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烘干竹笋?

禾本科(Gramineae)中竹亚科(Bambusoideae)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的可食用嫩肥短壮的芽,别名笋,古名竹萌、竹芽、竹胎。每100g鲜竹笋含干物质9.97g、3.28g、碳水4.47g、纤维0.9g、脂肪0.13g。富含天冬素,对人体有滋补作用。

起源:原产中国。《本草纲目》()已有记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全世界计有30个属550种。盛产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亚洲东部种类最多,达320种,其中印度136种,缅甸39种,菲律宾30种,新几内亚8种,朝鲜也有。美洲有179种。南非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有个别种类,亚洲西部欧洲几乎没有发现野生种,非洲极少。中国是世界上产竹最多的国家之一,共有22属、200多种,分布全国各地,以珠江和长江流域最多,秦岭以北雨量少、气温低,仅有少数矮小竹类生长。

分类与分布:主要笋用竹有:

植物学性状及生育条件:须根系。竹竿基部和竹鞭节上有大量须根。竹竿由茎、竿基、竹柄三部分组成,竹枝由竹竿节上的芽萌发长成。叶的大小、形状、色泽依竹种而异,亦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竹叶的盛衰直接影响发鞭和出笋产量。开花是植株衰老的标志,一旦开花植株死亡。

竹笋是竹竿的雏形,纵切面可见中部有许多紧密重叠的横隔,为以后竹竿内的节隔;包在横隔周围是肥厚的笋肉,为以后竹竿的竿壁。笋肉被笋箨包裹着。笋肉、横隔及笋箨的柔嫩部分均可食用。

喜温暖,毛竹在年平均温度14-20℃的地区都可种植,以16-17℃(夏季平均温度在30℃以下、冬季4℃左右)最宜。麻竹、绿竹和刺竹要求年平均温度18-20℃(其中一月份平均温度6-8℃),慈竹适宜年平均温度16-18℃(其中一月份平均温度2-4℃)。丛生型比散生型的竹种要良好、pH值4.5-7.0的土壤。抗旱力弱,干旱会抑制营养生长而促进生殖生长;过湿也不利地下茎和根系的呼吸与代谢;积水会引起地下部腐烂。

按竹笋地上部的分布状况及地下茎的生长习性分为散生型、丛生型和混生型三类。散生型的竹种有竹鞭,能在土中横向伸展,竹鞭上有节,节上长侧芽并生出鞭根。发育良好的侧芽,一部分发展成笋(称鞭笋),另一部分抽生新鞭。

栽培技术:以营养繁殖为主,如母竹移植、竹蔸移植、移鞭、移笋、竹竿压条、竹竿扦插等。母竹移植法应用最多,其优点是成活率高、新竹发展快、成林早,但每殖系数小、母株体积大搬运不便。早竹类宜选基部直径为2-3cm的二年生竹作种。竹枝扦插宜选壮健的1-2年生的嫩竹上的侧枝。一般竹节上生3条侧枝,居中者根原基少、发根难,应选左、右两边的侧枝扦插。长江流域毛竹的适宜栽植时期为11月至翌年2月,以年前为好;冬季寒冷地区宜春季进行;珠江流域母株移植为4月至5月。侧枝扦插材料用7月间侧枝基部刚生出气根者为宜。毛竹母株移植每亩20-35株、移竹蔸或竹鞭每亩40-55株;早竹、淡竹、石竹、白哺鸡竹等中小型笋用竹,移竹每亩50-75株,移鞭每亩60-90株;丛生类型的麻竹每亩40株左右,绿竹70株左右;大头曲竹每亩约60穴,每穴2株。栽植后将土压紧和灌水。按氮、磷、钾为5:1:2的比例施肥。及时除草松土、埋鞭或覆土盖鞭。散生型新竹出笋后,每隔3m左右选留一株长势健壮的成竹。笋用毛竹林每亩留母竹60-70株,7年以上的老竹一般于冬季砍伐,留养同等数量的新竹代替,以保持合理密度。丛生型一般在9月选留母竹,选留位置应宜于挖笋。3年以上的老竹于冬季砍伐。每隔3-4年清理一次老竹头,进行培土,使竹丛不断更新。

竹笋采收:毛竹鞭抽生后3-6年为发笋盛期。冬季可挖冬笋,清明前后开始采收春笋,8月采收鞭笋。早竹类的春笋品质比毛竹佳,鞭笋产量比毛竹高。丛生型竹栽植后2-3年开始收笋,5-6年产量最高,每年4月至11月为采收期。7月至8月为盛收期。竹笋的笋头刚露出土面为采收适期,过迟采收,纤维多具苦味,采收时扒开笋周土壤,露出竹鞭,据此用笋刀切断笋的基部,挖后将坑穴用土填平。

竹笋生产有大小年现象,在管理上应掌握大年适当减少留养的新竹数量,改善营养条件,增加当年发鞭和孕笋数量,以使第二年出笋量增加;小年适当增加留养新竹数量。数年后达到每年留养新竹数基本相同,逐渐消除大小年差距。竹笋生产还有退竹现象,竹笋中途停止生长并逐渐干枯或腐烂,发生原因是营养不良、竹鞭距母株较远营养供应不足、竹鞭或竹头受刀伤影响养分输送、笋芽受不良条件影响和竹笋被虫蛀食等。竹的虫害比病害严重:主要虫害有竹笋禾夜蛾、竹直锥大象虫、江苏泉蝇等。用敌百虫等杀虫剂防治,及时挖除受害竹笋,杀死幼虫。

将竹笋切成一条条放入高压锅,加入水和适量的盐煮个10分钟;接着煮好后焖30分钟捞出放在太阳下晒5-7天即可。晒干之后采用真空包装或密封包装,然后存放于阴凉、干燥库里即可。干竹笋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四季菜品,这种菜品含有高能量,每一百克竹笋中含有十九千上半部分的蛋白质与三克左右的脂肪,干竹笋中的维生素与矿物质含量都很高,可以满足身百体各器官的营养需求。

本实用新型属于烘干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笋用烘干机。

现有技术中笋干加工一般都采用先将鲜笋煮熟再暴晒的方式进行制作,加工效率较低,且需要较大的暴晒场地,不适用于大规模制做笋干,而目前市面上的烘干机温度和烘干速度难以控制,容易将鲜笋烘干至过老甚至烤糊,同样也不适用于笋干加工。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u,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竹笋烘干用带式烘干机,包括出烘干装置主体、入料箱主体和集气过滤盖,所述烘干装置主体的一侧设有入风口,且入风口的一侧设有大功率暖风机,所述大功率暖风机的外表面设有暖风机开关,所述暖风机开关的一侧设有消音器,且消音器的底端设有暖风机底座,所述入料箱主体的内表面设有入料传送带,且入料传送带的上端设有入料带转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竹笋烘干用带式烘干机,设有集气过滤盖、烘干传送带和消音器,能够对烘干物料后的气体进行过滤再排出,更加的环保并能多次烘干保证了烘干的质量,同时可以消除暖风机带来的巨大的噪音,适用不同工作状况,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但是现有竹笋烘干机存在着对竹笋的烘干温度上升较慢,加工效率低,加热时热量外散比较多,能耗浪费比较大,且对竹笋烘干时排出的废水不能够进行及时处理,长时间运行容易造成烘干机内部腐蚀,寿命较短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竹笋用烘干机显得非常必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竹笋用烘干机,以解决现有竹笋烘干机存在着对竹笋的烘干温度上升较慢,加工效率低,加热时热量外散比较多,能耗浪费比较大,且对竹笋烘干时排出的废水不能够进行及时处理,长时间运行容易造成烘干机内部腐蚀,寿命较短的问题。一种竹笋用烘干机,包括柜门,柜体,旋转烘干装置,电机,温度传感器,把手,集水槽,废水箱,控制器,显示屏,操作面板和万向轮,所述柜门采用两个,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柜体的前侧中间位置;所述旋转烘干装置设置在柜体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柜体的上侧;所述温度传感器嵌装在柜体的内部顶端靠左位置;所述把手采用两个,并通过焊接固定在柜门的中间位置;所述集水槽设置在柜体的内部底端中间位置,并通过水管与废水箱连接;所述废水箱通过螺栓固定在柜体的外侧下端中间位置;所述控制器通过螺栓固定在柜体的右侧上端;所述显示屏嵌装在控制器的上侧;所述操作面板嵌装在控制器的下侧;所述万向轮采用四个,并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柜体的下侧四角位置。

所述柜体包括柜体框架,快速加热管和外护板,所述快速加热管卡接在柜体框架上,并呈规则排列;所述外护板包括硅酸铝纤维板和钢板,所述钢板采用双层,并焊接在柜体框架的外侧;所述硅酸铝纤维板设置在钢板的中间位置;所述快速加热管具体采用红外线石英管。

所述旋转烘干装置包括主轴,铺放板,出水口和集水管,所述主轴的上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下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柜体的下侧中间位置;所述铺放板焊接在主轴上,并采用四个呈规则排列;所述出水口开设在铺放板的端侧;所述集水管套接在出水口的下侧,并沿主轴连接至集水槽的上端。

所述控制器包括处理器,控制模块,监测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控制模块,监测模块和显示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机,操作面板和快速加热管连接;所述监测模块通过导线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显示模块通过导线与显示屏。

所述电机具体采用zf型;所述温度传感器具体采用pt100型;所述显示屏具体采用lcd1602型,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旋转烘干装置转动,实现竹笋的翻转,显示屏配合温度传感器能够方便的将柜体内的温度呈现出来,实现实时监测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快速加热管和旋转烘干装置的设置,通过快速加热管呈规则排列,能够实现对放置在铺放板的竹笋进行快速加热,同时配合电机带动旋转烘干装置转动,能够竹笋的多方面受热,提高加工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外护板的设置,采用双层钢板,并在钢板的中间设置硅酸铝纤维板,隔热效果好,保证外部热量不扩散,空气热量下降,改善车间温度环境,电能节省明显。

3.本实用新型的集水管和集水槽的设置,通过将集水管套接在出水口上,并沿主轴汇集至集水槽中,能够有效的防止长时间运行时,竹笋排出的水对烘干机的内部造成腐蚀,提高烘干机的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柜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旋转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控制器的系统示意图。

1-柜门,2-柜体,21-柜体框架,22-快速加热管,23-外护板,231-硅酸铝纤维板,232-钢板,3-旋转烘干装置,31-主轴,32-铺放板,33-出水口,34-集水管,4-电机,5-温度传感器,6-把手,7-集水槽,8-废水箱,9-控制器,91-处理器,92-控制模块,93-监测模块,94-显示模块,10-显示屏,11-操作面板,12-万向轮。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竹笋用烘干机,包括柜门1,柜体2,旋转烘干装置3,电机4,温度传感器5,把手6,集水槽7,废水箱8,控制器9,显示屏10,操作面板11和万向轮12,所述柜门1采用两个,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柜体2的前侧中间位置;所述旋转烘干装置3设置在柜体2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电机4通过螺栓固定在柜体2的上侧;所述温度传感器5嵌装在柜体2的内部顶端靠左位置;所述把手6采用两个,并通过焊接固定在柜门1的中间位置;所述集水槽7设置在柜体2的内部底端中间位置,并通过水管与废水箱8连接;所述废水箱8通过螺栓固定在柜体2的外侧下端中间位置;所述控制器9通过螺栓固定在柜体2的右侧上端;所述显示屏10嵌装在控制器9的上侧;所述操作面板11嵌装在控制器9的下侧;所述万向轮12采用四个,并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柜体2的下侧四角位置。

所述柜体2包括柜体框架21,快速加热管22和外护板23,所述快速加热管22卡接在柜体框架21上,并呈规则排列;所述外护板23包括硅酸铝纤维板231和钢板232,所述钢板232采用双层,并焊接在柜体框架21的外侧;所述硅酸铝纤维板231设置在钢板232的中间位置;所述快速加热管22具体采用红外线石英管。

所述旋转烘干装置3包括主轴31,铺放板32,出水口33和集水管34,所述主轴31的上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下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柜体2的下侧中间位置;所述铺放板32焊接在主轴31上,并采用四个呈规则排列;所述出水口33开设在铺放板32的端侧;所述集水管34套接在出水口33的下侧,并沿主轴31连接至集水槽7的上端。

所述控制器9包括处理器91,控制模块92,监测模块93和显示模块94,所述处理器91分别与控制模块92,监测模块93和显示模块94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92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机4,操作面板11和快速加热管22连接;所述监测模块93通过导线与温度传感器5连接;所述显示模块94通过导线与显示屏10。

所述电机4具体采用zf型;所述温度传感器5具体采用pt100型;所述显示屏10具体采用lcd1602型,电机4通过联轴器带动旋转烘干装置3转动,实现竹笋的翻转,显示屏10配合温度传感器5能够方便的将柜体2内的温度呈现出来,实现实时监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首先将竹笋放置在铺放板32上,关闭柜门1,通过操作面板11发布指令操控处理器91通过控制模块92控制电机4和快速加热管22启动,通过启动电机4带动主轴31的联动,同时铺放板32上的竹笋能够实现在柜体2内跟随旋转,使得竹笋的受热更加均匀,同时铺放板32的端侧开设有出水口33,能够将竹笋烘干时排出的废水通过集水管34沿主轴31的方向汇集至集水槽7中,并且集水槽7与废水箱8联通,能够有效的防止废水对烘干机的内部进行腐蚀,提高烘干机的使用寿命,通过采用快速加热管22能够实现柜体2内的快速升温,能够提高竹笋烘干的效率,柜体2的外护板23采用双层钢板232,并在夹层中设置有硅酸铝纤维板231,能够保证热量的不扩散,改善生产环境。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竹笋烘干流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