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头这句话什么意思?

高二语文教案:《氓》(通用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二语文教案:《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二语文教案:《氓》 篇1

  1、学习《氓》作为叙事诗的特点和对比手法的使用,体会诗歌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2、背诵课文,熟练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

  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讨论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 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

  纪春秋中期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如《信天游》中的“羊群要有领头的羊,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

  《卫风 氓》是一首叙事诗。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叙事,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氓》在回忆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比兴手法的运用,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三、播放录音,同学梳理字词

  四、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什么诗?从表达方式上看,是一首什么词?采用第几人称叙事抒情的?

  明确:爱情诗,叙事词,第一人称

  1、在第一节中,诗作的叙事节奏颇似电影蒙太奇手法,选取了三个视觉效果极强的场面来表现。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这三个场景。

  明确:初次相逢――定情相送――约期相别

  2.氓最初给女主人公的印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蚩蚩”,忠厚老实

  3.氓是如何来提亲的?女主人公怎样对待他,是否马上答应了他?

  女主人公:深情远送“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婉言拒绝“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4.男主人公是如何回复女主人公的话?婚事是否谈成?

  男主人公:(想象)生气

  女主人公:“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5、提问:在这些场景中表现了两人什么性格?姑娘与心上人约定了婚期,在漫长的等待中,姑娘是什么样的表现?

  明确:男青年表里不一、急躁、任性姑娘则温柔、体贴、情深意重、 传统 、 善解人意。

  “乘彼”等六句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热恋中的少女的心理及表现。

  “复关”大概是男青年的居住地。姑娘一会“泣涕涟涟”一会儿“载笑载言”,足见对男青年的思念及深情。恋爱中的姑娘是那样的天真、活泼、热烈。

  高二语文教案:《氓》 篇2

  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培养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作的能力。

  2、反复朗读并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3、理解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1、熟背本诗,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2、比兴手法的运用,及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一、 导入:(放录音)让学生听歌曲《在水一方》。

  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 [明确]《诗经》中的《蒹葭》,

  教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诗经》中的其他作品。

  二、 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社会生活。

  原本只称《诗》,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共160篇,大都是民间的歌谣,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成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

  “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与 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在春秋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形成和父系社会的确立,爱情的不自由和男女的不平等逐渐产生,《氓》就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婚姻给女性造成的巨大创伤。

  放录音:第一遍,提醒学生注意 字音和节奏(二二节拍)

  指名两位学生朗读,并让其说明这样读的理由。

  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诗歌的语气 语调,把握主人公起伏的情感)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于—吁 无—毋 说—脱等等

  2.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的词语(至于 以为 泣涕 子 贿 宴)

  3.找出文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其黄而陨:黄,名词活用作动词,变黄。

  士贰其行:贰,数量词作动词,有二心。

  二三其德:二三,数量词作动词,经常改变。

  六、小组讨论 理清思路(用两个字概括诗歌大意)

  明确:恋爱 婚变 决绝(板书)

  七、自主 合作 探究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请一位同学说说故事情节。

  1. 学习“恋爱”部分(一二章)

  ⑴学生集体朗读此部分后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

  明确:相见 定情 送别 约期 (布置作业:将这一部分改写成现代文,加入合理想象)

  ⑵品味“相约送别”场景中的语言,概括两人性情。

  明确:氓:急噪 任性

  姑娘:温柔 体贴 痴情 迁就男子 这也预示两人今后的悲剧婚姻生活。

  [3] 从“子无良媒”到“秋以为期”,女子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讨论) 明确:女子先言“子无良媒”,是出于对“礼”的一种遵从,古礼认为女子嫁人,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不然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后又言“秋以为期”,说明女子冲破了“礼”

  的束缚,勇敢地与“氓”私订终身。

  [4]朗读第二章,请学生展开想象,女子思念男子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让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当时女子的心理细 微变化。(“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提问:从这两章中我们能不能对当时的社会风俗习惯有所了解?

  A、当时的商业活动是物物交换—“抱布贸丝”

  B 、占卜文化—“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C、婚姻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2. 学习“婚变”部分(三 四五章)

  n 朗读第三章,提问:

  ① 本章讲述了什么内容?(明确: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② 既然是劝诫女子不要痴情,为何又要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是否多余?以及第四章中“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也同样提到了桑叶,有何特殊含义?

  不多余。使用的是比兴手法。以桑叶新鲜润泽的自然情状喻女子年轻貌美之情状,也指两人恋爱时情意浓密;以桑叶枯黄掉落的自然情状比喻女子年老珠黄之情状,也指氓变心感情枯竭。同时由桑树引发对自己年长色衰,惨遭遗弃的叙述,这是“兴”。整体看有以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比兴手法可以激发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⑴ 请一学生朗读,提问:开头几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举例说明。

  [明确]比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⑵文中的比兴有何特点?

  [明确]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n 朗读4、5两章,提问:

  ① 女子婚后生活如何?(明确:女子嫁给男子后辛勤劳作,任劳任怨,尽妻子的职责,而男子却“至于暴矣” “二三其德” “士贰其行”,且女子家人“咥其笑矣”。)

  ② 兄弟为何嘲笑她?(学生讨论)

  总结:(情景想象,女子回家后会对兄弟说什么话?)

  a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私定终身,违背当时礼节。

  b兄弟认为女子不懂得顺从丈夫。

  ③ 推测当时社会女子的地位和命运?(由于社会政治历史原因,女子将一生所有的幸福 寄托在爱人身上,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剧。联系现实,不要丧失自我个体的独立性。)

  ④ 面对男子的背弃,女子是否是忍声吞气,苦苦哀求男子回心转意?

  高二语文教案:《氓》 篇3

  1、学习《氓》中对比手法的使用,体会诗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2、了解诗中赋、比、兴的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3、在诵读中理解、鉴赏课文,使学生逐步培养诵读文学作品的习惯

  1、把握《氓》中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2、把握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及人物形象

  1、让学生在日常写作中正确学习、应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2、把本课升华为对学生“理智的爱”的教育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增强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2、探讨法:以学生为主,还课堂于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跟课堂气氛

  自古以来,爱情就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一个主题为世人所歌颂。纵观历史,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悔;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浪漫;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取舍;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忠贞。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首与爱情有关的诗歌——《氓》

  《氓》选自《诗经》中的“国风”,讲到《诗经》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诗经》?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陈述铺叙的意思

  比:以彼物比此物。即对人或对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即借助其它事物作为诗歌发端,已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1、由老师朗读一遍课文,大家在听的时候找出你认为应该注意的或不懂的字词,包括课文中的注释部分。(通假字——于通吁,感叹词 说通脱,摆脱 无通勿,不要 泮通畔,边岸 至于顿丘:至于—到达 将子无怒:将—请,愿 乘彼诡垣:登上那倒塌的墙 以我贿迁:贿—财物,指嫁妆

  体无咎言:体—卦象 ; 咎—灾祸 其叶沃若:沃若—润泽的样子 无与士耽:耽—沉溺

  自我徂尔:徂—到 三岁食贫:三岁—指多年 ;食贫—食物贫乏指生活贫困 淇水汤汤,渐车帏裳:女也不爽 士也罔极 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 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 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

  2、全体学生齐读课文。

  3、总体概括:按诗歌的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诗歌分为抒情诗跟叙事诗,那大家觉得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请用最短的话复述这首诗。(恋爱——婚后——决绝)恋爱——婚后——决绝各是在文中的哪些部分?

  4、让一个学生领读“恋爱”部分,讨论这首叙事诗是以第几人称来叙事?

  体会在第一部分中氓和女子的形象各是怎样的?(氓:易躁易怒,为下文的爱情悲剧做铺垫。 女子:温柔'热情(送子涉淇,将子无怒) ,不见复关,既见复关(一悲一喜,既写出女子感情专一炽烈,又写出其纯情痴情))

  5、这一部分是回忆追述恋爱生活。它的基调是什么?(热情、幸福)

  6、让一个学生领读“婚后”部分,让学生自由讨论分析这一部分。

  (第三段——比兴手法的运用:以兴起,总结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 以“桑”设喻,“其叶沃若”喻女子青春美丽; 以“鸠”“无食桑葚”喻女子不要对男子过分迷恋。 比的运用,写出了女子内心的痛苦。写女子的悲叹,点出悲惨的教训,表现出女子内心的悲痛,也用以告诫后人

  第四段——以兴起,正面写男子变心。又以“桑”设喻,“其黄而陨”喻女子年老色衰。以“淇水”起兴,写出婚姻的不幸,并点出婚姻不幸的根源和女子的清白。

  第五段写婚后的辛劳,不幸,再加上无情男子的瘧待伤上加伤。

  人物形象:勤劳善良(女子),背信弃义、冷酷无情(男子)

  基调:怨恨、沉痛)

  7、让一个学生领读“决绝”部分,以同样的方式思考总结这一部分,教师从旁引导

  (以淇、隰起兴,写出女子的反省,女子意识到凡事都有个度,忍耐有,爱情也有。女子通过反思而变得刚强。)

  1、高尔基说过,情节的发展史就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结合本课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

  (随着情节的发展,主人公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从原先的温柔痴情到成熟刚毅、坚强果断)

  2、这首诗的题目是《氓》,如果要给题目添个定语,或副标题(例:无情的氓),你会怎么添,为什么?

  3、从这篇课文中大家学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引申到中学生恋爱问题,引导他们“理智的爱”)

  这是一首弃妇诗,叙述了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过程,充满了对负心人的控诉,最后通过反思变得刚强,清醒过来,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氓》在回忆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

  2、写一篇关于的《氓》随感,字数不限。

  高二语文教案:《氓》 篇4

  1、了解《诗经》的文学常识和现实主义风格。掌握《氓》的故事情节及《采薇》中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2、熟读课文,分析比兴手法的表达效果,体会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中的重章叠唱的章法,感受其效果。

  1、理解《氓》作为叙事诗的特点和对比手法的使用效果。

  2、学习《采薇》中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1、熟读两首诗,分析比兴手法的表达效果,体会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氓》是《诗经·国风·卫风》中最为有名的“弃妇诗”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恋爱风气比较自由,桑间濮上,幽期密约,用诗歌表达情愫,以选择配偶同时,封建意识正在发展,男尊女卑之风已形成妇女逐渐丧失了经济上和人格上的独立而处于从属地位。阅读这首带有叙事性质的长诗,不仅可以对先秦人们关于爱情、婚姻的观念及其社会状况做个管窥,且可了解我国诗歌在童年时代达到了怎样的艺术高度。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②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共105篇,《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③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共40篇。

  所谓《诗经》“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缩词来状物、拟声、穷貌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氓()淇水()愆期()将子无怒()

  载笑载言()体无咎言()尔卜尔筮()()

  其黄而陨()无食桑葚()自我徂尔()淇水汤汤()来即我谋()

  言既遂矣()无与士耽()以我贿迁()女也不爽()渐车帷裳()()

  士也罔极()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咥其笑矣()及尔偕老()隰则有泮()言笑晏晏()亦已焉哉()躬自悼矣()

  (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古义:今义:)

  (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古义:今义:)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古义:今义:)

  (4)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古义:今义:)

  (5)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古义:今义:)

  (6)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古义:今义:)

  (7)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古义:今义:)

  (8)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古义:今义:)

  (9)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古义:今义:)

  (10)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古义:今义:)

  (1)三岁食贫()(2)士贰其行()

  (3)二三其德()(4)夙兴夜寐()

  古典诗歌的鉴赏首要的是学会诵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顺诗句;读懂诗歌的大致内容,把握诗歌的内容要点;还要读出诗歌情感,读出美的意境因此要注意:

  (1)读出节奏古典诗歌节奏表现了各自不同的式样四言语句多为“二二”节拍,而“五言诗”节拍则多变式,或“二一二”或“一二二”不等

  (2)读出韵律诗歌语句的平仄、高低本身就使其具有一定的韵律,时只要

  加以体会就要感觉到重音、轻音的选择也是读出韵律的重要手段判断轻、重音的基本标准是表达内容和感情的需要,有利于表达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的诗句就应该重读,反之则轻读一句中关键的字词重读语速的选择同样是读出韵律的关系,情绪激昂处则势如破竹、一贯而下,情绪缠绵处则如潺潺溪流,缓缓流出几分哀婉

  (3)读出情调一篇诗歌自有其基本的感情基调:或豪放激昂,或婉约悱恻;或平淡清幽,或深邃哀婉,或高亢悠扬通过诵读,读出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和艺术美

  5、整体感知课文:

  1、请同学分别讲述《氓》的内容,全诗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感情基调?

  1、“氓”最初给女主人公的印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结婚前男女主人公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3、为什么突然写到“桑树”叶落前和叶落后的变化,这是什么手法?

  4、女主人公婚后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5、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在这里有什么作用?暗含什么意思?男女主人公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氓》女主人公为什么会被遗弃呢?(这一桩婚姻悲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从课文中找出具体的依据来证明你的观点

  四、课堂达标与迁移

  1、以“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可以写给氓或女子)

  2、女主人公婚变后还有没有可能获得幸福?

  3、“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两句话揭示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高二语文教案:《氓》 篇5

  1.掌握《诗经》有关的文化文学常识。

  2.掌握《诗经》两首涉及到的文言现象。

  3.能把握古诗节奏、韵律、感情,恰到好处的朗诵古代诗歌。

  4.能熟练背诵、正确默写这两首诗歌。

  1.体会赋比兴手法及其在诗中的运用。

  2.体会《采薇》重张叠句的妙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把握诗歌内容与感情,培养负责任的人生观。

  (一)了解学生对《诗经》的了解程度

  (二)详细介绍诗经有关常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 说的是内容,“赋、比、兴”说的是手法。

  “风”包括15部分,称作“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

  “雅”分为“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即正,指

  朝廷正乐。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

  “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音乐可能比较舒缓。

  “风”是“诗经”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2.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彰。 比如《阿房宫赋》中的前半部分,由外到内,由建筑到人物,运用铺陈夸张的手法,大笔墨的描写秦始皇的荒淫生活。首先,作者先描写阿房宫工程浩大,宏伟壮丽。“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长虹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这字字句句,无一不表现了阿房宫的宏伟气势。这是写“外”,主要描写楼台建筑,如此的建筑之内,人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接着,文章自然而然进入了第二个层次,描写皇宫内的人物活动。“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如此奢华的生活,除了皇宫内的妃嫔媵嫱,又有何人能够享受得起呢?然而,这些人也有自己的痛苦,她们“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漫立远视,而望幸也;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通过这些描写,作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秦始皇时期奢靡、腐朽的宫廷生活。

  3.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 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 《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 《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

  4.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

  “兴”又兼有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

  高二语文教案:《氓》 篇6

  一.诵读(形式可以多样)诗歌,整体感知

  1.诵读提示: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即读二字后稍作延长或停顿。

  例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听录音,领会阅读技巧,明确本诗写作内容。

  3.学生朗读诗歌,指出《氓》使用“比兴”手法的句子。

  答案:“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

  二.再读诗歌,疏通词句

  1.翻译诗歌,强调文言重点。

  (过程与方法:学生小组讨论翻译,8分钟后,回报成果,老师总结并强调重点文言现象。)

  2.大屏幕展示重点,提问检查。

  解释下列红颜色字词的含义:

  (4)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5)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7)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9)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10)之耽兮,不可说也。

  (11)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12)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13)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15)靡室劳矣。

  (17)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18)兄弟不知,

  (19)老使我怨。

  (20)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三.通过“老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探究→老师指导总结”的过程鉴赏领悟

  1.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诗歌叙述了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的经过,批判男子的负心。

  2.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个女子的形象?

  对爱情与幸福有诚挚的追求、勤劳

  无辜被弃、无奈,不能抗争命运

  3.本诗采用怎样的叙述角度?有何作用?

  运用“我”(第一人称)的好处: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更具亲切感、真实感。

  4.说出《氓》使用“比兴”手法的句子的好处。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1)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是叙事暂时中断,这样就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一览无余;

  (2)所插入的比兴句在内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读者能从中意识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 满,因此,叙事的线索似断似连;

  高二语文教案:《氓》 篇7

  《氓》是人教版高中必修2第二单元第四课《诗经》两首中的第一首,属于《诗经》中“卫风”里的作品。这首诗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由恋爱到结婚再到决绝的爱情故事,人物形象鲜明,情感内涵丰富,代表了《诗经》现实主义的风格。

  本节教学设计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让学生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围绕开展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求,让学生自主学习,疏通文意,教师带领学生以诵读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引,以语言活动为基本探究手段来深入研读文本,挖掘其丰厚的思想、艺术价值。

  1、 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概括,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2、 了解赋比兴艺术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3、 拓展探究让学生发散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能从课内到课外、从故事到现实延

  伸、拓展。过程与方法:

  1、 诵读体会,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2、 小组合作,探究主人公形象,认识其情感变化和婚姻悲剧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其婚姻悲剧的原因,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自信、自强的人生观。

  男女主人公人物形象分析。

  了解赋比兴艺术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学法: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分组讨论探究 合作交流展示

  教法: 点拨 梳理归纳

  精心设计了教学设计,学生用导学案,搜集古代婚姻制度等与本课内容紧密相关的课外知识作为导学案上的知识链接,精美的教学课件,每一组学生都准备了课堂小黑板进行课堂交流展示。

  导入:无论古今,爱情都是亘古不变的主题,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是我们羡慕且称颂的美好爱情,但是爱情里也有不负责任,始乱终弃,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来了解一下《氓》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板书题目)

  检测题1、简要介绍《诗经》(括号部分设空,幻灯片展示)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汉以前被称为(《诗》)或(《诗三百》)。《诗经》六艺内容上是:(风雅颂),手法是:(赋比兴) 形式以(四言诗)为主。《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师强调:《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浪漫主义源头是下一课即将学习的《离骚。》

  检测题2、概括每节诗的内容,理清故事情节。(师生互动,共同评价修正,幻灯片展示)

  1、男子求婚女子许婚;

  2、男女恋人相思,结婚;

  3、劝诫女子不要沉溺爱情;

  4、控诉男子不要移情别恋;

  5、女子婚后生活痛苦;

  6、女子决绝离开。

  故事情节: 恋爱(一二)婚变(三四五)决绝(六)

  师过度:看来同学们预习的还不错,这节课我们在大家预习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作更深一步的分析探究。请同学们带着导学案上的问题快速浏览全诗,然后集体朗诵课文,注意节拍。

  导学案上“课堂探究”部分设计的四个问题给学生12分钟的小组讨论时间。学科长组织本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展示问题形式为:每组一题,抽签决定展示任务;剩下一个小组点评其他小组的回答并打分。问题一、二黑板展示,其他的口头展示。

  问题一:恋爱阶段,男女双方各有何举动?男女主人公反映出什么样的性格?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并填写下表。(学生展示教师点拨,依据学生展示成果生成以下板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依据文本分析男女主公性格,每一个性格的生成都要从课文找到相关依据。

  氓:抱布贸丝 来即我谋 尔卜尔筮(“尔卜尔筮”说明他刚开始对婚姻的态度很郑重其事,认真。)

  任感,现在很多高中生早恋,你现在还处于为自己前途奋斗的年龄,你的未来还是一个未知数,那么另外一个人的将来你更是负担不起,在你展翅高飞的时候,你给自己的翅膀上压上太多的东西,恐怕你会成为折翼的天使。

  问题二:随着情节的发展,女主人公内心的情感是如何让变化的?(学生展示,教师点拨,辅以幻灯片)

  教师点拨:恋爱时: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沉醉爱河 热情幸福

  婚变时: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怨恨沉痛 心如帏湿

  决绝时: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回头是岸 清醒刚强

  师过度:女主人公随着情节的发展情感从沉醉幸福到清醒转身,是什么造成了她情感的变化?她的坚强的形象也值得我们探究。

  问题三:除了婚姻的不幸外,有哪些因素让女子更痛苦?你是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的?(学生口头回答)

  ①使学生明白女主人公婚姻悲剧的发生不但是“氓”的性格多变造成的,更是时代悲剧。

  ②教师可联系古代婚姻制度里女子被休弃的“七出”拓宽学生知识面。

  教师点拨:娘家人的不理解更能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以及女子在爱情和社会中的弱势地位,更能反映出这场婚姻不仅是个人悲剧更是时代悲剧。

  在古代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政治、社会上都处于附庸地位。他们的生活天地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全寄托在丈夫身上。如果遇到一个类似“氓”这样的丈夫,其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幻灯片展示)

  问题四:“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似乎和全文无关,能否删去?为什么?(学生口头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比兴手法在《诗经》中的运用,并了解比兴艺术手法的好处。 教师点拨:不能删去,这是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这种以桑叶新鲜润泽的自然情状喻女子年轻貌美之情状。以桑叶枯黄喻女主人公年长色衰,惨遭遗弃这种两个相关事物或相似事物之间比方就是“比”。

  这两句同时也是“兴”,先说桑树再说氓和女子的爱情故事,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为“兴”。

  整体看有以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化抽象为具体,化无情为有情,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女主人公决绝的转身留给我们一个坚强背影,而男主人公氓的“二三其德”也让我们唾弃,假如你是她(他)的朋友,请你发一条短信或者写一首诗送给她(他)。

  ①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对“氓”的做法持否定唾弃的态度而对女主人公是鼓励支持的态度。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②发散思维,锻炼学生文笔。

  ③与高考语言运用题挂钩,力求表达鲜明、生动、准确、得体。

  同学自由发挥,精彩展示。

  四、师生共结:男主人公“氓”的不负责任让一位痴情纯真的女子遭受了婚姻悲剧,但女主人公决绝的转身留给我们一个坚强的背影,“天涯何处无芳草”,我们祝她幸福。我希望在座的女生同学也能像这位女子一样独立坚强,最后老师把课文中的这句话送给各位女同学“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五、背诵:最后让我们一起看着板书试着来背诵这篇课文。

  六、作业《氓》中哪些诗句是比兴句,好处是什么?

  上课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很不错,讨论热烈,发言积极。展示问题三时学生总结了三点:一是结婚前的幸福甜蜜到结婚后“氓”对女主人公的“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这么大的变化让女主人公很痛苦;二是娘家人的“兄弟不知,咥其笑矣”让女子失去了依靠的坚强后盾很痛苦;三是当时女人地位低下的时代因素。这个讨论结果比我自己预设的答案全面,所以我以学生回答为准。拓展探究题目将本节课推向高潮,学生的答案出乎我的意料,写诗的同学大有人在,比如一位同学写给女主人公“多年泪沾裳,爱恨两茫茫。冷若寒风逝,此戏已散场。世事变无常,勿要空悲伤。愿有一人心,伴你天地荒。”不但给予了女主人公劝慰更是对她后面的生活展开了幸福的期盼。另外一位男同学写给女主人公“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老矣生哀怨。”还有同学写道“一场失败的婚姻并不是你一人之错,不要悲伤,不要哭泣,要乐观向前看,相信你一定能遇到一个与你相伴终生的良人。”这位同学肯定对《诗经》里的《国风·唐风·绸缪》 比较熟悉,“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存在的问题是展示问题一时,学生回答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说女主人公温柔纯真,任劳任怨等这些性格时没有及时点出,导致性格和情感扯到一起混为一谈。另外展示拓展探究问题时,大部分同学都是写给坚强的女主人公的,仅有两名同学是写给“氓”的。以后课前设计应该注意到这些细节问题,可以设计成女同学写给女主人公,男同学写给“氓”,这样更合理。

  高二语文教案:《氓》 篇8

  1、有感情的诵读全诗。

  2、品析语言,感知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

  不知大家有否读过这样一首乐府民歌:《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是怎样感天动地的痴情的绝唱啊!但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有时痴情之人未必能真正得到痴情的回报。

  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诗经》中的《氓》,看看诗歌中痴情的女主人公都遭遇了什么。

  板书课题,展示目标

  一、初读——正其音

  找生试读全文,其余学生边听边勾画读错的字或易读错需重点掌握的字词。

  (齐读)正音:愆qiān期 乘彼垝guǐ垣

  将qiāng子 载zài笑载言

  于嗟xūjiē鸠兮 士之耽兮,犹可说tuō也 自我徂cú尔

  淇水汤shāng汤,

  兄弟不知,咥xì其笑矣

  师作配音范读。生齐读。

  二、再读——懂其文

  借助注释,理解全诗的内容。

  找学生将这首诗歌以恰当流畅的语言韵译。

  三、研读——明其意。

  思考:这首诗歌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生概括:一个女子从恋爱到结婚到婚变到最后被遗弃的内容。

  师做引导:同学们这是从行文内容的角度的概括总结。从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称呼的变化能不能感受到女主人公的遭遇和情感变化呢?

  氓——那个人——人生还只在初见。(初相逢)

  子——古代对男子的敬称——处于浓情蜜意的热恋中,相敬如宾。(爱恋,相思)

  尔——你——比子少了敬称,多了随意,更显亲密——今日我要成为你最美的嫁娘了。(幸福,甜蜜)

  士——青壮年男子——那个男人——感情疏远,视如路人了——婚变(悔,恨,怨)

  尔——你——和你这样的人白头到老,这太令我心生怨恨了。淇水还有岸,隰水还有边,和你这样的人白头到老,这种痛苦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啊!(决绝)(补充诗经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四、品读——识其人。

  在这场重大的人生变故中,你能看出女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1、痴情——送子涉淇,至于顿丘——送哥送到大门外还不行,还要送过淇水来;送过淇水不罢休,还要送你到顿丘。这是又一场的“十八相送”啊!不过这次不是梁山伯送祝英台,而是女子送男子。

  痴情——不见复关,泣涕连连;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2、温柔体贴,迁就男子——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讨论:秋以为期,婚期早还是晚。)

  反复诵读本节诗,读出情感。

  (补充提示:迁就男子,子无良媒,男子易怒,都为后来的婚姻悲剧埋下伏笔。)

  3、朴实,纯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4、对待婚姻很慎重——非我愆期,子无良媒。尔卜尔蓍,体无咎言。

  5、善于反思——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感情是女子生活的全部,却只是男子生活的调剂品,所以“寄言世间小儿女,莫将心事轻许人”。

  引导:作者在写奉劝女子不要沉迷于感情之中前,还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

  桑叶沃若——比喻女子容貌美丽。

  鸠食桑葚——喻女子沉醉于感情,引出对女子的慨叹——比兴。

  思考:读本节诗时,应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反复诵读本节诗,读出情感。

  留5分钟左右的时间,要求学生将这三节诗背诵下来。

  继续探究女主人公的形象。

  6、勤劳坚忍——三岁为妇,靡事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7、吃苦耐劳——师引导,女子吃了哪些苦——男子变心,兄弟不理解,家境贫寒,男子施暴。

  在这种种痛苦折磨之下,女子却一心一意苦心经营着这个家庭,“言既遂已”,日子越过越富裕,女子却容颜衰老——“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引导:“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你认为造成女主人公“镜里朱颜改”的原因有哪些?应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

  思考:面对这样一个三心二意,品行无德之人,女子是该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呢,还是该怎样做?

  8、清醒的认识,断然的决绝,刚烈的性格。所以要读出那种清醒和决断的语气。找生试读,师范读。

  留5分钟,学生试背这三节诗。

  文中多次出现了“淇水”,你认为淇水有怎样的作用?

  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初涉爱河,爱情的见证。

  2、“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泪水如淇水浩荡,女子被休回家。象征悲伤的泪水。

  3、“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对比,比喻。痛苦的生活漫无边际。

  淇水,就是这场爱情悲剧的见证者。

  读这篇文章,我一直有个困惑。印象中,在很多爱情故事里,都要给男主人公取一个名字,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梁山伯,《孟姜女哭长城》中的万喜良,《西厢记》中的张珙等,这首诗为什么不给男主人公取个名字呢?

  明确:真情永恒只是个例,故能被人牢牢铭记,而负心忘义之人却比比皆是。所以,这个女子所遇到的命运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一群人,一批人,甚至是几代人。这个女主人公的可敬之处,就在于她不愿屈服,而是敢于抗争,勇于把握个人命运,勇敢追求独立幸福的生活。她和我们将要学到的《祝福》中的祥林嫂无论是从行为上还是从思想上、精神上,都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

  你认为女主人公在断然分手后,会获得人生的幸福吗?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

  1、《孔雀东南飞》

  2、《娜拉出走之后怎样》

  高二语文教案:《氓》 篇9

  1、通过“淇水”意象感知卫女情感历程,体悟其情感变化;

  2、分析卫女形象,感受人物形象的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

  3、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通过“淇水”意象感知卫女情感历程,体悟其情感变化,从而分析卫女形象。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卫女形象,感受人物形象的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

  一方红笺承载了薛涛无尽的爱恋;一枝青梅读懂了易安懵懂的初春;漫天飞花飘零了黛玉满腹的爱恨;无际的沙漠抚慰了三毛不羁的灵魂;而滔滔的淇水见证了女子艰辛的情路。淇水与女子的生活和命运始终相随,我们就随着缓缓的淇水去见证一下女子的喜怒与哀乐。

  二、整体把握——把书读薄

  《诗经》被誉为现实主义的渊源,其中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卫风·氓》里面又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1、主人公是谁?以第几人称来讲述故事的?

  2、讲述了一个什么样故事?

  女主人公回忆了与氓从相恋结婚到婚后被弃再到决然分手的故事。

  3、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请找出依据

  第一章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第四章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第六章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4、请仔细品味这些地方分别表现了什么内容?还有哪些段落也是在表现同样的内容?

  第一、二章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恋爱的甜蜜

  第三、四章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婚变的沉痛

  第五、六章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分手的决绝

  (讲解其中字词,推测事情变化)

  三、细嚼慢咽——把书读厚

  (一)一写淇水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恋爱的甜蜜

  1、根据诗中的描写,想象一写此时的淇水是什么样的?

  淇水:平静安详波澜不惊

  2、如果淇水是有生命的他会看到什么样的两个人?请找出描写人物的地方。

  直接描写——动作:送、涉、将、乘、望、泣、笑

  ——温婉、多情、天真、善良

  直接描写——蚩蚩、即、卜筮

  间接描写——无怒——憨厚、老实、认真、暴躁易怒

  (他们在这里盟誓,在这里分别,淇水是那么的静缓、安详,一如一位慈祥的月老分享着女子的幸福甜蜜。)

  3、“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即直接抒写或铺叙,直陈其事

  (二)再写淇水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婚变的沉痛

  1、再次写到淇水,淇水是什么样子?让我们联想到什么?

  汤汤:水势浩大,波涛汹涌,动荡不安

  情海波澜命运动荡心潮澎湃愤愤难平

  2、淇水浩荡,女子的内心愤愤难平,从哪里可以看出女子内心情感的剧烈变化?

  于嗟女兮,无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愤然直抒惨痛教训,语调激切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诚恳审视自身不足,内心愤然

  3、在这两章中表现了她和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她: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任劳任怨

  女也不爽——感情专一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年老色衰

  他: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用情不专

  4、女子最想说的莫过于刚才讲过的那些教训和被弃的原因,那么为什么还要写桑树呢?在诗经里有没有写植物的地方?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或发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对象。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打比喻,对事物进行形象具体的比况。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女子容颜靓丽;两人的浓情蜜意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女子容颜憔悴;两人的感情枯竭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女子不要沉醉于爱情的甜蜜。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三)三写淇水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分手的决绝

  1、这次强调了淇水的什么特征?

  有岸有泮——我的容忍,我的退让是有限度正比

  有岸有泮——氓的放纵,氓的暴虐没有止境反比

  2、此时女子处于进退维谷、左右两难的处境:往事不堪回首;前途复又可畏,体会女子想走还是想留?

  想留:“及尔偕老”“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对以前温馨时光的深切怀念

  不留:“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老使我怨”“不思其反”

  ——对以后悲惨遭遇的清醒认识

  3、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他和她?

  她——清醒、刚烈、坚毅

  他——暴虐、毫无担当

  四、消化吸收——把书读薄

  淇水见证了女子怎样的性格变化?

  温婉、多情、善良、单纯

  任劳任怨、忠贞不二、年老色衰

  ——痛苦的心灵挣扎,完成了一个女子自我的心灵救赎,表现了她的个性成长和人格的完善

  五、探讨爱情——共同成长

  寄语少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寄语少女: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启示:爱情幸福而美好,但也会有痛苦和伤害,不要因为害怕受伤就不敢追求,既不要轻易开始一段感情,更不能随意放弃。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要拥有独立的人格,拥有真诚负责的态度。只有具备爱的能力,才能获得真正的爱情和幸福。

  六、作业布置——学有所用

  围绕“淇水”,从卫女的角度,以第一人称重新讲述这个故事。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高二语文教案:《氓》 篇10

  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

  2、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3、《氓》的情节和主题。

  1、能够准确地诵读本诗,并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通过阅读注释来自己翻译课文。

  3、《氓》是一首叙事诗,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是个重点。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如《信天游》中的“羊群要有领头的羊,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

【高二语文教案:《氓》(通用10篇)】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技术与佛学一切法无所得不可住 意识与量子的非定域性非实在非分离性非因果性 哲学本体论的局限性

佛就是觉悟者,是明白了【法】的真意。那佛觉悟到什么呢?

佛觉悟到无我,无法,无常,寂静涅槃,不再后有。

换句话说,佛觉悟到一切法不可执有,一切法无所得,一切法不可住。

用现代量子世界理论解释,就是一切法非定域性,一切法非实在,一切法非分离性,一切法非因果性,一切法没有一个本体存在,一切法均是缘起缘灭,一切法均是缘起性空,不存在一个本体。

也就是说,人类文明以来以为有一个神灵或者佛性或者绝对真理或者真我,由于一切法非定域性、一切法非实在、一切法非分离性、一切法非因果性,而不存有本体的神灵、佛性、绝对真理、真我。

本体的神灵、佛性、绝对真理、真我,只是人类意识的一种量子坍塌而形成的一种在现实世界的投影,或者说映射。

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之间的矛盾,暗示了在自然宇宙中存在一种更基本的层面。无论是量子理论还是相对论,都指向这一更深层的理论。而这种更基本的层面,代表了一种不可分割的整体和一种隐含的秩序,在此之上才产生了我们对这个经验宇宙的解释秩序。

隐含秩序不仅适用于物质也适用于意识,它能解释物质和意识二者之间的关系。隐含秩序代表更基本的真实,精神和物质被看作是这一更基本真实在我们的解释秩序中的一种投射。

而这种宇宙的隐含秩序,或者说宇宙的法道本是宇宙的根本秩序与逻辑。宇宙的法道是超越人类存在的时空维度而存有,一切法是更高维度甚至是十一维度的存有。

所以佛陀,耶稣,穆罕默穆德,孔子,庄子,摩西,都是觉悟者,都是【佛】。 你以为有一个实体的【佛】可证吗?错,佛,菩萨,皆是一种施设假名。汉族人因为在阿赖耶识中想成仙,所以一直编造【佛】【仙人】是实体。汉族人绝大多数人以为自己可以成仙成佛,从而永垂不朽!

汉族人绝大多数人以为自己可以成仙成佛,从而永垂不朽的思想,是构筑了汉族文化的最底层的潜意识,也是在生活中处处显现出来!最伟大词语的就是【大丈夫,当成家立业】!【修身。治家。平天下。】!

心识与人类遗传基因也有关系。中国文化确实与汉族人的遗传基因构成与起源有重要关系。汉族人的遗传基因构成与起源,也是解答汉族文化无神论的重要工具。

大乘的最高成佛境界竟然变成可以倒驾慈航,可以重新以化身的方式转生世间,这又被认为严重背离了佛陀的缘起法,根据缘起法,转生必须要有无明贪爱的依赖条件才可以,而佛陀灭尽贪爱,怎么可能转生?而大乘最高的解脱境界变成了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任运自如的无住处涅槃。看似很美好,但这是真实的吗?

何来观想到佛性?佛性只是人类自己的语言表达而已,是无法观想,佛性不是一种存在。【杂阿含经】完整论述了,观想十二缘起,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滅道跡、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而得到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从而证得阿罗汉果。

孟子的人性本善论,只是一个肤浅的感觉。佛教进入中国以后,佛教的【心性说】结合中国的玄学,才有了【真心妄心论】以及理学的【心性本体论】心学的【良知论】,【心性本体论】心学的【良知论】才使得儒学进入了第三期的发展。

大般若经所说的【色不離空,空不離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为了表达,般若性空的思想。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一切法都无自性。【諸法因緣和合,施設假名菩薩摩訶薩及般若波羅蜜多】诸法都是因缘和合,缘起缘灭,菩萨以及般若波羅蜜多本是佛法的施設假名!这点是大般若经的核心思想!大般若经【菩萨非实有,是佛法的施設假名】的思想,可以与大乘佛学初期的经典相对应,大乘佛学初期经典都强调【成佛成菩萨,需历经无量劫】,其实这就是要去除凡夫执着于【菩萨十方佛为实有】,这是与大般若经【菩萨非实有,是佛法的施設假名】一致的!

可惜后来的汉地佛教,由于脱离不了汉族文化【宇宙本体论】的影响,反而一直认为【菩萨十方佛为实有】,这就是汉地佛教曲解【心经】的源头!

大般若经所说的【色不離,不離色,色即是,即是色】是为了表达,不要住于一切法,【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色處,住聲、香、味、觸、法處。由此住故,於色處作加行,乃至於法處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简单说就是修行人不能为【我、我所執所纏擾】,否则就会【心便住色,住受、想、行、識。由此住故,於色作加行,於受、想、行、識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大般若经关键就是【應以本性觀一切法。作此觀時,於一切法心無行處】【本性故,自相故,共相故,一切法故,不可得故,無性故,自性故,無性自性故】,【諸取相者皆是煩惱。何等為相?所謂色相,受、想、行、識相,乃至一切陀羅尼門相、一切三摩地門相,於此諸相而取著者名為煩惱】

天地人都是宇宙的法道之周遍,宇宙的法道本是不依靠俗世而生灭,宇宙的法道本是不依靠俗世而如空气般布满了人类的时空,但是人类用【符号与假名】来表达宇宙的法道,这就以人类的思维局限了宇宙的法道的无限可能与无限的必然!

宇宙的法道本【无我】【无住】【无相】【无愿】,人类既要以种种【假名法相】限制宇宙的法道,人类就不会明了宇宙的法道是【无名】而【无所拥有】【无所执着】,宇宙的法道既是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之中,但是宇宙的法道又是远离人类的生活而存有。

宇宙的法道是整个宇宙的。人类只是一种宇宙的文明形态而已。现代人类5万年以前才开始存在于地球。现代人类也必将自己毁灭自己。所以人类存于宇宙,必然而且必须接受宇宙的法道。这就是大般若经【一切法无所有,无所得,法即于五蕴,法又离于五蕴】。人类的种种概念,只是为了模拟宇宙的法道,表达宇宙的法道。

人工智能技术源于现代的物理技术,生物技术,但是恰恰人类对于自身的【意识的机制】【心识的机制】是描绘不清楚的,就是说到现在为止,人类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意识】【心识】的概念。

【人工智能技术趋于成熟,整体架构几近完善。唯有迁移学习部分有一些薄弱。

这是一些无神论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偏执狂的精神失常的说法!

现在的人工智能只是简单模仿大脑的神经结构与运行。

人类现在根本不了解大脑与意识之间的关系。

对于意识是怎样的,无神论者根本就是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人工智能就好比人类发明了原子弹一样,处于自我欣赏期。

对于意识,无神论者根本回答不了人类语言与文明的发展过程是如何来的!人类为何有音乐,绘画等艺术才能!人类为何需要情感与交流才可以生存!

这些无神论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偏执狂,是没有能力回答的!

因为无神论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偏执狂,认为人类可以不需要艺术、情感而存在!

无神论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偏执狂,就是21世纪的失去理智的人群!但是他们以为自己是最理智的!这就是最黑暗的悖论!

至今尚未找到一条真正的关于意识与世界的真实之路。具有真正客观性质的、不依赖于人们怎样去观察它的‘物理真实’,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一场白日梦。万法唯心。主体和客体世界必须被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一个独立存在于客观世界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只有结合特定的观测手段,才谈得上具体意义。人类用了无数名相试图表达一切法,表达意识与世界的真实,这些名相符号都是假设,不是法本身,不是意识与世界的真实本身。在数学框架中,真实可能永远得不到一个完整的最终描述。

人工智能技术的偏执狂的精神非正常的说法,一点不奇怪!他就是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人类希望成佛成仙的梦想的又一个翻版,又一个人类乌托邦的想法!

人的心识意识不单单只是个体的存有,心识意识是整个群体都有联系的,否则轮回是无法继续的。人类希望成佛成仙的梦想,人类乌托邦的想法,就是人类最深层的业力!中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象,最底层的解释就是业力与轮回。所以大乘佛经才会大力篡改佛陀的原始佛教,而形成了汉地佛教,藏传佛教。藏传佛教的喇嘛轮回转世,指定转世灵童的现象,就是人类希望自己永存不朽的表达!

心识意识是缘起缘灭之法,心识意识不是真有【实体的心】存在。

心识意识【亦不有,亦不无,亦不能得,亦不能知处】,心识意识活动是【法】【道】的显现,不是俗世的客体,说心【有,或者没有,或者能获得,或者在某处】。

心识意识的【亦不有有心,亦不无无心】,就是说【法】【道】已超越人类的思维与语言,不可说【有此心】,也不可说【无此心】。

业力就是在【心识】这一大的思想体系中,探讨人的【生活经历与现象】以及人的【轮回】。

首先,要明确【心识是没有时空的规定的】,你在做梦中就不能体会时间与空间的逻辑,有的只是一幅幅的图像和信息。为何·?心识就是一种持续不断地存在。

心识的世界如何转化为现实世界?就在于你的执着与执有。

在梦中,你一旦要执有某个图像与信息,你就立刻从梦中惊喜,回到现实世界。用量子力学术语,你的【心识世界】就坍塌为确定的【现实世界】。这句话十分重要,就是业力的核心!

你的【心识世界】就坍塌为确定的【现实世界】,就是【业力】!

因为你的现实世界的行为,最底层的逻辑都来自于【无时间空间】的【心识世界】。

你的现实世界的行为,有时是不受你自己理性控制的,比如你喜爱某个比你老很多的异性,比如你喜爱某种游戏,比如你的一见钟情,比如你天生就喜爱权力场的搏杀,比如你天生就是一个温柔有爱心的人!上述你的行为,不排除,你在后天受的教育。但你想过没有,其他人为何就没有上述行为?

根子还是在于你的【无时间空间】的【心识世界】。

用佛学的思想概念表达,就是【业力】!

你的现实世界的行为与感受,又深深的影响你的【心理】【生理】【思维模式】【道德伦理】【智慧与智商】,这一切都属于【无时间空间】的【心识世界】。所以,精神疾病由于你的【无时间空间】的【心识世界】被破坏,而呈现抑郁症、暴力行为、自杀行为等等。

你的【无时间空间】的【心识世界】时刻在改变,重重叠叠,直到你的死亡一刻,你的【无时间空间】的【心识世界】重新脱胎为下一世代!

这就是【业力】的基本描述。

现在西方人,尤其是科学界,应该会欣赏这因果的游戏,不是吗?因为身为科学家,你不相信会无端端地冒出一个全能的造物主,宛如有某个真实存在的赞助者会降临并赞助一切——科学家不相信,佛教徒也不相信。所以从许多方面来说,科学家确实欣赏因缘果的理论。

空性是广受西方人的赏识;而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也接受佛教教导的因、缘、果这个观念。然而,更加深入审视的时候,我不确定西方对于最深层次的业会抱持多大的欣赏。业与空性是不分离的。由于缺乏更好的例子,只能说,业与空性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这实在是个很糟的例子,实际上它们是一体的。

生物中心主义第一原理: 我们感觉到的真实是与我们意识有关的过程。

第二原理: 我们的内在和外在感觉是难解难分的,它们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不能分开。

第三原理: 亚原子粒子一一实际上所有的粒子和对象一一与观察者的在场有着相互纠缠作用的关系。若无一个有意识的观察者在场,它们充其量处于概率波动的不确定状态。

第四原理: 没有意识,"物质"就处于一种不确定的概率状态中,任何可能先于意识的宇宙,都只存在于概率状态中。

第五原理: 唯有生物中心主义才能解释宇宙的真正结构。宇宙对生命作精微的调节,使生命在创造宇宙时产生完美的感觉,而不是相反。宇宙纯粹是它自身完整的时空逻辑体系。

笫六原理: 在动物意识的感知之外,并无真实的时间存在。时间是我们在宇宙中感觉变化的过程。

空间与时间一样不是物体或事物。空间是我们动物的另种理解形式,并不是独立的实在。我们象乌龟的壳那样承载着空间和时间。因此,并没有与生命无关的物理事件发生在其中的、自我存在的绝对基体。

终极的解决办法,是没有的。我们对于生命、意识、物质、世界、宇宙的认知,在21世纪科学与宗教有了可喜可贺的共同点。物质与意识生命是同一硬币的两个面。抑郁症根源在于个体的意识认知模式,与当前社会生活不匹配,,从而导致个体意识系统的认知紊乱,引发情感能力的大大降低,生理上出现种种疾病。这是我这些天,观想抑郁症的体验。

我们的意识模式就决定着我们的个体认知世界。我们的个体认知世界又深化我们个体的意识模式。个体的意识模式==个体认知世界==万法唯心。

个体的意识认知世界的模式,是由于前世的种种生活经历塑造的,就是阿赖耶识的构成。要治愈抑郁症,必须从患者自我修复自己的潜意识、或者超我、或者阿赖耶识开始。

但是每个个体的超我、阿赖耶识是不同的。

观想中看到的【我】,应该是意识的客体化,就是意识物质化的过程,就是【潜意识,超我,阿赖耶识,真我】。佛祖说的无我是彻底的站在意识一端,【真我】是已经【意识物质化了】,【肉体的我】就是彻底的站在物质一端了。佛祖的学说毕竟是宇宙的根本。

闭上眼睛,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失去了所有的感觉,会剩下什么?

没有了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痛觉、平衡觉等所有的感官信息,外部世界消失了,自我存在感也没有了,只有思维还在。

思维的基础是脑和神经。实验证明,大脑在下意识层面自发地做了决定之后,我们才感觉到自己做了一个“有意识”的决定。脑和神经的运作是自发的,并不需要思维的干预,是受制于潜意识控制的。

存在必须开始于生命和感觉。一个生命中就包含有一个“实境”的宇宙,其形状和性质都出自这个生命的脑中,是运用由其耳朵、眼睛、鼻子、嘴巴和皮肤收集来的感觉数据产生的。所谓的外在客观事物和内在主观感受其实都基于意识对感官数据的分析,说到底都是意识的一种理解形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罢了。除了以生物意识为基础的存在之外,并不存在独立的外在宇宙。意识是宇宙最重要的构成要件之一。而真实是与意识有关的过程。

大量精确的物理试验已经证明了,构成物体的粒子并不以特别的运动存在于特定地点,是观测者的知识和行为使其进入某个地点,或具有某种活力。若无一个有意识的观察者在场,所有粒子都只处于概率波动的不确定状态。即在现象得到观测之前,现象不是真正的现象。

“实在”并非就在那里并有着明确的性质等着人们去发现,而是根据观察者的行为而显现为存在。是有意识的生命创造了真实,是观测者的行为给真实赋予了形状和形式。

没有意识,物质会一直处于不确定的概率状态;任何先于意识的宇宙,都只处于一种概率状态中。宇宙的不确定状态中包含了各种基本常数的确定性,在观测者的行为引起波函数坍塌之后,这些常数只能以允许观测者存在的方式分解。在生命观测宇宙时,宇宙对生命做了精微的调节,使我们感觉到什么特性都可能会有的宇宙,却恰好完美地具备了适宜生命存在的特征。

我理解的生物中心主义认为: “三千大千世界”是一种不确定的概率波动状态,既没有形状也没有形式,隐含着各种可能性,却没有确定性。万法唯心,万法唯识就是要表达,所谓的“外在客观世界”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生命或意识参与创造出来的一种真实。意识是宇宙的构成要件,与宇宙是一体的。

语言的创造是专门用来加工各种替代性符号,并把自然明确划分为各个部分和各种作用的。“自然”其实就是我们能接收到的有限的感官信息。我们通过语言反映出来的是经过大脑加工的、片面的、简易符号版本的自然。语言本身往往充满着被我们忽略的矛盾。

逻辑由开端和结束编织而成。日常生活的推理经验使我们处在界限分明的对象在其中来来往往的一种环境中,认为万事万物都有产生和消亡之时,即逻辑离不开空间和时间上的对比。一旦我们讨论无法比较的事情,逻辑就失效了。所以人们在做艰难的选择时,情感或本能往往会战胜逻辑。

语言和逻辑是我们普遍用来追求知识的工具。知识的获得与传播有赖于用“命名和标记”,即一串语言符号,来代替生动、鲜活的现实,从而使经验蒙受严重损失。人们需要经验或已有的语言与想要产生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清楚地理解或解释某一事物。但是,我们意识到的自然中没有任何东西和整个宇宙是相似的,宇宙也不存在于任何其他背景中,因此宇宙是不具可比性的。

要理解或想象宇宙,我们的语言和逻辑缺乏有意义的方式。

大般若经说【菩萨】用了十分复杂的哲学概念,其实他想表达的就是【法的最高级别就是超越人类的存在维度,人类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与定义的,没有时间间隙,没有空间间隙,人类无法执着与拥有的,但是又是存在于人类存在维度与时空的任何一点】。

【法永远是人类无法完全实现的存有】,所以佛陀用【寂静涅槃,不受后有】表达阿罗汉涅槃以后的存有,大乘佛学初期的【菩萨】也是用一些列哲学概念来表达【法的最高级别的存有】。【我们生命背后,没有停顿一秒的恒常存在,发现她,接近她,才有圆满。】

佛性也只是一种价值判断。佛性是人类追求的一种至上的完美与善良,很美好。但是佛性不是真实的存在。
【人性本空,无自性】,人性本身【没有善恶之分别】。只是业力使得人性,有了在当今世代的价值与伦理道德的分别。
时间与空间不同,所谓有情处在的劫数不同,有情处在的大千世界不同,人性在不同世代的价值与伦理道德判断自然分别不同。

无量劫,轮回,才是众生的业缘所显现。修行人的止观,四禅八定,都是缘起于心识业力的显现。所谓心识业力,才是心识持续法相的真实流转,是一个存在。佛性,不是一种存在。佛性,无法用修行实践予以体证。你可以说你很伟大,但是伟大只是价值判断。伟大不是存在。

有情大众因为【不断我执】【不断法执】的原因,有情是无法认知超出自己生活经验的【法】,这也是有情永远不能离开轮回所谓根本原因。【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修行人只有对【法之空性,无限性,不可用语言表达,非实有性】有正确的认知,才可真正解脱!

大般若经从空间角度,谈【一切法如虛空,虛空前際不可得,後際不可得,中際不可得,以彼中邊不可得故說為虛空】【一切法无边界,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

经文还是从【五蕴四圣谛十二处十八界】的【一切法空性, 一切法虚空】,论证【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空性】。

【一切法虚空】之概念,就是说【一切法不占有固定空间位置,又存在于任何的空间位置】。【一切法虚空】是人类【心识的基本特质】。在虚空中,【一切法是无法用时间顺序予以定位的】。虚空是找不到边界的。就如同宇宙的边界,也是找不到的。

佛学对于人类对于宇宙的认知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宇宙也许就是没有时间性的存有,没有空间性的存有。人类认为宇宙有时间性空间性,是因为人类本身是固定于一定的时间与空间维度中。

宇宙的真实存有状态,就是【心识存在的状态】,太奇妙了!

量子纠缠引发的哲学问题

摘要:物理学家对量子纠缠现象的认识经历了基于观念质疑、实验认可和具体应用这样一个从理论阐述到技术开发的过程。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颠覆了许多传统的哲学观念,直接引发了关于如何理解“实在”和“因果性”概念的讨论。这些讨论深化了我们对实在论与反实在论、因果性与关联、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定域性与非定域性、可分离性与不可分离性等概念的理解,揭示了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局限性。

  物理学家对量子纠缠的研究经历了两个阶段:其一是观念质疑与概念辨析阶段。这一阶段以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于1935年联名在《物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的“能认为量子力学对物理实在的描述是完备的吗?”(通常简称“EPR论证”)一文为开端,以如何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特征为主线,围绕如何理解量子纠缠的思想实验展开争论;

其二是实验证实与技术应用阶段。这一阶段以贝尔不等式的提出为契机,以检验这个不等式的一系列实验为基础,以量子信息科学与量子计算的迅猛进展为核心,把量子纠缠作为一种像能量一样的物理学资源,进行测量、转换和纯化,来探索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对于哲学研究来说,量子纠缠引发的哲学问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尖锐与深刻。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在本质上,不是对传统哲学观念的细枝末节的修正或补充,而是蕴含着彻底的哲学革命以及哲学思维方式的大转变。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国际学术界倍受关注的这一论题在国内哲学界却惨遭冷落,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论题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只是抛砖引玉。

  一、量子纠缠的提出与发展
  “量子”(quantum)概念来源于拉丁语“quantus”,意思是“多少”(how much),意指一个固定的量,与此相关的一个重要常数称之为“作用量子”(通常称为普朗克常数),用h表示,h取自“Hiete”的第一个字母,是“帮助”的意思。在物理学史上,物理学家通常把普朗克提出作用量子的年代(1900年)确定为是量子时代的开端和机械力学时代的终结。

此后,物理学家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在1925年和1926年确定了量子力学的形式体系。量子力学是探讨构成物质基本单元(即亚原子粒子)的运动变化规律的学说。我们无法用仪器直接观察到微观粒子的存在状态,只能观察到它们在特定测量设置中的特定的行为表现,比如,云雾室里的径迹、盖革计算器的响声、双缝衍射图样等。在这个领域内,我们过去熟悉的许多规律和观念都失去了效用,“不确定性”主宰着一切。

量子力学最离奇的特征是被爱因斯坦称之为“怪异的超距作用”的量子纠缠,我们在经典世界中从来没有遇到过类似情况。物理学家理解量子纠缠的过程,不只是理解量子力学的过程,同时还是澄清旧的哲学前提、确立新的哲学观念的过程。

  与继往通过实验现象归纳出理论观念的研究方式不同,物理学家最初对量子纠缠的认识并不是直接来源于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而是来源于对量子力学的形式体系的理解与把握。薛定谔早在1926年创立他的波动力学时,已经意识到,假如几个粒子或光子是在某个物理过程中共同产生的,那么,它们之间就会发生纠缠。

但是,量子纠缠现象真正引起物理学家的关注,应归功于爱因斯坦等人联名发表的EPR论证的文章。在当时的背景下,EPR论证与其说是一篇物理学论文,不如说是一篇典型的量子力学哲学论文。

过去人们通常认为,这篇论文的学术价值在于爱因斯坦与玻尔就量子力学的完备性问题的争论,事实上,从当前的发展来看,这篇论文更大的学术价值在于技术应用和由此引发的哲学讨论。量子纠缠这个概念的提出归功于薛定谔。1935年10月,薛定谔在《剑桥哲学学会的数学进展》杂志上发表了“分离系统之间的概率关系的讨论”一文,在该文中,薛定谔进一步推广了EPR论证的讨论,并创造了“纠缠”这一术语来描述复合的量子系统存在的这种特殊关联。

  薛定谔在这篇讨论性文章中开门见山地指出,当两个系统由于受外力作用经过暂时的物理相互作用之后再彼此分开时,我们无法再用它们相互作用之前各自的表达式来描述复合系统的态,两个量子态通过相互作用之后已经纠缠在一起。实验表明,不管这两个量子系统分离之后相距多远,都始终会神秘地联系在一起,其中一方发生变化,都会立即引发另一方产生相应的变化。简单地说,量子纠缠是指,曾经相互作用过的两个粒子,在彼此分离之后,对一个粒子的任何测量,都会影响到另一个粒子的存在状态。薛定谔对这种特殊情境的另一种表示方式是:一个整体的最有可能的知识不一定是它的所有部分的最有可能的知识,即使它们可能是完全分离的,有能力拥有各自的“最有可能的认识”。这种知识的缺乏决不是由于这种相互作用是不能够被认识的,而是由于这种相互作用本身。

  用EPR-玻姆的思想实验来说,在测量之前,两个纠缠粒子都没有确定的自旋态,只有通过实际测量,它们才能拥有确定的自旋态。理论提供的测量得到的态是随机的。例如,如果第一次测量是测量粒子A在Z方向的自旋,测量得到粒子A自旋向上或自旋向下的概率是一样的。只有具体地进行一次测量,才能确定A是自旋向上,还是自旋向下。A的结果同时引起了另一个相互纠缠的粒子B的自旋态的改变。如果测量得到A在Z轴上自旋向上,那么,B在Z轴上就是自旋向下,如果测量得到A在Z轴上自旋向下,那么,B在Z轴上就是自旋向上。这两个纠缠粒子的态的确定是同时的。从理论上看,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形式体系的态叠加原理应用于两个以上的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系统时体现出来的现象,是薛定谔方程中的波函数在位形空间中不可分解的特征造成的。
  在量子力学中,量子纠缠是普遍存在的,而不是例外的规则。比如,量子纠缠比不确定性原理更明确地说明了双缝实验。在双缝实验中,一束粒子通过两个狭缝射向检测屏,能够产生明暗相间的衍射条纹,体现了这些粒子像经典波那样发生了相互干涉,如果一次只有一个粒子通过狭缝,就不是粒子之间的相互干涉,而是每一个粒子与自己干涉;如果我们希望通过仪器检测到粒子究竟通过哪个狭缝,那么,干涉图样就消失了。我们只能要么得到干涉图样,要么检测到粒子通过哪一条狭缝,而不能同时得到两者。在物理学家认识到量子纠缠之前,物理学界通常的解释是来自玻尔,玻尔根据海森堡的不确定原理来说明这一事实,即粒子的位置确定,它的动量就不确定;动量确定,位置就不确定。现在物理学家普遍认为,运用不确定性原理说明双缝实验只是一种幸运的巧合,事实上是不充分的,最好应用量子纠缠来说明:干涉图样的消失是衍射粒子与光子纠缠的结果。

 在有关量子纠缠的实验进展方面,1949年吴健雄和萨克诺夫第一次通过实验生成了一对互相纠缠的光子。然而,这个重大的突破直到1957年才被认可。在长达40年之后的1997年,维也纳小组和罗马小组分别根据这种不受空间限制的量子纠缠现象成功地完成了隐形传输单粒子量子态(简称为隐形传态)的实验,2009年,美国物理学家实验证明,在肉眼能够看到的两个超导体之间也存在着纠缠现象。近些年来,量子纠缠作为一种资源正在得到广泛的技术应用,成为制造具有超级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机和实现绝对保密的量子通讯的理论基础。

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物理学家对量子纠缠的认知是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最重要的进展之一。但从传统哲学意义上来看,两个粒子分离之后,还能产生相互影响,这显然有悖常理。这也向我们提出了究竟如何理解微观粒子的存在状态,如何理解纠缠的微观粒子之间的这种神秘关系,如何理解因果性等哲学问题。更加关键的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不得不完全摈弃过去从经验和感官得来的关于实在世界的先入之见,不得不彻底改变日常经验和经典物理学蕴含的哲学前提,不得不重新反思自然形成的直觉经验,或者说,我们不能用在宏观概念语境中形成的观念来理解量子概念语境中出现的量子现象。

量子纠缠不仅挑战了整个经典概念框架与这个框架所蕴含的物理学的概念基础和哲学前提,而且揭示了当我们的认识超出了常识经验的直观范围时,我们只能借助于数学来理解问题或只能让数学做我们理解的向导。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量子纠缠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哲学观念,引发了一系列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的哲学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关于“实在”的问题和关于“因果性”的问题。

  二、关于“实在”的问题
  “实在”概念属于常识语言。像许多常识语言一样,“实在”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不同的用法,它的意义是相当模糊的,我们通常需要根据语境来作出鉴别与区分,比如,我们会说“这人很实在”,这里的“实在”是指“诚实”的意思;我们也会说,“赚钱是最实在的”,这里的“实在”是指“重要”的意思;我们还会说“我现在最实在的是有东西吃”,这里的“实在”是指“迫切”的意思。

在物理学哲学的讨论中,“实在”概念是指真实存在的意思。在真实存在的意义上,我们一般不会怀疑自己亲眼看到的自然物的实在性。在当代科学中,物理学家和化学家通常用分子结构来描述这些自然物的基本构成,分子依次用原子来描述,原子用电子、质子和原子核来描述,这些亚原子粒子用夸克来描述。受这种无限可分的物质观的引导,物理学家至今还没有因为找不到自由夸克,而怀疑像电子、光子等亚原子粒子的实在性。

但是,我们对宏观物质的这种可共享的直接或间接的感知性,并不能照搬或延伸外推到微观粒子的情况。

微观粒子这一名称虽然仍然沿用了通常的“粒子”术语,可是,粒子概念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首先,我们根本无法直接或间接地看到微观粒子本身,只能通过特定的测量设置感知到它们的行为表现。可是,有些行为表现却是相互矛盾的:同样的微观粒子能够在一种设置中表现出粒子性,但在另一种设置中却表现出波动性。根据传统的本体论理解,粒子性与波动性很难统一于同一个对象,在经典物理学中,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存在形态。但在量子力学中,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存在形态竟然是通过同一个微观粒子表现出来的。于是,量子物理学家率先卷入了关于微观粒子在测量之前究竟是粒子还是波的争论。薛定谔持有波动实在观,认为波是基本的,粒子是波包形成的;玻恩持有粒子实在观,认为粒子是基本的,波是统计分布形成的;德布罗意和玻姆倡导的波一粒子综合的观点则试图通过隐变量来理解波粒二象性。

量子物理学家对微观粒子是什么的讨论是建立在相信这些粒子是实在的意义上进行的。就像爱丁顿相信“普通的桌子”与“科学的桌子”都同样存在一样,科学家相信,宏观对象与微观对象都具有实在性,因为这是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前提。他们之间的争论是关于如何认识与理解这些粒子的存在状态的争论。

与此不同,在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讨论中,科学哲学家在论证他们对待科学的态度时,也需要在如何理解微观粒子的问题上表明自己的态度。他们通常把这些亚原子的微观粒子统称为“理论实体”,即由科学理论描述出来的实体。科学实在论者认为,理论实体与通常的自然物一样都是实在的;反实在论者则认为,理论实体只是一种理论构造,是为了解释经验现象的一种工具,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并以“燃素”和“以太”为例,证明这些曾经被认为是存在的实体,却被后来的科学认识所推翻。科学实在论者与反实在论者关于理论实体是否具有实在性的争论,可以被看成是延续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马赫与玻尔兹曼关于原子是否真实存在的争论。科学哲学家把理论实体是否真实存在的问题看成是科学是否是对世界的真理性描述的一个重要前提。

这样,在对待微观粒子的问题上,就出现了两个不同层次的讨论:关于微观粒子以什么方式存在的讨论与关于微观粒子是否真实存在的讨论。这也相应地带来了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讨论如何存在的问题,属于认识论的范畴;讨论是否存在的问题,则属于本体论的范畴。根据这一区分,我们不难看出,量子物理学家之间讨论的是认识论的实在论问题,而科学哲学家之间讨论的是本体论的实在论问题。他们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阵营。认识论的实在论是在认识论意义上进行的讨论,这些讨论总是会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逐渐明朗化,而本体论的实在论是在本体论意义上进行的讨论,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形而上学的问题,既是关乎信念的问题,也是一个框架问题。

某些科学哲学家以“燃素”和“以太”曾经在化学与物理学的发展史上起到过积极作用后来却被证明是不存在的为由,得出科学只是在解决经验问题,而不是对实在世界的真理性认识,这实际上是把科学家关于认识论问题的研究当作本体论问题来理解,所得出的结论。从整体意义上看,这些科学哲学家的思维方式仍然沿袭了传统的自然哲学的思维方式。自然哲学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典型的本体论化的思维方式。在经典科学的思维方式中,认识论的思维方式与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并没有被明确地区分开来,许多经典物理学家也都持有本体论化的思维方式,例如,牛顿的著作就取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当科学发展到微观领域时,量子物理学家之间的分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自然哲学的本体论化的思维方式与量子力学的认识论思维方式之间的分歧,比如,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争论就是如此。   

玻恩把科学哲学家认为微观粒子是理论虚构的观点说成是一种极端的主观主义或“物理学的唯我论”。玻恩认为,在科学研究中,“实在”概念是无法放弃的。哲学家轻易放弃“实在”概念是因为他们混淆了“实在”概念的用法,把“实在”概念理解为是需要提供关于研究对象的一切细节,也就是说,我们只有知道微观粒子的详细运动情况和一切属性,才能认为它们不是抽象的虚构。这是一种误解。科学哲学家否认微观粒子的实在性依据的是逻辑推理,而逻辑推理的一致性只能是一个否定标准,不是一个肯定标准。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科学理论,如果没有逻辑的一致性,那么一定无法被接受,但反之则不然,没有一个科学理论只是因为逻辑合理而被接受。科学哲学家否定电子、光子等微观粒子的存在性的根源在于把“真实的”这个概念解释为“知道所有的细节”。这与“实在”概念的日常用法不相符。简单地否定微观粒子的实在性的观点是相当表面的,没有触及到物理学遇到的和迫使我们修改的基本概念的实际困难。

另一方面,高能物理学的当前发展也向我们通常坚信的无限分割的物质观提出了挑战。因为无限分割的物质观的目标是最终找到某种不变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这一理想源于古希腊的原子论思想。可是,到目前为止,物理学家分割亚原子粒子的唯一方法是,让这些粒子在高能碰撞中猛烈相撞,但根据当前的理论与手段,他们不可能得到比这个更小的“单元”。因为微观粒子相碰撞之后的碎片仍然是同类粒子,而且,它们是从碰撞过程所包含的能量中创生出来的。这些微观粒子不能再被看成是一个静态的研究对象,而必须被设想为是动态的,一个包含着能量的过程,能量则表现为粒子的质量,甚至从纯能量中也能产生出粒子。

因此,我们在观察亚原子粒子时,既看不到任何物质,也看不到任何基本结构,只能看到一些不断地相互变换的动态图像,比如,要么是波动行为,要么是粒子行为。目前,尽管物理学家还不能对亚原子粒子的机制提供令人满意的理论,但这些观念已经足以从根本意义上颠覆了通常的物质观和粒子观。这也印证了库恩所阐述的前后相继的两个理论“范式”是不可通约的观点。

其次,量子纠缠赋予了微观粒子非定域性的特征,这是传统的粒子概念根本没有的特征,就像时空弯曲、质能转化、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是相对论的基本假设的结果,因而是典型的相对论性效应一样,非定域性也是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的结果,是独特的量子效应。这种量子效应从根本意义上颠覆了传统的经典实在观。

在量子力学之前,物理学家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粒子的存在是定域的,遵守分离性假设。分离性假设是指,在空间上彼此分离的两个粒子总是能够拥有各自独立的状态,即一个粒子状态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另一个粒子。这也是EPR论证的一个前提假设和寻找隐变量量子论的动力所在。从日常经验和经典物理学的情况来看,粒子只有遵守分离性假设,才能确保它们在时空中的独立性。粒子的定域性是分离性假设成为可能的一个前提条件,而分离性假设确保了物理系统的个体性。量子纠缠现象却表明,在奇特的量子世界里,相互纠缠的两个粒子,即使远隔万里,也能产生相互影响,而这种影响是即时的,竟然与距离无关。

  我们只能通过数学来理解这种怪异的现象。从物理学史的发展来看,虽然物理学家通过数学公式推论出物理现象,并不是一件新颖的事情,比如,在电磁学理论的发展中,位移电流概念和电磁波概念的提出,都是先从麦克斯韦方程组推论出来之后,才得到实验的证实。这种情况完全不同于“以太”和“燃素”概念的情况。“以太”和“燃素”概念是作为解释其他现象的一个额外的本体论假定提出的,而不是从数学公式中推演出来的。量子纠缠的情况类似于位移电流和电磁波的情况。所不同的是,量子纠缠现象极大地违背了直觉与经典的观念,它不再是我们熟悉的三维空间和四维时空中的存在,而是普通人根本无法理解的抽象的希尔伯特空间中的存在。

希尔伯特空间是一个无限维的空间。量子力学描述的现象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无限维的空间中的现象,而实验测量获得的结果是这些现象在四维空间(三维的空间加一维时间)里的投影。这样,微观粒子的粒子性与波动性只是它们受制于测量环境的一种行为表现。已经完成的量子延迟实验足以表明,在量子测量中,微观粒子与测量仪器也是相互纠缠的,这就是为什么微观粒子在发射出来之后,还能根据测量设置表现出相应的粒子性或波动性的原因所在。因此,我们不能根据观察到的微观粒子的当前状态来推断它们在被测量之前的存在状态。

这就像当我们把一个四面体投影到一个平面上看到一个四边形时,并不能由此断定,这个四面体原本就是一个四边形一样。

在量子力学中,我们也不能把实验测量结果直接地推断为是测量之前的存在状态。这种推断没有科学依据。强调微观粒子存在的抽象性,并不是否认它的实在性,而是表明,微观粒子的真实存在状态是有限的人永远无法直接观察到的。我们既不能由于观察不到,就否定它们的存在,也不能基于经典框架中的粒子观质疑量子纠缠。

在量子世界里,数学符号和物理手段成为我们能够深入到现象背后的实在当中思考这种实在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量子物理学家接受量子纠缠的案例,再一次印证了海森堡在提出他的不确定性原理时引用的爱因斯坦的观点:

是理论决定了我们所观察的内容。物理学家通过数学能够把握世界,这既是人类智慧的展现,也揭示了我们的日常语言的贫乏。

  三、关于“因果性”的问题

  量子纠缠引发的另一个更加深刻的哲学问题是关于“因果性”的问题。因果性问题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论题,也是一个重要的认识论问题。从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到休谟的心理习惯论,再到康德的先验哲学,都涉及对因果性问题的探索。从理论上说,如果A引起B,那么,A是B的原因,B是A的结果。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认为具有因果关系的大多数事件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比如,我们常说“吸烟会导致肺癌”,但并非所有的吸烟者最终都会得肺癌,也不是所有的肺癌都是由于吸烟导致的,不吸烟者也会得肺癌。因此,我们需要把因果性、决定性、规律性、概率与关联等概念区分开来。有因果性的决定性和非因果性的决定性,也有决定论的因果性和非决定论的因果性。非因果性的决定性所呈现的只是不同事件之间的纯粹关联,非决定论的因果性揭示了一种统计因果性。除此之外,在事件之间的关系中,还有确定性的关联和统计性的关联之间的区别。比如,日夜交替就是一个确定性的关联,但白天不是黑夜到来的原因,黑夜也不是白天出现的原因,而是受天气运行规律支配的两种互相关联的结果。再比如,地震预报通常只能给出统计性的预言,至于这种统计性的关联是属于因果性还是非因果性的,则依赖于我们掌握的科学理论所能达到的程度。

  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最早认识的因果性是决定论的因果性。这种决定论的因果性植根于牛顿力学的思维方式中,通过动力学理论体现出来。在牛顿力学中,只有物理状态的变化是有原因的,这种原因就是外界的影响,通常用“力”来表示,称之为物理系统与外界的相互作用。这样,在近代物理学文献中,物理学只讨论动力学方程,而没有提及原因概念,比如牛顿第二定律。这种决定论的因果性观念与常识相符。物理系统可以在“最少受干扰”的理想状态下存在,被当作封闭系统来对待。物理学家可以只讨论它的“纯粹形态”及其变化。而日常生活中的研究对象则复杂许多,无法做到这一点。但是,随着牛顿力学的成功应用,这种决定论的因果性观念并没有遭人质疑。热力学涉及到大量分子的运动情况,物理学家不得不引入统计方法来思考问题,但是,在观念上,这种统计方法只被当作是一种权宜之计,在分子层次上,由于假定每个分子的运动仍然遵守力学规律,而保留了决定论的因果性的观念。拉普拉斯妖形象地描述了这种决定论的因果性的图景:如果有一个全知全能的智者能够知道世界的整个初始状态,那么,就能预言未来世界的所有变化。这种观点非常狭窄地解释了因果性概念,并把因果性与决定论等同起来,认为存在着从系统的初始状态单义地确定其未来状态的自然律。

  相对论力学的产生,虽然带来了时空观的变革,但是,并没有破坏这种窄化了的决定论的因果性观念,只是对这种观念附加了限制性条件。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之一是光速不变原理:即光在所有参照系中的传播速度都是不变的,或者说,对所有的观察者都是一样的。

这意味着,在不同的参照系中,任何能量或信号的传递速度都不能超光速。已知两个事件,只有当它们的空间间隔△x和时间间隔△t满足不等式△xc△t,意味着它们相距很遥远,它们之间的光信号没有时间从一个事件传播到另一个事件,这两个事件被称为是类空分离的事件,类空分离的事件是在光锥外的事件。因此,类空分离的两个事件之间不可能产生因果性的相互影响。对于两个类空事件来说,没有任何影响能超光速传播,这就是著名的定域性原理。

直到量子力学产生之后,这种决定论的因果性观念才受到实质性的挑战。不仅不确定性成为世界的本质特征,而且量子纠缠现象体现出的非定域性是否与相对论的定域性相矛盾,成为讨论的重点。因为两个相互纠缠的粒子,一个粒子的存在状态的改变,会同时影响另一个粒子的存在状态。

然而,根据狭义相对论,“同时性”概念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一个参照系中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其他参照系中是不同时的,即观察者对事件A有多晚发生是不一致的。根据这种观点,如果两个类空分离的事件在一个参照系中是同时发生的,那么,我们总能找到一个参照系,在这个参照系中,事件A先于事件B发生,也能找到一个参照系,在这个参照系中,事件B先于事件A发生,即感知次序发生颠倒。这样,如果我们认为这两个事件之间有某种因果关系,那么,就有可能出现结果在原因之前的情况:即被影响的事件发生时,产生影响的事件才会发生,这是一种逆向因果性(backward causality),因此产生了因果悖论的情况。

  避免因果悖论的最直观的途径是接受存在着超光速的因果联系。但是,从当代科学的发展来看,我们还没有用这种超光速的因果联系传递任何超光速信号的实验证据。即使退一步讲,假如超光速的因果联系使类空分离的事件发生了改变,为了避免因果悖论,也只会有两种情况:其一是一定存在着一个首选的参照系,在这个参照系中,所有的逆向因果关系都被看成是类似于一种视错觉;其二是这种改变一定呈现出某种对称性,我们只能说两个事件互为因果,而不能说一个事件引起另一个事件。因此,通过只允许原因不能逆向传播的参照系,才可能避免因果悖论。

问题在于,即使消除这种因果悖论,还有一个更基本的问题是,如何使量子力学与相对论一致起来。这关系到洛伦兹不变性的问题,即所有的参照系都是等价的问题。物理学定律在洛伦兹变换下具有协变性,也就是说,物理学定律遵守相对性原理,这是相对论的一个本体论支柱。如果所有的参照系实际上不是等价的,那么,物理学定律似乎就向我们掩盖了事实真相。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产生之前,洛伦兹等人就持有这种观点,他们虽然已经推论出狭义相对论的数学形式,但由于缺乏爱因斯坦的概念远见,而没有真正创立狭义相对论。如果我们抛弃洛伦兹不变性,而接受上面提到的首选参照系,那么,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所放弃的就是爱因斯坦的概念远见。然而,这种概念远见却与实验事实相符,也是爱因斯坦进一步提出广义相对论的前提。因此,接受有超光速的因果联系是不可取的。

假如我们不接受有超光速的因果联系的话,我们就把研究的目标集中在澄清爱因斯坦的定域性概念、贝尔的定域性概念和量子力学的非定域性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的问题上。贝尔强调说,他在《论EPR悖论》一文中假设的是定域性,不是决定论,决定论是一个推断,不是一个假设。也就是说,根据贝尔的观点,实验否定的是定域性,而不是决定论。这样,就相应地带来了一系列需要进一步澄清的概念问题:贝尔定理的前提假设是什么?贝尔的定域性概念与爱因斯坦的定域性是否具有相同的内涵?量子力学的非定域性是否意味着微观信息是超光速传播的?或者说,量子力学的非定域性概念是否就是对爱因斯坦的定域性概念的否定?这些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了物理哲学界的普遍关注,一直到现在还在讨论之中。

  一种观点认为,贝尔的定域性是指测量和观察;爱因斯坦的定域性是指物理系统的存在状态。量子力学的非定域性意味着量子力学是不完备的,有可能找到一个比量子力学更基本的理论,使量子力学成为这个理论的一种极限情况。

  另一种观点认为,贝尔所理解的定域性是概率的爱因斯坦的定域性。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定域性不是贝尔不等式成立的唯一前提条件,可以从两个独立的假设――分离性假设和定域作用假设――推论出贝尔不等式。这里的“定域作用假设”是指,只有以小于光速的速度传播的物理效应才能改变彼此分离的客体的实在态。实验否定的是分离性假设,量子力学的非定域性是指非分离性,而不是指非定域的相互作用。因此,得不出信息的超光速传播的结论。

  其实,从物理学史的发展来看,这种状况类似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在引力传递机制问题上,围绕“超距作用”的观点所展开的争论。直到19世纪法拉第确立了场概念之后,才最终否定了超距作用的观点。我们对空间上分离的两个量子系统之间的这种纠缠现象的理解,也不能用传统的因果相互作用来理解。因为这两个量子系统之间的即时关联是一种不依赖于任何相互作用的非定域性关联。所以,我们不能运用传统的思维方式来理解这种关联。

  总之,试图澄清量子纠缠现象发生的内在机制并不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是一个物理学问题,但是,试图通过在量子纠缠概念的理解与发展中提供的认识论启示来理解科学,就变成了一个典型的科学哲学问题。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的理论体现所蕴含的,物理学家对这一现象的接受到应用的过程,也是他们努力澄清量子纠缠的意义与揭示其运行机制的过程。可以想像,量子纠缠的未来很可能会像电磁波的今天一样,在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而哲学家澄清量子纠缠引发的哲学问题的过程,则是一个令传统的哲学观念脱胎换骨的过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容理论不如实践的句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