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边援疆注意事项的图飞机代表什么?

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新疆总人口数量达到2360万人,而在这2000多万人中,有400多万都是河南人,居然占据了总人口数量的1/5,什么概念?相当于在新疆,每五个人中都至少有一个人是河南人。

河南和新疆,相隔千里,却注定有说不尽、割不断的情缘,今天小编就细数一下河南和新疆的渊源。

左宗棠带领“嵩武军”,收复新疆

光绪元年(1875),朝廷上争议出兵收复新疆。左宗棠则力排众议,坚持“塞防”,认为平定新疆,后方无忧,才能地域倭侵扰。于是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下诏授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全权节制三军,择机出塞平叛新疆。左宗棠带去的便是土生土长的河南军队“嵩武军”。


图: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战中研读书籍

清朝有种刑法叫“流放”,其中,有个特别流行的流放地叫“伊犁”,内地的“绞罪减流人犯”便被流放到此,做开荒种地的活计;民国时期,为了躲避战乱,也有很多内地汉人迁去新疆;还有一些河南灾民,灾害年间,为了生存,也被迫西逃。

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长时间战乱,新疆地区并不稳定。1949年,王震将军带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第二军五师十五团(原三五九旅七一九团)由甘肃酒泉进军新疆。

百废待兴,河南青年支边进疆


解放后的新疆百废待兴,急需建设,而建设,首先需要的便是人。于是,之前进驻新疆的解放军部队,便成了建设新疆的领头人,很多解放军官就地转业,组建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10余个师和100多个农牧团场。其中,单解放和田的1800人的队伍中,就有30%来自河南。


当时的新疆地广人稀,满是戈壁。建设新疆路长且道远,仅靠驻守新疆的军人部队是不够的。1950年至1955年的六年时间,不断有来自河南的干部、军人、学生来到天山脚下,支援新疆,1956年,46列开往新疆的支边专列由郑州开出。

来自信阳、南阳、商丘、开封、许昌的几万青壮年劳动力支援边疆兵团建设,经过火车转汽车15天一路颠簸,约两万人来到了满是芦苇荒地的石河子、奎屯,开荒造田,其余的人去到阿克苏、库尔勒等地。


这5万多名风华正茂的河南青年满怀豪情壮别故乡,从黄河岸边亲人的怀抱,来到了人烟稀少的新疆戈壁滩,开始了人生当中新的一页、揭开了新疆兵团屯垦戍边史的崭新一页。

一腔热血斗严寒,亘古荒漠变良田

1956年,46列开往新疆的支边专列“哐嗤哐嗤”由郑州开出……来自信阳、南阳、商丘、开封、许昌的几万青壮年劳动力支援边疆兵团建设,经过火车转汽车15天一路颠簸,约两万人来到了满是芦苇荒地的石河子、奎屯,开荒造田,其余的人去到阿克苏、库尔勒等地。


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河南省政府研究决定,1956年从河南省信阳、南阳、商丘、开封及许昌五个专区所属的各县,调集5.2万青壮年劳动力,约20%是女同志,支援新疆兵团建设。


1955年,河南千名支边青年参加修建兰新铁路。

这些河南来的支边青年,大都被分配到了奎屯、石河子、乌鲁木齐、哈密、喀什、阿克苏等地,新疆兵团的58个边境团场中,单河南籍职工便超过40%。


为了让这些支疆青年安心落户,1956年河南支疆青年单南阳地区7个县4950人的支边队伍中,女性就有1004人。次年7月,河南省民政厅还动员1.5万名家属和妇女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去安家。


支边军垦女战士用汗水书写着人生。

茫茫的北疆戈壁滩,河南姑娘、小伙儿们的后代,在天山南北两大沙漠边缘和自然环境恶劣的边境沿线,兴修水利、垦荒生产,开出片片绿洲,建起座座城镇,他们将亘古荒漠变成了万顷良田。


1966年的正月初一,“疆一代”河南人李宏伟和蔡湘瑛在新疆石河子,留下他们的结婚照片,这张照片也见证了两位河南支边青年的青春。


如今,80岁的李宏伟、73岁的蔡湘瑛已青丝变白发。他们见证了石河子从只有几间破房和一望无际的芦苇湖成为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良好城市”的变迁。


而当“疆一代”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又有一代河南老乡的子孙,除少部分因为种种原因回了内地外,大部分都生活在新疆这片父辈为之奋斗终生的热土上,在城市、在农村;在工厂、在车间;在地方、在兵团……在新疆广袤的大地上,他们无处不在。

西部大开发战略下的追梦青年

2000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有166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相当于十个河南省的新疆,因其特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再次吸引了一大批有梦想的河南人。

其实,从1986年起,中央就确定河南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2007年,一批河南人来到阿克苏的温宿县,首期种植了万亩果园,主要品种有大枣、核桃等。

若羌红枣,是新疆的一张名片。可你若深入若羌,便会发现,很多若羌本地人喜欢把枣树承包给来此奋斗的河南人,据一位若羌的出租车司机说:“我家有13亩枣园租给了河南人,你们河南人种的枣一亩地卖3万,我们自己种一万都卖不到,都是技术活。


除了红枣,还有很多河南人在新疆承包万亩土地,种植棉花。

新疆是产棉大区,库尔勒、阿克苏、和田,都是新疆棉花种植产区,仅靠新疆当地劳动力远远不够。这也就催生了一批来自河南的“摘棉工人候鸟群”,每到收获的季节,约二十多万河南人浩浩荡荡去新疆摘花。


郑州到乌鲁木齐,三四十个小时的硬座,是这些去新疆摘棉花的河南工人每年都要经历的漫长旅途,很多河南人为了能给家增添一份收入,还是会选择做这份辛苦的工作。


今年,河南产业援疆再现大手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郑州产业招商会暨签约仪式在郑州召开,现场签约项目14个,投资总额87.32亿元,项目涵盖新能源、医疗器械、中药材加工、文化旅游等多个行业,加深豫疆两地情谊,继续为新疆发展作出贡献。

新疆400万人在说河南话

如今,你走在新疆很多城市的路上,满耳听到的全都是“弄啥咧”“信球”这些熟悉的乡音,甚至,在新疆地区,形成了一个中原官话片区——南疆片。石河子市和新疆建设兵团在新疆还有自己的豫剧团,石河子的老人们还专门为支疆60周年排演了新豫剧剧目《儿女60年》。


乡音对于那些八九十岁甚至更早一辈的人而言,可能是这些老人和家乡的最后一丝联系。目前,新疆有400多万河南人,占到新疆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故土难回,他们的子子孙孙将来可能都成为了新疆人,但流行在新疆熟悉的乡音,却穿越了时间维度,连接过去与未来。

新疆哈萨克族小伙儿唱的豫剧太正宗了。

如果有一天,你去到新疆这些说河南话、唱豫剧的地方,有朋友请你吃碗面条,对于他们而言,这碗面条,就是老家河南。


中原大地与天山南北虽相距千里,

从古至今,河南与新疆都掰不开

河南人的豁达,在新疆更加张扬

新疆人的豪迈,在河南更添风采

为新疆发展建设做出贡献的河南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2017年2月,作为我省第三批援疆干部和全省公安的代表,肩负着党委的重托,省公安厅民警叶雄第一次走进新疆昌吉,援任新疆昌吉州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在全力维护祖国边疆安宁的工作中,叶雄用担当和作为,诠释忠诚、捍卫忠诚,维护民族团结。

不忘初心 尽责履行使命

援疆两年多来,不断有人在问叶雄:“为什么选择援疆?”叶雄的回答是:“无论流多少汗,吃多少苦,经历多少风险,都将是我从警生涯难得的经历和锻炼,是我一生的自豪和骄傲,这是我从警的初心,更是作为一名人民警察的使命!”

援疆期间,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山西援疆指挥部的坚强领导下,叶雄以当地的干部为标杆和榜样,始终聚焦聚力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从不把自己当外人、当过客,在工作岗位上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

不遗余力地投身到严打各类暴力犯罪、社会面防控、群众工作、边境管理、扫黑除恶等工作中。

两年多来,叶雄不敢有丝毫懈怠,连援疆干部的探亲假期也大都主动放弃了。有一次,飞机刚刚到达山西太原,还在机舱里,叶雄就接到了返回的命令,叶雄毫不犹豫地订购了返程机票,踏上了返疆路途……

作为一名援疆干部,在疆期间,叶雄经常和当地干部说:“我现在是无牵无挂,在单位和在宿舍都是一样的,还不如一直待在单位觉得心里踏实……”于是,叶雄主动承担值班值守任务。元旦、五一等节假日,叶雄都力争在工作中得到更多历练。

2017年中秋节,叶雄主动替一名老局长值班。老局长说:“90多岁的老父亲,让我今天陪他过节。我以为要值班,还告诉老爷子说回不去。兄弟,谢谢,辛苦你了!”

忘我投入 做“最美支边人”

援疆期间,叶雄全程参与了边境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完成了边境地区一系列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了自治区党委有关工作措施在昌吉州的高效落实。 至今让叶雄难忘的是,每次因为巡查,要前往自然条件极为艰险的边境线,翻山越岭中全是崎岖惊险的山路。

两年来,叶雄25次往返,每一次都让人心惊肉跳。 但每一次叶雄都坚定信念、毅然决然地挺了过来! 让叶雄感到最为沉痛的是: 2018年11月,叶雄因公出差,由同事代替前往边境线参加调研,途中同事却意外出了翻车事故。 得知消息后,叶雄表示: “真心希望受伤的是我自己,而不愿意战友为我受伤! ”

援疆以来,叶雄全方位参与社会面治安防控。 记得有一次,叶雄连续在单位住了15天,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打通、一个县市一个县市落实,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三、四点才休息。 所有的辛苦没有白费,叶雄牵头完成了辖区便民警务站信息化建设工作,为“市区一分钟、郊区三分钟”快速处警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严打斗争中,叶雄长期蹲点督导两个县局的工作。 经常是晚上12点前在一个县,12点后再赶往50公里外的另一个县,继续工作到凌晨。 这样高频率、快节奏的工作,周而复始,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当看到安宁祥和的社会氛围,叶雄无怨无悔,累并快乐着……

今年7月,叶雄有幸获得了中宣部“最美支边人”称号。 叶雄深知: “我只是作了一名援疆民警应该做的工作,还需要不断深化努力,我将会继续做好援疆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扎实完成好援疆使命。 ”

警民一家 共享平安果实

援疆路上,叶雄始终把各族群众的安危冷暖作为最直接、最现实的着眼点,坚定坚决地做民族团结的维护者。

在全疆上下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叶雄结识了一家维吾尔族亲戚,从此结下了一段“比亲情更珍贵、比友情更真挚”的特殊情谊。维吾尔族亲戚不止一次地告诉叶雄:“不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我们都是亲戚!永远都是亲戚!”

尽可能多的去看望亲戚,尽可能长的时间和他们待在一起,尽可能给他们多办实事。叶雄一直认为,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亲戚手握的时间长了,话就稠了;待的时间长了,人就亲了;事情办得多了,心就近了。

在这期间,叶雄为维吾尔族亲戚一家人申请了的政府补助安居房,并给新房买来地板砖铺上;端午节、古尔邦节带广东、山西朋友一起去看望亲戚,带内地来的父母走亲戚,中秋节给亲戚们送月饼和棉衣;六一节,给“新疆丫头”穆凯代斯送书包和球鞋,组织“山西青莲读书会”给她送读书,送她上学,带她去大剧院看演出,陪她去医院看病。

尽可能抽出时间,与亲戚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扫院打碳干农活等;“山西剪纸”“老陈醋”“鹳雀楼模型”“平遥手推漆”“晋南手工床单”等山西文化印记融进了维吾尔族小院。

叶雄尽其所能帮助当地群众,实实在在为家庭贫困、身有残疾的亲戚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叶雄还为帮扶联系的乡村篮球队赠送球衣,给夜校学员购买书包和学习用品等。

援疆路上,叶雄始终把真心真情作为最根本、最基础的沟通表达,坚定坚决地作晋新友谊的促进者。叶雄的援疆信念就是:“不当过客,甘为红柳”,扎扎实实地做一颗防风固沙的红柳。叶雄的工作作风是:“今天再晚也是早,明日再早也是晚”,今事今毕、力求完美,认认真真做好一名援疆警察该做的事情。

叶雄的笔记本第一页,写着叶雄妈妈嘱咐的一句话:“在疆好好工作,就是最大的孝顺!”援疆期间,叶雄收到了母亲的家信:“在疆多做具体事情、多做小事情、多做好事情。”援疆两年间,叶雄的父亲在西安做手术、丈母娘脑梗住院、女儿中考,叶雄都没有能够回家照顾。家人的支持和宽容,时常让叶雄深感愧疚,领导和同事们的热心帮忙和嘘寒问暖,时常让叶雄感动不已。

叶雄的警号是山西000702,在山西,这个警号代表个人。然而,在新疆,这个警号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代表山西公安的整体和山西援疆人的整体。

叶雄时刻不敢忘记省公安厅党委和领导的殷殷嘱托和期望冀许,始终以山西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要求自己,勇担重任、忠诚履职。在今后的援疆路上,继续“好好工作、不辱使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铁路上空可以飞无人机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