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熔化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的温度是0?

摘要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记录冰在熔化前的温度变化是:将 放入试管中,将试管放入烧杯中,然后对烧杯加热。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并记录冰在熔化时的温度。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记录冰在熔化前的温度变化是:将 放入试管中,将试管放入烧杯中,然后对烧杯加热。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并记录冰在熔化时的温度。

首先冰块低于0℃,当温度升高到0℃时,冰块不断吸热,增大内能,但温度不变。 因为状态的变化也影响内能的大小,而0℃是冰的熔点

我想问的是,因为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室温普遍高于0摄氏度,冰的熔点为0摄氏度,也就是说我们在把冰拿出来的时候已经到达了它的熔点,即它的温度为零,但我要怎么测到它温度低于零,还没开始熔化的时候的温度呢

冰熔化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正在熔化的冰的温度是0℃达到熔化,但是拿到0℃的房间里,温度相同,不能继续吸收热量,不能继续熔化.水结冰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出热量.把装在瓶里的水放在0℃的房间里,能达到水的凝固点,但是不能在0℃的房间里放出热量,不能结冰.

冰在完全没有融化成水时温度,我们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物体的温度。此时的温度就为0摄氏度,因为摄氏温标中就是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而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在0到100之间科上均匀的刻度,对应的就是各种温度值。

冰融化成水后温度会怎样

  冰是无色透明的固体,由液体固化形成的产物,经过冷冻环境凝结而成,受到高温就会液化溶解,属于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自然形成,也可人为制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冰融化成水后温度会怎样,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冰融化成水后温度会怎样?

  冰融化成水后,温度会一段时间内是不变的。水的固态是冰,冰的.液态就是水。冰在液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吸收附近的热量,这个时候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只有冰全部化成水后,水的温度才可能上升到常温。

  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的变化

  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分子相互更强了,也就说分子势能增大了,分子动能不变(温度不变),所以内能增大。另外从Q吸=cm(t-t0)来看,虽然t-t0=0,m也不变,但是c冰=2.1×10^3而c水=4.2×10^3,也能说明内能增大了。

  熔化过程必须不断从外界吸热,否则不能进行,吸收的热量转化为内能,但不一定以温度升高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其体积会发生改变。

  1、融化:冰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固态→液态);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的温度慢慢升到 0℃,冰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靠近冰块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

  3、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到全部融化成水之后,温度会慢慢升高。

  4、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

  5、水、水蒸气和冰的转化关系:在不同的条件下,水的状态会发生变化。

  冰化成水的三个过程

  每隔十分钟记录温度,不符合科学实验操作,

  10min按照实验操作要求会变成水,

  因此按照实验操作是每隔1min记录一次

  0-4min:温度逐渐升高,固态

  4-10min:温度不变,固液共存态

  10min之后:温度逐渐升高,液态

  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

  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与其凝固点相等。晶体吸热温度上升,达到熔点时开始熔化,此时温度不变。晶体完全熔化成液体后,温度继续上升。熔化过程中晶体是固、液共存态。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熔化过程与晶体相似,只不过温度持续上升,但需要持续吸热。 熔点是晶体的特性之一,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实验表明,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在凝固时都要向外放热。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晶体的凝固点。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和熔点。

【冰融化成水后温度会怎样】相关文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4.2熔化和凝固》同步测控优化训练及解析

5 分钟训练 5 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烧开水时壶嘴冒的“白气”

B.洗热水澡时,浴室内的镜头变模糊

C.清晨,草木上挂着露珠

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

思路解析:壶嘴冒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洗澡时,浴室内的镜子变模糊是由于热的水蒸气遇冷的镜面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镜面上;露珠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B、C都是液化现象。滴水成冰是水遇冷凝固成冰,属于凝固现象,故D错。

思路解析:云、雨、雪……它们都是水,它们是水的三种状态的不同存在形式,其中云是气态,雨是液态,雪是固态。

3.云、雨、雪……它们虽然形态各异,但实际上它们都是_________在不同温度下的存在状态。

答案:冰、钻石、铜、水晶等都属于晶体,玻璃、塑料、橡胶等属于非晶体。晶体具有比较稳定的熔点,加热到熔点晶体会熔化,而且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再升高;非晶体没有熔点,它们不是在固定的温度下熔化为液体,而是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由硬变软,最后变成液体。思路解析:在常温下,铁、木头是以固态存在的,水、油是以液态存在的,空气是气态。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4.知道哪些物质是晶体,哪些是非晶体吗?它们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思路解析:晶体和非晶体最主要的特征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则没有。对于A,非晶体熔化时也要吸收热量,故A错。对于B,说明冰必须在一个特定温度下熔化,故B对。对于C,升华时,物质都会变小,故C错。对于D,熔化后,晶体和非晶体都可以重新塑造形状,故D错。

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下列事实能够说明相关物体是晶体的是()

A.铁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

B.冰加热到0 ℃时才熔化

C.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会变小

D.铜可以锻造成各种规律的几何形状

思路解析:晶体和非晶体最主要的特征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则没有。对于A,非晶体熔化时也要吸收热量,故A错。对于B,说明冰必须在一个特定温度下熔化,故B对。对于C,升华时,物质都会变小,故C错。对于D,熔化后,晶体和非晶体都可以重新塑造形状,故D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冰熔化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