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让一个非基督教徒在教堂做什么来做但丁的导师呢?

但丁地狱篇读后感600字

他把三首诗描述了中国民间传说的内容,如18层地狱。

但丁本人作为一个英雄,幻想的积累,编制了“神曲”的故事情节。

读“神曲”,我的第一感觉是悲哀,人类的悲哀,社会的悲哀,活着的悲剧。

我开始矛盾,是否会有地狱的天堂,现在,男人就应该去后是坟墓活着不法行为的惩罚,为什么天使不是神,他活着的时候给表达出来

错了,应该是女娲的过错,她做了男人不应该让人类有思想,不应该让人类有“痛”的情绪。

宙斯应该是错误的,他应该知道,在人类的善和恶,美,丑,它会成为人类灭绝,这将在当天晚些时候也救了他写这篇文章的秘书网生气。

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但丁的“神曲”这本书指名道姓秘书写这篇文章来自网络和内容之间的差异。

但丁描绘自己迷失在黑暗的森林,人谁不想去天堂。

他去每一层通过,作为一个地方的每一层执行,“折磨”人的灵魂活在世界上的失误折磨。

精神上,身体上......人们怎么能活在世上千万不要错过的事

如果神,他们的职责是于拷打的人,神是有罪的,为什么人类不能原谅一些呢

然后灵魂是错误的,但程度竞争或已会见了遗憾,然后在这里忏悔,洗涤。

犯罪后洗涤时,上升到天堂。

有一个上帝在天上的天使和善良的人们的灵魂。

诗说,9天之久,这是西方神话的第七天堂

我想知道上帝是做什么的

寻找在地球上的人类与疾病斗争吗

或者在剧中,他说:人类之间的战争是场电动游戏

但丁出生高贵家庭,我觉得这种悲观的社会和历史的原因,它的发展

这是一个时间的变化,人们会区分等级和阶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资本的过程中,又将人们堆叠成水平的过程变得更赤裸更凶狠。

也许但丁也想借用“神曲”赎罪地狱谨慎,应该有更多的人做好事的权利

不幸的是,它并没有改变人的心,在那个时候,也感动了上苍。

人类开采继续,的社会继续下跌。

噶仍然无法改变人类本性的欲望和贪婪.......

但丁的《神曲·地狱篇》的经典句子~

本部游戏根据但丁的作品《神曲》 改编

《神曲》中但丁在地狱为什么每过一层都会变化容貌

第一层是候判所,生于基督之前,未能接受洗礼的古代异教徒,在这里等候上帝的审判。

其余8层,罪人的灵魂按生前所犯的罪孽分为:贪色、饕餮、贪婪、愤怒、信奉邪教、强暴、欺诈、背叛。

但丁在地狱中每过一层都会变化容貌,一方面象征了,人类的这些罪孽在他的作品中正一层一层的被撕碎,赤裸裸的展现在人类的面前;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希望人类能抛弃一层一层的罪孽最终获得“新生”的向往。

人类的原罪因该是:淫欲、强暴、贪婪。

在但丁“人生旅程的中途”迷失于一个黑暗的森林。

他竭力寻找走出迷津的道路,黎明时分来到一座洒满阳光的小山脚下。

他正一步步朝山顶攀登,忽然三只猛兽(迎面扑来……这三只猛兽应该就是代表着人类的这三种原罪。

当然在《炼狱》里但丁提到了人类的七大罪过(傲慢、忌妒、忿怒、怠惰、贪财、贪食、贪色)。

总的来说,人类的原罪应该概括为:淫欲、强暴、贪婪这三种。

但丁少年时曾在一次宴会上见到一位容貌清秀、美丽动人的姑娘贝阿德丽采。

但丁非常喜欢她,宴会后常找机会去看望她。

随着年龄的增长,但丁把贝阿德丽采当做自己精神上的爱慕对象。

这种爱情给但丁以神奇的力量,他为她写下了一系列抒情诗篇。

但不幸的是贝阿德丽采却与一位银行家结婚,不久死去。

但丁为此悲伤万分,又写了一系列的悼念诗。

但丁把为贝阿德丽采写的诗收集在一起,用散文串连起来,说明每首诗的写作动因,取名《新生》。

诗中但丁追求纯洁的爱情,把贝阿德丽采看作是上帝派来拯救他灵魂的天使,一个神化的女性。

从此之后,贝阿德丽采成了但丁作品中一个象征性的理想人物。

大约在1370年,在流亡生活最痛苦的时候,但丁开始了《神曲》的创作,这是他长期酝酿和构思的一部巨著。

但丁说过他写《神曲》的目的是“要使生活在这一世界的人们摆脱悲惨的遭遇,把他们引到幸福的境地”。

所以,从广义上来说,《神曲》是但丁为了心中的理想世界,为了寻找意大利民族的出路,渴求祖国和平统一,人民安家乐业, 而创作的。

在作品中表现了他的理想和愿望。

尽管贝阿德丽的身影总是会出现在但丁的作品中,那也许表现为诗人对自己内心热恋的那个人的一种思念的寄托。

严格来说《神曲》的创作最终动机并不是为了贝阿德丽。

《神曲》的思想卓越性::整首诗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和对最高真理的追求——人类应该从迷惘和错误中,经过苦难的考验,脱离黑暗走向光明,到达真理和至善至美的境界。

虽然长诗用梦幻文学的形式写成,但是作品的主要内容则取材自意大利的现实生活,有着强烈的现实性。

特别是《地狱篇》,通过但丁和各种亡魂的对话,鲜明地反映了意大利的现实生活,接触到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

《神曲》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

但丁把现实生活中人民所痛恨的各类恶人放在地狱里受惩罚,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揭露和批判,对教会的贪婪腐化、对封建统治者残暴专横、对制造国家分裂和内部纷争的危险分子,以及对市民的贪财好利,都进行了无情的挞伐。

神曲》的思想卓越性还表现在它对新的思想和生活态度的肯定上。

《神曲》关于游三界的构思,是以基督教的禁欲、苦修为内容的神学世界观为基础的。

但在作品的实际描写中,却表现出对现世生活斗争的强烈兴趣,主张在生活与斗争中应该循理性的教导,还强调自由意志的重要。

书中反对蒙昧主义、提倡追求真理,赞美人的才能与智慧,肯定文化知识的重要,这一切都是同教会的教义相悖,是新的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

《神曲》是对欧洲中世纪文化以艺术性的总结。

这只是本人对《神曲》的肤浅的理解。

《神曲》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它是一个人类自我剖析的象征式的里程碑。

但丁的《神曲》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在西方文学史上,但丁是与荷马、莎士比亚齐名的伟大诗人。

但丁生活在充满动乱的中世纪末期,他的《神曲》代表了中世纪文学的最高成就,同时又表现出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特征。

故而他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1265年但丁出生在佛罗伦萨的一个城市贵族家庭。

在他出生前后,意大利的封建王权和教皇统治的对立冲突已经发展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由于家庭的影响,但丁很早就参加了政治活动。

当时的佛罗伦萨城的经济、贸易和文化发展繁荣,然而党派之争使得政治形势十分混乱。

但丁在他的《帝制论》和《神曲》中都表明了他的政治观念。

他认为正义的世俗王权和教皇的权力应该是平等而独立的,他们都具有一定的权力,但同时二者应约束自己的权势。

然而在你死我活的党派之争中,但丁最终成为一个牺牲品。

1302年,他全家的财产被没收,并被叛处终身流放。

这个经历使但丁最终走出党派和狭隘的个人生活圈子,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之中。

从1308年至1321年,但丁用了13年之久的时间完成了旷世之作《神曲》。

在诗中他对意大利的历史和未来倾注了无限的留恋和憧憬,批判了现实社会的丑恶和黑暗,表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光明的信心。

《神曲》作为中世纪文学的产物,具有很强的神学和宗教色彩。

从这个意义上说,神曲描写的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故事。

一个名叫但丁的人物与作者但丁不同穿越地狱、炼狱最后到达天堂见到上帝的经历。

诗歌表现出明显的基督教思想,即世人为了获救,必须克服各种诱惑,忏悔自己的过错,以求得上帝的宽容,进入天堂。

而那些行恶之人,势必在地狱中受到永恒的惩罚。

诗中但丁的旅途象征着人生的坎坷和艰难。

“地狱篇”中所描绘的种种惩罚,正是为了提醒世人认识现实的险恶。

在人生的旅途上需要有维吉尔那样的贤师指引,更需要有贝阿特而采式的出神寄托。

从《神曲》对人物的描写来看,《神曲》与意大利的现实和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与人生道路的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它又具有很强的批判现实和弘扬正义的深刻思想内涵。

《神曲》在艺术上的成就无可比拟。

其结构严谨,形式和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

全诗三卷,每卷三十三篇,加上序共一百篇。

三卷分别为“地狱”、“炼狱”和“天堂”三个国度。

全诗由三行一组的押韵诗体tercets写成,形式工整匀称,韵律平稳有力。

《神曲》形式上“三”的重复,象征了西方基督教传统的“三位合一”的思想,体现了作者对和平、仁爱以及万物有序的理想的追求。

本书可重点阅读《地狱篇》,其它部分可略读或不读。

参见朱维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版《神曲》。

但丁《神曲》的主题和当代意义

《神曲》 具有巨大的思想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伟大诗篇 有史以来第一次表达了带有新时代特征的新思想和新世界观 震撼世界的10本书之一 影响人类文化的经典著作、人类历史上的优秀史诗 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 《神曲》是意大利诗人但丁在被放逐期间写的一部长诗,是诗人的代表作。

诗人采用了中世纪流行的梦幻文学形式,描写了一个幻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

《神曲》是一部奇书,但丁因之而成为世界四大诗人之一,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它都是敬而远之的,原因在于大量象征和比喻的运用,以及典故的层出不穷。

有人断言,没有人能读懂《神曲》。

如上因素导致今天的年轻人不敢去看《神曲》,惟恐自己的浅薄会亵渎了这本著作。

其实,《神曲》的解读虽非易事,却也不难。

创作《十日谈》的大师薄伽丘对《神曲》推崇备至,在作品前加上神圣二字。

后世许多诗人、画家、音乐家从《神曲》中汲取创作的养料,并在《神曲》艺术形象魅力的鼓舞下,创作出杰出的作品,如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就是仿效《神曲》的形式,而歌德的《浮士德》则更有异曲同功之妙。

但丁的《神曲》直接促成了意大利民族语言的形成,在欧洲文学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不愧为旷世奇作。

意大利是第一个资本主义民族。

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

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 《神曲》为文艺复兴时代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它一向被誉为中世纪的史诗,并对后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世界文学史》 《神曲》的伟大价值在于以极其广阔的历史画面,反映出意大利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转折时期的现实生活和各个领域发生的社会、政治变革,显示了争取人格独立的人文主义光芒。

--《意大利文学简史》 人的肉体与精神之间那种微妙关系,在《神曲》这部诗篇中探索得如此之深,可说是经典文学中的奇观。

--著名作家 残雪 但丁是具有造型感的天才,在《神曲》中他运用想像的目光把事物看得那样清晰,从而用鲜明的轮廓把它勾画出来,即使是最隐晦、最离奇的事物,他描绘起来,都仿佛是对着眼前现实中的事物一样。

--德国著名诗人 歌德 但丁的《神曲》 但丁的一生和他的时代一样混乱,这也许可以说明为什么但丁的杰作会成为现存诗篇中最整齐的长诗。

在但丁有生之年,他的故乡佛罗伦萨和意大利大部分的地区一样,一直在党争中动荡不安。

这段期间,但丁担任的是官吏与宣传者的角色,但并没有很成功,因为在1302年,他就被放逐了。

从此直到但丁去世,他一直漂泊于意大利各地,寄居于各宫廷、邸宅之间,遍尝放逐的苦味。

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但丁的感情生活似乎相当单纯稳定。

据他自己所说,九岁那年,他遇见了小女孩贝德丽采,直到九年后,才再度见到她。

不久,贝德丽采就成为但丁想像力的源泉。

在《神曲》第三部天国的最后一章中,但丁和一位坐在神旁的仙女之间的关系,正与但丁初见贝德丽采的情景相仿。

但丁称他的长诗为喜剧,因为全诗始于地狱--灾难,而终于天堂--幸福。

诚如但丁自己所说,《神曲》全诗是以四层意义撰写,不断出现寓意与象征。

这不只是但丁的偏好,同时也是他思想结构的一部分。

诗中也常常论及当时的时事问题,因为但丁是少数如我们今日所谓利用报章材料撰写作品的伟大作家之一。

艾略特在他著名的论文中曾说,要欣赏《神曲》,应直接跃入诗中,而不必太重视,甚至根本不重视其象征意义,也许是最好的方法,而且可以立刻领会全诗雄伟的构想。

《神曲》是叙述人类地面上生活的故事,可是,但丁却想像出地狱、炼狱和天国,借以把我们地上的状况鲜明地刻画出来。

我们多半住在悲惨的地狱里,也像炼狱的居民一样,为自己的罪行而受罚,借此获得救赎。

如果拥有但丁的强烈信念,以及但丁的导引者,理性作用人格化的象征--诗人维吉尔的引导,可以借信仰而进入天堂篇所描绘的至福之境。

虽然但丁著述的动机是因他自己的时代而发,书中有许多流行于当时士林之间的故事,但他强烈的道德观念已深深注入本世纪敏感读者的脑海。

但丁对人性的忠诚,不下于现代任何小说家--其忠于人性的程度是不容置疑的。

《神曲》全篇以诗的形式向我们展开,其所蕴含着的伟大的诗性想像力,既清澄、凝聚而又确凿。

简洁正确是但丁想像力的本质。

他不仅能创造鲜明的印象,更不断地创作出足以传达其真正意义的最适切的鲜明映象。

即使在普通译本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但丁还是一位伟大的画家。

同样,我们也能意识到全篇强劲、完整而又均衡的构造,并由此断定,但丁也是一个伟大的建筑师。

神曲》是一部比较特殊的史诗,因为诗中叙述的是诗人自己想象中的经历。

全诗分《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每部由三十三首“歌”组成,加上全书的序曲,总共有一百歌之多,计一万四千多行。

这部长诗采用的是中古时期所特有的梦幻文学形式,通过但丁的自叙描述了他在1300年复活节前的那个星期五凌晨,在一座黑暗的森林里迷了路。

黎明时分,他来到一座洒满阳光的小山脚下。

他正要登山,却被三只张牙舞爪的野兽(豹、狮、狼,象征淫欲、强暴、贪婪),拦住了去路,情势十分危急。

这时,古罗马时代的伟大诗人维吉尔出现了。

他受但丁青年时期所爱恋的对象俾德丽采的嘱托前来搭救但丁,然后又作为他的向导带他游历了地狱和炼狱。

地狱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在狄斯城内,分成五层,分别收容一些异教徒的灵魂、好色之徒、犯饕餮罪者、贪婪挥霍者、生前动辄发怒的灵魂,这些人在这里受尽了各种煎熬。

第二部分在狄斯城内,也分成三层,收容的都是罪孽深重的灵魂。

第三部分是一个分成四层巨大的深井,其底部是个冰湖,凡生前有残杀亲人或各种背叛罪行的灵魂都给冻在湖里。

能够进入炼狱的,是那些生前的罪恶能够通过受罚而得到宽恕的灵魂。

这里的刑罚不象地狱里的那样惨酷,并且带有一种赎罪的性质,因此灵魂们比较乐于接受。

炼狱山共分七级,分别洗净傲慢、嫉妒、忿怒、怠慢、贪财、贪食、贪色七种人类大罪。

灵魂在洗去一种罪过的同时,也就上升了一级,如此可逐步升向山顶。

山顶上是一座地上乐园。

维吉尔把但丁带到这里后就离开了,之后但丁就由俾德丽采前来引导了。

他们经过了构成天堂的九重天之后,终于到达了上帝的面前。

这时但丁大彻大悟,他的思想已与上帝的意念融洽无间。

整篇史诗至此也就戛然而止了。

但丁的这部作品,同中古时期的其他作品一样,字里行间充满了寓意。

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还是比较清楚的,即人经过了迷惘和苦难,到达了真理和至善的境界。

在作品中但丁通过自己的叙述或通过与鬼魂谈话,反映了中古时期文化领域内的各种成就,并说出了他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和评价,有史以来第一次表达了带有新时代特征的新思想和新世界观。

但丁在《神曲》中广泛而深刻地暴露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现实。

在批判封建主义的同时,他对作为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并垄断了当时全部文化的教会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他严厉地批判统治阶级的寡廉鲜耻以及对人民的残酷压榨;他否定神权统治和教会至上的观点,坚决反对教皇掌握世俗权力;他揭露教会的罪恶,谴责僧侣们的无耻勾当。

不仅如此,他对新兴市民阶级的自私以及正在形成的资本主义关系的弊端也作了一定的指责。

《神曲》中写的虽是来世,但反映的却都是现世的事物,这充分显示了但丁对于现世生活的兴趣和关心。

他认为人应当克服惰性,追求荣誉;应当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的伟大思想和坚强意志,从而掌握自己的命运。

但丁在《神曲》中还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提倡发展文化、追求知识、追求真理。

他对古典文化也十分敬仰,并以维吉尔作为理性和哲学的化身,引导他游历地狱和炼狱。

然而,但丁毕竟还是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他的思想也免不了带有某些旧时代的痕迹。

神学观点,中世纪的道德观乃至世界观的种种矛盾,都在他的作品中有所流露。

但丁在书中揭露了教会的腐败和堕落,却又不从根本上反对教会和宗教,还把信仰和神学置于理性和哲学之上。

他认为,理性和哲学可以帮助人们辨认出邪恶的道路,要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必须依靠信仰和神学。

此外,他在对待诗中人物的态度上也常有矛盾之处。

《神曲》中既写了人世的黑暗现实,也写了对未世的美好憧憬。

这种既非纯粹的现实主义,又非纯粹的浪漫主义写法,是这部作品的一大特点。

但丁观察细致,想象丰富,描写准确鲜明,比喻贴切生动。

因此,尽管《神曲》中人物众多,场面千变万化,但诗人往往寥寥数笔,就把人物刻划得栩栩如生,把场景交待得清清楚楚,而所描绘的那些来世景象读来也颇有真实之感。

但丁就是靠许许多多写得这样生动的细节,把自己的爱国热情、宗教感情、内心经验以古往今来的各种事物组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神曲》不是用当时意大利作家们常用的拉丁语、法语或普罗旺斯语,而是用意大利作家们常用的意大利俗语写的,这对于意大利文学语言以及民族语言的形成和发展都起到过重大的作用,并使得但丁超越了在他之前的一切意大利作家,成为第一位意大利民族的诗人。

转发的,虽然有点戏说,主要情节还是 符合历史的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美国,英国,瑞士大批金融精英下岗。一日和在瑞士银行工作的德国老友喝酒,职位无忧的他从被裁的同事谈到这些国家的心理诊所和教堂生意火爆,然后一年坏笑的问我,知道世界上哪家公司历史最长,利润最高吗?我看到熟悉的坏笑,知道答案绝对是脑筋急转弯式的。果不其然,他的答案是:基督教教会!我好奇的问为什么。他细细道来:这教会有CEO,即教皇,有股事会,红衣大主教会,每个国家都有分公司,有各国分公司CEO,即每个国家的大主教,传销员遍布世界各地,即传教士,整个销售网络遍布全世界各个角落,严格按照科层制分工,最牛的是,无本万利,利润率超高,从耶稣出世到现在2000多年,一直不倒,而且越来越大,世界经济好的时候它的生意好,世界经济不好的时候它的生意更好,哪家公司有它这样牛逼!我听后不禁击掌大笑,连声说妙!

基督教的创始人名叫耶稣,也叫基督,本是和孔丘一样的私生子(人说私生子聪明,大概有些道理,不知有关专家们有没有研究)他妈妈玛利亚未婚先孕了,又不好说是谁干的,只好说是在野地里被上帝送了种子。(一笑,有信仰就是好,偷情也能偷得这么神圣。)这耶稣长到二十啷当岁的时候,忽然有一天向一起发呆的哥们宣称,自己就是上帝派下来带领大家去天堂的使者。

  这里得向不甚了解基督教的朋友稍微普及一些基督教知识,以便大家更好理解这个帖子。

  大家知道基督教有部圣经,圣经有分《旧约》和《新约》两部分,其实呢,这《新约》记载的才是耶稣诞生后的所说,所做,《旧约》是什么呢,和耶稣没关系,记载的是犹太民族的宗教希伯莱教的起始和故事,比如摩西受戒,出埃及记等等。希伯莱教起源于摩西,是世界一神教的开始。在此之前,所有的宗教都是多神的,几乎所有的生灵,物体都有神灵,比如土地神,宙斯,灶神,太阳神等等,等等,摩西始创了一神教,他的族人只能信一个神,即上帝。有一次摩西失踪了好多天,回到族人当中,发现又有族人在膜拜另外的神,大发雷霆,杀死了这些人。摩西宣称,因为希伯莱人只信上帝,上帝已经选中希伯莱族人,将会派使者在某一天到来带领希伯莱人升上天堂,而其他崇拜诸神的民族将留在将会毁灭的地球。而这个使者什么时候来呢,不知道,等待,当上帝觉得希伯莱人做的够好的时候,就会派使者来,带领他们上天堂。在此之前,希伯莱人必须听从摩西的话,摩西之后当然是他的继承人,希伯莱教长老的话。希伯莱人就在摩西和他以后的长老忽悠中等待了一两千年。

  现在忽然有一私生子宣称他就是上帝派来带领人们升上天堂的使者,可以想象那些长老们是多么震怒,这简直就是抢饭碗嘛,最差也是不稳定因素啊。当时地中海地区都是罗马帝国的地盘,这些希伯莱教长老就去找当地的罗马总督,说,这耶稣妖言惑众,您不抓起他来,我们就造反。那时的罗马总督和现在中国的领导一样,稳定压倒一切,赶紧派人打听耶稣的行踪。其实这是的耶稣也没多少人信他,统共才13个信徒,可见那些希伯莱教长老多么警觉,和咱们的五毛党差不多。

  这耶稣也知道砸人饭碗的事有危险,一直也东躲西藏,行踪飘忽不定,这罗马人一直抓不着他。最后,总算买通了耶稣13个信徒中的一个名叫犹大的人,探得耶稣的准确地点,终于将耶稣逮捕归案。 《新约》里说耶稣知道第二天会被抓,头天晚上特意请13个信徒一起晚饭,这就是著名的“最后的晚餐”。当然这耶稣知道第二天会被抓是圣经里的话,都是耶稣的徒子徒孙写的,美化师傅的话肯定会有,但耶稣因希伯莱人告密被罗马人抓起来了那是肯定的。

  这罗马人和中国人一样,相信的是实力,什么神都拜,其实并不在乎耶稣是不是在改造希伯莱教。所以把耶稣抓到后,也就是关在牢里,也不想把耶稣怎么样。这时希伯莱的长老们也看出来了,又去找罗马总督,说,您要是不耶稣处死,我们就造反。这罗马总督想,别呀,这一造反,我这总督还怎么做啊,得,就借耶稣的头维稳吧。耶稣就被钉在了十字架上。钉十字架,本是罗马帝国对叛国,造反等大罪的处罚,耶稣本身并没有什么造反的事实,你说就13个信徒造什么反,没有希伯莱教长老的施压罗马人应该不会这么残酷处理耶稣的。所以当基督教在欧洲占据主导地位后,对希伯莱教也很仇视,认为耶稣是死于希伯莱教徒之手。而希伯莱教是犹太人的灵魂,欧洲大地上对犹太人的仇视,驱逐,屠杀都和这件事情有关。希特勒也利用了这一点为屠杀犹太人找借口。

  随着耶稣的死亡,复活,升天(《新约》上说,耶稣被从十字架上取下,亲属信徒们用醋擦洗他的伤口,然后掩埋。过了一星期,有人又看到了他,他的墓又被打开,尸体不翼而飞,信徒们说他升天了)伟大的基督教从此正式成型。同时,这也是西方基督教世界相当热闹的复活节,升天节的来历。

  当然,在欧洲时我听到另一种野史,说耶稣当时从十字架取下来时根本没死,不然根本不会用当时贵如黄金,一般当药使用的醋来擦洗伤口,他的坟墓不过是掩人耳目的空坟,本人则远走高飞奔向东方,变成了佛祖释迦摩尼。这可怜的释迦摩尼总是变成别人的替身,我还听过一种说法,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后到了印度,释迦摩尼实际就是老子,想来印度人听到以后会抓狂的。耶稣的母亲玛利亚和玛利亚的丈夫约翰(注意,是玛利亚的丈夫,不是耶稣的爹地)据说也加入了逃亡的行列,一直逃到当时罗马帝国最东边的小亚细亚省首府(|)索斯((Ephesus现在土耳其南部)。至今艾菲索斯附近还有一个玛利亚小屋,人们在小屋旁的墙缝里塞满了写有愿望的小纸条,传说玛利亚会让希望实现。1999年我去那玩,看到墙上密密麻麻塞满纸条,加上肮脏,有点像垃圾,头皮有些发麻。

  耶稣和他的信徒们的言行被后人整理成书,形成《新约》,希伯莱教的圣经被称为《旧约》,两者相和,就是大名鼎鼎的基督教圣经。这就形成一种诡异的局面。基督教视希伯莱教为异教,但希伯莱教的圣经却是基督教圣经的一部分,基督教徒和希伯莱教徒互相责骂,砍杀,但要上的天堂却是同一个,不知道到了那碰上面他们还会不会互捅刀子。

  其实基督教的教义很简单,前面和希伯莱教义相同,即上帝七天造人,然后亚当夏娃吃苹果被逐出乐园失落人间,至此人类生而具有原罪,一定要好好服侍上帝,赎完罪才能返回天堂。和希伯莱教不同的是,希伯莱教教育大家等待上帝派使者到来带大家上天堂,而基督教说的是使者已经来过,就是耶稣,但由于希伯莱长老和罗马统治者的合谋,使者被杀,升天了,没有能带领大家升天,但他留下了很多话,还有12个使徒,遵循耶稣和使徒的话去做,好好侍奉上帝,今生赎完罪孽,死后就能升天堂了。  大家注意这可是巨大的差别。希伯莱教说的是,如果犹太人专心希伯莱教,好好听话,赎完原罪,上帝就会派使者来,带领全族人(即上帝的选民)升上天堂,记住,是活着升上天堂。上帝的使者为什么一直不来,是因为人们不断的犯罪,上帝就不派领路使者来了。这话也能编园,罪孽太重啊。(我2002年在西藏阿里地区冈底斯山主峰,神山岗仁布钦(Kalash)派纪录片时遇到一个围着那神山转了180天的汉族和尚,按照藏地佛教的说法,围着神山岗仁布钦转一圈,可保证下辈子重新投胎为人,转十圈,可保500年为人,转108圈,可立地成佛。2002年恰逢藏历马年,传说是佛祖释迦摩尼的诞生年,次年转山是其他年份的13倍。这汉族和尚一天一圈,转了180天,乘以13,足足和上2340圈,都可以成20次佛了。我不怀好意的用这个数字问他什么没成为那腾云驾雾的神仙,却还在这苦兮兮的转山。人家一句话就轻巧巧的挡回了我的挑衅,他说:现在是末法时代,人们罪孽深重,所以要多转才能赎罪。想来希伯莱的长老们肯定也是这样对他们的信徒们解释为什么都几千年过去了,上帝的使者还不来这个巨大的疑惑的。)

而耶稣基督教却是认为作为个体的人,只要你生前认真赎罪,侍奉上帝,死后就能上天堂,,整个民族上不上天堂和我无关,只要我侍奉好上帝,死后可就上天堂了,这可以说是个革命性的变化,比邓大人的改革可牛逼多了,靠个人的努力就能升入天堂。当然是不是侍奉好了上帝,能不能升入天堂,你自己说了不算,得耶稣说了算,因为他是上帝派来的使者,后来又说是上帝(圣父),上帝的灵魂(圣灵),上帝的儿子(圣子)一体的东西(不敢说是怪物),他才能决定谁做的足够好,死后才能上天堂。耶稣升天后,当然只有他的12圣徒能和他沟通,决定那些人死后能升天,这些圣徒死后,自然是他们徒弟担负这些使命,徒弟的徒弟的徒弟就变成了神父,只有神父才能和上帝沟通,决定信徒的前途。大家要记住这一点,这一点是后来引爆新教革命的命门。基督教也不再像希伯莱仅限于犹太人,而是可以向所有的民族传教。  耶稣诞生,成长,死亡的时期,正是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整个环地中海都是帝国的领地,地中海成了帝国的内湖。但不管帝国多么强盛,但以当时低下的生产效率,要维持罗马贵族们骄奢淫逸的生活,要维稳,开支巨大,底层的人们生活是非常艰辛的。在毫无希望的生活中,忽然有人告诉你,只要你信我,你的下一辈子就能生活在天堂里,肉随便吃,牛奶随便喝,要什么有什么,你说你会干吗,加上那时还普遍相信鬼神,这对下层的民众的诱惑是极大的。所以基督教起初主要的是在下层民众中传播,而且速度很快,很快连帝国首都罗马都有它的踪迹了。

  起初罗马的统治者们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小小的团体,但随着基督教徒的迅速增加,又总是藏身黑暗肮脏的半地下室举行神秘的仪式,罗马人认为这是一个邪教,瘟疫疾病都是这种奇怪的宗教带来的,因此开始了对基督徒的追捕,杀戮,甚至把抓到的基督徒丢进斗兽场喂狮子,但仍然不能制止这个宗教在罗马帝国的发展。而且逐渐从下层发展到上层,很多罗马贵族也相信起基督教了。

  到了公元312年,当时的罗马皇帝康斯坦丁(Constantin)宣布基督教和其它宗教具有一样的地位,从此基督教徒再也没有在罗马帝国的范围内遭受迫害了。到了公元391年,罗马皇帝狄奥多 斯Theodosius甚至把基督教立为国教,至此,作为一神教的基督教成为了这个原来崇拜一切神灵的帝国国教!

不到400年,帝国边远省份的一个大概现在会被诊断为臆想症患者的青年搞出的宗教,居然席卷当时世界最大的帝国,而且成为了这个帝国的国教,从此基督教走上了在全世界的征服之路。究其原因,和其它宗教比较,可以看到基督教的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 基督教对所有人许诺,只要尽心侍奉上帝,死后就可以过上永恒的幸福生活。这一点对所有人都是很有诱惑力的,尤其是对下层的人士。

  二,基督教有严密的组织,神秘的仪式,形成相对封闭的小圈子,在圈子内部大家亲如兄弟姐妹,犹如一个家庭,一人有难,大家相帮,这对穷人很实用,对整天勾心斗角的富人也温馨。一旦你想脱离这个圈子,你会有失去亲人或恋人的感觉,也会有很多人日日和你谈心,让你痛不欲生。(基督教内部的一下仪式和流程还会在后面说到,这里点到为止)

  依仗着对人性的精准把握和恰当的组织形式,基督教挟罗马帝国国教之威,迅速在罗马帝国范围内普及。换做现代企业用语就是,市场需求明确,销售网络顺畅,组织架构合适,企业凝聚力强,相比其它松散的宗教组织,基督教击败他们就像沃尔玛击败路边杂货店一样简单。

  在罗马皇帝狄奥多斯Theodosius之后,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个帝国,分别由他的两个儿子为皇帝,西罗马定都依旧是罗马城,东罗马定都君士坦丁堡,即现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

  但基督教迅速在东西罗马帝国占据统治地位并没有改变罗马帝国的颓势。西罗马帝国先是在公元455年被北方蛮族烧掠一空,到公元476年,同样来自北方蛮族的哥特人(Germanen, 现代德国,英国人的祖先)干脆废掉了罗马皇帝,西罗马至此了结。东罗马帝国倒是在摇摇晃晃中惊人的维持了一千年,一直熬到公元15世纪,才被东边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终结。但一般史学家都把西罗马的覆灭看着是罗马帝国的终结,而把东罗马帝国称为拜占庭帝国。

  现代西方有一派历史学家把罗马帝国覆灭的原因归罪于基督教,认为是基督教使得罗马帝国的战斗力下降了,但有趣的是,攻占罗马城的北方蛮族们很快也眅依了基督教,从西罗马覆灭开始,整个欧洲进入了臭名昭著的中世纪。  之所以说臭名昭著,是因为欧洲在中世纪是完全在基督教的统治之下,任何非基督教的文化,艺术,科学都被神父们视为罪恶,任何的享乐也被视为罪恶,甚至男女性爱除了生儿育女的功能外也应被禁止,连性交姿势也只有一种是合法的,即男上女下式,在现今的欧洲,把这种性交姿势戏称为传教士式,即来源于此。(当然也可能是传教士们偷情时只会这种姿势,被人讥笑得名,不过这纯属猜测,一笑)

在罗马帝国覆灭的那段时间里,北方蛮族反复在罗马繁华之地烧杀,就犹如五胡乱华,蒙古铁骑烧杀,满人屠城一样,罗马贵族死伤殆尽,有文化之人所剩不多,而北方蛮族文化低下,基本没有文字,但所幸的是北方蛮族也信仰基督教,教会势力在蛮族烧杀之后大涨,因为基督教神父们和这些蛮子大谈天堂和地狱,力大无穷的蛮子们拱手把权力交给了神父们,因此在中世纪,罗马教皇成了欧洲实际的皇帝。曾经有一个德国地界上的国王想和教皇叫板,不听教皇的命令,教皇直接革除了这个国王的教籍,吓得这个国王光脚站在雪地里一夜向教皇请罪,教皇才赦免了他。我曾在瑞士一家博物馆里读到,中世纪的欧洲男贵族们都是不识字的,只会打仗,认为识字是娘娘腔,在后期只有一些女贵族是识字的,以看书,听音乐,欣赏绘画来打发时间,所以欧洲的音乐,绘画,文学的有力支持者一直是女人,这和中国以及印度,阿拉伯地区的传统有很大不同。当然,女人们天天和那些会绘画,写诗,唱歌的小白脸呆在一起也是很危险的,所以欧洲的男贵族们也发明了贞操带这个怪物,让现在的SM爱好者崇拜不已。

  教会则利用巨大的思想控制权,销毁,删改罗马时期的书籍,同时利用行政权力对少数持不同观点者进行打击,大家都知道的因维护哥白尼学说而被烧死的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但其实还有很多人都是对即基督教的理论提出了怀疑而被烧死。罗马文化基本连传说都没有了,整个欧洲大地几乎只剩《圣经》这本书了。

  从对文化思想的控制入手,通过洗脑,基督教会对欧洲社会控制逐渐达到了每一个神经末梢,神父的大脑就是民众的大脑,当神父为了某种目的稍加煽动,整个社会立即陷入一种大众性的癫狂状态。

  最为明显,也是最为血腥的例子就是追捕女巫狂潮。因为在中世纪时期基督教会有意毁灭古罗马文化,罗马帝国时期的城市供水和污水排放系统技术完全不被所知,所用,而欧洲又大多从事畜牧业,不像中国农村需要人畜粪便作为肥料,因此也没有收集粪便运出城市的习惯,居民们直接从临街的窗户向街道中心泼洒污水,粪便。如果大家有幸去美丽的法国凡尔赛宫参观,你会发现整个宫殿是没有厕所的。皇帝和皇帝的情人们都是在树林里解决人的基本需求的。当时肺炎又是欧洲人死亡的重要原因,欧洲人惧怕受凉感冒得肺炎,直接拒绝洗澡。最极端的例子是法国的路易十四(有可能路易十六,不管他了,肯定是一法国皇帝)不但拒绝洗澡,而且长年累月年拒绝洗脸,最多太脏了了才会洗洗手。以欧洲人饮食和荷尔蒙分泌,一年不洗澡会是什么味?所以法国的香水行业流行,贵族们都需要香水来掩饰自己身上的异味。

  所以在中世纪的欧洲,无论是城市,还是个人卫生状况都是极为糟糕的,随之而来的就是瘟疫。黑死病频频造访欧洲,上千万人死去,而为人们提供庇护的上帝和神父却束手无策。为了找到替罪羊,避免人们对上帝产生怀疑,最终打破自己的饭碗,神父发明了女巫致病的说法。认为骑着扫帚飞来飞去的女巫是魔鬼派来散布病魔的,而且会附身在普通女人身上。只要把这些隐藏的女巫抓出来,黑死病就会消失。从此,欧洲掀起了抓女巫的狂潮。这些被指为女巫的可怜女人被以各种荒唐的理由指控,然后严刑拷打逼出口供,最后当众烧死。在这个狂潮中被烧死的女人数以万计,甚至有人以百万计算,记得直到上世纪90代罗马教皇才对此做出道歉。

无论是对思想异端的审判,还是对女巫的酷刑,都是以宗教审判的名义进行的,其对人的摧残,酷刑的花样,理由之牵强充分体现人性之恶。比如说,为了鉴定一个女人是否是女巫,神父们会把这个女人剥光,手脚捆在一起来,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四足攒住式,丢进水池,如果这女人沉到水里,不能浮起来,说明她不能得到神的眷顾,就是与恶魔结盟的女巫了。我现在真是想不通,这种是人就知道是荒唐的逻辑,居然堂而皇之横行了几百年,而且作为宗教审判的教科书广而告之,不过想想文革中的荒唐事,也理解了,在长期洗脑下,愚昧加恐惧,什么都可以发生。

  在严刑拷打之下,被指为女巫的女人还被要求指认别的巫女和魔鬼,还有别的魔鬼联系人,规模之大可以牵扯到上百人,全家被杀更是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因为有些地方主教大人宣布女巫的财产可以没收充公,以致使这个地方的女巫案远远大于那些没有宣布充没女巫家产的地区。而且教堂还鼓励人们揭发女巫,如果那个女巫被揪出,而她身边的人没有揭发,有会被指与魔鬼通气,会被一起处死。写到这里,我觉得和我们的文革简直像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

  不要只是以为坏的只有僧侣们,普通欧洲人的邪恶在历次十字军东征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当第一公元一千年到来之际,基督教世界相信世界将会毁灭,只有重新夺取基督教的圣城耶路撒泠才可以避免世界的毁灭,所以数以十万计的基督徒踏上了东征的路途。由于他们相信只要到达圣城,人们之前犯下的一切罪孽都能得到宽恕,所以在路上烧杀掠抢,无恶不作,以至于同样信奉基督教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也拒绝这些暴徒进城。这伙暴徒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洗劫了君士坦丁堡。信奉伊斯兰教的异教徒没见着,信仰共同一个耶稣的教徒们倒干上了,口里喊的同样是“上帝保佑,耶稣仁慈”。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文革中同样喊着“保卫耄主席”的两派人马互相砸脑袋,掐脖子的诡异场景。

  写到这里,要向不熟悉基督教史的朋友们交代下背景。大概在公元1000年左右,以罗马教廷为首的基督教西部地区,和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基督教东区的主教们发生了严重的分歧。简单说就是,西区的主教大人们认为,教皇代表上帝,他说的话就是上帝说的话,你东部教区必须服从。而东部教区主教大人们并不买账,认为任何凡人都不能代表上帝说话,那怕你是教皇也不例外,教皇不过是大家选出来的一个秘书长而已,一切要以《圣经》为准。背后有哪些政治势力作怪,那些是权力之争,那些是理想之争,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总之,东边的教区就此和罗马教廷分道扬镳。以后人们把东边的基督教派统称为东正教,具体说就是现在的希腊,斯拉夫地区等,而西边罗马教廷被成为天主教。所以天主教信徒看着东正教徒不顺眼,东正教徒看着天主教信徒觉得邪门,两边教徒经常的互相砍杀,口号都是“保卫耶稣教的纯正”。

但最为血腥的基督教徒之间的残杀还是发生在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间。要说怎么又跳出一个新教了呢?还记得前面我说过,基督教,我们现在要说天主教开始是不允许信徒直接向上帝祈祷的,信徒和上帝的沟通必须通过神父,大家还记得有些西方电影有教徒在一个神龛叙述自己犯了什么罪,神龛里坐着的神父听完后说宽恕就了事的镜头吗?这就是天主教特有的。教会的财富一般是通过教徒捐赠,但为了更快速聚敛财富,天主教会发明了“赎罪券”,就是信徒只要购买教会发行的“赎罪劵”,就可以更靠近天堂一步,或者做了什么坏事也能赦免。每当教堂缺钱时,就会发行“赎罪劵”。当在16世纪初,罗马教皇为了修建圣彼得大教堂向整个天主教地区派发“赎罪劵”时,德国的马丁?路德跳出来建立了自己的教派,他认为每一个基督教徒都可以自我修行和上帝沟通,而不需要通过神父的帮助,因此不用买“赎罪劵”这张纸了。接着法国的约翰??卡尔文也跳出来建立了自己的教派,和马丁?路德的教义有些区别,但共同点都是可以通过自己的修行和上帝直接沟通而不需要通过神父,后人把他们两人的教派统称为新教,在中国又称为基督教,和广义的基督教混淆在一块,把人搞的很糊涂。

  新教产生,对罗马教廷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砸人饭碗的事总是招人恨的。在罗马教廷的号召下,天主教徒展开了对新教徒的大迫害。最著名的有法国长达三十年的宗教战争,仅仅在1672年8月圣巴托洛缪大屠杀开始到10月间,就有近十万新教徒被杀死。随后德国的三十年宗教战争,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厮杀在一块,成为欧洲近代破坏最大的战争。在英国,一会天主教徒杀新教徒,一会新教徒杀天主教徒,整个欧洲从16世纪开始,纷纷扰扰在基督教徒们的厮杀声中渡过了一两百年。所以现在每当我听到基督教徒性本善的说法都嗤之以鼻,凡极端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到这里为止,我们已谈到了基督教洗脑在统治上的成功,但总被人忽视的是支持基督教会巨大能量的教会财产。教会财产的最初来源是靠教徒捐赠,以后靠卖“赎罪劵”,这两项为教会积累了大量财富。天主教堂还有一个经济来源可能大家不熟悉,就是酒类买卖。天主教神父们理论上要禁欲(当然,神父的性丑闻多如牛毛,以至于欧洲现代的三级片都经常拿天主教神父开涮,就像中国拿和尚偷人开涮一样),没有女人,但每周做弥散(宗教祭祀活动)时,需要用红葡萄酒作为耶稣的血,面饼作为耶稣的肉布施给教徒,所以神父们在教堂里是允许酿酒,喝酒的。(现在欧洲的很多酒庄,酒厂还会以打某某修道院来显示自己年代久远,味道鲜美,有点像老干妈之类的意思)。这神父也没别的盼头,天天弄这点酒,你说能不好吗。

  因为教堂拥有大量财产,教堂会委托有理财能力的神父来专门管理,每年向主教汇报。这也是现代企业经理人和董事会的最初起源。

  由于神父们拥有最好的教育,专门的理财人才,教堂财产越来越雄厚,而中世纪的欧洲时封建制,公,侯,伯,子,男各类贵族们都是只懂打仗的老粗,但没有战利品来源是,收入不足以支付奢侈的费用,就会把地产卖给教会。我曾经在瑞士的一个地方了解到,这地方的教会当时是如此富裕,当地的土地全部归教堂所有,贵族变成了穷光蛋,最后居民要从教堂手里赎买回土地,获得自己的自由。

  巨量的教会财富支撑着教会办教育,对世界各地派出人员传教,更多的教徒带来更多的捐赠,购买更多的赎罪劵,教会更加有钱,事情一直就在良性轨道上行驶。所以,洗脑的最终结果,还是要落到经济上面来的。

  马克斯?韦伯写过著名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把现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归结为新教教义上的入世,积累财富,成功是最好的赎罪的等概念在欧洲和美国的流行,有兴趣者可以找来读读,这里就不重复了。

  到目前为止,本文都是在谈基督教的发展,虽然提到基督教的洗脑,但除了它的教义以外,对基督教如何洗脑并没有进行描述。本想把谈洗脑的技术放在最后一节,但我意识到,如果再不对此进行叙述,我们对世界的近现代史的发展就不能很好的理解,所以把这一章提到前面进行描述,以便大家更好理解世界近现代史的发展。

  我之所以要从基督教的历史叙述洗脑的历史,是因为基督教比较起其他的宗教,组织,技术手段都高出一截,即使是现在与之激烈竞争的伊斯兰教,其理论,形式,手段也是脱胎于基督教。更由于基督教的洗脑技术深深的影响了现代世界格局,包括中国民众的命运,也给现代商业留下深深地烙印。

  言归正传,我们还是回到洗脑的技术。

  困扰人类的最大问题,就是死亡。所有的宗教,本质上都是围绕着这个给人类予答案,给人类予宽慰。

  基督教也是这样。但基督教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原因就是:拉近上帝(或天堂)和普通人的距离,从它的发展史上大家可以看出,上帝离普通民众越来越近。原始宗教天神和民众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希伯莱教使得民众有上天堂的希望,但是团购形式(整个民族是上帝的选民),耶稣出来后,单个人也能上天堂,只是要通过天主教神父的认可。到路德和卡尔文这已经把神父抛开了,只要个人自己认真修行,取得成功,就可以上天堂。总之,降低入门门槛,走大众化路线,自然影响力大增。

  仅有理论的创新还是不够的。在具体的传教形式,洗脑技术层面,基督教会汲取古希腊罗马几千年来的文明成果,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具体如下:

神秘仪式。每一次的弥撒中,都要分食面饼,和红葡萄酒,分别代表耶稣的肉和血,以示耶稣和每个个体紧密相连。这一点实际是从希伯莱教继承而来。上世纪90年代初,在瑞士留学期间,在一家犹太养老院打过工,有幸亲眼目睹希伯莱教的宗教仪式。在一个昏暗的房间里,前面烧着一个火炉,一个读经人在前面领读,男人坐在前面,隔着一层纱帘,后面坐着女人,在诵读完《圣经》后,男人围绕着火炉边唱边跳,和中国的跳大神差不多,而女人们则在后面站立唱吟。而基督教,尤其是天主教的仪式之繁琐,复杂大家在电影里已看过很多。如果大家有幸到梵蒂冈去游玩,可以参加在圣彼得大教堂的弥撒仪式,就会有直接的观感了。仪式是重要的,是让人对上帝产生敬畏,对组织产生尊敬的必由之路。中国的术里讲究的“势”指的就是这个。所以我们也要理解为什么领导们都喜欢开大会了,也就理解为什么中国虽然还有那么多失学儿童,但豪华奢侈的奥运会还是要开的了。

紧密的小团体,网状结构。这一点是基督教的原创。因为基督教开始是一个地下组织,必须是一对一,一对几个的小规模传教。在这种小团体里,每个人之间都很信任,犹如家人,即可互相帮助,有可以获得心灵的安慰,偶有出轨的思想,团体里面的人也能很快发现,劝道。一旦痴迷不悟,被踢出小团体,就会有失去家人,爱人般的心灵创伤,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忍受的。本来加入这一类小团体的人在感情方面基本不是很坚强的,所以一旦加入,脱离出来的很少。在基督教在欧洲取得统治地位以后,这个传统被很好的保留下来,而且成制度化的被固定。每个社区都有查经班,每天或定期碰面(查经班的故事以后我在还会详述)。几个查经班结成一个教区,由一名神父负责指导,几个小教区结成一个大教区,由一个红衣主教负责,各地的红衣主教组成红衣主教大会,教皇有这个红衣主教大会推荐。这种网状的结构使得基督教教皇的意志能很快传导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全世界的基督教徒能步调一致的行动。现代的传销网络基本就是这种形式的翻版。至于耄的“支部建在连队上”,每个村庄建立党支部等等措施,也都是基督教组织形式的山寨版。

思想上的排他性。如果用褒义词来形容,就是“保持思想上的纯洁性”,用贬义词来形容就是“摧毁自由思想”。在基督教建立初期,面向的是下层民众,基本是不识字的,不存在系统内部的不同思想派别,需要的只是和别的宗教竞争,要的是自由,所以总是以追求自由的面目出现。前面已说过为什么基督教会战胜多神教的原因,这里就不赘述了。当基督教取得统治地位以后,那些追求自由,崇尚宽恕的基督教神父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毁坏罗马帝国遗留下的的书籍,毁坏教育,使得整个欧洲世界只有神父们才能阅读,而且只能阅读《圣经》,整个欧洲陷入愚昧。当某些聪明人试图突破藩篱,表达一些自己的思想时,神父们就利用手中掌握的暴力工具进行镇压,烧死这些敢于挑战权威的人。因此,整个中世纪,整个欧洲的读书人能够谈的问题都是类似:一个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之类的无聊问题(正方说,天使是可以看见的,是有形的,所以一个针尖只能站一个天使,反方说,天使虽然看得到,但是抓不到的,不占用空间,所以一个针尖可以站无数个天使,大意如此,大家可以去中世纪哲学争论的专门论述中查找)。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文革时期,全国8亿人看8个样板戏,学术界只能研究太平天国,以至于当时流传的笑话说,全国研究太平天国的人数比当时的太平军还多!从基督教的产生,发迹我们也可以看出,不管当初说的多么好听,做得多么好看,一种骨头里追求极端,不具宽容的思潮,团体在获得权力以后,一定会比以前的统治思潮,团体更残忍,更专制,因为它害怕丢掉权力,害怕别的团体也是这样的,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强调思想灌输的经常性,反复性。基督教徒除了参加查经班以及每周一次的弥撒,在家也必须每天学习《圣经》,没有文化也必须向上帝祈祷。简单来说就是,早上起床要向上帝祷告保佑,吃饭是要感谢上帝赐予事物,晚上睡觉前要对照耶稣的要求检讨自己一天的所作所为。1993年,在瑞士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基督教会组织的滑雪活动,一周时间,包吃包住,还包衣服,滑雪板的租费,还有所有滑雪缆车,教练的费用加在一起不过200瑞士法郎,极端便宜,参加者绝大部分都是外国学生,图的就是便宜,中国学生特多,那时大家都没钱,不像现在的留学生了。话说,钱省了,别的地方就要付出一些了。每天早饭前都会有一个人到前面讲述自己的故事,全部都是过去自己是如何坏,比如打老婆,

酗酒,吸毒,等等,忽然某天听到《圣经》里的某句话,毛病全改了,脱胎换骨成了一新人。晚上吃完饭,8点准时开始查经。过程是分成十几个人的小组,有一个资深教友担任组长,先领大家读一段《圣经》里的话,然后每个人都得说感想。早上的故事,虽然像极文革期间的“学毛选立竿见影”的神话,好在不长,耐着性子忍个半小时就过去了,晚上这几个小时的查经班实在难熬。那组长又很热情,白天滑雪是尽责尽力的给咱当教练,保姆,晚上总不能说人坏话吧,只好硬着头皮说些不痛不痒的话,好在那时德语很烂,权当锻炼德语了,换别的人,怕是没那个耐心来听咱讲话。平常这样也就混过去了,到结束的最后一天晚上学习,这小组长一定要大家提意见。这如何是好呢,要按咱的真实想法,就是这晚上的查经学习压根就是胡扯,但这如何好说呢!在国内,书记让你对学习党的文件提意见,你敢说这文件就是扯谈吗?在国内是不敢,在这是不好意思!不过这难不倒天天学文件,学雷锋,学红歌的中国人民的!我发言: 都好,就是每天晚上查经时读的《圣经》引言太短,不利我们学习圣人的思想,建议每天多读些。其实这也是真话。

你要把《圣经》当故事看,还真挺有意思的,比《西游记》不差,又听了故事,又锻炼了德语,还可以少发言,岂不是三全其美。那查经小组长只好苦笑着给我鼓励。总结基督教洗脑的日常手法是,要求信徒每时每刻要记住耶稣的存在,用耶稣及他的圣徒的话或行为对照自己的行动(当然这些话和事迹都是神父们负责记录和叙说的),自省自责,然后通过查经小组互相监督,互相批评,以确保任何脱离基督教教义的思想和行为被消灭在萌芽状态。这种思想灌输,检查必须时时讲,天天做。经过文革的人是不是会想到什么?不知道的后面咱再告诉你。

第五, 简化理论,让理论通俗易懂。

因为基督教起源于下层民众,无论发起者还是初期的教徒都没有系统的教育和高深的理论,因此例如“摩西十戒”这类简单易懂的戒律可以迅速被教徒们掌握,而且易于监督,因此对基督教的普及起了很大的作用。当基督教在欧洲获得政治统治权以后,基督教神父利用手中的权力,垄断了欧洲的文化。为了防止思想异端出现,极力要保持民众的愚昧。要让愚昧的教民理解基督教义,就不能复杂。所以,基督教神父们没有发展出佛教里高深的哲学思考,而总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对教民实行教化,戒律也只有少数几条,但最重要的是通过特有的,强有力的网络组织使得每个教民一方面有耶稣这样虚拟的精神领袖,另一方面在实际生活中总有导师陪伴身旁,这个导师可能是教堂的神父,也可能是查经班的牵头人,总之,你的身旁一定会有人给你指出前进的方向,当然也可以纠正你的错误。

所以,简单的理论,加上严密的组织,不断地重复,保证了基督教在愚昧大众群中的传播,使得基督教能在文化的废墟中崛起,远远超越了几乎同时代发展起来的佛教。食髓知味,基督教神父深知愚民的好处,所以不予余力的消灭任何可以对他们产生威胁的文化,思想,极力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他们的旗下,极力让人们的行动整齐划一。还是在那次基督教会组织的滑雪活动里的最后一个晚上,组织者放映电影《耶稣》,我们一帮中国人玩牌玩的热乎,没人想去看电影。组长们再三来催,不得不去。在这部电影里,耶稣的神奇无以伦比,摸一把,死人能复活,和中国的扁鹊一样,能把一条鱼变成上千条鱼,一块饼上千人总吃不完,自己死了也能复活。看完电影,私下和同去的中国伙伴说,电影里的事,中国的江湖骗子们天天演,都演了几千年了,缺的就是组织,还有名气啊!参加活动人员大部分是中国人,原因一个是当时中国人很穷,愿意参加这种教会赞助的活动,二是当时的中国人理论上都是没有信仰,既不是佛教徒,也不是伊斯兰教徒,和天主教,东正教,新教都没关系,对于同行竞争激烈,急于发展教徒,壮大队伍的各派教会来说,简直是天下掉下来礼物,都幻想着在这帮在信仰上面还是白纸一张的中国人脑子里画上一幅最美丽的图画。

注: 看到这一段,我不禁笑出声来,这是很多中国人在国外经历的

不过,几年下来,这些教会除了赔上许多吃喝,大笔经费,收获却寥寥,没几个中国人加入教会,大失所望之下,对中国学生不再感兴趣,转而主攻东欧国家来的学生,据说成果颇丰。可能这些前She会主义国家的学生虽然也和中国学生一样经历洗脑,但东正教的传统对他们还是有很大影响,对其他的基督教派不是像中国人对这些宗教那样陌生,容易接受。记得初到瑞士时,在移民局登记,登记表上有一栏:天主教或新教,我直接回答:没有。那官员很诧异,说怎么可能。陪我去的瑞士友人不得不向他解释,中国人都这样,没有什么宗教信仰的,官员才没再纠缠。小插曲,以便大家了解背景。

树立榜样,不断造神。神父们要不断推出学习的榜样,这些人原来都是普通人,在《圣经》的感召下奋发努力,成为圣人,这样普通的教民就有了具体的学习榜样。最初,耶稣是唯一的榜样,接着,耶稣的12名徒弟,加上耶稣的母亲玛利亚成了圣贤,然后是那些在罗马帝国时期面临死刑而毫不动摇为信仰献身的教徒成为各地教徒崇拜的圣徒,但这些都是各地教区教主们推出,自然形成的。大概教皇认识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到了公元11世纪,天主教的罗马教廷形成了正式的“封圣”流程。先由各个教区主教推荐达到资格的候选人,然后把材料报到罗马教廷,教廷审核通过后派员实地考察,给出参考意见,最后教皇做出决定。大家可以翻翻描写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书,小说,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圣贤。比如著名的法国少女贞德在被烧死500年后也被教皇封为圣人,前几年罗马教皇还把100来个近代以来死在中国的传教士“封圣”,闹了一场风波,但大部分人对此一无所知。需要指出的是,在教皇封圣初期,确定一名“圣人”是不要这么久的,但一般都会在圣人们死了以后再封圣。无怪乎民间总是说“好人命短”,因为“圣人”不死,就会做人的事,教廷不就尴尬了嘛,所以只有死人才能成“圣人”,即使少数活着成了“圣人”,不久也得死。写到这,我背脊直冒凉气,我想到了雷锋的死。

建立宏大的宗教场所,让人们一踏入教堂,就心生敬畏。这一点应该是从古希腊罗马的宗教崇拜中学来的。罗马的人神殿,雅典卫城,仅仅是遗址,其宏大已让人震撼,可想而知完整的时候人在里面有着怎样的渺小感,从此衍生出对能够掌控这个神殿,与神能够对话的人崇拜。基督教深谙此中神韵,不予余力的收集钱财,大修教堂。在欧洲,美洲教堂的精美,成了每个城市明信片的背景。每当我这样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踏进教堂,已不自觉的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很难想象一个自幼相信天主,崇拜圣人的教徒走进这样的神殿还会有自己的思想。从古至今,氏族头领,国王,皇帝,教皇,不管称呼如何,只要有可能,就会造起当时技术上可能的最大建筑,以显示自己的权威,让被统治者心理上臣服。

四 洗脑原来是可以学的

  上面的三节看上去很长,但实际都是为下面做铺垫的。基督教与原始宗教,与佛教,与道教相比有很大的特点,所以不惜笔墨对基督教的历史和特点进行了总结,以便读者能够理解接下去的分析。

  很多网上阅读了我这篇文章的朋友提醒我,说是很多基督教的崇拜者会来砸场子。其实我这篇文章并不是专门揭发基督教的。揭发,嘲笑基督教的专著,小说在欧洲,美洲汗牛充栋,根本不需要我来写。之所以从基督教洗脑开始谈起,不过是因为基督教的洗脑技术是世界顶级洗脑术的发源地,效率最高,影响最大,你要说清现代洗脑术,了解现代世界,当然包括当代中国的现状,就必须从基督教的洗脑术开始,否则你根本厘不清来龙去脉。比如说,目前基督教的最大敌人伊斯兰教的诞生和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伊斯兰教的创立者默罕默德出生在现在的沙特,大约在7世纪初建立伊斯兰教。史料记载,默罕默德出身贫寒,幼年父母亲双亡,在祖父和叔叔的抚养下长大,家贫没读过书,目不识丁。25岁时和一富裕的40岁寡妇结婚后从此走上富裕的康庄大道(伟大人物总是这样惊世骇俗)。公元610年,默罕默德40岁时在山洞中冥想创造出伊斯兰教。(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创立者都是苦出身,耶稣是私生子,默罕默德靠娶富裕寡妇改变命运,两者在早年生活中肯定饱受社会的歧视,而长期生活在社会歧视状态下的人总是会有一种极端的态度,不是彻底奴隶化,就是走向反面。而佛教的释迦摩尼出身王子,从小在优裕的环境下长大,他提出的理论则平和,更有哲学的思辨,这也许是佛教总是包容,绝不极端的原因。)

  默罕默德出身阿拉伯部落,这一时期的阿拉伯人信仰多神原始宗教,但这时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也有两百多年了,以罗马文化的影响力,基督教在这地区应该是具有很强的影响力的。这个地区又是信仰希伯莱教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混居区。说起阿拉伯人和犹太人这对冤家,年轻的朋友们大概不知道,别看他们现在互相砍杀,今天我给你一炮,明天你给我一枪,但他们压根就是一个祖宗传下来的两个兄弟,都属于闪族,而且无论是阿拉伯人还是犹太人,都相信亚伯拉罕是自己的祖先,现在所有伊斯兰教徒心目中的圣地,沙特麦加的卡巴天房,被认为是亚伯拉罕建造的,对犹太人来说也是圣地。有时我想,人类到底是什么怪物,同宗兄弟能杀的你死我活,在保卫同一个上帝,同一个领袖的口号下互相通刀子,大概被洗脑以后,人基本就变成机器了人了,没有了是非判断能力,只有服从的愿望。这也是我起意写这篇东西的原因之一。

  当然,以后伊斯兰教徒仇恨犹太人也有历史原因。当默罕默德因受迫害逃往麦地那后,麦加人派军来攻打麦地那。麦地那城中的犹太人偷偷串通麦加人,出卖默罕默德。后来默罕默德胜利后,把所有犹太男人杀掉,妇女,儿童作为奴隶。所以,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都把犹太人视作叛徒,尽管它们都脱胎于希伯莱教。

  默罕默德很聪明的利用了希伯莱教和基督教在这个地区的影响力,也承认整个宇宙只有一个上帝,也认为人世之上有一个天堂,他也承认亚当,亚伯拉罕,摩西,还有耶稣,当然的,也是必须的,他自己是上帝派到人世间的最后一个带领大家上天堂的使者。(我想起了太平天国的大天王洪秀全,也是号称是上帝的儿子来人间带领大家上天堂的)。另一方面,他自然不会说自己的东西就是基督教,要不然人家直接信基督好了。所以他把上帝称为安拉,废除偶像,认为对任何偶像的崇拜都是邪恶的。教徒只要听从上帝的使者,也就默罕默德的话,洗清罪孽,就可以升到充满了蜜和牛奶的天堂去享福了。除了把上帝改了个名字,不再有偶像以外,和基督教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在传教的方法上也和基督教没什么两样,基本通过联系紧密的小团体网络化传教,主要从亲戚朋友开始,所以说,宰熟客是有很长年头的,不是什么传销大师的创新。默罕默德宣称天下穆斯林信徒都是兄弟,让教友在组织中感觉到家的温暖,这对所有不幸的人都是很大的诱惑。在壮大以后也建立了从小组,到阿訇(类似基督教里神父的角色)的教区概念。但由于伊斯兰教从开始就是一个政,军,教合一的组织,哈里发,既是教皇,又是国家元首,当哈里发帝国分裂后,也没有形成一个类似天主教教庭这样完整的单独的宗教金字塔组织结构,但网状的组织结构深入民间,极具活力,与基督教有显著不同的是,阿訇既是宗教领袖,也是这个团体的行政领导者。这种结构也是伊斯兰教用“血与剑”传教遗留下来的。在后面描述伊斯兰教排他性时还要详谈。

  理论简单,默罕默德本人不识字,又主要在下层人士中传教,理论太复杂谁听的懂,《古兰经》不过是默罕默德和续任先知们,比如他儿子,女婿,丈人们的语录,主要对人的生活,行动提出告诫,比如说不能喝酒,不能吃猪肉。我有个对阿拉伯人熟悉的朋友和我说过,其实这些禁忌都是对健康很有好处的。阿拉伯半岛气候炎热,人本身容易失去水分,喝酒更会让身体失去更多的水分,在沙漠里,过多失水,是非常致命的。在炎热地方,死去的动植物都会很快腐烂,而猪什么都吃,容易带病。现代生物学告诉我们,人和猪的病症可以互相传染。默罕默德虽然不懂现代生物学,但也敏锐的看到了关联,所以警告他的信徒不能吃猪肉,以保持健康。做好事上天堂,做坏事下地狱,但什么是好事,还是坏事,先由默罕默德告诉大家,接着是他的儿子,女婿,亲家们,然后是接下来的哈里发,最近的就是阿訇,当然,阿訇要根据《古兰经》来说话,经中没有的,就按阿訇的意见行事。简单明了,不需要信徒动脑子。

  重复灌输。伊斯兰教徒每天要进行五次礼拜,具体长短我没有考证,那怕每次只有十分钟,也是高强度的记忆训练了。90年代末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就是康斯但丁堡)游玩时,经常看到黑压压的礼拜人群进出伊斯坦布尔大清真寺,而且都是青壮年的男人,心里总在想,难道他们都没有其它事干的吗?

伊斯兰教虽没有偶像崇拜,但庄严的仪式还是少不了的。在祈祷前,每个人都要洗手洗脚,女人禁止进入清真寺,在阿訇的带领下,面向麦加方向跪下,磕头祈祷,其场面还是很震撼的。

  而高大的清真寺是在各个伊斯兰教地区最显著的建筑物。记得2005年我从甘肃南部的藏族地区向北往兰州走的时候经过临夏回族自治州。路边的村子基本都是干打垒的土屋,但村里的清真寺却都是金碧辉煌,簇新的的傲视一众土屋,整个一鹤立鸡群。不过,在宗教信仰强烈的地方,最好的房子总是教堂,清真寺,或庙宇。2011年在从梅里雪山绕路四川德荣县时穿过金沙江畔海拔四千米山上的一个村庄,村里都是破旧的木屋,几近废弃,惨不忍睹,但村中的喇嘛庙真是金光灿烂,让人感慨万分。当然了,在中国汉族地区,最豪华的建筑是政府大楼,也没好到哪里去。

  至于榜样在伊斯兰里面比基督教更多,不仅每一个先知,哈里发是圣人,为圣战牺牲的勇士都是圣人,都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伊斯兰教的排他性,在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教派中可以说是最强的。伊斯兰教不仅在它统治区域内摧毁异教的神像,圣物(最近的一次是阿富汗的塔利班摧毁巴米扬大石佛)而且奉行“一手拿经,一手拿剑”的方式传教。即不是像基督教有组织的派遣传教士到各地传教,也不是佛教大师的云游授课,而是派遣军队征服异教徒地区,如果异教徒们皈依伊斯兰教则可,否则就干掉异教徒,有点像满人进关时对汉人采取的“留头不留人,留人不留头”强制改变发型的办法。这种彻底的,残酷的排他性使得伊斯兰教迅速在阿拉伯地区,北非地区,几乎整个西班牙,甚至在15世纪消灭了东罗马帝国,将伊斯兰教推进到了巴尔干半岛,就是现在的前南斯拉夫地区。上世纪90年代在波黑发生的残酷的种族战争,根子就是在这个时期伊斯兰教对波黑的征服,这种征服留下了伊斯兰信仰,和基督教的东正教派一直缠斗不已,一直延续到今天。

  对于伊斯兰教的描述只是想告诉大家,别看现在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之间杀红了眼,其实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压根就是同一来源,是属于基督教的2.0版,改进处就是它的简单化,极端化。这种简单化,极端化造成伊斯兰教以疯狂的速度在世界上造就了最大的阿拉伯帝国,差一点统治全球。当然这种简单化,极端化,不宽容也造成了伊斯兰教世界内部战争迭起,内耗不断,伊斯兰世界逐渐失去在初期疯狂扩张的势头,变成了一些互相攻伐的小国。而且也由于简单化,极端化的思想统治,阿拉伯文化从中世纪时期的世界最先进文化之一演变成了近代以后保守文化的代名词,让人深思。

  上一节跳到伊斯兰教不过是向大家说明一下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关系,让不了解这两者关系的朋友知道,那两个教派之间非但没有弑父的不共戴天之仇,而是来自同一思想的不同分支,洗脑技术遵循的都是一样的原则。只是因为伊斯兰教比基督教更加极端,简单,加上政教合一,伊斯兰教到现在也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而基督教世界在路德和卡尔文为首的新教出现后,铁板一块,保守的基督教变成了天主教,东正教,各式新教流派互相激烈竞争的场所,这种竞争事实上启动了文艺复兴的开关,使得欧洲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也影响了世界进程,到现在这种影响仍然存在!

  当然,新教能在欧洲出现,要得益于欧洲本身犹如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版图。在中世纪的欧洲实行的是封建制,国王以下,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各有自己的封地(有时我觉得好奇,为什么西方的贵族等级也恰好的五级,和中国的封爵等级一样,到底谁影响了谁,也许因为都是人)。贵族们在自己的封地里有绝对的权利,有军队,是最高的司法官,但要向国王缴纳一定的税收,国王召集出征时贵族必须带队,自备武器,粮饷随同出发,平时国王也管不着这些贵族,大一点的大公反倒是有时会找国王的麻烦,有时干脆把王冠夺过来自己戴上,过几天国王的瘾,直到下一个大公过来打倒他。有时几个小一点的侯爵,伯爵也会觉得那些个国王,大公们不顺眼,干脆几个对脾气的哥们抱团成立联盟,不再对国王或大公们缴税。比如瑞士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先是瑞士中部三个小贵族抱团取暖,宣布哥三个自立门户,再也不听周围大贵族们的调遣了。周围的小贵族们一看挺好,就纷纷加入独立联盟,越搞越大。

瑞士这地方,地处德,法,意三个语区交界,当时旅游业也没发展起来,穷山恶水,交不了多少税,又是一三不管地区,周边的国王,大公们对几个小贵族不交税的行为也没太在意,等搞大了,再想打,就有些麻烦了。公元1477年,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曾想吞并瑞士,结果瑞士的步兵在南锡战役中把大公的贵族骑兵打得大败亏输,公爵本人也阵亡,是役,开创了装备简陋的步兵歼灭重装装甲贵族骑兵的先例。周围其它的强国一看瑞士人如此强悍,又多山,征伐太过费劲,就是拿过来也收不到多少钱,也就彻底断了吞并瑞士的念头。连罗马教廷也看中了瑞士步兵的英勇和忠诚,聘请瑞士做自己的卫队。曾经有一任教皇不知惹恼了什么人被人追杀,一百余人的瑞士卫兵拼死抵抗,以全部阵亡的代价换取教皇逃进天使堡,躲过一劫,从此教皇只聘用瑞士天主教徒做卫兵,并一直延续至今。大家有机会到罗马梵蒂冈教廷一定要和这些穿着中世纪服装的瑞士卫兵合影,很有些光倒转的感觉。到现在,这些卫兵都是由瑞士军队训练,然后派往罗马教廷。2001年曾今采访过负责训练这些卫兵的瑞士教官,对瑞士军人在中世纪的战功颇为了解,找机会再说。

  正是这种群雄割据的政治版图使得新教才有了产生并存活,壮大的可能。从经济的角度看,国王,贵族们并不乐见自己领地的钱财被罗马教廷吸干。所以当路德,卡尔文跳出来反对罗马教皇通过发行赎罪劵掠夺财富时,贵族们明里暗里给予一些支持,至少睁只眼闭只眼。比如说当卡尔文派的新教徒在法国受迫害时,就选择逃亡瑞士,定居在同样说法语的瑞士日内瓦。如今在日内瓦还可以参观卡尔文的故居。因为卡尔文派教徒在农闲时分会在家里制作钟表,从此这项手艺也转入瑞士,以至于今日瑞士成为钟表大国。

  随着新教的产生,长达上千年的洗脑和文化屏蔽造成的思想禁锢慢慢出现裂痕,欧洲人渐渐认识到,世界可能不像天主教神父们说的那样,在耶稣诞生之前世界文化可能并不是沙漠。这时,最具探索精神的思想者在古希腊罗马文化中找到了证据,通过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叙述,复原,延伸,这些思想者逐渐在基督教神父用谎言织成的黑幕上撕开了越来越大的口子,人性越来越得到承认,理解,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人的身体得到了解放,裸体的男女雕塑,绘画先是以古希腊罗马传说,宣传基督教教义的名义出现,相比较之前身体必须严密包裹在厚重的衣服之下,任何肉欲的体现都是大逆不道的教规,这些雕塑可以说是惊世骇俗了。记得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著名的UZE博物馆参观时,看到一组描述两个男神摔跤的雕塑,一个男神被对手大头朝下抱起,情急之下,这个男神居然伸手揪住了对手的小弟弟。雕塑的是如此惟妙惟肖,让我想起儿时打架的情景,不禁莞尔一笑。连在梵蒂冈罗马教皇卧室上方的天花板上也画满了各式裸女天使形象,当时我实在佩服教皇的定力,一个常年没有女人的男人每晚看着这些裸女画能睡着?当时一起去的瑞士朋友直接说,这教皇看着裸女撸管还真方便。我不禁哈哈大笑,也许人家教皇就不是人呢?

  在到瑞士留学之前,知道有“文艺复兴”这回事,但不知道何为“复兴”,因为中国文化基本都是线性继承发展下来的,虽然也有战争,政治的伤害。到了欧洲才明白,因为基督教神父有意毁灭除基督教以外的任何文化痕迹,使得欧洲中世纪的文化极端单调,人们愚昧无知,犹如身处文化沙漠,所以新教产生之后的文化多元化无异于一场革命,又因为是以追寻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为由,所以称为“文艺复兴”。

 随着新教各流派产生,文化多元化,加上原有的,错综复杂的政治势力影响,欧洲思想启蒙运动出现。思想启蒙运动给欧洲带来巨大的影响,直接产生了近现代各种自然,及人文科学,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工业革命,从此世界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不管这种快速的发展受到过多少批评,但所有的人,包括那些批评者都在享受这种发展的好处。(曾在飞机上碰到一热心中国文化的朋友,他让自己的孩子退学,在私塾专攻国学。在交谈中,他抨击现在的人类什么都想快,停不下来,其实人类慢一点更好。我只得提醒他,我们正坐在飞机中。我想,其实他也能走路的,为什么要乘飞机呢?)。

另外,我给不熟悉这段历史的朋友提个醒,这段时间里,中国基本是欧洲人心目中的理想国,欧洲的思想启蒙者很推崇中国的科举制度,并以此为蓝本创立了现代文官制度。所以,古代中国在现代欧洲人眼里拥有的崇高地位是和那段时间里欧洲思想启蒙者对古代中国文化的盲目崇拜是分不开的。人其实真的都差不多,连犯的错也差不多,基本上是缺什么就会崇拜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最牛逼!

  政治的多元化促生了宗教的多元化,宗教的多元化反过来又加强了政治的多元化,使得谁也吃不了谁。比如英国和法国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的战争就是很好的例子。既然吃不了对方,就要承认对方的存在,不管对方有多么恶心。就此,政治的民主制度产生。但这仅仅限于单一民族国家内部,各个国家之间的厮杀,征服却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通过两次残酷的世界大战,人们意识到,通过战争是没法统一世界的,最好大家还是要学会和平共处,用民主商议的办法解决国家之间的问题。当然,起先这只是一些实行民主制国家的想法。另外一些集权国家领导人并不是这样想的,由此也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激烈的冷战。说是冷战,其实除了原子弹,什么武器都用上了,残酷程度并不亚于两次世界大战。在后面的章节还会对此进行叙述,这里就此打住。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基督教,尤其是新教产生了很多分支,分别对特定人群进行洗脑(或称影响他人),技术也日趋细化。用现代市场营销术语就是:目标人群细化,广告投放精准。如允许一夫多妻的摩门教,底层人士居多的耶和华守望者,针对青年学生的青年教会,针对上层人物的科学教,还有专门带人逃离世界末日的神殿教等等。因数量庞大,无法一一叙述,但其洗脑技术不离在第三节总结出的7项原则。

 比如我曾亲身经历过的耶和华守望者(据说这个组织在中国已有很多信仰者)教派活动模式就是,成员总是成对活动,见到可能的发展对象就反复上门谈话,不达目的不罢休,帮助解决困难,不鼓励信徒子女上大学而是鼓励做手工活,秘密,有时甚至是庞大的仪式。当一个人身处逆境,有个组织帮助你,还给你以家庭的温暖,兄弟姊妹的亲情,你如何能够逃离这种诱惑。文化水平不高,再经过反复的灌输,耶和华守望者的信徒自然对组织深信不疑。

  由于竞争激烈,不仅横空出世的新教各派都要打亲民牌,大牌的天主教,东正教为对付新教各派的挖角也一改过去的傲慢,极力拉拢教民。因此基督教会渐渐淡化了政治色彩,回归到心理安慰,慈善组织这样的教会成立之初本来的模式,可以说是返璞归真了。所以说,竞争就是好,垄断之下,连教会组织都会卷入屠杀,阴谋的漩涡,一竞争,当年钳制思想,严刑拷打,烧死异端者的恶魔也变回了慈眉善目的天使。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其实也有很老的人,因幼稚,也可全部归入年轻行列)不了解基督教的历史,以为神父们永远是这样和蔼可亲的,其实,神父们也可以是很狰狞的,主要是要看他们手上是不是握有绝对的权力,是不是垄断了通往天堂的所有道路。

  有两件小事可以说出来和大家分享。2001年在瑞士拍摄一个专门在苏黎世市区为吸毒者和流浪者免费提供住宿和餐饮的新教组织。主持者是一对夫妻,女的瑞士人,男的来自土耳其或伊朗,是从别的宗教改信基督的。这个女人不仅对来救济站吃饭,住宿的流浪汉,吸毒者喝五吆六,对她的老公也是一副中国式领导的嘴脸,在和我谈话时,也用无比肯定的语气说:你来采访我,一定是上帝的旨意,你一定和基督教有缘,最终你会信仰上帝的。其实这话我从一些和尚那也听到过,大概我和所有的神灵都有缘,一笑!看着她那严肃的,犹如上帝一样的脸孔,我真的很同情她的丈夫。

  这样自命不凡,犹如耶稣般的嘴脸我在2002年的拉萨也见过。那时我正好在拉萨大昭寺周边的八廓街拍摄一部纪录片,忽然人潮中一阵骚动,一帮失明的中国人拿着拐杖沿街而来,前面有几个西方人带路,满脸是神圣,不凡的表情。看着那些犹如上帝的脸,我很有点上去抽两下的冲动。呵呵,不过好在我是个想的比做的多的多的人,不然又要酿成国际事件,官府大人们又要害怕了。

  上一节已说到,从文艺复兴,思想启蒙运动以后,在欧洲,基督教本身分成了很多流派,各自互相竞争,加上近现代科学理论的产生,对耶稣,对天堂的敬仰发生了很多变化,尽管大部分人还是笃信天堂之说,但有一部分聪明人也在考虑如何在有生之年登上天堂,而不是要等到死后才升上去,毕竟基督升天已有小两千年了,一直憧憬,假设,带领大家上天堂的天使老也不来,有些说不过去,如何把天堂搬到人间,就变成了热门话题。

  先是好事者翻出了古希腊哲人柏拉图的《理想国》,开始谈论在人间建立没有压迫,人人平等,各个快乐的理想国的问题。随着大航海,新大陆的发现,欧洲的知识分子有了更多的憧憬。1516年英国人莫尔出版《乌托邦》,书中描述一个远处偏远大陆的国度,自给自足,人人平等,快乐,共同劳动,官员由国民秘密选出。从此,这种人间天堂被成为乌托邦。乌托邦的地点从地球上偏远的大陆,到月球,到海底都有设想,以致发展成了一套理论,人们称为空想社会主义。这里面的重要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但最牛逼,也最实干的还属英国人欧文。此公天性聪颖,富有同情心,凭着自己的才华,从学徒干到厂长,干了老板的女儿变成了老板(运气不错,给所有有才的穷小子指明了一条道),最后和岳父一起投资建厂,凭着首创的工厂管理办法(现代企业管理的鼻祖)不仅使工厂利润大增,而且工人福利也不错。

  大获成功的欧文并不满足于做一富翁(比中国的一些爆发户境界高多了),在1824年,他卖掉工厂,带着老婆和四个儿子来到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买了一大片土地,建立起“新和谐公社”(公社,英文Commune,德文Kommune, 所谓GC主义一词来源于此),开始了他人间天堂的实验。

  公社里除了儿童和少年全部免费受教育以外,“20岁到25岁的青年人,是公社建设的主力,因分工不同,有的在工厂作工,有的在农田参加农业劳动,或是参加一定的脑力劳动。公社的未来发展,全靠这个年龄段的主力军。25岁到30岁的人,每天只需以参加两个小时的生产劳动,其余时间则从事公社的保卫工作和参与产品的分配工作,也有一部分人从事科学研究和艺术工作等脑力劳动。

  30岁到40岁的人负责管理、组织和领导各个部门的生产工作。40岁到60岁的人,则主持对外交往。接待宾客或是产品交换等。60岁以上的老人组成老人集体,负责捍卫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监督宪法的实施落实等。”

  其实网络上关于这类“乌托邦”公社的介绍中都有意无意忘掉一点,公社中是没有一夫一妻制的小家的,换句话说,实行的是公妻制。公妻制是不是引起公社失败的原因之一,有兴趣者到网上自己去找吧,这里我们要谈的是“新和谐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

  1824年欧文建立公社,1829年他就返回了英国,因为他没钱了。公社虽然有当时最先进的纺织厂,磨坊,但却没有人工作,大家都喜欢做脑力工作,结果没有人愿意到工厂和田间干活,做指示的人多,干活的人少,东西产出少,吃穿不够用,欧文只好往里贴,将近上千人的开销,欧文如何能持久,几年下来可怜的欧老板就欧了,灰溜溜的回了英国。公社就此解散。

  欧文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公社社员的道德不够高尚,认为在此种道德水准之下,不可能在人间建立天堂,所以他在余生也致力于人类的道德感化,写了若干著作,这里就不详谈了。

  写到这里我想起大学期间的一幕场景。在8个人一间的宿舍里,我住在门后的下铺。一天,我躺在铺上对Marx给予GC主义必然实现的逻辑推理进行思考,虽然觉得这套推理哪不对头,但以当时的年龄,水平,却不知错在哪里。门半掩,当时气候还冷,走廊上的寒风直吹进屋,很不舒服,想关门,躺着伸手却差一点够不着,又不愿起身,心里盼望着有同寝室的回来把门带上。忽然我找到了Marx整个GC主义思想逻辑推理的错误点。这个大胡子把GC主义设想成按需分配,人人快乐的社会,但前提是人人热爱劳动,虽然他限定了条件,比如说生产高度机械化,劳动变成了快乐的事情。可是不管劳动的机械化程度多么高,总有一些事情不是某些人愿意干的,人性中,懒惰总是不能完全克服的,就像我不愿起身关门而宁愿等待同学进来顺带关门一样。作为同学我会因为懒得起身而请求别的人关门,作为领导我则可以命令别人关门。在Marx的GC主义社会的设计中,和欧文的“新和谐社会”一样,要求每个成员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必须完美无缺,但生物的人是无法达到这个标准的,因此,无论欧文的“新和谐社会”还是Marx的GC主义天堂都是无法实现的。欧文和Marx对人的期望,设计,都是受基督教或希伯莱教影响,把人看做是上帝造的,人性本应是十全十美的。在宗教上说人变坏事因为吃了苹果,在空想社会主义或Marx看来,则是环境和教育使人变坏的(至少在公共场合是这样说的),所以要通过好的教育来改变人的道德观,使之向善,所以道德教育,不仅是基督教要做的事,也是空想社会主义和Marx主义的拥趸们十分强调的事。这种所谓的道德教育,不过是洗脑的褒义说法而已。

  这种在人间建立天堂的想法不仅在欧洲和美洲有过实验,在中国也有过尝试,只不过相当血腥,相当的搞笑,以至于我们从没有把这个尝试和天堂联系在一起,这个尝试就是1851年出现的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是一个名叫洪秀全的人挑头建立起来的。这位后来自称天王的人从14岁开始连续参加4次乡试都没考上,到30岁时连个秀才的名分都没捞上。(这秀才,相当于现在的小学毕业。后来看过这洪天王定都南京后给他众多妃子们写的打油诗,基本是SM的要求,水准之差几乎可以和文革时的语录歌媲美,难怪他考不起秀才)一气之下,这傻哥们索性成立了一拜上帝教,自称是基督教上帝的儿子,不过不是耶稣,是耶稣的弟弟,上帝的二儿子。(估计当时罗马教廷鼻子都给他气歪了,生生给上帝造出个二儿子,考试不行,想象力不错,所以基督教会也没有接受他的受洗要求,就根本不认他是基督教),更好玩的是,洪天王成立拜上帝教时,连《圣经》都没读过,真是天人啊,哦,对了,人家是天王!

  得不到基督教的承认,并不妨碍洪天王打天下。1851年起事,两年就定都南京,称之为天京。然后就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广纳嫔妃,数目达到80余位,不记得名字,索性以号码标之。(一个字,爽)从此之后基本没有迈出宫廷一步。但手下的士兵可就没那么舒服了,男女分营,夫妻之间不够级别也不能同房,否则严惩。但洪天王给这些信徒画的饼不小。有土地(《天朝田亩制度》),有平等(圣库制度,平均财富),有亲情(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当然大家看得懂的四书五经是要禁的,《圣经》也要改了才给大家看。折腾了十几年,最后被几个乡绅搞定,中国为此人口减少了6000万到一个亿,最富裕的江南地区也变得满目苍夷,我的老家江西受害尤重。一个神经病的狂想让中国人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实在让人唏嘘不已。有时间细细研究整个事件的起因和过程,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地狱但丁课本第三章PPT课件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由用户提供并上传,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邮箱。资料中的图片、字体、音乐等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中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广告使用和商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督教徒在教堂做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