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尽可能选择最大光吸收最大处的波长叫做波长作为分光光度测量波长?

在分光光度法中,应当如何选择最佳测定波长呢?一共有三个原则哦。为什么有些时候选择的波长并不是最大吸收处?

15:10:15 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

在分光光度法中,应当如何选择最佳测定波长呢?一共有三个原则哦。为什么有些时候选择的波长并不是最大吸收处? 知乎 Phosphates

当用可见光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时,要选择正确的测定条件,才可获得高灵敏度和适当的选择性,并保持定量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当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时,应先作出吸收曲线,选用吸收曲线上最大吸收波长进行测定。入射光波长的选择必须从灵敏度与选择性两方面来考虑,当无干扰元素时,应选择最大吸收波长处进行测定,这样灵敏度最高,偏离朗伯一比尔定律的程度较小。但当有干扰元素时,就必须同时考虑选择性的问题,以达到选择最适宜的波长。例如,用丁二肟比色法测定样品中的镍时,丁二肟镍的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70nm左右(图5-13)。样品中铁用掩蔽后,在该波长下也有吸收,干扰镍的测定。为消除铁的于扰可选择波长大于500nm处测定。可选择波长为520nm处来测定镍,虽然此时测定的灵敏度有所降低,但是干扰小得多。

1-丁二酮肟镍的吸收曲线;2-酒石酸铁的吸收曲线

用参比溶液调节分光光度计的吸光度为0,然后测定试样溶液或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值。参比溶液的作用除了消除吸收池壁对入射光的反射和散射等影响外,合理选用时还可消除其它干扰,使测得的吸光度正确反映被测物的浓度,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选择参比溶液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溶剂参比显色剂及其它试剂均无色,被测溶液中又无其它有色离子时,可用溶剂(如蒸馏水或其它有机溶剂)作为参比溶液。

②试剂参比显色剂本身有颜色,可用不加试样的其它试剂作为参比溶液。

③试液参比显色剂无色,被测溶液中有其它有色离子,可采用不加显色剂的被测溶液作为参比溶液。

④其它参比当显色剂有色,试液中的有色成分干扰测定时,可在一份试液中加入适当的掩蔽剂,将被测组分掩蔽起来,然后加入显色剂和其它试剂,以此作为参比溶液。另一种方法,是用不含被测组分的试样,与被测试样同时进行相同的处理,得到平行操作参比溶液。如血液中药物浓度监测,取不含药物的血样制备平行操作参比溶液。

从吸光度测量误差来考虑,不同的吸光度读数对测定带来不同的误差。已推导出如下的关系:

式中—浓度的相对误差;

△T—透光率的绝对误差。

一般分光光度计的△T约为±0.2%~±2%,若假定为0.5%,由上式可算出不同透光率时的浓度相对误差,如表5-4所示。

表5-4不同T(或A)时的浓度相对误差(假定△T=±0.5%)

一般来说,当透射比为15%~65%(吸光度0.2~0.8)时,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这就是适宜的吸光度范围。为此可采取如下办法:

①调节溶液浓度当被测组分含量较高时,称样量可少些,或增大稀释倍数。

②使用厚度不同的吸收池因吸光度A与吸收池的厚度L成正比,因此增加吸收池的厚度吸光度值亦增加。

例某样品中镍含量约0.12%,用吸光光度法测定,若样品溶解后转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在波长470nm处用1 cm吸收池测量,希望此时测量误差最小,应称取多少试样?(Ni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 ε=1.3×104,测量误差最小时的A值为0.43)

在定量分析中,狭缝宽度直接影响测定的灵敏度和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狭缝宽度太大,灵敏度下降,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变窄;狭缝宽度太小,入射光强度太弱,也不利于测定。一般在不减小吸光度时的最大狭缝宽度,就是应该选取的合适的狭缝宽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吸收最大处的波长叫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