”排行榜中,芬兰居第三位。  诺基亚公司是世界上最富有成效的电子康采恩,总部设在芬兰西南部一座与河同名的叫诺基亚的小城。它的发展使芬兰经济发生了转折。诺基亚建厂于1865年,长期从事造纸、化工。橡胶和电缆等传统工业。20世纪60年代转入电信,80~90年代发展高薪技术和信息技术(IT)产业。1984年生产了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但看上去像个小提箱。4年以后“城市人”移动汽车电话问世,成为真正手机的雏形。1992年诺基亚100系列成为世界第一代手机家族成员,1993年“诺基亚1001”是世界第一个使用GSM技术的口袋手机。20世纪90年代末,诺基亚公司成为世界级企业,其销售额达300亿欧元(年),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20%,其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额的4%,占据股市价值的2/3,是芬兰经济的火车头。  文 育  1958年法律规定,实行8年义务教育,实际实行的是9年义务、免费教育(小学6年,初中3年)。1970年公布了综合义务教育法,1980年初开始在全国实施。  芬兰中等教育又分为高级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芬兰实行教育自由,准许兴办私立学校,国家给予资助。  近年来,芬兰的高等教育已趋向普及。赫尔辛基大学是芬兰最古老的大学,创建于1640年,迄今已有360多年。它是现今北欧最大的一所大学。  文 学  口头文学出现在13世纪,其标志是传奇故事——圣歌《亨利主教之死》。到16世纪口头文学得到进一步发展,民间产生了许多反映人们生活和劳动的歌谣。  19世纪30年代芬兰文学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一颗璀璨的明珠——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即《英雄国》)诞生。它是芬兰杰出的民间文学家埃利阿斯·兰罗特(1802~1844年)花费了10多年的心血,在芬兰文学社的支持下编辑而成。人们把兰罗特誉为“芬兰的荷马”。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浪漫主义悄悄走上了芬兰文坛。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诗人、文艺批评家埃伊诺·雷诺(1878~1926年)。  最著名的作家西伦佩(1888~1964年),于1939年获得诺贝尔学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大量描写战争的文学作品。五六十年代,芬兰的诗歌,特别是抒情诗受西方影响,出现了现代派。许多作家继续用现实主义方法进行创作。如著名作家帕沃·林塔拉(1930~ )是多产的现实主义作家,60年代创作了不少反映芬兰现代史上重大事件的作品,如《孩童》、《我的祖母与元帅》和《侦察中尉》等等。  美 术  绘画艺术起源于18世纪,主要代表人物又最著名。  最多产的教堂装饰美术家米歇尔·托派里乌斯(1734~1821年)、风景画家艾利雅斯·马丁(1739~1818年)。19世纪有两位最著名的美术家古斯塔夫·芬堡(1784~1833年)和罗伯特·威尔海姆·埃柯曼(1808~1873年)埃柯曼的作品带有民族主义特色,被赞为“芬兰绘画之父”。  19世纪中叶,有3位很重要的代表人物在芬兰美术舞台上大显身手。他们是:艾德费尔特、什耶尔夫贝克和加兰-卡勒拉。进入19世纪90年代,由于艾德费尔特的作品反映了民族主义精神,便成了芬兰的主要“艺术大师”,赢得了法国对芬兰艺术的承认。  20世纪30年代芬兰美术艺坛十分活跃,并建立了许多新的美术团体。在新建的赫尔辛基美术大厅举办了不少美术展览。1935年兴办了一所“自由绘画学校”,建立了新的美术家们的现代画廊。为了推动未来美术事业的发展,创建了美术基金会。  城 作为首都有400余年历史。坐落于伸向芬兰湾的狭长半岛,三面为波罗的海所环抱。人口55.5万,连同卫星城埃斯波、万塔、考尼埃宁在内,总人口100万。面积680平方公里。有大小岛屿315个,水域面积501平方公里。  芬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芬兰最大港口。赫尔辛基不愧是“千湖之国”和“森林王国”的首都,市内湖泊星罗棋布,遍布于街头巷尾;众多的湖泊千姿百态,犹如“蓝色的眼睛”闪闪发光。赫尔辛基周围,繁茂无垠的森林,从四面八方伸向市区,大街小巷,一片葱绿,宛如一位少女头上“闪耀着金黄色的绿头发”。始建于20世纪初的“大海女神”阿曼达铜像,是赫尔辛基的象征之一。位于市中心参议院广场上的新古典式建筑群,是赫尔辛基1812年成为芬兰首都后修建的,它是芬兰建筑艺术的精粹,建筑群中央的广场7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是乳白色的大教堂,顶端带浅绿色圆拱钟楼,是赫尔辛基的象征。德勒湾畔的芬兰大厦是一座颇具现代风格的多功能建筑。与之相邻的是恬静的国家大剧院。  赫尔辛基的夏季白天格外地长,一天中阳光普照的时间达20个小时。因此人们把赫尔辛基叫做“太阳不落的都城”。  赫尔辛基是芬兰最大的工业中心,又是全国最大的外贸口岸,担负对外贸易货物周转量的50%左右。  赫尔辛基以“大学城”著称,这里有北欧最大的大学——赫尔辛基大学,还有著名的赫尔辛基技术大学、赫尔辛基经济管理学院以及国家科学院、各种各样的博物馆(63个)、图书馆(57个)、音乐厅(10个)和歌剧院。建筑艺术举世闻名。满纳汉大道,是优美建筑和文化设施林立的文化中心。城内的西贝柳斯公园是赫尔辛基的一大名胜。  赫尔辛基一年有5个月被白雪覆盖,市区又多白色建筑,使其有“北欧白都”之称。  图尔库 芬兰最古老的都市。图尔库是芬兰的第三大城市,是图尔库一波里省的首府。是由瑞典人建筑的堡垒发展而成的商业中心。1525年瑞典国王古斯道夫·瓦沙授予图尔库都市权。16世纪中叶成为芬兰公园,接着变成大公园的首都。从14世纪开始,图尔库就成为全国的对外贸易中心。  芬兰重要的工业中心,交通运输中心。图尔库继承古代贸易中心的优良传统,现在仍然是芬兰第二大外贸口岸,是仅次于赫尔辛基的芬兰重要文化中心。  旅 游  全国2/3的面积被森林所覆盖,郁郁葱葱的树木、草坪随处可见;点缀在绿色森林之间的则是大大小小十几万个湖泊及众多岛屿,构成了独特的景观。“千湖之国”确实名不虚传。由赫尔辛基出发往西可乘飞机或火车到古都图尔库苦一波里的省府图尔库,由此转乘轮船到航海博物馆所在地奥兰群岛的马里安哈米纳镇;往中部湖泊地带,可乘飞机到文化中心、中芬省首府于韦斯屈莱和库奥省首府卡拉湖畔的库奥皮奥市;往北,到北极圈可乘飞机到距芬兰边境仅百余公里的伊纳里湖畔的伊洛瓦,然后可转乘汽车观光北极自然风貌,最后到达独具特色的北极村。  旅游的最佳季节是每年的6~9月。在这个季节来芬兰,可以看到世界罕见的“极昼”奇观,还可以看到人们欢庆“仲夏节”的欢乐场面。  劳马古城 位于芬兰西南部波罗的海沿岸的劳马古城(旧城),建于1442年,占地28公顷。城内除中世纪用石料建造的为数不多的建筑外,绝大部分是木结构的房屋,成为北欧最完整和最大的“木头城”。至今,城市仍保持着中世纪的风貌,道路弯曲狭窄,建筑风格古朴。200多家古香古色的店铺遍布城内。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航海博物馆 坐落在阿赫韦南马群岛马里安哈米纳市。馆内所藏展品丰富多彩,使游人大开眼界。在博物馆外边的码头上还停泊一艘“波默恩”号远洋帆船。这是世界上最后一艘远洋帆船。  北极村 新建的旅游景点。圣诞老人的新居是在美国总统罗斯夫人启示下设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她访问芬兰,前往北部拉毕省省会罗瓦尼埃米市参观。该市在战火中已被夷为平地,没有什么优美的景点可以使这位尊贵客人赏心悦目。横穿该市近郊的北极圈忽然使主人急中生智,便在北纬66°33′07〃、东经25°50′51〃的北极圈内这一点上,修建了一个面积不过10平方米的小木屋,供罗斯福夫人驻足领略极地景物。客人对此颇感兴趣。这小小木屋就是北极村的雏形。  芬兰人看到这世界上奇妙可观的地理位置对外国人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于是开始建设北极村。20世纪60年代,设立了标有极圈位置的地图标志板,陆续建成了售卖极地旅游纪念品的商品和专门受理圣诞老人邮件的邮政点。如今,在北极村这个小镇的镇口有一块用4种文字书写的北极圈纪念牌。北极村有许多美丽奇妙的自然风光。夏季到这里,你可以观赏难以忘怀的午夜不落的太阳;冬季到这里,你可以在昼夜不见太阳的晴空里,看到世界上罕见的北极光。“圣诞老人故乡工程”更为北极风情锦上添花,让游人流连忘返。其中“圣诞老人作坊”最引人入胜。在“作坊”的一角辟有圣诞老人办公室,以备圣诞老人在这里会见小朋友和大国宾。圣诞老人的助手是一群戴尖顶红帽的“仙童”,俗名“小精灵”。他们整天忙着处理来自世界各地的邮件和电话

  仲夏节的习俗:  仲夏节已经成为一个预祝五谷丰收的节日,吸引着广大的人民群众。每逢仲夏节那天,身着民族盛装的人们个个喜气洋洋,络绎不绝地来到中心广场,参加节日游行。一位美丽的少女打扮成“谷物女神”的形象,她头戴蓬子菜花编织的黄色花冠,身穿古装,披着鲜艳的披肩。游行队伍在“谷物女神”的率领下,浩浩荡荡朝前走去。当“谷物女神”走到即将开镰收割的麦田时,鼓乐齐鸣,欢声四起。人们便将“谷物女神”团团围住,翩翩起舞。欢乐的人群高歌酣舞,完全沉浸在一片丰收的喜悦之中。夏至日这天自然成为人们大肆狂欢,通宵享受的一天。但是,北欧各国的庆祝活动也不尽相同,各自有着自己的精彩。  在古代,欧洲的一些人们相信如果在仲夏夜前夕摘取金盏花等草药,将具有神奇的治愈效果;当地居民于外出时便点起火炬或篝火,以驱逐野外的孤魂或精灵。  直到今日,在英国巨石阵(古代遗址)等地,人们仍会按当地古老的仪式庆祝仲夏节,亦会在庆祝期间点起巨型的篝火。  各国仲夏节的习俗:  1、芬兰  芬兰传统的仲夏节(JUHANNUS)是庆贺芬兰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更是举国上下开怀畅饮的节日。这一天,所有人都会驱车赶往乡下的仲夏节聚会!聚会的形式多种多样。或是和住乡下的家人团聚,合家欢度仲夏节;或是在自家庭院里、湖畔度假木屋的草坪上支起遮阳的小帐篷和太阳伞,一家老小在烤香肠、烤肉的香气下自在地享受和风暖阳。食物准备好了就举家开饮,酒到酣处举杯邀歌,花园里升起雪地蓝十字国旗,众人醉唱国歌。  除了与亲朋好友的聚会,若想投入芬兰仲夏节的无尽欢欣,最佳地方自然是赫尔辛基市郊的伴侣岛,那亦是芬兰最大的仲夏节庆祝地方。节日当天,人们扶老携幼,纷纷驱车来到岛上,宁静的小岛一时人潮如涌,到处洋溢着一派节日气氛。白天岛上有许多活动,岛上净是狂欢的游人。临时搭起的舞台上,歌手和乐队在卖力地演唱,台下上千位观众在热情地捧场。路边,当地人穿着民族服饰,在搭建的富有传统特色的小手工业作坊里当地居民向游客演示着种种独特的工艺制作;草地上,青年男女随着音乐跳着迪斯科,热情奔放而富于跳动感的旋律感染了四周的游客,人们情不自禁地陆续加入到规模越来越大的集体舞蹈中……场面极度热闹。  燃点篝火是仲夏节的重中之重。当傍晚来临,人群纷纷涌向湖边。在湖中央岩石上,用十几条旧船和树枝搭成的大篝火堆足有几十米高,周围簇拥着许多小篝火。晚上十点,人们先将一堆堆小篝火点燃,不一会儿,一条木船将刚在教堂里举行过婚礼的新郎、新娘送到篝火旁,他们从上一年在这里结成良缘的那对夫妇手中接过火把,点燃篝火。刹那间,火势冲天,火光映红了水面。这时,在岸上观望的人们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庆祝活动达到了高潮。  2、瑞典  仲夏节是瑞典最大的节日之一。参加过的朋友,日后都会回忆仲夏节的土风舞、民间音乐和白夜。瑞典最有名的欢度仲夏节的胜地是达拉纳省的雷克桑。一般人都公认,那里的仲夏节是最有传统性的。  仲夏节上午,人们把自己的家、汽车、教堂、舞厅和礼堂等场所用鲜花和桦树枝装饰一新。居民都在村镇的广场或运动场上竖起一根用花环桦树枝装饰的五月柱。在明朗的仲夏之夜,配合着小提琴和手风琴的表演,穿着民族服装的人们在柱子的四周跳着民族舞。人们在盼望许久才到来的阳光底下唱歌、跳舞,这都是源自于海盗时代的祭典。  仲夏节还往往意味着多雨,瑞典人在节前热衷于观看天气预报,渴望阳光明媚温暖怡人的好天气。但其实无论晴雨,人们都会尽情享用夏季美好时光。人们会摘取花叶装饰五朔节花柱,因为这被认为是富饶的象征。随后,孩子们会围绕花柱跳舞,也许还会有一两位成年人配合着孩子们的舞蹈动作,唱起小青蛙之歌。人们脖子上戴着花环,有的还身穿瑞典传统民族服装。  3、西班牙  西班牙的仲夏节起源于古罗马时代,后又受到基督教的影响演变成浸信会教友圣约翰的宗教节日,每年的圣约翰节前夕--6月23日举行。节日期间一样举行狂欢庆祝活动,篝火也是其中主要的节目。巴塞罗那地区的庆祝会上要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并燃放烟花;在索利省,狂欢的人们赤脚走过炭火,用来表示庆祝。西班牙境内的篝火常常是彻夜燃烧的。人们将废弃的东西和家具都扔进火堆里,使篝火烧得更旺。篝火边的通宵舞会是不能少的,舞会上还供应各种美食,其中特别的“柯卡”蛋糕盒卡瓦酒,让人们在仲夏节的狂欢夜尽兴狂欢。  4、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关于仲夏节的来历,有个美妙的传说: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有位女神,名叫色列斯。她把种子撒向人间,赐给大地丰饶的物产:树木、花卉、谷物…。为了感谢女神色列斯,于是人们虔诚地祭祀她,祈求她年年都给人们带来丰收。如今人们山南酒店早已不行鬼神,流传下来的故事已成为一种民间习俗,这个故事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仲夏节已成为一个预祝五谷丰收的节日,吸引着广大的人民群众。每逢仲夏节那天,身着民族盛装的人们个个喜气洋洋,络绎不绝地来到中心广场,参加节日游行。一位身穿古装,披着鲜艳的披肩。欢乐的人群高歌酣舞,三亚酒店完全沉浸在一片丰收的喜悦之中。  5、丹麦  在丹麦,仲夏节和圣诞节一样主要。在这一天人们在各处悬挂着国旗。傍晚,人们涌向海边,到处可见篝火。人们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放声高唱民族歌曲。每隔一段距离,还有一个演出台,可以尽情表演,同时还要畅饮一番。最独特的是在海边搭一个高高的垛子,把扎好的巫婆放在上面,待太阳下山时,将巫婆烧掉。据说是将巫婆送到德国哈尔格的一个山里,那里是巫婆聚会之处。而烧掉了巫婆,就意味着赶走了邪恶和黑暗。

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圣诞树据称,圣诞树最早出现在古罗马12月中旬的农神节,德国传教士尼古斯在公元8世纪用纵树供奉圣婴。随后,德国人把12月24日作为亚当和夏娃的节日,在家放上象征伊甸园的“乐园树”,上挂代表圣饼的小甜饼,象征赎罪;还点上蜡烛,象征基督。到16世纪,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为求得一个满天星斗的圣诞之夜,设计出在家中布置一颗装着蜡烛的圣诞树。不过,西方关于圣诞树的来历流行着另一种说法:有个善良的农民,在圣诞节那天,热情地招待了一名流浪的孩子,临别时,孩子折下一树枝插在地上树枝立即长成大树,孩子指着这树对农民说,每年今日,树上都长满礼物,以报答你们的盛情。所以,今天人们所见的圣诞树上总是挂满了小礼物。 .荷斯利设计的。卡片上画的是一个贵族家庭,三代人一齐举杯对一位不在场的亲友表示祝贺。当时他印了1000张,没有用完的印刷厂就以每张1先令的价钱卖出。圣诞卡就这样诞生了。圣诞歌长期以来,一直流行的圣诞歌主要有三个,一个是《平安夜》;一个是《听,天使报佳音》;第三个是《铃铛儿响叮当》。圣诞老人圣诞老人原指公元4世纪时小亚细亚专区 的主教尼古拉,他因和蔼可亲慷慨济贫万里闻名。到了6世纪,东方把他尊称为圣尼古拉。由于民间有关尼古拉的传说中,都联系到少年儿童和礼物,从此,圣诞老人便成为专门在圣诞节向孩子们送礼物的慈祥老人的形象。到了18世纪,通过文学和绘画,圣诞老人逐渐成为身穿红外衣的白胡子、白眉毛老人形象。圣诞卡世界上第一张圣诞卡是1843年英国人亨利.高乐爵士提议,由约翰.卡尔葛圣诞礼物据《圣经》记载,来自东方的圣人在耶稣降生的时候赠送礼物,这就是圣诞老人为儿童赠送礼品习俗的由来。英国少年儿童在圣诞前夕把长统袜子放在壁炉旁,相信圣诞老人在夜里会从大烟囱下来,给他们带来满袜子的礼物。法国的少年儿童把鞋放在门口,让“圣婴来时把礼物放在鞋里面。”圣诞大餐正像中国人过春节吃年饭一样,欧美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下,共进节日美餐。圣诞大餐吃火鸡的习俗始于1620年。这种风俗盛于美国。英国人的圣诞大餐是烤鹅,而非火鸡。奥大利人爱在平安夜里,全家老小约上亲友成群结队地到餐馆去吃一顿圣诞大餐,其中,火鸡、腊鸡、烧牛仔肉和猪腿必不可少,同时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欢天喜地。各国圣诞节习俗法国法国中部的色日尔斯地方,每年圣诞节前后几天必降大雪,白雪皑皑,令人清新。在西方人眼里,白色圣诞是一种吉祥。在法国,马槽是最富有特色的圣诞标志,因为相传耶稣是诞生在马槽旁的。人们大唱颂赞耶稣的圣诞歌之后,必须开怀畅饮,香槟和白兰地是法国传统的圣诞美酒。芬兰芬兰在12月圣诞节前后,漫山遍野都是怒放的紫罗兰,掩映在白色的大地上,望去一片紫红色,紫色圣诞使人心旷神怡。英国和德国英国人和德国人一样,圣诞节喝啤酒,吃烤鹅,他们更喜欢利用圣诞节假日外出旅游。美国美国人过圣诞节着重家庭布置,安置圣诞树,在袜子中塞满礼物,吃以火鸡为主的圣诞大菜,举行家庭舞会。瑞士瑞士人在圣诞节前4个星期,就将4支巨型的蜡烛点燃,放在由树枝装饰成的一个环里,每周点1支,当点燃第4支后,圣诞节就到了。丹麦丹麦人对不合意的圣诞礼物,可去商店兑换价格相似的其他商品。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的国家之一。12月底,正当西欧各国在寒风呼啸中欢度圣诞节时,澳大利亚正是热不可耐的仲夏时节。因此在澳大利亚过圣诞节,到处可以看见光着上身汗水涔涔的小伙子和穿超短裙的姑娘,与商店橱窗里精心布置的冬日雪景、挂满雪花的圣诞树和穿红棉袄的圣诞老人,构成澳大利亚特有的节日图景。这种酷暑和严冬景象的强烈对比,恐怕在西方国家是独一无二的。父母给子女最好的圣诞礼物,莫过于一副小水划。圣诞节弄潮是澳大利亚的一大特征。节日晚上,带着饮料到森林里举行“巴别居”野餐。人们用石头垒的露天灶中用枯树枝生火、上面架一块铁板,把香肠、牛肉、鲜鱼等放上去煎。吃饱喝足后,就跳起“迪斯科”或“袋鼠舞”,一直闹到深夜才结束。喝醉了的,便往草地上一躺,在如雷的鼾声中迎接圣诞老人的莅临。波兰在波兰每年12月25日、26日举行,家家户户都要装饰圣诞树,大街小巷都有圣诞树上的装饰品出卖。节日里亲友之间相互祝贺,互赠礼品,表示友好。晚间吃饭时桌布下边要放一些草,以示耶稣的降生。晚饭很丰富,但不能吃肉。夜间12时后,全家去教堂礼拜。圣诞节期间,一般不到别人家中做客,但主人盛情邀请者例外。保加利亚据保加利亚的历法,圣诞节是灵魂出没、妖邪猖狂的日子。因此,人们要借助火来驱妖镇邪。圣诞节前夜,家家都燃起火堆,一直燃到天亮,不得熄灭,否则会招来横祸。由男人取圣诞木点火进屋并高声念道:“圣诞节降临,牛、羊、猪、马长满圈,麦苗出满垅,人人走好运。”在屋里等候的人则齐声回答:“阿门!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有什么?

中国的传统节日共计约13个,相关习俗如下:相关习俗1、除夕(腊月最后一天)北方人风俗大致一致,过年包饺子、蒸馍等等;而南方各地则风俗不同,如做年糕、包粽子、煮汤圆、吃米饭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着诸多不同的过年风俗。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2、春节(正月初一)守岁放鞭炮 贴春联 拜年 吃饺子 吃香肠,腊肉 看春晚(近年来才有)。3、元宵节(正月十五)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去百病、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等风俗。4、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绵山改为“介山”,立祠祭祀介子推,并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禁动烟火,只吃冷食。后来便形成了在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5、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6、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在这项活动中,兰草被用作灵物。主要习俗有祭神,斋戒,沐浴用兰汤。7、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挂艾叶、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8、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妇女于七夕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受西方国家的影响,中国越来越多的情侣把那天视为中国情人节。9、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中秋夜人们会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特别是月饼,边吃月饼等边在庭院赏月。10、重阳节(农历:九月九)重阳节就是人们敬老爱老、思念双亲、渴望团圆的日子。除此之外还有登高、吃重阳糕、赏菊并饮菊花酒、插茱萸和簪菊花、喝重阳酒等习俗。11、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12、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其节俗主要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并举行庆丰家实。同时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13、小年(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 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拓展阅读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数与原始信仰、天象物候、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乃中华民族特有的特色节日。参考资料: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有哪些

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夜。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二月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清明节:清明寒食期间,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端午节: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6、七夕节:每年七月初七,天下的喜鹊在银河上搭成一座鹊桥,牛郎和织女才能相见。这个美好的传说始于汉朝,经过千余年的代代相传,深入人心。这一天,民间有向织女乞巧的习俗。一般是比赛穿针引线,看谁更心灵手巧。7、中秋节:中秋之夜,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8、重阳节: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9、冬至节: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以示不忘更本,祝福阖家团圆。北方地区冬至有宰羊,吃饺子的习俗,南方的传统食品有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等等。10、腊八节: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是吃腊八粥。

日本的风俗习惯与重要节目(一)风俗习惯日本以“礼仪之邦”著称,讲究礼节是日本人民的习俗。平时人们见面总要互施鞠躬礼,并说“您好”,“再见”,“请多关照”,等等。日本人初次见面对互换名片极为重视。初次相会不带名片,不仅失礼而且对方会认为你不好交往。互赠名片时,要先行鞠躬礼,并用双手递接名片。接到对方名片后,要认真看阅,看清对方身份、职务、公司,用点头动作表示已清楚对方的身份。日本人认为名片是一个人的代表,对待名片就像对待他们本人一样。如果接过名片后,不加看阅就随手放入口袋,便被视为失礼。如果你是去参加一个商业谈判会,你就必须向房间里的每一个人递送名片,并接受他们的名片,不能遗漏任何一个人,尽管这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但这是表示相互间友好和尊敬的一种方式。到日本人家去作客,要预先和主人约定时间,进门前先按电铃通报姓名。如果这家住宅未安装门铃,绝不要敲门,而是打开门上的拉门,问一声:“借光,里面有人吗?”进门后要主动脱衣脱帽,解去围巾(但即使天气炎热,也不能光穿背心或赤脚,否则是失礼的行为),穿上备用的拖鞋,并把带来的礼品送给主人。当你在屋内就坐时,背对着门坐是有礼貌的表现,只有在主人的劝说下,才可以移向尊贵位置(尊贵的位置是指摆着各种艺术品和装饰品的壁龛前的座位,这是专为贵宾准备的)。日本人不习惯让客人参观自己的住房,所以不要提出四处看看的请求。日本特别忌讳男子闯入厨房。上厕所也要征得主人的同意。进餐时,如果不清楚某种饭菜的吃法,要向主人请教,夹菜时要把自己的筷子掉过头来使用。告别时,要客人先提出,并向主人表示感谢。回到自己的住所要打电话告诉对方,表示已安全返回,并再次感谢。过一段时间后再遇到主人时,仍不要忘记表达感激之情。日本人设宴敬酒时,往往要在桌子中间放一只装满清水的碗,并在每人面前放一块干净的白纱布。斟酒前,主人先将自己的酒杯在清水中涮一下,杯口朝下在纱布上按一按,使水珠被纱布吸干,再斟满酒双手递给客人。客人饮完后,也同样做,以示主宾之间的友谊和亲密。这是传统的敬酒方式。日本人无论是访亲问友或是出席宴会都要带去礼品,一个家庭每月要花费7.5%的收入用于送礼。到日本人家去作客必须带上礼品。日本人认为送一件礼物,要比说一声“谢谢”的意义大得多,因为它把感激之情用实际行动表达出来了。给日本人送礼要掌握好“价值分寸”,礼品既不能过重,也不能过轻。若过重,他会认为你有求于他,从而推断你的商品或服务不好;若过轻,则会认为你轻视他。去日本人家作一般性拜访,带上些包装食品是比较合适的,但不要赠花,因为有些花是人们求爱时或办丧事时使用的。日本人对礼品讲究装潢,礼品要包上好几层,再系上一条漂亮的缎带或纸绳。日本人认为,绳结之处有人的灵魂,标志着送礼人的诚意。接受礼品的人一般都要回赠礼品。日本人不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品,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因礼品的不适而使客人感到窘迫。自己用不上的礼品可以转赠给别人,日本人对此并不介意。日本人送礼一般不用偶数,这是因为偶数中的“四”在日语中与死同音,为了避开晦气,诸多场合都不用“四”,久而久之,干脆不送二、四、六等偶数了。他们爱送单数,尤其是三、五、七这三个单数。但“九”也要避免,因为“九”与苦在日语中发音相同。日本有许多传统的送礼时节,而不同的送礼时节,礼品价值和种类也不同。岁暮是最大的送礼时节,中元、岁暮礼品以食品为主,其它节日,非食品比例相当高。遇到送礼时节,往往是某些商品促销的好时机。各送礼时节礼品价值和礼品种类举例如下:(l)中元节(7月15日)。礼品价值3000~10000日元,平均5120日元,礼品种类有糖果、酒、奶制品、食用油、咖啡、茶叶、衬衫、围巾、礼券等。(2)岁暮。礼品价值5000~10000日元,平均5520日元。种类有食品、酒、茶叶、咖啡、食用油、衬衫、羊毛毯等。(3)结婚。礼品价值2~10万日元(受邀参加婚礼)或价值3000~10000日元(不参加婚礼)。礼品种类有电壶、烤面包机、微波炉、拖鞋、睡衣、手提袋等。(4)成年(20岁)。礼品价值l~2万日元。种类有皮带、袖扣。领带夹、化妆品、衣服及配件、皮包、鞋子等。(5)情人节。礼品价值400~1000日元。种类有糖果和饼干,女人送男人巧克力。(6)母亲节。礼品价值3000~5000日元。种类有化妆品、花、衣服等。(7)父亲节。礼品价值5000~10000日元。种类有衣服、配件如领带、领夹、袜子、打火机等。(8)圣诞节。礼品价值5000~20000日元。种类有玩具、衣服配件、游乐器、贵金属、体育用品、激光唱片等。(二)重要节日日本的国定节假日共有14个,另有5个重要节日,简介如下:元旦:1月1日。按照日本一般风俗,除夕前要大扫除,并在门口挂草绳,插上桔子(称“注连绳”),门前摆松、竹、梅(称“门松”,现已改用画片代替),取意吉利。除夕晚上阖家团聚吃过年面,半夜听“除夕钟声”守岁。元旦早上吃年糕汤(称“杂煮”)。成人节:1月15日。凡年满20岁的男女青年在这一天要身穿节日盛装参加各级政府为他们举办的成人仪式和庆祝活动。建国纪念日:2月11日。据日本神话,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统一日本,建立日本国。女孩节日本称“雏祭”,亦称“桃花节”。每年3月3日,家长为女孩过节,届时为女孩穿上鲜艳的和服,在家里摆上人偶,祝其摆脱恶运、灾难,幸福成长,并带女孩走亲戚,外出游玩。关西带还有“流雏”习俗,将“小人偶”放入河中,让其随流而下,冲走恶运。春分:3月21日。是天皇祭祀祖宗、老百姓祭祀祖先的日子。植树节:4月29日。宪法纪念日:5月3日。纪念1947年5月3日日本国宪法的实施。国民节:5月4日。男孩节(又称“儿童节”和“端午节”):5月5日。这天有儿子的家庭房前均悬挂布制大鲤鱼(称“鲤帜”)。日本以阳历5月5日作为端午节。端午节与男孩节同日,所以这天家家户户门上还摆菖蒲叶,屋内挂钟馗驱鬼图,吃糕团(称“柏饼”)或粽子。盂兰盆节7世纪由中国传入日本,675年齐明天皇供奉父母,始成为宫廷节日活动,后广为流传民间,类似中国阴历7月15日的鬼节。日本原为每年阴历7月15日举行活动,后改为阳历7月15日,祈悼亲友亡灵、供奉祖灵、上坟扫墓,有时举办“盆舞”等悼念活动。这是日本较为普及的主要民俗节日之一,目前又成为城里人返回家乡会见亲友的节日。中元节亦在7月15日,古时是祀农业地神的节日,现与盂兰盆节合在一起,成为供奉祭祖之日。每至此时,即向亲友、长者、施惠之人赠送礼品,目前甚至发展为单位与单位或个人之间也相赠礼品。这种礼品被称为“中元”,成为一种新式礼俗。敬老节:9月15日。各市、町、村纷纷集会庆祝,并向老人赠送纪念品。秋分:9月23日。是天皇秋季祭祖的日子。体育节:10月10日。纪念1964年第十八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日本东京开幕。文化节:11月3日。对文化事业有卓越贡献者在这一天被授予“文化勋章”。七五三是每年11月15日日本社会及各家庭为7、5、3岁儿童祝岁的习俗节日。始于平安时代,当时贵族家庭为5岁男孩举行祝贺仪式。到了镰仓、室町时代,发展为公卿大臣为二、三岁男孩举行穿和服的仪式。江户中期以后,形成目前的习俗。每至此日,家长为男女儿童进行祝福,祝神灵保佑其健康成长,并为其穿上漂亮的和服,带其到神社参拜,为他们登记注册,领取氏子牌,以示可以开始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勤劳感谢节:11月23日。天皇诞生日:12月23日。明仁天皇1933年12月23日出生,1989年1月7日即位,年号“平成”。如果去日本作商务旅行,一年中应避开的时间是12月中至次年1月中(岁暮欢度新年时节)、4月29日至5月5日(黄金周假日,日本人一般外出旅游,许多商店都停止营业)、7~8月(这期间商人们要去度假)。圣诞节这并非日本传统的民俗节日,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日本日益流行,特别是在城市里过圣诞节者日增,成为现代日本一种习俗。

丹江节日习俗资料600字

  丹江口市地处秦巴东段、汉水中游,临近南北要冲襄阳,西通秦岭,北连豫洛,南抵荆沙,为东西南北交通要道。此地饮食禁忌和传统春节老讲究及老习俗兼容东西之习俗,说起老丹江口人的过年禁忌,丹江口人也有其独特之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有太多的人不懂“老礼”,认为是麻烦、多余。我国素来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古老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如今,丹江口人过年的禁忌也可以作为追思乡愁和传统文化习俗保护,需要大家去继承和维护。  春节临近,年味渐浓。如今,不少年轻人过了元旦,就喜欢说:“猴年了!猴年了!”长辈都会教导一番:年是农历算法,得到了春节正月初一,才算进入猴年。过年讲究辞旧迎新,这是大家都明白的讲究。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刚过腊八,不少人见面就说,给您拜个早年!这是绝对错误的!这“年”还没来呢,你拜个啥年呢?中国传统过年以干支定时间。时间一到,燃放鞭炮,象征赶走年兽,并在神明前供奉甜汤圆,以示开春。所以,辞旧迎新,年兽还没有赶走,怎么可以拜早年?除夕夜一家人守岁,子时鸣炮,这个时段拜年,才能叫拜早年。  过年是丹江口人最看重的节日。因此,丹江口民间过年的禁忌也特别多。首先是不说不吉利的话。凡是“破”、“死”、“光”、“鬼”、“输”、“穷”等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一旦失手打破碗碟,要说“岁岁(碎碎)平安”或“落地开花”、“打发打发(发财之意)之类的吉祥话。下水饺,饺子浮上水面,不能说“浮”,要说“冒”;若煮破了,不能说“破”,要说“开花”;凉拌猪耳朵、猪舌头要说“顺风”、“赚头”。来了客人要说“稀客”。席间饮酒,忌讳说“倒酒”,要说“斟酒”;饮酒结束后吃饭,不要说“盛饭”、“要饭”,要说“添饭”或“再来一碗”,因过去老丹江口人将乞丐称为“要饭的”。  在吃上,也有不少讲究。如年三十端上的鱼,只能看,不能吃,等三天年过后才能吃,一般不炒鸡蛋,吃米饭不能浇菜汤,免得出门(走远路)天会下雨。年初一不吃药,否则,被认为会导致一年从头到尾疾病缠身,吃药不断;吃鱼要将头尾留下,意为“年年有余”;一些地方禁止孕妇吃姜,是因为人们把姜的形状同孩子的手指联系起来,担心生出的孩子会长“六指”;还有一些地方有孕妇禁食鱼肉的习俗,担心生出婴儿皮肤会生出鱼鳞片病;忌未上学的小孩吃鸡爪,说是吃了以后将来写的字东倒西歪,像鸡爪;还有禁止儿童吃鱼籽和猪脑,会脑子笨等等数都数不清。还有,小孩吃饭将饭粒撒在地上或留在碗底,违反的话,将来会娶个麻脸媳妇或嫁个麻脸丈夫;大人们也忌讳孩子们在灶台前指指点点、乱说话,因为大家认为孩子们一插嘴,怕得罪了灶王爷,炸出的肉丸子不圆,因为肉丸子不圆就会有“不团圆”的不祥之兆。还有忌食自死鳝鱼、有毒蘑菇,还有食物相克的鱼籽与猪肝、花生与黄瓜、韭菜与酒、牛肉与板栗、黄瓜与辣椒、河虾与番茄忌同食等。有人会说了这些饮食禁忌可能有着一些迷信色彩和因果报应的思想,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地方的风俗文化,而且某些方面对教育孩子勤俭节约和注意饮食安全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行动上禁忌更多。如年三十包饺子,要一圈一圈地摆,表示“圆满”;年三十夜不能“倒油”,点灯用的桐油、炒菜用的芝麻油,都要小心伺候,泼了油,等于“倒了灶”,按时被认为很不吉利的事情。连烧火用的柴草,都要用豆棵或竹柴,烧火时发出嘎嘣嘎嘣的响声,民间取其“嘎嘣响亮的寓意,蕴含对来年粮食丰收的期盼!三十到初三以前不要扫地倒垃圾,传说会把家里的福气财运扫光光;女人尽量不动刀剪针线;男人不能睡午觉,男人在这一天睡午觉,他的田畦就会崩坍;女人这一天睡午觉,炉灶会塌陷,这亦是取其古意,劝人不要懒散等。这些禁忌在现在看来,并非只是年轻人眼中的是一种迷信,它反映了人们对年的敬畏和重视以及对来年的美好期望,也是千百年来的一种民俗文化的反映。

一、忌“西晒”炉灶不宜安放在西方。传统风水学认为,西方的“金”气受炉“火”把克,不吉。日落西方、暮气沉沉,煮食正餐时,炉灶吸纳了这些“暮气”便不吉。炉灶煮食的食物,受西斜的阳光照射,容易变化,人食后易生病。二、避免水火相冲,灶位避免紧靠碗盆,炉灶属火,而洗碗盆则属水,故此两者不宜及接近,更忌炉灶夹在两水之间,例如在洗衣机和洗碗盆之间。三、炉灶尽量避免悬空由于使用空间不足,常有人将炉灶成悬空状置于外飘窗台或防盗网上,依传统说法,最好是能使炉灶“落地”,古人认为这样善得地气,有利财运;从现代安全角度来说,可以避免许多安全隐患。

现在一般都是80-90年龄购买房子的人,购买房子不但需要注重风水,还需要学会看买房子注意事项范围,有时间的话,可以做下来学习下哦!房子是我们大家辛苦花钱买的,买房也是人生当中的一件大事,可不能马虎啊,确定购房目标决定买房,实在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但是,从下定了决心到买着了满意的住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过程。毕竟,对任何人来讲,购买住房,都是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儿。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下:买房注意事项之一买房前应该先做什么准备!新手必看哦!新手买房注意事项是什么?一、买房目标的确定理性和有规划的消费――购房的前提。根据自己的收入、支出等实际情况来确定适合自己的楼盘。不要一买房就是要买三室两厅,做到一步到位;而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好好规划一下,其实能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就好,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额外负担,而培养有梯度的消费观很重要。二、买房首付款的积累买房首付款的积累――购房的关键。首先初定一个目标,比如毕业后5年内支付一个首付款,那么就为了实现自己这个目标,合理的分配一下你的收入。每月固定的留出一部分资金出来,制定出一个定期定额的计划。因为如果开通了定期定额的强制储蓄计划,那么每个月必须得固定提出一笔资金,从而意味着可用资金必定减少,那么消费一定可以更加理性。点点滴滴的积累就是一笔财富。此外,建议也可先向父母借首付款,日后陆续返还,缩短积累时间和降低潜在的涨价成本之前我也不了解什么叫买房注意事项,现在通过以上文章大概懂了一些。购买房子不但要学会注意事项以外,还要学会了怎么看风水,这边友情提示一下:阳宅风水最讲究阳光空气,所以选择房屋,不但要空气清爽,而且还要阳光充足。若是房屋阳光不足,往往阴气过重,会导致家宅不宁,不宜居住。这个都是很重要的过程,如果觉得不错的话,就请转吧!

一般情况下,装修工程的施工顺序是:建筑结构改造→水电布线→防水工程→瓷砖铺装→木工制作→木质油漆→墙面涂饰→地板铺装→水电安装→设备安装→污染治理→卫生清洁→吉日入住。家居装修中各工种进场施工顺序是:瓦工→水电工→泥水工→木工→油漆工→水电工→设备安装工→污染治理工→清洁工。在制定具体施工程序时,通常应注意统筹安排、成品保护和安全环保等基本原则。

不可空手入屋搬家的那一天,第一次走进去的时候,手上一定拿一些贵重的东西。拿著米桶、存款簿、或装有138元(一生发)的红包,也就是第一次走进新屋时,不可以空手走进去。表示这家里未来会很充实,财富越来越多的意思。 入宅后不再修造施工还没搬家前,可以尽量去隔间、敲敲打打、什麼地方要做都可以。一旦搬进去之后,尽量就不要再修造施工了。搬东西可以。如果要再做的话,就一定要择日了。 家有孕妇不搬家一定要搬家的话,可以请孕妇先回娘家住一阵子,等搬好后才入新居。孕妇尽量不要参加搬家的整个过程。 要择吉日,时间一定要午前选好的日子、吉日,看农历上哪天宜入宅搬家,还要注意不要冲克到方位,就是家里成员的生肖日。搬家时间尽量要在午前,因为中午以前叫做阳,中午以后就叫做阴。尽量在阳的时间搬家。 新屋要"火庵"搬进去之前的前三天,家里的灯要全部打亮,亮三天三夜亮到你第三天搬进去,这叫火庵。亮三天三夜的意思是,火一照了,一方面旺了,家里开始兴旺。一方面空气就开始流通,再下去呢,不好的也请他走开。"火庵"原本是指在盖房子前,对在尚未动土的土地上做些火烧的类似仪式。如果我们是买建筑公司的房子,就不知道对方当时是如何做"火庵"。所以才会用上述方法来自己做。 当天或事后请客入厝当天请客,如果当天太忙可事后选个日子请客。或者呢,搬了新家之后,常常请好朋友来泡茶也可以。让家里人气更旺一点。 搬家时要亲自在场要亲自在场,不要只委托人去帮忙搬家。亲自搬家的话,东西也才知道,比较不会掉。 当天开火煮汤圆甜茶搬家那天"灶"一定要开火,不要冷灶。可以煮些甜的东西,像甜汤圆或甜茶,吃点甜,求个喜气 以上价格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需要注意的有:1、床不要对着镜子,因为人在半清醒之间,容易被镜中影像吓到,会影响自己的睡眠2、电视机不要正对床前,可以改为侧或改置柜内作抽取式的电视柜3、床不可背门,门外之人一览无遗床上的一切,毫无完全感4、床正上方的屋顶不要装吊灯,这样会给人以心理暗示,增加心理压力,影响内分泌

主色彩(基础色)是70﹪的比例,次要色彩(主配色)是25﹪的比例,辅助色彩(强调色)是5﹪。基础色就是一个空间三个面,比如天花板、墙面和地板所占总体颜色的比例为70﹪。主配色是空间大体的色彩关系占到25﹪,这25﹪可以用在大件家具、地毯、墙面装饰挂画或者纺织品。辅助色彩占5﹪,这5﹪限于装饰品,艺术品和小摆件。

显高级,有层次感,不像单色那样单调,又不容易出错

2、使用色相环上相邻的色相来配色

这种搭配比较柔和,但是比同色相更丰富一些

3、用色相环中相差 90° 极其以内的颜色来搭配

这样搭配出来的色彩有一定的对比,但是又能够相互平衡

4、第四种是180° 配色,俗称互补色

* 北京地区选择MAX生活赋新A/P系列,送全屋13件家具 全屋品牌家电 22㎡全屋定制 主辅材十重升级

(可根据实际需要选配)

* 此报价为系统报价,各城市价格不同,最终报价会有所差别,想了解详细报价费用可以到店参观以当地城市销售人员给出的价格为准。

——“亚非拉”“新世界”和“想象”

今天讲座的主题是“新世界”,那我们先破一个题:什么叫“新世界”?这里面涉及三个关键词:“亚非拉”“新世界”和“想象”。

近些年来,“亚非拉”这个词很少被使用,人们更多地使用“global south”(全球南方)这种非常含糊的词。我曾经在自己的学术工作基金申请报告中用了“亚非拉”和“第三世界”这两个概念,后来评审人认为,这两个词是不是有点过时?是不是有一些过于激进?所以建议我用“全球南方”这个词。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转化呢?这个转化背后的意义是什么?

“全球南方”是一个边界非常模糊的概念。小时候教科书中提到的所谓“全球南方”,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把它归类为一种地理的说法——地球赤道以南的国家,它们大多是后发达的、欠发达的或不发达的国家,而赤道以北的大部分国家是发达的。当然也会有一条小字标注说也有例外,譬如现在的中国和处于世界南部的澳大利亚。

那为什么会有这样奇奇怪怪、很含混的说法呢?特别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把原先以地缘为中心的所谓的“亚非拉”,和以政治、阶级为中心的“第三世界”转化成了一个看上去由地理决定的一个词语呢?这背后的动力和原因是什么?

在这个地理决定论的背后,其实有一个基本的预设,这个预设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已经是全球化的了,因此过去具有阶级性的、差序的、强调不平等的话语就不再有意义了。这个预设所隐含的意思是在告诉你,你所在的地区之所以落后或不发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地理原因,譬如天气和环境。那么如何改变天气和环境呢?你可以诉诸于一系列的科学手段和技术手段。

在这样的一套叙述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历史过程被掩盖了,那就是不发达的历史原因,这也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一个起点。为什么我们要重新恢复“亚非拉”和“第三世界”的说法?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要如何思考今天以地理决定论为中心的、对于世界不平等问题的解释,我们需要了解这个解释背后所实际存在的霸权过程。

第二个词是“新世界”。“新世界”是我在过去的研究和工作过程中,与其他学者,特别是来自亚非拉地区的学者进行交流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他们经常问我这样的问题:你们中国预想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你们中国想给我们带来什么?这些问题,看似非常平平无奇,但我仔细一想,这个问题背后实际上蕴含了两层对于我自己的研究来说非常重要的问题意识。

第一个是我们中国到底是什么?我们对于我们过去经验的理论化是否足够?我们会发现,我们对于自己历史经验的表述,经常停留在所谓的经验层面上。这个经验层面上的表述就使得我们在向外讲述自己故事的时候,特别是在向其他国家的知识分子讲述自己故事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他们的挑战:你的国家理论是什么?你所预想的这个未来到底是怎样的?它的基础是怎样的?

直白地说,这些知识分子,特别是问这些问题的知识分子很希望我们拿出一份合同,然后按照这个合同去执行我们一系列的操作。一旦我们违背了合同,不管他能不能惩罚我们,至少他可以凭借这份合同站出来说你违背了合同。

但实际上,无论我们如何理论化地规范自己的这份合同,我们都没有办法预测和控制未来。同时这份合同也没有任何实践意义,因为就算我违反了,也不会有任何惩罚措施,那么这份合同到底意义何在?

这就牵涉到关于“新世界”的第二个问题,即这些知识分子为什么会问这类问题,这类问题的局限在哪里?实际上,这样的问题是在寻求一个答案,即中国会带来什么,中国想象的世界是什么样的?那么这到底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还是一些知识分子所特有的问题?

我越来越倾向于认为这是一个很具有特异性质的知识分子式的问题,因为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特别是近代以来的思维方式,都遵循一个套路:首先我需要一个理论,然后按照这个理论去思考,进而预测未来。知识分子们坚信,我们掌握着窥探世界秘密的水晶球,一旦把这个水晶球打磨好了,世界所有的不确定和疑问全都会迎刃而解。

那到底存在不存在这个水晶球,或者是这个水晶球的意义到底在哪里?这是我们今天讨论的另一个问题。

首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式的问题?这牵涉到我前段时间在推特上看到的一个信息:英国杜伦大学博物馆在所谓的“去殖民”风潮下,把日本军国主义的旗帜退还给了日本。这个故事就非常地吊诡,令人哭笑不得。

关于“去殖民”的讨论,在欧美学术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个讨论发展到今天,认为一系列问题都是一个种族的问题,是一个肤色的问题。而种族问题本质上被认为是一个身份政治的问题,所以其他一系列与此相关的所谓政治遗产全都要被抛弃,其中反法西斯这样的遗产,就在“去殖民”的叙述下,被认为是需要被彻底抛弃的一段历史而淡忘。

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去思索:今天我们所进行的,特别是在欧美学术界流行的这一系列对于不平等问题、对于过去殖民问题的讨论,到底在多大程度上真正回应了这个世界的不平等?或者说它实际上仅仅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们的道德赎罪券?

在这个问题的指引下,我看到了其他的一些相关信息。下面这幅图是前段时间出现在中国媒体官网上的一幅图,它来源于一个在阿富汗做生意的商人,叫余明辉,他用在阿富汗采购的松子摆成了一个类似于国旗的图样,然后在中文媒体上刷了一波关注。

阿富汗松子拼成的国旗 | 图片来源:主讲人PPT

这挺有意思的,那么这幅图的意义在哪里呢?这又回到了我开始提到的、来自第三世界学者们给我提的那一系列话题。一样是做生意,中国人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是理解我今天想要讨论的主要内容的一个核心。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因为中国的生活在不断变好,它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我们自己的体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我们通过三十年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通过改革开放,再通过扶贫等一系列工作,我们全体人民的生活在本质上有了一个飞跃。这些构成了我们对于自己现代经验的认识。

那么如何把这个过程理论化?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遭遇到的一系列挑战,比如说中国正在进行的海外投资和对外贸易,跟资本主义国家所进行的,到底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从形式上看,对外贸易就是做生意,但是它背后的实质意义是什么呢?我们如何区别哪种对外贸易是旧世界的,哪种对外贸易是新世界的?这份工作对于我这种做理论工作和历史研究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个需要处理的重要问题。

理解上述问题的基本前提,又牵涉到我个人的一个小故事。我博士刚毕业时去了迪拜工作,因为是第一次去阿拉伯世界,我就想着从阿拉伯世界带一点东西给我爸妈。我想来想去都没有想到什么特别好的玩意,最后就买了椰枣,这是当地最重要的一个特产。

当时我非常自豪,觉得我父亲是上海人,曾经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从来都没有出过国门,所以他一定不知道这个东西,我就想着带回去给他尝一下。结果带回国拿给我爸看的时候,他第一句就来了个“亚肯枣”(上海话),意思就是伊拉克蜜枣。

当时我就很震惊,他怎么一下就知道这个东西和来源是什么呢?于是从他的这句话开始,我就进行了漫长的将近10年的研究计划。我觉得一个核心问题就在于,像我父亲那一辈人,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想象是什么?来源于哪里?这个想象对他们指导自己的生活有怎样的作用?

后来我去看关于伊拉克蜜枣的故事,发现在50年代,也就是1958年伊拉克革命之后,中国出现了一系列支援伊拉克的活动。支援的方式之一就是买伊拉克的特产,比如说蜜枣。这种蜜枣到了中国的市场上,可以不用凭票购买,价格也非常便宜。

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对于伊拉克蜜枣的记忆虽然有差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伊拉克蜜枣非常甜。在当时的困难情况下,伊拉克蜜枣确确实实是帮助我们很多人走出了饥饿。

后来到1960年,我们停止了进口伊拉克蜜枣,这与60年代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了巧合——中国很多城市爆发了甲肝。因此直到今天,当我们提起伊拉克蜜枣的时候,上海还有很多老一辈的人把“伊拉克蜜枣携带甲肝”这个事情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当然后来我们也知道甲肝是病毒,它跟营养不良、当时的卫生条件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很难确定它就是由伊拉克蜜枣带来的。但是无论如何,伊拉克蜜枣作为当时政治环境下的一个特定物品,深深地印在了那一代人的政治想象和世界想象中。

那么这种世界想象到底有什么意义?这就牵涉到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一个最主要、最核心的问题:我们第三世界的现代化到底是什么?当然现代化是一个非常空泛的题目,它可以牵扯到非常多的方面,例如食物主权开场播放的短片,其中很有趣的一点是,食物主权不仅仅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它还强调在这个层面当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那就是国家,那么如何理解国家?

为什么我们要把国家这个问题带到讨论中来呢?特别是普通人的国家观念是什么?国家独立对于第三世界的不发达或弱小民族到底意味着什么?等等这样的问题。其实我一开始提到的那一系列来自第三世界知识分子的问题,背后有一个基本预设,那就是他们的国家体验其实并不成功。

提这类问题的,以及那些来自非洲、阿拉伯世界,包括伊拉克的知识分子,他们当年极其热衷于泛阿拉伯运动和阿拉伯团结运动。但他们今天提这些问题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他们的国家已经彻底消失了。

关于消失的原因我们暂且不谈,总而言之他们的国家体验可能与我们的国家体验截然不同,或者说与我们新一代中国人,或者是从1949年开始经历国家建设和变迁的这一代中国人的体验,是彻彻底底地有本质上的不同。

当然我们不可以用个人经验去否定任何一个观念,那么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如何把我们个人经验中所体验到的国家进行普遍化和抽象化。今天我将通过四个部分来讨论这一主题。

第一部分,我将介绍几种世界图景。我既然要讨论第三世界的国家体验和秩序观,就必须回应什么是旧世界的国家和秩序观。

第二,通过对旧世界的国家观和世界观的分析,我们推进到第二部分,即讨论从弱小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中诞生起来的民族主义到底意味着什么?更进一步,与第一部分进行对比,我们要进行理论性的讨论,即它与欧洲中心的威斯特伐利亚式的民族主义到底有什么不同?这是第二部分的核心问题。

第三部分的核心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经验式的、历史的讨论。我将讨论在五六十年代,普通中国人是如何认识和体验所谓国家的?这里我会格外强调,在普通中国人对国家的体验当中,为什么国际主义与中国的民族独立问题是密切相连的?这其中所蕴含的政治以及理想作用到底是什么?

这部分我会从技术上处理普通人是如何体验所谓国际主义想象这一问题的,这关涉到宣传、社会调动、社会教育等一系列问题,由此进入到本次讲座的最后总结:我将讨论这种作为社会教育和社会调动的组织方法,是如何把这个国家自下而上地调动和组织起来,并且形成合力的?这种合力和自下而上形成的国家,对于第三世界的国家建设运动有怎样的普遍启示?以上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讲座的基本框架。

一、“复仇者联盟”的世界何以形成?

1. 15世纪的世界历史叙事:上帝的设计

我特别喜欢收集地图和宣传画,这里我也想用一张地图开始第一部分的讨论。

图片来源:主讲人PPT

这幅图来自于15世纪英国赫里福德郡(Hereford)最大教堂的最北边大墙壁上,Mappa Mundi就是世界地图的意思。它是传统的TS地图,上南下北。在这幅地图上,我们会清楚地看到它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耶路撒冷。它既是一个地理的中心,又是一个精神的中心,这种双中心的地位可以被视为是宗教意识形态的结果。

这个地图的左下角,即世界的北面,描绘的是“英伦三岛”,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及北爱尔兰。虽然海岸线的测绘有问题,但这与今天的英国地图相差并不太大。从大体方位来看,它还是相对比较准确的,特别是由水道联系的英国一系列主要城市,标识都非常准确,像右下角的埃克塞特(Exeter,英国城市),它的大教堂也标在这里。

再往远处、往南方看的话,这个地图就变得越来越有趣了,世界开始出现了一些稀奇古怪的情形。例如下面这三幅局部图,一个描述的是德国的食人习俗;一个呈现的是中国,其中有一棵桑树,还有长着鸟嘴的人;另一个描绘的是上帝,他在这个地图的最上方。

图片来源:主讲人PPT

地图在15世纪是平民的教育工具,在绝大多数人都不识字的情况下,看图说话则是最基本的了解周遭世界的方式,而结合了地理和意识形态事实的这幅所谓的世界地图,就恰恰代表了15世纪的英国普通人对于整体世界结构的基本想象。

我们看到,这幅地图的结构有中心和边缘,有内部和外部。中心毫无疑问是耶路撒冷,而自我认同的英国处于世界的边缘,并且这个边缘又分了好几层:与英国所熟悉的世界靠近的边缘,就是长得像人的那一系列边缘;与英国地理上相对较远的边缘,就是那些意识形态上有奇怪习俗的边缘;还有更远的像中国那样的边缘,甚至还有长得不像人的那种边缘。所以说中心和边缘的差别就在这里,它从一个地理的差异变成了一个意识形态的重要差异。

此外,在这幅地图上,还有一个体现内部和外部的二元结构,即当下的世俗世界和超脱的意识形态世界。这个意识形态的超然世界是由上帝所处置的,而整个世俗世界的一系列运转规则也是由上帝来抉择的。

不仅这个上下内外的二元结构,在地图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它还向我们解释了但丁在《论世界帝国》中的一段话:

我们所谓的一统天下的尘世政体或囊括四海的帝国,指的是一个一统的政体。这个政体统治着生存在有恒之中的一切人,亦即统治着或寓形于一切可用时间加以衡量的事务中。关于这个论题,有三个主要疑义需要加以考察:首先……为了给尘世带来幸福,是否有必要建立这样一个政体;其次,罗马人是否有权执掌这一政务;再次,这个政体的权威是直接来自上帝,还是有赖于上帝的某一仆人或代理人?

所以秩序的来源到底是什么?显而易见,在这里,秩序的来源是由外部自上而下给定的,而不是由我们人来自主决定的,它是通过一个很神奇的力量在外部进行了预先的设计。

实际上,这种由外而内、自上而下的秩序设计,贯穿了欧洲中世纪以来一直到现代的所谓宇宙观的讨论。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个说法就是,这个所谓的宇宙观实际上不仅仅包含了世界万物的自然秩序,同时还包含了世界万物的政治秩序。自然秩序和政治秩序这两者的和谐,恰恰是西方中心主义宇宙论想要讨论的最核心内容,这关系到如何找到一个点,去构建一个让内和外、中心和边缘相互连通的统一场理论。

2. 19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叙事:聪明人的设计

这种普遍主义的世界叙述影响了直到19世纪的世界历史叙事。19世纪的世界历史叙事,实际上遵循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特点,它强调这个世界是自上而下设计的,我们可以把这个“上”理解为上帝,也可以理解为聪明人。而在上帝消失之后,统治世界、决定世界走向的最重要力量,便来自有权力的贵族和聪明人,于是在他们的设计下,世界秩序开始有序向前发展。

所以,我们读19世纪以来国际秩序的基本发展脉络时,会看到教科书是这么写的:

首先是维也纳会议,它创立了所谓的欧洲和平,或者说欧洲五大共治,而设计这种欧洲秩序的最核心的聪明人,就是梅特涅。

然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个世界再一次进入和平阶段,而设计这种和平的背后推手是美国总统威尔逊。他设计的最重要的统治世界的结构,是巴黎和会创立的world government,即世界政府,而这个世界政府的构建,是由上等人坐下来相互协商讨论来完成的。

再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个世界政府推进到了新阶段,它的设计不仅仅来自于一个方面的一个人,而是三巨头凑在一起来讨论,进而成立了联合国,并把这个所谓的“战争”作为犯罪正式列入国际法条款中。

进入到今天的全球化世界秩序中,我们看到,设计这个全球化世界秩序的仍旧是一群强者和聪明人。他们通过谈判和协商设计了今天的所谓全球化世界秩序,这个秩序的核心,是希望通过全球化来消除贸易壁垒。

实际上,这个脉络存在一个问题:在2015年之前,也就是特朗普上台之前,不论是第三世界还是普通人,都在这个叙事当中不占有任何位置,仿佛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是由一群上等人,在一个小房间里面,私下就把这件事情决定了。不管你说这是在维也纳会议室时代仍旧广泛流行的秘密外交,还是在今天联合国这个公开场合大家都坐下来的谈判,世界的进程都是交由少部分人和少部分国家来决定的。

所以有时候我会开玩笑说,这种世界进程的确立和“复仇者联盟”的世界很像。当外星人入侵的时候,地球上的普通人只有等死的份,真正有能力改变现状的,是那群有超能力的复仇者。我们看到,整个19世纪以来的国际关系史叙事,其实就是一个由复仇者、由具有超能力的个体所主宰的故事。

而具有超能力个体的这一系列故事,到了特朗普时代,甚至不用到特朗普时代,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世界秩序永远都是围绕着和平与战争?和平告诉我们这一次将会是永久和平,但没过几年战争又再次爆发了?到了特朗普时代,我们还发现,甚至是所谓的以规则为主导的、协商的国际秩序,也可以被轻易打破。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没有回应最初的一个问题:我们是否有办法确定,那些富有超能力的复仇者们会不会反过来打击地球人?会不会在道德上变坏?所以这种所谓自上而下的叙事,特别是去神圣化之后的自上而下的叙事,存在着一个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实质上延伸到了今天中国所处的一个困境:在这种世界观的主导下,世界秩序的变迁永远都是一个霸权取代另一个霸权。

theory)。在这个理论中,虽然奥根斯基把小国、弱国也放在了世界秩序规则中,来做进一步的整体化处理,但他论述的轨迹依然是小国通过各种途径崛起变成大国,而大国永远是统治世界的唯一力量。所以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陷入了一个新的循环,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城头变幻大王旗”。

由此,这个逻辑的一个基本推论,就是质疑中国崛起之后会不会成为一个新的霸权?我们看到,世界历史,特别是美苏冷战时代以来的世界历史叙事,就是围绕这一系列的霸权者来展开的。

冷战时期,世界历史围绕着两个霸权者,即所谓的“超级大国”美利坚和苏维埃进行博弈;那么冷战结束后,未来就必然会有一个由强大的中国创造出来的世界。如果第三世界的知识分子长期浸淫在这样一套世界历史叙事——这套启蒙主义非常强的自上而下的世界历史叙事当中的话,也就必然会问:你们中国给我们带来的历史图景是怎样的?你们中国所希望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中国霸权崛起之后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1933)就很有代表性,它描述的未来世界仍旧是由一个“云上的独裁者”来设计的。表现在经济生活上,这个故事就更明显了,世界必须有人设计,如果不是神,那就必然是这个世界的强者,强者设计的这个世界经济模式就必然是攫取式的世界经济模式。

再比如更早的沃尔特·罗利爵士(Sir Walter Raleigh)对世界史的描述,他就强调殖民实际上是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福音、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手段。他在牛津的同学理查德·哈克卢特(Richard Hakluyt)也对殖民美洲的计划表示支持,认为这不仅仅是出于经济需求,更是一种道德权利。这种道德权利强调,他们向“西印度”,即今天的加勒比地区的扩张,一方面是对抗天主教的威胁,另一方面是给这些国家带来现代发展,即贸易经济发展的福音,同时还给英格兰人提供了工作。

所以我们看到,这种以殖民为中心、以殖民主义为基础的现代化叙事,从这个时候就有了苗头。我们一直说今天是新自由主义,但我认为这个所谓的新自由主义其实它并不新。为什么呢?因为它与早期的自由主义,乃至于16世纪的贸易殖民主义都是一脉相承的。

3. 资本主义全球化:资本扩张还是平等贸易?

如今的讨论经常会强调,全球自由贸易使得全球经济发展不平等的状况得到减弱。但从本质上来讲,全球自由贸易恰恰是加剧了全球的不平等。

这种全球贸易通过货物给英格兰人带来了一个很普遍的世界想象。从下面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19世纪末期苏伊士运河通航之后,英格兰人的物质生活有了较大改观,他们可以在任何季节吃到来自南非的橘子,来自新西兰的水果,来自澳大利亚各种各样的农产品,还有塔斯马尼亚的苹果,英国的土豆,锡兰的红茶。

图片来源:主讲人PPT

这些物品被普通的英国人,或者说是中产阶级的英国人,在街角的小店里消费。所以对于当时的中产阶级,即英格兰的白人而言,全球化确确实实是一个玫瑰色的理想,它对自己的生活世界产生了非常实际的改变,让他们在大冬天也能够吃到苹果。

所以对于当时的英格兰普通人,特别是中产阶级来说,帝国及其全球贸易是一个非常壮观的奇观,它在很大程度上彻底改变了英国中产阶级生活。当然毋庸置疑,它也改变了英国白人工人阶级的生活,特别是苏伊士运河通航之后,茶叶变得非常便宜,所以英国工人阶级在19世纪80年代开始养成了喝茶的习惯,因为他们可以付得起这个钱了。

图片来源:主讲人PPT

同时,从下面这幅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种现代化的叙事中,帝国具有非常强的工业化能力。如果我们不加解释的话,或许会有人误以为它是20世纪30年代苏维埃的工业美学宣传画,或者是纳粹的结构主义宣传画。但其实这恰恰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对于其帝国图景如何伟岸、如何具有活力的这一套说辞的图像表达。

图片来源:主讲人PPT

这些不躺平的帝国工人们,把整个帝国向工业化的前沿推进。与此同时,帝国也给农业的边缘人民带来了福音。如下图,虽然毛里求斯的农民在甘蔗种植园的劳动很辛苦,但他们也非常快乐,因为这种劳动给他们带来了非常大的经济收益和享受。

还有来自苏丹采棉花的农民,来自马来群岛种植菠萝的农民,以及一些有色人种工人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分解镁矿石的场景。这一系列宣传画都被视为帝国的荣光,在帝国境内广泛出版和发行。

图片来源:主讲人PPT

在这些图像中,享受帝国物质荣光的全部都是穿着非常得体的白人,而为帝国辛苦劳动的,或者是毫无面目的工人,或者是具有非常明确的有色人种标识的来自亚非拉世界的劳工。

为什么这种种族差异能够在当时的英帝国社会中被合理化?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在今天的讨论中深究了。这里做一个简单的总结:这种图景,即以资本主义为中心的全球化的世界想象和国家想象,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全球化进程密不可分,它本质上是一种资本的全球扩张,而并不是所谓的平等贸易的全球进程。

这种自上而下的全球化过程,就像葛兰西强调的那样,这个霸权不仅仅是一种暴力,它更是一种同意,这种同意的构造来自于一个非常强的PUA手段,这种PUA的手段本质上就是在给你画饼,它告诉你:你只要参与了我的全球化进程,你只要现在辛苦劳动,未来就一定会有跟我一样的平等权利。

而且你的劳动本身,就已经跟我站在平等的地位了,因为按照自由市场的原则,我虽然有能力把你的产品进行分销,从而占据了大头,但如果离开了你的生产,我也是活不了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俩就是平等的。

这种掩盖资本主义不平等的本质,同时强调资本主义自由贸易是平等交换的说辞,就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基本核心。

图片来源:主讲人PPT

然而,帝国仍旧是有中心的,那么帝国的中心在哪里呢?对于19世纪的世界而言,讲这套说辞的中心就是白人的英国。那它的国家利益与通过所谓的全球化而实现的普遍利益,到底如何区分呢?实际上,在这套说辞当中,是没有办法区分的。

同样,通过今天美国的所作所为,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当全球化对他有利的时候,国家利益可以与全球利益彻底捆绑;但是当全球化可能给他本土的经济造成一定伤害的时候,国家利益立刻就可以与全球利益脱节。

实际上,这种全球化过程,除了加剧地区之间的不平等,它也加剧了地区内部阶级之间的不平等,这种阶级不平等正是通过资本主义全球交换而实现的。

下面这幅图展现的是阿曼湾采珠人的生活。图片的右下角,是一个箱子,用来运送一款产自苏格兰的非常出名的威士忌,这就很明确地呈现了全球化的不平等在19世纪和20世纪是如何展现的。对于普通人而言,这才是他们的全球化,他们辛勤劳作,每日每夜不停地采珠,以满足欧洲市场上人们的生活需求,而他们所体验到的全球化唯一的产品,就是这个运送威士忌的箱子,他们用这个箱子来放置他们的物品。所以,这种全球化与来自于普通人的国际主义是有着本质差别的。

阿曼湾采珠人 | 图片来源:主讲人PPT

二、弱小民族的民族主义

1. 欧洲中心的民族主义:阶级被彻底抛弃

通常来说,知识分子非常乐意寻找一个抽象的、统一的、规范的概念去理解世界。我在和海外学者,包括第三世界学者开会的时候发现,对于去殖民运动,学者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是主权问题和民族国家问题。

他们的问题意识来自于本土的实践,首先民族主义有一个自上而下的统一的概念,然后这个概念运用到自己国家特殊的情况上面,却产生了许多不合理的状况,比如种族怨恨、冲突、屠杀等等。因此,有人认为民族主义、民族国家、民族问题作为一个分析范畴,需要被彻底抛弃。

然而如果它被彻底抛弃,我们又会发现,实际上我们同样陷入到了一个欧洲中心主义的陷阱。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抛弃这一套民族主义和民族问题说辞的同时,实际上也承认了这一套说辞是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欧洲中心的历史模式中发展起来的。我们用于描述民族问题的一系列理论资源,它的根基都是建立在欧洲中心主义的历史叙事当中的。

民族,在这个问题上就变成了所谓的“一国一民”,有着同样的体制,说着同样的语言,还有同样的文化。所以民族国家是一个私人财产的观念,为什么呢?因为民族国家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边界,边界范围内的土地所有权属于我,而且这个所有权不能被侵犯。

然而如果我们跳出这一套叙事,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式去理解的话,就会发现它有一个很重要的漏洞,或者说不合理状况,那就是民族的阶级属性从未得到进一步的探索。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在今天的民族主义讨论中,列宁和卢森堡以阶级为分析框架对波兰民族问题进行的讨论会被彻底忽略,取而代之的是用一整套非常精美的学术性、理论化的语言来描述的民族主义。

而这一套民族主义的根本核心,实际上来自于欧洲的威斯特伐利亚经验,阶级在这里被彻彻底底地抛弃了。

2. 弱小民族的民族独立运动:一个阶级的崛起

但是如果我们回看整个20世纪的民族独立运动,就会发现,在弱小民族的民族独立运动中,阶级是一个内生的范畴。

什么是内生的范畴呢?这牵涉到我的下一个研究计划,即处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华工问题”。在南非和南美的废奴运动发生之后,大量华工替代奴隶成为资本主义的劳动力,而在这一群华工当中,很早就出现了“亚非人民团结”的基本概念。

那么这个“亚非人民团结”的基本概念,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呢?那就是我们同样都是受压迫劳工,所以我们需要联合在一起,去对抗压迫我们的雇主。实际上,这是人们在具体的社会实践、生活实践和被压迫实践中,自下而上产生的一套阶级观点。

而这一套自下而上的原始的阶级认识,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来自弱小民族的民族主义和国家观是密不可分的。我们不可以抛却这个阶级属性去讨论弱小民族的民族主义和民族观。

在马克思主义的叙述传统中,领土、民族、作为阶级的民族国家这三个概念含混交织,因为这个涉及到思想史的梳理,所以我在这里就不细说了。如果具体到中国革命的社会实践当中去,我们会发现,一旦采用了阶级作为民族独立的核心分析框架,那么我们今天遇到的所有种族问题、民族问题,还有少数和多数这种身份政治的问题,都会全部迎刃而解。

从本质上来说,身份政治的分析框架同样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系统性的建构过程。这个过程消解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不管你的肤色如何,身份如何,或者自我认同如何,联通你我的最核心基础,是我们都在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体系中,遭遇了同样的不平等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革命的历史性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因为中国革命的历史性差异在于,它不是希望自上而下地去扮演强者,而是希望自下而上地把所有弱者都教育和发动起来,让弱者成为国家真正的主人。

所以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除了以战争为基础的社会动员之外,还有以经济为核心的土地改革,以普遍识字和政治觉悟为中心的社会文化教育,这些都成为革命运动的核心。既然这种教育是围绕联通内外、联通全球所有被压迫者的这套叙事来展开的,那我们就没有必要区分什么是中国革命,什么是世界革命。

下面这几幅图,展示的是延安的一角。我们看到,除了禁烟广告、戒烟广告、公共卫生宣传与防治等一系列与根据地社会建设密切相关的话题之外,它还给根据地人民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我们的斗争不仅仅是为了我们一己的斗争,我们还要跟马德里的斗争结合起来。在这个意义上,老百姓的国际主义想象被调动起来了。

延安的一角 | 图片来源:主讲人PPT

在这个历史背景下,我们再去理解1949年之后的国际主义和亚非世界想象,就有了一个非常顺畅的线索。通常情况下,我们称1949年的独立为民族独立,但这个民族独立如果依照威斯特伐利亚逻辑继续展开的话,它就变成了一个不讲阶级的、排他的、属于少数当权者或资产者的国家。

然而如果我们把这套国家叙事置于马克思主义对国家进行阶级分析的理论传统中,就会发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实际上是一个阶级崛起的过程,是一大批受压迫的、一穷二白的普通老百姓,在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全球化体系下,通过自主奋斗或者说在很大程度上通过自主奋斗进而重新站起来的过程,他们也有能力讲述自己国家的故事。

用第一部分的比喻来说,人民不需要复仇者,因为他们自己已经在社会动员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团结起来了,并且成长为有生的政治力量,还把这个力量输出为反抗,投入到政治解放和民主解放的过程中。所以我们需要重新回看这段历史,不仅要对这个故事进行历史梳理,更要进行理论化的梳理。

所以毛主席的叙事非常有价值:

……我们亚洲、非洲,还有拉丁美洲,这三个地区过去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非洲同亚洲离得非常近,中间只有一条小河,苏伊士运河,一脚就跨过去了。世界是被压迫人民的,压迫者是没有前途的。西方帝国主义者是压迫者,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也有当地的压迫者……帝国主义者长期来散布他们是文明的、高尚的、卫生的。这一点在世界上还有影响……我们也当过帝国主义的奴隶,当长久了,精神就受影响。……所以我们在全国人民中广泛宣传破除迷信。过去中国人中有恐美病,要去掉它的影响。

——毛泽东,1958年7月12日,《对帝国主义的“文明”要破除迷信》

在这个叙述中,我们建立的新世界恰恰属于被压迫者。我们不能仅仅把这套叙述简简简单单地当作对现实状况的描述,我们更重要的是要把它当作解决“什么是新世界”这个问题的理论开端。

图片来源:主讲人PPT

3. 独立自主的新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解放

新世界与旧世界最核心的差别,不是新世界如何在顶层进行自上而下的设计,而是新世界到底要如何从底层成长起来,并且这个从底层成长起来的新国家和新世界,在未来究竟有哪些可能?所以理解弱小民族的民族主义,就必须结合中国五六十年代亚非团结运动和社会解放运动的实践来展开。

我们在这里所讲的独立自主,同近些年来在反全球化运动中广受颂扬的自给自足、闭关自守(autarchy)是有本质区别的。什么是闭关自守呢?闭关自守在西方中心主义的理论叙事中,被理解为排他的、闭关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过程,如果国家足够强大,物产丰富,劳动力充足,那么无需通过与外部进行贸易活动,就能满足内部从生产到消费到实物的需要。

但我们在五十年代开始谈论的、建立在革命经验上的独立自主,与这种闭关自守有着本质区别。独立自主强调的是,我们必须有能力在不受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影响的情况下,进行自给自足的活动,同时我们也要与其他国家进行平等互助的交流互通。所以我们强调的独立自主,并不排除互助这一基本途径。

此外,独立自主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独立自主,更是政治和文化上的自主权。文化自主权牵涉到社会解放的内涵,我们知道政治可以实现主权独立,但社会解放并不会随着主权独立而天然到来,那么社会解放需要做什么呢?

它需要国家进场,进行土地改革、经济改革,以及破除迷信的文化教育,包括我们如何才能跳出一整套资本主义全球化和世界秩序的叙述来理解一个真正属于底层人民的自下而上的国家观、世界观和发展观。

这个话题在中国的政治话语中就被表述为“四个现代化”,它引出的下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如何理解社会解放过程中的文化跃进。

今天,社会解放经常会被理解为纯粹的经济话题,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们确确实实没有办法把这个话题与资本主义全球化区分开来,因为一样是做生意,一样是做买卖。但问题是,在做买卖的过程中,中国的国家建设经验特别强调集体化建设,强调在大生产的过程中,还要以之为平台进行文化和政治教育。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经常讨论的话题是工业大跃进和集体农业大生产,但同时,我们不可以忽略一个与之相辅相成的重要工作,那就是文化大跃进。从1952年开始的扫盲运动,到1956年的简化汉字,到1958年的学哲学用哲学运动,这一系列社会文化运动都在强调如何能够在不耽误集体化大生产、发展工农业的情况下,快速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而如果没有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党,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图片来源:主讲人PPT

所以我们会发现,扫盲运动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与生产实践和国家建设密切结合的。而这个密切结合的过程,就恰恰反映了第三世界国家、所谓落后国家的一个普遍意志:落后国家不仅仅经济落后,更重要的是文化落伍。大量知识阶层和知识精英的脑力力量,被来自中心地带的国家所剥削,而边缘地带的或者说不发达地区的、第三世界国家的人,则大多数还处在文盲或半文盲状态。

那么在这种状态下,如何能够快速提高生产,达到独立自主的目标呢?除了互助之外,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进行社会动员和民众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我们会看到,在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中,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一部分:人们习惯等待来自外部的援助力量,而没有关注如何有效利用内部资源进行文化解放。

所以1955年的万隆运动,除了强调经济独立和政治独立外,实际上还更加强调发展跨国文化、促进相互了解,让各个国家在亚非合作框架下,实现文化解放,彻底摆脱殖民主义的文化压迫。但是很遗憾,亚非运动的这一遗产现在被彻底遗忘了,或者说是被彻底淡漠了。

接下来的第三和第四部分,我们进入中国的具体案例,来讨论在亚非运动的框架下,中国的贸易到底有什么不同?

1. 中国的国际主义:平等相处,没有“爹味”

我的新书中引用了这样一个故事:1956年埃及爆发了收复苏伊士运河的政治运动,这场运动在今天被视为是一场反英反美的政治运动,目标是加强国内经济。中国对于这场运动的支持,仅仅是经济和道义上的,当时埃及因受到欧美制裁,导致大量棉花滞销,中国就用了当时很难得的外汇,购买了埃及大部分棉花,同时还运过去一批轻工业产品,包括很出名的五灯牌收音机。

《人民日报》对此进行了报道:这些收音机的每一个零件都被加上了一层防潮的蜡,以便适应亚非地区的热带环境。这个小细节其实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亚非和平运动的基本理解,亚非团结运动不仅仅是为了让亚非国家获得经济和政治独立,更重要的是要在每一个亚非普通人心中建立起对他者的基本同情。

这就是说,我们两者是平等的,我帮助你并不是自上而下的,中国也不是站在老大哥的位置把东西给埃及。相反中国是要教育每一个中国人,要想人所想,急人所急,不要用自己的经验去想象别人的环境,用一句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不要有“爹味”。

其实那种自上而下的帮助,也就是所谓的我来协助你、我来教育你、我来启蒙你,最让人反感的一点就是“爹味”浓。你凭什么有资格、有能力教育我呢?你甚至连我的生活都不知道,凭什么站在那里说教我呢?这一点也恰恰是知识分子们经常会犯的一种“爹味”错误。

而当时《人民日报》报道的这个小细节,就体现出当时的知识分子是有这个自觉的,这种自觉是由整个漫长的中国革命和社会运动刻在知识分子骨子里的——没有人有权力对他人指手画脚,所有人的生活都必须从自己本身出发,我们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援助和合作运动,必须以平等为最基本的前提。

那这种平等到底是怎样的平等呢?这就涉及到接下来的内容。贸易和文化交流确确实实是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今天的讲座主要聚焦的是阿拉伯国家)最重要的交流手段,但这种贸易不仅仅是简单的国与国之间的货物交换,或者说钱货交换,它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每一个普通中国人对世界其他人民的基本理解,呈现出一种平等的观念,以及中国在世界上到底处于怎样的地位。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听相声,有一个相声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1973年马季和唐杰忠讲的《友谊颂》。这个相声里面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字眼:向非洲人民学习;我们去坦桑尼亚修铁路,不是去援助坦桑尼亚,也不是去教育他们,而是去向他们学习;我们要向非洲人民学习怎么在艰苦条件下反抗,学习他们一贯的反帝反殖民精神,学习他们吃苦勤劳的革命精神……这一系列观念都体现在这个相声里面。

《友谊颂》剧照 | 图片来源:主讲人PPT

与此同时,在生活上,我们也强调我们是并肩战斗,一起做事。这让人想起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经验,共产党从根据地开始,就是切切实实走到民间,与民众平等相处,他既不放弃自己作为革命先锋党的教育责任,同时也不违反革命先锋党不能高高在上的基本原则。

2. 中国的国际主义宣传:广泛的道义大联合

中国对全球平等观的文化宣传,体现在各个角落,例如组织大家学习第三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而这种学习又是与扫盲教育、文化教育和政治教育密切结合的,是国家派驻宣传队走进全国各个角落,通过讲述平等故事来完成的,这种方式让大家能够参与到整体的讨论中来。

这一系列的国际主义宣传,强调的不是身份政治的联合,而更重要的是跨种族、跨宗教、跨民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跨阶级的广泛的道义大联合。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参与者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工农兵,还有宗教人士等。我们今天的理论分析,经常会把宗教、个人和所谓的市民社会团体,放在国家的对立面,但特别是在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革命运动的过程中,社会各个社会团体,包括宗教团体,很大程度上是与国家进行合作的,并在合作的过程中建立起了整体的革命性。

图片来源:主讲人PPT

在宣传形式上,除了严肃的政治教育材料、知识分子写的一系列文章之外,还包括绕口令、漫画、歌曲、地图、游记等多种形式。例如下面这幅《中近东和北非形势图》,就是一幅很明确的政治反抗地图,他标识出了五六十年代出现的一系列的反抗运动。且不论这幅地图的阶级属性是什么,任何人一看到这个图,就能直观地了解到如火如荼的反帝运动在第三世界爆发的情景。

中近东和北非形势图 | 图片来源:主讲人PPT

此外,当时的国际主义宣传还特别强调民众的参与。一方面,一系列通俗易懂的出版物,包括大学、教育团体编制的关于中东地区阿拉伯人民的历史,通过简写版的历史教育,让普通老百姓能够了解什么是约旦,什么是黎巴嫩,什么是中东地区。

另一方面,文化产品本身也强调普通老百姓的参与,像很多诗歌集、翻译集,其中不仅包括来自作家的作品,还包括来自工人和农民的作品,这些作品都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播。

在语言上,不再强调修饰完美的文学语言,而更多强调口语化的表达。像“英国佬,滚回去!”“滚回去,强盗!”这种话,在今天的报刊杂志看来是非常俗气的语言,在当时却是非常常见的。

国际主义宣传材料 | 图片来源:主讲人PPT

那这些材料的作用是什么呢?我自己有个假设,洋人有个说法叫“我们吃什么我们就是什么”(we are what we eat),所以今天的素食运动会强调“我们的身体是一个神圣的教堂,我们要把好东西放到身体里去”。同理,我们的头脑是我们所阅读的东西的一个集合体,所以我们阅读什么,我们的世界观、自我想象和行动方式,就会受到我们所阅读材料的限定。

这一点在今天体现得尤为明显。反华、反共、阴谋论的言论层出不穷,在近10年时间里,大量的外国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基本都没有超出这类阴谋论的说法和论调。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文化工作都交给市场去做的话,我们也无疑是把所谓的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拱手交给了少数私人资本。实际上,公共领域正是在这样的私有化过程中被彻底谋杀的。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够复兴公共领域呢?至少对于今天的弱小国家,或者在整个资本主义全球化大环境下的被压迫者而言,国家或者说“人民的国家”很有可能是唯一的出路。国家通过重新组织和教育知识分子,再由知识分子重新进行文化产品生产,进而把普通大众组织起来、团结起来,形成一个人民的国家,这可能是我们未来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方向。

这就牵涉到最后一部分的理论问题:什么是国家?国家到底来自于哪里?

1. 右翼国家观:抛弃国家,拥抱市场

作为国际关系和政治史的研究者,我所熟悉的国家叙事和国家论,其实绝大部分来自右翼,因为传统左翼的国家观已经随着苏联的解体而被当作一盆脏水倒掉了。左翼国家观的一个最主要思想潮流来自列宁和苏联的经验。

当传统左翼的国家观被彻底抛弃后,左翼走向了“个人身份”,或者所谓的“代表”(representation)这样的说法,认为我们个体在整个社会当中是受压迫的,或者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整个社会当中是受压迫的,因此我们就要通过为这个群体发声来达到反压迫的目的。还有更为极端的观点认为,国家需要被彻彻底底地抛弃,我们要拥抱无政府主义。

实际上,这种观点并不新颖,早在19世纪末,列宁就已经非常明确地对此进行过批判。这种观点本质上是与右翼国家进行共谋的一个策略,它告诉所有普通老百姓:放弃组织自己和团结起来的理想吧,在现有的环境下,要么你就认命,要么就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到无政府主义的遥远未来,或者小资产阶级的道德赎罪券里面。

在小资产阶级看来,仿佛为平权运动说一句话,或者在网上发了一篇文章,就是参与了国家政治或者为未来做了一件好事;仿佛给阿富汗的儿童捐了两块钱,就是做了一件行善积德的大好事。当然这种行为在今天的环境下是有价值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通过这些购买赎罪券的行动,就能够保证普通人走向未来的人民的国家,因为右翼从来没有放弃过他们的国家利益。

这套国家理论在帝国问题中也有体现。帝国的国家观是一种文明使命观,殖民扩张的背后逻辑是殖民国家宣称它可以让被殖民地成为一个文明的国家,而被殖民地要做的就是安心的俯首称臣。

直到今天,美国人还特别喜欢讲人道主义干涉,他说我去打波黑,打阿富汗,打伊拉克,打利比亚,不是因为我要发动战争,而是因为那里的人受到了迫害,所以我们要去解放。从本质上来讲,这种说辞与帝国的文明使命观没有任何差异,而支撑这种说辞的一个基础,就是从来都没有被放弃过的右翼国家观。

这种右翼国家观的一个基本核心,或者说基本的认识论,就是国家是自上而下设计的,世界秩序也是自上而下设计的,没有了上帝,就需要有聪明人和精英们,来帮助世界上所有没有主体性和主体意志的人进行设计。

所以这种论述也解释了为什么今天有很多所谓政体决定论的说法,因为政体是可以通过精英来设计的,既然精英们告诉你,我设计的政体是唯一正确的途径,那么你就可以停止自己的历史探索,只需照葫芦画瓢复制我们的成功就可以了。

实际上,这一论述并没有超出19世纪的文明使命观,所以对于第三世界或者被压迫者来说,国家仍旧是一个未完成的状态。随着80年代苏联的逐渐没落,很多第三世界的知识分子和政治家们,都会强调第三世界的这套理想也走向了没落,第三世界需要全盘抛弃原来的国家建设计划,而去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

这是因为上世纪80年代,第三世界的知识分子开始逐步靠近欧美主流学界,拥抱了他们的一套国家叙事。这套叙事宣扬国家是属于过去的,是需要被抛弃的,人类需要拥抱的未来是全球化市场,是普遍的超越了国境线的市场大联合。

图片来源:主讲人PPT

然而,在讲述这个故事的八九十年代,故事的发起者,也就是欧美国家已经走到了所谓发达的状态,他们的全民蛋白质摄入量超过了第三世界普通人民蛋白质摄入量的10多倍,他们可以通过福利制度来保障普通老百姓和不参与工作者的基本生存条件,他们在公共医疗方面的人均占有床位与第三世界几乎是天壤之别,在教育普及程度方面更是让第三世界遥不可及。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能说第三世界的国家运动随着苏联解体就此终结,从此转而拥抱市场吗?显然不能。因为对于第三世界来说,能够完成这一套所谓国家未完成的任务,包括缓解贫困、改善医疗条件、对抗全球市场等等的唯一力量,恰恰就是国家。

这个国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国家,或者少部分买办阶级的国家。实际上,即便经历了20世纪的民族独立运动,第三世界仍旧有大量没有实现社会解放的国家,这些国家仍旧是买办的和资产阶级的国家,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今天不展开来讲。

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因为第三世界有大量买办和资产阶级国家的现状,就追随第一世界的右翼国家论去抛弃国家,相反我们需要重新回到我们中国的革命历史过程中,去认识国家的意义。

2. 人民民主的国家:对市场的有力对抗

从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文化教育发展等诸多层面,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如下图,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国民收入支出在文化、卫生、科学、教育等方面的支出占比是比较稳定的。

图片来源:主讲人PPT(左右滑动查看)

我们知道,这个时候恰恰是新中国最困难的时候。比如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们在打抗美援朝战争,国防支出高达8%,但即便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只用了2%的GDP支撑了一个政府,而这个政府用了3%的资金去支持全民的科教文卫事业。

随着抗美援朝的结束,到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我们第一个缩减的支出就是国防,这是通过大转业运动来实现的。在整体GDP增长的同时,我们的科教文卫支出也维持在3%的水平,政府行政支出也仍旧是2%。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用一个前所未见的“小政府”,维持了一个人口巨大的“大国家”,还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提高人口素质这一人类伟大创举。

到了60年代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国际环境开始紧张,我们开始研发原子弹和氢弹,所以国防支出比第二个五年计划提高了2%。但即便如此,科教文卫和行政投资保持了不变。

此外,从1949年一直到70年代末,由政府推动建设的公共图书馆、大众文艺中心、流动文艺宣传队等文化场馆和队伍有增无减,这一点在我们过去的讨论中几乎是被忽略掉的。

图片来源:主讲人PPT

有一个很特殊的点,是1978年新疆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总数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降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1978年的时候,我们进行了公共图书馆的合并,当然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支出减少,而是因为存在资源浪费。

除了数量上的增长,当时的扫盲运动,以及发展公社图书馆、农村图书馆的运动,也具有非常详细的指导原则,包括如何选书,各类书的比例占多少等等。书籍采购还需要兼顾具有高小文化水平的社员,并且书的内容必须要跟当地公社的工农业生产需求相结合,也就是要有地方特色。

剧本也是公社采购的文化产品之一,被推广到祖国的各个角落。虽然各地的文化形式和产品不都一样,但当时有一个唯一的统一文化形式是活报剧,它是关于当下政治形势的一种群众性表演,有的用普通话演,有的用当地方言演。实际上,这种群众性表演活动也是一种新闻评论工作,不单有国内新闻评论,还有国际新闻评论,同时还发动了普通老百姓的参与。

图片来源:主讲人PPT

此外,当时还有很多其他的人民民主的学习文化形式,包括地头评书讲书、流动图书馆等等。这一系列学习文化活动并不是规章制度,而是每一个参与到这些活动当中的普通成员进行的经验交流。人们在这些活动展开的方式、内容、态度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

农村的文化阵地,如果我们不去占领,那自然会有糟粕去占领。如果把所有的文化工作都交给市场去做,交给只认识市场文化的人去做的话,那可想而知占领村头地头、工厂车间和每个人手机屏幕上的文化产品将会是什么内容!

为什么我们会强调国家,特别是以人民民主为基础的国家?就是因为国家是对市场的有力对抗,国家的意义也就体现在这里。但如何建立一个人民民主的国家?这是一个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理论的问题,也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主持人/侯丹  文字整理/桂桂、秀秀  责编/姜饼  后台编辑/逢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公民在罗马遇害驻意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