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防倒吸原理中为什么要进行防倒吸装置?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考点细练专题06防倒吸防堵塞装置考查(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考点细练专题06防倒吸防堵塞装置考查(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专题06 防倒吸、防堵塞装置考查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1. 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吸收氯化氢气体的是()A. B. C. D. 2.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A为浓盐酸,B为KMnO4晶体,C中盛有紫色石蕊溶液,则C中溶液最终呈红色B. 若A为浓H2SO4,B为Cu,C中盛有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变浑浊C. 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有AlCl3溶液,则C中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D. 实验仪器D可以起到防止溶液倒吸的作用3. 如图所示的五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吸收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且能防止产生倒吸现象(

装置C中橡胶管y的作用是平衡压强,使浓氨水顺利滴下D. 实验开始后,应先打开K1一段时间,然后再打开K25. AlCl3是有离子性的共价化合物,熔点190(2.5大气压),沸点182.7,在177.8升华。某同学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制备无水AlCl3

3、,其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制取氯气B. 干燥氯气C. 制取并收集AlCl3 D. 吸收尾气6. 如图所示装置用于FeSO4受热分解实验及产品检验,已知亚硝酸铵受热易分解,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装置甲是N2的制备装置,实验时采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至85B. 点燃装置乙处酒精喷灯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N2C. 装置丙依次装入品红溶液和BaCl2溶液用以检验产生的气体D. 采用装置丁,可更好地吸收尾气且避免了尾气外逸污染环境7. 下图是模拟工业上制取无水氯化亚铁的装置,向炽热的铁粉中通入氯化氢生产无水氯化亚铁,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4、)A. 图中玻璃丝的作用是防止铁粉堵塞导气管B. B处瓶中盛放的是浓硫酸C. 实验时先点燃C处的酒精灯,后点燃A处的酒精灯D. D中盛放的液体中上层是水,下层是CCl48. 三氯化碘(ICl3)在药物合成中用途非常广泛,其熔点为33,沸点为73,氯气与单质碘需在温度稍低于70下反应制备ICl3。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制取ICl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A可选用的药品为二氧化锰与浓盐酸B. 装置B的作用是除杂,也作安全瓶,能监测实验进行时装置C中是否发生堵塞C. 装置C中的硅胶可用碱石灰代替D. 装置D最恰当的加热方式为酒精灯直接加热9. FeCl3易潮解、易升华,实验室制备

5、FeCl3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导管g的作用是增强装置的气密性B. 试剂X和试剂Y分别为浓硫酸、饱和食盐水C. 直接用E接收产物与用导管连接相比的优点是可防止堵塞D. F中浓硫酸的作用是防止G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进入E10. 实验室为探究铁与浓硫酸(足量)的反应,并验证SO2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装置B中酸性KMnO4溶液逐渐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B. 实验结束后可向装置A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检验是否会有Fe2+C. 装置D中品红溶液褪色可以验证SO2的漂白性D. 实验时将导管a插入浓硫酸中,可防止装置B中的

6、溶液倒吸11.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通过下列实验验证Cl2与NH3的反应,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用KMnO4和浓盐酸制备Cl2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B. A装置制备NH3,E装置制备Cl2C. 反应时,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黄绿色变浅,有白烟产生,说明生成NH4Cl和N2D. 尾气中的NH3可利用F装置吸收12. 光气(COCl2熔点为-118,沸点为82,微溶于水,易溶于甲苯等有机溶剂)可作为化学武器的成分,其制备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省略)。已知:3CCl4+2H2SO4(浓)3COCl2+4HCl+S2O5C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装置组装连接后,第一

7、步操作通入冷凝水,然后才能加热B. 自来水从冷凝管的X口通入,且被冷凝的物质是CCl4C. 装置乙中可收集到光气的甲苯溶液,装置丙、丁均可收集到液态光气D. 可将装置丁的尾气通过导管直接通入NaOH溶液中进行尾气处理13. 有关下列各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装置可用于吸收实验中多余的Cl2B. 装置可用于收集H2、NH3、Cl2、HCl、NO2等C. 装置中X为煤油,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D. 装置可用于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14. 溴苯为无色油状液体,具有苯的气味,不溶于水。利用下图所示改进装置,在实验室制备溴苯并验证该反应为取代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滴入液溴后,旋转铁丝没

8、入液体引发反应B. 双球管内的CCl4可用NaOH溶液替代C. 反应结束后,将饱和Na2SO3溶液滴入M中,在溶液的下层观察到无色油状液体D. 干燥管N可防止倒吸15. 由晶体制取无水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装置制取用到浓硫酸的吸水性B. 装置起到干燥气体的作用C. 操作顺序是先点燃处酒精灯,再滴入浓盐酸D. 装置中下层少量起到防倒吸的作用二、实验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5分)16. 利用如图装置来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在A中加入浓盐酸,B中加入KMnO4(KMnO4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入_溶液,观察到C中_(填

_。(3)已知氨气极易溶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四氯化碳,下列装置中(上图二)不适于用作氨气气体尾气吸收装置的是_。(4)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制取氨气。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气(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装置是_。三位同学都认为采用上述各自的装置

11、,还可以采用加热碳酸氢氨固体的方法来制取纯净的氨气,你认为哪位同学能够达到实验目的?_(填“甲、乙、丙”)。他们还认为装置中的氯化铵固体可用碳酸氢铵固体代替,你认为_ 。(填“能或不能”)。18. 实验安全装置(1)防倒吸装置(2)防污染安全装置实验室制取Cl2时,尾气的处理可采用_装置。制取CO时,尾气处理可采用_装置。制取H2时,是否需尾气处理_。若需要可采取_装置。19.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试管C口部的棉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2)试管B中的实验现象是_(3)实验用可抽动铜丝代替铜片的原因是_。(4)实验时为了防止倒吸和检

12、查是否发生堵塞,常将D装置接入A与B之间,请写出发生C试管发生堵塞时时瓶D中的现象_。20. 已知反应:+4NaOHNaCl+CH2=CH2+Na3PO4+3H2O。可用如图装置和给定的试剂制取1,2-二溴乙烷(其信息如下:相对分子质量为188、无色液体,密度2.18g·cm-3,熔、沸点分别为9.79、131.4,不溶于水)。试管d中装有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b的名称为_;其中长玻璃导管的作用是_。(2)e装置的作用是_;其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试管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用冰水代替烧杯中的冷水,可能引起的不安全后果是_。(4)实验消

13、耗40%乙烯利(摩尔质量为Mg·mol-1)溶液50g,制得产品mg,则乙烯利合成1,2-二溴乙烷的产率为_(用含M、m的代数式表示)。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内容为防倒吸装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易。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要考虑防倒吸,据此回答A.该装置导气管管口较小,产生较大压强差,易到吸,故A错误;B.该装置倒置漏斗应刚好接触液面才起到防倒吸作用,故B错误;C.该装置只有进气口没有出气口,易发生危险,故C错误;D.该装置干燥管容积大,可以防倒吸,故D正确。2.【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氯气、氨气、浓硫酸等性质的分析判断,明确反应条件是解

14、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解答】A.若A为浓盐酸,B为KMnO4晶体,二者反应生成氯气,把氯气通到紫色石蕊溶液中,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HClO具有漂白性,最终使溶液褪色,故A错误;B.若A为浓硫酸,B为Cu,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反应,如果不加热,则没有二氧化硫产生,所以C中溶液无变化,故B错误;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滴入后反应生成氨气,氨气和铝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但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所以C中产生白色沉淀不溶解,故C错误;D.导气管下端连接球形干燥管时,由于球形干燥管中间部分较粗,盛放的液体的量较多,倒吸的液体靠自身重量回落,因此可以防止液体倒吸,故

15、D正确。故选D。  3.【答案】D【解析】解:由图可知,只有中导管与液体直接接触,能发生倒吸,均使气体与水不能直接接触,可防止倒吸,故选:D。由图可知,倒扣的漏斗、球形结构及缓冲装置均可防止倒吸,或导管与液体不能直接接触,以此来解答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装置的作用、防止倒吸的原理、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4.【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侯氏制碱法的原理、装置和仪器的使用、气体通入顺序等知识点,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解答】A.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为蒸馏烧瓶,故

16、.如果采用导管则很容易发生倒吸,采用球形干燥管不会倒吸进入上面的导管,装置B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故B正确;C.浓氨水与碱石灰反应生成氨气,气体增多,压强变大,导致浓氨水不会继续留下,装置C中橡胶管y来平衡压强,使浓氨水顺利滴下,故C正确;D.氨气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碳溶解性不大,实验开始后,应先打开K2一段时间,然后再打开K1,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故D错误。故选D。  5.【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验方案的评价,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相关实验的原理和掌握相关物质的性质。【解答】A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备氯气需要加

17、热,故A错误;B.碱石灰与氯气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氯气,故B错误;C.该装置可制取并收集,还能防止AlCl3因结晶而堵塞导管,故C正确;D.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程度很低,无法吸收氯气,故D错误。故选C。  6.【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物质的性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物质检验所用试剂以及正确的实验操作,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化学实验能力。【解答】A.用甲装置制取氮气时,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加热至85,故A错误;B.为防止装置内的氧气把亚铁离子氧化,故需先通入一段时间N2后再点燃酒精灯,故B正确;C.根据题意,由于三氧化硫会

18、和水反应,因此先用氯化钡溶液检验三氧化硫,后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故C错误;D.为防止SO3、SO2污染空气,最后需用带有双孔橡皮塞的洗气瓶吸收多余的气体,因为氮气不会被氢氧化钠溶液所吸收,丁装置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故D错误。  7.【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注意掌握所考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操作的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题目侧重基础知识实验技能的考查,难度中等。【解答】A.铁粉在强气流中容易被吹入玻璃导管中堵塞导气管,玻璃丝的作用是防止铁粉堵塞导气管,故A正确;B.用浓硫酸干燥HCl气体,故B处瓶中盛放的是浓硫酸,故B正确;C.若实验

19、先点燃C处酒精灯,则装置中有空气,一部分铁粉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从而带来杂质,应该先点燃A处酒精灯,利用生成的HCl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再点燃C处酒精灯,故C错误;D.HCl极易溶于水,直接用水吸收会发生倒吸,故通入CCl4层中,逸出后再被水吸收,而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C。  8.【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制备实验,涉及氯气的性质和净化、尾气处理和实验装置的评价,难度一般。【解答】A.装置A未加热,不可选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不加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不反应,故A错误;B.装置B的作用是除出Cl2中HCl杂质,也能作安全瓶,能监测实验进行时装置C中是否发生堵

20、塞,故B正确;C.装置C中的硅胶是干燥氯气的,不可用碱石灰代替,因为碱石灰与氯气反应,能吸收氯气,故C错误;D.装置D需要在温度稍低于70下反应,最恰当的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故D错误。故选B。  9.【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以氯化铁的制备为载体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分析评价,难度中等,根据实验目的确定每一个装置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解答】A.导管g的作用是保持分液漏斗与烧瓶内压强相等,保证分液漏斗内液体顺利流下,故A错误; B.除去氯气中氯化氢和水蒸气,应先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试剂X和试剂Y分别为饱和食盐水、浓硫酸,故B错误;

21、0;C.直接用E接收产物比用导管连接的优点是可防止堵塞,故C正确; D.F的作用是防止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蒸气进入E装置,防止氯化铁水解,故D错误。故选C。   10.【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与装置的理解与评价,掌握二氧化硫氧化性、漂白性、还原性等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A.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反应生成锰离子和硫酸,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硫氰化铁络合物为血红色,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3价的铁元素,可选用KSCN溶液,但要检验Fe2+,则需要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D装置用品红溶液,且用加热装置,能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和

22、生成物的不稳定性;D.B中的溶液发生倒吸,是因为A装置中气体压强减小,实验时A中导管a插入浓硫酸中,a导管起平衡气压的作用。【解答】A.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反应生成锰离子和硫酸,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SO2的还原性,故A正确;B.硫氰化铁络合物为血红色,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3价的铁元素,可选用KSCN溶液,反应为:Fe3+3SCN-Fe(SCN)3,酸性KMnO4溶液具有氧化性,能够氧化Fe2+:MnO4-+5Fe2+8H+=Mn2+5Fe3+4H2O,因此若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或变浅说明产物中含+2价的铁元素,否则不含,故B错误;C.SO2能使品红的红色溶液变为无色,是

23、二氧化硫生成的亚硫酸结合有机色素形成无色物质,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用酒精灯加热,褪色的品红恢复红色,所以D装置能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和生成物的不稳定性,故C正确;D.B中的溶液发生倒吸,是因为装置中气体压强减小,实验时A中导管a插入浓硫酸中,A装置试管中气体压强减小时,空气从导管a进入A装置,a导管起平衡气压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B。  11.【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实验室制取氯气,以及氯气的性质,属于实验分析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对实验分析能力的培养。【解答】A.高锰酸钾中Mn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低到+2价,HCl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根

24、据得失电子数相等,配平化学方程式为16HCl+2KMnO4=2KCl+2MnCl2+8H2O+5Cl2,氧化剂为高锰酸钾,还原剂为氯化氢,16分子中有10分子氯化氢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5,故A正确;B.氯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A装置制备Cl2,E装置制备NH3,故B错误;C.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黄绿色变浅,有白烟产生,说明氯气和氨气反应生成NH4Cl,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可知,氯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1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另一种生成物是N2,故C正确;D.NH3极易溶于水,难溶于四氯化碳,氨气可以被稀硫酸吸收,可以防止倒吸,故D正确。 

25、160;12.【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制备原理、实验装置的作用、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解答】由实验装置可知,连接好装置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甲中发生3CCl4+2H2SO4(浓)3COCl2+4HCl+S2O5Cl2,冷凝管中,冷却水下进上出,乙中甲苯可吸收光气,丙、丁装置中冰盐降温得到液态光气,最后进行尾气处理,以此来解答。A.装置组装连接后,第一步操作为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再通入冷凝水、加热,故A错误;B.为提高冷凝效果,冷凝管中冷却水的方向是从Y口进冷水,故B错误;C.甲中生成的光气

26、绝大部分溶解于甲苯,剩余经丙、丁装置中冰盐降温得到液态光气,故C正确;D.装置丁的尾气中含有HCl气体,不能通过导管直接通入NaOH溶液中,易产生倒吸现象,故D错误;故选C。  13.【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涉及气体收集和干燥、物质性质的检验等知识点,同时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实验基本操作能力,根据气体的性质及密度确定收集方法,知道常见防止气体倒吸的方法,题目难度不大。【解答】A.装置可用于吸收实验中多余的Cl2,故A正确;B.H2、NH3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法收集,可从a进气,Cl2、HCl、NO2等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法收集,可从

27、b进气,故B正确; C.如果X为煤油,浮在液面上,气体与水直接接触,不能防止倒吸,故C错误;D.氨气属于碱性气体,所以能用碱石灰干燥,氨气密度小于空气且常温下和空气不反应,所以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倒置的漏斗能防倒吸,故D正确。故选C。  14.【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侧重考查溴苯的制备实验,熟悉溴苯制备过程的原理及实验的基本操作是解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解答】A. 滴入液溴后,旋转铁丝没入液溴和苯的混合液,溴与铁迅速反应生成溴化铁,催化引发反应,故A正确;B. HBr与B

28、r2均可被NaOH溶液吸收,无法证明该反应为取代反应,故B错误;C. 反应结束后,向干燥管M中滴入饱和溶液,与和反应,溴苯密度比水大,故溶液的下层为无色油状液体,故C正确;D. 干燥管N可防止倒吸,故D正确;  15.【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涉及实验操作的顺序,题目难度一般。【解答】A.装置制取用到浓硫酸的吸水性,可吸收浓盐酸中的水分,且浓盐酸和浓硫酸混合时会放出大量热量,使浓盐酸中HCl挥发进后续装置,故A正确;B.装置中的氯化钙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可进一步吸收氯化氢气体中的水蒸气,起到干燥气体的作用,故B正确;C.氯化镁会在加热时水

29、解,需要氯化氢抑制其水解,因此应先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过一段时间后再点燃处酒精灯,故C错误;D.由于氯化氢极易溶于水,直接与水接触会倒吸,故在水下加少量CCl4起到防倒吸的作用,故D正确。  16.【答案】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 ;防止倒吸;NaOH【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实验方案设计,涉及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等,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同时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不大。【解答】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在A中加入浓盐酸,B中加入KMnO4(KMnO4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氯气与碘化钾反应产生碘单质,碘遇

30、淀粉变蓝,故观察到C中溶液变蓝,即可证明;干燥管D的作用是防止倒吸;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此装置尚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  17.【答案】(1)2NH4Cl+Ca(OH)2=2NH3+CaCl2+2H2O;(2)B;将一块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A处,若试纸变蓝,则收集满;(3)C;(4)乙;丙;不能。【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掌握氨气的制取,收集,验满,不同制取方法的评价是解题的关键。【解答】(1)实验室制氨气的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故答案为:2NH4Cl+Ca(OH)2=2NH3+Ca

31、Cl2+2H2O。(2)氨气密度比空气小,用图三收集时,应长口进,短口出,即B口进;要检验氨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将一块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A处,若试纸变蓝,则收集满。故答案为:B;将一块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A处,若试纸变蓝,则收集满。(3)氨气极易溶于水,必须利用防止倒吸的装置进行吸收,C没有防止倒吸的功能,不适用作氨气的吸收装置。故答案为:C。(4)氨气是能形成碱的气体,不能用酸性干燥剂进行干燥,故装置乙收集不到氨气;甲制取的氨气有较多的水蒸气,丙同学使用的装置有干燥装置,丙制取的氨气较为纯净;碳酸氢铵分解后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从而使氨气不纯净,故不能用碳酸氢铵代替氯化铵。故答案为:乙;丙

a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尾气处理装置,注意有毒气体不能排到空气中,必须有尾气处理装置,易溶于水的气体的吸收应用防倒吸装置。【解答】(2)氯气可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所以实验室制取Cl2时,尾气的处理可采用b装置,故答案为:b;CO具有可燃性,常温下,一般不被溶液吸收,所以制取CO时,尾气处理可采用ac装置,故答案为:ac;氢气具有可燃性,不能直接排到空气中,所以制取氢气时,尾气需要处理,可采取ac装置,故答案为:ac  19.【答案】Cu+2H2SO4(浓)-CuS

D中水面会下降,玻璃管中的水柱会上升,甚至溢出【解析】解:(l)加热条件下,铜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二氧化硫气体,反应的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试管C口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2OH-=SO32-+H2O,故答案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SO2+2OH-=SO32-+H2O;(2)氧化硫浸有漂白性,所以二氧化硫通过盛品红的B试管,品红溶液会褪色,故答案为:品红溶液褪色;(3)通过抽动铜丝,以随时中止反应,避免浪费原料、减少污染气体的

高二A部化学教案 编号:03 编写:张杰 日期: 第 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2 页 从实验学化学 防倒吸装置的原理与创新应用 【基础知识】 在某些实验中,由于吸收液的倒吸,会对实验产生不良的影响,如玻璃仪器的炸裂,反应试剂的污染等,因此,在有关实验中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吸收液的倒吸。防止倒吸一般采用下列措施: 一:创新装置(以用水吸收氨气为例) ⅤⅢ (悬空式—如实验室乙酸乙酯的制备) 防倒吸原理 (1)肚容式:(上图中的发散源及Ⅰ和Ⅱ) 由于上部有一容积较大的空间,当水进入该部分时,烧杯(或试管)中液面显著下降而低于漏斗口(或导管口),由于重力作用,液体又流回到烧杯(或试管)中,从而防止吸收液的倒吸,这种装置与倒置漏斗很类似。 (2)接收式(上图中的Ⅲ、Ⅳ、Ⅴ)————蓄液安全瓶式 使用较大容积的容器将可能倒吸来的液体接收,防止进入前端装置(如气体收集装置等)。它与肚容式的主要区别是液体不再流回到原容器。(即:当吸收液发生倒吸时,倒吸进来的吸收液被预先设置的蓄液装置贮存起来,以防止吸收液进入受热仪器或反应容器。这种装置又称安全瓶。) (3)隔离式(上图中的Ⅵ、Ⅶ、ⅤⅢ) 导管末端与液体吸收剂呈隔离状态,导管内压强不会减小,能起到防倒吸作用。如装置Ⅶ,对于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的气体,气体在有机溶剂不会倒吸。 思考:下列装置是否都能防倒吸倒吸? 例1.利用下列装置(部分仪器已省略),能顺利完成对应实验的是( ) A.制乙酸乙酯 B.制氢氧化亚铁 C.石油的蒸馏 D.实验室制烯 二:防倒吸原理应用——气体物质的溶解或吸收 ①溶解度不大的气体,如CO2、Cl2、H2S等,用如图a所示装置。 ②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_____、_____等,用如图b所示装置。 (3)液体物质的溶解(稀释):一般把密度_____的液体加入到密度_____的液体中,如浓硫酸的稀释、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合。 【当堂检测】 1.已知HCl难溶于CCl4,则如下图所示装置中,不适宜于HCl气体尾气吸收的是(  ) 2.广口瓶被称为气体实验的“万能瓶”,是因为它可以配合玻璃管和其他简单仪器组成各种功能的装置。下列各图中能用作防倒吸安全瓶的是(  ) 3.实验室合成氨装置如下图1所示,试回答: 装置甲的作用: ① 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2)已知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约为1∶700,若用下图中的装置吸收氨气,制成氨水,从实验安全的角度考虑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3)某同学用B装置吸收产生的氨气,结果B中溶液能使酚酞变红,且未看到倒吸现象,试分析未造成倒吸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编这么拼,请点击上方蓝色的“化学教育期刊”添加关注!化学教育好文尽在于此!




新型具支试管改进化学实验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广州510006

通讯联系人,林文宁,邮箱:@,邮件主题请写明“微信投稿”。鼓励原创,若参考了他人的文章,请注明来源,以免引起抄袭和剽窃的争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学实验防倒吸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