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三大理论成果是什么?

2、请不要使用360、QQ浏览器或迅雷下载。建议用用电脑自带IE,搜狗或谷歌浏览器下载。

3、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道路:改革开放四十年回顾课件.ppt

中国道路:改革开放四十年回顾李永刚 教授 镇江市委党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得到这个成果极不容易。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2018年1月5日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四十年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多个前所未有的奇迹:最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转型、最大规模和高速的工业化、持续时间最久的高增长、没有对外掠夺和殖民的完全和平崛起。极低的起点、极快的速度、极大的规模,这三条为中国改开进程所独有。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的古老文明能再度复兴,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绝非单一原因所能解释和涵盖。这既有文明基因性因素,也有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性因素和改革开放时面临的时代因素,更有特定时期历史人物不可或缺的巨大贡献,甚至还要如同当年的美国崛起一样,有一点运气。基因因素人民勤劳。高储蓄率。崇尚实用理性、选贤任能带来的高质量官僚体系。独特和例外的政治模式。历史因素重建有效管理,直达乡村基层。国家主导下的全方位建设强制性工业化。核国家。水利工程和农田基本建设。识字率90%。土地国有和集体化。治国的经验教训和意外后果。时代因素西方主导的全球化进入新阶段,在全球进行产业和资本的转移,对新市场的渴望难以言述。中国和西方成为对抗苏联的盟友,获得了西方的市场、技术和资金以及外交支持。人物因素邓小平三次挽救中国。1978年把中国从极左的道路和氛围中解脱出来,抓住机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1989年果断粉碎了来自右的、试图把中国导向苏联东欧垮台模式的尝试。1992年南巡扭转了左派的回潮,重启改革。运气因素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爆发,不仅大幅提升中国在全球的重要性和地位,更对正在进行全方位改革的中国及时提了醒。2001年恐怖主义成为全球特别是西方头号挑战,中国赢得新的发展机遇期。2011年阿拉伯之春的政治效应。中国内部的意识形态分歧迅速缩小,倾向西方的群体日益边缘化,其挑战国家发展道路的能力几乎完全丧失。起点:徘徊在低处1978年复出后不久的邓小平在多个场合反复问:“什么叫社会主义?它比资本主义好在哪里?每个人平均六百几十斤粮食,好多人饭都不够吃,28年只搞了2300万吨钢,能叫社会主义优越性吗?”同年9月在东北三省视察期间时他说:“外国人议论中国人究竟能够忍耐多久,我们要注意这个话。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那时候的中国领导人甚至连中国还能不能前进都心存疑问,所以才有了“解放思想,开动机器”的口号。当前:行进在高处今天的中国早已摆脱了如何开动机器这个基本问题,所有人都只关心前进的速度,没有人再怀疑前进的能力。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目标是: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放在国际竞争的视野内,这就是冲击世界第一强国的前进号角。1976年9月9日夜,毛泽东主席病逝。左起:张春桥-王洪文-江青-华国锋-毛远新-姚文元-陈锡联-汪东兴。1949年之前立下赫赫战功的战友们一个也没在场。1976年10月6日晚,江青在景山公园摘苹果。当晚,四人帮被粉碎。北京群众涌上街头欢庆1976年11月17日,天安门城楼,华国锋与叶剑英解放思想 冲破禁锢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必须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要始终不渝地遵循。v 十一届三中全会清算了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的遗产。v 放弃教条主义的意识形态,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为“商品经济”正名。v 恢复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更新。1977年,恢复高考,北京考点外的标语v 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v 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v 中国进入开放世界1979年,北京。邓小平 政治改革:拨乱反正v 1978年开始,复查了文革以来判处的反革命案件和普通刑事案件,共平反300多万起案件。其中包括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刘志丹案等,并为文革中受迫害的中共领导人平反。政治改革:结束终身制1980年8月18日首次发表;1987年7月1日再次发表 计划体制的突破:承包制v 1978年底,小岗村18户农民在生产队队长严俊昌带领下一起赌咒发誓,做饱死鬼强过做饿死鬼。签下分田到户“生死契约”。v 告状从公社到县里、地区,直到省里。v 省委书记万里来看了以后说:好!中国这么多共产党员都不敢走这条路,为什么?怕丢了乌纱帽,丢了官。很多共产党员他不是为人民的,他为了自己的那个“官”。地方批你干一年,我批你干三年。v 1979年秋收,小岗村的粮食总产由1978年的3.6万斤猛增到13.2万斤,人均收入由上年的22元跃升为400元。要吃米,找万里v“短缺经济”满足不了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单一公有制又容纳不了日益增长的就业要求,特别是不能吸纳农村改革解放出来的巨量“剩余劳动力”。于是,出现了野草般顽强成长的“个体户”。v 1981年,中国民营企业数量仅为183万户,到1985年已经增长到1,171万户,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59%。新中国第一张个体户“身份证明”1980年7月,活跃在上海街头的第一批个体工商户。当时这组图片按照“可以做,不宜登”的精神,未能发表。“第一商贩”的故事 1981年,安徽芜湖个体户年广久炒卖“傻子瓜子”受到市场追捧,生意迅速扩张。从雇4个帮手开始,两年内发展成年营业额720万、雇工140人的私人企业。争议也从芜湖一路到了北京。如何定夺小小一颗瓜子里面的大是大非?邓小平指示,“先不要动他”。城市改革的突破:经济特区v 1979年月,国务院发布38号文件,提出要在若干年内把深圳建设成为相当水平的工农业结合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v 1980年5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蛇口招商局标语,1981邓小平视察深圳题词,年,深圳,路边自荐求职。1984年10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支持有经营能力和有技术专长的农民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公安部门应准予其落常住户口,统计为非农业人口,口粮自理。从1958年开始实行的禁止农民进城务工的规定,第一次出现了松动。这一年,外出打工的农民一下子突破了2000万,是年20年总和的20倍。“农民工”这一称谓开始广泛使用。1983年,上海1985年,北京,天安门 财政包干制与地方分权v 毛式旧体制:中央的高度集中模式与中央放权的竞赛模式,“一统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收”。v 新式财政包干制:中央政府对省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实行以固定基数为基础的承包制度,即定额包干,分灶吃饭。v 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占比从59.5%提高到78%,支出从47.5%提高到71.7%;v 政府强力推动下,各类企业都获得大发展(税制以产品税为主,因此无论企业效益好坏,产值越大政府财政收入越大)。双轨制的运行与集体企业崛起v 双轨制是由计划价格向市场价格过渡中,中国人找到的天才办法。(斯蒂格里茨)v 特征:通过保护和封闭存量,培育和发展增量,来推进市场改革。v 1987年,邓小平会见外宾时说,“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异军突起”成为那个时代形容乡镇企业最多的字眼。v 从年,乡镇企业就业人数从2,800万急剧增加到1.28亿,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9急剧上升到39,估计将中国经济年增长率提高了两个百分点,是这一期间不折不扣的“火车头”。1986年8月,沈阳防爆器械厂宣告破产,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正式宣告破产的国有企业。职工们愤怒哀痛之外,更多的是想不通,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的工厂居然也会倒闭,而他们即将面对“下岗”。打破铁饭碗经济改革目标逐渐清晰v 1987年十三大认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总体上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双轨制的终结:市场化改革的先声v 产权双轨制与价格双轨制相互渗透 形成了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 形成了资产的“部门私有化”,使中央政府付出巨额财政补贴 形成了权钱交易的灰色区域(官倒和走私),使特权寻租成为最大收益的支点 激进价格改革失败v 当超级国家公司分解成许许多多分立的公司,加上新形成的民营公司,整个经济就不能再靠计划和命令来指挥,要充分发挥市场价格机制的协调功能。v 1988年7月,国务院宣布开放名烟名酒价格。8月中旬,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方案。闯关行动从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开始。一个月内,上海调整了280个种类商品的零售价,涨幅达18.7%。v 公报发表当天,全国各地就出现居民抢购食品和生活用品、又拥到银行挤提存款的风潮。全国物价指数上涨18.5%;仅7、8、9三个月,居民储蓄锐减300亿元。v 10天后,国务院宣布加强物价管理、不再出台物价调整项目、提升银行存款利息、全面整顿市场秩序。“价格闯关”搁浅。武汉青山友谊商店,人们隔着铁栅栏抢购黄金首饰。治理整顿和保守观念抬头v 中国进入了为期三年()的“治理整顿”时期。政府用行政手段抽银根、压投资、管物价;经济增长减速,经济改革停滞。1990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于1990年11月26日宣告成立并于12月中旬正式开业。图为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大会会场。苏东事变之后的思想交锋v 1991年2月15日到4月12日,解放日报在头版重要地位连续发表了四篇署名“皇甫平”的文章。v 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唯一道路v 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改革的新思路在于发展市场经济v 扩大开放的意识要更强些:敢于冒点风险,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v 改革开放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要破格提拔人民公认的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v 1992年春天,邓小平再次奋力推进中国改革“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特别提出了长期困扰中国改革的问题:计划和市场都不过是配置资源的方式,社会主义同样可以走市场之路。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确立v 1992年,十四大上正式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价格改革再出发v 1992年,新放开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价格648种,农产品价格50种,其中包括长达几十年由国家统购的粮食价格,除盐和药品以外全部轻工业产品的价格。v 到1993年春,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的95、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的90、以及生产资料销售总额的85,全部放开由市场供求决定。“用市场价格机制配置资源”从此成为中国经济制度的一个基础。分税制改革: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组v“分权底线”与“诸侯经济”的危险 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1984(44%)1993(22%);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1984(22.8%)1993(12.3%)。v 财政集权的税制改革思路 划分中央税与地方税;税源大而集中的税种一般划为中央税;税权(立法权、司法权、执法权)均归中央;将增殖税列为共享税:中央75%,地方25%;完全由国税系统垂直征收;中央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随地方经济发展而提高。分税制改革的后果 地方政府与地方企业脱钩,地方保护势力削弱;地方政府“卖企业”成风,寻求财政收入新来源;中央政府采用专项资金方式进行转移支付;地方政府由与上级讨价还价,转为“跑项目”和“跑部钱进”。全面市场化:农民工流动与国企职工下岗v 三农问题v 城乡分割与“土地剪刀差”:土地双轨制与土地征用;v 财权和事权不对等下“三乱”盛行: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v 农村社区和农业生产的凋敝: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v 国企改革与工人下岗v 分税制致使企业与政府连带关系弱化,政府保护和银行担保减弱;国有企业亏损额和亏损面大幅增加,1993年为300亿元和15%,1997年为近900亿元和47%;v 为了实现国企“三年脱困”目标,国家实行“抓大放小”策略,1998年至2001年,全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达万人。v 国企改革的社会负担v 1998年,政府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注入2700亿元人民币作为准备金;1998年先后成立了信达、东方、长城和华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负责收购、管理和处置从四大国有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v 如果再加上国际国内资本市场的融资、债转股、中央储备金、贴息贷款,国家花了2万多亿来实现国企转制这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v 福利市场化改革v 1994年起,社会福利领域全面市场化。住房、教育、卫生、社保等民生重大领域均由原单位制的“政府买单”转向市场价格中的居民“自己买单”;v 诸因素压抑内需,共同形成制约经济增长的负面效果。1993年起,大学学费猛涨,就业改为双向选择。v1999年,中美双边贸易协议签订,中国拿下“入世”门票。随着国企改造完成和中国加入WTO,世纪之交,改革与开放两个方面同时抵达划时代的转折点。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执政党转型同步进行,它们的重要性尚未得到充分认识。与国际接轨:世界工厂及劳资关系v WTO与中国经济增长v 经济全球化下的出口加工和贸易成为GDP的增长支点;v 外资拉动和国际贸易依存度急剧加大(2000年39.6%,2006年最高65.2%);v 国民低收入反而成为制造业的劳动力优势(制造业占出口90%)。1994年人民币大幅贬值(8.27:1)后,中国逐步形成了出口导向型经济。1993年出口仅增长8%,汇率调整后,1994年即达31.9%,以后连年大幅扩张,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三要素之一。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实质是全面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承担中低端制造业的产品生产,从而与美国的金融、高科技,欧洲的高端制造业,中东、拉美、俄罗斯的能源和原材料输出,共同构成全球产业体系。中国的对外开放到达了一个里程碑式的节点。v 经济增长需要具备土地(资源)、资本和人力资源这三个条件。以2001年加入WTO为界,经济政策和增长特点表现出巨大差异性。WTO改变了货币供应方式,从而影响到资本的质和量。v 改革之初,中国不缺土地和人力,但资本稀缺。政府根据货币购买力及增长目标、职工工资、行政开支等需要,测算并决定货币发行和供应量,提供固定资产投资所需资金,来拉动经济增长。v 加入WTO以后,货币当局利用外贸顺差和海外直接投资增加的外汇储备来增加货币供应,货币发行机制根本改变。从工业化到城市化:央地关系新格局v 城市化:土地开发与土地经营v 土地财政:土地收入银行贷款城市建设土地征用;v 土地收入为非预算范畴,营业税为地方财政收入,中央难以调控。v 从年间,地方政府每年卖地的收入,从4.5亿增加到3.3万亿,增长了7300多倍。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则从1989年的1843亿,增加到2011年的52400亿,增长了27倍。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达到63。v 年国资委成立。年国资委成立。“兼并重组兼并重组”、“整合整合”取代取代“拆分拆分”、“消除垄断消除垄断”成成为国企改革的主题词。为国企改革的主题词。到2006年,央企实现利润超过1万亿(1998年国有资产全年利润总额才213亿),有19家企业进入了财富杂志公布的500强,比2003年增加了10家。2008年,三大央企利润过千亿:中国石油净利润1144.31亿元,蝉联亚洲最赚钱企业;中国移动盈利1127.93亿元,成为全球最赚钱电信公司;中国工商银行税后利润1108亿元,成为全球最赚钱银行。他上任前一年,南海撞机中国忍气吞声,他退休那一年,中国提出新型大国关系论,开始与美国平起平坐;他的时代,诞生了高铁、特高压、量子通信、3G4G自主标准、天河系列、四代核电、东风21D、歼20;他的时代,中国普通人民得到了劳动法、社保普及、医疗大幅改善、学费降低、最低工资退休金稳步提升;他终止了国企私有化,鼓励中国人靠勤劳致富而不是抢劫致富。他的时代,变化很大;他的时代,被世人低估。一图看清中国发展店小二成为二当家谢谢!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什么?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指出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具体的坚持和发展是什么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了解学习一下吧。

96.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 )。

以上就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什么的全部内容了,赶快收藏更多软件和游戏吧!


百年党史100题1-20题答案




  改革,汉语词语,现常指改变旧制度、旧事物。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互信范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阐述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所取得的成就,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阐述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所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四十年,改革的春风吹遍我们的祖国大地,吹暖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使我们的祖国逐步走向繁荣与富强。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直线上升,中国GDP在世界排名从1987年的第十五位,上升到全世界第二。国家有了钱增加军费,加快武器研发,从而促进军事实力不断提高。4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日益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科技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不断地飞速发展,墨子传信、神舟飞天、高铁飞驰、天眼探空······,中国的科技水平已经走向了世界前列。便捷的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被称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让无数外国人羡慕不已。

  电视机,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名词,是电视让我们见证了科技的日新月异,因为它最贴近我们的生活。像妈妈这样的70后,最早接触到的电视机是黑白的,虽然只有黑白两色,简简单单几个台,也成为了妈妈那个年代最爱的东西。电视飞速的发展到90年代,开始有彩色电视机。到了我们这00后一代电视的发展又有了一个非常大的变化与突破,数字电视出现了,成千上万的节目可供我们选择,现在的我们可以随心所欲,想看什么就看什么,能前进能回放。现在电视又升级了出现了智能电视。电视的不断更新是改革开放带动科技进步一个十分有力的证明。

  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从

  那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一块白糕都是山珍海味,到后来虽然每顿都能吃饱,但物质不丰富,再到现在家家户户餐桌上常见的大鱼、大肉。到现在电灯、电话、汽车家电都不再是有钱人家独有的东西,而变成平常百姓都能拥有。

  改革开放使得人们的出行变得十分便捷。人们从刚开始只能靠步行,到自行车慢慢地流行了起来,接下来有了轮船,有了绿皮火车,有了小轿车,到现在高铁飞快地在轨道上飞驰,飞机在空中滑出一道弧线。人们的出行从困难逐渐变成轻松便捷。

  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的腾飞与巨变,这还得归功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是他带领的中央第二代领导人,引领我们全国人民走进改革开放,使得我们的祖国在这四十年内,各个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发展。他——邓小平,带领我们中国走向进步,走向开放!

  阐述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所取得的成就

  今年是改革开放的40周年,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非常巨大的事件。

  40年前的1978年12月,中央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打开了尘封几十年的国门,做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4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40年;是波澜壮阔、激情澎湃、创意万千、日新月异的40年;是给中国带来历史性巨变、令世界为之惊叹的40年;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民族复兴光明前景的40年。

  改革是符合中国实际的,能够解决中国发展问题,能保障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就是我们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判定的基本标准就是邓小平同志讲的“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一句话,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就能保障中国长期发展、长期稳定。

  我国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积极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打破单一公有制经济格局,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利用外资成效显著;科技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

  40年来,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逐步深化。对外开放的大门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循序打开,全方位推进。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使社会主义制度在除弊创新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40年改革开放劈波斩浪,一个13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经济体,实现了起飞、转型到跨越的“惊人一跃”,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被世人称作“中国奇迹”。面对改革开放40年创造的“中国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讲出了其中的秘诀和答案,“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

  改革开放40年来的新时代的中国外交为国家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坚持顶层设计、底线思维、主动谋划、奋发有为,中国外交必将为服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拓展全球治理平台。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通过成功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等多场重要国际会议,中国为解决世界面临的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有力发出了中国声音,在国际体系中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升。截至2017年底,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已达175个。中国共产党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的4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保持着经常性的联络。全国人大和人民政协在世界各国广交朋友、广结善缘。军事外交日益扩大,维和、护航等正在成为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新名片。

  改革是中国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就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性创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探索,构成了我们的改革精神、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吸收世界上有益营养,创造性地推动中国的发展。40年来,我们在世界这个汪洋大海中,沿着中国航线,驾驶着我们这艘不断成长的“中国号”巨舰,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40年的实践雄辩地证明,一个伟大新时代开启,走强国之路,走富民之路,走复兴之路,这是中国人民共同的意志和抉择。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这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阐述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所取得的成就

  [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我国四十年改革开放的最大成果,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繁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了走向全面小康乃至现代化的“中国模式”,提供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方案”。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全面认识并系统总结我国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并将其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对于我们坚定改革开放的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进一步精准把握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与价值取向,全面推进“四个伟大”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和方法论价值。

  [关键词]改革开放;党的建设;宝贵经验;“四个伟大”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政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展览”时强调,四十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华大地发生了感天动地的伟大变革。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全面认识并系统总结我国四十年改革开放的拼搏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并将其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对于我们坚定改革开放的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进一步精准把握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与价值取向,全面推进“四个伟大”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和方法论价值。

  一、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

  改革开放四十年伟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进一步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这是改革开放取得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

  (一)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不仅在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等都出现多样化,而且党员的队伍结构、工作对象也随之发生变化。改革开放四十年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不断破解改革开放遇到难题,使国家面貌不断改变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实现的。正如邓小平所说:“事实上,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谁来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谁来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1]事实证明,在改革开放中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改革开放不会出现方向性的错误,才能坚持用正确的思想来指导和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二)必须把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执政党的建设和管理比没有执政的党要艰难得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注入了新的活力。针对改革开放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党员干部腐化堕落现象和否定改革的“歪门邪说”,我们党不断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不断提高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习近平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就要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2]必须把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这也是四十年来的重要经验。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伟大成就,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确保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关乎命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率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开辟的一条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经过历史检验最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邓小平也指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4]

  (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

  方向决定成败。四十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不断推进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是因为高举了正确的旗帜、保持了正确的方向。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我国面临前所未有严峻考验和挑战,在国际上,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出现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的重大变革;在国内,市场经济裹挟着西方意识形态汹涌而来,否定改革开放的声音此起彼伏。实践证明,四十年我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取得,就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为推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当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我们要增强政治定力、增强道路自信”[5]30,确保改革开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三、坚持正确的改革方法,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更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伟大法宝。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前进。”[5]67四十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每一步前进、发展,都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勇于创新发展的结果。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论,实施正确的改革方法

  “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5]67。一方面,坚持“顶层设计”,从整体上系统地对改革开放进行全面、系统、规范的设计,避免和减少改革开放的风险性和盲目性;另一方面,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在“敢试”“敢闯”中,总结经验教训,取得最后成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其艰巨性、复杂性、系统性愈加凸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必须正确处理“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失误。只有“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双轮驱动,上下联动,改革开放才能最终取得预期的目的。

  (二)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我们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更加符合我国的发展要求。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怎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以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为推进改革开放找到了科学的理论支撑。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人民共享改革的发展成果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主体力量和源泉。坚持一切依靠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改革开放工作深深扎根于中国广大人民群众这一沃土,为今后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增添了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使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具有“获得感”。

  (一)坚持把“一切依靠群众”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创造历史这一科学真理,坚持相信人民、依靠人民,让改革思路从群众中来,最大限度的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在四十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从国有企业的改革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土地流转制度等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无一不是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体现。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5]68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成功。只要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改革开放就没有克服不了困难,就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二)坚持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改革的落脚点,确保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设计“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最为战略目标确定下来,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到确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再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形成,处处体现改革开放“一切为了群众”的思想。在实践中,我们党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健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促进教育和就业等采取切实的措施改善民生,确保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强调改革要“推出一批能叫的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硬招实招,……把改革的含金量充分展现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6]。正因为改革开放的成果被人民群众所共享,改革开放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护。相反,如果在改革实践中,忽视群众的利益,使群众的利益得不到满足,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必将失去动力支撑。

  五、坚持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努力提高改革开放的科学性

  全面推进改革面临着各种艰难险阻,能否正确处理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能否正确把握改革开放的内在规律,努力提高改革开放的科学性,直接影响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决定改革开放的成败。

  (一)正确处理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全面的改革,必然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注重改革开放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是其取得成功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方法。注重整体推进可以有效防止畸重畸轻、顾此失彼,实现改革开放各个环节相互促进、协同配合。但是,强调整体推进,并不是平均用力、齐头并进。相反,还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重要领域关系改革开放大局,关键环节是改革开放的有力支撑。习近平指出:“要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5]68为此,针对改革开放的复杂形势和任务,既注重整体推进,实现改革开放各环节协调配合,又要抓住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是提高改革开放质量和水平的基础环节。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如何利用好改革开放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解决凸显的社会矛盾,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尤为重要。在这里,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而发展是改革的关键,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习近平明确指出:“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5]68

  六、坚持独立自主同对外开放相结合,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正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与积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相结合,积极构建契合世界各国人民谋求发展、渴望和平,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我国的改革开放是独立自主和经济全球化相结合的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在给中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需要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7]。

  (二)坚持改革开放同充分利用国内外有利资源相结合

  开放的姿态、海纳百川的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永葆活力和生机的重要特征,也是理论创新的必要条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改革开放,同样也要将改革开放同充分利用国内外有利资源相结合。习近平指出:“我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5]337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积极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资源来发展自己,防止外来冲击带来重大动荡不安,破坏改革开放的宏伟大业。

  七、坚持互利共赢战略,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改革开放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是因为我国坚持互利共赢战略、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结果。

  (一)坚持互利共赢战略,坚定不移实行改革与开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实行改革开放不能闭关锁国,关起门来搞建设。改革开放即包括改革,又包括开放,改革之初就已经与开放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坚持自我革新,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同时,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开放战略加强合作,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以全球视野推进改革开放,维护世界和平,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进程,并不是我国自己在单打独斗,而是站在全球视野的角度,在同世界各国的合作中实现共赢,在共赢中实现发展。事实证明,只有在发展中不断深化各项制度的改革,全面持久地扩大对外开放,才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永恒的动力,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相反,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能够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更将有利于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以全球治理大视野实行改革开放,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经验之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