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的下一句

毛主席在这片雪地里对大家说:长征是宣言书,是播种机,是宣传队

1.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

——毛泽东《在中央紧急会议上的发言》1927年

3.万事开头难,干革命就不要怕困难

——毛泽东《向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全体人员的讲话》1927

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

5.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

6.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

——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934年

7.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

8.只有统一战线的策略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关门主义的策略则是孤家寡人的策略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

9.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

10.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毛泽东《实践论》1937年

11.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

12.我们共产党员,是近代历史上最先进的革命者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1939年

13.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1944年

14.在中国人民面前摆着两条路,光明的路和黑暗的路

——毛泽东《两个中国之命运》1945年

15.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

——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1945年

16.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毛泽东《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1946年

17.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毛泽东《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1948年

18.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毛泽东《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1948年

19.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

20.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

21.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

22.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

——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1949年

23.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毛泽东《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1949年

24.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1953年

25.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1954年

26.道路总是曲折的,前途总是光明的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

27.不懂决不要装懂,但是必须由不懂变为懂

——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1956年

28.我们的敌人最害怕我们的团结

——朱德《加强团结,建设社会主义》1956年

29.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

30.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周恩来《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1957年

31.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会见中国留学生时的讲话》1957年

32.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会见中国留学生时的讲话》1957年

33.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

——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1958年

34.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

35.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邓小平《怎样恢复农业生产》1962年

36.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

——毛泽东《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1963年

3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

38.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表大会开幕词》1982年

39.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滋时的讲话》1982年

40.如果说鸟是搞活经济的话,那末,笼子就是国家计划

——陈云《实现党的十二大制定的战略目标的若干问题》1982年

41.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1984年

42.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邓小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1985年

4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邓小平《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985年

44.为了搞建设,需要实行两个开放,一个是对内开放,一个是对外开放

——邓小平《改革开放使中国真正活跃起来》1987年

4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88年

46.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47.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2年

48.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50.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

——邓小平《同邓垦的谈话》1993年

文字|合川区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其中大小战斗380多次。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回顾伟大的长征,后人更多把焦点投注在红军的浴血奋战和艰苦卓绝之上,甚少有人去关注这样一个问题:长征中,红军的经费和粮草是怎么解决的?

今天我们就来捋一捋这个问题。

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任何的战争行为或是军事行动都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前准备。

1934年“广昌保卫战”的失败,让红军认识到在当时的情况下要打赢第五次反“围剿”已经是希望渺茫了。为此,红军开始考虑战略转移,并提前进行了大概半年的准备。

准备的第一步是扩军,经过残酷战斗,红军队伍减员严重。无论是进行战略转移还是继续保卫苏区,都需要补充新鲜力量。

1934年5月5日,《斗争》杂志号召“冲破敌人封锁线去恢复和创造新的苏区 ,扩大自己的队伍和创造新的红军 ”。

5月19日,《斗争》杂志再次发布中央的号召,明确“ 5、6、7三个月扩大红军五万的计划 ”。

这一次扩编运动的效果非常显著,最后参加长征的87000多人最后,有一半来自1934年5月之后参军的新兵。

补充兵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为即将到来的战略转移做好经济和各项物资的准备。

打仗军事物资消耗最大,我们先来看看红军是如何准备军事物资的。

1934年6月1日,《红色中华》在社论中提到“我们急迫地需要十五万斤的子弹壳 ,十五万斤的锡 ,十五万斤的铜 ,二十五万斤的铁 ,与十万斤的土硝 ”

面对这样一个用量,中央苏区展开了征集军用物品的突击运动。在广泛动员之下,6至8月间 ,整个中央苏区共收集到铜8万多斤,子弹壳 1.82万斤,子弹14.09万发,白硝1.53万斤,这些物资最后统一运往苏区的中央兵工厂。

收到这些物资之后,中央兵工厂开始了加班加点,不断发起 “冲锋劳动”,提高了军需物资的供应。

在长征前,红军部队的装备可以达到“战斗员们都是带着四或六个手榴弹,一支步枪一把刺刀 ,以及很多步枪子弹 。这些 (除枪外 )都是我们自己兵工厂制造的,出发前发来的新家伙。”

除了军事物资之外,红军还筹集到了被毯20680床 ,棉花8.6万余斤,草鞋20万双,备用米袋10万条,并采购了大量的药品。

对于战略转移而言,粮草的供应至关重要。

中央红军怎么筹粮呢?主要办法三个,分别是

1、开展节约运动,号召苏区上下开展“节省三升米运动”。这一波运动得到了75000担的谷子;

2、对地主和富农的粮食进行没收和征发,大约获得粮食65000担;

3、向群众借粮10万担;

截止到8月8日,苏区粮食部部长陈谭秋宣布完成了24万担粮食的动员。而这24万担粮食对于8万多人的大军而言是不够的,随即红军提出在秋收中再借粮60万担。

到了9月30日,60万担的任务也得以完成。

最终,红军在筹粮任务中共动员了68.8万担,收集58万担,共计126.8万担粮食。为长征前期准备了较为稳定的粮食供应。红军长征开始的时候还从这部分粮食中留下了一部分给当地群众。

红军筹粮的同时,经费问题也在同步进行紧张的准备。

当时按照预计,中央下达的任务是在9-11月之间筹款80多万,实际上,苏区财政部通过用挖浮财、提前征收1934年税收、增加钨砂出口的方法完成了这一指标,最终筹款150多万。

同时考虑到转移过程中的种种不确定性,红军还给战士个人发了一些零用钱,以备不时之需。这些钱有的是纸币,有的是银元,也有一些硬通货。

在这里还要提一下,当时除了红军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各项物资。共产国际也曾经尝试向苏区提供一些经济援助。

然而共产国际的想法其实是脱离了当时中国的实际,他们是想通过粤军军阀,从广州向红军提供武器弹药等军需物资。

尽管粤军陈济棠部是给红军的突围让了一条路,但是想通过他们为红军提供军事物资,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共产国际这一想法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1934年10月10日,8.6万名红军战士踏上了长征之路,当时他们没有人想到自己将会创造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壮举。

虽然中央红军事先做了一定的准备,但是随着长征路途的延伸,出发前所携带的物资被逐步消耗,或在战火中损毁。红军势必需要在长征途中进行另外的筹粮筹物。

长征过程中,红军的经济来源可以分为:取之于敌和取之于民

众所周知,红军长征途经的大部分地区都不是苏区,这里的群众对于红军是不了解的,缺乏群众基础。而且这些地区经济比之苏区更为落后,因此红军长征过程中是以取之于敌为主,取之于民为辅。

1934年11月19日晚,红军攻占湖南蓝山县,从县政府仓库中没收了5000多块银元和10多斤黄金,并且缴获了一批军装和被服。

1935年10月7日 , 红军在青山嘴全歼被誉为王牌的东北军骑兵第七师第十九团 , 共缴获了10 多辆马车的子弹和军装、布匹 , 以及100多匹战马

除了通过打歼灭战的方法从敌人处缴获物资,红军也会通过一些非战斗方式来获取物资。

譬如1935年4月29日,红九军团在打东川的时候。红军就根据东川守军想保存实力的心理,达成和平方式。守军不仅开门迎接红军,还为红军安排食宿和筹粮筹款。

红军还有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就是打土豪,分浮财。

那怎么判断谁是土豪呢?

红军在各级部队设有专门的没收征发委员,并且对于如何判断土豪,如何征收等等的工作程序有较为详细的规定。

在实战中,红军战士也会有一些判断方法。红军会进行事先的摸排和调查,对于土豪的房产数量、牲畜数量,农具数量和生活情况进行核实,确定之后再由专人完成“打土豪、分浮财”的流程。

而且打土豪获得的物资,红军并不是自己全部拿走,也会划出一部分分给当地的穷苦大众。

1936年,红一军团主力攻占茅台后 , 将从土豪那里没收来的粮食、财物和茅台酒 , 除部队留下一部分外 , 全部分给当地贫苦工农群众。

那么,红军又是如何取之于民的呢?

一种是红军在沿途中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并积极展开宣传,逐渐获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当地群众自发地向红军捐钱捐物。

再一种是在途中向当地群众采购和筹借。

红军在沿途会有一定的采购行为,红军采取的是公平买卖。

红军还考虑到苏区货币在其他地方并不流通, 为了不使当地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失 , “为着改善红军与居民的关系,已决定每到一处,以师为单位,由供给机关设临时兑换成,专门兑换居民手中的苏维埃国币”。

如果没有条件设立兑换处的,红军战士禁止用苏区货币,必须采用当地流通的的货币。

遇到情况紧急之时,红军则会留下钱物或字据向群众购买或是商借。红军还专门就此作出过统一的规定。

1935年7月,红军途经松潘恰逢各地收割季节,此时部队也缺粮严重。

红军下发了一系列筹粮通知,明确规定红军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去收割当地人的麦子,而且规定必须先收割土司头人的,实在不行才能收割普通人的麦子。

而且收割普通人的麦子之后,必须将所收数量和原因写于木牌之上,插在田中,当地老百姓可以持木牌向红军收回款项。

漫漫长征路,红军将士正是依靠上述种种方法,严格遵守群众纪律,最终完成了长征这一伟大的壮举。

而红军将士严明的纪律更是为红军在沿途做了最好的宣传,向更多的群众宣传了革命理想,在更广阔的地区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中央红军长征前的军事经济准备

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军事经济工作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律长征从表达方式上是什么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