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什么

【课程编码】SZJB0160A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总 学 时】34 【学 分】2

【理论学时】34 【实验、实践学时】0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课程性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一门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为线索起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课程。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叙述和分析,帮助大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教学要求:(1)了解外国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任务;(2)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3)联系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4)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实际,科学地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

认识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应当达到的目的和要求,了解课程的结构。

1.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应当达到的目的和要求

3.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分布

1.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一种什么样的历史?

2.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应当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阅读综述全文,通过综述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从五四运动到鸦片战争前夜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状况、阶级关系;认识中国社会具有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掌握在这样的社会性质下,中国的基本矛盾和主要任务;把握各种社会力量的基本政治主张和建国方案及其历史命运。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2.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3.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重点:近代中国国情问题。

难点:近代中国两大新生阶级的出现,改变了历史前进的方向。

1、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带来了什么?

2、驳帝国主义侵华有功。

3、当代大学生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贡献。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4、了解中国近代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至少十人)。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学习目的要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中国为什么必须进行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掌握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1.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1.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1、重点:资本—帝国主义是如何对中国进行侵略的。

2、难点:如何看待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

1.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无论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地主阶级的洋务新政,还是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都不能为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真正指明出路。

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2.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

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重点: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的原因。

难点:理解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可能带领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1.如何看待农民起义的历史作用?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中国进行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认识辛亥革命带给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掌握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仍然解决不了中国的独立和富强的问题,它不能不让位给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3.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4.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

1.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2.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重点:1、孙中山与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进步意义和局限性。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3、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的原因。

难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的原因。

1.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的?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1919—1949)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的三十年间,中国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认识到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必要性;了解中国面临的两种命运、两个前途,认识到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中国才能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要求学生必须认真阅读全文。

1.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2.“三座大山”的重压

重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由弱变强,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里建立人民共和国

难点: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三十年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性质。

1.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哪些影响?

2.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怎样经过艰苦求索,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认识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1.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2.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阶级运动的结合

3.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

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1.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2.实现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重点: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

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过程

难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1.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认识党要领导人民赢得斗争的胜利,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帮助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在探索中前进的历程,认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

第一节 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1.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2.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3.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第二节 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2.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3.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重点: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开创;

难点:中国国民党政权的性质;

1、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赢得胜利的历史经验,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第一节 日本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1.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2.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1.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2.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3.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1.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2.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全面抗战的路线和相持战的方针

2.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及其战略地位

3.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4.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5.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6.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意义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3.抗日战争的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重点:1.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2.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进行持久抗战的依据,以及战略和战术原则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基本经验

难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重大意义

1.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

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3.怎样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最终推翻反动统治的斗争及其基本经验,了解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破产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认识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和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1.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2.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1.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2.土地改革和农民的广泛发动

3.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1.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2.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4.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第四节 创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1..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2.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3.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重点:1.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国内和平所做的努力

2.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原因

3.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制的形成、特点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历史意义

难点:1.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原因

2.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制的形成、特点

1.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1.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15)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阶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意义,了解并深刻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巨大的历史性成就。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

3.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重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

3.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阶段及其关系

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郑重选择

1.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阶段及其关系

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程,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走社会主义道路及其意义。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1.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

2.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二节.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2.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第三节.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1.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重点: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2.我国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

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经验和不足

教学难点: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经验和不足

1.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二十年来的历史发展,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积累的历史教训。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2.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第二节.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1.“大跃进”及其纠正

2.“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

3.严重的曲折,深刻的教训

第三节.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1.独立的、比较完整地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3.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4.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1.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阶段取得的理论成就和经济成就

2.“大跃进”的主要内容及危害

3.“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4.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

难点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1.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

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2.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第一节.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3.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第二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1.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1.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

2.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

第四节.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确定

2.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3.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第五节.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和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提出

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3、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重大实践

第六节.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1.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2.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3、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重点: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

2、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3、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难点: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和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提出的意义

1.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

2.如何理解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中编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下编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成绩评定总则:采取百分制,课堂考勤占20%,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50%。

2平时成绩评定:课堂表现、课堂讨论、作业情况、笔记情况等给定平时成绩。

3期末考核评定:闭卷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修订版

1.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9.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0.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下,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2.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3.毛泽东:《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4.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5.胡锦涛:《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05年9月3日)

16.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7.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8.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9.胡锦涛:《在纪念党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0.《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1.胡锦涛:《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03年12月26日)

2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7月1日)

2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年11月8日)

24.习近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2年11月29日)

25.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3日)

26.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2012年11月17日)

【有关说明(教学建议)】

1.围绕“纲要”课程的教学目的,牢牢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主线。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3.开阔历史视野,注意点、线、面结合起来,加强对各种政治方案的比较。

4.对重大问题的表述,要完整、准确,有权威的根据。

5.注意收集和运用综合性的历史资料和典型性的历史资料。

6、教学方式可采取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授课方式相结合,注重与学生互动。

(编制:思政部张秀丽/审核:乔春梅)

  内容提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方略。这一崭新发展思想是新中国70年来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社会主义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形势、任务,积极探索的理论成果。纵观三个历史阶段发展思想的历史演进可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其生成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即以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为理论基础,坚持了社会历史观与主体价值观的辩证统一;探寻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逻辑,准确回答了时代课题;在处理社会历史进程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时,凸显了社会—经济社会—社会与经济的现实逻辑;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追求,通过改革开放、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实现人民解放。纵观三个历史阶段发展思想的历史演进还可以知道,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其理论创新的科学机制,即信仰坚守机制、动力实现机制、思想交锋机制和集体智慧机制等。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人的解放

  作者简介:赵笑蕾,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标题注释: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多维视角研究”(项目编号:17BKS0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面对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积极探索并形成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方略。其中,一条最成功的历史经验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社会历史活动是人民自己事业的基本观点。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了系统论述。其中特别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①要充分理解和认识这一基本方略的创新性,有必要梳理我们党对相关思想的丰富与发展,明确“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生成的内在逻辑及其能够不断创新的科学机制。

  一、新中国70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历史跃迁 

  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确立表现为一个探索、形成和完善的历史过程。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发展思想的历史演进,探讨和研究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艰难探索,总结制定、贯彻、坚持和完善党的发展思想,对坚持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着重要的历史启示和现实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认识与理解经历了三个重要历史阶段:

  (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党的一系列方针路线政策的制定与推进、“大跃进”后对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形成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初步探索。

  一是倡立、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发展了群众路线思想。毛泽东历来重视人民群众的伟大地位和历史作用,以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为己任,在革命战争时期推动了党的根本宗旨的形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在社会发展各方面继续贯彻为人民服务重于泰山的人生观、价值观,并教育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和为伟大革命理想献身的世界观。为了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毛泽东提出了有关群众思想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一系列观点,形成了系统的党的群众路线思想。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群众路线的认识进一步深刻。如,毛泽东深刻论证了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建设、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领域的表现形式。在政治建设领域,毛泽东创造性地将民主集中制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指出:“民主集中制的方法是一个群众路线的方法。先民主,后集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同群众相结合。”②在经济文化领域,毛泽东在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上,指明了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实质,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并明确提出只有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才能发展社会生产力,解决这个矛盾。由此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即必须集中全国的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在社会领域,毛泽东深刻揭示了要靠走群众路线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工作方法:“所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就是我党从来经常说的走群众路线的问题。共产党员要善于同群众商量办事,任何时候也不要离开群众。”③在党的建设领域,毛泽东对党内滋生的漠视、进而脱离群众的现象进行了深刻批判,警醒党内同志,不走群众路线就会亡党亡国。1964年1月30日,毛泽东会见法国议员代表团时谈到了美国和蒋介石是纸老虎,希特勒是纸老虎,为什么这么说呢?毛泽东指出:“所谓纸老虎,就是说美国、苏联脱离了群众。”④在毛泽东看来,与反动派相比,人民群众才是真正强大的力量,脱离群众,就会失去力量之源。毛泽东认为,只有依靠群众路线,才能跳出执政周期率。对此,他严厉批判了党内脱离人民群众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对于主观主义倾向,毛泽东深刻指出:“各级党委不做调查研究工作。绝对禁止党委少数人不做调查,不同群众商量,关在房子里,作出害死人的主观主义的所谓政策。”⑤对于党内存在的官僚主义,毛泽东指出:“人们的工作有所不同,职务有所不同,但是任何人不论官有多大,在人民中间都要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⑥毛泽东认为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的实质就是脱离群众,丢弃了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违背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二是在统一战线基础上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思想,为人民群众的解放和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统一战线形成的目的是促进国家独立、人民解放,而最终实现人民群众在政治上获得自由,则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的领导权。总结我国革命一百多年历史经验,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我国革命实践,毛泽东在统一战线基础上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思想。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毛泽东将人民、人民民主专政结合起来进行了阐发:“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⑦“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⑧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实质是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与对敌人的专政方面的有机结合。人民当家作主是民主集中制的本质,民主集中制最能体现人民当家作主这个本质内核和基本原则。1954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人民民主专政基本制度的确立。随后,毛泽东领导全国人民对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进行了艰难探索。如,在正确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基础上,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政治方针、人民内部矛盾要通过“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来解决,在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上,要坚持多党合作,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民族关系问题上,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既要克服大汉族主义,也要克服地方民族主义,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方针;在处理利益关系方面,采取“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在党的建设上,提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整顿党的作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等等。与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思想一同发展的还有其对人民概念的认识。从五四时期、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众”“国民”,到抗日战争、社会主义时期的“人民”,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最后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人民”概念,充分体现出了鲜明的阶级性和灵活的政治性。需要指出的是,无论各个时期“人民”概念怎么演变,工人、农民始终是核心要素的政治原则从未改变。在新中国70周年之际,2019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香山纪念馆,回顾了毛泽东在香山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意义,强调指出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革命情怀,始终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紧密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三是提出了人民群众是建设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积极因素的基本方针,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1956年,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发展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贯穿《论十大关系》的一个鲜明主题,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⑨。这里的一切因素就是人的因素,调动积极因素,就是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为了达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一个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的目的,毛泽东着重分析了建国初期存在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十个重要问题。解决这十个问题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所以,《论十大关系》论述的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系问题,但它并不是见物不见人,恰恰相反,在揭示十大关系的本质时处处强调了这些问题背后的人的因素。如,首先论及的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毛泽东指出:“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⑩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11)。在论及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三者的关系时,毛泽东提出要“关系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12),并把妥善处理这三者关系提升到了关系六亿人民的高度。再如,论及汉族和少数民族关系时,提出“物质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13)。《论十大关系》有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思想,奠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基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内涵就是坚持人民至上,即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些都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前提的。人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才能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

  四是提出人民拥护是社会发展最高评价标准。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坚持人民创造历史,社会发展要由人民评价的最高评价标准。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民心向背”作为执政的晴雨表,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人民利益实现情况决定党的政策和策略。毛泽东曾提出要用生产力标准和群众是否满意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两条标准。他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帮助之大小,看他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14)还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行动言论,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所拥护为最高标准。”(15)1950年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任务,同时又提出了“不要四面出击”的战略方针,这就是说我们提出的任务建立在“人心所向”基础之上,为党和国家正确方针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根本依据。正因为如此,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顺利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的历史任务,而且创造性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可以说,生产力标准和人民满意标准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得到了贯彻实施,但在随后的“大跃进”中,毛泽东把社会生产关系的“一大二公三纯”和人们思想文化上的“又红又专”当作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标准,结果造成了我国社会的畸形发展。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进程深化,社会发展出现了不同的矛盾和问题,针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党创新了解决的不同方式、方法,推动了新时期“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是以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实现人的解放。面对“文化大革命”之后堆积成山的社会矛盾,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和实现现代化是紧迫需要探索的时代课题。对此,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大政方针,实现国家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是通过改革开放,推动生产力解放,实现人的发展。以改革促发展,既是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这个时期实现人的发展的实践需要。改革开放的发生,是我们党顺应民心民意,改革开放的成功,也在于我们党正确地把握民心民意。改革,说到底就是要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在生产力维度解放人民群众;开放,是改革成功的外部推动力,在思想维度解放人民群众。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正是党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结果。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执行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开放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实惠。1984年6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宾时指出: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为了阐明改革开放的主人是人民群众,1992年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6)根据“三个有利于”标准,邓小平指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社会主义本质论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它为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实现人的发展,指明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经济前提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物质保障条件,预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结果将是实现“共同富裕”。

  二是通过创新发展思路,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实现党的现代化的标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国内外形势巨变,新的矛盾和问题相继出现并日益尖锐地摆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面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新时期亟须解决的核心问题。正是为了解决新阶段的新矛盾和新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运而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最高目标的实现要靠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又揭示了新时期人的发展的现实目标是社会物质文化的极大发展,生产力越发展,文化越先进,社会的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就越高;同样,人越得到全面发展,就越会创造出相应发达的生产力和物质文化财富。

  三是通过科学发展,凸显“以人为本”的发展核心。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显现,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突出地摆在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前。胡锦涛立足构建和谐社会,从能源资源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人民需求多样化和统筹各方面利益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分析,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通过统筹兼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实际上体现了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发展观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对新时期改革发展观、创新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更加关注民生问题的解决,强调人民是发展的主体,强调中国人民不仅是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一切发展成果的享有者。这种发展目的论,符合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要求,又把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表达地更加全面、更加具体、更富有时代特征。

  (三)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指明了方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的是新时代中国要实现怎样的发展及如何实现发展的问题,这一发展思想坚持为了人民才能发展、依靠人民推进发展、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让人民检验发展效果,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和检验论的角度阐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内涵。

  一是根本立场:为人民谋发展。立场,是指人们认识、分析和对待问题时所秉持的历史观和所支持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的本质要求是社会发展要为广大人民谋幸福、为世界谋大同。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7)习近平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立场,把人民自由和解放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矢志奋斗。

  二是方法论:依靠人民谋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根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即必须依靠人民才能实现科学发展,这就解决了发展的方法论问题。方法论,是指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发展方法论主要解决的是怎样才能实现发展的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依靠人民,表明新时代实现发展的方法和手段就是依靠人民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依靠人民实现发展。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自己创造历史并决定历史的命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亿万中国人民自己的事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18)

  三是价值取向: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保证人民从发展中得到实惠,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使发展达到新水平。因为,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在这个阶段,要促使社会生产力足够发达,物质精神财富足够丰富,才能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要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还必须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制度改革,保障新时代人民群众各项合法权益,以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为目标,使人民在社会发展各领域公平地享有发展机会和拥有发展成果。

  四是效果论:让人民检验发展。发展是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是不是科学的发展,得让人民在实践中检验,这可以说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所坚持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新时代我们党关于社会发展衡量标尺的新飞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只能由人民来评判。”(19)这样就把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机结合在了一起,党的执政效果如何,就看是否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只有把发展的成果落实到人民满意度上,才能真正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二、新中国70年“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跃迁的内在逻辑 

  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发展思想,经过新时期的改革发展观、创新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直到我们党正式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中国70年,党的发展思想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这三个历史阶段之间的发展思想是具有共同前提和同一本质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之间的不断演进、升华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了我们党发展思想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因而他是一种既有着共同的理论前提又有理论创新、既有历史继承又有现实丰富、既有不同特征又有本质一致的逻辑关系。

  (一)以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为理论基础,坚持了社会历史观与主体价值观的辩证统一

  在对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新中国70年党的发展思想呈现出与时俱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不断丰富和升华的理论特质,这是理论创新的普遍性。而在不同历史阶段和时代条件下,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思想,在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主题下又具有不尽相同的历史地位,呈现出不尽相同的时代价值和理论特色,体现出了理论创新的特殊性。我们既要深刻认识和把握理论创新的一脉相承性,才能固本培基,体现理论的普遍性;又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理论创新的与时俱进性,才能开拓进取,体现理论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它开启了我党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探索。在对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继承和坚持的基础上,毛泽东侧重于从政治角度讨论人的解放问题,解决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发展思想,侧重于从经济角度讨论人的解放问题,完成了中国人民富起来的历史任务,为在新时代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基础性、框架性的理论支撑。所谓基础性、框架性,即是说这一阶段的理论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正式形成,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具有长期的奠基性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论证生产力进步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的本质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精神文明等理论,把人民满意、人民答应、人民放心作为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标准;把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先进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命力的根本体现,开创了党的建设现代化路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则进一步揭示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本质核心、价值目标和基本要求。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正式提出,彰显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突破性飞跃,体现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独创性贡献。这一崭新发展思想面对中国人民要强起来的历史重任,突出体现的是人民性这一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它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基本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凝聚在新时代基本方略中,强调在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历史阶段,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向,把崇高的价值追求作为不变的初心,谋划和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二)探寻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逻辑,准确回答了时代课题

  马克思指出:“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它自己的规律。”(20)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在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中国化的进程中,结合时代要求,坚持不懈探索适合我国当下国情的发展思想、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破解了不同发展阶段的时代课题。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谋求发展便成为关乎我国前途命运的时代课题。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强调“发展的紧迫性”和“落后就要挨打”,通过改造人的思想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新中国建立伊始,对外面临军事封锁和经济封闭,对内面临“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基于这样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做出精辟概括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观点,为我们党继续探索“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邓小平扬弃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发展思想,致力于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阐明“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甄别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本质属性上,厘清了富裕与贫穷、先富与后富、共同富裕与同步同时富裕、国家发展与个人利益、发展与增长等范畴的辩证关系,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思想,为其后深入探讨“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开辟了新道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围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先后提出了通过创新引领发展新思路、科学发展要以人为本,发展是党治国理政的第一要务等重要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准确把握时代脉搏,顺应了人民群众对共同富裕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八大以来,应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和党的群众观点,全面持续地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意味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诸领域、各方面与全过程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三)在处理社会历史进程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时,凸显了社会——经济社会——社会与经济的现实逻辑

  新中国70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不断丰富和完善,现实地体现在社会——经济社会——社会与经济的内在逻辑变迁,彰显了我们党的发展思想无论在对发展的认知程度、价值取向、结构布局及路径选择上更趋合理、科学与合理。如果说“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的价值取向分别致力于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那么第三个发展阶段则实现了中国人民“强起来”。“强起来”不仅强调政治、经济方面实现以人民为中心,而且要在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在发展人、解放人方面的比较优势,这体现了我们党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方面的认知程度更趋深刻,也体现了我们党更加明确地将“人”作为最高价值取向并将其作为评判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在发展的战略布局上,从“两手抓”“三个文明”“四位一体”“五位一体”,发展目标也随之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把“以人民为中心”明确为党的发展思想的核心内涵,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予以保证,表明我们党对如何在发展中贯彻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越来越有了清晰的认识。

  (四)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追求,通过改革开放、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实现人民解放

  马克思主义追求的人的解放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最高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追求的人的解放实践从两方面展开:一是通过发展生产力,实现人对自然界物质交换的有效掌控,把人从被自然界奴役的盲目性中彻底解放出来;二是通过革命性实践摆脱受奴役状态,人民大众共享发展成果,实现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贯通、互相交织的,共同体现在无产阶级对未来社会制度的探索过程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们党在摆脱苏联模式影响时提出来的宏伟目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框架中,人民群众不仅是实现现代化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实现现代化的目的。随后周恩来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这是党和政府最早正式提出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在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基础上,我们党又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改革开放40年,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探索回答了有关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我们既通过改革开放,充分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在新时代开启了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聚焦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创造性地提出和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课题,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普遍提高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全面依法治国到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无不彰显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价值追求。

  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创新的科学机制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在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以理论创新与突破为主体,与继承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研究世界发展走向、发展主客观条件、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等要素之间互动,构成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理论创新、理论突破的科学机制。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信仰坚守机制、动力实现机制、思想交锋机制和集体智慧机制等。

  (一)信仰坚守机制

  信仰的本质是价值问题,是对价值的最高追问。信仰从本质上来讲是思想认识问题。从促进理论发展的角度看待信仰,就是指理论家坚定自己的信仰,在理想信念的引领下,坚持理论创造方向,从而展开深入的理论探索,提出立场鲜明的理论观点。由此看来,理论研究是有方向的,理论家的信仰、立场决定了理论发展、理论研究范式的方向。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在于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环顾世界,向我们党这样高度重视理论创新、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信仰引领理论建设、保持理论自觉的政党屈指可数。回望新中国70年的光辉历程,我们党的政治信仰集中体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是最根本的思想“人民的美好生活”始终是最首要的目标。人民是我们党的根基和血脉,是共产党人永远的牵挂。我们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党带领人民谋发展,目的就是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完成党的使命,在为人民谋幸福的基础上,还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仰,为实现大同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奉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21),这一重要论述,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表明了我们党的价值追求。“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22)在中国共产党迈向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面对“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时代追问,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领袖的人民情怀,再次做出清晰而坚定的回答: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二)动力实现机制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动力机制,就是指理论创新主体以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实践为基础,深入调查研究,分析新的时代特征和矛盾转化趋势,从实践中获得新的理论支撑,破解和回答实践提出的新问题,创造性提出新理论、新思想,实现理论创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在长期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也必将长期指导中国的实践,引领中国的未来。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总结中国近百年革命的历史经验,毛泽东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这一科学概念。由此出发,毛泽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了理论上的艰辛探索,在正确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政治方针:对人民内部矛盾,要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来解决;在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上,要坚持多党合作,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处理利益关系方面,采取“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在党的建设上,提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整顿党的作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等等。这些光辉思想都为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正式提出做了理论准备。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一系列方针、路线和政策,成功开创了改革开放新局面。沿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我们党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能够越走越宽广,进而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从直接动因上说,就是因为这条道路具有坚实的人民基础,始终以“民心”为“中心”,从根本上阐释清楚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等关涉国家、政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注入了深邃内涵、增强了厚重底气、提供了根本依据。

  (三)思想交锋机制

  可以说,自创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交锋中发展、进步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以博大的理论情怀、高度的理论自觉、科学的研究态度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在此过程中,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方向,同各种错误甚至是反动的思想进行不妥协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得以创新和突破的基本路径和规律。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的学说……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2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之路也是如此,西方理论界对我国质疑从未停止过,而我们自己在理论回应现实中,也经历着各种探索和“拨乱反正”。如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基于我们一直照搬和借鉴的苏联体制弊端已严重暴露,毛泽东果断提出“走自己的路”,强调独立自主地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随后撰写了《论十大关系》,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针。又如《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划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改革开放新时期,冲破了“两个凡是”束缚,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命题,继“发展才是硬道理”,又提出了“发展要有新思路”“发展是第一要义”,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仍需要回答国内外的理论质疑,典型的理论如“中国不守规则论”“中国发展崩溃论”“普世价值理论”“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等。如以美国学者对中国研究来说,其主流价值取向是以资本主义价值观为模板对关涉维权、人权、民族冲突、***西藏台湾问题、政治民主化、群体性事件、社会矛盾、非政府组织这类议题进行讨论。除此以外,还有后冷战思维作祟。实际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冷战结束后的区域国别研究旨在发现和制造别国的内部矛盾,从而为进一步的外交干预寻找借口,如包括对俄罗斯、中国、朝鲜以及不少发展中国家(地区)的政治学研究,都受到后冷战思维的影响。针对以上种种错误理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回应国际社会有关中国道路、为世界提供中国发展方案、发展智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集体智慧机制

  理论创新和突破很多是基于客观实践,不同的理论创新主体根据自身的认识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提出认识、思考和判断,这些思想的接续融合,并经由理论创新核心主体的进一步凝练、概括和提升,形成有着鲜明立场、观点的理论成果和理论体系。集体智慧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同一个政党、集体内部智慧的集合进行的理论创新;二是不同政党、组织,甚至不同代际之间的智慧经过比较、批判地吸收之后形成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党发挥集体智慧实现两次飞跃,产生两大理论成果的过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的坚持,在批判西方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扬弃我国传统价值观中的“以民为本”的基础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又坚持科学态度、大胆进行探索,在当代实践的基础上做出新的理论创造,并把继承创新和吸收借鉴、整合有机结合起来,最终提出了崭新发展思想。这一发展思想既是对党的发展思想集体智慧的继承,又形成于最广大人民的改革发展实践中。正因为这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求党员干部必须以群众为师,主动向群众学习,应当“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掌握民情、分析民意,民主决策、科学安排”(24),唯有此,才能激发人民的主体意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1页。

  ②《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16页。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547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73页。

  ⑤同上,第272页。

  ⑥《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54-355页。

  ⑦《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5页。

  ⑨《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3页。

  ⑩《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22页。

  (11)《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5页。

  (12)同上,第28页。

  (13)《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78页。

  (14)《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79页。

  (16)《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2页。

  (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40页。

  (18)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10月2日。

  (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8页。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93页。

  (21)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1月1日。

  (22)习近平:《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6日。

  (23)《列宁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页。

  (24)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45页。

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我国对外开放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基本途径。
具体措施有: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创办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国外承包工程、办企业等。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②中国要发展、进步、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
③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对外开放的意义:①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有利于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②有利于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文明成果来加快现代化建设。
③有利于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开创了世界进入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新局面。
为什么要进行对外开放?
①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必须走向世界。
②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紧跟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①我国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要开放。
②要处理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同时,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③总之,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1978年以前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
  崛起的上海浦东新区
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的不久,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历史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小岗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福建省和广东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1988年4月13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关于建立海南省经济特区的决议,建立了海南经济特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1979年9月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的经营自主权,发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为新时期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
到1983年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认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政治体制的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1984年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又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这14个港口城市。逐步兴办起经济技术开发区。
80年代中期,中国的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开始启动。
从1985年起,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1988年增辟了海南经济特区,海南成为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又做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中国的对外开放出现了 一个新局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时期改革开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