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供奉供品可以是肉食吗?

去拜观音有带什么 供品

观音的供品只能用天然的水果,还有饼,但是饼和糖不许用有奶成分的糖果。还有就是要用的碗碟要洗干净,放点清水,放上几小枝柚子叶或是桔子叶。此外,还有观音宝牒一份。

五、最好有正确的目的。

拜观音的需要哪些物品 —— 观音一般用清水供奉,最好用矿泉水(怡宝或哇哈哈),再准备苹果5-6个,柚子1个(可有可无),徐福记糖果1碟,就差不多了,家里的莲花灯要亮一整天,准备好后,...

拜观音菩萨买什么东西,我想敬观音菩萨 —— 一般用 花、果、香等物品。

去广州番禺莲花山拜送子观音,具体路线,具体位置.没去过.还有拜观音的一些规矩是怎么样的.不懂.. .. —— 直接开GPS就能找到地方了,但是在进旅游区大门之前(西门中路这段)买点贡品呗!如果说要买点什么的我就不懂了,

参拜观音菩萨需要什么供品 —— 供养礼拜佛菩萨,一般的供品可以是花、水果、上香、供灯,还可以用各种食物(不能含肉类、鸡蛋及五荤的食品)。

去莲花山拜佛有哪些禁忌 —— 一、提前沐浴净身:有准备的烧香拜佛,最好是提前沐浴净身,以洁净的身心进入寺庙。二、礼佛之前,勿吃荤食:肉食、荤腥,以及蒜、葱、烟、酒等都会污口,对佛不...

去拜观音有带什么,供品 拜观音菩萨需要什么供品 —— 可以用 瓶装水 不用打开 可以放半年一换就行 红茶、绿茶都行 !!这样干净 神佛都可以受用的!!就像水果不用打皮的!!西瓜、桔子都是这样一样供养 一样可以受用到...

请问参拜观音菩萨需要什么供品? 除了鲜花, 有何种水果是不适宜. —— 最好供奉带有香味的水果,如苹果,橙子,芒果,菠萝,西瓜等。 香蕉与桃子是不适宜供奉佛菩萨。如何拜观音 一、心存恭敬。二、身心清净。三、做好人,存好心。四...

去寺庙拜送子观音买什么贡品? —— 水果只能是新鲜的,不宜供干果、果脯之类的。最好供奉带有香味的水果,如苹果,橙子,芒果,菠萝,西瓜等。香蕉与桃子是不适宜供奉佛菩萨。

去南海观音拜佛要准备什么东西 —— 一颗慈悲的心。南无阿弥陀佛!

16年与17年内,山东大学考古人员对位于山东章丘焦家村西的焦家遗址,进行了两次系统的发掘,其中包括215个墓葬、116个房址、1座陶窑和974个灰坑,根据人骨的碳14测年结果,结合墓葬及夯土层位关系考证,它距今应在5000年左右,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城址的典型代表。



学者们通过对有关遗存进行研究,认为当时该地的农作物是以粟(去壳后叫小米)为主、黍(碾成米叫黄米,性黏,可酿酒)次之的格局,遗址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是27.26岁,男性平均身高约1.72米,女性平均身高约1.62米。在焦家遗址发掘现场,发现有座墓葬男主人身长竟然达到1.9米,超过1.8米的也为数不少。由此看来,山东大汉也并非浪得虚名,有祖上传下来的基因哦。
还需要交待的一点,当时制陶技术是以泥条盘筑为主的,转轮式技术占比较低,虽有一定的标准化,但仍以家庭个体作坊为主,尚未有规模化生产。
这都不是重点,本文试图通过出土的近1.7万件动物遗存,来还原一下当时的气候环境,还有当时的肉食供应情况,都有哪些动物提供了肉食,怎么个吃法,除了吃,还有祭祀和墓葬的耗用情况。
一、水产动物遗存所反应出的情况
在发掘中,考古人员捡出1660多件完整或破损的蚌壳和螺壳,包括中华圆田螺、梨形环棱螺,圆顶珠蚌、丽蚌、背瘤丽蚌等,重量5690多克,其中蚌类近1950克,螺类3700多克。还有少量遗壳,有的被穿孔,有的有磨痕,有的有烧痕。



出土鱼类标本3590余件,重量3190克,包括鲤鱼、鲫鱼、草鱼、青鱼、鲈鱼和鲷鱼等,其中有30多件出现烧痕。另外还有20件扬子鳄骨板和一对蟹螯。
这么大量的蚌螺壳及鱼骨出现在居住生活区内,至少说明了这么几个问题:
1.水生动物是他们肉类取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假如按壳肉1:1的比例计算,5600多克蚌螺壳对应5.6公斤肉量,鱼类骨肉比按1:5计算,接近16公斤鱼肉。尽管重量不大,但焦家遗址居民食用这些水产品是毋容置疑的。而且无论是壳类或鱼骨,都有少量被烧黑或有烧痕的现象。前面交待过,有一座制陶遗址,也有粗略的制陶方法,这就有了煮食水产品的条件;出现烧迹,也说明他们除了煮着吃以外,也有烧烤着吃的习惯。
2.蚌壳或螺壳都有被钻空的现象,有的出现在墓葬中,说明他们比较爱好这些壳类,并当做饰品或玩物随身携带。
3.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有鲷鱼遗存出现,虽然仅有1件标本,为左侧齿骨,重3.6克。但鲷鱼属于海产品,以辽宁大东沟,河北秦皇岛,山东烟台、龙口、青岛为主要产区,从地图上测算焦家庄距海边直线距离140多公里,应当是通过贸易或海边人赠送的珍品。从出土的215个墓葬中,就发现有4具是外地人,也就是说,当时人员应当有一定规模的流动,虽然据推断这4人是从南部来的,但也不否定,当地人与东部海边人也有交流。



4.虽然螃蟹与上述蚌类、螺类、鱼类在相似环境中生存,就现在山东各地,到秋季晚上可以在河里捉到大量的螃蟹。但仅有一例遗存,说明当时人们并不以食蟹为习。难道真应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传说?顺便罗索几句,相传在大禹治水时,螃蟹八足有螯伤人,被称作“夹人虫“,大量的”夹人虫“影响了治水工程,有个叫巴解的人想了一个主意,在挖好的濠沟里加上热水,螃蟹都被汤红了,并发出一种鲜美香味,巴解第一个吃了它,人们为了纪念此人,便在解字下面加一虫字,形成”蟹“字。不管传说的真假,在焦家遗址上,人们对螃蟹确实不那么钟情。
5.不论是哪类水产品,都需要大量的水和草来供养,特别是象剑状矛蚌、楔蚌都生长于2.5米左右的深水或底部泥沙中;草鱼、青鱼有的可达35-60公斤重,主要生长于大型湖泊、江河之中。这些物种都需要在温暖、多水的环境下生存,因此说遗址附近应该有深湖、河流等较大范围的淡水水域,这也是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征。特别是青鱼和扬子鳄,现在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章丘距长江在400公里左右,以当初的交通条件,鳄鱼或其骨遗不太可能存在贸易交流的可能。
这些生物的大量存在,也正好印证了许清海教授等人,在山东平原、禹城、莘县进行钻孔剖面的研究成果:距今年这一时期,鲁北平原平均气温比现在高 2-4°C,年降水量比现在多100-200毫米,可能存在着较多湖泊和沼泽;距今年这一阶段,总体的气候条件与之前相比变得干燥,但仍然比现在温暖湿润。其中禹城差不多在焦家遗址正西110公里,气候条件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当时的章丘及周边应当是一幅水草丰美、山清水秀的江南图景。



二、猪、狗已经是家养动物
通常我们指的六畜是猪、狗、牛、羊、马、鸡这6种家养动物。在焦家遗址内仅发现了猪、狗、牛的骨骼遗存。
有确凿证据表明,远在600公里以外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中,年之间就出现了家养猪。按照动物考古专家罗运兵的理论,判断是否有家养猪,有两个重要参考指标,一是猪下颔的平均长度低于39毫米,另一个是未成年猪的比例高于55%以上,就说明猪群中已出现了家养猪。
测量并统计焦家遗址中的31件猪下颔标本,平均长度为38.03毫米,最长的44.91毫米,平均值低于罗运兵标准值,由此判断,焦家遗址中家养猪居多。至于明显高于平均值的44.91毫米下颔,则不排除当时还有野猪存在的可能。就算现在,山东某些地方,还有专门饲养野猪的商户。另外,通过对78个质量较高的样本分析,有42个属未成年猪,36个成年猪(以2年以上为猪成年,未成年猪出肉率高,屠宰比较经济),未成年的接近54%,与罗氏55%标准相近。可见,家养猪也应当有很大的规模。



另外,在7个祭祀坑中,还发现大致完整的成套未成年猪的骨架;在器物坑中,伴随着大量的陶器碎片,还有146件猪蹄骨,有的可以拼接,至少不少于11个完整猪蹄。在墓葬中的陶器中,也出现一定量的猪头骨和猪蹄骨。人们一般在祭祀时,总是把自已认为是好的东西来奉给祖先或神灵,这既可证明猪肉是人们长期食用并认为是好的食物,也可证明猪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相当密切,也间接证实了猪的家养事实。
顺便说一下,祭祀坑内出现猪骨遗存,表明当时人们对祖先和神灵还是相当虔诚的,尽管肉食不甚丰厚,也还是在上供之后不回收的。不象现在人们上供时:“心到神知,供奉以后人吃“,摆完供品以后全部变成人的食物。当然在封建社会,也有人们分吃供品的习惯。比如《醒世姻缘传》也是描写明代章丘县的故事,其中就有县官主持求雨仪式以后,与乡绅分食供品的记载。
据研究,狗是由狼通过人们的驯化,延变而来的。人们通过对新石器时代、商代狗骨研究,发现其齿列长(下颌缘)也有逐渐变短的趋势。1万年左右的河北省徐水县南庄头遗址中,狗齿列长79.4毫米,9千年左右的舞阳贾湖平均长度72.68毫米,焦家遗址中的8个样本,最长74.39,最短66.29,平均70.5毫米。
与猪类同,在祭祀坑、墓葬、甚至是居住区内,也发现整狗骨架,虽然狗骨在整个动物遗存中所占比例远远比猪低,但出现整狗的数量却比猪多,在祭祀坑中发现9具,墓葬中发现一具,居住地发现2具。



无论从狗齿列长还是从与人们的密切关系来推断,狗是人们家养的结论应当是无疑的。
3.尽管有资料显示,在4千年前的河南省柘城县山台寺遗址中,发现9头整牛骨骼。但在焦家却只发掘出12块牛骨,但都残缺不全,上面也无加工过的痕迹,所以焦家遗址内基本可以断定,牛并未作为家养动物存在。鉴于这12块骨中的一块距骨尺寸明显偏大,有可能是水牛遗骨。说明当时,牛并未作为家养动物存在,这可能与饲养黄牛是从西向东传播的结果,当时还未发展到山东东部。至于羊、马、鸡三种家养畜类则没发现遗存,可能也是与从西向东流传方向有关,当时并未流传到东部地区。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当时两次仅发掘了2117平米,而整个遗址预计在40-100万平米之间,或许在以后的发掘中,会有新的发现,也未可知。
三、猪、鹿、狗三种哺乳动物是提供当地居民肉食的主要来源
在1.7万件动物遗存中,有7382件可鉴定标本(其它质量差,不具有代表性),总重量62746.5克。其中哺乳动物6200余件,重量58317克;无论从数量还是重量上来看,哺乳动物都占比相当高,所以前面说,鱼和壳类软体动物仅是肉食来源的一种有机补充。
在哺乳动物中,猪骨可鉴定标本共有3736件,重量38072克,狗骨1585件,重量12281克,梅花鹿骨121件,6828克,其它758件,重量1136克。从件数上比较,猪骨比例占到60%以上,狗骨占25%左右,鹿骨仅占2%,其它占12%。



因为骨骼有大小和轻重之分,仅用件数还不足以说明总量,所以在动物考古学上还有个最小个体数的概念,拿猪骨来说,在这3736件中,数量最多的一个部位骨头有119件,也就是说,这些猪骨最少是来自119头猪的骨骼。另外狗、鹿及其他最小个体数分别为25、27、24。
一般来说,短腿动物的出肉率为70%,长腿动物为50%,猪属于短腿动物,而狗和鹿属于长腿动物,如果它们的每只平均体重按70公斤、20公斤、120公斤计算的话,119头猪出肉70*70%*119=5831公斤,同样可计算出狗肉250公斤、鹿1620公斤,总肉量为7701公斤,猪肉占76%,狗肉占3%,鹿肉占21%。
还有另一种估算法,就是按骨头重量来推算肉量。如果动物骨骼统一按7.5%的标准来推算动物总重量,再按短腿70%、长腿50%出肉率计算的话,猪肉38.072/0.75*0.7=355.3公斤,狗肉81.8公斤,鹿肉45.5公斤,总肉量482.6公斤,猪、狗、鹿肉量分别为73.6%、9.4%、16.9%。
从以上计算可知,如果仅从遗存可鉴定标本件数上来看,猪、狗、鹿排名为一、二、三,但加上重量来比较的话,猪肉仍是第一位的,只是狗的肉量要比鹿的重量少了。所以说,猪的肉量供应最大,是没有问题的。按理说,狗是饲养动物,应当比野生的鹿来得可靠,只能说明,当时狗的喂养目的,并不是以食用为目的,而是用来狩猎或看家护院、与人为伴的功能更大一些。同时,在水草丰裕的情况下,梅花鹿、糜鹿等野生资源也比较丰富,焦家遗址居民的渔猎行为也为肉食提供一定的来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焦家遗址居民的肉食来源供应,是以家养动物猪为主的。也就是说,来源比较稳定,人们可以按需求量有计划的喂养和屠宰,而不是依赖于不稳定的野生资源。已经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生存方式。



四、通过骨骼来分析人们对动物取食的几个特点
1.如果进一步分析骨头各种类数量的话,会发现无论是猪骨或者鹿骨,除了上下颔骨发现最多以外,往往肱骨、桡骨、股骨、胫骨和肩胛骨发现的数量,要比腕骨、跗骨、趾骨等要多得多。这一方面是颔骨、四肢骨等型体大、骨质硬,有利于遗留等自然原因,另一方面,也主要是因为留存下来的这些骨骼,往往是带肉比较多的部位,而带肉少的部位,可能被人们遗弃了。
就一种动物全身骨骼被发现的概率来说,猪骨虽然各种骨头数之间有差异,但无论是颔骨,还是四肢骨,与总量相比,都在50%以下;而鹿骨上述这些骨骼发现率要远远高于其他部位的骨骼。这可能与屠宰地点有关,鹿是野生动物,还且形体比较大,在70-100公斤之间,将整只鹿搬运回住地,显示困难不小。那么猎人势必要在捕猎地先将鹿进行初处理和分割,将带肉较少的部分遗弃在外,然后再将带肉多的部分扛回来,再进行细处理。还有猪骨有破坏程度也相当大,是因为人们在取食时比较充分,比如敲骨吸髓等,尽量把可食部分都挖掘出来。



2.与水产动物骨壳一样,动物骨骼上也存在少量烧迹或烧黑现象,除了遭遇大火焚烧之外,应当与人们的食物加工有关。一方面,有烧烤动物骨肉的做法,架火将肉烤熟食用,另一方面又不全是烧过的,因为当时虽然没有铁锅铜锅,但有陶器,如果将陶器中加入适量的水,煮食肉类,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3.骨骼上还有一定量的食肉动物和啮齿动物咬迹,这可能要归功于狗的功劳了。在人们吃完肉后,再由狗啃咬,留下的犬齿印,或者丢在野外,老鼠、野兔再进行最后一轮分享。
4.在鹿骨、猪骨和蚌壳上,还有明显的磨迹和钻孔。特别是鹿骨,在鹿角附近的骨头上和肢骨上,数量居多,这是因为鹿角质地坚硬,肢骨修长,是很好的制作骨器的原材料。蚌壳也多用来制作工具,或者当做装饰品。在发掘的215座墓葬中,其中有25座内发现骨器,有骨梳、束发器、骨锥、骨雕筒等。在4座大型墓葬中,都发现有制作精良、造型优美的骨雕筒,骨壁较薄,四周都有雕刻的各种花纹。还有34座墓葬中发现蚌壳器具或装饰品,或者是墓主人身上佩戴,或者置于主人身旁。



五、焦家遗址生活景象复原
在气候湿暖、山绿天蓝的鲁中大地上,生活着一个身强力壮的族群,他们一方面种植粟黍,收获以后作为家常食物,另一方面还养着猪狗。
在闲暇之余或者专门的男子,带上狗、木枪、木棍、石块,三五成群地到周围茂密的树林、草丛中追逐野鹿、野兔、飞鸟(也有兔骨和鸟骨,只是量少,前文并未讲述);或者来到河湖边上,捕捞各种鱼类和蚌螺类。大多种情况下,野味并不那么丰裕,就可以从猪圈中拉出一头猪来,照样可以吃得很丰盛。
晚上人们架起篝火,吊起陶制器具,一边熬米粥,一边煮肉,或者用树枝叉起肉块来,边烤边吃。跟着主人跑了一天的狗儿们,也钻在人们中间,抱着人们扔下的骨头啃来舔去。文章开头提到,男子平均身高1.72米,而据有关资料显示,现代中国男子平均身高不过1.7米,影响人们身高的因素可能很多。有关学者也对焦家人体遗存做过研究,当时的人们,大都能获得人体所必要的营养成分。



级别较高的人死去,人们也不忘在他们的墓中放置一定量的肉食或者整只的猪狗,让他们到另一个世界中继续享用。一定的时间内,也会在祭祀过程中,摆上整的动物或猪头、猪蹄,来纪念他们。
当然,由于大量的有机物都在长期变化中消失了,笔者掌握的资料也有限,所以只能进行一个大概的推断和描述,有错误的地方,还请各位行家们指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里供奉佛像能吃肉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