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真的有火星碎片经过地球吗?

2035年前后登陆火星的伟大梦想,是个令数亿中国人欢欣鼓舞的消息。然而却很少有人考虑到,为什么我们偏偏是火星,而不是同为“邻居”,距离地球还要更近的金星?

事实上,去金星上探索历史上并不是没人尝试过,然而,这些计划都无一成功,全部以毁灭和失败而告终了。人类至今也不敢再招惹这颗“桀骜不驯”的行星,甚至将它称为太阳系最恐怖的星球之一。

人类在金星上,究竟发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

比起火星来,金星数据上更像地球

要是光看金星的数据,地球的姐妹星真可谓是名副其实。金星的直径为12100公里,是地球直径的95%,而火星的直径仅为地球的一半。金星的质量48.7万亿亿吨,是地球的81.5%,火星的质量仅为地球的11%。

在金星上,重力几乎和地球上相差无几,而火星上,重力仅为地球的1/3,也就是说你在地球上如果跳高能跳2米,到了火星上,一下能跳6米高。况且金星离地球最近时只有4000万公里,远远小于火星的5400万公里。而且金星上也有大气,也有固定的温度,各个方面与地球来说,是如此的相像,为什么人类不先探索金星而要舍近求远地先去火星呢?

早在我国古代,聪明的先人们就已经关注到了这颗行星,称之为太白,当金星早上出现在东方时,称之为启明,晚上出现在西方时称之为长庚。到了西汉年间,著名的史学大家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一书中结合了自己的观测,记载道人们常说的太白星确实为白色,而在五行当中,白色属金,所以正式命名它为金星。

到了公元1032年,波斯的天文学家阿维森纳第一次观测:有个小黑点一样的物体从太阳的表面经过。而这个观测就是著名的金星凌日现象。阿维森纳突然意识到,这个观测可能意味着金星相比地球来说,距离太阳更近。后来在12、13世纪,西方又有多名天文学家都观测到了同样的现象,证明了阿维森纳的观点十分正确。

到了17世纪,出现了一个使用天文望远镜的天才,这就是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他把他的高倍望远镜对准金星进行观测时,发现金星和月亮一样,也会有着阴晴圆缺的变化,当金星的距角最大时,它呈现半圆形;离太阳最近时显示新月或满月的圆形。只有金星环绕太阳运转才有这种可能。这就与教会常说的地心说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如果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那么我们应该看到的是金星绕着地球旋转啊,可是现实情况却是金星绕着太阳旋转。这使得伽利略开始重新审视地心说,并否定了这种观点,从而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可以说,对于金星的观察,彻底改变了人类对于天文学的观点,甚至推动了自然科学往前进步了一大截。

到了1761年,俄罗斯学者罗蒙诺索夫首次发现了金星的大气层,德国天文学家施洛特后来经过观测和推算证实了这一发现。人们也因此对着金星有着更多的期待。科学家们甚至估算出金星的自传周期也为24小时,甚至不少科学家认为金星和地球有那么多的相似,也许上面也有生命,甚至有跟我们一样的智慧生物。金星人的传说更是当时科幻小说中的主流。

然而,当人类有了太空探测器之后,发现的一切令科学界大跌眼镜。

1961年2月12日,人们发射了第一颗金星探测卫星金星1号,随后苏联和美国向金星发射了30多个探测器。1982年,苏联金星13号探测器首次突破了层层阻碍,第一次顺利降落到了金星表面,终于揭开了这颗离地球最近邻居的神秘面目。

金星上不仅有大气,而且是密度极高的大气层。大气质量是地球的93倍,其表面压力更是地球表面压力的92倍,基本相当于在地球上深海1000米左右的海洋压力。甭说是人了,就是地球上的一些小型潜水艇,上去都被压着碎片。

这还不算完,由于金星大气成分中96.5%都是二氧化碳,形成了整个太阳系中最为强烈的温室效应,其表面温度足足达到了462°C,足可以让钢铁溶化。

咱们做个对比,您就更了解了,水星离太阳更近,最高温度也只有420°C。

金星到太阳的距离约是水星的两倍,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只有水星的1/4,但却有着地狱一般的高温,在这一温度下,别说是人了,就连细菌也毫无生存的可能。

如果觉得这样的环境还不够地狱的话,咱们再来说说金星上的气候条件。

金星是太阳系唯一一个一天比一年还长的行星,它公转需要225天,但自转一周却需要243天。浓密的大气云层顶端风速可高达每小时300km,每四五天就可以绕行金星一圈。这样的风速是它自转速度的60倍,而地球上最高的风速也只不过是地球自转速度的10~20%。

金星表面还拥有167座直径超过100千米的大型火山,在地球上,只有夏威夷大岛上的复杂火山可以与金星火山媲美。

甚至,金星的火山有不少还在喷发,金星上不时地伴着刺眼的闪电和轰隆隆的雷声。由于火山的喷发大气层上方还会落下硫酸雨,不过由于温度太高了,它们在距离地面25km的地方就会被完全蒸发了。

正是由于金星地狱一般的环境,金星13号运作了127分钟就彻底报废了,但它还是为人类传回了迄今为止唯一的金星彩色照片。

为什么体积、质量、大小、甚至距离太阳的距离都与地球差不多的金星会有着与地球截然不同的地狱环境呢?

科学家们也是众说纷纭,科学界在2019年进行的一项模拟实验提出了一种假说:

金星其实曾经相当凉爽,地表维持住液态水长达20亿至30亿年,或许也有生命存在,但一切都在7亿年前一场未知的神秘事件而翻转。

七亿年前,金星上的火山活动导致大量岩浆涌出,将二氧化碳从熔融岩石释放到大气;而岩浆到达地面后凝固,气体无法重新吸收只好滞留大气,进而引发失控的温室效应,于是金星如今高温462℃。

主流科学界也有一种说法认为,金星上温室效应的失控也许不是因为火山,而是因为早期太阳亮度的增加,造成金星大气层中的水气数量增加,大气的温度提高,并因此增加海洋的蒸发,最终导致海洋沸腾,所有的水都被蒸发进入大气层内。

但不管怎么说,金星都让我们看到了二氧化碳过多造成温室效应的可怕后果。如今的地球,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碳排放量如果得不到控制,很难说不会步金星的后尘。

根据科学模拟数据推测,如果金星上的情况发生在地球上,可以使地球表面温度超过900°C,所有的海洋将会消失,地球将会变成一个巨大的沙漠,板块活动完全停止,动植物早已灭绝。

所以说,爱护环境,减少碳排放,并不只是一句空话,而是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的一件大事。毕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而到目前为止,太阳系也只发现了我们一种高智慧生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简介:随着太空垃圾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才能将太空垃圾搜集起来消灭掉。俄罗斯的STAR ROCKET 正在开发一种功能性的自主卫星,也就是桶型泡沫碎片搜集器,它可以在接近碎片云时挤压出泡沫晶格,捕获大量垃圾,之后大气阻力会作用于被包裹的碎片,使其在地球大气中死亡。

如果这种泡沫顺利开发出来,我们甚至可以用它在火星上建房子。

在未来的几年里,一艘小小的泡沫喷射飞船可能帮助我们大幅减少太空垃圾。

俄罗斯一间名为StartRocket的初创公司正在开发一种“泡沫碎片捕捉器”,这是一种小型自主卫星,可以用粘性聚合物泡沫抓取太空碎片并使其脱离轨道。

“它就像一张蜘蛛网,”StartRocket的创始人弗拉德·西特尼科夫在接受Space.com采访时表示。

StartRocket的泡沫碎片捕集器挤出泡沫抓取太空垃圾的示意图。(图片来源:StartRocket)

据欧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估计,地球轨道上散落着约1.29亿块碎片,其中34,000块至少有4英寸(10厘米)宽。这些碎片运行的速度非常快,在近地轨道上,时速可达17,500英里(28,200公里)。因此,即使是微小的碎片也可能严重损坏卫星或航天器。

专家指出,我们将要发射到地球轨道上的卫星会大大超过过去发射的数量,而且还在急剧增加,因此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太空垃圾。1957年开启太空时代以来,人类发射的卫星数量总共还不到1万颗。然而SpaceX的星链(Starlink)互联网卫星星座计划就将发射1.2万颗卫星,还有3万颗正在申请许可。

拥挤的轨道空间增加了碰撞的风险。而且,无论是运行中的卫星还是已经报废的,只要发生几次碰撞就会产生数量庞大的碎片,进而可能引发被称为凯斯勒综合症的噩梦般的连锁碰撞,从而产生更多的碎片。

西特尼科夫认为,“我们将作茧自缚,把自己关进碎片垃圾构成的监狱里。”于是StartRocket希望这些桶状泡沫碎片收集器能帮助我们免于牢狱之灾。这个110磅(50公斤)重的卫星在接近碎群时会喷出泡沫晶格,捕获大量碎片垃圾。之后大气阻力会作用于被包裹的碎片,使其在地球大气中被消解掉。

StartRocket并非唯一一家致力于碎片消除技术的公司。例如,一些团队正在研究太空鱼叉或者射网枪系统。还有一些团队在开发加大空气阻力的“阻力帆”,卫星在临近寿命终点时展开它,可以加速自身的销毁。

该项目负责人、化学工程师阿列克谢·费多罗夫(Aleksei Fedorov)表示,StartRocket在泡沫材料方面已经取得了进展,但最终配方仍有待确定。

西特尼科夫和费多罗夫表示,第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最终敲定配方并在地球上进行测试;第二个阶段的目标是2022年发射一颗立方体卫星,对地球轨道上的一个测试样品喷射泡沫,以确实泡沫在太空环境下能否起到预期的作用。如果进展顺利,StartRocket将致力于在2023年发射其首个正式投入运作的泡沫碎片收集器。

这些初期阶段的开发工作得到了俄罗斯网络安全公司卡巴斯基(Kaspersky)的支持,该公司的所有者是亿万富翁尤金·卡巴斯基(Eugene Kaspersky)。

与此同时StartRocket也在寻求大众的帮助,为太空垃圾处理项目提供资金。2018年,StartRocket计划利用编队飞行的卫星做成太空广告牌,这个计划引发了广泛的争议,现在已被搁置。

如果计划进行顺利的话,这种粘性泡沫技术也许会在地球轨道以外的地方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例如,费多罗夫和西特尼科夫设想这种材料,或类似的东西,最终也许会成为火星上一种经济而高效的建筑材料。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需要那些巨大的金属营地了,我们可以把一只桶送去火星。这只桶喷出大量泡沫堆成半球形,然后“宇航员用一把小刀就可以建造他们的营地了。”西特尼科夫说道。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在作品发布后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自从人类首次登陆月球之后,便开始把眼光投向更远的外太空,寻求生命存在的痕迹,探索人类移居其它星体的可能。美国宇航局(NASA)日前公布了一组火星漫游器“机遇号”在火星表面拍的高清广角图片。尽管图片凤毛麟角,但足以激发人们对火星无限的想象和憧憬;也许,我们有一天会在那里发现更多的奇迹。

最新生命起源论:外星人播种或生命源自火星

据国外媒体报道,我们知道关于地球生命的大量历史信息,但是它们是如何起源的,迄今仍是重大科学谜团之一。一种假设是生命真实起源于另一颗星球,现今许多科学家都认真考虑这一概念,这听起来有点儿像科幻电影《普罗米修斯》中的故事情节,但事实上这是一个科学家很早提出的科学理论,19世纪物理学家洛德-凯尔文(Lord Kelvin)和诺贝尔得主、遗传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曾大力提倡该理论,他们认为,地球上的生命很可能起源于另一颗星球。 陨星碰撞火星,从而发送火星表面碎片至太空中,承载着数百万计的微生物可能抵达地球表面。

120多年前,凯尔文在一次演讲中震撼了英国科学界,他提出了“有生源说”,认为地球生命可能来自于星球彼此间碰撞,释放大量微生物穿过太空。他和一些同事在观测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发之后偶然间提出了这一理论,为了进一步精确该理论,他们观测了该火山喷发之后的状况,此次火山喷发导致这个岛屿完全没有生命气息。但这样的情况并未持续多久,几个月之后,生命幼苗开始萌芽,这里再次拥有生命。

生命从何而来呢?19世纪自然学家认为喀拉喀托火山喷发之后,生命是从邻近岛屿漂浮而来。种子和昆虫通过阵风吹来,或者漂浮在潮汐来到这个岛屿,从而使这个“患病的岛屿”再次绿化。这对于凯尔文研究地球生命起源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他指出,是否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生命从太空中漂浮至星球上呢?或者地球生命源自恒星风。

外星人对地球进行生命播种

目前,我们都知道多数生命体都无法幸存于太空之旅,它们会在太空放射线辐射和条件恶劣的真空中死亡,弗朗西斯-克里克是最早鉴定发现DNA结构的科学家之一,他在1972年和生物学家莱斯利-奥格尔(Leslie Orgel)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定向有生源说》,指出很可能地外智慧生命对地球进行生命播种,它们通过向地球发送一艘可保护微生物的特殊太空飞船,可实现地球生命的延续。 人们可以从许多科幻电影中看到这一理论的延伸,其中包括近期上映的《普罗米修斯》,美国普杜大学地球物理学家杰伊-梅洛什(Jay Melosh)称,有生源说或许能部分解释地球生命的起源之谜。

我们起源于火星或者木卫二? 定向有生源说过于简单,不太可能是真实发生的生命起源理论。除了外星人和宇宙飞船,还有许多可能的途径,使其它星球上的微生物抵达地球。如果这些微生物来自于附近星球,有生源说将变得更加贴切实际。

加州理工学院地质学家乔-基尔施维克(Joe Kirschvink)认为,火星很可能是太阳系生命起源之地,在40亿年前,地球表面还沸腾着甲烷和岩浆,而火星已具备适宜性,这个稳定寒冷的行星上覆盖着广袤的海洋。这里是微生物生存的理想地点,但是这些微生物如何从火星海洋抵达到地球海洋呢? 很可能是,陨星碰撞火星,从而发送火星表面碎片至太空中,承载着数百万计的微生物。事实上,那个时期火星可能已进化形成生命,太阳系正处于“小行星冲撞晚期”,当时无数的陨星碰撞在火星表面。

许多科学家都认为火星最有可能是弹道有生源说事件的起源之地,但是普杜大学的梅洛什并不排除木卫二也是太空生命起源之地。天文学家表示,木卫二表面厚冰层之下蕴藏着大量的海洋,非常有可能陨星碰撞木卫二,释放承载微生物的岩石冰进入太阳系内部。还有一些科学家指出,宇宙生命可以从一个恒星系统传播至另一个恒星系统。目前看来,地球生命不太可能是源自太阳系之外,除非是外星人在远古时期有意进行生命播种。

美国宇航局行星科学家克里斯-麦克凯伊(Chris McKay)逐点详述了关于有生源说的科学解释:

1、地质证据显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非常早,出现于“小行星冲撞晚期”,科学家有很好的证据显示地球生命出现于35亿年前,间接证据显示是38亿年前。小行星冲撞晚期正值38亿年前。

2、遗传证据显示地球生命共同祖先(LUCA)出现于大约35亿年前,地球生命共同祖先是一种具有新陈代谢和遗传能力的复杂生命。

3、穿梭太空抵达地球的火星岩石,在太空旅行过程中其内部的温度可以持续微生物存活,因此可以承载从火星至地球的生命。

4、地球并未遭受月球形成的类似大碰撞,因此并未对地球早期生命构成有害影响。

5、有机分子广泛存在于彗星、小行星和星际介质之中。

6、彗星形成之后可以支持地表下岩石水环境,这是由于放射性铝元素衰减产生内部热量形成的。

7、当彗星快速掠过地球,将脱落彗星灰尘进入地球大气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星的石头为什么会到地球上 的文章

 

随机推荐