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徽直径怎么测量

  行用钱方面,以天津钱币收藏家齐宗佑先生收藏的清代咸丰钱币较具特色,枚枚经过拓片研究与出版,体现了老一辈的钱币收藏家严谨的治学精神,可供我们当今钱币爱好者借鉴。


清·咸丰重宝宝川当十试铸样钱

著名咸丰钱收藏家齐宗佑旧藏。
出版:《咸丰钱的版式系列》 P517,齐宗佑著,中华书局2013年出版

清·咸丰宝泉当十母钱、样钱一组两枚

说明:著名咸丰钱收藏家齐宗佑旧藏。
出版:《咸丰钱的版式系列》 P44-45,齐宗佑著,中华书局2013年出版

清·咸丰重宝宝泉当十、当五十样钱一组两枚

说明:著名咸丰钱收藏家齐宗佑旧藏。

出版:《咸丰钱的版式系列》 P65、P68,齐宗佑著,中华书局2013年出版

清·咸丰重宝宝迪当十铅样一组两枚

说明:著名咸丰钱收藏家齐宗佑旧藏。
出版:《咸丰钱的版式系列》 P552,齐宗佑著,中华书局2013年出版


清·咸丰重宝宝源当五样钱

说明:著名咸丰钱收藏家齐宗佑旧藏。
出版:《咸丰钱的版式系列》 P232,齐宗佑著,中华书局2013年出版

五代十国·永隆通宝背上闽下月

出版:《闽钱集珍》P11、P13,李共青、孙浩、孙惠民编,2007年出版

明·洪武通宝背十福(细字版)

出版:《闽钱集珍》P26,李共青、孙浩、孙惠民编,2007年出版

清·咸丰通宝宝福一十试铸样币

出版:《闽钱集珍》P49,李共青、孙浩、孙惠民编,2007年出版

清·咸丰通宝宝福一十样钱

清·咸丰通宝宝苏当五样钱


  机制币方面,民国收藏家鲍昫昴先生收藏的的铜元样币可以完美体现清代及民国铜元制作的最高水准。

民国·十九年(1930年)四川造币厂铸梅花党徽图壹分铜辅币样币

说明:民国著名藏家鲍昫昴旧藏,由其亲属友情提供。本品铸后因收到四川省议会与成都总商会的反对,未能发行,存世红铜样币已十分鲜见,黄铜样币更为稀世珍品,属民国铜元珍品之一。

民国·二十九年(1939年)蒋介石像中央造币厂桂林分厂二周年纪念铜样币

说明:民国著名藏家鲍昫昴旧藏,由其亲属友情提供。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五月中央造币厂桂林分厂五周年纪念铜样币

明:民国著名藏家鲍昫昴旧藏,由其亲属友情提供。

民国·南京太平路胡玉兴银楼足赤麒麟金币

出版:《珍稀花钱百款赏鉴》P127-129,郑轶伟著,上海文化出版社2011年出版

  现代的勋章起源可以追溯到欧洲君主制与中世纪骑士精神的建立。欧洲君主模仿十字军东征的军事传统,授予骑士们勋章,这样,在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以受勋为荣的传统。勋章算是国家荣誉的象征,而且是国家历史发展的见证。

  徽章方面,时间跨度从清代、民国到新中国,其中有部分是由徽章获得者亲属提供。


清·第一版二等双龙宝星勋章

说明:自鸦片战争后,清庭逐渐意识到引进外籍人才的必要性。为了激励外籍人才的积极性,政府选定了几种奖赏形式:传旨嘉赏、通知各国自主奖赏、赏赐银两,以及赏赐功牌。其中,洋人对于功牌仿佛更为痴迷,因为其形制看起来有点像西方的勋章。这引发了清廷的注意。 
于是,清政府得出了“功牌为洋人所重,无论或赏银两或赏物件,均不可无功牌”的结论。光绪七年(1881年),《奏定宝星章程》也应运而生,该章程统一了宝星的名称、等第与式样、执照、颁赏程序等。“中国之旗帜,向例以绘画龙文为识”的特点,成为了宝星之上“錾以双龙”的由来,并由此得名“双龙宝星”。
得到一枚宝星并不容易。当时申请赏赐一枚宝星,必须经过层层审核,实际贡献和身份地位都是被考察的对象,如果复查无异才能给予颁赏。 
双龙宝星勋章多数颁发给了外国人,直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八月,双龙宝星勋章才开始颁发给中国人。但多为王公贵族。佩戴勋章所带来的荣誉感和新鲜感,以及勋章所代表的西方价值文化的诱惑,形成了新的风尚。许多大臣以佩戴勋章为荣。双龙宝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勋章鼻祖。


民国·国民政府一等景星勋章正副章一对二枚(配原盒、绶带)

说明:民国阎锡山秘书长贾景德旧藏,由其亲属友情提供。民国时期国民政府一等景星勋章,背“印铸局制”,编号:9。景星勋章中心五角星图案寓意德星,属文职勋章,于民国三十年颁行,分一至九等,一、二等为大绶,授予对国家政务有勋劳之公务人员,及对国家社会贡献卓著之非公务人员或外籍人士。

1. 凡本网注明“来源:西泠拍卖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西泠拍卖有限公司网站(西泠拍卖网),转载请注明“来源:西泠拍卖网”。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西泠拍卖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西泠拍卖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西泠拍卖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们将会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内容。

“七一”前夕,记者探访我省惟一一家党徽生产企业

全国七成党徽就出自这些人之手

制作党徽既严谨又十分严肃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徽成为一道庄严而又神圣的风景。很多党员把党徽戴在胸前,其实并不知道党徽是怎样制成的。在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坐落着我省惟一一家专业的党徽定点生产企业,据称全国70%的党徽都产自这里。“七一”前夕,记者来到这里,目睹了党徽的生产过程。

6月28日下午,记者来到岳西县来榜镇。这是一个生态优良、环境优美的小镇,居民只有2万多人,安徽兴皖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就坐落在镇上。

在这家公司,刘经理带领记者来到仓库,只见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式样的党徽、国徽和警徽。刘经理不无自豪地说,该公司生产的最大党徽直径达3.5米,最小的直径只有2厘米,而全国70%的党徽都产自这里,他们生产的一枚国徽曾经挂在中南海新华门。

在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加班加点,他们要在7月1日之前赶制一批党徽。“今年是建党90周年,我们接到的订单比往年多了50%,其中最远的订单来自新疆。”刘经理说,企业自1996年以来共为20多个省市自治区生产党徽、国徽8.1万枚。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作为全国仅有的几家生产党徽、国徽的企业之一,这家公司还参与了国家标准的制订,具有一套完善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

“党徽、国徽的生产过程十分考究,要经过制作模具、铺设胶衣、用玻璃纤维布粘贴、固化后脱模、烤漆、贴金、打磨清理等十几道工序。”已经有十几年经验的工人刘玉玲说,“这不仅仅是个技术活,工作中我们都怀着崇敬的心情,既严肃又自豪。”

“生产党徽则要经过中组部批准,生产国徽要经过国务院办公厅批准,目前全国共有6家国徽生产厂家,生产党徽的只有3家。”刘经理说,过去原料主要是铸铁,太过沉重,悬挂十分不便,抗腐蚀性也较差;目前用的是新型材料,如铝合金、玻璃钢,不但耐腐蚀,而且可以保持5年不变色。

岳西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全国有名的烈士县,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曾有16万人光荣牺牲。改革开放以后,作为革命老区,又是纯山区县,岳西力求抓住每一个富民强县的机遇。

1989年,当时的岳西县玻璃钢工艺制品厂和该县相关领导带着制作好的国徽和党徽样品来到北京,想申请成为国徽、党徽定点生产厂家。在获准试生产以后,该厂于1991年制作了50枚不同规格的党徽分散在全国不同气候条件的地区试挂,经过5年时间的考验,党徽质量通过了有关部门的鉴定。

1996年,这家工厂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定为党徽定点生产企业;1997年,被国务院办公厅定为国徽定点生产企业;2001年又获公安部批准,成为全国4家定点生产警徽的企业之一。

储青本报记者王从启摄影报道

      岳西网凡注明"来源岳西网"的所有作品和任何资料的版权,均属岳西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

文章关键词: 岳西,党徽定点生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党徽丢了可以自己去买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